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六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E
发帖数: 197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法师的「六识论」思想
印顺法师的「六识论」思想
关於佛法是六识、七识或是八识,在佛教界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议题,我们今天将藉由印
顺法师所主张的「六识论」,来讨论佛法中所讲的,有情眾生的心中,到底是有六个识
、七个识还是八个识。
印顺法师在他的《佛法概论》第八章「佛法的心理观」中说:「佛教后期,发展為七识
说,八识说,九识说。佛的区别识类,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据,唯有眼等六根,那裡会有
七识、八识?大乘学者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都不过是意识的细分。…意识又向内而
执取根身。这向内而执取根身的,即等於一般所说的阿陀那识。此意识為本的意识,应
為从意而生的意识,不只是六识中的意识。」又说:「从有情為本的立埸说,有情為六
处和合的存在,意处為身心交感、认识活动的源泉。意根与身根的交感,即有情身心的
统一。佛说『依意生识』,应以与根身相依存的『意』為根源。…意与这身根相应而生
起的觉了,或触对外境,从意起身识;或执取身根,执取身心自体,从意生(细)意识
,这二者,无论如何微昧,微昧到不易理会,但是一切有情所必具的。此(细)意识為
『名色缘识,识缘名色』的有取识,即与极微细的我见、我爱、我慢相应的染识。像人
类,意根与根身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入胎识与识阴六识

接下来谈的是缘觉的人无我智。缘觉主要观察十二因缘,进而断尽我见、我执、我
所执成为辟支佛而入无余涅槃。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
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如是集成一大苦蕴。”(《毘婆尸佛经》卷一)但是要观察十二因缘前,一定要先观
察十因缘,否则容易堕入断灭空中,有无穷的过失存在。
有关十因缘的经文开示如下:【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
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
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
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
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
,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杂阿含经》卷十二)
解释如下:【我曾听到 世尊这样的开示:一时,佛在舍卫...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印顺法师对中论的诠释,
其他人的注释, 看的也是大同小异
-----------------------------
观六情品第三
世间,不但指山河大地;反而主要的是指有情的自体。阿含经中有人问佛:什么是
世间,佛就拿『眼是世间,耳鼻舌身意是世间』答复他。不断变化中(世间)的现实生命
,由过去的业力所感;感得的,佛说是五蕴六处六界。这蕴处界的和合是有情的自体。
有了有情的自体,就有来去的活动。所以外人建立实有的六情,目的还是成立来去,来
去成立了,一切也自然成立。六情,理应译为六根。什公却译做六情。情是情识,这是
因为六根与六境相涉,有生起六识的功能。同时,六根和合是有情的自体。眼等五根取
外境;意根取内境,他就是情,能遍取五根。五根与意根,有密切的关系,五根所知的
,意根都明白;有了意根,才有五根的活动。六根中意根是重心,所以就译为六情了。
蕴处界,这是一般的次第,但古时却每每是六处为先,阿含经中的六处诵,就是专谈这
六处中心的世间集灭的。我们的一切认识活动 [P103] ,就因为这六根,六根照了六尘
,引发心理的活动──六识。根境识三者和合就有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
有等...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印顺法师对中论的诠释,
其他人的注释, 看的也是大同小异
-----------------------------
观六情品第三
世间,不但指山河大地;反而主要的是指有情的自体。阿含经中有人问佛:什么是
世间,佛就拿『眼是世间,耳鼻舌身意是世间』答复他。不断变化中(世间)的现实生命
,由过去的业力所感;感得的,佛说是五蕴六处六界。这蕴处界的和合是有情的自体。
有了有情的自体,就有来去的活动。所以外人建立实有的六情,目的还是成立来去,来
去成立了,一切也自然成立。六情,理应译为六根。什公却译做六情。情是情识,这是
因为六根与六境相涉,有生起六识的功能。同时,六根和合是有情的自体。眼等五根取
外境;意根取内境,他就是情,能遍取五根。五根与意根,有密切的关系,五根所知的
,意根都明白;有了意根,才有五根的活动。六根中意根是重心,所以就译为六情了。
蕴处界,这是一般的次第,但古时却每每是六处为先,阿含经中的六处诵,就是专谈这
六处中心的世间集灭的。我们的一切认识活动 [P103] ,就因为这六根,六根照了六尘
,引发心理的活动──六识。根境识三者和合就有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
有等...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1. 既然起什么名称没有太大关系,那么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而通常说的六识
,以及名色等却是蕴处界内的东西,一内一外是有很大差别的,应该是远远超过名色识
之间的差别,那么当初为什么要把这个当作是“识”的一部分,而叫做第八识?如果把
这个第八识称为灵,或者神,以示与通常的名色识的差别,说这个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
,那么是否更加合理?
