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傅斯年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N***5
发帖数: 104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泽东为什么爱看野史?
按傅斯年的说法,老毛从中了解市井民众的想法和喜好,以便控制人心,老毛后来的运
动都是从底层闹起来的
s*******w
发帖数: 2257
2
季羡林六四事件投案自首始末 称“不想活了”
文章来源:史海钩沉/2014.5.8.
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78岁的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两度前往天安门探望绝食学子。季羡
林门生、作家张曼菱在《季羡林──追念与思考》一文中披露:季羡林坐在三轮车上,
高扬“一级教授季羡林”白幅,学生蹬车前行。另外,他还与荣毅仁联手为广场学子滋
补身体。当局开枪镇压后,季羡林不改其道。任何会议不发言,一发言就是:“别问我
,问我就是爱国民主运动。”某日,季只身坐上出租车到海淀公安局去投案自首。他说
,“我是北大教授季羡林,我两到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是受我指使。把我和他们关到
一起吧,我已经七十多岁,也不想活了。”公安局不知就里,打电话到北大。北大去人
把他硬接了回来。
每一位逝者的位置,由岁月和人格构成。人走了,历史的本质会渐显露出,世态炎凉左
右不了。季羡林是值得追思的。
像《浮生六记》
2007年7月,秋凉初透。我到301医院病房探望季羡林。他毫无龙钟之态,白衣凝神,端
坐案前。
送上一套我编撰的《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他讲了几句,说:“这事很有意义”。静
默片刻,我俩有一段对话:
季:“你有没有写《北大...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
资中筠:一代风骨今何在?--读《民国那些人》
发表于 2015 年 09 月 30 日 由 lixindai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人们惯于以“动荡不安”来形容: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
”、党争、内战、列强瓜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民生凋敝……。近一、二十年以来
,历史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对民国史的研究逐渐采取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史学界有识之士的努力,那个时代的真面目连同其积极的建树逐渐现出轮廓。其
中最重要的、对后人深有启发的,是在各个领域内的“文化人”或“知识人”所代表的
精神。那个时代、那些人,其实离我们不远,有一些还与我们共同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
的风雨。但是其风骨、学养、识见似乎又离我们的时代很远,我们看到的是逝去的背影
,面貌已经模糊。近年来,经过一些有心人的钩沉探秘,以及某些同辈或后辈的回忆录
,一些被否定的人物得到公允的评价,被遗忘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被屏蔽或歪曲的史
实得以返真。现在,关于那一代文化名人的个案或集体的研究方兴未艾,应该说是在一
片功利和浮躁的风气中,学术文化出版界的一个亮点。
我手头这本《民国那些人》又另有特色。那是《中国青年报》“冰...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7128
4
看看當年傅斯年怎麼評老毛的。
文學界也是牆頭草多。

发帖数: 1
5
中商文化和考古学商史编年的新视野
----畏友唐际根教授《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述评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
授、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唐际根教授的大作《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我虽治商周
彝铭研究有年,然才疏学浅加之缺乏田野考古实践,所以至今也不敢归队到专业考古学
科研人员行列之中。蒙唐兄不弃,使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了他的赠书。通读之
下,多有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骨鲠在喉,欲吐之而快,因成是文!
该书收录了唐际根教授从事商代考古学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共33篇,从内容上看,作者
先后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商研究、铁器与冶金术、文化遗产四个部分。其中,“考
古学理论与方法”收论文9篇,“商研究”收论文18篇,“铁器与冶金术”收论文3篇,
“文化遗产”收论文3篇。内容上虽然分为四个部分,但是全部论文皆为围绕殷墟考古
和商代编年的考古学实证这一核心而来,可说主题集中。从时间上看,本论文集所收最
早的一篇论文是1993年6月发表在《考古》上的《中国冶金术的起源问题》一文,到此
论文集出版时最新发表的《殷墟早期田野工作的得失》等6篇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述评
甘于寂寞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生前和死后却几度被学界高度重视。现在,他又
了显学!加之清华大学葛兆光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梦溪先生的大力论著,陈寅恪先
生的文化形象成了一尊神像,使人如坠深渊、如临歧路。呜呼哀哉!
