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粮票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u****d
发帖数: 23938
1
☆─────────────────────────────────────☆
babycrynot (不哭的小孩儿) 于 (Tue May 3 23:31:04 2011, 美东) 提到:
珍藏有一段时间了,看看和你们朝夕相处的红人的生活照!让你们猜猜是谁?
☆─────────────────────────────────────☆
updownlife (渔夫) 于 (Tue May 3 23:32:08 2011, 美东) 提到:
who?:)
☆─────────────────────────────────────☆
tuxedos (tuxedos) 于 (Tue May 3 23:32:24 2011, 美东) 提到:
村长?
☆─────────────────────────────────────☆
boshihou2 (捉蛇者) 于 (Tue May 3 23:32:49 2011, 美东) 提到:
土豆?
☆─────────────────────────────────────☆
filamoon ... 阅读全帖
y******9
发帖数: 606
2
粮票是城里才有,所以叫商品粮,农民没有粮票。但是商品粮不意味着粮食可以自由买
卖。粮票和户口是同时搞的吗?都是陈云?对那段历史不清楚了。后来粮票取消了以后
,为什么没有把户口取消呢?
看国内会不会公私合营吧,如果会,那就差不多会是LZ说的。也就是,看习或者刘鹤是
不是心底里相信计划经济那一套,如果是,那他们肯定会要试一试的


: 既然你知道粮票这个单词,为何不知道 商品粮 这个单词呢

: 卖。

a********k
发帖数: 11445
3
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是用粮票的,但是后来就取消粮票,粮票全换鸭蛋了。有一次我很小
的时候,我爸妈带我去城里玩,带了点吃的,带了钱,没带粮票。回家等公车的时候,
公车站旁边有个卖肉包子的,我就站在卖肉包子的旁边,眼巴巴的看着肉包子,在旁边
闻味儿,也不说要吃。我妈想给我买,但是卖包子的说没粮票不卖。后来公车来了,我
妈抱我上了公车,我就站在公车门里面,还是眼巴巴的通过公车门望着肉包子,直到公
车突然把门关了开动,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得特别伤心,结果晚上回家我妈给我包
了肉包子吃。
f*******d
发帖数: 12693
4
你小看来不知道啥叫粮票布票油票肉票,啥叫全国粮票啥叫地区粮票,全国粮票一斤换
多少鸡蛋,上海粮票一斤换多少,血泪斑斑啊。
h***e
发帖数: 20195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hanghai 讨论区 】
发信人: honde (宏德之坚韧不拔),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上海知青网站上的寻人启事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0 11:30:12 2013, 美东)
可以责备无情的父母,可以埋怨不幸的人生,可以怪罪上山下乡,但是都无法解脱心中
的伤痛。
这些是上海知青网站上的寻人启事
寻找父母
寻找一下曾经在嫩江县医院遗留过男婴的(上海)知青,在孩子6、7岁时曾去嫩江找过
,当时邻居们说他们已经去河北了,所以没有找到,现在这个被遗弃的男婴以长大,很
想找到他的亲生父母。有知情的好心人请联系QQ1028165661、电话18245622108 张先生

寻找亲生母亲
寻找亲生母亲男/我是1974年11月18日出生在南昌/听我养母说我一出生就被我养母的姐
姐从医院抱到我养母这里来了/听她们说当时我养母的姐姐还给了我亲生母亲一点粮票
和几十元钱/听她们说我亲生母亲是上海知青下放到南昌来的/抱我到我养父母这来的是
我姨娘名叫樊结兰/我姨娘七十年代曾经在南昌...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2262
6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我那木讷的同学
算起来和这木讷的同学的时间是最长的,同班了很多年。
我叫他群吧。
因为同学时间长,我们关系还是不错的。各个同学段的QQ群不少,不过我和他基本都
不在群里。那是因为我们都在各个群里和别的同学很少生活交叉的生活轨迹,没有很
多的共同话题。国内同学的QQ群,不就是各种晒?我没有什么可晒的,刚好群也没有
什么可晒的。我偶尔也和别的同学聊几句,问到群的时候,大家也匆匆带过,说他甚
少和别的同学联系。看来大家都是被边缘化的人。
说起群,首先就是整洁。整洁的就叫个过分。我们在校住宿的时候,大家都笑他的床
是全校最整洁的一张床。床单被铺的没有一丝皱纹,被子永远叠的棱角分明。就是新
的被子我都无法铺的那么平整,叠的那么棱角分明。在学校的时候友谊寝室很多年,
经常串门。任何时候,我们寝室到他们寝室去,他的床永远没人敢坐,倒是我的床,
永远人家最喜欢坐。我把自己的床弄得很软,眼睛一扫,就知道我那是坐上去最舒服
的一张床。所以我的床就是永远无法平整。还有他的东西永远很有序。我很奇怪,这
样的人应该是去当兵的。
其实和群上学很多年基本没有说过话。没有说过话,是他的话少,你基本不能感觉到
他的存在。到后来我们到外...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2262
7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想起方便面
爸爸其实挺爱赶时髦的。
记得小时候,爸爸吹牛,几分钟就可以烧一壶水,两分钟就可以做一碗面。 他买了个
热得快,烧水很快,然后用开水泡快餐面。那时候热的快和方便面都很稀罕。只是过了
两天,那热得快就坏了,快餐面很快就是每个人都吃的玩意儿了。记得我一个表哥到我
们家就说,说原来的孩子父母就是放养,花不了多少钱,然后话锋一转,就是他儿子每
天两包快餐面,要花多少钱。当时对他儿子每天能吃方便面好生羡慕。
到后来离开家上学,方便面吃的挺多。我们那时候还用粮票。舍不得花钱。但是粮票是
学校发的,我们也吃不完,用粮票换快餐面舍得。九分钱就一斤粮票可以换五块方便面
。大部分时候我们就是开水泡着吃。当时我们宿舍有个当地的女生,她爸爸总是给她送
菜。她有个酒精炉。我们学校下午还卖一种烤的饼,很香,还有炸油饼。和我比较要好
的一个女生,总是控制不住吃。一天中午,我去买了一个那种烤的饼,说等油饼出来去
买油饼。结果这女生说,她就不吃油饼,买了两个烧饼。等到吃油饼的时候,她忍不住
