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农业社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共6页)
e*****s
发帖数: 7359
1
安了吧,父母生活理念跟不上时代可以理解, 老婆跟不上时代,整天满脑子的农业社
会地主阶级思想的怎么活啊
c******1
发帖数: 435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highbrow (dp),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子女养老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13 00:09:37 2012, 美东)
可能受所谓西风东渐的影响,也或许就是受美国影响。竟然对子女养老质疑?子女养老
难道不是人区别于畜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道德因子之一吗?!
当然若父母只把子女当做养老的工具,当做自己的附属物这显然不合适。但不能以这种
特例来否认养老的合理和符合道德。现在有些年轻人把父母养老推给社会,让父母自生
自灭,还宣称自己将来也如此,甚至会说自己会早死来解脱。可笑可叹。养老绝不是出
钱让老人活着而已,还包括亲情沟通和交流,以及为后代做榜样。百善孝为先,如果有
人不养老,也声称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养老,我认为这种人不值得信赖,其人品也不会好
到哪里去。
父母不要求你养老,那是大爱,而不是理所应当的。不能因此而成为不养老的借口。就
认为要求子女养老的父母都是自私的。故意把不要求养老的父母放在道德高地上,让其
他所有老人陪绑。这是极不道德的。
养儿防老,颐养天...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60
3
嗯,我家是江苏中部靠长江的,听我爷爷说以前农业社的时候有时也会饿肚子,因为什
么都是集
体的分到的不多,78年之后就不会饿肚子了。
f******d
发帖数: 2394
4
农业社会谈GDP?一亩地产200斤。

的!
GDP。
f******o
发帖数: 706
5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怀念我的母亲
怀念我的母亲
继红
“世上只有妈妈好。”又一个母亲节到了又去了,近十年来我对于我的妈妈的
思念就像秋池溢水再也不能抑制。我对自己说,我必须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给朋友
们听,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了解我的妈妈。我自己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更觉得
母亲对我性格的影响非常大。妈妈身上有许多闪光点,也有她的局限,但是她永远
是我亲爱的妈妈,是给我生命的妈妈,是引导我走到现在的路的妈妈,是世界上最
好的妈妈。
妈妈是个非常平凡的劳动妇女。从我记事起,她就是一个快乐,直爽,实在,
干活利索的人。爸爸在我上中学之前都在外地上班,靠爸爸的不厚收入和在农业社
种菜,拉扯三个小孩子真不容易。多亏姥姥舅舅在隔壁对我们照看,姨家也不远(
“外甥狗,吃饱了就走。”)但是妈妈总是乐乐呵呵的人。记得在我小学前后,妈
妈教我唱歌“我们的田野”,“小鸟在前面带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很惊奇我们小孩的歌她也会唱。还记得妈妈教我跳绳,不记得什么时候学会的,
但似乎并不是很顺利。小时的快乐不仅只是玩,我们养鸡捡蛋,有时三四十只鸡。
养过一只鹅,鹅蛋好大,记得妈妈用蛋壳做了十来个不倒翁,里面填上半蛋壳的泥
,用红纸做上尖
b*****d
发帖数: 89
6
来自主题: Boston版 - [转载] 中国军队之我见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bigband (翻山过河走九州), 信区: PKU
标 题: 中国军队之我见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Oct 24 23:19:20 2002) WWW-POST
中国从古到今关于军队建设一直存在
一个致命的问题, 就是职业化正规化
的问题。
这是农业社会众多人口与匮乏的资源
决定的, 人是轻贱的, 无足轻重的
而装备, 给养, 军饷是紧缺的,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比自己
人数更多的军队。 但是往往战斗力
冲击力装备都比中国军队要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以及中国漫长的边境
与复杂的地理人文组成,
必然决定了中国需要
大量的军队, 而无法做到职业化正轨化。
北宋时代, 中国就保持了120万常备军,
30年代, 中国有200万军队,
49年时, 国共双方总兵力达1000多万,
朱总司令手下900万军队, 号称世界
上最牛的总司令。
当然, 人多装备训练差, 自然打仗就
死人多, 好像除了跟印度打, 中国不管
跟谁打, 从匈奴, 女真, 蒙古, 到朝鲜,
越南, 日本, 美国, 都是风云为之变
i*******l
发帖数: 22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ilovegirl (ilovegirl),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如何看待钱老的“亩产一百六十万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 12:09:42 2009, 美东)
如何看待钱老的“亩产一百六十万斤”
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作者:钱学森
出处:《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
“前年卖粮用萝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给
人们更多的粮食,6月12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县
卫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2105斤以后,又有2亩9分地平均每亩打下了3530斤小麦。
土地所能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
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
G**T
发帖数: 2610
8
法律没有你想的那么聪明,总能因地因事因人制宜 - 那就成了人治了。
法律机器不管多努力去灵活机动,也还避免不了一刀切的弊病。 拥有这么多弊病的法
律体系还存在,就在于,没有它更糟糕。
我家住在高速旁边,开个口让我直接进出对我最有效率,但大家都这么干,高速就变成
local的路了。
这是个对现代社会的认知问题,我不指望你会同意或理解我的意思,or maybe you
will. 谁知道呢?