陈寅恪先生的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新中国三种社会变革时期,从康梁变法、庚子
之变到满清下台、辛亥革命,从留学日美、读书德法到丧祖失父、兄死母亡,从避乱西
南、客居香港到北上京都、南下两广,从留命任教、思想改造到反右浪潮、停职思过,
从文革风暴、人妖颠倒到挨批挨斗、目盲足跛,直至夫妻双亡……陈寅恪先生的一生是
一个中国传统知识人在三种社会变革时期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是近现代中国
思想和文化、社会和历史发展变换的真实的写照。换句话来说,陈寅恪先生作为个体,
其一生的遭遇和他的文化思想与价值取向是一个传统知识人在复杂的社会和历史转换中
所出现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当传统的价值取向失落之后,陈寅恪先生以其个人之力,独守其旧,不为外界所左右,
以其独特的学术理性和文化心境构筑了现实中不复完卵的价值取向,以他天才而杰出的
研究成果和独步而独立的学术结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陈寅恪“用东坡韵”诗中蕴含的生命情调
刘正1 黄鸣2
(1.中国人民大学 古籍所教授,北京 100872;2.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院副教授,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本文从《陈寅恪诗集》中抽选出“用东坡韵”诗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和考证
,认为苏东坡《正月三日点灯会客》等诗歌中对“故国”和“当年”的浓厚的伤感和追
忆情绪,引起了陈寅恪先生的强烈共鸣,以至于他先后写下了14首步东坡韵的诗歌。本
文在指出新旧时代交替的文化心理与其自身的目盲因素对于陈寅恪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
之时,进而阐明此种类型诗歌与陈寅恪先生晚年心境之关系。力求以陈先生的以诗证史
的研究方法,来还原他本人的文化心境与生命情调,为陈寅恪先生的心态史研究提供一
种路径。
[关键词]陈寅恪、苏东坡、用东坡韵、文化心理、心境
作为传统知识人所具有的特殊素养,陈寅恪养成了以诗记事的习惯。因此,对其诗的解
读,成了分析其晚年心态的重要门径。而在陈寅恪先生的诗中,有一个重要现象至今无
人提及,即他的“用东坡韵”诗。
据我们统计,他的“用东坡韵”诗有《丁亥元夕用东坡韵》(1947年)、《戊子元夕放
焰火呼邻舍儿童聚观用东...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3248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eitzsche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现代中国人的民族历史文化虚无主义与价值重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4 08:30:59 2016, 美东)
现代中国人常常觉得,像南美不少国家的人民,东欧不少国家的人民,特别是接触较多
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人民,尽管他们的国家可能比中国还落后,比中国还贫穷
,但是他们基本没有像中国人这么普遍而强烈的民族自恨思想和自卑情绪。他们有时会
自卑,会崇美,会羡慕中国的高速发展,但他们从不会像中国人这样如此看不起本民族
的历史文化,如此看不起自己的同胞。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风俗还怀有热情,并且能乐
在其中。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民族和国家都没有经历过近代中国人所经历的持
续上百年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取消的精神折磨。这个自我折磨最后竟然是由国家政权出面
,由最高领袖带领整个统治阶层向全体人民宣教而进行的。史无前例,举世罕有。
自鸦片战争中中西文明首次正面相遇、直接交手以来,不出60年,中国人的自信心便从
甲午海战的惨败开始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今年大陆上传说全年都在庆祝毛泽东的“百年诞辰”,但到现在为止似乎尚未见到任何
特别值得注意的报导。由于中共内部已隐然分裂成所谓“保守”和“改革”两派,而十
几年来邓小平的改革和开放政策基本上是弃毛泽东的浪漫乌托邦路线,中共官方对于毛
泽东的态度已陷于褒贬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毛泽东是中共王朝的“始皇帝”,如果不
在此“百年庆典”中加以褒扬,则等于否定了这个王朝的合法基础。但另一方面,如果
庆祝过于热烈则又恰是以助长“保守派”的气焰,而否定了现行政策的合法性。所以大
陆的庆毛活动事实上是为了党内两派的斗争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的战场。
在中国大陆以外,我还没有听见有什么地方注意到这件事。“人间”副刊主编约我写一
篇谈毛泽东的文字,当然部署于“纪念的性质”。毛泽东对于现代中国人“影响”之大
是无可估计的。无论我们怎么看待这个“影响”,这一事实的本身毕竟无可否认。在台
湾和海外的中国人当然也希望对毛泽东其人有较深切的认识。但是我决定接受这项任务
是颇费踌躇。首先,这几年来,大陆上虽出版了不少有关追忆毛泽东生平的作品,但其
真实性都尚待考察,为可据为典要。到现在为止,我们还看不到可信的直接史料。其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中的钱学森
作者:华新民
钱学森先生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中有很大的反响,引起了
许多评论。正面的评论多涉及他在美国面对不公正对待坚持回归祖国以及回国后对中国
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负面的评论则多涉及他五十年代大跃进期间在报刊上就粮食产量
发表的言论和八、九十年代对开展“人体科学研究”的倡导。在这些热闹的评论中,少
有涉及钱学森在六、七十年代的言论行止。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说,这个时期正是“
两弹一星”会战最关键的时期,钱学森以全部心力领导导弹和卫星的研制计划,保密的
需要,使他同社会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可以推想,这也是钱学森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
为繁忙的时期,少有余暇参与社会上发生的事件。
现在这位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已经走进历史,在对他的热烈颂扬和其他“
热议”行将冷却之际,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所行所思,应当成为史家分析探讨的课题。
尤其是,这段时间大致上同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发动、高潮和终结相重合,钱学森在这