跟着去吃了油饼。倒吃晚饭时,她忍不住去吃了晚饭。然后我们用粮票换快餐面,他看
着就想吃,泡了两块。我是等着用酒精灯煮了一块方便面。闻...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2262
8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想起方便面
爸爸其实挺爱赶时髦的。
记得小时候,爸爸吹牛,几分钟就可以烧一壶水,两分钟就可以做一碗面。 他买了个
热得快,烧水很快,然后用开水泡快餐面。那时候热的快和方便面都很稀罕。只是过了
两天,那热得快就坏了,快餐面很快就是每个人都吃的玩意儿了。记得我一个表哥到我
们家就说,说原来的孩子父母就是放养,花不了多少钱,然后话锋一转,就是他儿子每
天两包快餐面,要花多少钱。当时对他儿子每天能吃方便面好生羡慕。
到后来离开家上学,方便面吃的挺多。我们那时候还用粮票。舍不得花钱。但是粮票是
学校发的,我们也吃不完,用粮票换快餐面舍得。九分钱就一斤粮票可以换五块方便面
。大部分时候我们就是开水泡着吃。当时我们宿舍有个当地的女生,她爸爸总是给她送
菜。她有个酒精炉。我们学校下午还卖一种烤的饼,很香,还有炸油饼。和我比较要好
的一个女生,总是控制不住吃。一天中午,我去买了一个那种烤的饼,说等油饼出来去
买油饼。结果这女生说,她就不吃油饼,买了两个烧饼。等到吃油饼的时候,她忍不住
跟着去吃了油饼。倒吃晚饭时,她忍不住去吃了晚饭。然后我们用粮票换快餐面,他看
着就想吃,泡了两块。我是等着用酒精灯煮了一块方便面。闻...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2262
9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想起方便面
爸爸其实挺爱赶时髦的。
记得小时候,爸爸吹牛,几分钟就可以烧一壶水,两分钟就可以做一碗面。 他买了个
热得快,烧水很快,然后用开水泡快餐面。那时候热的快和方便面都很稀罕。只是过了
两天,那热得快就坏了,快餐面很快就是每个人都吃的玩意儿了。记得我一个表哥到我
们家就说,说原来的孩子父母就是放养,花不了多少钱,然后话锋一转,就是他儿子每
天两包快餐面,要花多少钱。当时对他儿子每天能吃方便面好生羡慕。
到后来离开家上学,方便面吃的挺多。我们那时候还用粮票。舍不得花钱。但是粮票是
学校发的,我们也吃不完,用粮票换快餐面舍得。九分钱就一斤粮票可以换五块方便面
。大部分时候我们就是开水泡着吃。当时我们宿舍有个当地的女生,她爸爸总是给她送
菜。她有个酒精炉。我们学校下午还卖一种烤的饼,很香,还有炸油饼。和我比较要好
的一个女生,总是控制不住吃。一天中午,我去买了一个那种烤的饼,说等油饼出来去
买油饼。结果这女生说,她就不吃油饼,买了两个烧饼。等到吃油饼的时候,她忍不住
跟着去吃了油饼。倒吃晚饭时,她忍不住去吃了晚饭。然后我们用粮票换快餐面,他看
着就想吃,泡了两块。我是等着用酒精灯煮了一块方便面。闻...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9698
10
票证年代“三件宝”远远不如“生猛”好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11-13 来源: 广州日报
生猛广州 淡定广州
旧闻新读
文/曾应枫
年初,我参加广州电视台一节目,一位老广州人拿出他收藏的一叠旧粮票、布票、
油票、煤票还有柴票,即引起众多老街坊哗然,纷纷抢咪,争相诉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统购统销,广州市民如何凭着各种票证生活的经历。这是每个上了五六十岁人的集体记
忆,想起来沉重,说起来却成笑料。当年的物质生活何其匮乏,每人每月限量二两肉,
二十八斤大米,一年半斤油,一丈三尺六寸布,煤和柴火也要凭票供应。有市民回忆,
为了让家中孩子吃上肉,天没亮就去菜市场排队,猪肉档前已经排起一条长龙,除了老
人和妇女,还有一块块砖头,一块砖头代表一个人,去晚的人得乖乖地跟在砖头的后面
,有不服者把砖头踹开,就会招来一场吵闹。天大亮,姗姗来迟的猪肉佬见谁不守秩序
,就会在切肉间将刀往里一撇,你看中的那块“半肥瘦”到你手,就成了肥多肉少。那
时的“猪肉佬”可是最为炙手的“三件宝”之一。
当然,再艰难也难不倒爱吃、喜欢到处寻吃的广州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医生
”和“司机”也一跃成为“三件宝...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20195
11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上海知青网站上的寻人启事ZZ
可以责备无情的父母,可以埋怨不幸的人生,可以怪罪上山下乡,但是都无法解脱心中
的伤痛。
这些是上海知青网站上的寻人启事
寻找父母
寻找一下曾经在嫩江县医院遗留过男婴的(上海)知青,在孩子6、7岁时曾去嫩江找过
,当时邻居们说他们已经去河北了,所以没有找到,现在这个被遗弃的男婴以长大,很
想找到他的亲生父母。有知情的好心人请联系QQ1028165661、电话18245622108 张先生

寻找亲生母亲
寻找亲生母亲男/我是1974年11月18日出生在南昌/听我养母说我一出生就被我养母的姐
姐从医院抱到我养母这里来了/听她们说当时我养母的姐姐还给了我亲生母亲一点粮票
和几十元钱/听她们说我亲生母亲是上海知青下放到南昌来的/抱我到我养父母这来的是
我姨娘名叫樊结兰/我姨娘七十年代曾经在南昌市龙王庙菜场卖菜认识的我亲生母亲/自
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总觉得有点遗憾/我现在已经成家/有个八岁多的儿子/望有好心人
有知道点情况的与我联系/QQ24560286/电话/13767012773/谢谢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糕点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糕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0 06:54:23 2017, 美东)
http://hx.cnd.org/?p=147954
单若水
提起“糕点”二字,兰州人会立马想到“三合公”和“天生园”出的水晶饼、萨其马、
鸡蛋糕、绿豆糕、饼干、桃酥、提糖月饼、蓼花棒、江米条等这些多油、多糖的食品。
在当今减肥风靡、“三高”普遍的时代,这些食品早已成了不少人眼中的不健康食品、
甚至就如同毒品。
可在我的童年,这些物件却是梦寐以求、平日里很难吃到的奢侈品。当时父亲的工资虽
达百余元,在普通百姓中已算高了,但因家中人口多,经济并不宽裕,平时家中从不买