我们大部分人的成长过程行成的是非对错观,是基于一个(其实管理的不错的)农业社
会的。 对某些东西,诸如制度、程序、整体vs个体利益等等,的理解,也是基于中国
社会的。
要不,咱们把美国变成中国? 搞几个包公去断案? 搞几个康熙之类的稳拿去做总统?
u**c
发帖数: 17972
9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293238&r=0&v=0
一个历史事件冠名的改变,往往表示社会共识对这个历史事件认知的改变。在共和国的
历史上,大体上从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这3年时间,经济严重衰退,人民生活困
苦,许多地方出现大量“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肌肤上
曾经严重创伤而留下的不可消去的疤痕。长期以来,这段时间被官定通称为“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将这段时间明示为“三年困难时期”
。困难,是对一种状况的总称,造成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需要具体分析,这其中可能
也包括“自然灾害”;而只以“自然灾害”来为这种状况冠名,就会掩饰其他原因,而就
其“掩饰”的动因,所谓“自然灾害”这个冠名的真假都值得怀疑。将“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表明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历史,表明敢于扯去
遮羞布。这需要良知,需要责任,还需要勇气。
史实确实如此,专家研究了那3... 阅读全帖
s*******3
发帖数: 305
10
“前年卖粮用萝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
给人们更多的粮食,6月12日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县卫
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二千一百零五斤以后,又有二亩九分地平均每亩打下了三千五百三
十斤小麦。
为神马人家年产2000斤就笑死了
a****t
发帖数: 7049
11
来自主题: Go版 - 人机对战应该这样
以后很多活动应该都是超级联盟完成的,包括很庞大的人类联盟和机器联盟,或者两者
的组合,超出现在的群体规模。
这将是继石器时代转入农业社会后的新的社会结构革命。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gardening版 - 牛粪还是鸡粪?
鸡粪更好,我刚买了medina这个牌子的40LB,28块多税前,当地农业社买的
wh
发帖数: 141625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50年代的宣传画儿
前天贴了在上海的中华艺术宫看到的老动画片剧照: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940103.html
在那里还看到大量50年代的宣传画,党性很强,人物的精神状态无不饱满……贴给大家
看着玩:
女跳伞员。53×77cm。1957。作者:章育青。
——形象高大……
荒山变果园。53×77cm。1955。作者:杨馥如。
——不知道有没有实地对应?背景里的山挺特别的。
热爱毛主席。53×77cm。1955。作者:谢之光。
——这张主席画像很年轻。
爸爸的奖章。53×77cm。1955。作者:徐寄萍。
——是全国劳模奖章吗?爸爸长得有点像毛新宇不……
歌颂毛主席。53×77cm。1950。作者:忻礼良。
——有两个女孩烫头发呢,50年代真时髦。那时的红领巾戴法不一样吗?我戴的红领巾
要折叠好几次,背后只露一小角。
柑橘丰收。53×77cm。1956。作者:张碧梧。
——苏联专家长得不太像……
爸爸妈妈上工去,孩子寄在托儿所。53×77cm。1954。作者:朱沛林。
——洋娃娃真大。妈妈的上衣还是传统中式的竖领对襟扣……烟囱真多 :)
在...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14
问题九:还有人提出个疑问,既然中药能治癌症,为什么不能大规模推广?不是早就能
申请诺贝尔奖了吗?
赵大夫答:“我给你说,现在人们有一个传统思想,什么传统思想呢?认为人一得癌症
,看不好,不管是西医也好,中医也好,看不好,他思想就有这么个观点。你说你能看
吧,他总不相信,他不相信你,你也没办法。
比方说,,我给孙强(把他的)褥疮七天看好,孙强本人都不相信,他在医院住着,(
邻)床的都是褥疮,(有的)害了七八年了,都治不好,那你咋能治好?
你给有些人治好,(别的人)也不相信你能治,虽然你能上天,没人见过你上天,就是
有人见过你上天,他还怀疑呢?癌症对人们的思想上有个说法,一提癌就把人吓倒了,
那治不好,只有等着死。但是能治的人呢,有些人可不找他,为啥呢?那个(病)根本
就看不好,你找他干啥呢?白花钱,实际上,人家能治,但是没人找他。
为什么不能大量地推广呢?你推广,他能相信吗?比如说,你用”十八反“这个药,一
般人,你到药铺去抓药,人家都不给你抓,药房里要是老药工,人家就懂,人家这反药
还能治病,要是新药工,坚决不给你抓,为啥呢?他还认为你这个大夫打(这样)的单
子,是江湖骗子,为啥呢?你... 阅读全帖
h******w
发帖数: 226
1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子女养老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吗?
可能受所谓西风东渐的影响,也或许就是受美国影响。竟然对子女养老质疑?子女养老
难道不是人区别于畜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道德因子之一吗?!