个时期有什么样的经历?他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动?他同中国当局有什么样的
互动?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波澜?等等,都是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站在
历史的高度回...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1
探蜀:古羌族是华夏民族的先祖之一吗?—北川羌族自治县考察记。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10-5-22 09:58 作者: 嘉壹书斋 来源:
本站转载 查看: 12次
《科学四川万里行》科考队队长 董仁威
2007年6月16日-17日,应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邀请,作为“科学四川万里行”科考
队队长的笔者,与“科学四川万里行”活动秘书长张平一起,率科考队赴北川考察。同
行的有王庆跃、叶兴华、蔡鹏、郭敏一行,在绵阳市北川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瞿永
安,县科技局局长陆桂琼、县科协主席王怀俊、禹里羌族乡党委书记陈国兴、四川省社
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长谢兴鹏等相关领导陪同下,冒雨深入禹里乡禹穴沟、禹王庙、
大禹纪念馆、石纽山等地对大禹遗址、遗迹及相关史料进行了详细考察与考证。关于“
大禹生于北川”的考察结果在笔者的《禹迹寻踪》中已有结论。同时,笔者在北川及返
蓉后对羌族源流进行了考察,采访了历史学者及羌禹文化研究者,对羌族的源流达成了
共识。
专家们对北川独有的禹羌文化,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环境赞不绝口
的同时,对“营销北川”提出了建议,禹羌文...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2
http://hx.cnd.org/?p=141414
葛兆光
导读:6月4日上午九点,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葛兆光教授受云南大学之邀做《今天我们
为什么要谈论“何为中国”》的讲座。葛兆光教授从中国历史上三个讨论中国的历史时
期讲起,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讨论“何为中国”的社会时代背景,探讨了谈论“何为中
国”问题的重要性,认为,中国是在不同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疆域不断移动,不能用现
在的疆域、族群倒推中国的历史。本文为葛兆光教授讲座记录整理,“我读”节选部分
予以推送,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特此声明。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研究领域为东亚与中国的宗教、
思想和文化史。
历史上,中国人大概经历了三个讨论“何为中国”问题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宋代。从
安史之乱(755年)到澶渊之盟(1005年),这250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分割点,
出现了很多讨论“何为中国”的书籍和文章,其中最典型的如宋代理学先驱石介的《中
国论》,再如欧阳修等人涉足的政府论,反复论证谁是政府、谁是中国。与此同时,春
秋之学重新受到重视,注重尊王攘夷观念。显然,这些历史现象源于北宋严重的疆域危
机,由于北...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13
中华文明起源于东南,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
契族就是良渚部落大联盟(也可叫王朝)的商业部, 但到良渚文化后期, 良渚内部发
生太频繁而剧烈的权力斗争, 而契族人长年走南闯北做生意, 知道天地广阔,而良渚
内部的权斗不利于自身商业的发展, 就有计划地向北找好了新的根据地(龙山文化)
, 在良渚分崩析离前就已全部撤出并转移到龙山, 在龙山, 契商发展了青铜文化,
影响力逐渐扩大到中原, 北方, 东北和西部,4000年前就已称王。 商汤时为便于统
治全国而迁都中原, 确立“以商致富, 以武立国, 以文教民”的国策。
商王朝是中华文明之正统。“谓殷商为中国文化之正统,殷遗民为中国文化之重心”,
这一定论连傅斯年都得承认:“或非孟浪之言”。
姜子牙和姬周族盗国后, 西周的实际统治区域连殷商时的一半都不到。 但在姜子牙精
心设计下, 加上微子等一类民族败类助周为逆, 几百万生活在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的殷
商子民成了奴隶/农奴。
在春秋末期, 殷商遗民之后的赵简子和赵襄子父子,继承了殷商文化, 先后废井田和
解放奴隶, 被奴役了几百年的殷商遗民迎来了解放。 商鞅在秦国的改革,... 阅读全帖
n**d
发帖数: 9764
14
还文化,没毛可能连汉语都没有了,大家说日语。
w*******2
发帖数: 2199
15
煞笔轮子, 把倭杂赶出中国,毛腊肉的贡献能占到5%就不错了
何况这5%还是彭总和101首长的贡献, 鸡巴全被腊肉弄死了
谁抗日腊肉弄死谁,百团大战腊肉操了彭总100天
m*******n
发帖数: 4186
16
至少老毛本人对抗战的贡献为负值
x*****u
发帖数: 6559
17
俞正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这里我们还要知道他是俞启威(后
改名黄敬,早期在唐纳之前和江青有过短暂婚姻,解放后任天津市长)的儿子。曾国藩孙
女曾广珊是俞正声的姑婆。
俞大维,曾国藩外曾孙,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后进德国柏林大学深造。是知名
的弹道学专家。一生嗜书,藏书甚丰。曾任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和国防部长,这里我们
还要知道他是俞正声的叔祖父。
俞扬和,俞大维儿子, 这里还要知道他不仅是俞正声的堂叔,还是蒋经国女婿,
蒋孝章的丈夫。也就是说俞正声的堂婶是经国先生的女儿,蒋介石的孙女。
陈寅恪,清湖南巡抚陈宝箴孙子,其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他是中
国三百年甚至宋代司马光后一千年才可见的学术大师,刻在庐山他墓碑上的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思想象征着他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将永为后人传诵,他是中国当代真正知
识分子的榜样。这里还要知道他是俞大维的妻舅,陈寅恪妹妹陈新午是俞正声的婶母。
俞大维与陈寅恪是;两代婚姻亲三代世交,七年同学。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傅斯年,北大代校长,台大校长,五四运动先驱,游行总指挥,是20世纪
f***e
发帖数: 332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标 题: 百年北大中文系 百位知名毕业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8 22:25:24 2010, 美东)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