这些东西。而且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里,这些物件并非如同大饼、馒头一样平日里就
可吃的正常食品,仅是“礼品”而已,只有在过年、过节、贺寿和走亲戚、看病人时才
会用到它们。小时候大抵是过年或老祖母的生日时,才会有幸吃到亲友们作为礼品提来
的糕点。
当时的糕点,如水晶饼那样的酥皮点心,一般是一两...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1842
13
来自主题: _innervision版 - 关于靖安的记忆
潮音桥。 力学,数学一般在师专考,化学,物理在俺们学校考。 俺高二那次,
数学和化学同一天上下午,根本来不及从城中跑回城南,只考了个数学。 习题精编是
浙江省的统一教材,你们学校怎么没有哪,俺的初中朋友全在贵校,哈哈。老爹大院里
和你一级的小孩都有好几个,俺又不是不知道。
粮票当然重要了,全国粮票更加了,没觉得怎么好玩啊。你上哪里换的?呵呵。神通广
大嘛。 那时候换粮票很麻烦的。 居民户口,每个月就靠着购粮证上那点口粮限额买
米吃饭, 我记得初中生24斤,高中生27斤,人家如有小伙儿肯定不够吃的,在乎点
也很正常。
俺们高中又不是啥景点,有啥好去的。 俺都几乎没回去过,大学时还每个春节去给老
师拜年,后来也就回南方回国才去一次。 有些老师都去世了。 :(

力竞赛的, 而且也没有任何辅导。县里比赛后, 我们就到你们学校去比赛,当时对你
们学校的印象就是几声汽笛和校门附近的观音桥?
好像是市体育场?),我说的闷头做题当然是指考试。之前连你说的习题都没有。 记
得有一次出发前忘了换粮票,副校长就借给我几斤全国粮票。考试回来后他就叫我还,
我赶紧找个地方换了还给他。当时觉得那个校长很好
g*****g
发帖数: 6798
1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杨继绳: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
杨继绳: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
发布时间:2011-03-08 11:00 作者:杨继绳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724次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的经济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
纳入国家计划,“全部国家经济机构将变成一架大机器,变成几万万人遵照一个指令工
作的大机器”。到改革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运行了20多年,这个体制在改
革初期的状况是: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在农业方面,毛泽东逝世时以集体经济的
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为主,还有2093个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1980年,全国有
农村人民公社54000个。参加人民公社有1.7亿户,8亿人口,3亿劳动力。农
村私营经济基本绝迹。(1981年《中国经济年鉴》,张思骞:《1980的中国农
业》)一切土地都是集体种植。
在工业总值中,1979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占81.0%,集体所有制工业占1
9.0%,没有私营工业。(《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194页)1978年,
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全民所有制商业占90.5%,集体所有制商业占7.4%,
个体商业只占0.1%,农民对非农业居...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1723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Dogerella (Cherry),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廖伯康:大饥荒时期四川饿死1250万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5:33:22 2012, 美东)
http://news.qq.com/a/20110415/000513.htm
廖伯康62年入京反映四川大饥荒悲惨实情
2011年04月18日14:59四川在线-文摘周报林雪我要评论(16)
字号:T|T
[导读]杨尚昆:我们知道四川死人的情况严重,但详情如何,得不到证实。你说说,四
川究竟死了多少人?廖伯康举起一个指头,说:死了1000万。……这只是从文件上推算
出的数字,实际上恐怕不止。
廖伯康62年入京反映四川大饥荒悲惨实情
资料图:四川省原政协主席廖伯康
“大跃进”带来大灾难
1960年,全国性的“大跃进”已经进行了三年,人们面临的现实是,农业生产遭到严重
破坏。当年的粮食产量已经下降到2870亿斤,比“大跃进”前的1957年下降了26%,国
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四川的情况更加严重。从1959年到...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建议政府将“小康生活”的指标具体量化到每家每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9 15:53:28 2012, 美东)
不要拿什么平均收入说事了。
比如说,在生产力很发达的今天,能不能为所有城市人口都提供每月30斤的粮票,2斤
肉票,半斤油票。如果是农村人口,那么如果粮食产量低于这个水平,政府仍然应当提
供救济粮。
总之,中国改开了30年,大腹便便的胖子都已经占到成年人的40%了,但是还有很多孩
子吃不饱肚子,吃不起二两肉,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如果为所有人口提供粮票(救济粮)有难度,那么,能否为所有的儿童提供粮票,油票
,肉票,以及奶票?
也就是说,中国所有的儿童,应该是有国家负责养活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能不
能先让自己的下一代不要饿肚子?
