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卫鞅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v******a
发帖数: 45075
1
来自主题: Henan版 - 商 鞅
商鞅,战国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又名公孙鞅、卫鞅,卫国(今河南濮阳)人,约生
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公元前338年。 商鞅是战国时没落贵族的后裔。
他从小就"好刑名之学"。所谓"刑名之学",即指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
家学说。年轻时,商鞅在魏国进一步研究了法家思想,总结了李悝、吴起的变法经验,完
善了自己的法家理论。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应召入秦,进献富国强兵之策
,便提出变法重点放在两面个方面:一是废除旧的封建领主制,把秦国建成一个封建地主
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二是推行农战政策,发展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军事力量。
他的变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次从秦孝公三年开始,主要内容包括:编造户籍
,实行什伍连坐;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赏赐的制度;奖励农耕,制定"垦草"开荒的法令
等。第二次变法在秦孝公十二年开始,这次变法比第一次更进一步,主要有"开阡陌封疆"
,废除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普遍推行县制,设置直属于国君的县一级行政机构;直接
征派赋役,按户按人征收军赋;统一度量衡,取消各领主的家量;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等
。经过这两次变法,完成了秦国从封建领主制到封建地主制的历史
G********l
发帖数: 574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君臣相知,永不相负
看《大秦帝国》的时候一直被这句话深深感动着,总想写些什么,但又怕自己手拙。
永远记得渭水船头,那个叫卫鞅的少年书生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强秦九论,不仅让秦
孝公看到了秦国未来的希望,更使其深深的被少年的学识与气度所折服。一个意气风发
,一个奋发图强,畅谈三天三夜,却也从此不离不弃,不易不变,自此立下了“君臣相
知,永不相负”之誓言。
难忘庙堂之上,君臣心心相惜,卫鞅官拜丞相,御赐穆公金剑,剑锋所指,杀无赦,从
此开启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
禁私斗,平民战功可封爵,奖农耕,取消封地,开阡陌,废井田,每一步在朝野之间都
不啻于天翻地覆。明君强臣。赢渠粱的铁腕支持,卫鞅的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使得变
法最终得以成功,秦国一跃成为山东六国如芒在背的强大国家。
视察秦国新都址,君臣并肩,居高临下,青山松柏,相辉映彩。
建造咸阳新都,建造官请示秦孝公,那句“只要大良造通的,我没有不通的”,卫鞅低
头一笑,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战在即,赢渠粱亲拜卫鞅为将。君臣深深一鞠,前尘感慨万千。
河西大捷,君上亲封商地于卫鞅,爵号商君,自此后称商鞅。
也许上天注定,终究赢渠粱还是先商鞅而去,二十年的变法,秦国强大了...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6361
3
其出处是《史记商君列传》:
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
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
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
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
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
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
,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
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
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
令。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
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4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 (2011-05-25 13:0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上古三代史
《古本竹书纪年》简介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
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
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
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各种版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竹
书纪年,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
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
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版本争议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
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已不加著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