节列数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
8000多名
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
进修教
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
个历史
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
位著名
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
许多优
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
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
个领域
的平衡。广义... 阅读全帖
u*l
发帖数: 1943
19
那道不是。
但是没有读明白的一定有你。 呵呵
那个论吃酒战,根本就不是什么老毛的credit, 好几个人在他之前都有著作。
当然,您老人家是不会费尽去找的。
随手查了一下: 下面是后清国的网站,都承认了的。
http://www.wangchao.net.cn/junshi/detail_21859.html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指导抗日战争的重要文件,其发表时间是在1938年5月。但一些文献表明,早在1932年前后,国民政府就提出了“持久战”的思路:
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讨论对日方针问题,认为对日本要采取“长期抵抗”的方针。4月,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上表示:“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长期不断的抵抗。”①各界有识之士也纷纷发表政见,提出抗敌的战略。著名学者傅斯年提出中国抗战的希望在于“长久支持”,“支持愈久与我们越有利”②。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多次撰文,力主中日开战初期,中国军队要放弃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③。桂系首领李宗仁指出“中日战争一经爆发,日本利在速战,中国则以持久战困之”④。
1937年7·7事变后,中日双方遂进入正式作战阶段。8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召...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1749
20
委座不害臊啊
委座缺时间了,炸开花园口,一千二百万人流离失所,八十万人死亡的空间来换,真豪
爽啊
不挺五毛,也不要太泛蓝

但一些文献表明,早在1932年前后,国民政府就提出了“持久战”的思路:
抗”的方针。4月,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上表示:“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
子,就是长期不断的抵抗。”①各界有识之士也纷纷发表政见,提出抗敌的战略。著名
学者傅斯年提出中国抗战的希望在于“长久支持”,“支持愈久与我们越有利”②。著
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多次撰文,力主中日开战初期,中国军队要放弃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
撤退③。桂系首领李宗仁指出“中日战争一经爆发,日本利在速战,中国则以持久战困
之”④。
k*******r
发帖数: 16963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在北大过得怎么样zt
觉得有趣:
关于毛泽东1919年前后在北大过得好不好,坊间和学术界一直充满讹传,必须澄清而后
快。特别是在北大校内,始终流传着一种不顾史实甚至不顾及毛泽东自述的错误说法,
说毛泽东那时生活上很惨,月薪只有8块大洋,但精神世界很愉快,有图书馆丰沛的资
料,还可以结交很多新文化运动精英。这简直是一种巨人发轫前给过恩惠的沾沾自喜的
自我幻想,实情刚好相反。
先看《前辈》第3P《当年北京不识君》的视频吧,然后咱再慢慢道来,看俺怎么收
拾这些谬论。
呵呵,看完了吧,那咱就先说说“物质生活上很难过,精神生活上很充实”之谬吧
。这种说法,在北大很盛行,特别是许多教师,频频把这件事挂在嘴上。俺做《北大人
》杂志总编审,常见学生写稿时爱把毛泽东列入早期北大巨人,与蔡元培、陈独秀、李
大钊、胡适平列,想法颇为势力,但每次均被俺慎重而粗暴地删除,咱横不能单把一个
旁听生和临时工与当时盛名远扬的名师统计在同一个序列吧!
在老北大,各个校园大门敞开,碰巧那时又没有旅行社和黑车导游没事儿就往校园
里拉观光团,四处乱扔乐涩,所以教学氛围很好,学生们也很自然地分为学籍生、注册
旁听生、蹭课生3类,毛泽东并非蹭课生,人... 阅读全帖
d***8
发帖数: 1552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gcd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
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比如像张伯苓、张元济、竺可桢、储安平、罗隆基等等,都是
大名鼎鼎的社会贤达。文学艺术界留下的人更多,沈从文、老舍、巴金等等。新闻界有
影响的知识分子,比如王芸生、徐铸成、赵超构、陈铭德和邓季惺夫妇等几乎都是从香
港北上,迎接新政权。大多数知识分子像胡风一样,站在广场上放歌《时间开始了》,
新时代的来临激荡着他们每个人的心灵。
1949年8月14日,毛泽东发表了那篇著名的社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在文章
中毛泽东提到:“为了侵略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百万区别于旧文人或士大夫的
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对于这些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政府只能控制其中一部
分人,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这里毛泽东对胡适、傅斯年、钱穆这
三人进行了点名抨击。
对于那些帝国主义“不能控制”,走到帝国主义反面的大小知识分子地留下,毛泽
东是欢迎之至的,但原则必须对他们进行彻底地改造。紧接着中共发出《关于在学校中
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
学生中普遍进行思想改造工作。于是一场如火如荼的知识分子改造进入高潮。在一次北
大...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401
23
傅斯年是我老乡,可惜此君的寿命太短,否则也是台湾一霸
m****t
发帖数: 1672
24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pkuisgone.html