A: 為什麼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却要叫做识 ? 这个不难理解, 识是了别的意识,
第八识的了别不同於前六识在六麈境上的了别, 而是外於六麈的了别, 最简单的
就是业种的了别,例如某有情一直积聚畜生种 (杀盗淫),在下段分段生死,此第八识
流注的就是恶道色身的种子於此有情. 又比如有些孩子生来有缺陷,那就是第八识依业
种所成就的,因為它无我非我,只依业种. 因能识别业种,所以叫"识".
2.先不管这个蕴处界之外叫什么名称,先假设叫“Y”,而蕴处界之内称为“X”。那么
你所说的对于生死的根本因的解释,其实就是说Y因,导致了X果,那么这个是不是“他
作”呢?从科学的角度有一种定义,是说我们这个宇宙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和能够影响
到我们的事物的总和。那么这个Y现...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1. 既然起什么名称没有太大关系,那么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而通常说的六识
,以及名色等却是蕴处界内的东西,一内一外是有很大差别的,应该是远远超过名色识
之间的差别,那么当初为什么要把这个当作是“识”的一部分,而叫做第八识?如果把
这个第八识称为灵,或者神,以示与通常的名色识的差别,说这个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
,那么是否更加合理?
A: 為什麼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却要叫做识 ? 这个不难理解, 识是了别的意识,
第八识的了别不同於前六识在六麈境上的了别, 而是外於六麈的了别, 最简单的
就是业种的了别,例如某有情一直积聚畜生种 (杀盗淫),在下段分段生死,此第八识
流注的就是恶道色身的种子於此有情. 又比如有些孩子生来有缺陷,那就是第八识依业
种所成就的,因為它无我非我,只依业种. 因能识别业种,所以叫"识".
2.先不管这个蕴处界之外叫什么名称,先假设叫“Y”,而蕴处界之内称为“X”。那么
你所说的对于生死的根本因的解释,其实就是说Y因,导致了X果,那么这个是不是“他
作”呢?从科学的角度有一种定义,是说我们这个宇宙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和能够影响
到我们的事物的总和。那么这个Y现...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老歪竟然把六识和六入都搞错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5 21:41:53 2010, 北京)
唉,真惨,连六识和六入都完全搞错了,这两个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六入,通常指的就是六根,分浮尘根和胜义根,浮尘根指的是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
器官。胜义根指的是视网膜细胞,听觉细胞等。除意根外,都是色法。
这里的六根,实际也是内六入,而外六入,是色,声,香,味,触,法。
这里的入,是入口,入处的意思,
“ 内六入者,此之六法,亲故属内,为识所依,故名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为义
,此六既并有生识之功,故通名根也”
“外六入者,此六法疏故属外,识所游涉,故名为入。亦名尘者,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
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六入是负责输入接受信息,六识则对信息进行识别,而各心所则对信息进行处理。
呵呵,前面早说过了,老歪这里的缘起和原始佛法的缘起是完全两回事。一个是心攀援
幻起,一个是依条件关系而生起,一个是本体论,有我论,一个是无我论,非本体论》
c***h
发帖数: 2262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冒昧问一下
五石兄问,非自非他……
GWZW兄如何看待
“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无因作” ?
是看到一半断掉,想延续一下
非反驳甚么
============================
另,你们应该达成部分共识了
五石兄换个名词,GWZW兄说可以。
============================
再另,
你们可能达成某种共识
五石兄似乎要说,不能以”主体”看待苦乐的生成
GWZW兄,似乎…….可能……也同意,
唯识并非认为有个甚么”主体”来延续或造成现在的某种情况
============================
我这样说,对不对?????
发信人: GWZW (GWZW),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18:32:50 2016, 美东)
换一个名称绝对可以,不见得要用一定的名词.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17:3...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冒昧问一下
五石兄问,非自非他……
GWZW兄如何看待
“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无因作” ?
是看到一半断掉,想延续一下
非反驳甚么
============================
另,你们应该达成部分共识了
五石兄换个名词,GWZW兄说可以。
============================
再另,
你们可能达成某种共识
五石兄似乎要说,不能以”主体”看待苦乐的生成
GWZW兄,似乎…….可能……也同意,
唯识并非认为有个甚么”主体”来延续或造成现在的某种情况
============================
我这样说,对不对?????
