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实相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1. 沙门运动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对于婆罗门文化进行反省,兴起一股出家修行的沙门
运动(Sramana movement)。婆罗门教探求世界的生成以及生命的产生,由婆罗门古圣
人(系世俗法中定义之圣人,非佛教中实证解脱与实相之贤圣)受到神祇的启示而诵出
吠陀(Ve d a,智识之意),经过长久的发展,形成特殊的婆罗门文化。婆罗门主张婆
罗门种姓阶级至高无上,以及祭祀万能的思想。古印度当时,由于社会进步与繁荣,人
民知识水准提升,对于婆罗门的主张产生深刻反省,于是便兴起一股出家修行的沙门运
动,以探求世界生成的真正道理,以及生命如何可以解脱而获得安乐的方法。
当时有非常多人投入沙门运动,形成一种探索宇宙及生命实相的热潮。在这股百家
争鸣的热潮下,产生各种哲学思想来解释宇宙及生命的实相。根据学者的研究,当时的
沙门运动中所提出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几乎目前所有的现代宗教与哲学思想,都可以在
古印度的沙门运动中找到相类似的主张。例如,日本的高楠顺次郎与木村泰贤在《印度
哲学宗教
史》中说:
“印度为世界无类之宗教国,又为世界稀见之哲学国。发生于印度之宗教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
释印顺在《般若经讲记》中说:“佛陀创觉了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1
然而,他所谓的“诸法实相”与“缘起性空的中道”却不是佛陀所开示的中道实相——
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而是否定第七、第八识而说的无因唯缘之意识心中“缘起性空、一
切法空”的概念,本质即是无因论、断灭空的六识论恶邪见。但释印顺却又怕被说是断
灭见,因此就施设建立了“意识细心”及“灭相真如”,正是兼具了断常二见,完全落
在二边,哪里会有中道可说!
佛法所说真正的中道是指胜义谛的真实中道,也就是诸法实相—第八识真心如来藏
—之涅槃中道体性。譬如《央掘魔罗经》卷 4:
(佛告文殊师利:)“是故如来说一乘中道离于二边,我真实、佛真实、法真实、
僧真实,是故说中道名摩诃衍。”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众生不知中道,妄
想说余中道。”2
就如经中所开示的,此唯一佛乘的大乘中道才是真正的中道,但因甚深微妙故众生
难知难解,因此世尊虽然在初转法轮时即已为众生宣演此涅槃本际之中道实相,然二乘
人不知不解唯一佛乘的胜妙义理故,闻佛开示后就解读成二乘法修行事相上之中道。譬
如《中阿含经》卷 43〈根本分别品〉:
莫求欲乐极下贱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1. 沙门运动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对于婆罗门文化进行反省,兴起一股出家修行的沙门
运动(Sramana movement)。婆罗门教探求世界的生成以及生命的产生,由婆罗门古圣
人(系世俗法中定义之圣人,非佛教中实证解脱与实相之贤圣)受到神祇的启示而诵出
吠陀(Ve d a,智识之意),经过长久的发展,形成特殊的婆罗门文化。婆罗门主张婆
罗门种姓阶级至高无上,以及祭祀万能的思想。古印度当时,由于社会进步与繁荣,人
民知识水准提升,对于婆罗门的主张产生深刻反省,于是便兴起一股出家修行的沙门运
动,以探求世界生成的真正道理,以及生命如何可以解脱而获得安乐的方法。
当时有非常多人投入沙门运动,形成一种探索宇宙及生命实相的热潮。在这股百家
争鸣的热潮下,产生各种哲学思想来解释宇宙及生命的实相。根据学者的研究,当时的
沙门运动中所提出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几乎目前所有的现代宗教与哲学思想,都可以在
古印度的沙门运动中找到相类似的主张。例如,日本的高楠顺次郎与木村泰贤在《印度
哲学宗教
史》中说:
“印度为世界无类之宗教国,又为世界稀见之哲学国。发生于印度之宗教与哲学之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走出虚拟世界 证悟法界实相
美国大片 “Matrix”译为《骇客任务》,《黑客帝国》,主要包括三部作品. 第一集于
1997上演.
故事是说,二十一世纪初,人工智能的技术有重大的突破,计算机能够自行学习
,代替人类做很多事,但是计算机却发展出自我意识,不愿再听命于人类。人类企图关
闭电源,结束计算机的自我意识,计算机却抢先一步宰制人类的命运,培植人类做为电
力的来源。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都被放在一个个的电池槽里,全身插满了管线,计算
机建构一个称之为“母体”( Matrix )的庞大系统,产生虚拟实境的讯号,欺骗人类
的大脑,人類從小到大所經驗的各種感官知覺,全部都是「母體」發送腦波程式給大腦
所造成的假象。例如,吃一塊牛排,眼睛見到的肉質色澤、口中咀嚼的口感,都由電腦
所控制安排著。「母體」甚至還控制著時間觀念,它讓所有人都以為生活在廿二世紀的
時空下。 只有少数反抗军没有被计算机奴役,他们扮演骇客( Hakers ),不断侵入
母体,企图拯救被奴役的人们.