导语: 北京大学最近又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次,是因其针对包括“思想偏激”
在内的10类学生的“会商制度”。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该制度与北大“兼容并包”精神相
悖,不少作者更纷纷提笔“讨伐”北大。——可是,我们真的有必要为“尊荣不再”的
北大痛心疾首吗?[详细]





历史书里的“北大精神”:知识分子曾经的“兴奋剂”
在问答引擎“百度知道”上搜索“北大精神”四字,能轻易找这样的一段答案:“(北
大精神)是一个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的苦难相联系的爱国精神;一个民族……需要有一
个精神的支柱。北大就应该提供这样的精神力量”。
“北大精神”的确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剂“兴奋剂”。上过普通中学的中国人,大抵
都能随口说出几件北大的“轶事”:1916年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
国共产党成立、 1935年“一二·九”运动……近现代史里写的大事件,几乎统统与北
大脱离不了干系,只不过合上历史书后,北大就“... 阅读全帖
bz
发帖数: 1770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20世纪清华还是不错的
那个时候理工都是LOSER,也就是邓二的年代搞了批理工的做官,不然理工还是LOSER。
中国这种国家就不要吹什么科学家了。胡适,傅斯年要well off多了。
bz
发帖数: 1770
26
在北大被傅斯年之流羞辱的经历让老毛彻底断了对人性的期望,同时树立了对下层群众
暴力美学的热爱。
A*****1
发帖数: 1738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如何拍建党伟业
转自
http://ent.sina.com.cn/m/2011-06-02/08403323973.shtml
真是一群刺眼的星啊!
演员 剧中人物
刘烨 毛泽东
冯远征 陈独秀
黄轩 刘仁静
张嘉译 李大钊
何平 何叔衡
王学兵 包惠僧
祖峰 邓中夏
戚玉武 王烬美
张一山 邓恩铭
王丹戎 董必武
谭凯 陈潭秋
马少骅 孙 文
周润发 袁世凯
周杰 李汉俊
张译 周佛海
林申 方 豪
包贝尔 匡互生
佟瑞欣 陈公博
黄觉 李 达
聂远 陈其美 ...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804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看看反对老毛的都是什么货色
胡适呢?傅斯年呢?
L********o
发帖数: 2855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看看反对老毛的都是什么货色
傅斯年还算有点学问
胡适就是没有文化,说煞笔过分了一点
d********y
发帖数: 6566
30
近期上映的《建党伟业》里边有很多电影巨星,而这些电影巨星扮演了那时的很多牛人
。里边有字幕介绍这些牛人也只是说一下名字与职称,事实上,民国时期的很多牛人都
有留学背景。今天我这篇文章介绍的就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培养的一批牛人。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最古老的五所大学之一 。 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至今有256 年历
史,是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的“国王学院”,英文名字是
King's College 。 美国独立后改名为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培养出来的牛人包括三位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胡适、马寅初;
教育家陶行知;散文家梁实秋、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
家闻一多、潘光旦、吴文藻;外交家顾维钧、蒋廷黻;金融学家宋子文;科学家唐敖庆
、姜圣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陈公博。
胡适,师从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鼻祖),北京大学校长,中国驻美大使。胡适拥有
35个博士头衔,涵盖了几乎美国所有名校。其中只有一个不是名誉博士,而是名副其实
的博士,那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胡适在《现代学术点将录》里名列第一位,第二
位是王国维,第三位是傅斯年...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520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对中国未来局势的一个担心
我同意主贴的结论,但是论据有待商榷。
我认识独生子女代较为任性和脆弱,并不能算是当代年轻人“不知进退”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各时代的年轻人,尤其是读了点书的学生,相对同时代年长者都“不知进退”。
用中国的古话讲,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用流传甚广,但我查不到确
实出处的外国话说,a person who is not a XXX before thirty has no heart,and a
person who is a XXX after thirty has no brain ,其中XXX 可以选择liberal ,socialist ,
或其他。因此年轻人和年长者在政治态度上,总是有代沟的。
按照我的看法,年轻人有多“不知进退”,其实是和他们的师长们在这方面对他们的教
导有关的。如果某家的父母1989年初夏在天安门狼狈逃窜,那么除非他们坚定地让后代
也吃政治饭,否则即便他们对自己的独生子女再宠爱,也要在孩子上大学时反复嘱咐:
闹学潮时可千万不能参与。
拿主贴的例子来说,“不知进退”的小孩子被小流氓打了,他的玩伴和学弟学妹们就能
知道些进退了。但是万一某个“不知进退”...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著名汉奸
第10名
北宋末祸国至巨的大奸臣-—蔡京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他虽然书法很棒,但是无奈品德低劣,后人不齿其奸,将四大家“苏,黄,米,蔡”的
蔡送给了蔡襄。(他的门徒就有下面还要讲的秦桧)
汉奸指数★
第9名---明末将军洪承畴
关于他,还有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他投降清朝以后,随着清军南下平乱。其中就有一个
人打着已故史可法的旗号造反。兵败被俘。因为当时众人都传说史可法将军未死,搞的
清军军心不稳,就派洪去审问那个造反的头领。他问那个头领,“你从南边过来,可知
道史可法将军死了没有?”(当时,明朝还不知道洪已经投降了,皇帝还以为他已经战
死了,就将他封为经略,大加褒扬。)那个头领回答说,“你从北边过来,可知道洪承
畴将军死了没有?”
