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粮票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虽然纪登奎家里的伙食费均要用工资承担,不过买菜渠道与一般人不同。“炊事员买菜都去领导人特供的地方买,东西好一点儿。米面油都是一样的价钱,肉比外面稍微便宜些,另外就是外面买不到的东西,那里能买到,种类丰富一些。”纪坡民说。刚结婚时,纪坡民有次回家,妻子上街看到山楂糕不错,买点儿回来想做汤,炊事员不给做,说街上买的东西不准吃。“但这种特供仅限国家领导人,省委书记就没有。当时的河南第一省委刘建勋家里是自己雇的保姆,自己上街买菜。”
初夏,北京灯市口附近。胡同深处一座略显落旧的院子里,纪坡民正在备茶。
纪坡民,历史学法律学专家,纪登奎之长子(纪登奎1969~1980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常务副总理,1988年病逝),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工作,现已退休。
除了记者,还有友人前来拜访,纪坡民置好桌椅茶水,招呼大家随意落座。院内植有芙蓉树、石榴树和爬山虎,静谧闲适。
华国锋月薪200多元
纪坡民的居所装修质朴,看起来非常普通,但这宅子却有着不寻常的历史。
“1970年底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前,这个院子一直是华国锋的家。他当上国家主席后才搬走。”纪坡民告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马达罗(资料图)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前门大街
戴红领巾的小学生
胡同里跳皮筋的女孩
1976年4月底,34岁的意大利青年马达罗生平第一次踏上了中国北京的土地,自此拉开了他39年内往返中国190次的序幕。他是“改革开放前夕第一位被允许以私人身份来华采访的西方记者”,对“神秘”的中国充满向往和热爱,他用“第三只眼睛”——柯尼卡相机记录了他在北京大街小巷所看到的一切。
如今39年过去,这位73岁的意大利老人带着对中国的无限留恋和温情,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出了他1976年至1979年间在中国拍摄的照片,特别是47张北京的旧照片,希望寻找39年前那些有缘“片中人”。
“巨变前夜”照片展 “老北京”重温老北京
3月20日,《1976—1979巨变前夜——意大利记者马达罗镜头中的中国》摄影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展,这位现年73岁的意大利老人将自己39年前在中国拍摄的照片重新带回中国,希望能找到照片中的那些有缘人,还原当年的场景,共同回忆旧时北京城的点滴生活。
走进展览厅,色彩鲜明的彩色照片挂在白色的墙壁上:旧时的天安门广场,胡同里跳皮筋的小女孩,坐在藤条婴儿车里的孩子,骑着自行车穿着藏蓝色工装的青年,戴...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
刚过完112岁生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于1月14日凌晨去世。
历经了晚清、民国,新中国,周有光见证了百年风云的变化。他厚重的人生,也堪称传奇。他娶了“张家四姐妹”中的张允和,与沈从文是连襟。由于博闻强识,他是沈从文眼中的“周百科”;他曾和爱因斯坦聊天下大事,就如同“拉家常”;他还和溥仪做过“饭友”,天天同桌吃饭;50岁,他毅然从经济转为文字研究,并坦然“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百岁之后,仍然著书立说笔耕不辍……
他常笑言,自己长寿的原因是:上帝太忙,把我忘了。
上帝没有忘了他。世人也不会忘了他。
“要从世界来看中国 不要从中国来看世界”
今晨周有光先生去世的噩耗令文化界悲痛不已。
大约是从2013年起,近几年文化界都会举办周老华诞纪念活动座谈会,数十位专家学者从文字语言学、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方面出发,共同探讨周有光先生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意义。
今年也同样不例外,1月14日上午在上海举办了一场“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周有光112岁寿诞座谈会”,1月15日在北京还有一场座谈会。不过,恰逢周老去世,座谈会成了追思会。