发信人: GWZW (GWZW),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18:32:50 2016, 美东)
换一个名称绝对可以,不见得要用一定的名词.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17:3...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六识论者的窘境
楞严经经文 :
『由此许度死后俱非,后祭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
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深入佛法观行的弟子, 对于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应该说是虚妄的呢? 或者应该
说是实有的呢? 这两个问题是所有坚持六识论者永远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所以无论他们
在为人说法时,或者他们自己在佛法的理解上,到了最后都会产生「虚实失措」的现象
出来。因为若判定五阴全都虚妄,恐怕坠入断灭空,就会因为无法解决断灭空的死胡同
而回头落入意识我见中,绝对无法明确断除我见我执,更别说是断尽五阴我执的习气种
子了。
反过来说,若是要依经中圣教来判定五阴生灭不住而不是实有,想要判定五阴终归断灭
而主张实无,想要将五阴全都判定为生灭法而不是本住法、常住法,又会变成断灭见,
与断见外道完全相同。
所以六识论者研究佛学时往往落入「有无俱非」之中,却又不知道「有无俱非」以后
究竟应该是麽境界,都在这裡面无法脱身,于是「虚实失措」。 这正是现代许多佛学
研究等人的落处,所以六识论的古今一切应成派中观师,不论是谁,全都无法脱离这个
窘境。只好一面宣称五阴全都虚妄,坠入断见中。...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4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我把标点重新点了一下,希望没有什么背景的人看了也能受益。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祭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八
外道,立
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这是佛在阐述第八种外道。由“此”的“此”说得是这样一段经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
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
颠倒论。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
,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
失措。}
是说这些在三昧中的修行人觉察到行阴在相续不断的扰动,他入了一个什么境界呢,那
就是前三阴已经断了(色受想),但是行阴还在,所以他看东西,见有非有,观无不无
,所以认定 “死后俱非” “有相无相”。说白了,没看清真相,把自己绕糊涂了。要
知道,这些是已经离欲了的大修行人,尚且堕入外道,可见修行之路不易。

六识论者的窘境
楞严经经文 :
『由此许度死后俱非,后祭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
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深入佛...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六识论者的窘境
楞严经经文 :
『由此许度死后俱非,后祭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
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深入佛法观行的弟子, 对于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应该说是虚妄的呢? 或者应该
说是实有的呢? 这两个问题是所有坚持六识论者永远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所以无论他们
在为人说法时,或者他们自己在佛法的理解上,到了最后都会产生「虚实失措」的现象
出来。因为若判定五阴全都虚妄,恐怕坠入断灭空,就会因为无法解决断灭空的死胡同
而回头落入意识我见中,绝对无法明确断除我见我执,更别说是断尽五阴我执的习气种
子了。
反过来说,若是要依经中圣教来判定五阴生灭不住而不是实有,想要判定五阴终归断灭
而主张实无,想要将五阴全都判定为生灭法而不是本住法、常住法,又会变成断灭见,
与断见外道完全相同。
所以六识论者研究佛学时往往落入「有无俱非」之中,却又不知道「有无俱非」以后
究竟应该是麽境界,都在这裡面无法脱身,于是「虚实失措」。 这正是现代许多佛学
研究等人的落处,所以六识论的古今一切应成派中观师,不论是谁,全都无法脱离这个
窘境。只好一面宣称五阴全都虚妄,坠入断见中。...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4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我把标点重新点了一下,希望没有什么背景的人看了也能受益。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祭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八
外道,立
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这是佛在阐述第八种外道。由“此”的“此”说得是这样一段经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
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
颠倒论。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
,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
失措。}
是说这些在三昧中的修行人觉察到行阴在相续不断的扰动,他入了一个什么境界呢,那
就是前三阴已经断了(色受想),但是行阴还在,所以他看东西,见有非有,观无不无
,所以认定 “死后俱非” “有相无相”。说白了,没看清真相,把自己绕糊涂了。要
知道,这些是已经离欲了的大修行人,尚且堕入外道,可见修行之路不易。

六识论者的窘境
楞严经经文 :
『由此许度死后俱非,后祭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
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深入佛...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法师的「六识论」思想
南传的清净道论主张六识依有分识而生,是「七识论」,但是没有引用阿含经指出哪段
经文提到有分识。
为何如此?因为阿含经经文只明说「六识」,超出「六识论」的说法都无法以阿含经经
文直接支持,只能推论。
正因为没有经说为据,后来论师才有七识或是八识的争论。
作为比较,"四圣谛","八正道","四果"等说法因为有经文直接支持,论师毫无异议。
大乘的果位也不会去修改固有的"四果",而是另外成立一套。
G**W
发帖数: 186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六识论就是认定欲界有情只有前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并没有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存在.
G**W
发帖数: 186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六识论就是认定欲界有情只有前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并没有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存在.
G**W
发帖数: 186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跑日的那个 :
『不过跑日有认为:
“业力种子,累世记忆存储于非现象界的禅界(涅槃界),每个人的业力以及累世记忆,
和这个生命个体保持一种密切的纠缠。使得业力不会导致错乱。”』
这个非现象界的,不就是六识外另一个不是六识的作用吗 ?