当然若父母只把子女当做养老的工具,当做自己的附属物这显然不合适。但不能以这种
特例来否认养老的合理和符合道德。现在有些年轻人把父母养老推给社会,让父母自生
自灭,还宣称自己将来也如此,甚至会说自己会早死来解脱。可笑可叹。养老绝不是出
钱让老人活着而已,还包括亲情沟通和交流,以及为后代做榜样。百善孝为先,如果有
人不养老,也声称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养老,我认为这种人不值得信赖,其人品也不会好
到哪里去。
父母不要求你养老,那是大爱,而不是理所应当的。不能因此而成为不养老的借口。就
认为要求子女养老的父母都是自私的。故意把不要求养老的父母放在道德高地上,让其
他所有老人陪绑。这是极不道德的。
养儿防老,颐养天年这不仅是农业社会所必需的。也是根植于古老文化中的人性之一。
放眼有较长历史的文化,孝敬父母、重视家族也都是共性。重视家庭和父母的不仅有中
国,还有南欧、中东这些国家。
我不仅自己要给父母养老,也要求子女给我养老。不是为了要孩子的钱,更重要的是亲
情的纽带。
C*******0
发帖数: 126
1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
《“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附录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上)
金辉
笔者按:凤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处北纬32°37′~33°03′
和东经117°09′~117°57′之间。东西长74.64公里,南北宽49.6公里,面积1920平
方公里,其中岗地占63.7%,浅山区占22%,平原占11.2%,湖泊占3.1%。凤阳地理
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年平均气温15℃,日照2248小时,年降雨量800-1000毫
米,无霜期210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适合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稻
、麦为主。1958年有耕地143万亩,人口402700人。
在中国历史上,凤阳是个有名的地方。14世纪这里出过一位朱元璋先生,此人后来成为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凤阳花鼓也同样名闻遐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县志》称:人民“饥寒困苦,他处人所不能忍者,独能忍之”。
凤阳县在当代中国...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7
来自主题: Joke版 - 北京—莫斯科
人民日报1958-08-23第8版
刘白羽
早晨还在北京,下午已到莫斯科。飞行的速度,已经把神话变成现实,我们像一道彩虹
,掠过了高空。北京的黎明,一夜雷雨刚刚过去,一切都那样清新,多么可爱的成熟的
季节呀!空气里都含有庄稼的甜味。当我们向机场驶行时,北京还未完全醒过来,天空
一片墨蓝,东方刚浮起一小片红霞。工厂的玻璃窗上还闪着蓝色灯光,田边小径上已经
有一小队农业社女社员嘻笑着走过,这些记忆还没来得及好好地回味,转眼之间,向窗
外一看,长空万里,一片灿烂的阳光正抚摸着我们下面那万朵白云,从白云隙缝里看到
碧绿的丛山,长城像一根细细的白线。飞机轻快地歌唱着、飞翔着。不久之后,我们看
到蓝色的贝加尔湖,过些时候,浮满船舶的额尔齐斯河已映入眼帘。伊尔库次克像秋天
一样清凉,鄂木斯克的飞机跑道却睡得像一片又烫又亮的白金片。
时间与速度,不是次要的问题,它正载着人类的希望前进。建设与破坏,飞翔与停滞,
正是突飞猛进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老朽崩溃的帝国主义阵营之间,鲜明的对照,全世界人
民张大了眼睛,满怀着激情,在看着这一场和平竞赛的决战。我们知道,保证着我们胜
利前进的,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特别是中... 阅读全帖
n***d
发帖数: 8857
18
来自主题: Joke版 - 50年代的宣传画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50年代的宣传画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1 18:17:29 2015, 美东)
前天贴了在上海的中华艺术宫看到的老动画片剧照: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940103.html
在那里还看到大量50年代的宣传画,党性很强,人物的精神状态无不饱满……贴给大家
看着玩:
女跳伞员。53×77cm。1957。作者:章育青。
——形象高大……
荒山变果园。53×77cm。1955。作者:杨馥如。
——不知道有没有实地对应?背景里的山挺特别的。
热爱毛主席。53×77cm。1955。作者:谢之光。
——这张主席画像很年轻。
爸爸的奖章。53×77cm。1955。作者:徐寄萍。
——是全国劳模奖章吗?爸爸长得有点像毛新宇不……
歌颂毛主席。53×77cm。1950。作者:忻礼良。
——有两个女孩烫头发呢,50年代真时髦。那时的红领巾戴法不一样吗?我戴的红领巾
要折叠好几次,背后...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19
http://vps18408.inmotionhosting.com/~difang5/simple/?t2769.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李受山我所经历的北师大“反右运动” --]
-> 国史纵横 -> 李受山我所经历的北师大“反右运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bluesky 2010-05-19 00:50
李受山我所经历的北师大“反右运动”
作者:李受山
来源:《不肯沉睡的记忆》
一九五七年春天,来的特别温馨和煦。我们春节留校同学,有的在新春正月去团中央
第一书记胡耀邦家恭贺新春佳节。他热情款待大伙,喝茶吃糖。由于人多,耀邦同志只落
个小茶杯,还没有把,不慎将茶晃出,烫了手。他便借题风趣地说:“我希望大家都要成‘
大器’,不要像这个小茶杯,只要有点水就往外晃。”接着喝口茶又说:“你们要作‘世
’罗庚”,不只是华罗庚;要作钱‘世’强,不光是钱‘三’强!”(可能这两位科学家刚
来过,所以就借题发挥了)。说得大家都感到很亲切,又很兴奋。我们学校文艺团体,也去
拜访了大诗人艾青同志、田间同志;还有老作家老舍先生,都有...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4016
20
来自主题: Piebridge版 - 给男士的建议
原来我发过的,但是觉得不好,又给删除了。
欧洲发展是最前沿的,美国的社会发展方面比欧洲落后40-50年左右,中国比美国落后
40-50年。欧洲现在已经步入后现代社会,美国应该还是现代社会,中国还正从农业社
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社会的开放前卫跟经济条件成正比的。
G********l
发帖数: 115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哇,多谢,很受启发。
记得19c末德国有位历史学家提出地理决定论,直到现在都很同情--我很同意,相对
人类因素,地理因素的影响力大的多。不过没有缘分了解更多这方面观点。多谢。
关于大一统的水利工程需要这个,我记得先秦中国确实水灾远多于旱灾,直接记载,神
话传说(比如又洪灾神,但没有旱灾神)、乃至诗文(比如一些标志性植物比如今天只
在长江以南一些区域生长的竹子)侧面反映,中原及北方气候都比今日湿润。不仅先秦
,也不止黄河流域,到唐,还有关中(西?)沃野千里的讲法,并非黄土高原的面貌?
先秦中原地区沟渠工程非常发达,这些工程虽然湮灭,但在汉语中还能找到遗迹。
哦,懒得查资料,以上乱讲,讲错请纠正。
但是作为大一统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否有足够数据支持呢?仅仅文献推测似乎不够
谨慎。
(对了,看到过竺可桢用他古代中国气候的分析结果解释中国汉服,虽然简短粗糙,还
蛮有意思,比如为什么汉服不用西式的对襟。。。)
至于冷兵器时代应对农耕民族应对游牧民族的需要,这个我以为不如“水利--农业社
会仰赖的支柱”方面的需要有力--燕、赵、秦这类诸侯国都有实力单独应对蛮族--
不提长江流域诸国,东方的齐国,...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115
2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哇,多谢,很受启发。
记得19c末德国有位历史学家提出地理决定论,直到现在都很同情--我很同意,相对
人类因素,地理因素的影响力大的多。不过没有缘分了解更多这方面观点。多谢。
关于大一统的水利工程需要这个,我记得先秦中国确实水灾远多于旱灾,直接记载,神
话传说(比如又洪灾神,但没有旱灾神)、乃至诗文(比如一些标志性植物比如今天只
在长江以南一些区域生长的竹子)侧面反映,中原及北方气候都比今日湿润。不仅先秦
,也不止黄河流域,到唐,还有关中(西?)沃野千里的讲法,并非黄土高原的面貌?