2015年1月10日,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了“文化巨...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5318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太祖时代免费医疗曾名满天下
搞笑吧,80年代初你家有多余的粮票吗?后来我爹公派出国了,粮票继续领,家里才有多余的粮票换鸡蛋,那也是80年代中期的事情。政策不是当天指定,第二天就实施顺利的,怎么也得过几年。当时两个人的工资养家稍微吃好一点,根本攒不下钱。
能攒钱的邻居基本都吃酱油泡饭。
g******n
发帖数: 53185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太祖时代免费医疗曾名满天下
当时出门吃个早饭买个烧饼都要粮票。粮票比钱重要,有钱没粮票买不到东西吃。
那些80后的小孩子哪里知道这个
g********e
发帖数: 6425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太祖时代免费医疗曾名满天下
太搞笑了,我们爹妈凤凰男女,情况跟你们家差不多,一个人的工资分寄两家老人养老
,另一个人的工资养全家,也没有啥非得吃顿炒鸡蛋的问题,更不存在每天酱油泡饭,
到93年取消粮票的时候,我们家粮票存折上有几百斤。你黑矮帝也不能这么黑吧,哈哈

有多余的粮票换鸡蛋,那也是80年代中期的事情。政策不是当天指定,第二天就实施顺
利的,怎么也得过几年。当时两个人的工资养家稍微吃好一点,根本攒不下钱。
q*d
发帖数: 22178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太祖时代免费医疗曾名满天下
拿93年粮票取消的时候说事,
93年谁缺粮票?我都扔了100多斤呢,还是全国粮票.
g*****g
发帖数: 6798
8
说实话我真怒了,你妈逼你就是一个扯淡的主,
甘肃是标准的重灾区.省委书记直接在会场上被撸下马的.
建国几十年几百个省委书记享受这种待遇的他妈有几个?
自己看中国甘肃网的记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仲良_中国甘肃网 - [ Translate this page ]
www.gscn.com.cn
2009年8月11日 – 一九六O年十二月二日,中央西北局书记刘澜涛主持召开著名的兰州
会议,将执行极左路线的甘肃省委书记张仲良当场免职,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给一篇官方回忆录.
陇南市政协《文史资料》(第十四期)
记三年困难时期的武都县委书记和平同志
和富田; 刘可通
和平,又名和福光,1916年出生于山西忻县奇村。少时家贫,以讨饭、拾柴和给地主放
牛为生。19岁时,随叔父在山西太原谋生,受雇一资本家为厨做饭,生活十分困难。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和平返回家乡,组织起了抗日游击队。游击队除主要给八路军传
递敌...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5904
9
妖魔化毛泽东的一大“王牌”是“饿死三千万”——有人争辩说,不是三千万,是四千
万、八千万,或者更多;有人争辩说,不到三千万,是几百万,或者更少。这样的争论
其实没太大意思:反正饿死人了,争“五十步”还是“一百步”有多大区别?
真正的要害是:饿死人是谁造成的?谁的责任?
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确实饿死了人,确实有天灾,但也确
实有“人祸”。
“文人精英”们喋喋不休地宣称这是毛泽东的“大跃进”造成的,是毛泽东的责任。理
由:毛泽东提出“大跃进”、“公社化”导致“大食堂”、“放卫星”、“亩产万斤”
、“大炼钢铁”、“吃饭不要钱”,庐山会议打倒彭德怀、反右倾、“插红旗拔白旗”
等破坏了生产,导致了饥荒。根据:当时报刊上的若干新闻报道,马路新闻,道听途说
的片言只语,主观臆断,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完美地符合了“文人精英”们妖魔化毛泽东的愿望,所以他们对任何不符
合自己这套新版本反毛《铡美案》故事的事实根本听也不听。
对于虽不了解历史实际情况、却还长了脑子、愿意用来逻辑思维、寻求事实真相、正确
认识世界的人来说,看出“饿死三千万”的神话的破绽百出并不太难。