出现的《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rgas (大坏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商鞅这个人——帝国体制总设计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8 11:40:53 2011, 美东)
商鞅这个人——帝国体制总设计师
作者:邹牧仑 2008-03-29 23:28:41 发表于:博客中国
四.商鞅这个人——帝国体制总设计师
公元前361年,在魏国都城安邑到秦国都城咸阳的风沙弥漫的黄土道上,一个被魏国故
意忽视并遭到冷遇的落拓学者,告别了自己的家乡故土,步履轻快地向秦国行进,他将
在这里施展他的雄才大略,秦国将因这个人的到来而骤然崛起,山东六国将因这个人的
出现而迅速衰败,中国将因这个人而面目一新。这个人的名字叫卫鞅,出身于卫国的一
个破败的贵族家庭。卫鞅居秦二十年,先后领导了两次变法,变法后的秦国呈现出生机
勃勃的帝国大气象,卫鞅因功受封于商地,故史书称之为商鞅。
据史书记载,商鞅从少年起喜好刑名之学,曾投奔魏相公孙痤门下,寻找得以大用的机
会。但不知什么原因,公孙痤虽然深知商鞅的才能,却一直到临死前才予以注意。他向...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6
商鞅这个人——帝国体制总设计师
公元前361年,在魏国都城安邑到秦国都城咸阳的风沙弥漫的黄土道上,一个被魏国故
意忽视并遭到冷遇的落拓学者,告别了自己的家乡故土,步履轻快地向秦国行进,他将
在这里施展他的雄才大略,秦国将因这个人的到来而骤然崛起,山东六国将因这个人的
出现而迅速衰败,中国将因这个人而面目一新。这个人的名字叫卫鞅,出身于卫国的一
个破败的贵族家庭。卫鞅居秦二十年,先后领导了两次变法,变法后的秦国呈现出生机
勃勃的帝国大气象,卫鞅因功受封于商地,故史书称之为商鞅。
据史书记载,商鞅从少年起喜好刑名之学,曾投奔魏相公孙痤门下,寻找得以大用的机
会。但不知什么原因,公孙痤虽然深知商鞅的才能,却一直到临死前才予以注意。他向
前来探视的魏王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重用商鞅,二是不能重用便杀掉他,总之不能让
这个人走出魏国的国境。然后,他又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商鞅,嘱其逃避。我们可以看到
商鞅确实是才智过人,一般人闻信后早已逃之夭夭,他却像没事人一样。
无论公孙痤怎样器重商鞅,却还是低估了他,商鞅显然更加富有判断力,他知道魏王既
然没有重用他,便显然是没有瞧得起他,所以也不会杀他。他一直等到...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1249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吴起论才能更在商鞅之上
直到战国后期才开始文武分家,卫鞅其实也为将打仗过。
吴起和卫鞅谁的才干高不好比,吴起运气不好,碰到领导也没有卫鞅的好,秦把变法在
卫鞅死后一直坚持下来真不容易。
l*b
发帖数: 5305
8
来自主题: Pingpong版 - 白话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
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
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
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
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
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
制。”孝公说:“讲的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
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
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
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
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
。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
。”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 阅读全帖
o****y
发帖数: 26355
9
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
拉开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
常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
如果有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
天的镇子,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
的工作,政府竟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
纷纷,却没人接招。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
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
扛到了北门。--他果然“意外”地得到了高达五十金的奖赏。

这起小概率事件的幕后推手有两个,一个是秦国最高统治者秦孝公,一个是在
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工作的商鞅。据说,商鞅之所以干出这种令时人和后人
都啧啧称奇的怪事,是他怕民众不信任政府,需要通过这种出高价干无聊事的方式
来立信,来表明政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说到做到。所以,这... 阅读全帖
o****y
发帖数: 26355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ldguy (老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4 09:55:51 2012, 美东)
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