我没有计算具体的消费量,有时间也可以算一下,但是中国目前的粮食产量,食用油产
量,以及猪肉产量,牛奶产量,完全是可以满足六岁以下儿童的需求的。这方面的投入
需要多少钱,也可以具体计...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7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采写:米鹤都·墨诞、编辑:米鹤都
◇ 前言
又是一度“九一三”,网上到处可见为林彪抱打不平的长篇短语。我对林副统帅素
无好感,当然也并不赞同将文革前期的污水全部倒在他的头上。不过,他确如一些文章
所言那般“睿智”和先知先觉,为何在1959、1962、1966三个历史关键时刻,他却都义
无反顾地站在了错误的一边。其实他的功过都是非常清楚的。不说作为一个真正以人民
利益至上的历史人物,就从爱护个人“羽毛”的角度,他也不至于做出哪些助纣为虐的
勾当。
本文并非评述林彪的功过,而是由此想到那个黑暗时代中曾挺身而出的草根英雄。
文革初起之时,曾经有两个不知名的北京中学生,给林副统帅发出了公开信。此信震动
了全国,也激发了人们对绝对迷信的第一次反思。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远比此时正在制
造现代迷信的林副统帅高明得多。尽管他们很快被镇压下去,但是依然对人民而后的反
思留下了火种。
在1976年的那次人民群众奋起反抗文革暴政的斗争中,他们再次率先站了出来。
1977年1月,他们和...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尹宬:摘帽右派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787
五七年我因为提了不该提的意见,说了不该说的话,被划了右派,先在京北的昌平下乡
劳动一年,然后和李新刚同学一起被送到到北京南郊红星公社医院,在医务工作中继续
监督劳动。基本上不用下地干活了。这里原来是一个有两名医生的乡门诊部,协和医院
派来医疗队帮助改建成小医院。我和新刚是来顶替协和医疗队的。原来的医生再加上我
和李新刚,一共有六七个人,但里面却有三个右派。六零年开始有摘帽子一说,思想改
造得好就可以摘帽子,“右派”原来是顶帽子,既可给你戴也可给你摘,全县卫生系统
的右派被叫到大兴县医院开了一次会,当场宣布给县医院的刘达临?大夫摘帽子,回归
人民队伍,刘是同仁医院的眼科大夫,被调到县医院后积极开展工作,深刻自我检查,
所以给以嘉奖。这当然是要给其他右派一个榜样,让大家听话好好干,有个盼头。不过
回到红星经过评审一番,我们一个右派也没通过。到六一年总算给我摘了帽子,实际上
我也不明白这两年自己做的有什么差别,照样每星期要交一份思想汇报,工作也照样的
做。新刚和中医...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大饥荒中的趁火打劫
1959-1961年的三年饥荒可谓共和国最悲剧的时代之一,在这里我不想讨论那场饥荒到
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也不想讨论到底饿死了多少小民百姓。关于代食品、票证供应、营
养不良浮肿病乃至干部特供这些具体事件也无意多说,毕竟已经有过很多的文章和讨论
。今天在这里,我就想和朋友们探讨一下饥荒后期政府的商品高价政策。
三年饥荒期间,由于种种人祸导致粮食农副产品短缺,供应严重不足,大量人口因
为营养不良而患上了浮肿病。黑市粮票交易价格高涨,1961年,一斤北京地方粮票价格
高达3元,全国通用粮票更达每斤4元,北京面票达到了每斤5元。
就在全国人民生活在普遍饥饿,甚至营养不良致死的境地时,政府以回笼人民币为
目的,开始以实行商品高价政策。 这个政策就是对一些商品实行高价敞开供应,先是
糖果糕点,后来又增加到了高级餐馆和商店工业商品。
1961年初,先是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到了3月份就推广到全国除西@X藏
外的所有大中小城镇,政府以4-8倍的高价格,向人民不限量敞开数量销售糖果和糕点
饼干。当时糖果每斤约4-5元,比平价0.8元/斤高4-6倍。高价糕点每斤约3-5元,...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0
远归人 于 2012-1-15 21:49:2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史海钩沉
文革下放成风,除了知青下放,又有居民下放,一些家庭成分不好的被全家下放到农村
。这些人家被限期下到农村,他们只得锁上城里自家的门,携老扶幼,拖家带口,被汽
车运送下乡,有的被丢在岔道口。有的大队不收,无人来接。这就苦了下放的人,叫天
不应,叫地无声,进退不能,不知如何是好。下到农村,逢到好心的乡民,便庆幸不已
。迂到刁钻的人,则就度日如年了。下放干部情况也差不多。他们有的从老远的大城市
被一撸到底。下放到一个地处深山密林的小村落,既人地生疏,又生活无门,真到了山
穷水尽地步。有的在农村撑不下去,丢了性命。有的老人熬不过几天就大病不起,农家
忌讳,不让生人死在村里,下放家人只好把病危老人搬到村口的茅草棚中奄奄等死。一
些原本在城里中小学教书的老师,由于“出身不好”,也被赶到农村去教书,有的分配
到高山深林的村子去。人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久而久之,这些下放的人有的虽然活得
十分窝囊,死了好几个,但大部分总算活下来了。他们觉得农村也有趣,山中有许多随
便可采的红菰、香菰、竹笋、草药、野果,还有可做家具的木头。田...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1
☆─────────────────────────────────────☆
cwlch (cwl) 于 (Fri Jun 15 22:34:56 2012, 美东) 提到:
我是1968年插队的知青,给各位说说那时的农村
我们村在当地还算个不错的生产队。年底分红时,好的农户也就20多元。我们知青没
有家庭负担,出工也多,所以我们每人分了30多元。有那困难的农户不但没有分红,反
而还要向队里交钱买口粮。
我们那里农家就指望着鸡屁股赚点零钱。我做过农村供销社的代销员,平时下地干
活,中饭或晚饭后,常有社员来我这里卖鸡蛋。他们大多是拿着一两个鸡蛋来换钱,顺
便买几根针、几两盐或是2两煤油。有那馋嘴的老汉,还拿着俩鸡蛋来换一两白酒喝。
那时候全部都是黄牛耕地,全生产队只有3头牛,能干活的只有2头。有时候牛病了
,就的用人力耕地,我还在地里拉过犁呢。
那时候国家立法保护黄牛,一律不许宰杀,如果老牛确实有病,得有公社的兽医证
明才可屠宰。有那笨牛怎么训练也不会耕地,又不能屠宰,养着又浪费饲料,只好将牛
牵到远处放生。那时候经常看到无主的牛到处流浪。 有那聪...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2
1962年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廖伯康冒险入京反映四川大饥荒实情
林雪
2011年09月15日11:06 来源:《文摘周报》
廖伯康(1924年-),重庆市人。1943年至1947年中央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毕业,参加学
生运动,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重庆、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革命工作。1955年
,担任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1962年,在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
任上,向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报告四川大饥荒真相,回川后受到政治打击[1],后恢
复名誉[2]。1983年,调任任中共四川省重庆市委常务副书记、1985年,升任重庆市委