“大跃进”时期毛泽...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9629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建国六十年衣食住行的变化
比粮票略早一点实行定量供应的是食用油。随粮票之后实行计划供应的是猪肉、牛
羊肉、鲜蛋、红白糖、粉丝、糕点、食用碱等副食品。鲜牛奶仅特供给婴儿、老人和需
要医院出具证明的病人,其他人基本上无缘享用。逢年过节时,政府部门会以每户或每
人的标准增加一些诸如香油、鱼类的供应,并提供一些烟酒及瓜子花生之类的节日食品
,这也是家庭食品最丰富的时候。另外,遇到季节变化,如夏季高温期间,也会增加一
些诸如绿豆之类的杂粮。   在现在人看来,每人每月 30 市斤的粮食标准应该吃不
完,殊不知,那时每人每月平均只有几两肉、几两油、几个鸡蛋,副食品严重不足,几
乎人人都感觉吃不饱,家家都感到粮食紧张。那时规定,次月粮票可在上月 24 日开始
使用,众多等米下锅的家庭都赶在这一天买粮食。这一天,也就成了粮店最忙的日子。
C********g
发帖数: 9656
11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11/276151.html
实际上,这两件事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大跃进”中的“浮夸风”是造成三年“困难时
期”“饿死人”的原因,“饿死人”是“大跃进”中“浮夸风”造成的结果,“浮夸风
”最严重的地方也是“饿死人”最严重的地方。
那么,责任应该是谁的呢?我们应该进行具体分析。“大跃进”期间“浮夸风”和“饿
死人”的现象虽然全国不少省都有,但最严重的三个省是河南、四川和安徽。当时,这
三个省的省委第一书记分别是吴芝圃、李井泉和曾希圣。1960年8月23日,四川在没有
事先公告的情况下,突然全省范围内发行新版四川省地方粮票,还对中央封锁消息,百
姓手里的旧版粮票不予兑换,全部作废。理由是发现有人制造假粮票。一段时间内,所
有食品店、馆子都关门。请注意:用如此手段抢劫老百姓的口粮,与饿死人难道没有关
系吗?但李井泉有一句名言:“中国这么大,哪朝哪代没有饿死人!”李井泉从未因四
川饿死人受过任何处分,“十大”当选中央委员,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
委常委。吴芝圃部抗战期间已经归属刘邓指挥,是邓的老部下。...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亲历1960年的饥饿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287
孙正荃
【前言:五十年后的今天再来讲1960年的饥饿以及死亡,似乎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许
多年轻的朋友或许会以为那一定只是个故事。不,作为省报的一个记者,我亲历了那段
可怕的甚至是恐怖的历史,我有责任把它如实地记录下来。为了表示我对历史的尊重,
哪怕在细节上都不加任何修饰,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名真姓。《炎黄春秋》2009年第10期
上发表了原青海省委书记兼省长王昭的秘书尹曙生写的一篇文章,也为本文的真实性再
次提供了有力的旁证,文章说,1960年省公安厅给省委的报告中说到“西宁市和湟中县
发生人相食案件300多起。”】
1959年的三月,我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愿报名到了青海,被分配至青海日报社。那时
候我还不满22岁,尽管那里的自然条件比较差,物资供应同我原来所在的北京也不能相
比,可我并没有丝毫受苦的感觉,脑海里装满的惟有“事业”二字。记得四月报到,六
月便到“万里黄河第一城”尖扎县去采访了,在那个遥远的几乎无人知晓的小城,我第
一次骑马,第一次坐着羊皮筏子在滔...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3
对了,记得我那个时候还有粮票,没粮票不卖吃的。馒头一个二两粮票。
带队老师带领我们两个学生在饭店要了一个菜,就是家常的素菜没肉的那种,吃的精光。没想到旁边还有捡盘底的,拿过我们的空盘子,大舌头伸出一顿猛舔,把最后的那点汤汁都舔光。
h***i
发帖数: 8903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现代的少数民族和小国地位
扯你得淡了
美国占领日本,每家发粮票,粮票不够,女人就要找美国大兵要粮票
美国就是这么管理的