主角尼欧( Neo )被解放之后,离开电池槽,来到骇客的宇宙飞船。为了了
解什么叫做“母体”,他再度进入虚拟实境。在虚拟实境中,...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5
主讲人:净慧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仁者,今天是为了即将剃度出家的这位居士,再专题讲一下“达摩与明心见性
”, 也为我们各位共同受持共勉,达摩祖师曾为我们留下的法语有:《达摩宝卷》,《
血脉论》,《悟性论》,《四行观》和《破相论》。达摩是中国的初祖,禅宗认为是祖
师,我四上少林,三次去过达摩祖师打坐的默然洞。达摩祖师在中国留下了很多玄妙法
语,到现在也有很多人难以理解,达摩祖师对中国的佛教历史影响非常重大,不但是传
了禅、也传了密,对净土也有影响。由于今天的一些人到现在也不理解达摩祖师留下的
法语,以文解义,一说“人人是佛”那还修啥呀。一说“佛不度佛”,我也是佛还度啥
呀。因此我就用今天的话把它说出来,无论出家人、在家人,认识达摩祖师的法语真相
都非常重要。达摩祖师的身份、背景,我略去不讲,我讲记载上没有的,只讲实相,他
到中国来是怎么回事,也不说那部论。就根据我知道的难懂的地方,来共同谈一谈。
一是达摩祖师到达中国,开始到南华寺,一些中国的法师一看来的僧人光着脚,连
鞋都不穿,就知道是从印度来的。佛法是印度产生的,佛是在印度示现的,大家就请...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6
主讲人:净慧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仁者,今天是为了即将剃度出家的这位居士,再专题讲一下“达摩与明心见性
”, 也为我们各位共同受持共勉,达摩祖师曾为我们留下的法语有:《达摩宝卷》,《
血脉论》,《悟性论》,《四行观》和《破相论》。达摩是中国的初祖,禅宗认为是祖
师,我四上少林,三次去过达摩祖师打坐的默然洞。达摩祖师在中国留下了很多玄妙法
语,到现在也有很多人难以理解,达摩祖师对中国的佛教历史影响非常重大,不但是传
了禅、也传了密,对净土也有影响。由于今天的一些人到现在也不理解达摩祖师留下的
法语,以文解义,一说“人人是佛”那还修啥呀。一说“佛不度佛”,我也是佛还度啥
呀。因此我就用今天的话把它说出来,无论出家人、在家人,认识达摩祖师的法语真相
都非常重要。达摩祖师的身份、背景,我略去不讲,我讲记载上没有的,只讲实相,他
到中国来是怎么回事,也不说那部论。就根据我知道的难懂的地方,来共同谈一谈。
一是达摩祖师到达中国,开始到南华寺,一些中国的法师一看来的僧人光着脚,连
鞋都不穿,就知道是从印度来的。佛法是印度产生的,佛是在印度示现的,大家就...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
实相是永恒的,不是无常的,不是偶然的。
实相是无论你再如何深入观察和认识,它都在那里,它不能被改变。
当你做梦的时候,梦中出现的事物很真实,但是梦醒来以后,梦境便消失了。
当你打坐的时候,禅定中境界很真实,但是脱离禅定,境界就又消失了。
身心现象的无常,无我,这些都是实相,你不管变换什么方法,你都无法找出一个常,
找出一个我。
缘起是实相,任何现象,你都无法找到一个脱离缘起的,它就如实的在那里。
f*******e
发帖数: 5594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现象界与五蕴实相界
在对阿含经的理解当中,不少人往往会混淆五蕴现象界与五蕴实相界的用词。这里大致
总结一下。
五蕴现象界:我(恒常的,不变的,独立的,可控的)、你、他、阿罗汉、众生;我的
,你的,他的,阿罗汉的,众生的;我的身体,我的因果,我的果报,我的宿世,我的
轮回,我的生、老、病、死;人间善恶,人间的高低上下好坏等等。
五蕴实相界: 无常,无我,(无我的)五蕴,五蕴的聚集,五蕴法流,无我轮回,业力
,缘起,
有时会把现象界的词用于实相界,或实相界的词也会用于现象界,但这个之间要通过一
个加“无我、无常”,或去“无我、无常”的过程。这个转换过程可能是非常复杂的,
这就是容易造成混淆的原因。

发帖数: 1
9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其实生命的意义就是,要知道说生命的实相是什么。生命的延续
它是断灭的吗?它是无因而有吗?所谓生命的延续就是,生命的延续就是生死生死,生
了死了是断灭吗?生它是无因而有吗?我们就是要来探讨这些问题,那就是我们说的“
佛教生命观”;“合乎科学的吗?”这个我们也会来看看说,它到底合不合乎科学。那
么从这里我们要知道说,到底有情他是只要缘和合就能出生吗?他只要这个父精母血就
能出生吗?我们知道说父精母血本身是物质,物质它就能出生有情吗?父精母血和合就
能单独出生有情吗?这个也是要去观察的啊,看待它的。那么各别的缘就能出生有情吗
?如果可以的话,那应当是父亲就能出生有情,母亲自己也能出生有情;因为能够出生
就会一直能够出生,不应该待缘。那么这些也是我们要来探讨说,是真的这样吗?这样
才叫说我们到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这里面,如果要探讨这个部分,我们来举一部经
文的意思来解说。
在《阿含经》里面 佛这么说:
【“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
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
】(《长阿含经》卷十...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现象界与五蕴实相界
我的观点是,在阿含里,凡圣差别是了义的,是实相。说阿罗汉自了汉,也是实相层面
的。这是实相中的自相。
b**d
发帖数: 7644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dbd (kakali),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1 16:58:07 2010, 美东)
本文节录自葛印卡老师一九八九年于泰国曼谷的公开演讲
人人都想摆脱痛苦,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苦的所
在、苦的起因、离苦的方法正是悉达多.乔达摩觉悟所体证的真理实相。
就如同今日,佛陀那个时代也盛行着许多的禅修方法,当时尚未成佛的他试过了所有的
方法,却都不满意,因为他发现这些方法都无法使他完全地脱离痛苦。于是他开始探究
自我,透过自身的体验,他发现了这个能根除他生命痛苦并使他完全觉悟的内观禅修方
法。有许多的方法都可以让人暂时解除痛苦,当你感到痛苦时,你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