书记。1988年,任四川省第六届政协主席。
廖伯康(时任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对杨尚昆说:“四川省委下
发的一份文件注释表明,1960年底的四川人口总数是6236万,而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
计年鉴上1957年的四川人口是7215.7万,两数相减正好约为一千万。这只是从文件上推
算出的数字,实际上恐怕不止。”
“大跃进”带来大灾难
1960年,全国性的“大跃进”已经进行了三年,人们面临的现实是,农业生产遭到
严重破坏。当年的粮食...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23
此外,华国锋、毛致用是书记,从来没当过省长,连副省长都没有当过。
两人都是大毛左,尤其毛致用77年接替大毛左张平化后长期担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书
记,食古不化,被湖南人蔑称为“冇中用”,离开湖南时又推举了另一个大毛左熊清泉
继任。别的省只有全省/全国通用粮票,都90年了,湖南竟然还搞出个长沙市专用粮票
,禁止全国通用粮票和湖南省粮票在长沙市流通,其目的就算阻止人口流通,尤其是阻
止人们进入长沙市。91年还常在湖南电视台标榜在长沙火车站搜出多少多少私运广东的
大米,在衡阳又拦截了几卡车运往广东的生猪。毛左们除了每时每刻都害怕老百姓多赚
了几分钱日子过得好了,他们就不好统治了,他们的志业就是与百姓为敌。
G********1
发帖数: 1341
24
粮票之事有点意外
武汉市也有地方粮票啊,全国粮票和湖北省粮票也可以在武汉市流通使用的。
M**********g
发帖数: 142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时代的亲身经历
一看那些人就是装的,我家在广州,一直到90年还是要用粮票的,只是越到后来,就越
容易用钱换粮票,俺刚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粮票都是不够用的,俺在学校里几乎要用两
个人的粮票,小的时候,俺家奶奶和叔公经常从老家拿米来救济俺家的,老家是在珠三
角,玉米之乡,米倒不缺,记得小学前几年的时候,家里煎一个鸡蛋,弟弟吃蛋黄,我
吃蛋白。
w*********r
发帖数: 42116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时代的亲身经历
广州是广州,北京是北京。
粮票分米票,面票和粮票。全国粮票可以买油用。
北京的机关单位都会发米面鸡蛋豆腐的。89年的时候,家里的粮票根本就用不完,都去
换乱七八糟的东西了。我还在农贸市场换过玩具呢。
H****g
发帖数: 14447
27
你说的都是事实,我家也是这样子,而且我认为,本版所有大陆网友,甚至全国所有人
民,只要经历过毛时代,都有同样的回忆。这很有意思,对吧?因为中国几千年来,恐
怕只有生活在1949-1976年的数亿中国人,才会有如此雷同的集体回忆。任何一个其他
时代,都不会有。比如说,你调查今天生活在改开时代的中国人,有的人一掷千金太庙
大婚,也有马海曲步这样的童工,三天吃不上二两米饭。
接下来呢,还是说生活水平。你提到了粮食限量供应。还有食用油少。这的确是事实。
但是,生活是不是就是吃肉吃油呢?我观察身边的人,毛时代的人,身体其实都反而很
健康,腰围很好,这要感谢绿色食品,还有就是七分饱。你想吃成大胖子都难啊。毛时
代等于政府强行让老百姓免费参加了一个减肥长寿班。
现在吃的是饱了,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吃得饱,这个我们都要承认。比如说,深圳那么
富裕的城市,有报道说一些民工很多一天就是吃三次盒饭,甚至三次都不一定有。盒饭
连二两米都不一定有。这么算起来,一个月的粮食还不够毛时代的粮票定量。毛时代的
工人,如果从事重体力的,比如说下煤矿那种,粮票可以达到每月40斤还多,好像是45
斤。毛时代的中学生的粮票,比...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杨继绳: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1 18:53:58 2011, 美东)
杨继绳: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
发布时间:2011-03-08 11:00 作者:杨继绳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724次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的经济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
纳入国家计划,“全部国家经济机构将变成一架大机器,变成几万万人遵照一个指令工
作的大机器”。到改革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运行了20多年,这个体制在改
革初期的状况是: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在农业方面,毛泽东逝世时以集体经济的
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为主,还有2093个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1980年,全国有
农村人民公社54000个。参加人民公社有1.7亿户,8亿人口,3亿劳动力。农
村私营经济基本绝迹。(1981年《中国经济年鉴》,张思骞:《1980的中国农
业》)一切土地都是集体种植...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95
29
(以下文字转引自人民网文史频道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5666757.html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5666758.html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5666759.html
1962年廖伯康冒险入京反映四川大饥荒实情
林雪
2011年09月15日11:06 来源:《文摘周报》
廖伯康对杨尚昆说:“四川省委下发的一份文件注释表明,1960年底的
四川人口总数是6236万,而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1957年的四
川人口是7215.7万,两数相减正好约为一千万。这只是从文件上推算出
的数字,实际上恐怕不止。”
“大跃进”带来大灾难
1960年,全国性的“大跃进”已经进行了三年,人们面临的现实是,农业生产
遭到严重破坏。当年的粮食产量已经下降到2870亿斤,比“大跃进”前的1957年下
...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30
发信人: mcmartingale (martingale), 信区: Piebridge
标 题: 关于代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01:10:51 2012, 美东)
我觉得代沟的出现是因为人的成长过程会给这个人留下烙印,从而对这个人将来潜意识
显意识的行为带来影响。这些烙印很深的,基本成人一生就是一个(不成功的)
unlearn it的过程,它不是轻轻巧巧地学一些年轻世代的buzzwords,或者学年轻人玩
玩网络游戏,给网上形象换衣服,或者什么用品都是粉红色带hello kitty logos,就
能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这最多能给人“老黄瓜刷绿漆”印象,年轻人嘴上不说,背后
会在一起来嘲笑。也不是对年轻人消费观念邯郸学步就换得来,这样的话,不能买来真