直到美国在朝鲜被中国打疼了,害怕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扩大,才让日本的工厂重新开工
出让国内市场给日本,日本才发起来
后来把一部分市场给了三星劳工,索尼夏普立刻就完蛋了
韩国增长多少,日本就下降多少
i****k
发帖数: 668
15
哥哥,米是定量供应的,但是你得拿着钱和粮票一起去买,什么叫没什么p关系呀
一斤粮票说明你可以买一斤粮,但是光拿粮票没用,你还得准备买一斤粮的钱。

p
o**n
发帖数: 213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尿素裤子其实不算什么
人生而要吃要喝,这不是文化。是本能。饮食升华而为文化,必然是和社会形态、和时
尚、和人际关系以及道德规范之类的东西联系紧密了,不可简单地再用吃东西填肚子来
加以界定,这就成了文化。
如果这个判断不错,那么笔者对饮食文化开始找到感觉并认识深刻起来,是从“大跃进
”其后接踵而至的饥饿年代开始的。其时笔者就读于成都第五中学高一年级。
成都五中原名“列五中学”,辛亥时期著名革命志士张培爵(字列五)创建的,很有些
历史了,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过不少有用之才。记得初中时候,一块大匾还赫赫地悬挂
在教学区走道顶端,匾额上四个遒劲的颜体:“桃李增辉”,下面一大堆名字,估计全
是“列五”出去的达士闻人。
后来大跃进,不知匾消何处,校园里但见遍地土高炉、腾腾黑火烟。断铁丝、锈钉子、
破剪刀……凡娃娃们能在家中翻箱倒柜搜索出来的金属铁,通通装进煨中药的土罐,外
敷耐火泥继而置于土炉之中,接着风箱通宵达旦拉个不停:有点像神话故事里的太上老
君炼丹。三天三夜之后歇火开炉,药罐里倒出的断铁丝还是断铁丝,锈钉子还是些钉子
,破剪刀还破是剪刀……大红海报照样宣布它们已百炼成钢,老师照样带领大家敲锣打
鼓去党支部报喜邀功...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7
不可能凭单位介绍信说想买多少粮食就卖给你多少,那时候的粮票比钱都重要,孩子上
父母家吃法都要交粮票。如果单位介绍信有这么大威力,那粮票不是形同虚设了?既然
这么简单的弄虚作假能搞到紧俏物资,大家不都那么干了,按孙的说法这些用人单位已
经不在乎违规了,那么国家粮库会在几天之内被他们搬空。连孙自己都不敢这么乱讲
g******t
发帖数: 18158
18
你或者孙需要证明60年那一千多万人没有粮票也可以吃到粮才行
身份证暂时没有不影响生活,很多人和机构拖拉办理,反正也没说要交 late fee
粮库按人头调来的粮,你不交粮票不会给你一粒粮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没有户籍粮油关系,你是赶快去办户籍粮油关系领粮票呢,还是等三年再说

发帖数: 1
19
每每到了夏天,吹着空调、用着冰箱、吃着冰镇的西瓜,现代人还在嚷嚷着热。
虽然说现在的全球气候变暖了,但是,可以猜想得到:百年之前,全球气候还没有
今天这么“暖”的时候,清朝京城的夏天也不会凉快到哪里去。
那个时候,没有空调、没有冰箱,那些个皇帝、皇后,皇子、皇女,大小臣工是怎
么消暑降温、是怎么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其实,大可不必为古人担忧。
根据清人笔记中的记载,原来,清朝是有冰窖的。这些冰窖就是夏天消暑冰块储藏
的所在。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看看京师的冰窖。
在京师北海的陟山门内,有一雪池冰窖,号称京师冰窖之冠。
作为最大的冰窖,雪池冰窖是皇帝御用冰块的主要供应点。
当然,除了北海陟山门内的雪池冰窖外,清朝都城内外,还有好多处冰窖,大体分
布如下:
地安门外的火神庙后面有一处;
德胜门外的西边有一处;
阜成门外的北边有一处;
宣武门外的西边有一处;
崇文门外的东边有一处;
朝阳门外的南边有一处;
……
这些冰窖里面的冰块,都是每年农历十...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3544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时代的亲身经历
想起来当年用粮票换日用品了。好像最热门的是力士香皂?全国粮票跟省内粮票价值还
不一样。
c***n
发帖数: 2232
21
先富时代也一样有粮票啊。照邓轮的逻辑,先富一上台,就应该没有蚂蚁没有粮票了哇。事实是,一直到先富下台,粮票都一直存在,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取消。蚂蚁现在是没有最多,只有更多。蚁族难道不是托先富的福?