跑日讲那个"得业力不会导致错乱"的功能,佛经唯识上叫做"圆成实性",是第八识的功能
之一,, 现观前六识就不具有这种功能.
至於跑日是研究过唯识再将佛经上的叙述转由他自已的语言而说或者是他自己的观察而
得,
那就不得而知了.

“禅界(涅槃界)绝对不是精神本体,不是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大乘是错误的将禅界
(涅槃界)的存储业力种子,色法种子的功能赋予了一个精神性的阿赖耶和如来藏,又使
得其具有创生万法的能力,进而造成了神我常见。同样,禅界(涅槃界)也不是婆罗门所
说的大梵,因为婆罗门的梵,是精神本体,并且能创生万物。”
不过跑日有认为:
“业力种子,累世记忆存储于非现象界的禅界(涅槃界),每个人的业力以及累世记忆,
和这个生命个体保持一种密切的纠缠。使得业力不会导致错乱。”
G**W
发帖数: 186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跑日的那个 :
『不过跑日有认为:
“业力种子,累世记忆存储于非现象界的禅界(涅槃界),每个人的业力以及累世记忆,
和这个生命个体保持一种密切的纠缠。使得业力不会导致错乱。”』
这个非现象界的,不就是六识外另一个不是六识的作用吗 ?
跑日讲那个"得业力不会导致错乱"的功能,佛经唯识上叫做"圆成实性",是第八识的功能
之一,, 现观前六识就不具有这种功能.
至於跑日是研究过唯识再将佛经上的叙述转由他自已的语言而说或者是他自己的观察而
得, 那就不得而知了.

“禅界(涅槃界)绝对不是精神本体,不是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大乘是错误的将禅界
(涅槃界)的存储业力种子,色法种子的功能赋予了一个精神性的阿赖耶和如来藏,又使
得其具有创生万法的能力,进而造成了神我常见。同样,禅界(涅槃界)也不是婆罗门所
说的大梵,因为婆罗门的梵,是精神本体,并且能创生万物。”
不过跑日有认为:
“业力种子,累世记忆存储于非现象界的禅界(涅槃界),每个人的业力以及累世记忆,
和这个生命个体保持一种密切的纠缠。使得业力不会导致错乱。”
c***s
发帖数: 3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根,六尘,六识?
请教各位大德,尤其WaiChi兄和greenplant姐(姐听起来有点奇怪,暂且这样吧)
可否解释一下,什麽是 根,尘,识?在佛法里面是什麽意思,
然什麽又是 六根,六尘,六识? 都代表什麽?什麽是六根互转?
跟轮回有什麽关系? 也许我听过也看过,可是还是有疑惑,烦劳大家
再细细讲解一下,谢谢!
为什麽greenplant姐在“我的故事”(见9343)中说,
>观是观察的意思,为了了解观是怎样的过程,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接受和
>诠释来自我们周围的世界的信息的.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是如何工作的.比如说,象"看见一枝红笔",WaiChi引导我观察这个看的过程的每一部分:
>从我们的眼睛和一个物体相遇处到我的头脑"知道"真是一枝"红""笔".我小心回忆我
>所知道的十八界:六根,六尘,和六识,并与WaiChi所解释的加以比较.我发现了我的一些
>错误概念,并以清楚解释的经验来纠正.最后,我发现根本没有六根存在... 我还了解
^^^^^^^^^^^^^^^^^^^
f*******e
发帖数: 5594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大家新年好!
GWZW兄提到第七第八识“换一个名称绝对可以”,这个第八识是在“在蕴处界万法外”
的东西。那么这里有3个问题,
1. 既然起什么名称没有太大关系,那么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而通常说的六识
,以及名色等却是蕴处界内的东西,一内一外是有很大差别的,应该是远远超过名色识
之间的差别,那么当初为什么要把这个当作是“识”的一部分,而叫做第八识?如果把
这个第八识称为灵,或者神,以示与通常的名色识的差别,说这个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
,那么是否更加合理?
2.先不管这个蕴处界之外叫什么名称,先假设叫“Y”,而蕴处界之内称为“X”。那么
你所说的对于生死的根本因的解释,其实就是说Y因,导致了X果,那么这个是不是“他
作”呢?从科学的角度有一种定义,是说我们这个宇宙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和能够影响
到我们的事物的总和。那么这个Y现在影响到了X,从这个角度来说,Y是应该是我们宇
宙的一部分,也就是其实也是属于名色识了。
3. 有没有蕴处界之外的之外呢?
f*******e
发帖数: 5594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大家新年好!