潇洒的形象,因为精神气质不符,只会给小女友小男友exploit作冤大头。也不是自我
暗示积极进取冒险就能换来的,这样反而失却阅历给人的宝贵礼物--审慎严密。
有人说70岁和80岁没有什么差别云云,其实不然。是我们自己年轻人看他们都是老年人
,但老年人自己间为人处事还是有差别的。而且,在人生最关键2...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2284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个普通人对毛时代生活回忆。
粮票也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全国粮票更值钱。
d*e
发帖数: 999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个普通人对毛时代生活回忆。
说实话,我说的“大城市”指的是北京,上海。你随便拉一个40岁以上的北京人,问问
他当年是喜欢北京粮票还是全国粮票。另外不要讨论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在北京这样的
大城市已没有粮食短缺的问题,家家都不缺粮票。那时粮票几乎作为辅助货币使用,换
个洗脸盆了,换两条裤衩了,要不换几两花生瓜子啊。
p******9
发帖数: 7130
33
发信人: pegasus9 (飞马座),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粮票好像跟小平同志关系密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8 14:43:06 2012, 美东)
1955年开始实行粮票的时候,正好是小平进政治局主管经济的时候。
1993年取消粮票,又是小平同志得帕金森不能垂帘听政以后。
中间有几次粮票取消又恢复,似乎也跟小平上窜下跳,三上三下有关系。哪位有功夫的
考证以下。
H****g
发帖数: 14447
34
不要拿什么平均收入说事了。
比如说,在生产力很发达的今天,能不能为所有城市人口都提供每月30斤的粮票,2斤
肉票,半斤油票。如果是农村人口,那么如果粮食产量低于这个水平,政府仍然应当提
供救济粮。
总之,中国改开了30年,大腹便便的胖子都已经占到成年人的40%了,但是还有很多孩
子吃不饱肚子,吃不起二两肉,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如果为所有人口提供粮票(救济粮)有难度,那么,能否为所有的儿童提供粮票,油票
,肉票,以及奶票?
也就是说,中国所有的儿童,应该是有国家负责养活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能不
能先让自己的下一代不要饿肚子?
我没有计算具体的消费量,有时间也可以算一下,但是中国目前的粮食产量,食用油产
量,以及猪肉产量,牛奶产量,完全是可以满足六岁以下儿童的需求的。这方面的投入
需要多少钱,也可以具体计算一下。
但是无论如何,毛时代还能够为上亿人提供粮票,现在却提供不了,总要给出一个理由
吧。
T*****y
发帖数: 18592
35
是一回事儿吗?
我们社会主义的粮票,是一种限定,你有钱了还得用粮票才能买东西
美帝资本主义的粮票,是不是钱的补充啊?
你没钱了,可以直接拿粮票换吃的?
a****g
发帖数: 3027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觉得这篇文章说得非常在理。
两方都是自说自话,问题是谁分析/叫喊的有道理,大多数人相信.
想起来小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痒痒同学".
小学一年级,我带了一张二两粮票放在文具盒里,课间几分钟就不见了,周围就那么三四
个同学.然后,大一点的本村同学跳出来问,谁拿的.周围的几个小朋友同学纷纷说不是自
己拿的.大同学继续威胁,谁拿的说,再不说要搜身了.... 然后,趣事就发生了:
一个同学说自己腿那儿痒,稍微弯弯身挠了挠...说那时,还没有任何证据,大同学一把断
定就是你偷的,你为什么挠痒,然后痒痒同学就崩溃了,...粮票就在痒痒的地方...当场
从裤裆腿里掏出来....正是我的二两粮票....
俺们小朋友没有法制观念,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大同学也太武断.啥证据也没有,就抓出
了一个痒痒同学. 就是5-7周岁几个小朋友凭直觉就解决了一个二两粮票的案件,产生一
个痒痒同学.
人性很多东西还是年龄无关的: 武断,痒痒,威胁,辩解.
z**********e
发帖数: 22064
37
好一个“根本没有考虑过还的问题!”
阿尔巴尼亚虽然与新加坡一般,只是一个仅有两百多万人的“鼻屎大国家”(李光耀出
言冲撞了台湾,台外交部长陈唐山称新加坡作“鼻屎大国家”。),胃口却大得吓人—
—动辄开口几亿几十亿。纵然到了1970年中阿关系降温之时,阿尔巴尼亚仍要求中国援
助32亿元人民币。1974年10月,谢胡写信给周恩来,提出在阿第六个五年计划(1976至
1980)期间,要求中国提供5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对阿的援助总是倾其所有,有求必允:中国帮阿建设纺织厂,而阿自己没有棉花,要中
国用外汇替它买;织成布做成衣服后,销路成问题,于是便销往中国。用中国人给的钱
做成的东西倒过来赚中国的钱,阿尔巴尼亚创造了世界贸易史上的最大奇迹。
阿共第一书记霍查曾对中国同志说过一句名言:“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向你们
要求帮助,就如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阿总理谢胡也说:“我们不向你们要,向
谁要呢?”
“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够牛逼吧?
然而,事实却并不是“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而是“你们没有的,咱们也要有!”
——阿尔巴尔亚城市马路边的电线杆,都是用...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32828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repeating (千王之王),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1967年长沙六千知青大逃亡始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23:34:49 2014, 美东)
新闻来源: 凤凰网 于 2014-02-28 19:09:21
本文摘自《知青笔记》 作者:罗丹 出版:花城出版社2010年4月
1967年8月17日的深夜,湖南长沙的六千知青开始了惊动全国的知青大逃亡。上海
知青所有经历过的请愿、游行、绝食、卧轨,长沙知青早他们十几年就一一做过了。这
和湖南的上山下乡运动要早全国四年有关,和湖南1964年的“彻底贯彻阶级路线”有关。
1964年9月,长沙市六千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了湖南偏僻小县江永和零陵等地,
其中“黑五类子弟”占百分之八十五,这个比例在我们白水知青中还可上升到百分之九
十五,且不乏学业优秀者。从数字来看,湖南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一开始显然有失公允
,使得六千少年下乡的动机中或多或少的带有“原罪”。
在最初的两年里,这些从16岁至20岁的年青人干得有声有色,他们积...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永世难忘的一顿饭
陈宗培:永世难忘的一顿饭
我吃过草根树皮,嚼过野菜漆蜡,也到星级饭店尝过山珍海鲜,喝过鱼翅参汤。但
给我的印象都不十分深刻。唯有1961年2月底我回到父亲身边吃的那一顿饭,令我永世
难忘,我一想起那一顿饭,就禁不住要流下泪来!