H****g
发帖数: 14447
22
原来粮票这么多啊,30斤粮票怎么可能不够吃呢?
你能找到有关文革期间或者整个毛时代城市居民粮票发放标准的文件吗?如果有请贴出
来好吗?谢谢。

,居民,干部27斤。年轻人不下乡在城里赖着没工作可能没饭吃。
L*****s
发帖数: 6046
23
农民就没有粮票,七十年代初期有些跑到城里做生意的农民(最早的投机倒把分子们),就在黑市用钱或鸡蛋换粮票,这样在城市生活下来。俺班上的一些嘴馋的女同学常常放学后经过市场时把粮票卖给农民,换小吃。
H****g
发帖数: 14447
24
"七十年代初自由经济已开始萌芽,用钱可以换到粮票"?
That's in the middle of Wenge?

定的。
,部队退伍下来的。不过七十年代初自由经济已开始萌芽,用钱可以换到粮票,有的饭
馆吃饭没粮票可以多交点钱代替。
p****s
发帖数: 118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日本包心菜都切开卖。。。。
不用怀疑了,我在武汉上学的,92年的时候还用粮票。我是班上的生活委员,专门负责
买饭票菜票的。
画卷,切糕等是二两一个,我一般都是每顿四两,早上两个切糕,中午下午各四两米饭
。男生的粮票确
实不够,不过好在我们班女生多,差不多快一比一的比例,女生的粮票用不完,给男生
。别的班不知道
是怎么解决的,没问。
d**********6
发帖数: 4434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中为洋用
我父母就是下岗工人,我初中开始整个家庭都是下岗状态。
我们很希望有粮票来辅助我们生活,但绝不希望只能用粮票来买东西。没了国企的工作
,我们还可以自
己做装修工人,做保姆,做小贩挣钱买东西,挣的钱买到的东西绝对比那可怜的粮票要
多。我们家80年
代初家里第一次用钱到市场买鸡翅回来炸着吃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幸福。
C**V
发帖数: 2198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中为洋用
没经过文革赞文革
没住过农村赞毛农村
没用过粮票赞粮票
他知道买粮食除了粮票还得花钱么
j*****p
发帖数: 24000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中为洋用
我小时候80年代初是这样用的
二两粮票配2毛五才能买二两米粉吃
如果实在没粮票,得买别人的粮票才行。
o****y
发帖数: 26355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中为洋用
那个时代,粮票已经快作废了。
70年代,大家都缺粮票,
谁也不会把粮票卖给别人。
C**V
发帖数: 2198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中为洋用
没经过文革赞文革
没住过农村赞毛农村
没用过粮票赞粮票
你最有知
food stamp等于粮票,还是美帝学老毛的
y****g
发帖数: 36950
31

晕,谁告诉你的,所有限制了真实价格的商品都会产生黑市
知道80年代换粮票的黑市嘛?粮票的价格在市场上波动还很大呢,当年我们就是靠偷家
里的粮票拿出去换钱来打电游的,哈哈哈哈
R********n
发帖数: 5904
32
妖魔化毛泽东的一大“王牌”是“饿死三千万”——有人争辩说,不是三千万,是四千
万、八千万,或者更多;有人争辩说,不到三千万,是几百万,或者更少。这样的争论
其实没太大意思:反正饿死人了,争“五十步”还是“一百步”有多大区别?
真正的要害是:饿死人是谁造成的?谁的责任?