汉奸指数★★
第8名----把张爱玲迷得七魂出窍的大汉奸胡兰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真不知道她看上他哪一点了!她被日本侵略者害得那么惨,会爱上一个汉奸~~无奈的讽
刺吧
他战后很高明的躲过惩罚,逃到了日本。后来娶了他的老相好,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大汉
奸吴四宝的遗孀在日...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毛促进了知识分子的优胜劣汰
现在最怀念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无非是茅于轼,贺卫方之流。老毛相当于提供了一种
选择压力,结果钱学森,邓稼先,周光召,于民,袁隆平等一大批有真才实学,才华横
溢的学者站出来了,而原来在蒋公手下呼风唤雨的是胡适,马寅初,傅斯年。。。
l****u
发帖数: 3130
34
杨振宁:我是保守的革命者
“我得诺奖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了长久以来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在合适的情形之下,一个脑筋清楚、做事果断而有远见的、不那么民主的政治,把科
技推上去的本领更大,因为它有效率。”
清华大学科学馆,走廊尽头这个近30平米的房间因为没有丰富的物品陈设而显得有些空
旷,然而这个房间里却有一个用来思考整个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大脑。
物理学家杨振宁端坐在办公桌前,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始终用一种缺少变化的语气与我
们交谈。他神情温和,那是一种让人感到难以改变的温和,甚至连时间对他的改变都显
得那么艰难——这位89岁的东方男人看起来非常健康,言谈举止间保持着足够清晰、敏
捷的状态。一个小时的谈话刚一结束,他就起身拎起黑色文件包步出办公室,结束了他
日常的半天上班时间。
杨振宁把自己的健康长寿归结于“幸运”,他说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选择了正确的
道路,所以“这一辈子简直可以说是没法子更幸运了”。被他称为幸运的,还有上帝给
他的“最后的礼物”——比他年轻54岁的妻子翁帆。杨振宁用自己的晚年生活来诠释的
这段“不对称”之美,似乎比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更让世人...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3340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杨振宁说:中国现在很民主!
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杨振宁日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社会结构
的基本原则,是以整个人民的生活状态跟前途为第一要义的,这才能叫民主。从这个意
义来说,中国现在很民主。并称自己是个保守的革命者。
今年9月,三联书店刚刚出版了《杨振宁传》。台湾作家江才健于2002年写就的《规范
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最近也在大陆公开出版。在杨振宁的两本传记相继出版之际,
《中国新闻周刊》对杨振宁进行了专访,于10月28日刊发了杨振宁专访内容。
我得诺奖最大作用是改变中国人自卑
杨振宁说,而这两本,比较像西方的写法。“《杨振宁传》的作者杨建邺是物理学教授
,他的物理知识很多,又读了大量的文献,对我的工作有很多详细的、半通俗的描写。
江才健的好处是,他在美国访问了很多人,可能有100多人,都是我人生不同时代的朋
友,所以也有他的特色。如果把这两本书加起来的话,我人生经历过的,有80%都在里
头了。”
杨振宁说:“我得诺奖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了长久以来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杨振宁把自己的健康长寿归结于“幸运”,他说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选择了正
确的道路,所以“这一辈子简直可以说是没法子...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933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杨振宁:中国现在很民主
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杨振宁日前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是以
整个人民的生活状态跟前途为第一要义的,这才能叫民主。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现在
很民主。并称自己是个保守的革命者。
上个月,三联书店刚刚出版了《杨振宁传》。台湾作家江才健于2002年写就的《规范与
对称之美:杨振宁传》最近也在大陆公开出版。在杨振宁的两本传记相继出版之际,《
中国新闻周刊》对杨振宁进行了专访,于10月28日刊发了杨振宁专访内容。
杨振宁首先发表了对两本传记的看法,他说,而这两本,比较像西方的写法。《杨振宁
传》的作者杨建邺是物理学教授,他的物理知识很多,又读了大量的文献,对我的工作
有很多详细的、半通俗的描写。江才健的好处是,他在美国访问了很多人,可能有100
多人,都是我人生不同时代的朋友,所以也有他的特色。如果把这两本书加起来的话,
我人生经历过的,有80%都在里头了。
中国现在很民主
6月,在邵逸夫奖颁奖仪式上杨振宁曾表示,不民主的政治对科学的推动可能要比民主
的政治作用更大。对此,杨振宁谈到,当时有人问,一个民主的政治和一个不民主的政
治,对于科技的发展,哪个来得快?我想,在合适的情形之...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7
最搞笑的是民国的大师,比如傅斯年,胡适,不知道为中华民族做了什么贡献,在故纸
堆里做无聊的事情或者当外国人的鹦鹉也算大师?
