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形成
相关主题
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形成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植物不是有情眾生, 並沒有殺生的問題菩提比丘:「解脱性的」和「适应性的」佛法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之误会Re: 答Para
精子与卵子,属不属於众生 ?To: Puppeteer
第二十三章 佛陀怎样看待创世主——上帝关于救灾,有图有真相
“四面佛”是指谁? 宇宙是谁创造的?(四)[合集] 坐忘 --- 颜回的禅定功夫
关于阿赖耶识的问题请教业力-百度百科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抟食从佛法如何看温州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众生话题: 世间话题: 有情话题: 来藏话题: 共业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25
1
身为人类,每每惊叹于天地造化之奥妙,自然之鬼斧神工,与宇宙运转之神奇; 同时
也会感受到天摇地动,山呼海啸,狂风暴雨等所谓自然之灾. 在世间有山河大地、江河
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些
的种种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
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在这
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之所以能够成就的道理。经文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
的名词来说,讲的就是动能。因为有动能的关系,星球之间才能维持平衡,不会合并毁
坏或飘散开来,这种动能就叫作大风云,因此才能够成就各种的山河大地与器世间。正
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著宇宙中的水大、地大、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
不会散坏。有这个大风云执持著,所以阿修罗宫乃至六欲诸天的天宫,以及我们人间的
山河大地就都能够被执持著好好的;而山河大地乃至诸天天宫因为都有大风云来执持,
才能够存在。但是这个大风云是因为众生修十业道的缘故,才能有这个能量产生;但能
量不是众生生命的本源,能量是从共业众生所修的十业道的业力而产生的。但是众生的
善恶业种子都存在哪里呢?存在个人的如来藏中,不是在虚空,因为虚空无法,所以虚
空没有能量可以吸取的,所有能量都在众生的如来藏中。如果不是有众生修习十业道,
若不是这些十业道种子缘熟了,虚空中就不会有一个三千大千出现。例如我们这个银河
系广大世界的出现,就是这个银河系中所有众生的共业因缘成熟了,所以就在虚空中出
现这个世界,然后我们这些共业有情就陆陆续续生到这里来,该受苦的受苦,该受乐的
受乐,因此因缘果报就历历分明显现。譬如在《佛地经论》卷六中的开示:【如器世间
,随有情业增上力故,阿赖耶识共相种子,变生种种共相资具,为令有情广大受用。】
这里所谓的共相种子指的就是如来藏中储藏之能造器世间的种子或功能差别。因为有情
造作诸业的关系,使得共业有情之共相种子变现出这个器世间相出来,因此山河大地的
由来是因为众生需要报偿业果的处所,所以就有了器世间山河大地在虚空中出现。山河
大地是共业有情众生的如来藏所共同变现的,这就是器世间形成的原因,包括无情的植
物,也都是共业有情的如来藏,集体感应而出生的,不是凭空而有的,也不是自然而有
的。宇宙的真相就是这样。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情众生与无情器世间,如果只是依各别无关的因缘而出生,
则为各别独立之发展系统,而欠缺互相间之关联性,则应有情无法生存于无情之山河大
地间。必须是无情为有情之需要而产生,为共业有情之如来藏依共业而出生,创造出适
合让共业有情之共业与别业,可以正确展现实行之山河大地环境,如此方符合现实的情
形。因此三界世间之成住坏空循环不已,乃因共业有情各各自有之第八识,所执藏之业
种所感而生。真心如来藏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源,一切法皆直接、间接由第八识出生;三
界一切法皆不能外于第八识而有,故云“三界唯心”,心者,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