先秦中原地区沟渠工程非常发达,这些工程虽然湮灭,但在汉语中还能找到遗迹。
哦,懒得查资料,以上乱讲,讲错请纠正。
但是作为大一统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否有足够数据支持呢?仅仅文献推测似乎不够
谨慎。
(对了,看到过竺可桢用他古代中国气候的分析结果解释中国汉服,虽然简短粗糙,还
蛮有意思,比如为什么汉服不用西式的对襟。。。)
至于冷兵器时代应对农耕民族应对游牧民族的需要,这个我以为不如“水利--农业社
会仰赖的支柱”方面的需要有力--燕、赵、秦这类诸侯国都有实力单独应对蛮族--
不提长江流域诸国,东方的齐国,... 阅读全帖
d****h
发帖数: 4291
23
来自主题: Prose版 - 苦乐年华(1)
得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党妈当年还没有太折腾,没有把农村娃全部抛弃
破天荒的,农村也有幼儿园,我们大队(有的地方叫村,我更习惯叫大队)的幼儿园开
办的时候,我还没有错过年龄,也上了两年多。
老师是两个念过点数的年轻阿姨,一个是我们生产队的,一个是8队的,当时没有年龄概
念,但是感觉老师已经早到了嫁人的年龄了,因为身边那些和老师差不多大的人都已经
生娃了。
大概是因为读过点书,家境又相对比其他家庭要好一点点,所以迟迟没有嫁出去,按照
今天的标准,已经是标准的剩女了。
大队里正好需要人手,于是这俩剩女的先驱就成了我们幼儿园的老师。
记忆当中老师从从来没教过啥,也许教过点,也被岁月给摸的干干净净的了,不留一点
痕迹。
唯一记得的就是俩老师总是在织毛衣,织东西。俩老师通常是轮班,有时候偶尔也会一
起出现在教室。教室比较雷人,开始村办的那间很大的闲置不用的房子。把乱七八糟的
宣传标语或者其他东西放在一边,然后象征性的摆上几张木头桌子,就是教室。
老师总是盯着手里的毛线,毛线上的竹签也在不停的抽插,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
在屋子里面疯狂的折腾,从桌子上跳到地下,在从地下跳到桌子上,或者把板凳搭在桌...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武当仙踪 (zt)
三、探幽:还须有分得问道
世上的事,人不感兴趣也就罢了,若感兴趣,就当要追出个究竟来。
固然如此,能否追得个究竟,缘分还是要有的。缘分听来很神秘,实不外物质在时间、
空间、速度上的看似偶然实则自然的一种偶合而已。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其间十几年,我对武当山道教的有关事得以采访调查,其缘分
在于自己是武当山人,工作又不断和武当山发生联系,也和武当道人建立了一定感情。
在今天的武当山道人中,亲眼观察和直接交谈所得到的气功武术情况又是如何呢?
毛道长的内丹功
毛道长是紫霄宫在庙道人,为龙门派第二十七代传人,生于民国初年,笔者记述他时他
已八十余岁,但看上去不过五六十岁年纪。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紫霄宫住时,就听当地人说毛爷夜夜练功,很秘密。
后来倒真让我也证实了这件事。那时我与毛爷刚好各住紫霄大殿东西两侧偏房,住地隔
殿遥望。我每日睡觉较晚,但无规律,有时凌晨一点,有时两点,视看书、练字和画画
的情况而定。这些事办完后便洗脸洗脚,再到大殿前练练功,然后睡觉。偶尔,我很晚
才到大殿前练功,便会发现毛爷正在大殿前打坐,于是我便悄然转去。有时我先在大殿
前练功,会发现他也...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89
25
来自主题: PKU版 - 中国军队之我见
中国从古到今关于军队建设一直存在
一个致命的问题, 就是职业化正规化
的问题。
这是农业社会众多人口与匮乏的资源
决定的, 人是轻贱的, 无足轻重的
而装备, 给养, 军饷是紧缺的,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比自己
人数更多的军队。 但是往往战斗力
冲击力装备都比中国军队要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以及中国漫长的边境
与复杂的地理人文组成,
必然决定了中国需要
大量的军队, 而无法做到职业化正轨化。
北宋时代, 中国就保持了120万常备军,
30年代, 中国有200万军队,
49年时, 国共双方总兵力达1000多万,
朱总司令手下900万军队, 号称世界
上最牛的总司令。
当然, 人多装备训练差, 自然打仗就
死人多, 好像除了跟印度打, 中国不管
跟谁打, 从匈奴, 女真, 蒙古, 到朝鲜,
越南, 日本, 美国, 都是风云为之变色
的拿人夯。
中国有无数灿烂的军事思想家, 但是很遗憾
中国人打仗往往是一群农民在打仗。 根本
没有掌握战争的美感与精髓。 三国时代的中国
军队, 打来打去的, 多数时间花在种地,
抢先收割小卖上, 刘备率10万人马出三峡入
湖北, 居然劳师袭远在敌人眼皮下
q***o
发帖数: 484
26
⑿湃 sanli (窗外日迟迟),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载]新编毛主席语录1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Jan 10 07:38:34 2000) WWW-POST
大字报是个好东西,我看要传下去。你看孔夫子的《论语》传下来了,《五
经》传下来了,……大字报我看也要传。譬如讲,工厂里整风,我看用大字报好
。如果是一万张,那是头等。如果是五千张,就是二等,如果只有二千张,就是
三等,如果稀稀拉拉只有几张,吃了等。
--(在上海市各界人士会议上的讲话 1957、7、8)
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现在的新诗不成形,没有人读,我反正不读新诗,
除非给一百块大洋。
--(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 1958、3、22)
孔夫子在青年时也没有什么地位,当过吹鼓手,在人家办丧事时,给人家喊
礼,后来教书。他虽然做过官,在鲁国当过司法部长,也是短期的,鲁国不过几
十万人口,只顶上我们一个县那么大,他那个司法部长只顶得上我们县政府一个
科长。他还当过管钱的小官,相当于我们农业社的会计,但他学了很多本领。
--(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1958
f**********r
发帖数: 18251
27
目前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探讨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其目标最终都要归结到使古代文化和
农业社会实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变革这一点上。本书由主题所规定,不直接探讨实现变革的
问题,而着重论述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本身;不过其中仍然含有探讨使古代文化和农业社
会实现从古代到现代变革的途径与模式的寓意。
中国古代的农业在没有现代科技和工商因素介入的情况下,也足以获得社会的稳定。广义
上的文明的含义与经济发展的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一种存在方式就有一种文明样式,
但是成熟的农业确实可以创造出高度发达的文明,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不过,这种高度发