其它的事物上,然后你便会觉得你已逃脱痛苦,但实际上你并未完全地解除痛苦。生命
中不想要的事情发生了,你变得焦躁不安,想要逃避。你也许上电影院或剧院,也许跑
去喝酒或沉迷于各种感官娱乐,然而试图逃避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的,痛苦只会倍增

佛陀体悟到
Y**u
发帖数: 5466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现象界与五蕴实相界
五蕴现象界与五蕴实相界, 听上去已经在说大乘的性相之别了。 先假定这种说法是正
确的, 那么所谓的自了汉是在说阿罗汉因为选择了涅盘,不受后有, 身心归于寂灭。
第八识不入名色, 不起作用,就是无余涅盘。 正因为如此,阿罗汉涅盘后得到了自
我的解脱, 然而因为不起用, 所以起不到度众生的作用, 是为自了。这是和菩萨的
区别, 并不是说还有不能自了的阿罗汉。
f*******e
发帖数: 5594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现象界与五蕴实相界
用现象界这个词是不太准确,我没有想到更好的词,只是暂时借用一下。不过这个现象
界与实相界应该是与大乘的性相有可比性的,它也是属于阴阳的一种二分法。
在阿含经中,我不觉得有五蕴之外的识存在。无余涅磐与有余涅磐的差别是阿罗汉与阿
那含的差别: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651503_0.html
w*********g
发帖数: 30882
14
妖魔化中国开始成为西方的主要工作了 2012-05-01 14:30:42
【相关阅读】古风解读全球经济战争实相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6947/201204/23873.html
世界正进入历史性的破旧迎新之大转折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6947/201204/25203.html
《时轮三部曲》及其前传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6947/201204/18485.html
中美间的战争越来越近了(1)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6947/201204/22117.html
中美间的战争越来越近了(2)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6947/201204/22840.html
为中国北斗喝彩!(文后按语)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6947/201112/29512.html
http://www.pau... 阅读全帖
N*****m
发帖数: 42603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opamp741 (田田桑板), 信区: Joke
标 题: 似分争以比强,实相扯而益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6 10:42:32 2012, 美东)
y****t
发帖数: 9189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opamp741 (田田桑板), 信区: Joke
标 题: 似分争以比强,实相扯而益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6 10:42:32 2012, 美东)
r*y
发帖数: 706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隆巴的实相启蒙
中华佛教论坛
No.23562
标题
犅《嗟氖迪嗥裘
投稿者
犆罘ǔ删
主页(URL)

投稿日
9年12月3日4时59分
  隆多丹碧尼玛是巴珠仁波切的大弟子。他在野外修行时,与上师学习“大圆
满”的理论和修法,达二十五年之久。
  法身是指佛的无形无色之身,就是究竟真理。是实相或万法本具之体性。金
刚萨缍身白色,是代表净业的佛菩萨。觉性与空性是一种明亮、无我的开放态度,
也是觉醒的心所具有的明、空二性。密勒日巴曾唱道:
    佛性无法假外求,
    禅观自性才是道。
  佛性,意指我们的真实本性所具,本来圆满和超越的特质。
  有一次,巴珠仁波切与几个弟子,住在一个野外隐蔽叫作那冲的地方。他习
惯每天黄昏时,仰卧着,向上凝视,修大圆满的“凝视天空瑜伽”。那是一个非
常殊胜的禅修法门,是要让一个人的心与无尽的虚空合一。
r****n
发帖数: 8253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
本文节录自葛印卡老师一九八九年于泰国曼谷的公开演讲
人人都想摆脱痛苦,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苦的所
在、苦的起因、离苦的方法正是悉达多.乔达摩觉悟所体证的真理实相。
就如同今日,佛陀那个时代也盛行着许多的禅修方法,当时尚未成佛的他试过了所有的
方法,却都不满意,因为他发现这些方法都无法使他完全地脱离痛苦。于是他开始探究
自我,透过自身的体验,他发现了这个能根除他生命痛苦并使他完全觉悟的内观禅修方
法。有许多的方法都可以让人暂时解除痛苦,当你感到痛苦时,你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
其它的事物上,然后你便会觉得你已逃脱痛苦,但实际上你并未完全地解除痛苦。生命
中不想要的事情发生了,你变得焦躁不安,想要逃避。你也许上电影院或剧院,也许跑
去喝酒或沉迷于各种感官娱乐,然而试图逃避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的,痛苦只会倍增

佛陀体悟到人必须面对现实,与其逃避问题,不如面对问题。佛陀发现当时的所有禅修
方法都只是在于将注意力从正在发生的痛苦转移到其它事物,他看出这些方法实际上都
只能转移一小部分的注意力,而在内心深处,人们仍不断地在起反应,不断地在造作贪
爱、憎恶、愚痴的业行
d******y
发帖数: 3668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
这和译者的风格也有关系吧
试想让民国时期的文人来翻译同一篇文的话。。。
下文译者太卡哇伊了吧——
当有愉悦的感受时:「我喜欢它,太好了!我还要,我还要!」

的所
有的
探究
修方
移到
生命
许跑
倍增
抢整成功,咔咔:
17999 dreamfly May 13 Re: [合集] Anicca (Runsun)说7识子虚乌有不存?