异熟识、真如也。因此《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开示:“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九”自己的真心如来藏可以画出自己的五蕴小世间,而配合所
有共业众生的如来藏,就可以一起画出三界大世间。而无论人间、阿修罗宫、饿鬼、畜
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皆是众生业力所感。依据众生所造诸业,则
投生到相应的世界,譬如《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一中的开示:【一切有情造种种业,起
种种惑。众生业有黑白,果报乃分善恶,黑业三涂受报,白业定感人天。】所以因果报
应真的是昭昭不爽,自作自受、平等平等。而如同器世间之形成,世界之成住坏空,也
都是因为众生业力的关系。其中,成劫乃因共业有情之自心真如所藏共业种子感应而渐
渐形成;到了住劫时,共业有情随其别业差别渐渐往生新形成之世界,随业受报并造新
业;所应受报若已经尽了,则此新世界便因之渐入坏劫,一切有情各随所造新业,而往
生所应受报之其余世界;往生尽已,无一有情留存,此世界便随之坏尽,进入空劫。因
为上面所说的缘故,因此造就世界之成住坏空与众生之轮转三界六道,而永无止尽。
如果不是依靠大慈大悲世尊的教导,众生是没有机会离开轮回之苦。因此太虚大师
作词的《三宝歌》,就是在叙述众生真的是需要依靠佛才能离开生死之苦,其中赞叹佛
的内容为:“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
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上面大略说明器世间形成的道理,相信
诸位观众,就可以有一个大略的了解。然而在古代某些修行者,因为知见错误的关系,
以为第一位出生到初禅天的众生,也就是大梵天王,以为他是造物主,以为他也能够出
生其他初禅天的众生;因为在他之前那个初禅天,没有其他众生存在,大梵天王突然在
那里第一个化生,接著后面才有其他天人接著化生,因此便会有这样错误的误解。譬如
在《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中的开示:【时,先生梵天即自念言:“我是梵王大梵天王,
无造我者,我自然有,无所承受,于千世界最得自在,善诸义趣,富有丰饶,能造化万
物,我即是一切众生父母。”其后来诸梵复自念言:“彼先梵天即是梵王大梵天王,彼
自然有,无造彼者,……能造万物,是众生父母,我从彼有。”】这样的错误认知是因
为对于事情的观察不完整。因此,后来经由慈悲的世尊加以导正他们的错误知见,大家
才能了解,其实无论世界或众生都是因为业力的关系才能出生,而不是大梵天所造。譬
如在《大悲经》卷一中的开示:【梵天言:“世尊!我以无智邪见未断颠倒心故,常于
如来所说正法不听受故,我本曾作如是恶见、如是恶说:‘此诸众生是我所作、是我所
化;所有世界是我所作、是我所化。’世尊!我今还复问佛此义,所有世界是谁所作、
是谁所化?一切众生是谁所作、是谁所化、是谁所加、是谁力生?”佛言:“梵天!所
有世界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一切众生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业力所生。”】事实上类
似这种由一位有情创造世界或众生的观念,也存在于其他的宗教之中。这样的错误观念
,大多是由于不知道一切众生都有各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之缘故,乃至现代科学家在研
究宇宙万有起源的时候,如果没有把心的因素考虑进去,那将永远也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因为违背了三界唯心的缘故。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生命是被某一位
造物主所创造出来的,那此生命的全部就都是有生之法,将来也会有灭;而生灭法不可
能变成不生不灭法;如此透过修行最后还是生灭法,那就始终无法究竟的成就;将造成
成就之后又会灭去的必然结果,因为缺乏一个不生不灭的本心可以依靠的缘故。因此正
确的知见一定是每个人的生命根源本来就存在,也就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
众生因无明造作诸业的关系,因此自心如来藏就出生了五阴身,以及共业有情的如
来藏出生了属于依报的器世间,这才是正确的知见。也因为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众
生的修行才能究竟成就。另外,也有迷于因缘法的众生,因为无法正确了知其中的道理
,干脆说众生的五阴与山河大地的出生都是因为自然性,全都是自然而然就自动出生的
,于是成为自然外道。他们认为万物的出生,都是自然而有,不需要凭借种种原因就能
够成就,这些全都是依凡夫众生虚妄的觉知心想象,而生起的错误认知与执著,并不是