拉开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
常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
如果有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
天的镇子,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
的工作,政府竟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
纷纷,却没人接招。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
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
扛到了北门。--他果然“意外”地得到了高达五十金的奖赏。

这起小概率事件的幕... 阅读全帖
h******2
发帖数: 31
11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国民风有多剽悍从这句话便可读出一二,每一个生活在秦国
的子民就像装配在战争机器上一枚零件,农时为民战时为兵是老秦人最基本的素质和最
初级的技能。以战养战,非战不能安身是秦国的常态。客观的讲秦国就是一台标准的战
争机器。
从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到战国时期穷到泪奔的孝公,6位国军在数十年内将秦国败到几
乎亡国。不世处的君王碰到不世处的奇才,商鞅让秦国这台行将报废的战争机器从新焕
然一新。
从卫国到魏国到秦国,鞅与秦国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定。魏王的贤而不明,齐王的明而不
仁让卫鞅决定投奔秦国,展开了一场富国强兵的道路。
数年间,受到孝公的鼎力支持,上到军工下到经济,商鞅用变法将秦国从落后蛮夷变得
富足强盛。抛开她那些“推县制,该户籍,奖励军工,重农抑商”等等法令条例不谈,
不管他知不知道,不管你同不同意,这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秦国这台战争机器重新开
启。
不难看出,改革的中心基本围绕着两大方面进行,人和钱,这恰恰是战争所具备的最为
关键的两个决定性的条件。秦国变法之前为何羸弱,为何穷困?归根结底就是外部常年
打仗,不光死人而且损失物质,反观内部,贵族势力相互激斗,内耗严重难... 阅读全帖
p****t
发帖数: 11416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武王的名字真好玩
那时候的人名价值能让后世研究历史的人绝望
比如给秦国变法那个鞅,按封地叫商鞅,按籍贯叫卫鞅,按辈分又叫公孙鞅,貌似
按姓的话还该叫姬鞅
一个人名字多没关系,比如在买买提上可以叫我小猪、花心小猪、战斗猪、变态猪、
猥琐猪……但是落实到登录名归根结蒂还是叫piglet。而那年头的文献记录一个人
那就是各种各样都有
hmm,当然更让人绝望的还是当年倭国的文献,一个人的姓、名、法号、官职、小名
什么的任意排列组合
D******n
发帖数: 2965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战国时期魏国本来应该很强
我也觉得是,卫鞅是个人才,他也看出来了,但就是不重用。照说卫鞅不应该危及他的
权力。
排挤吴起是最下作的,用的纯粹是下三烂的做法。只要有吴起在,秦国没那么容易占便
宜。
g***j
发帖数: 40861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秦帝国 I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purity (purity),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大秦帝国 I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3 19:06:20 2014, 美东)
很久前就想推荐这部剧,一直没写。我喜欢历史剧,可是拍得好看的历史剧
不多。《大秦帝国I》是继《雍正王朝》后,我觉得拍得最好,最让我回味,
想一看再看的历史剧。
编剧是孙皓晖,他也是此剧的历史小说的原作者。
主演: 侯勇 / 王志飞 / 卢勇 / 吕中 / 高圆圆 / 李立群等人
看这部剧时,除了高圆圆,谁也不认识。看完后,折服于秦孝公的饰演者侯勇,
此人演技精湛,称不上大帅哥,但长得很有味道。王志飞饰演的商鞅,初看不
顺眼,觉得他演得太用力,不自然,看久了,才比较习惯。可是侯勇,实在太
赞了,全身都是戏,眼神、表情、声音都很自然,称得上戏精,很有魅力。
此剧制作精美,剧情精彩紧凑不拖拉,几十集看完觉得不够味,于是又追了II,
追完II,想继续看,可是III还在拍,不知何时会出来。
网上的剧情介绍:
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425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白起是商鞅的孙子
白起的祖上是秦公庶子封在了白县,所以改以白为氏,也称公孙。人家是标准的秦室后
裔,姓嬴。
卫鞅他爹也是卫国庶子,公孙也是代氏。
同理卫鞅的假老师公叔矬,叫这个名字也是因为他是魏惠王他叔叔,尊称又避讳。
f****y
发帖数: 7425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白起是商鞅的孙子
白起的祖上是秦公庶子封在了白县,所以改以白为氏,也称公孙。人家是标准的秦室后
裔,姓嬴。
卫鞅他爹也是卫国庶子,公孙也是代氏。
同理卫鞅的假老师公叔矬,叫这个名字也是因为他是魏惠王他叔叔,尊称又避讳。
s*****r
发帖数: 43070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和高圆圆风格很不搭的一部剧
当时白雪千里去秦国送X,卫鞅还没迎娶公主,卫鞅还是厉害,南无短的时间就整出一
个儿子
秦始皇灭六国时,唯独留下一个卫国,就是因为是商鞅的母国,卫国直到秦二世时才并
入秦国
w********2
发帖数: 632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战国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
何炳棣先生却认为,我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大事因缘”应该是墨者协助秦国完成统一
大业,而本身却消溶于时代政治洪流之中。秦国转弱为强,人们一般都归功于商鞅变法
,但事实
上,应该归功于墨者的帮助。他说:“完成此篇论文之后,却不由得对墨子及其忠实信
徒非讲一两句纯感情的话不可:墨者原有兼爱非攻无私救世的清补良药,竟被时代巨变
无情地化为本身生命的强酸消溶剂——这是国史和人类史上值得讴歌赞叹的永恒悲剧!