达的文明不能获得经济上的持续增长,它不具备这种性质,它是有限度的。以传统农业为
基础的社会是和谐稳定的社会,但同时也是封闭静止的社会。
农业社会的发达程度是有限度的,但是人们对于财富利欲的需求是无限度的,这是一个难
于解决的矛盾。决不能认为古代的哲人没有看到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这个问题有
普遍的关注,从对财富和人性的阐述一直上升到了对宇宙本体的分析。接受农业文明是许
多人经过一番现实、理性的选择之后的共同结果。或者选择农业文明,获得和谐稳定同时
接受封闭静止;或者顺
w******n
发帖数: 692
28
来自主题: Jiangsu版 - [转载] 我们村里的故事 (七)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TheRoad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Aliu (农村GG), 信区: OnTheRoad
标 题: 我们村里的故事 (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Apr 30 17:04:24 2003), 转信
上回说到村民饮水之不方便, 那是过去的事了...:) 前两三年的一个夏天,
毛主席的光辉终于照到了咱村--你们也这才看到了点阳光, sorry :( --, 省
里面搞的一个什么"集水"工程的终于轮到了咱村这一块, 给每户发了几袋水泥,
派来技术指导人员, 帮助每户在自家院子里做了个不渗水的大水窖, 偶没机会
下去看过到底有多大, 可据说那一窖水一户人家大概够一年用的, 而且不变味.
不过不知道是因为水泥的质量问题, 还是工程的技术不过关, 本是说保证用个
十年的地窖, 临村已经时而听到有漏水甚至彻底塌陷的问题, 我们村的人也是
严征以待, 一出问题大不了重做一个. 是的,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不知道
是村民们的无知和惰性的原因, 还是光辉从东到西照得慢的原因, 到这几年才
算是彻底解决. 其实在农业社时,
wh
发帖数: 141625
29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50年代的宣传画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50年代的宣传画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1 18:17:29 2015, 美东)
前天贴了在上海的中华艺术宫看到的老动画片剧照: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940103.html
在那里还看到大量50年代的宣传画,党性很强,人物的精神状态无不饱满……贴给大家
看着玩:
女跳伞员。53×77cm。1957。作者:章育青。
——形象高大……
荒山变果园。53×77cm。1955。作者:杨馥如。
——不知道有没有实地对应?背景里的山挺特别的。
热爱毛主席。53×77cm。1955。作者:谢之光。
——这张主席画像很年轻。
爸爸的奖章。53×77cm。1955。作者:徐寄萍。
——是全国劳模奖章吗?爸爸长得有点像毛新宇不……
歌颂毛主席。53×77cm。1950。作者:忻礼良。
——有两个女孩烫头发呢,50年代真时髦。那时的红领巾戴法不一样吗?我戴的红领巾
要折叠好几次,背后...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2027
30
http://baike.baidu.com/view/1309199.htm
石占明,1973年生,汉族,山西左权县石匣乡红都村人,民俗歌唱家。中国首届原生态
南北民歌赛歌王奖、山西黄土风情农民歌手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他演唱技巧高超,音域
宽广、高亢嘹亮、民族韵味浓郁,能给人以触动心灵的震撼,许多歌曲成为难以超越的
经典。经典演唱曲目有:《打酸枣》、《桃花红杏花白》、《倒秧歌》等。
家庭出身
巍巍太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象一条青色的巨龙,蜿蜒盘旋。
石占明的出演照片
石占明的出演照片(20张)
岁月流转,千百年来,太行一脉山河锦绣、人杰地灵、文艺兴旺、民风醇正、民情
浓郁,沉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流传下了许
多感人的神话、传奇故事。
在太行山深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名字叫“红都”的小山村,那里群山怀抱、溪水
甘甜、草地肥沃,那里的人们憨厚质朴,勤劳善良,率真豪放,就是这样一片热土上流
传着一个与“唱歌”有关的、带有传奇色彩的、真实的故事;从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走出
了一位新时代名扬于黄河两岸的源生态民歌“歌王”;并缔造了一个“山村羊倌”关于
歌唱的宏大梦想... 阅读全帖
j******4
发帖数: 2944
31
来自主题: AnthroLing版 - 关于西方历史的真假问题(转帖)
下面是转帖,请史学大牛们点评一下:
我在阅读西方有关历史著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触,因为,根据中国2000
多年的历史学问的规模和格式的标准去参照西方历史,西方的历史学问有以下几个明显
特点:
1、我认为,西方历史著作大多是伪作。
中国历史历来有信史和野史之分,所谓的“信史”,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往往是由
那些训练有素的史官或者民间历史学者按照严格的时间空间流行秩序,而对历史过程中
的人、事、言的“直言”记载。中国的“信史”,往往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资料详尽
,二是时间清晰,三是强调直言真实。这样的“信史”与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专职的史
官和天官制度有直接关系,更与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所孕育出来的历法相关,只有
那些确立了清晰的时间空间节律理念的民族,才真正可能产生得出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
史观念。当然,中国历史书籍中也有时代造成的一些神秘理念,但是,这样的神秘和官
本位的记载,是符合那个历史时代的认识水平的,其也与中国历史著作的“信史”本质
无关,这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相比之下,西方历史在17世纪之前,犹如茫茫雾霭,或者说是犹如一团乱麻,不仅
中国人难以将西方17世纪之前的历史了解
l******i
发帖数: 4666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zhi (良知),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钱学森:粮食亩产至少可达4万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1 22:38:38 2009, 美东)