真实佛法的所说与所证。因为如果是这样可以自然而有,那就应该能够不断地自然出生
,而世间万物也无法存在如此规律有序的现象了。
我们顺便说明一个与念佛求生净土有关的知见:就是当众生发愿要求生净土,并且
在念佛法门上面开始实行了,那么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就会增大一分。增大一分要作什么
呢?就是为你出生一朵莲花,而那一朵莲花的出生以及那个七宝池的扩大,并不是阿弥
陀佛一个人所成就的,而是由他以及那位发愿要往生之众生的如来藏来共同成就。所以
一个人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心志不变并且也在念佛了,那么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就会扩
大一分给那个人所需要的空间,它就扩大了;然后他所专属的一朵莲花就在那边出现了
,未来阿弥陀佛就是用这一朵莲花,来接引那个人的中阴身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是
属于念佛的净业及愿力,所引生之器世间的改变。另外有一个相关的法义,就是任何一
个有情的善恶业,都会改变山河大地、器世间的现况。譬如在《优婆塞戒经》卷三中的
开示:【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造作
大恶业者会使这个世界,农作物收成减少,灾难增加。相反地如果大家都能去恶修善,
那么整个世界也会变得清净,这个就是“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因此有情众生的某一
个人业种改变了,他的如来藏相应而出生的那一分世界也就随之转变,虽然微少而不容
易觉察,但若所有有情都转变了,就很显然地可以看见世界的全面转变。相同的如果有
多一些人,在修行上能够断我见,证悟实相,那就会使得某地区、某国家,乃至某个世
界的众生广有福报;因此如果大家心地清净,世界就会跟著清净,那才是真正建设人间
净土的根本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十善业与十不善业中,每一个各别的业它对于器世间都有各别不同
之影响增上力存在。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中的开示:【增上果今当说,……若
器世间多诸便秽,泥粪不净,臭处迫迮,多生不净臭恶之物,凡诸所有皆不可乐,如是
一切名欲邪行增上果。若器世间农作行船,世俗事业不甚滋息,殊少便宜多不谐偶,饶
诸怖畏恐惧因缘,如是一切是妄语增上果。】上面引众生造作欲邪行、妄语等所引生之
各别的增上果,供大家参考,论中尚有其他八种不善业的开示,诸位菩萨可以自行查阅
恭读。因此众生所造的十善业与十不善业,与他将来要投生之处的外在生活环境,都有
密切的关系。虽然器世间是众生共同的居住环境,但是因为众生所造的业有各种不同,
因此相应的区域性环境便有不同;或者即使出生在同一个地区,也因为各人造业及福德
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受用结果。在《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经文也提到:“若诸众生
少壮老时、春秋冬夏所起烦恼各各别异。”这里面告诉我们,所有众生在少年、壮年、
老年时,出生的烦恼各不相同,同样地在春天、秋天、冬天、夏天不同时期,生起的烦
恼也会各各不同,这些都是因为十善业道的关系,也就是众生的杂业因缘,所以就会导
致有春夏秋冬不同的快乐与烦恼。若能够都不造恶业而只有纯善,就会出生在四王天、
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中;在天上是没有春夏秋冬差别的,
因为他们都修十善业道。
我们探讨的主要内容是在器世间生成的原因,器世间是我们生存之所必需,但是它
并不是有情自体,虽然是这样,它虽然只是我们的依报,但是藉由探讨器世间生起的正
理,可以了解器世间是因为众生之所作诸业,而有成住坏空,并且令有情在六道中,有
生死流转之生存环境。这方面的知见令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的世间之范围,与种种差
异,不仅有助于增长智慧与趣向解脱,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及判断,包括宗教、哲学、科
学等,对于万有起源的说法是否正确;因为如果在器世间形成的法义有错误,通常也会
影响他在其他相关联法义方面的正确性,使得他在法义方面无法贯通,因此这方面的知
见也是很重要的。同时如果无法正确说明器世间形成的原因,或者违反三界唯心的真理
,这样的知见便会造成修学障碍;而我们也要了解到真正要净化器世间,必须要从内心
作起,这样子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而十善业是一切善法的根基,因此无论要往佛菩提