四年前,何炳棣先生开始思索这件大事,经过大量考实之后,近日他撰写了三万多
字的《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从重建秦墨史实入手》一文。5月13日下午,何
先生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黄长风讲座上,为300余位清华师生讲解了这篇论文。著名科
学家杨振宁主持演讲,林家翘、李学勤和陈来教授分别提出了相关问题。
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即河西地在秦史上的重要意义、墨者巨子制始末考辨、献
公朝墨者仕秦考实、图强运动中墨者的主要贡献和结论。由于本刊版面所限,只能刊登
部分内容。如果读者朋友需要这篇论文,请来电告知,本刊可免费提供。
演讲人:何炳棣 时间:2010年5月13日 地点: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何炳棣...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19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大秦帝国 I
很久前就想推荐这部剧,一直没写。我喜欢历史剧,可是拍得好看的历史剧
不多。《大秦帝国I》是继《雍正王朝》后,我觉得拍得最好,最让我回味,
想一看再看的历史剧。
编剧是孙皓晖,他也是此剧的历史小说的原作者。
主演: 侯勇 / 王志飞 / 卢勇 / 吕中 / 高圆圆 / 李立群等人
看这部剧时,除了高圆圆,谁也不认识。看完后,折服于秦孝公的饰演者侯勇,
此人演技精湛,称不上大帅哥,但长得很有味道。王志飞饰演的商鞅,初看不
顺眼,觉得他演得太用力,不自然,看久了,才比较习惯。可是侯勇,实在太
赞了,全身都是戏,眼神、表情、声音都很自然,称得上戏精,很有魅力。
此剧制作精美,剧情精彩紧凑不拖拉,几十集看完觉得不够味,于是又追了II,
追完II,想继续看,可是III还在拍,不知何时会出来。
网上的剧情介绍:
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
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场。时为西
北边陲蕞尔小国的秦国饱受六国摧残挞伐,而今已在灭国边缘。秦献公身死战场,
年纪轻轻的仲公子渠梁(侯勇 饰)在危难时刻即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国夹攻下
...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0
来自主题: Xibei版 - 大秦帝国 I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shjj (H3-> ?4),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秦帝国 I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4 12:17:04 2014, 美东)
发信人: purity (purity),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大秦帝国 I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3 19:06:20 2014, 美东)
很久前就想推荐这部剧,一直没写。我喜欢历史剧,可是拍得好看的历史剧
不多。《大秦帝国I》是继《雍正王朝》后,我觉得拍得最好,最让我回味,
想一看再看的历史剧。
编剧是孙皓晖,他也是此剧的历史小说的原作者。
主演: 侯勇 / 王志飞 / 卢勇 / 吕中 / 高圆圆 / 李立群等人
看这部剧时,除了高圆圆,谁也不认识。看完后,折服于秦孝公的饰演者侯勇,
此人演技精湛,称不上大帅哥,但长得很有味道。王志飞饰演的商鞅,初看不
顺眼,觉得他演得太用力,不自然,看久了,才比较习惯。可是侯勇,实在太
赞了,全身都是戏,眼神、表情、声音都很自然,称得上戏精,很有魅力。
此...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985
21
//zt from cnd.org: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8946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了帷
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
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
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
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
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却没人接招。
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
,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扛到了北门。--他果然“意外
”地得到了高达五十金的奖赏。
这起小概率事件的幕后推手有两个,一个是秦国最高统治者秦孝公,一个是在秦孝
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工作的商鞅。据说,商鞅之所以干出这种令时人和后人都啧啧称
奇的怪事,... 阅读全帖
o**4
发帖数: 35028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12:12:36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946
聂作平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
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
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
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
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
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却没人接招。
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
,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扛到了...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946
聂作平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
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
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
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
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
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却没人接招。
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
,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扛到了北门。--他果然“意外
”地得到了高达五十金的奖赏。
这起小概率事件的幕后推手有两个,一个是秦国最高统治者秦孝公,一个是在秦孝
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工作的商鞅。据说,商鞅之所以干出这种令时人和后人都啧啧称
奇的怪事,是他怕民众不信任政府,需要通过这种出高价干... 阅读全帖
o**4
发帖数: 35028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12:12:36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946
聂作平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
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
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
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
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
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却没人接招。
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
,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扛到了...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5
原创:江东酒徒 酒徒说事 微信号 JDSS1985
功能介绍
酒后真言,阅后即焚!