鲁迅好象就没有被称为大师。
"民国的大师是互相吹捧出来的",这个好象是网上很流行的观点。
l*k
发帖数: 55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杜君立:孔庆东时代的北大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18100
1
“一分钟前,《南方人物周刊》电话骚扰要采访我,态度很和气,语言很阴险。孔
和尚斩钉截铁答复了一个排比句:去你妈的!滚你妈的!操你妈的!” 近日以来,孔庆东
因为这则微博而声名鹊起。北大素有“宁可鸣而死,绝不默而生”的传统,虽然之前他
早已经出书上电视,但只是从这两年开始骂人以来,孔庆东才算摸到了出名的门道。语
不惊人死不休,或许可以说,这也是芙蓉姐姐和凤姐带来的启示。她们与孔庆东的不同
是从不伤害别人。
“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坏事不难,但要一辈子都做坏事,就非常难得了。”他骂美
国国务卿希拉里是“母狗”;他骂姜昆是“下三滥”;他骂贺卫方是 “汉奸法学家”;他
骂央视“毫无人性”;他骂记者是“国家公害”;他骂南方报业集团是“汉奸报系”;他
骂深圳是“反动政府”;他骂中国是“不要脸的国家”。对孔庆东来说,骂是他重要的
提高知名度的方法;为了增加骂的效果,他采取了最出位最低级的爆粗方式,如泼妇骂
街一般恶毒下流。
“骂人绝不是战斗”。孙隆基将一个人对自己言行的控制力类比成排泄能...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10016
39
在安排政治和经济后路时,蒋介石还在南京的宋子文公馆里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宴会,邀
请大部分刚刚由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评选出来的院士,劝说他们一起到台湾去。——谁
都知道,比黄金更值钱的是人才!但是,人心可不像黄金那样容易被默然搬走。当时的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士、数学家苏步青后来回忆说:“虽然对共产党没什么认识,对
国民党是看透了的,再加上我有几个学生是地下党员,在他们的帮助下面,我当然不会
到台湾去。”结果,81名院士中,除了一些人选择了海外,只有9位去了台湾,留在大
陆的有60人。
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知识分子当然不只院士。在此之前,蒋介石还指示国民政府中央研
究院院长傅斯年把北平的一批名教授接到南京来,结果,除了北大校长胡适、清华校长
梅贻琦、北师大校长袁同礼、北平研究院院长李书华等极少数人外,国民党“抢救”名
单中的绝大部分教授都留在了北平。
虽然大势已去,国民党仍然不放弃争取人心的最后努力。1949年7月26日,国民政府代
总统李宗仁趋赴福州,代表蒋介石劝说一位92岁的老人去台湾。这位老人叫萨镇冰,早
年投身洋务运动,38岁时以北洋水师副将的身份参加了甲午海战,亲历了北洋水师全军
覆...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10016
40
1949:和历史约会
陈晋
大变局的神韵
1949年的第一天,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属于什么阶层,都会明显地意识到:九州
大地改换人间已成定局。
这一天,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告全国军民同胞书》,署名为
蒋介石。这个掌握中国最高权力已经22年的国民政府总统,在这篇元旦文告里不得不承
认和哀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所谓“戡乱”已经失败;说自己愿意向已经解放北方大片领
土的中国共产党“求和”,但条件是要保存现行的宪法、保存中华民国的法统、保存国
民党的军队,否则国民政府就要和共产党“周旋到底”。
同一天,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也发表了一篇新年献辞,题目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在这篇文告里很有信心地宣布:迎面而来的1949年,将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
,人民的解放战争将在这一年获得最后胜利,并且将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人民民主
专政的共和国。毛泽东还说,甚至连共产党的敌人也不怀疑共产党能够完成这个目标。
果然,元月还没有结束,故都北平就变换了旗帜。国民政府华北“剿匪”司令部总司令
傅作义将军,率几十万部队接受共产党的和平改编。2月3日是中国旧历的大年初六,在
春节的喜庆日...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10016
41
在安排政治和经济后路时,蒋介石还在南京的宋子文公馆里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宴会,邀
请大部分刚刚由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评选出来的院士,劝说他们一起到台湾去。——谁
都知道,比黄金更值钱的是人才!但是,人心可不像黄金那样容易被默然搬走。当时的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士、数学家苏步青后来回忆说:“虽然对共产党没什么认识,对
国民党是看透了的,再加上我有几个学生是地下党员,在他们的帮助下面,我当然不会
到台湾去。”结果,81名院士中,除了一些人选择了海外,只有9位去了台湾,留在大
陆的有60人。
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知识分子当然不只院士。在此之前,蒋介石还指示国民政府中央研
究院院长傅斯年把北平的一批名教授接到南京来,结果,除了北大校长胡适、清华校长
梅贻琦、北师大校长袁同礼、北平研究院院长李书华等极少数人外,国民党“抢救”名
单中的绝大部分教授都留在了北平。
虽然大势已去,国民党仍然不放弃争取人心的最后努力。1949年7月26日,国民政府代
总统李宗仁趋赴福州,代表蒋介石劝说一位92岁的老人去台湾。这位老人叫萨镇冰,早
年投身洋务运动,38岁时以北洋水师副将的身份参加了甲午海战,亲历了北洋水师全军
覆...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42

鱼妈,偶尔狗下啊
=======================================
1姜立夫1890-1978数学
2许宝马录1910-1970数学
3陈省身1911-数学
4华罗庚1910-1985数学
5苏步青1902-2003数学
6吴大猷1907-2000物理学
7吴有训1897-1977物理学
8李书华1889-1978物理学
9叶企孙1898-1977物理学
10赵忠尧1902-1998物理学
11严济慈1900-1996物理学
12饶毓泰1891-1968物理学
13吴宪1893-1959生物化学
14吴学周1902-1983物理化学
15庄长恭1894-1962化学
16曾昭抡1899-1967化学
17朱家骅1893-1963地质学
18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
19翁文灏1889-1971地质学
20黄汲清1904-1995地质学
21杨钟健1897-1979地质学、古生物学
22谢家荣1898-1966地质学、矿床学
23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地理学
24周仁1892-1973钢铁冶金学、陶瓷学
25侯德榜1890-1974化学...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3519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系列的事情表明
不说别的,当初我人民救星党解放大陆时,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南怀瑾....