> 18000 dreamfly May 13. Re: zt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
b**d
发帖数: 7644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ZT)
本文节录自葛印卡老师一九八九年于泰国曼谷的公开演讲
人人都想摆脱痛苦,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苦的所
在、苦的起因、离苦的方法正是悉达多.乔达摩觉悟所体证的真理实相。
就如同今日,佛陀那个时代也盛行着许多的禅修方法,当时尚未成佛的他试过了所有的
方法,却都不满意,因为他发现这些方法都无法使他完全地脱离痛苦。于是他开始探究
自我,透过自身的体验,他发现了这个能根除他生命痛苦并使他完全觉悟的内观禅修方
法。有许多的方法都可以让人暂时解除痛苦,当你感到痛苦时,你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
其它的事物上,然后你便会觉得你已逃脱痛苦,但实际上你并未完全地解除痛苦。生命
中不想要的事情发生了,你变得焦躁不安,想要逃避。你也许上电影院或剧院,也许跑
去喝酒或沉迷于各种感官娱乐,然而试图逃避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的,痛苦只会倍增

佛陀体悟到人必须面对现实,与其逃避问题,不如面对问题。佛陀发现当时的所有禅修
方法都只是在于将注意力从正在发生的痛苦转移到其它事物,他看出这些方法实际上都
只能转移一小部分的注意力,而在内心深处,人们仍不断地在起反应,不断地在造作贪
爱、憎恶、愚痴的业行
Y**u
发帖数: 5466
21
☆─────────────────────────────────────☆
bdbd (kakali) 于 (Fri Jun 11 16:58:07 2010, 美东) 提到:
本文节录自葛印卡老师一九八九年于泰国曼谷的公开演讲
人人都想摆脱痛苦,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苦的所
在、苦的起因、离苦的方法正是悉达多.乔达摩觉悟所体证的真理实相。
就如同今日,佛陀那个时代也盛行着许多的禅修方法,当时尚未成佛的他试过了所有的
方法,却都不满意,因为他发现这些方法都无法使他完全地脱离痛苦。于是他开始探究
自我,透过自身的体验,他发现了这个能根除他生命痛苦并使他完全觉悟的内观禅修方
法。有许多的方法都可以让人暂时解除痛苦,当你感到痛苦时,你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
其它的事物上,然后你便会觉得你已逃脱痛苦,但实际上你并未完全地解除痛苦。生命
中不想要的事情发生了,你变得焦躁不安,想要逃避。你也许上电影院或剧院,也许跑
去喝酒或沉迷于各种感官娱乐,然而试图逃避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的,痛苦只会倍增

佛陀体悟到人必须面对现实,与其逃避问题,不如面对问题。佛陀发现
a***n
发帖数: 199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现象界与五蕴实相界
先把逻辑搞清楚吧。
先看看有人是用什么理由反驳自了汉,再看看别人是反对他什么。
他的依据是什么,那些依据是这个意思吗?
至于什么现象实相的,这里说的是一锅粥而已。
找队友是个技术活,要谨慎。
a***n
发帖数: 199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现象界与五蕴实相界
这我刚才没看出来,因为他说的是基于承认这里的现象实相理论的。但是我不同意这个
理论是符合阿含的。
b*****l
发帖数: 382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现象界与五蕴实相界
他那套现象实相理论细究起来是漏洞百出,
但是大致理解起来就是胜义和世俗的意思,
虽然他理解的很奇怪,而且揉在一起切换概念切换命题而已。
Hermes99指的大概就是这个。
a***n
发帖数: 1993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境相連故,能知如鼠毒
意识之“证自证分”,一切俗人已能认知、确定其有,谓一切人于意识(含无念灵
知心)现起时,皆能于六尘境界之中了知自己所处六尘境界故;由了知自己正处于六尘
境界故,心中生起顺违之受,故有苦乐忧喜舍受等,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自证分”;由
有此“自证分”故,意识觉知心复又具有了知自己“是否正处于顺违之境中”,能观察
证实之,此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证自证分”。若如今时台湾诸应成派中观师于被余严辞
评论其无知时,正起种种瞋恨怨恼,却如植物人不能了知自己此时正处于起瞋恨怨恼之
违心境界,方得名为无“证自证分”也。是故,意识觉知心于六尘境界中,皆能了知自
身是否处于顺违之境,皆有“证自证分”也,非如应成派诸中观师之妄谓意识觉知心无
“证自证分”也。
如是,一切俗人尚能证知意识灵知心之具有“证自证分”功能,而彼等自认最有修
行、最有证量、最有智慧之应成派诸中观师,竟然不能觉知意识自己有“证自证分”,
真可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之人也。一切应成派中观师,其实皆早已证知意识自己之“
证自证分”,只缘于欲维护其应成派中观之歪理,而故意颠倒其说罢了。
佛如是于第三法轮诸经中说第八识心无“证自证分”,复说意识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实相与物理学一致吗?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我们现在的科技非常的进步,特别现在的天文学、物理学,是
以前古代的人类所不能企及的。有些人就认为,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教——那个时候
释迦牟尼佛创建的佛教,那是一个古老的宗教,这古老的宗教一定没有现代的科学知识
。所以就会产生一个疑惑:现在的科学所说的,与佛法所谈论的“实相”有符合吗?恐
怕是不符合才对吧!
事实上不然,因为佛法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实相”,既然祂是永恒不变的实相,
所以永恒不变的实相祂是没有古今的时间差别的。也就是,这种实相的事情祂是永远存
在的,既然祂是永远存在的一个法,所以祂没有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现在的法界的
实相,跟两千五百多年前是一样的;乃至跟侏罗纪当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乃至未来无量
无边的劫数之后,这个实相还是不变的。所以佛法中所谈的实相,祂是不论时间的,是
古今中外都可以符合的,这样才是佛法的实相。等于放诸四海皆准的,那才是佛法的实
相。
我们首先来说说,佛法中有跟目前物理学一致的部分,我们接著再来说不一致的部
分。一致的部分,譬如,我们讲物理学所探讨的就是物质——那是现代的物理学,现代
物理学所探讨的物质,事实上在佛法中也谈论。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实相与现代科学一致吗?