我 出身于农民家庭,家住川东云阳县,母亲早逝,父亲腿有残疾,挑抬的活路都
耐不活。他勤刨苦做,忍饥受寒,又当爹又当妈,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再艰难
也要送我读书。1950年,我考上了不花钱的万县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到邻近的奉节
县一所农村小学教书,不久被选调到县城中学任教。那些年,寒暑假都要集 中学习或
参加中心工作,但无论时间多紧我每年过年都要赶回家去和父亲团聚。父亲总是把最好
吃的东西留着等我回去吃。
1957年暑 假,我们县教师集中“整风反右”,我不幸中了“阳谋”,一夜之间从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革命知识分子”沦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被押送到地处高寒山
区的林 场“劳改”。我怕父亲经受不起这沉重的打击,只好含泪写信撒谎,说我和一
批青年干部、教师下放到新建的林场劳动锻炼,每天种树、学习,还算轻松,要他千万
莫为我担心。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歪脖子树:销毁贱民身份证
http://hx.cnd.org/?p=102147
习近平中央最近推出城乡户口统一登记的改革规划,取消农业户口。我作为一个农民的
儿子,虽隔重洋却也高兴。那道横在公民之间不公不义的隔离墙,终于要推倒了。
习近平上台以来,忽而发出几句清醒议论,接着又是一篇昏聩妄语,让人无从褒贬。但
是城乡户口统一,无疑是一项弊政的结束,一项文明的开始。
然而我以为先不着急叫好为好——共产党从来不会让人们失去为它叫好的机会。这里我
引亢高歌的是挽歌。先把反动的公民隔离政策埋葬了再说。
自上世纪50年代初,国人的身份分为“城市户口”、“农业户口”。执政者划地为牢,
制造藩篱,歧视农民,实行等级统治。这样的一项恶政,反现代文明,逆民主潮流,伐
自由理想,废民间人才。追究起来,铁定违背宪法精神。违宪却公然成政策,天下何其
不公也!
1),被剝削的的农民
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总之农民在国共内战期间,站在了共产党的一边。他们推独轮车、抬担架,推推抬抬把
共产党送过了天安门金水桥,然后怀揣着共产党的民主自由的空头支票,依依告别。农
民收拾独轮车和担架返回乡村后,发现不仅怀揣的支票...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1
1962年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廖伯康冒险入京反映四川大饥荒实情
林雪
2011年09月15日11:06 来源:《文摘周报》
廖伯康(1924年-),重庆市人。1943年至1947年中央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毕业,参加学
生运动,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重庆、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革命工作。1955年
,担任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1962年,在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
任上,向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报告四川大饥荒真相,回川后受到政治打击[1],后恢
复名誉[2]。1983年,调任任中共四川省重庆市委常务副书记、1985年,升任重庆市委
书记。1988年,任四川省第六届政协主席。
廖伯康(时任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对杨尚昆说:“四川省委下
发的一份文件注释表明,1960年底的四川人口总数是6236万,而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
计年鉴上1957年的四川人口是7215.7万,两数相减正好约为一千万。这只是从文件上推
算出的数字,实际上恐怕不止。”
“大跃进”带来大灾难
1960年,全国性的“大跃进”已经进行了三年,人们面临的现实是,农业生产遭到
严重破坏。当年的粮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4895
42
靠,又是小屁孩一个。
分配的时候,伙食尾子折粮票,本地学生给本地粮票带油票,外地学生给全国粮票,因为
全国粮票带油。
还尼玛89年取消,扯得没边了都
f*******l
发帖数: 964
43
江青说:“......用我的钱,粮票你自己出....”
当年权倾一时的江青,连富余的粮票都没有...
这两件事情有因果关系么?不出粮票的唯一原因就是没有富裕粮票?