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确实饿死了人,确实有天灾,但也确
实有“人祸”。
“文人精英”们喋喋不休地宣称这是毛泽东的“大跃进”造成的,是毛泽东的责任。理
由:毛泽东提出“大跃进”、“公社化”导致“大食堂”、“放卫星”、“亩产万斤”
、“大炼钢铁”、“吃饭不要钱”,庐山会议打倒彭德怀、反右倾、“插红旗拔白旗”
等破坏了生产,导致了饥荒。根据:当时报刊上的若干新闻报道,马路新闻,道听途说
的片言只语,主观臆断,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完美地符合了“文人精英”们妖魔化毛泽东的愿望,所以他们对任何不符
合自己这套新版本反毛《铡美案》故事的事实根本听也不听。
对于虽不了解历史实际情况、却还长了脑子、愿意用来逻辑思维、寻求事实真相、正确
认识世界的人来说,看出“饿死三千万”的神话的破绽百出并不太难。
“大跃进”时期毛泽...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33
初夏,北京灯市口附近。胡同深处一座略显落旧的院子里,纪坡民正在备茶。
纪坡民,历史学法律学专家,纪登奎之长子(纪登奎1969~1980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
委员、国务院常务副总理,1988年病逝),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
理研究室工作,现已退休。
除了记者,还有友人前来拜访,纪坡民置好桌椅茶水,招唿大家随意落座。院内植有芙
蓉树、石榴树和爬山虎,静谧闲适。
华国锋月薪200多块
纪坡民的居所装修质朴,看起来非常普通,但这宅子却有着不寻常的历史。
“1970年底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前,这个院子一直是华国锋的家。他当上国家主
席后才搬走。”纪坡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纪登奎辞去职务前夕,中央发文件限制高级干部生活待遇,当时纪登奎住在西单附近的
一座两层西式洋房里。“我爸听到这个文件,就主动提出不在那住了。”纪坡民说。
1980年,纪登奎家即搬至现在的院子。“爸妈和弟弟,还有我二妹的一个孩子住这。那
时我在河南,我大妹妹在江苏,小妹妹在单位。一直到1988年我爸去世,一直是住在这
里。”纪坡民...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5904
34
从产量看文革末基本已稳定,72年引进化肥,74年普及,75/76都丰收,立竿见影。
从部分回忆录看,说那时储量率高,毕竟才丰收两年,所以粮票还继续实行,没觉得丰
收的富裕。实际上到80年就满仓了,赶快放粮,中央也敢于废除粮票了。
什么都不是一夜而成的,没有文革的飞跃,哪会有随之而来的废除粮票。
R********n
发帖数: 5904
35
妖魔化毛泽东的一大“王牌”是“饿死三千万”——有人争辩说,不是三千万,是四千
万、八千万,或者更多;有人争辩说,不到三千万,是几百万,或者更少。这样的争论
其实没太大意思:反正饿死人了,争“五十步”还是“一百步”有多大区别?
真正的要害是:饿死人是谁造成的?谁的责任?
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确实饿死了人,确实有天灾,但也确
实有“人祸”。
“文人精英”们喋喋不休地宣称这是毛泽东的“大跃进”造成的,是毛泽东的责任。理
由:毛泽东提出“大跃进”、“公社化”导致“大食堂”、“放卫星”、“亩产万斤”
、“大炼钢铁”、“吃饭不要钱”,庐山会议打倒彭德怀、反右倾、“插红旗拔白旗”
等破坏了生产,导致了饥荒。根据:当时报刊上的若干新闻报道,马路新闻,道听途说
的片言只语,主观臆断,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完美地符合了“文人精英”们妖魔化毛泽东的愿望,所以他们对任何不符
合自己这套新版本反毛《铡美案》故事的事实根本听也不听。
对于虽不了解历史实际情况、却还长了脑子、愿意用来逻辑思维、寻求事实真相、正确
认识世界的人来说,看出“饿死三千万”的神话的破绽百出并不太难。
“大跃进”时期毛泽...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36
有些id在赞美邓小平让他们吃饱饭的时候,经常提到毛时代有粮票制度。
有些id在批评毛时代的时候,也会说粮食统购统销是制造剪刀差剥削农民。
那么,中国是哪一年取消粮票的呢?是92年。当年春播之际,政府宣布提高粮食定购价
,当然,同时也宣布提高了粮食销售价。