会有提出这个题目,是因为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我们现在的科技非常的进步,特别现在
的天文学、物理学,是以前古代的人类所不能企及的。有些人就认为,两千五百多年前
的佛教——那个时候 释迦牟尼佛创建的佛教,那是一个古老的宗教,这古老的宗教一
定没有现代的科学知识。所以就会产生一个疑惑:现在的科学所说的,与佛法所谈论的
“实相”有符合吗?恐怕是不符合才对吧!
事实上不然,因为佛法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实相”,既然祂是永恒不变的实相,
所以永恒不变的实相祂是没有古今的时间差别的。也就是,这种实相的事情祂是永远存
在的,既然祂是永远存在的一个法,所以祂没有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现在的法界的
实相,跟两千五百多年前是一样的;乃至跟侏罗纪当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乃至未来无量
无边的劫数之后,这个实相还是不变的。所以佛法中所谈的实相,祂是不论时间的,是
古今中外都可以符合的,这样才是佛法的实相。等于放诸四海皆准的,那才是佛法的实
相。
我们首先来说说,佛法中有跟目前物理学一致的部分,我们接著再来说不一致的部
分。一致的部分,譬如,我们讲物理学所探讨的就是物质——那是现代的物理学,现代
物理学所探讨的物质,事实上...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0
远离邪命非法:《阿含经》里释迦牟尼佛对出家众所示占相、咒术的态度
──兼论他对神通的看法(注1)──
罗正心
国立政治大学、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
页次:9-28页
东方宗教讨论会论集新3期(1993.10出版)
一、前言
占相、咒术与神通似乎一直是人类感兴趣的,而在传统与习惯的
认知里,它与宗教有某种关连 (注2)。由于宗教与神通方术若即若离
,在佛教一般性介绍或入门的书籍,常有针对两者关系的澄清 (注3)
。其实从佛典中看,占相、咒术自为一范畴,神通另为一范畴;而佛
教徒有在家与出家人之分,佛陀允许在家人做的,不一定同意出家人
做。本文仅探讨佛陀对出家人表示有关占相、咒术的态度,兼论他对
神通的看法。简单地说,佛陀明白地反对出家人从事占相、咒术,而
有条件地许可神通的表现。但如果以它们为手段,于身外有所希求,
或满足现世利益(如名闻利养)为目的,则皆在释迦牟尼佛反对摒斥之
列。在后文可以发现,它们与调伏自身贪、瞋、痴,以解决世间烦恼
(如老、病、死、无常诸苦),达到涅盘或心解脱为目的之佛法有别。
本文系以《大正新修大藏经》里的《阿含经》 (长、中、杂、增
一、别...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2278
31
什么是实相,大小乘共许的就是无我的真理。此真理并不只是适用于证得初果以上的圣
人,也适用于六道的众生。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只是众生迷惑执着有我,所以造
业受苦。
什么是现象,就是基于因果的各种生灭有无的变化。现象是此时有,彼时无;此地有,
彼地无;此人有,彼人无;凡此种种。
将实相和现象混淆起来,是学佛常犯的一个错误。众生受苦,这个是现象,虽然实相是
无我的(只是迷惑的众生没有证悟到)。如果这时候把实相和现象混淆起来,在小乘来
讲,就会出现有的人认为既然苦的本质是无我,那么又何必去修行断苦?在大乘来说,
会出现有人认为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么连修行都可以舍弃的问题。把
实相和现象混淆起来出现的问题不只这两个,还有其他的,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依此道理,来说说平行线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在讨论中有人把实相和现象混淆起来,那
么结果就是当别人在说现象的时候,他说实相。结果就是平行线,最终结果就是连现象
都搞不清楚、焉谈现象后面的本质。
说某某度众生,指的是现象,某某不度众生,指的也是现象。F兄把辩论重点放在“阿
罗汉是自了汉”上,他认为这种说法隐藏了阿罗汉执着有我,而阿罗汉已经证...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2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出离痛苦的实修方法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出离痛苦的实修方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5 14:55:07 2013, 美东)
葛印卡老师
下文选自「内观的钟声已响起」一书,由内观研究所出版。
问题 :就修行而言,最关键的了悟似乎是体证四圣谛,而这比起佛教对宇宙的一切诠
释都来得重要。
葛印卡老师 :是的,因为这四圣谛是普遍真理。 没有人能否认第一圣谛,苦的实相。
与不想要的人、事物、处境交会(怨憎会),以及不能与想要的人、事物、处境交会
(爱别离)皆带来痛苦。 因此,第一圣谛,苦谛,苦的真理,是普遍适用的。 第二圣
谛,集谛,痛苦的因由,这从内心去体会和从外在看来有所不同。 我感到痛苦,似乎
是因为外在世界发生了一些我不想要发生的事,或发生了一些不符合我期望的事。 然
而,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能体会:「我所感受到的痛苦源自于我所起的贪爱或瞋恨反
应。我喜欢某些东西,并生起贪爱。我不喜欢某些东西,并生起瞋恨。」此第二圣谛对
所...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出离痛苦的实修方法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出离痛苦的实修方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5 14:55:07 2013, 美东)
葛印卡老师
下文选自「内观的钟声已响起」一书,由内观研究所出版。
问题 :就修行而言,最关键的了悟似乎是体证四圣谛,而这比起佛教对宇宙的一切诠
释都来得重要。
葛印卡老师 :是的,因为这四圣谛是普遍真理。 没有人能否认第一圣谛,苦的实相。
与不想要的人、事物、处境交会(怨憎会),以及不能与想要的人、事物、处境交会
(爱别离)皆带来痛苦。 因此,第一圣谛,苦谛,苦的真理,是普遍适用的。 第二圣
谛,集谛,痛苦的因由,这从内心去体会和从外在看来有所不同。 我感到痛苦,似乎