本文原载《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 原题: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作者:钱学森
“前年卖粮用萝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给人们
更多的粮食,6月12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县卫星
农业社继小麦亩产2105斤以后,又有2亩9分地平均每亩打下了3530斤小麦。
土地所能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
,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
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
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
阳光能把空
M******8
发帖数: 10589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00 (goodeg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民日报实录】 割资本主义尾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2 00:22:04 2013, 美东)
1957年11月28日:
富裕中农和社会主义——在湖北黄冈县刘介梅所在农业社所作的调查(摘录)
本报记者 江夏 林晰
另一户新富裕中农刘润生,土改前给地主当过十年长工,土改后生活不断上升,于是开
始贩鱼秧、贩牛、贩木材。但是,搞商业投机有时并不能使他增加收入,两年来他甚至
还蚀过几次本钱。经过干部的说服教育,他的思想搞通了,表示决心割断自己的资本主
义尾巴。
1968年3月6日:
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很多问题可以在学习班得到解决。
毛泽东思想的春天 ——记内蒙古杭锦后旗大办农村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丰硕成果(摘
录)
本报记者
三道桥公社永跃大队有个老汉,过去专买别人的羊,宰了卖羊杂碎汤。他以为这是一门
生财之道。经过在学习班里斗私批修,他认识到这是中国赫鲁晓夫鼓吹的资本主义的道
路,坚决洗手不干了。
1970年3月31日: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郑建明:“苏联逼债”是怎么回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7 18:03:41 2014, 美东)
http://hx.cnd.org/?p=103603
一个历史事件冠名的改变,往往表示社会共识对这个历史事件认知的改变。在共和国的
历史上,大体上从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这3年时间,经济严重衰退,人民生活
困苦,许多地方出现大量“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肌肤
上曾经严重创伤而留下的不可消去的疤痕。长期以来,这段时间被官定通称为“三年自
然灾害时期”;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
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将这段时间明示为“三年困难时
期”。困难,是对一种状况的总称,造成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需要具体分析,这其中
可能也包括“自然灾害”;而只以“自然灾害”来为这种状况冠名,就会掩饰其他原因
,而就其“掩饰”的动因,所谓“自然灾害”这...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35
趋新是现代中国的主要标志。“日新月异”固是夸张,但家事、国家、天下事,确实处
于剧烈变化之中。从晚清到当代,观念更新因被赋予了正面价值而成为一种责任和压力
,以至梁启超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但与时俱进只是一个方面、一种类型
,也还有另一种情况,这就是从“中体西用”开始的种种保守之论,即在文化、社会,
特别是生活方式方面,我们总还有不变或须坚持的方面。沧海桑田,世事无常,但新旧
却不是评论人事的唯一标准,而为现代趋新者所不齿的旧道德反倒可能具有普遍和永恒
的价值。1923年,当年复辟的“辫帅”张勋(1854~1923)在天津公馆病逝,也是来自晚
清旧官僚阵营的民国总理熊希龄(1870~1937)送挽联一副:“国无论君民,唯以忠心为
大本;人何分新旧,不移宗旨是英雄。”此联所言,就表明在一个趋新的时代,还应当
有不变的地方。胡适去世后,蒋介石撰挽联云:“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
思想的师表”,肯定的也是胡适调和新旧的方面。
但新、旧之间总还有矛盾和冲突。不妨以民国三个政治人物的新旧问题,略作申论,以
补文化研究之不足。
新旧参半的李宗仁
一般认为,“新桂系”首领、前国民政...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反右绝密文件》揭示运动全貌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book-party-archive-20150331/2
01.04.2015
作者:方冰
《反右绝密文件》封面(明镜提供)
中共建政以来历次政治运动史的研究在中国仍是国家控制的禁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
杉矶分校中国当代史研究者宋永毅教授及其团队历时20年,完成了《中国当代史数据库
》。最近,总部在纽约的明镜出版集团计划以此研究为基础,出版500本“中华人民共
和国档案”,并已首批出版了12本集的《反右绝密文件》电子书。
美国中文杂志《新史记》杂志总编、《反右绝密文件》责任编辑高伐林在接受美国之音
采访时说,之所以叫绝密文件并非编者后加,而是这些文件本身就标着绝密级。他说,
“毛泽东时代的治国法宝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而推动和指导这些运动的就是一
个又一个的文件,文件的密级越高越能体现最高执政者的真实意图,也更能揭开当局竭
力掩盖和回避的历史真相。”
中共中央在上世纪80年代对1957年的反右运动定性为“完全正确和必要”,但“严重扩
大化了”。有专家认为,虽然当年被打成的右派几乎全部都获得了改正,但由于这种定
性...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国家领导人的“微服私访”
2013年10月16日17:36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在襄城县十里铺乡薛园农业社同社员亲切握手。
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视察沈阳市小型开关厂(沈阳市二一三机床电器厂)装配车间
,同装配女工苏玉春交谈。
周恩来与刘少奇穿中山装到民间考察。
周恩来观看足球比赛
1960年4月,刘少奇来河南视察。
1976年,华国锋慰问唐山地震灾区人民。