s******n
发帖数: 65
44
你也没见过粮票吧
无论是全国粮票还是省粮票或者地方粮票大部分都有叁市斤和叁市两的。我还见过写半
市斤的呢
c********g
发帖数: 15629
45
原题:我向中央讲实情——访四川省原政协主席廖伯康。
原编者按:1949年以后,四川发生的灾难最大的莫过于1960年前的饥荒。那场持续三年
的灾难使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竟然非正常死亡1000万人左右。那是一场本来可以避
免的悲剧,要不是一批敢于讲真话的干部冲破重重阻力向党中央反映四川的真实情况,
这场悲剧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然而,这批干部却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跃进”带来大灾难
1960年,全国性的“大跃进”已经进行了三年,人们面临的现实是,农业生产遭到
严重破坏。当年的粮食产量已经下降到2870亿斤,比“大跃进” 前的1957年下降了26%
,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四川的情况更加严重。从1959年到1961年,粮食年年
大幅度减产,1961年的粮食产量已经下降到231亿斤,比1958年的449亿斤下降了218亿
斤,甚至比1949年还少收30亿斤。可是,受全国政治气候的影响,当时的西南局和四川
省委主要领导仍继续执行极“左”路线,对上浮夸虚报,隐瞒四川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在四川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继续大量往省外调粮,仅1959年至1960 年三年就外
调157亿斤,...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7759
46
2016-04-16 北京青年报
4月15日,李克强到访清华北大,特地与母校北大的学弟学妹吃了顿晚饭。政知道
注意到,总理在北大农园食堂晚餐的菜谱是:
凉拌木耳,清蒸小鱼,清炒河虾和一只冬菜包;
饭费:18元。
这当然不是他第一次吃工作餐。事实上,不论是当副总理还是总理,他在好几个灾
区都是泡一碗方便面对付一顿,也曾一碗米粥一袋咸菜当早餐。这些工作餐的价格,还
要更省。
事实上,60多年来,下基层省着吃工作餐的首长们还真不少。
毛泽东重返井冈山 交17.5元伙食费23斤粮票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下榻在茨坪宾馆(今井冈山宾馆)。这是毛38年
来重返故地,井冈山对此做足了准备,宾馆在桌上摆上了茅台酒、香烟、苹果以及丰盛
的菜肴。
陪同考察的汪东兴立即找来宾馆管理员说:“不是说好了吗?首长每餐四菜一汤,
每天是贰元伍角钱的伙食标准,你们赶快将烟、酒、水果都收起来。”
就这样,毛吃的重返井冈山第一餐是按伙食标准四菜一汤安排的,而且是小碟盛菜
、小碗装汤。离开茨坪前,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还带着任务去交伙食费。
最后井冈山开出三张发票收据:发票号码为:00006482、00006483...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5037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近平真是个好后生
采访对象:赵家河村民
采访日期:2016年2月28日
采访地点:陕西省延川县赵家河村武刚文家中
上篇
1973年3月,延川县委抽调习近平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到冯家坪公社赵
家河大队驻点,当年11月离开。在赵家河8个月时间里,习近平不仅负责文件宣讲、大
队领导班子整顿、生产队干部配备等行政工作,还和村民一起修梯田、打土坝、植树造
林。他的这些工作,受到赵家河村民的充分称赞和冯家坪公社的高度认可。当年的公社
书记赵廷璧要留他在赵家河大队当支书,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白光星说:“你们想得美
,我们的好人才怎么能给你!”社教结束习近平回到梁家河后的1974年1月,文安驿公
社党委决定不到21岁的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
这次访谈中7位赵家河村民回忆的当年几则故事,只是习近平8个月农村社教经历的
一点一滴,但从中可以看到一位志存高远的青年,如何在贫瘠落后的黄土高原卧薪尝胆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第一站。
“ 近 平 教 我 写 名 字 ”
学习时报:您好!习近平当年叫您“铁姑娘”,是为什么?
高小梅:那时候我们有十四五个女孩子都在那劳动,我年纪小,个子也小,但劳动
起来是最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晒—晒毛泽东时代的物价和收入
真能信口开河。粮票一直到90年代才被取消。70年代基本啥都要票,不但有粮票,肉票
,还有鸡蛋票,布票。北方还有大米票。基本你能想到的都有票。
摘一段维基上的:
除布票外,针对农民发放的农村购货券,有奖励布票、饲料票[20]之类。但这是政府超
额收购农产品后给予的奖励,并非针对农业人口进行的普遍配给。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所
使用的票证大体可分为,副食品劵和工业劵。有作者归纳总结为八类[2],除粮票外,
如下:
食油类:食油票、香油票、杂油票、豆油票、菜油票、定额油票和补助油票等
河南省镇平县发行1965年的“伍分伍厘油票”,仅有几滴油[21]
肉蛋类:有肉蛋票、牛肉票、羊肉票、猪肉票、鱼票、荤食票等,针对特殊人群则有产
妇蛋票、婴儿糖票等,一般由地方发行
副食类:通用的副食票、副食证,细分的花生票、粉条票、食盐票、碱面票、酱油票、
瓜子票、土豆/大葱/白菜(蔬菜)票等
太原市曾发行过面值“1厘”的副食券,仅能换取一两颗糖球[21]
工业品类:城市工业品购货券、纺织工业品购买证等
家庭及个人轻工业用品:手表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录音机票、大衣柜票等
棉织品类:布票、鞋票、棉花票、民用线票、补...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功能介绍 发掘最靠谱的史料
2017-12-30 林雪 世纪历史 微信号 centuryhistory
功能介绍
发掘最靠谱的史料,倾听亲历者的故事。
来源|人民网 原载来自《文摘周报》2006年01月03日解密(05版)
作者|林雪
原题《我向中央讲实情——访四川省原政协主席廖伯康》
资料图:四川省原政协主席廖伯康
“大跃进”带来大灾难
1960年,全国性的“大跃进”已经进行了三年,人们面临的现实是,农业生产遭到严重
破坏。当年的粮食产量已经下降到2870亿斤,比“大跃进”前的1957年下降了26%,国
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四川的情况更加严重。从1959年到1961年,粮食年年大幅
度减产,1961年的粮食产量已经下降到231亿斤,比1958年的449亿斤下降了218亿斤,
甚至比1949年还少收30亿斤。可是,受全国政治气候的影响,当时的西南局和四川省委
主要领导仍继续执行极“左”路线,对上浮夸虚报,隐瞒四川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
四川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继续大量往省外调粮,仅1959年至1960年三年就外调157
亿斤,几乎相当于前五年外调粮食的总数。就在他骄傲地宣称四川外调粮食“居全国之
冠”的...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2186
50
权威原始史料: 陈云的经济政策---高价糖果等商品回收货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9 18:23:26 2018, 美东)
核心提示:陈云建议出售高价糖果、点心,开高价饭馆,后来又出售部分高档的高价商
品作为补充,并借此回笼货币,稳定物价。此后三四年间靠出售高价商品共计多回笼货
币50亿元,相当于1961年货币发行总额125亿元的40%,为物价稳定创造了条件。
------------------------------------------------
中央作出决定,由陈云担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统管全国财经工作。
1962年3月7日,中央财经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陈云在会上讲话,对他在西楼会议上提
出的办法,进一步具体化,并有所发展。
赴美生子首选Ada出生在美国
中央财经小组根据陈云意见起草《关于调整1962年计划的报告》,建议对耗煤过多的小
企业(主要是10万个小高炉)和大部分没有前途的地方建设项目实行“关、停、并、转
”,并对关停的企业和建设项目要“拆架子、收摊子”,以便在1961年已经精减1000万
城市职工的基础上,1962年再减少100...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