是因为外在世界发生了一些我不想要发生的事,或发生了一些不符合我期望的事。 然
而,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能体会:「我所感受到的痛苦源自于我所起的贪爱或瞋恨反
应。我喜欢某些东西,并生起贪爱。我不喜欢某些东西,并生起瞋恨。」此第二圣谛对
所...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三章 老师与学生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4:03  点击:152
第三章老师与学生
良师的特质
给予业处的善友(良师)是:亲切认真可敬者,讲说温和言语者,能做深奥谈论者,不
会无因催促者。(《增支部.七法集.第36经》)具备如此等特质、真心要利益人、侧
重于进展的人称为「善友」。《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1段》许多修行者经常会问这样
的问题:「我应该跟随多位老师或者跟随一位老师学习?」答案是:「就第一级修行者
而言,最好是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从这位老师学到所有止禅与观禅的精要之后,你可
以再去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为何如此呢?因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老师有时会有不
同的方法与途径。有时他们所讲的话听起来似乎彼此矛盾,但是事实上他们所谈的道理
是一致的,只不过从完全相反的途径去契入它而已。因此,为了避免混淆,刚开始最好
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学习。当你的基础稳固之后,你可以跟随多位老师学习。那时你可
以学到通向涅槃的多种途径。然后你就能成为真正善巧的老师,能够针对不同根性的人
,给予不同的修行方法,就有点像佛陀那样。
好的禅修导师就像好的医生...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善知识十相-zz
善知识十相及弟子相
——浅谈师生关系
妙音
先谈善知识十相:
一、调伏:即指戒律。戒又名解脱,谓能持净戒即能得到解脱。然而,现今有许多
“持戒”者,只是拼命把持戒条,只注重表面形式,不去了解佛陀制戒的精神所在,结
果是越持越烦恼,甚或与佛陀制戒的意图相违。经中常说:戒为三学之首,由戒才能生
定,由定才能发慧。所以作为法师,学戒、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懂得戒的开遮
持犯,懂得戒的精神,才能教导好学僧,并使其得到解脱。然今有类法师,自己寮房中
常有异性的谈笑声,甚至作无义的服务,却用种种借口来为自己辩护,告诉学生说:“
你们学的是佛,不是学某法师。”真是令人费解。常言说:“身教胜于言教”,故为人
师者,当重身行。试想如此之人,若单方面地要求学生,而不知检点自己,如何使学生
对佛法产生信心而得受用?谈到这里,使我不觉想起二则持戒精严且非常感人的故事。
一则是,某佛学院有位法师,因同修带了一位异性客人到其僧寮倒开水,事后此法师硬
要那位同修念大悲咒水,给其房间洒净。另一则是某期《法音》刊登一篇文章介绍说:
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和尚,有一天,一位三十几岁的妇女来向他请问佛法,老和尚把门打
得开开...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puppeteer (舟云) 于 (Mon Jun 21 19:59:27 2010, 美东) 提到: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puppeteer (舟云) 于 (Mon Jun 21 20:08:14 2010, 美东) 提到:

如来就是非虚妄的那个。
☆─────────────────────────────────────☆
puppeteer (舟云) 于 (Mon Jun 21 20:11:10 2010, 美东) 提到:
那个就是那个。 ^_^
☆─────────────────────────────────────☆
puppeteer (舟云) 于 (Mon Jun 21 20:13:49 2010, 美东) 提到:
不陪你扯了,回家去了,呵呵。
☆─────────────────────────────────────☆
puppeteer (舟云) 于...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一章 定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5:07  点击:189
第一章定
定的基础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清净道论.第一章.第1段》.
现在我们要开始走上一条正道――培育内心宁静安详之道,亦即一般所说的「定」。在
佛法的修学上,这是我们称为「心清净」的道路。这条道路唯有「住戒」或「立足于戒
」的人才能履行。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立足于戒的人才能无愧于心。唯有以一颗坦荡无
愧的心,你才能顺利地培育定力。因此,如果我们真心要培育定力的话,就应当稳固地
建立起自己的戒行。什么是「戒」呢?扼要地说:不作诸恶,实践善行,清净自心,是
诸佛教。《法句经.第183偈》在这首偈中有三项要点,其中前两点是戒的范畴:一、
不作诸恶――身业方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业方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
口、不绮语;意业方面:不贪婪、不瞋恨、不邪见。二、实践善行 ――身业方面:救
护众生、布施、贞洁;业方面:诚实语、和合语、柔顺语、利益语;意业方面:出离、
慈爱、正见。三、清净自心――当一个人具备了不作诸恶与实践善行的基础之后,他应
该进一...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2278
38
有两个问题,想看看各位怎么回答,能引阿含经回答最好:
1,如果苦是实相,而人人都能感知苦,那么岂不是人人都证得实相了。
(这个跟“无我”不同,大多数人不知道“无我”;而对于学佛人来说,除非至少证悟
初果,不然也只是道理上知道无我,但并未亲证无我)
2,如果苦是实相,那么阿罗汉断苦入涅盘,那岂不是离开了实相?有人会说,涅盘也
是实相,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实相有两个?可以从一个进入另一个?