GWZW兄提到第七第八识“换一个名称绝对可以”,这个第八识是在“在蕴处界万法外”
的东西。那么这里有3个问题,
1. 既然起什么名称没有太大关系,那么第八识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而通常说的六识
,以及名色等却是蕴处界内的东西,一内一外是有很大差别的,应该是远远超过名色识
之间的差别,那么当初为什么要把这个当作是“识”的一部分,而叫做第八识?如果把
这个第八识称为灵,或者神,以示与通常的名色识的差别,说这个是蕴处界之外的东西
,那么是否更加合理?
2.先不管这个蕴处界之外叫什么名称,先假设叫“Y”,而蕴处界之内称为“X”。那么
你所说的对于生死的根本因的解释,其实就是说Y因,导致了X果,那么这个是不是“他
作”呢?从科学的角度有一种定义,是说我们这个宇宙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和能够影响
到我们的事物的总和。那么这个Y现在影响到了X,从这个角度来说,Y是应该是我们宇
宙的一部分,也就是其实也是属于名色识了。
3. 有没有蕴处界之外的之外呢?
G**W
发帖数: 186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是的,这也是六识论者的另一条死胡同,
由於实証不了六识外之七,八识,
只能背违经论,说 佛陀说的七,八识是神我.
正坠断见,走不出来.
G**W
发帖数: 186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是的,这也是六识论者的另一条死胡同,
由於实証不了六识外之七,八识,
只能背违经论,说 佛陀说的七,八识是神我.
正坠断见,走不出来.
G**W
发帖数: 186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傻哥新年发大财,
那是说坚持认定识阴六识外没有其他的作用,其实就是断见的一个层面, 然以虚妄之六
识解释业力的隔代转移的问题,又会坠入常见,所以就有 :
『立五阴中死后俱非丶心颠倒论。』
G**W
发帖数: 186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傻哥新年发大财,
那是说坚持认定识阴六识外没有其他的作用,其实就是断见的一个层面, 然以虚妄之六
识解释业力的隔代转移的问题,又会坠入常见,所以就有 :
『立五阴中死后俱非丶心颠倒论。』
f*******e
发帖数: 5594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只有六识,而没有七识,八识,同样可以不堕断见,这正是佛陀所说空经的关键。通常
,我们会认为一定有一个什么东西的联系,才会有事情的前后连贯性,但佛法说这个是
不必须的。
f*******e
发帖数: 5594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杂阿含经中说“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无因作。”,这个也是
外道吗?
如果七识,八识与前六识时如此的不同,换一个名称又有何妨?
f*******e
发帖数: 5594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只有六识,而没有七识,八识,同样可以不堕断见,这正是佛陀所说空经的关键。通常
,我们会认为一定有一个什么东西的联系,才会有事情的前后连贯性,但佛法说这个是
不必须的。
f*******e
发帖数: 5594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杂阿含经中说“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无因作。”,这个也是
外道吗?
如果七识,八识与前六识时如此的不同,换一个名称又有何妨?
b*****l
发帖数: 382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这个里面很多逻辑链条都是断开的,
比如判定五阴全都虚妄和坠入断灭空之间未必等价。
宣称五阴全都虚妄和坠入断见之间也未必等价。
六识的难处在于不好解释业力的隔代转移的问题。
有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是这个其然未必是错的。
c***h
发帖数: 2262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发信人: GWZW (GWZW),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8 16:30:55 2016, 美东)
发了一点小财,心里很高兴 : )
很像,中论是龙树观察缘起法的心得报告,整理得很好,很佩服。以前看过,有此印象。
但很久没看了。
,
非自非他…..
我所知,好像不是这个意思
没时间,下次再说
b*****l
发帖数: 3821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这个里面很多逻辑链条都是断开的,
比如判定五阴全都虚妄和坠入断灭空之间未必等价。
宣称五阴全都虚妄和坠入断见之间也未必等价。
六识的难处在于不好解释业力的隔代转移的问题。
有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是这个其然未必是错的。
c***h
发帖数: 2262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发信人: GWZW (GWZW),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六识论者的窘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8 16:30:55 2016, 美东)
发了一点小财,心里很高兴 : )
很像,中论是龙树观察缘起法的心得报告,整理得很好,很佩服。以前看过,有此印象。
但很久没看了。
,
非自非他…..