道快速成就,或者想要净化世间,都是不能离开十善业的。
摘编自正国 "十善业与器世间"
f*****7
发帖数: 1
2
还是要和修行联系起来,以我的理解,如果说山河大地乃至各种世界皆是自我的外
在,那么只会让人起贪求的心理,或者面向诸多世界而无所寻从。但是若说这些都是自
性的显现,则不会让人外求,比如是这样,各种世界、境界,都是自性的显现,即所谓
心外无物,贪着于其中,执着于空间、时间的认定,从而产生虚妄的世界和自我的认定,
往往是抱到了诸境界中的一个。而真如自性所在的位置却不局限于各种境界。。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身为人类,每每惊叹于天地造化之奥妙,自然之鬼斧神工,与宇宙运转之神奇; 同时
: 也会感受到天摇地动,山呼海啸,狂风暴雨等所谓自然之灾. 在世间有山河大地、江河
: 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些
: 的种种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
: 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
: 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在这
: 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之所以能够成就的道理。经文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
: 的名词来说,讲的就是动能。因为有动能的关系,星球之间才能维持平衡,不会合并毁
: 坏或飘散开来,这种动能就叫作大风云,因此才能够成就各种的山河大地与器世间。正
: 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著宇宙中的水大、地大、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

S******g
发帖数: 225
3
有物无因生,妄谓离断常,亦谓离有无,妄计为中道。妄计无因论,无因是断见;不了
外物故,坏灭于中道。恐堕于断见,不舍所执法;以建立诽谤,妄说为中道。以觉了惟
心,舍离于外法;亦离妄分别,此行契中道。惟心无有境,无境心不生;我及诸如来,
说此为中道。(~《大乘入楞伽经》卷7)
佛这里已经清楚告诉我们了何谓中道?换句话说:唯心无境,外境是虚妄的,只有内识
,特别是内识里面的第八识-出生其余七转识的这一个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真实的。
佛告诉我们:中道就是唯识而无境,真正的外境其实都是在三自性当中遍计执性所虚妄
建立的,就如同《百法明门论》里面所谓的“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
三分位差别故。”(~《百法明门论》卷1),在这三位差别故里面,所有的心不相应
行法,包括时间、空间、名身、文身、句身,这些其实都是众生后天施设建立的遍计执
性法;所谓的在生灭法上面所建立的生灭相,所谓的在縄子上面建立的一个蛇相。那所
有的这一些山河大地,所有这些我们所见的而安立名相的,这一些遍计执性相应的这一
些物质色法,佛说这一些都是虚妄的,只是依于世间的语言而说存在的一个外境,实际
上一切都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都是根尘触而依于如来藏能够变现万法,依意根
不舍我爱执藏性,而让这个现行的第八识不断地依外六入而有内六入,而有这样子内相
分的了知,一切众生都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谓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个现行
的十八界现行法,全部都只是在我们的这个意识心当中去运作运行。关于这一点也顺便
可以解释,为什么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之后,既然说涅槃是灭尽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生灭法,而山河大地又是属于色蕴所谓的色法,这么多的阿罗汉声闻人、定性声闻人,
他入了无余涅槃、灭了五蕴,为什么山河大地还在?因为很简单的理由,一切众生都只
是活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都只是活在自己的第八识所出
生的种种万法当中。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维摩诘所说经》卷3)那就是
说:有一个有尽的解脱法门,有一个无尽的解脱法门。什么是有尽的解脱法门呢?有尽
的解脱法门就是二乘的解脱法——灭尽了一切五阴、十八界,六入、十二处等等的法;
灭尽了这些法以后,入了无余涅槃,这个叫作有尽的解脱法。