f*******e
发帖数: 5594
39
我的看法:
1.无常、无我(非我)、空、苦是等同的,你翻开阿含经的前面的章节,几乎随处都能
看到。
无我、苦的感知有不同的层次,不知道佛法的人,也会感知到日常的苦,和很多事情的
无奈(我无法控制)。这些都是无我、苦的表现形式。但如果学了佛法以后,就会知道
这些表象上的苦,是有它们的深层原因的。因为在我们这个五蕴世间的最基本层面上,
它就是苦,是无我。我们的苦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错。一个人如果看到了佛法,理解了
佛法,相信了佛法,那他就是知道了世间的实相。这个不是证悟的问题。比如:我们都
知道高压电会电死人,我看到过这个道理,理解了这个道理,相信了这个道理,那么我
就是知道了这个高压电会致死的实相,我不需要去亲自去体验一番。
2.我们说五蕴的实相,就是在达到“涅磐”之前的状态,涅磐是不属于我们这个五蕴世
间的,你也可以说它是“实相”,就比如说涅磐是寂灭、清凉、清净、真实等(杂阿含
经第39经),但那只是指向它的一些特性而已,并不等同与说五蕴的实相。涅磐的状态
是无法用五蕴世间的东西来具体精确描述的。
W*********E
发帖数: 197
40
《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开示说:
当于此处,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阿赖耶识和合依托。云何
和合依托?谓此所出浓厚精血合成一段,与颠倒缘中有俱灭,与灭同时即由一切种子识
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于此时中说识已
住结生相续,即此名为羯罗蓝位。(《瑜伽师地论》卷1)
这里的羯罗蓝位是指受精卵位,意思是说,能够持业种入胎、执持受精卵的结生相
续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然而宗喀巴却把 弥勒菩萨的这段开示文字重新排列组合
,并加以扭曲原意,于《菩提道次第广论》卷6第179页变成这样:
与此同时中有俱灭,与灭同时,即由阿赖耶识力故,有余微细诸根大种和合而生,
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尔时识住,即名结生。诸有不许阿赖耶者,许为意识结生
相续。(《菩提道次第广论》卷6)
宗喀巴肆意将 弥勒菩萨所说的结生相续识阿赖耶识窜改为意识。但是佛说意识是
缘生缘灭之法,意识念念变异生灭,于五位中必定断灭,只有一世,是生灭法,不能贯
通三世。宗喀巴却与佛唱反调说“意识为结生相续识”,妄计意识为能取后有的常住法
,宗喀巴明显违背佛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的至教...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1
“无因唯缘论”,只有六个论的說法不但走不出死胡同,而且害死人啦!
如来藏,阿赖耶識就是法界實相,阿赖耶識於佛法修証中的重要性:
首先,佛教修行者必定相信轮回,如果没有轮回,那么死了就完了,不需要修行,搞这
么多名堂,又是闻又是思又是修的,不需要这么累,只管吃喝玩乐,早死晚死一样。
第二,既然有轮回,那么是什么在轮回?因為死時五陰己滅, 这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了!
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在轮回,我们怎么把握轮回呢?就象原始人连车都没见过,而说自己
会开车,你相信吗?
所以,修行的真正开始,必定是从了知什么东西在轮回开始的,只有知道什么因什麼作
用在轮回,才谈得上改造命运,保证生生世世修行,保证最终成佛等等。
这里就引起两派争论来了,反方认为,缘起性空就是佛教真理,不需要有
轮回的主体,认为如来藏是“性空唯名”的方便说,并没有如来藏可证可知;正方认为
,如来藏就是轮回的主体,离开如来藏谈一切问题都是戏论。下面就两派观点是否吻合
三转法轮经典和三法印来作辨证:
初转法轮之《杂阿含经》卷五:记录了一个叫焰摩伽的比丘说: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
所有。遭到了僧团的一致反对,大家都劝他舍弃邪见,最终,焰摩伽...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1414
42
我觉得“实相”这个概念有很多矛盾
如果是相,则必然是名色的结果,自然脱离不了五蕴。前面加个定语“实”,听起来好
像有真理真相的意思,但毕竟修饰的也是那个“相”。五蕴带来的“真实”的结果,是
不是还是五蕴的结果?那也就是说,我们的修行就不是脱离五蕴,而可以去修从一种有
我的“五蕴”,过渡成无我的“五蕴”?
相应该就是相,没有虚实之说。只要是相,就是五蕴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相是可以被
描述的。脱离五蕴了,就涅槃了,所以涅槃之境是不可描述的。不管通往涅槃的路有多
么曲折困难,至少通往涅槃之路的逻辑是严谨的(你可以说涅槃本身不讲逻辑,但实现
涅槃的过程应该有逻辑,否则无论大小乘一切都不用谈了)
我觉得“实相”这个概念是把游戏的规则开个后门,这样原来违反游戏法则的,已经就
是游戏法则的一部分了,但严谨性就没有了
a***n
发帖数: 1993
43
嗯 这么说清楚些。
但是在小乘里,生灭就是世间的实相了,所以一条业流影响其它业流致解脱,也应该是
实相。“阿罗汉是自了汉”是在实相层面成立的命题。你说的应该是大乘的实相。
b*****l
发帖数: 3821
44
实相有不同的层次,虽然名词上都叫做实相。
在小乘或者声闻乘看来,四谛是对世界的一个整体描述,
有苦,有苦的原因,有灭苦的办法,有最后的境界。
感知到苦,只是摸到实相的一部分。
另外人人都能感知苦,并不是证得苦谛的实相,
苦谛是一切都是苦,一般人大概认识不到也做不到。
e*******g
发帖数: 1407
45
在常去的网站看到这篇好文,真是一篇很深刻让人读了心里平静的文章,转过来和大家
共享.虽然作者才二十多岁,却悟到了很多人一辈子悟不到的东西.