老夫今晚聊聊一本奇书——《商君书》,作者是商鞅,对!就是“商鞅变法”的那个商
鞅,原名孙鞅或者卫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推动了历史的
进步”,已成为国人的一种历史常识。
但往往越常识的东西,越远离历史的真相。真实的商鞅,既不是什么“伟大的改革家”
,更没有“推动历史的进步”,充其量,商鞅不过是一个中国历史长河中从未消失过的
恐怖幽灵,是闯入人间的魔鬼!!!
我们知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这只是表面现象,是为古代的专制统治涂上的
一层薄薄的温情面纱。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是法家,各朝各代都是外儒内法,儒家只
是个表面粉饰物,形同现在的笔杆子,当他们忽悠不了你,哼!自然有法家的恶法对付
你。而这个集恶法之大成、之顶峰、之极端的就是《商君书》。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
代表作之一。《商君书》祸害中国三千年,余毒遗留至今。
有诗云“百代犹行秦政治”。这里面的“秦政治”,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制度器物层面
的,也就是郡县制;另一层则是思... 阅读全帖
o**4
发帖数: 35028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12:12:36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946
聂作平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
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
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
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
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
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却没人接招。
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
,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扛到了... 阅读全帖
o**4
发帖数: 35028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12:12:36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946
聂作平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
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
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
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
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
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却没人接招。
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
,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扛到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史书上对商鞅的说法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属于华夏族,又称卫鞅、公孙
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看上去跟殷商没关系。
要是能找到后代测测基因,说不定会有新发现
m***o
发帖数: 995
29
看到他的私生子那集就有这个感觉, 没看过小说,是不是小说里变成这样了
因为历史上卫鞅也叫公孙鞅,而白起也叫公孙起
R*****g
发帖数: 682
3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你知道历史上这些名人姓什么吗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姓名被烙印在人们心中。但是,我们所熟知的
这些名字可能并不是他们真正的姓名,我们经常搞错了古人的姓氏。那么,这些人都是
谁呢?
孟姜女
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
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而且,孟姜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在古代的排
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
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
俞伯牙
俞伯牙姓什么?姓伯。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
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少善听音,故日为世无足为鼓琴
也。”王昕《漫说“三言”“二拍”》:“‘伯’是姓,‘牙’是名,或者也写作‘雅
’;‘钟’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称。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钟
期,而非俞伯牙、钟子期。”
叶公
“叶公好龙”的寓言很多人都学习过,叶公姓什么?姓沈。他叫沈诸梁,因被楚昭
王封到古叶邑为尹,故史称叶公。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官吏,他仗义勇为,
选贤举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政期间民众口碑极佳。
褒姒
“烽火戏诸侯”...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4333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白起是商鞅的孙子
卫国建在殷商故地,但是卫国是周室后裔,姬姓。商鞅是卫公室后裔,也姓姬,说他姓
公孙其实不对,公孙只是代表他是公室后裔,他是当时卫公的孙辈。一般人称他卫鞅。
S******r
发帖数: 4421
32
春秋时期古习国的地理位置在今陕西省的商洛市丹凤县武关少习山一带,
是周王室封予炎帝后裔的小诸侯国,君主名叫习侯。
由于习国国小,与西戎民族混交而居,因此在西周后期,习国人曾被称作“习戎”,春
秋早期即被秦国吞并,其地成为秦国的商邑,战国时期还一度成为著名法家、政治改革
家卫鞅(公元前395~前338年)的封邑,因此又称之卫商鞅。
到现在 习国英主再现 一统华夏 其领土已经比春秋时扩张了160万倍
可称“天可汗”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春秋战国,中国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773年,为博妖后褒姒一笑,西周幽王姬宫湦导演了一出史无前例的闹剧—
—“烽火戏诸侯”。演出非常成功,看到各路诸侯风尘仆仆,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
,发现上了当后的各种表情,妖后笑了。演出后三年,犬戎入寇,再点烽火,无人救驾
,幽王身死国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从镐京迁都洛邑,是为“东周”。东周以公元前477年,赵韩
魏三家分晋为界,之前称“春秋”(因相传与由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年代吻
合而名之。),之后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称名“战国”。
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年,周王虽然仍享“天下共主”之尊,其实如同傀儡,王室式微
,大权轮流旁落到强势诸侯手中,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等先后称
霸,假朝觐为名,持强凌弱,“挟天子而令诸侯”,连年征战,枕骸遍野,骨暴沙砾,
“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至春秋末,原先一百余诸侯国兼并成齐、晋、秦、
楚、宋、鲁、郑、卫、燕、吴、越及周邑等十二国。到战国末期,更形成秦、楚、齐、
韩、魏、燕、赵七国争雄格局。
强强相斗,智者胜,武功还得文治。诸侯本是西周王室后裔,文武周公制订的礼仪
纲纪犹绵绵...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34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不为人知的历史
【琉球是怎么失去的】早在1943年,蒋公和英美两国就商定,日本战败后,我国将会收
回琉球。但是抗战结束之后,中供为了报答日寇在《八尺协定》中对中供的3亿金卢布
援助,于是在1953年2月29日。毛派遣任弼时,在日本邮轮“豆尼丸”号签署《豆倪丸
宣言》。宣布琉球为日本领土!华夏故土就这样被割让了!