.太多太多的大师们选择离开。现在,我人民救星再次解放台湾,你有啥方法不让大师
人才流失或者“叛国”呢?千人?院士?女人?
n*****m
发帖数: 869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洋时期工人工资
这又是犯了什么罪而被革命小将给折磨死的?
怎么一个帖子里随便找两个名人,不是把牢底坐穿,就是折磨致死呢?
文革好啊!文科理工科都不放过!美帝做不到的,革命小将做到了!
——————————————————————————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
。解放前夕,他到广州,拒绝了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要他去台
湾、香港的邀聘,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合并于中山大学,遂移教
于中山大学。解放后,他受到党和政府的器重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
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
稿,多被洗劫。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身居北方的弟子汪篯自杀,好友向达死了,“论交三世”的俞大襟魂归西天,世侄傅乐
焕钻入了湖底。躺在南国病床上,在“文化革命”狂潮的洗礼与巨大冲击中奄奄一息的
陈寅恪自是在劫难逃。
1966年7月,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声浪中,中山大学的“革
命者”...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5
毛太祖本纪赞
撰文: 紫云居士 | 公元二零零六年九月九日(丙戍年閏七月十七日辰時) | 凡属:国
朝史记 | 7 条评论 »
本朝太祖毛姓讳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氏。其寿诞之日为西夷之圣诞日。帝
少有大志。未冠之时即作咏蛙诗,以述其志。及少壮,游学长沙,师从杨昌济,后入京
,供职于京师。
太学藏书阁,问学于鸿儒陈仲甫、胡适之、李守常等。适之昔日留学于美夷,恃才傲物
,因帝未忝科名,适之甚轻之。适之门生傅斯年、罗家纶之辈亦甚轻帝。后帝一统天下
,欲灭群儒,盖因此三人故耳。帝受仲甫命,返湘结党,得仲甫提携,得以拜见于前朝
太祖,官侍读学士。
前朝太祖崩时,前朝武厉帝(蒋公)为大司马大将军,阴结其党,欲灭帝党人
。帝谏以兵击之,仲甫不许,武厉得以蓄积羽翼,民朝十六年武厉于松沪,前朝摄政王
汪公于江夏,大杀帝党人。是年七月,党人会于汉口共商之。太祖怒曰:“帝业皆从长
戈出!”帝素有伟略,曾著词以明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傲视群雄。八月帝
受命返湘,策反南军卢德铭部,九月九日兴兵起事,围长沙,不克,败走江西。军次三
弯,帝重编余部,至队官皆有帝之...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6009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底层劳工的收入
从劳动强度看,确实还不错.
不费什么力气,
也和纱厂女工赚一样多.
但是地位低.当时教授和学生都比工友地位高.
毛在那里受了胡适傅斯年罗家伦他们的气.
所以一辈子都要整知识分子.
g*******1
发帖数: 6009
47
铲子建立了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在就中国和在台湾,
胡适傅斯年可以和蒋介石平起平坐.
在中国大陆的铲中国,
你给北大校长10个胆,他也不敢和毛贼东平起平坐.
想灭门啊
c*****i
发帖数: 11737
48
胡适傅斯年和蒋介石平起平坐又怎样,过去皇帝还和科举状元手拉手呢,无非是精英内
部笼络的手段而已。就算老毛没有和北大校长平起平坐,但老毛能和平常老百姓平起平
坐,这才是两千年来的最大进步。
g*******1
发帖数: 6009
49
铲子建立了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在就中国和在台湾,
胡适傅斯年可以和蒋介石平起平坐.
在中国大陆的铲中国,
你给北大校长10个胆,他也不敢和毛贼东平起平坐.
想灭门啊
c*****i
发帖数: 11737
50
胡适傅斯年和蒋介石平起平坐又怎样,过去皇帝还和科举状元手拉手呢,无非是精英内
部笼络的手段而已。就算老毛没有和北大校长平起平坐,但老毛能和平常老百姓平起平
坐,这才是两千年来的最大进步。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