佛性自性性相照,因缘了脱皆自然 - 网友“口羊”跟卢台长学佛的真实反馈
卢台长您好,我是上海的听众,1986年出生,今年24岁,能有缘声闻台长弘法真是
万分荣幸,我大约于两年之前开始考虑“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这个
世界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的繁华和谐,背后隐藏着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一个人的
快乐,总是相对的建立在自己或者别人的痛苦之上,世间的道理也并不能真正去判定谁
对谁错,谁好谁坏,而只能相对而言。人在得到快乐后,总是还想得到更多,没有止境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其实我们并没有得到过所谓的快乐,而是在追寻“自我”快乐的
路上苦苦奔波没有尽头。社会上充斥着权力和金钱的争斗,没有所谓的朋友和兄弟,只
有利益上的互相利用,要么互相依赖要么互相伤害,但是最终只有两败俱伤,物质拥有
的多寡并不能填补性灵上的空洞。每个人都在自欺和欺人中生活,无法自拔。这样活着
的人生有何意义?带着这个问题,我辞去了我的工作,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在家中寻找答... 阅读全帖
l*******9
发帖数: 21
46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佛性自性性相照,因缘了脱皆自然
卢台长您好,我是上海的听众,1986年出生,今年24岁,能有缘声闻台长弘法真是万分
荣幸,我大约于两年之前开始考虑“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
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的繁华和谐,背后隐藏着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一个人的快乐
,总是相对的建立在自己或者别人的痛苦之上,世间的道理也并不能真正去判定谁对谁
错,谁好谁坏,而只能相对而言。人在得到快乐后,总是还想得到更多,没有止境,所
以从根本上来讲,其实我们并没有得到过所谓的快乐,而是在追寻“自我”快乐的路上
苦苦奔波没有尽头。社会上充斥着权力和金钱的争斗,没有所谓的朋友和兄弟,只有利
益上的互相利用,要么互相依赖要么互相伤害,但是最终只有两败俱伤,物质拥有的多
寡并不能填补性灵上的空洞。每个人都在自欺和欺人中生活,无法自拔。这样活着的人
生有何意义?带着这个问题,我辞去了我的工作,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在家中寻找答案,
从天文到地理,从科学到玄学,不管知识有多么深奥,描绘有多么奇妙,总逃不开“争
斗”二字,不管是自然界,人,还是天上地下,外太空,宗教之间,极力寻求和谐的同
时却总是充斥着争斗。所谓好的,善良的,高尚的,极力与不好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观照的奇迹里有这么一段:
如果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阿赖耶识,还是大家共享一个共同的阿赖耶识?」
这问题显示我们尚未了解互即互入和互相交融的真实本质,仍然被薛丁格所谓的「心的
算术悖论」所困惑。

那么,我们或许会问:「我们如果不是各自拥有独立的阿赖耶识,为什么会有分属于自
己的记忆?」我们能够说某个孩子学习功课的结果是另一个孩子理解了功课内容吗?
波浪在水面上拍碎,虽然无法离开水而存在,但仍有自己的形式和位置:河流可是由许
多小溪汇聚而成的,但是每一条小溪都与河流合而为一。在海的表面,会看见波光粼粼
,一波卷起,一波碎落,每一波的存在都必须依赖其他波的存在。
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并不是自己专属的珍贵财产,而是跟所有其他生命息息相关的活
生生的实相。它们和我们的身体一样,一刻也不停息地在变化。每一个事物都是实相,
但是实相并不局限在「一」或「多」的概念里。
a*****y
发帖数: 33185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五章 修行的障碍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2:18  点击:148
第五章修行的障碍
十种障碍
住所家利养 ,众与业第五 ,旅行亲戚病 ,读书神变十。《清净道论.第三章.第29段》
障碍有两类:一类是比较外在的,即所谓的十种障碍;另一类是较为内在的,即所谓的
五盖。先,修行者应当破除十种障碍。以下十种障碍的陈述乃改编自《清凈道论》,只
是第十种(神变)另加了一些适合初学者的解释。《清净道论》的陈述是以出家修行者
为例所做的解释,在家修行者的情况可以据理类推。这十种障碍对有些人是障碍,对有
些人则不成障碍。前者
在修行时应以少事为妙,后者则能因不执取而不被障碍所束缚。
(一)住所1. 这并非对一切人都是障碍。对于热心从事于装修建筑等事的人,或在自
己的住所里喜好积储很多物品的人才是障碍。2. 有些人会因种种原因而对自己的住所
有种种的期望,并对住所的一切非常执取,对这样的人而言,住所自然成为障碍。
(二)家1. 「施主的家幸福,我也幸福」,如果像这样子和施主相亲相伴而住,对于
这样的人,家则成为障碍。2. 对于有些人,即使与父母亲同住,...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佛心相续
《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悔。
摒除三毒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
《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
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
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
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
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如是等心,要
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乱。可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住
是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于一尘中,具无
量世界;无量世界,集一毛端,于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碍。
《华严经》云:有一经卷,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
---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l****u
发帖数: 2166
50
本人理解。
一合相是指任何一个在语言交流中思维认为有意义的词语所指向的可以被认知或者想象
的物体。
我的理解是 - 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不用其他的名词,统统叫做’微尘众‘。佛陀解释了
为什么不这样叫,而用一合相来称呼不同的物体, 给各个微尘众,起个名字而已。
佛陀接着说,按照我的理解 - 如果我们用任何名词(一合相)来代表什么具体的物体
,就已经表明我们不知道他是什么,或者他的真相无法被表达,所以才发明一个名词(
一合相)来笼统的代表。:))))
这样一来,世界的真相被笼统的用名词(一合相)来代表了 - 因为没有其他的更确切
的表达方式。
不过大众对名词(一合相)开始误解,以为他们有超越交流的深度,这是错误的。

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那么我们这世界是实有的吗?按世尊的般若实相的理论,显
然世界不是实有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当然属于有为法
,所以也是“梦幻泡影”,世界乃心所变现,所谓“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既然世界
不是实有的,按原句的逻辑,“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若世界不是实有,则不是
一合相。所以“一合相”的概念应该近似于——极微小实体的聚合——的意思。...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