我所知,好像不是这个意思
没时间,下次再说
l**a
发帖数: 5175
34
内容摘要
本文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对唯识学的认知范畴进行了剖析,进而对唯识学的认知理
论作了总结和概括。本文首先对想心所进行分析,指出了想心所的各种类别,分析了想
心所与前五识和第六识结合时所起的不同作用,厘清了想心所的基本心理功能(即当前
想与五识形成感觉、当前想及五不同缘想与第六识形成知觉、过去想未来想及言说随眠
想与第六识形成表象、随觉想与第六识形成概念),从而奠定了唯识学认知理论的基础
。进而,本文描述了唯识学的认知过程,包括从认识的引发到感觉的内容,以及唯识学
关于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和判断推理的相应范畴和基本理论。最后,本文阐述了唯
识学认知理论的主要特征,指出在此理论中认知范畴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此理
论的根本特点是为修行服务,并以心识结构的“四分说”为例探讨了此理论的特色。
关键词
想心所·四种意识·作意心所·触心所·实法·五心论·寻伺心所·慧心所·心识结构
的四分说。
唯识学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既有与现代心理学的
范畴同义的一面,也有与后者不尽相同之处。且有些唯识心理学的范畴,其涵义十分隐
晦,十分费解,故而本文拟将唯...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5
第二节 “八识”说与“唯识无境”
唯识宗思想体系的基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唯识无境”。从哲学角度考察,此“识
”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本体依据。正因为除了“识”的“分别”功能
及“变现”过程之外,并无真实的、实在的“外境”存在,因此,“唯识无境”方可以
成立。那么,这一妄识本体又是如何变现出现象世界呢?从唯识学的总体加以把握,大
致有两种密切相关的思路,即“识变说”和“种子熏习说”。此两种理路目标均指向“
唯识无境”如何可能成立。仔细辨析,“识变说”较偏重于论证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种子说”则兼顾染净诸法的生起与还灭。而中土的玄奘、窥基则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三
类境”说给予深化。
一、八识
与其它佛教宗派持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说不同,唯识宗在“心法”问题上
,持独特的“八识”立场。唯识宗所言之“八识”均指众生之“心”。不过,依其功能
差别而有三类之别,“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
量为我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①]心、意、识中,第八识是本
识,即识体,其余七种皆由第八识转生,故称转识。唯识宗认为,世间万物作为虚假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当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
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
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
检视反省,尽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 <<破魔金刚箭雨论 >>一书,以恶言
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手段,将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
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著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
如何运用手法,来误导大众.
第一目 毁污
首先,我们来看多识喇嘛是如何用不如理的推论以及扭曲事实的手法来诬蔑平实
导师,我们也针对他这些说法的败阙处,略作举证与评论,以证明多识喇嘛的手法乃是
不如实的欺瞒行为:
一、【一、他没有受过佛教显密经论的正规教育,是一个十足的佛教法盲;
二、他是弄枪棒、练气功、学道术的,由此可知他对佛教和藏密的认识未超出气功
师、道士的水准。……
三、用吹牛撒谎、装神弄鬼掩盖自己的无知和卑劣。】(《破论》p.006...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妙义是佛亲口宣说

要继续跟各位来探讨的还是“唯识妙义是佛亲口所说”的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自古以来很多人就在探讨心识的问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是哪一个识呢?大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的时候,也说是“
唯心论”。从古时候的印度,一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在探讨的这些唯
心的问题,它所探讨的这个“唯识”是哪一个识呢?基本上他们所探讨的这个识,都离
不开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六识----也就是见闻觉知心的六识,这个识根本不是 佛所说的
这个“唯识”。佛所说的“唯识”为什么祂是妙义呢?为什么说唯识祂妙呢?祂是妙在
何处呢?因为唯识是出生三界万法的根源,祂是一切法出生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三
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在说:我们这个欲界、色界、无色
界都是唯心所造;三界的这些六尘万法都是唯识所现。
所谓“三界是唯心所造”那我们就要探讨说:是不是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
呢?如果说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的话,就是表示说:我们这个宇宙世间它是客观的存
在的、它是常住的,但是我们现观这个宇宙世间其实它是会坏灭的。如果有一个客观的
三界存...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我们现在就来说明“入胎识不是六识”的这个道理。十因缘中出生名色的这个入胎
识、这个如来藏,祂不是六识(不摄在识阴六识中)。那我们来看一下十因缘,十因缘
的观法,当我们开始探究老、死、忧、悲、恼、苦从何而起?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当
我们(逆观)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发觉老死忧悲恼苦,就是因为有生!是因为有三
界“生”,所以会有老死忧悲恼苦。因为有生,有老死忧悲恼苦之前,就是因为有“有
”,“有”从什么地方来?就是从“取”来!取从什么地方来?就是因为有“爱”!爱
从什么地方来?就是因为有三种“受”!受从什么地方来?就是有“触”!触从什么地
方来?就是有“六入”!就是因为有六入缘于名色,所以才会有六种的入!名色又从什
么地方来呢?名色就是由“识”所出生的。十因缘法探究到这边,已经没有办法再往前
推了,这个叫作“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所以在《阿含经》里面,佛说:“何法有故
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
还,不能过彼。”——《杂阿含经》卷十二。
佛在这里说得非常的清楚,就是说:当十因缘法探究到这边(而知道“名色由识生
”)的时候,是...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3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From 百度
【第七识】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
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
【末那识】
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
,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
、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
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
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
,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
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阶段之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三位,称为末那三位,即:(一)补