那无尽的解脱法是什么法呢?无尽的解脱法就是依止著如来藏——依止著如来藏本
来无生;转依如来藏以后,而依止著如来藏去修学佛菩提道,这个就是无尽的解脱法。
无尽的解脱法门是不会入无余涅槃的,菩萨是生生世世利益众生永无穷尽的,菩萨无妨
也是修学二乘解脱道的有尽的解脱法;但是纵然修学了有尽的解脱法,无妨灭掉了二乘
所灭掉的我见还有我执以后,继续地留惑润生,留著菩萨的愿力,继续地利益众生永无
穷尽。
在佛门里面,很多人都是要灭掉一切的有为法,一切的有为法灭掉了以后,其实就是入
了无余涅槃。所以经常有人讲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所以一切法它是空的,所以一切法我们都必须把它给灭尽。但是 佛在这个地方所
讲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是 佛在讲这个有为法之前,已经
先讲了说“一切贤圣皆因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是灭尽了这些有为法的烦恼以后,
又无妨能够在这个世间利益众生永无穷尽。
如何去利益众生永无穷尽呢?就是必须要转依这个无尽的解脱法门—转依如来藏—
所以才有办法继续地利益众生永无穷尽。所以 佛演说这个法,其实是有很深的用意的
,祂的用意其实是告诉我们:不要老是想要生到诸佛净土去,其实这里是更好修行的净
土。为什么呢?佛继续说:
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维摩诘所说经》卷3)
这个意思就非常清楚了,什么叫作尽呢?尽就是有为法,也就是说,有尽的解脱法
是要灭掉这些有为法的;什么叫作无尽呢?无尽就是无为法,无为法就是在指如来藏的
无为界;菩萨是灭掉有为法,还是住在无为法呢?佛继续讲说:“菩萨者,不尽有为、
不住无为。”也就是说,不灭掉一切的有为法,也不住进于无为法的无余涅槃里面;所
以,如果是要当菩萨,就不应该灭尽所有的有为法,也不应该一直想要住在无为法当中。
声闻种性的人,他是“要出离三界、要解脱、要寂静的”,所以他“要尽有为、要
住无为”。他们想要的是有为法要全部把它给灭尽,所以舍报的时候十八界灭尽,五阴
、十二处、六入也一起都灭尽了,一法都不存;一法不存的状况,就是无余涅槃的纯无
为的境界。但是菩萨和声闻正好相反,他们想要利益众生永无穷尽,所以就必须要依止
著如来藏的无为境界,又无妨他能够灭尽这些烦恼的时候,留著菩萨的五阴、十八界,
六入、十二处,继续在这个地方,继续在这个人间,利益众生永无穷尽。
娑婆世界其实是修学“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殊胜处所,它是修集福慧的殊胜处
所。所以很多人以为往生到诸佛净土去,是修学佛法最好的地方,但是从 释迦牟尼佛(
从世尊)所开示给我们的这个道理,我们知道娑婆世界其实才是修学“不尽有为、不住
无为”的殊胜处所。为什么呢?因为娑婆世界,是让菩萨能够修集六度—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最殊胜的处所;尤其是修集福德的地方,因为只有在这个
地方,我们才能够充分地去发挥菩萨四摄的精神,能够在这个地方去为众生作布施。如
果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您要布施给谁呢?您只
是被布施的分。当然我们不是说西方极乐世界不殊胜,而是说您如果要快速地修集福德
,乃至于要在修集福德的过程里面,快速地去累进、增长你的智慧,就必须要在娑婆世
界这个地方,才有办法真正的福慧双修。所以,菩萨必须要“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醒过来 (转载)第二十三章 佛陀怎样看待创世主——上帝
上座部佛教有必要这么保守吗?(转载)“四面佛”是指谁? 宇宙是谁创造的?(四)
崔维成 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关于阿赖耶识的问题请教
崔维成 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一切众生以四食存--抟食
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形成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植物不是有情眾生, 並沒有殺生的問題菩提比丘:「解脱性的」和「适应性的」佛法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之误会Re: 答Para
精子与卵子,属不属於众生 ?To: Puppeteer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众生话题: 世间话题: 有情话题: 来藏话题: 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