1950年,毛主席与斯大林签订条约割让海参崴。蒋公听后大怒,随派汤尧林遵两将率3
万将士北伐,收复海参崴。6月31日国军在海参崴附近海域与敌激战,国军英勇善战,
击沉敌“达莎比”号战列舰一艘。顺利登陆。准备收复故土。谁知斯大林紧急调遣北韩
军队,从背后偷袭,国军背腹受敌全军覆没。呜呼哀哉


曹妮美是国军的女战士,她的前夫殷汝耕早在1919年就被工党杀死在江苏无有镇。曹妮
美愤而加入国军。1948年4月31日,供军攻入北平城内,在最后的阵地上,曹妮美率领
女兵打退工军数次进攻,到了最后工军冲过来的时候,曹妮美高喊:"为殷汝耕报仇!"随
后拉响手榴弹与工军同归于尽。民国至此无憾矣

1965年5月23日,著名抗日名将汪兆铭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无情批斗,用一把手枪结束
了自己的生命。因为...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共不愿回忆的卖国铁证
很简单啊,就事论事,你拉扯到肉体消灭已经脱离了主题了吧
我一直在说讨论问题要看上下文,因为楼主极力想说明的是TG当年在卖国
严格说,也不能说都错,当年的观念就是共产党人都要卖各自的祖国,第二国际那些人
则是修正主义,理念之争而已。就好比现在大家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是却没听
谁讲卖国的伍子胥卫鞅李斯之流。因为有时代的上下文而已。
普遍原理跟普世价值是两码事,这还要我细讲吗?我可以说1+1=2是普遍原理,但它不
是普世价值啊。当然他和你所提到的肉体消灭,是后来执行的人的问题,我也是一直批
评TG的教条主义的。

遍原理,都普遍原理了,说他也是一种普世价值逻辑上有什么问题么。说肉体消灭,因
为不够马列被消灭的例子不要太多吧,红色高棉的难道没有因为这个“普世价值”大批
屠戮自己的同胞?
S*******C
发帖数: 7325
36
☆─────────────────────────────────────☆
one1 (自由门) 于 (Tue Nov 23 23:07:14 2010, 美东) 提到:
1929年张学良收回中东路 中共竟号召武装保卫苏联
1929年7月,中国国民政府和东北地方政府为收回中东铁路主权,派军队以武力接管中东
路,对苏联宣战,同苏军之间发生了一场震动中国乃至世界的武装冲突,史称“中东路
事件”。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
、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其规模和持续时间远远超过 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成为
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它是20世纪20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史上的大事。
“中东路事件”的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东铁路问题的由来
作为这次战争的导火索的中东铁路,是近代沙俄政府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的产物。“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又称东省铁路,由沙俄政府修建,包括满洲里
经哈尔滨到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线和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
沙俄为了管理中东铁路而成立俄国的...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1249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魏国的领土问题
其实应该是韩的飞地,当时魏是战国首强如日中天,吴起一直打到秦河西,自然就把韩
的上党圈出来了(上党分赵魏韩三块)。之后韩之上党就一直是飞地,直到著名的长平
之战。魏可能想过把这韩上党吃掉把国土连起来,但吴起被逼走,庞涓被干掉,而秦那
边一转眼卫鞅变法,没多少年就把河西又拿下了。这样魏吃韩上党也没什么意思了,还
不如让它挡在自己前面当挡箭牌呢。至于韩,一贯的弱小,一直龟缩在河南。
o**n