1980年5月11日,华国锋在新疆阜康县看望哈萨克族社员。
1979年7月,邓小平到安徽黄山视察。
1992年2月2日,邓小平在上海县马桥乡旗忠村参观时,亲吻农家儿童。
2000年8月22日~24日,江泽民亲临黑龙江垦区视察。(图片来源于:龙门信息港)
1995年,江泽民到大庆油田视察。(图片来源于:大庆晚报)
1988年6月8日,朱镕基在西藏中路和北京路十字路口察看自来水管爆裂情况。评论
89621
1988年6月16日,朱镕基考察上海手表厂。右二为上海手表厂厂长戚德林。
1988年7月2日,朱镕基考察上海石化总厂三期建设工地并听取工作汇报。
1988年7月9日,朱镕基考察上钢三厂并慰问战高温工人。
1988年7月12日,朱镕基在上海市虹口区...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陈坡:文革前史刍议(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陈坡:文革前史刍议(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3 10:10:16 2016, 美东)
http://3g.xici.net/d229467216.htm
石城周工04-21 14:39
●陈坡
陈坡,党史专家,1982届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生,法学硕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
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参与主编《文化大革命辞典》、《共和国重大决策内幕》(四
卷八册》、《告别乌托邦》(上、下)。
(续)二十六
张闻天在庐山会议讨论彭德怀意见书的长篇发言,纵论大跃进时期的十三大问题,
是一份科学的总结报告,其尖锐性与深刻性在于归结为党内民主生活的缺失。他与彭交
换过意见,大跃进的失误主要在于毛犯了错误,不认帐,不检讨,反而责怪他人。毛被
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有鉴于此,张闻天强调,党内民主“这个问题对我们当权
的政党特别重要,我们不要怕没有人歌功颂德……怕的是人家不敢向我们提不同意见。
决不能因为人家讲几句不同意见,就给扣上种种帽子……...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痛斥铁托在拉宾的反动演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痛斥铁托在拉宾的反动演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6 16:40:35 2016, 美东)
人民日报1958年07月01日第5版
编者按:铁托在拉宾的演说全文在本报刊登之后,本报编辑部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
他们抗议铁托污蔑我国的言论,并且表示了全国人民对现代修正主义斗争到底的原则精
神。现将一部分来信摘要发表如下:
看穿了叛徒的嘴脸
铁托说:“东方国家避免全文发表我们(指南斯拉夫领导集团)的材料以及避免使这些
国家的舆论了解这种材料”,这是胡说。我们在1956年12月的“人民日报”上,看到过
铁托在普拉演说的全文,最近又看到了我国出版的南共纲领(草案)的单行本。我们看
了这些文章后,清楚地看穿了出卖南斯拉夫人民的叛徒的嘴脸。
铁托在大肆歌颂了美帝国主义及“美援”后又说:“他们(指我国)同西方最反动的战
争贩子处于同样的地位。”这是道道地地的谎话。中国人民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拥护和
平,反对战争。全世界人民都清楚地知道中国和印度所倡议...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0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9-09/15/content_17701855.htm
www.sc.xinhuanet.com 2009年09月15日11:05 来源:四川日报
“1980年,广汉县向阳乡成为实行党政分工、政企分开体制的乡……这一改革后来
在全国推开,确立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新体制,并载入宪法。”
如果说,30年前四川、安徽等地风起云涌的“包产”之举,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的序幕,那么,“天下第一乡”的向阳人用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壮举,奏响
了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序曲。
滔滔青白江,无语向东流。
2008年9月5日,记者来到广汉市向阳镇,来到飞架于青白江上的彩虹桥。桥头有碑
,碑文上写:向阳,曾以率先断公社“金桥”,而享誉“天下第一乡”。
公社“金桥”——好陌生的字眼!查阅向阳的大事记得知:1958年7月,成立人民
公社。至今整整50年,半个世纪。“断桥”——好惊人的举动!1980年夏,向阳在全国
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换上“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取消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
社体制,声名鹊起。再后来,向阳乡经济蓬...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
41
来自主题: _Striving_for_Self_Realization版 - 改变生命的事件
所谓改变生命的事件(life changing events)其实很少,而不是由外界环境变化引发的
就更少。去年(2008)我偶然看到一篇采访Nassim Taleb的报导,其中提到他在遵循一
种叫Evolutionary Fitness的健身方式。Evolutionary Fitness,简而言之,就是说人
类几百万年进化,过的是狩猎-采集(hunter-gatherer)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农业社
会并不足以改变人的基因,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接近hunter-gatherer的生活方式。
Evolutionary Fitness 提倡:
1.吃的方面以蔬菜,水果,肉,蛋,海产,干果为主,不吃米,面,奶制品,以及任何
加工制品。
2.锻炼注重次数少,强度大。提倡力量锻炼,反对长跑。
3.偶尔饿几顿有好处(Intermittent Fasting)。
我以前也看到过类似的Atkins diet,并不以为然,但是这次细看了一下Evolutionary
Fitness,觉得有一定道理,决定试一试。经过几个月,效果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不
用说体重减轻,腰围小了一圈,最主要的是感觉自己象变了一
s**r
发帖数: 2
42
来自主题: _Striving_for_Self_Realization版 - 改变生命的事件
所谓改变生命的事件(life changing events)其实很少,而不是由外界环境变化引发的