特伽罗(梵pudgala ,即人)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而起人我见之位。
如凡夫、二乘之有学、七地以前之菩萨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
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萨位而言。(三)平等性
智相应位,乃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0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3 11:30:31 2012, 美东) 提到:
帕奥禅师答:在缘起法当中,佛陀教导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名色’意谓
: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
:这里的‘识’,是指心。‘名’,是指心所。‘色’,只是指心生色法而言。
:由于心生起,所以心所生起;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法生起。因此佛陀说:“由于识
: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缘名色)
这段是禅师自己的理解,大概是根据论来说的,但是如果他能从经文来解释就很有看头。
而且从这段看,基本上说色法是由心生起,很像唯识的理论。
而心如何生起?没有交代。(下一段写识/心如何生起,但是下一段的识,他已经给了
另外的定义,说的是不同的事情,不能用来解释,这一段的心如何生起。)(显然他自
己不知道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下一段的识是另外的事情,这一段的识就会变无因生)
然而经文里面芦的譬喻就是要说明,没有办法说是先有识再有名色,或者先有名色才有识
那个比喻的重点就在这里。
:当你能照见心生...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1
由识现起一切的唯识思想,最早的是解深密经。经中以一切种子心识为根本,一方面现
起『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相),另一方面,『阿
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从一本识而转起二类,奠定唯识思想的基本体系。
图片
┌ 有色诸根及所依
┌二执受┤
一切种子心识┤ └ 名相分别戏论习气

└六转识
解深密经,虽以一切种子心识为出发,但它侧重种识的不一,所以在二种执受中有
戏论习气。这一切种子识,是心,它为六识所依止的时候,这又名为阿陀那的本识,就
转称为意。它侧重本识的现行,所以除本识以外,没有别立,也不应别立转识的末那。
到慈氏的中边分别论,从识现起似根、似尘、似我、似识四类。所以说∶『根尘我及识
,本识生似彼』。本颂的内容,各方面有不同的解说。无性论师说∶根尘我三法是所取
相,识是能取相。
图片
┌根
...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557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ray (嗡嘛呢呗咪吽),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 08:38:09 2012, 美东)
八识详解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
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
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
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
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
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
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
...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4116
43
邪师萧平实独创魔法名词“入胎识”(之十三)
——撕下“神我外道”画皮之萧邪瞎扯“十因缘”
“无实不坚固 无有我我所 于此苦阴身 大智分别说”——释迦佛陀
拣魔辨异X32:
对《杂阿含·二八七经》解释时,★邪师萧平实:“‘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
能过
彼,谓缘识名色……如是纯大苦聚集。(这里只作十因缘的逆观而推知名色由本识生…
…)
’”(《阿含概论》P187)悲智注:括号中的话是邪师萧平实特意加注的。
★邪师萧平实:“本识入胎识(如来藏)”(《阿含概论》P139)
邪师萧平实擅于穿凿附会,只要见到“识”字,就肆意曲解,努力往其独创的魔法
名词
“入胎识”上靠,历数已经扒下的十二张“入胎识”画皮:外识、识界、识神、本识、
本心
、不系识、取阴俱识、阿赖耶识、第八识、真我、如来藏、第一因等等,皆非子虚乌有
的不
坏“我”。
近两千年来,魔王使化身伪菩萨,大肆编造邪说,极尽惑乱、践踏真大乘法之能事
,可
谓无所不用其极。邪师萧平实亦复如是,仅其魔子一人十数年间所独创魔词与邪说就已
数不
胜数,像法以降又何止千年,万千魔使所篡造的相似伪经谬论真可谓浩若烟海。
邪师萧平实瞎扯之“十因缘”,又可...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06
44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八识详解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
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
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
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
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
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
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
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
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
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06
45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八识详解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
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
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
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
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
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
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
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
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
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6
☆─────────────────────────────────────☆
TheMatrix (TheMatrix) 于 (Wed Apr 22 15:17:32 2009) 提到:
通过WaiChi和runsun对六识以及七识八识的讨论,
结合我自己用西方科学的方法来观察认识的过程,
(我认为)我看到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本质区别:
小乘是科学,大乘是宗教。
我论述如下:
人类认识世界是通过感觉器官。
我们用“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来统指所有的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后要送入大脑,
由大脑处理产生概念。
用佛教的语言,这相当于六识:
眼耳鼻舌身,这是前五识。大脑(的状态)就是第六识。
这接近于小乘佛法:小乘佛法没有七识和八识,就六识。
从科学来看,大脑只能认识物体,而不能主动的创造物体。
所以小乘的缘起法就不能主动的创造物体,而只能是“此有则彼有”。
什么叫主动的创造物体?我举一个例子:
现在假设地上没有一支铅笔。能不能“生”出一支铅笔来呢?