发帖数: 1249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魏国的领土问题
韩很多时候有点像魏的附庸,魏干什么韩就跟着,韩很少自己敢干什么,估计魏觉得维
持现状也不错。那个时候分裂了几百年,其实没有太多人真有统一的心。尤其魏这种基
本总是权臣当道的,图自己利益大过国家利益,并韩还不如搞个陶这样个富裕的封地实
惠。
即使晋在,我还是看高秦一线,当把西戎摆平,卫鞅变法,司马错拿下巴蜀后,基本上
就大局已定了,长平一战把次强的赵干掉后就完全没有悬念了。秦贵族基础低,变法彻
底。想想刚进入战国之后七国都在变法,就秦成功了。
o**n
发帖数: 1249
39
就在卫鞅的封地商附近,在咸阳东南几百里的不远处,丹水上游,沿丹水下不远处就是
武关。
v****e
发帖数: 1240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天子老姬家的诸侯国
呵呵,这太正常不过了。大清朝的重臣很多就是爱新觉罗自己家的,比如鬼子六,老庆
,等等。康熙后期还让诸皇子分掌朝政,竞争上岗。鲜卑人,契丹人,西夏人,女真人
,莫不如此,耶律大石是辽国节度使,金昭宗完顏承麟即位之前本是朝中大将(可惜
屁股还没坐热就挂了,literally,不是比喻,哈哈)。只有在秦汉及其之后的汉族朝
廷当中,皇族才基本上很少受到重用,君主们更喜欢用士人,因为用着放心,而且选择
面大。
贵族政治的逐渐解体可以看作是从春秋时代发端,到战国时代迅速完成。春秋战国时代
的一个常见模式是某国君主重用来自别国的破落贵族或有文化的平民子弟,例如“楚材
晋用”,以及秦国的一连串响亮的名字:卫鞅,张仪,范睢,李斯。但是对于治下存在
大量汉人的少数民族政权,显然不能象华夏族或者汉族朝廷那样熟练且放心大胆地使用
汉族士人,再说本民族内部的人也不能不用,否则人家跟你急(参考六镇之乱),
所以这些政权就充满了类似于先秦时代的浓厚的贵族政治色彩。
R*****d
发帖数: 1148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周天子老姬家的诸侯国
☆─────────────────────────────────────☆
father (炎黄太郎) 于 (Mon May 23 13:50:57 2011, 美东) 提到:
鲁国,周公旦的后代
燕国,召公奭的后代
魏国,据说是毕公高的后代
管国,蔡国,也就是姬(管)叔鲜,(姬)蔡叔度的国家
曹国,姬叔振铎
成国,姬叔武
霍国,姬叔处
卫国
滕国,姬叔绣
晋国,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
吴国,姬姓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
虞国,姬姓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后。曰姬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
虢国,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
这是我抄的,燕国,魏国,和吴国都是姬姓?夫差原来是姓姬?
☆─────────────────────────────────────☆
dhzdhz (敦厚之大胡子教主) 于 (Mon May 23 13:55:54 2011, 美东) 提到:
郑应该也是姬姓。
吴显然是姬姓。是周文王伯伯的后人。

☆─────────────────────────────────────☆
fingerling54 (黑暗虎鲸) 于 (Mon May 23... 阅读全帖
a****5
发帖数: 10854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景帝杀晁错,七国叛乱
搞改革靠山很重要
大boss够牛立场够坚定,未必要循序渐进
大boss扛不住压力,龟速也成不了
前者如孝公卫鞅,后者举不胜举
o**n
发帖数: 1249
43
但秦的坐连也很厉害,卫鞅逃亡就是被自己的坐连给揪出来了,很讽刺。
d******0
发帖数: 3640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战国时期魏国本来应该很强
公叔痤太自私,吴起跑路是他受他老人家的陷害,卫鞅在他手下呆了
那么多年,不早点举荐,等临死时还给自己捞个荐贤的名声。一个国
家有这种人当权,想不衰落都难。
r**o
发帖数: 4614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统一真是大势所趋吗?