就更少。去年(2008)我偶然看到一篇采访Nassim Taleb的报导,其中提到他在遵循一
种叫Evolutionary Fitness的健身方式。Evolutionary Fitness,简而言之,就是说人
类几百万年进化,过的是狩猎-采集(hunter-gatherer)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农业社
会并不足以改变人的基因,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接近hunter-gatherer的生活方式。
Evolutionary Fitness 提倡:
1.吃的方面以蔬菜,水果,肉,蛋,海产,干果为主,不吃米,面,奶制品,以及任何
加工制品。
2.锻炼注重次数少,强度大。提倡力量锻炼,反对长跑。
3.偶尔饿几顿有好处(Intermittent Fasting)。
我以前也看到过类似的Atkins diet,并不以为然,但是这次细看了一下Evolutionary
Fitness,觉得有一定道理,决定试一试。经过几个月,效果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不
用说体重减轻,腰围小了一圈,最主要的是感觉自己象变了一...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3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数字700万左右
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动数据就被人为地做了手脚,1980年代初期发布的人口普查和统
计局数字中间,因为数字修改时经过未经仔细校核,同一个系列的数据相互之间矛盾很
大,导致增长率数字和年度人口数字无法吻合,这显然是某个奉命篡改数字的官员不认
真工作、敷衍了事带来的恶果。
按照许涤新的研究,关键差距在于人为地放大了1959年的人口数字,导致1961年之前的
数字都不准确。当然,许教授不方便说这是中央某人授意的、同时跟特定时期的政治需
要有什么关系
按照许教授他们的研究:“......根据一九六四年普查资料回推,一九六一年人口应当
是64508万人,比原统计数大约减少1486万。”(参见许涤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口》
当代中国出版社电子图书,第一章第一节)
本来,在困难时期过后,中央办公厅曾经汇总过非正常死亡数字的,根据曾经在中办工
作的同志介绍,这个数字在700-1000万之间。另外还有一个数字,是公安部掌握的三年
时间内全国总的人口死亡数量,1962年七千人大会期间,纪登奎亲口问过公安部部长谢
富治,谢告诉他三年总共死亡人数2500万人(访问纪登奎的儿子纪坡民,2007年4月)
,如果考虑正...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4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对西方经济学的剖析
马前卒
想当初我刚进大学的时候还是个纯洁无暇的小男孩(说纯洁是客气的说法,换个方
式来形容就是头脑简单,知识贫乏,容易被唬住),对经济学一窍不通。一进大学,我
立刻被图书馆吓住了--人类居然能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堆砌那么多的文字!到现在我依
然认为图书馆是人类最伟大的纪念碑,虽然被纪念的许多人并不配住在里面。当时我读
书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除了上点专业课应付考试(确实是应付,大学四年我的平均
到课率在10%以下,我可是学工科的),每周去踢三场球,偶尔打打游戏,其余的时间
全部都在读书。其中30-40%的时间在读期刊,剩下的时间躺在床上看我借来的书。
大伙看了上一段肯定认为我是个一心读书的好孩子,其实这和我一穷二白的经济情
况有直接关系,在大上海,没有什么娱乐不要钱,在工科学校靠嘴皮子骗美女上钩的难
度又太大,我只好在图书馆和操场上实现我高中时的誓言——当时我发誓上了大学,一
定专心的玩四年。结果,穷人就是这么"玩"的。

都说开卷有益,拼命的看书很快就有了结果。生物学上有个说法似乎叫什么初始痕迹
,说是刚出生的小鸭会把看到的第一个足够大的活物件当妈妈,你要是恰...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5
虽然已经是2019,但毕竟还没过春节,眼下还是戊戌年。我们和120年前的百日维新之
间还是隔着两甲子的整数,发篇文章纪念一下不算过时。
在几十年来的历史课本上,戊戌变法是与辛亥革命,解放战争胜利相提并论的大事。但
真到了戊戌年却很少见到官方组织的纪念活动,可能是觉得120年不如100年名正言顺?
所以绝大多数相关历史讨论都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和戊戌百年纪念相比,20年来最大
的变化是网络信息资源向平民开放,普通人构成了历史讨论的主体。
这么多人参与讨论,话题必须从共享的一些知识背景开始。在60%年轻人都要参加高考
的今天,中学教科书虽然未必是“共识”,但肯定是绝大多数人历史观的重要来源,戊
戌变法也不例外。
翻开历史课本,戊戌变法被定性为一场失败运动,但对运动本身的性质,对运动关键人
物,都是绝对的正面评价。变法的目的是“拯救民族危亡”,成就是“在思想文化方面
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只是因为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才失败。与之对应,领
袖康有为的定性是“先进的中国人”。在一部秉承进步史观的教科书中,这是非常高的
历史称号。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教科书形象
然而,眼下的互联网,随便搜索一...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8811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umu (朽木☀病树前头万木春),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关于大跃进时“亩产万斤”宣传的责任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1 18:52:59 2009, 美东)
[url=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68282]flyingcatgm:关于大跃进时“亩产万斤”宣传的责任问题。[/url]
关于大跃进时“亩产万斤”宣传的责任问题。 [ flyingcatgm ] 于:2009-01-03 22:05
所谓“亩产万斤”,众所周知是一个荒唐而悲伤的笑话,关于这个笑话是怎么产生的,
一直以来的宣传给人的印象都是毛
泽东的头脑发热所导致,但是关于具体责任,现在网络上出现毛刘之争,在下不自量力
,收集一些相关材料,希望大家
能对其分辨真伪,解人之惑。
亩产万斤的宣传期间,据网络资料所载,是“从1958年6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遂
平县卫星农业社5亩小麦产2105
斤起,到该年10月22日《新湖南报》报道浏阳县红专人民公社亩产66277斤”,如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