小乘佛法说“能”,但怎么个“生”法呢?是这样的:
桌子上有一支铅笔,我用手一推,就掉到地上了,
现在地上就有了一支铅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再谈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何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句话是大部分的佛子们所耳熟能
详的,然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正意思到底是什么呢?却是众说纷纭。
譬如有人说:“人有两颗心:一颗是真心,一颗是妄心。但大多数人都是用妄心
在生活,一般人都不太明白自己有两颗心,更是难以分清楚哪一颗是真心,哪一颗是妄
心。想要觉察自己有两颗心,并且分清楚这两颗心的真妄,其实是不容易的事。人如果
能用真心生活,那一定是很幸福的。”从以上这一段文字,我们就看得出来,其实一般
人对人到底有几个心是弄不清楚,而且充满想象的。
请问菩萨们:人是有一个心呢,还是两个心?乃至是八个心呢?事实上,说一个
心也可以,说两个心也对,说人有八个心也是正确的。奇怪啦!为什么是这样呢?这就
得请您仔细的听下去,自然就会明白。我们先来举述一位喜欢说禅的大法师,他所说的
一则公案。一般人总以为能说点禅,意境和格调似乎就提升了不少,却不知道说公案也
是最容易显示出自己未曾证悟的本质。这位大法师说:“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玄
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故而指著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汝作
么生会?”桂琛禅师答道:“既曰唯识,...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97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再问waichi: 什么是"识"
佛学大词典:
【识】
梵语vijn~a^na,巴利语vin~n~a^n!a。音译作毗阇那、毗若南。
vijn~a^na 为 vi(分析、分割)与 jn~a^na(知)之合成语,乃谓
分析、分类对象而后认知之作用。虽至后世时,心(梵citta ,巴
同)、意(梵mano ,巴同)、识三语汇分别使用,然于初期时皆混
合使用。依唯识宗之解释,吾人能识别、了别外境,乃因识对外境之
作用所显现,故于此状态之识称为表识、记识(梵vijn~apti ,音
译作毗若底)。
于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识说。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
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
、味、触、知之了别作用,此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
识等六种心识。喻如‘六窗一猿’,六识之体为一,而起作用之门户
则六,概系六识说最初之意义。六识中,第六之意识称为第六识,后
世更赋予六识、意识、分别事识、四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
、人我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等十名,称为六识十名。
除以上六识外,唯识宗另举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成
立八识说。其中从眼识至身识之五识(与六识说相同),
G**W
发帖数: 186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入门看什么
以上连接很深奥,为响应现代人事事求快的精神,八识心王简介如下,
心王有八: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六识意识及前五识;有时合说为前六识
,是指第六识及前五识。八识心王依体性之不同可分类为四种,略说如下:
(一)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恒而不审」;前七识及六尘万法皆从祂而生,无始以来
心体常住,是不生不灭的常住心,祂离见闻觉知故不分别六尘万法,故六尘万法虽从祂
而生,祂却对它们从不思量亦不作主,这就是开悟明心所找到的真实心。
(二)第七识(称为末那或意根)是「恒审思量」;祂遍缘一切法,因为恒时于其所缘
诸法思量该取该捨、该作不作,所以祂是六尘万法中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之心。
祂从第八阿赖耶识中出生却不自知,反执第八识为自内我,将第八识据为己有。由不肯
承认自己虚妄故,由遍计(贪著)诸法故,恒令第八识流注自身之种子而使意根自己不
断的从第八识出生,而能于三界中现行不断,吾人之五阴亦因此而不断的于三界中生了
又死,死了又生。故吾人于六道中轮回生死不能出离,皆因意根之执著而起;而意根这
个执著性,却是由意识的无明──错误认知──而使意根不断的产生执著性。
所以顺观十二因缘法时「无明」排在第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再说《观经》中关于诸法实相的证得,从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开始,就渐次宣说理
入的部分,建立学人正确的知见,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1十方如来都是法界身,法界身即是诸佛法界藏身,行者于
此观进行时,要有正知见,了知法身虽然无形无相,但此法身却能变现蕴处界等一切法
,普遍涉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与众生同在;所以行者透过观想佛时,观想诸佛三十二相
八十种随形好同时,能够随应此智慧正理而不著于色相来想佛,故经中才说“应当要一
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这里就是在建立理行的正知见与行门要领。接下来,若是利根
的人,于《观经》中的第九观遍观一切色想时,即可悟入诸法实相如来藏,譬如说:
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
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2
“见十方一切诸佛”并不是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因为单是一佛的身相就已广大
无边,又如何能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这里指的是“亦见佛心”,即是见佛的法身,
不是见佛的应身与报身。法身即是诸法实相——如来藏,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说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3...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