你认为分裂成小国国王就不专制会体恤老百姓? 欧洲和日本的屁民发来贺电。
普通老百姓哪能跑路, 能跑路能成功的都是极少数好不好。 就是卫鞅最后还不是给
车裂了?
p*******e
发帖数: 1749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从北大女的表现可以看出
总有不少人,包括成龙大哥在内,总是喜欢嘴边挂着个中国人素质差,中国人不守规矩
是中国人的话,岂能不知卫鞅名言: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休说天子,官员犯法尚不能与庶民同罪,法令尚能施行才怪
g*********o
发帖数: 4653
47
人、人品、智慧、机遇是关键
一个懂得把握时机、创造时机,人品过硬、
懂得审时度势却又不放弃内心的正义、理想和目标的,
这样的人一旦在领导位置,才能创造出好的制度
卫鞅如果碰到的不是赢渠良这样的明君,而是仰望星空那种
必然也是满身制度,也排不上好用场
e**i
发帖数: 1983
48
说得好!
且,反观中国过去三十年,制度够完善了,但社会不公民怨沸腾冤假错案貌似更多了!
为什么?
法治归根结底是人治!是人!!这个观点之前我在其他帖子中至少重复过两次!
是先有好人才有好法,而非先有好法再有好人!更准确说,是二者相辅相成、螺旋上升
趋于完善!但核心灵魂和根基仍是人!这也是薄熙来“唱红”的真正原因!“唱红”的
“唱”只是表象,真正是要重新塑造人民的“红心”,即人心人性、人的精气神、灵魂
!……
刚才看了他的两个视频,据记忆,其中一个薄熙来在西南政法学院演讲时提到孙中山的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大意),另一个评论在某官场会议上提到打黑贪
官时提到有媒体说打黑是出风头,说“说这样的话的人没有良心”(大意),于我心有
戚戚焉!感慨万千!
我迄今为止在王立军、薄熙来身上花费了140多小时,很值得!这样的大英雄,值得我
卖命!
心有所感,借题发挥了……
————————————————————————————————————
发信人: goldenratio (脚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对薄熙来寄望高,但更应该从制度着手
发信站: BBS ...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1983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支持薄熙来的,赶紧回过游行吧
我不和你谈我的理想,我只说薄熙来为什么要“唱红”,不浪费时间,直接转帖我自己
的帖子如下……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3/Military/37392241_0_n.html
发信人: erli (位卑未敢忘忧国),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对薄熙来寄望高,但更应该从制度着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2 17:11:00 2012, 美东)
说得好!
且,反观中国过去三十年,制度够完善了,但社会不公民怨沸腾冤假错案貌似更多了!
为什么?
法治归根结底是人治!是人!!这个观点之前我在其他帖子中至少重复过两次!
是先有好人才有好法,而非先有好法再有好人!更准确说,是二者相辅相成、螺旋上升
趋于完善!但核心灵魂和根基仍是人!这也是薄熙来“唱红”的真正原因!“唱红”的
“唱”只是表象,真正是要重新塑造人民的“红心”,即人心人性、人的精气神、灵魂
!……
刚才看了他的两个视频,据记忆,其中一个薄熙来在西南政法学院演讲时提到孙中山的
“要立志做...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mind (mind),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不为人知的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4 09:05:18 2012, 美东)
【琉球是怎么失去的】早在1943年,蒋公和英美两国就商定,日本战败后,我国将会收
回琉球。但是抗战结束之后,中供为了报答日寇在《八尺协定》中对中供的3亿金卢布
援助,于是在1953年2月29日。毛派遣任弼时,在日本邮轮“豆尼丸”号签署《豆倪丸
宣言》。宣布琉球为日本领土!华夏故土就这样被割让了!
1950年,毛主席与斯大林签订条约割让海参崴。蒋公听后大怒,随派汤尧林遵两将率3
万将士北伐,收复海参崴。6月31日国军在海参崴附近海域与敌激战,国军英勇善战,
击沉敌“达莎比”号战列舰一艘。顺利登陆。准备收复故土。谁知斯大林紧急调遣北韩
军队,从背后偷袭,国军背腹受敌全军覆没。呜呼哀哉


曹妮美是国军的女战士,她的前夫殷汝耕早在1919年就被工党杀死在江苏无有镇。曹妮
美愤而加入国军。1948年4月31日,供军攻入北平城内,在最后的阵地上,曹妮美率...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