在此之前呢,粮食收购价格是低于销售价格的,也就是说,粮票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上亿
人口的补贴。
那么,为什么政府不补贴了呢?这个呆会再说。我们先来说92年春播的时候,政府大张
旗鼓宣传要提高粮食收购价,这毫无疑问的刺激了农民多种粮食。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让政府尴尬不堪的局面。92年秋季粮食果然就增产了,结果呢,资金
拮据的政府发现自己压根无法兑现春播时给农民的承诺。
于是,就发明了“白条”。92年下半年来的半年里,粮农把粮食卖掉,结果换来一张纸。
这就有意思了,怎么改革开放了10多年了,政府怎么拮据到这个份上?到了经济崩溃的
边缘?这个问题,我的解释是,因为改革初期,邓先生为了收买人心,好让群众深刻的
体会到改革就是有肉吃,所以给大家涨工资,提高收入嘛。
但是,钱从哪里来呢?先是卖掉了毛泽东时代的几吨黄金。还不够啊。那就直接上印钞
机,哗哗...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3735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解密中南海特供
解密中南海特供
张宝昌,原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工作人员,总特灶伙食组组长
解密之一:中央首长们的菜篮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办公厅、公安部为了保证党中央领导人在饮食上的安全与健康
,决定配合玉泉山规划改造,在附近建立了一个规模适度,以奶制品、鲜蛋、蔬菜等为
主的小型农场,即“香山农场”。这开启了新中国为高级干部服务的农产品特供制度。
毛泽东指示 先搞“土”的,以后再搞“洋”的
早在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此后中南海多了两位苏联客人。他们的正式身份是警卫和卫生专家,主要搞医疗保健与
食品营养研究。香山农场初建时,一专家对产品、规模、保鲜、消毒、化验、防疫各方
面都提出不少建议。如:场地要大,物种要多,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要有
专业生产区,办公区要独立,并且要有相应科研加工设备, 牲畜用房要敞亮通风、讲
究卫生、便于清扫。此外,还要有大小不等的硬质道路,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绿化隔
离带或围墙等等。
洋专家的设想蓝图,是地地道道的苏联规范化模式,非常现代,而且具有一定的
科学性。不过对当时经济...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38
我觉得你呢,更像毛轮,因为你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在为毛时代辟谣。
比如说,右派劳改居然是去国营煤矿当工人。呵呵,这基本就类似于罪犯安排去中石油
了。原来右派不是集中送进劳改营活活饿死,反而是只是去劳动一年,然后呢,就没人
管了,然后呢,还能坐火车跑到国营煤矿当上一名人人羡慕的工人。
其次呢,你还为毛泽东时代的所谓户口制度辟谣。比如说,造谣蛋造谣猪们一直都在说
,农民活活饿死,因为民兵把着路口,进城要介绍信,否则没有粮票。而你的父亲呢,
身为劳改犯,自然没有粮票喽?自然也没有地了。结果呢,不但没有当作阶级敌人严加
看管,反而可以跑到国营煤矿当上了一名工人。你想必知道,煤矿工人每个月的福利待
遇在那个年代可是数一数二的。70年的时候,河北煤矿工人的工资就能达到80元,比校
长的工资都要高很多。比如说,毛泽东工资也就404元。而当时呢,一个月三四十元钱
工资就能养活一家四五口人。而且这还没有算其他福利,肉票油票粮票的。
我前面的帖子里问你有没有看过平凡的世界,里面那个孙少平当煤矿工人多难啊,要有
指标。但是一个还没有摘帽的劳改右派,居然就能通过居委会派出所等重重检查,居然
就能拿到矿工指标。我...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39
因为coarsening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在为毛时代“搽脂抹粉”。
比如说,他这个右派家庭,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有饿死一口,尽管父亲被打成右派劳
改犯,尽管“我奶奶那时候在济南,没有粮食,大家吃树皮还有杨树毛子(就是杨絮)
,饿死人的事情非常多”,打算你是这个右派家庭,居然就只靠他母亲的收入,养活一
家人,一口没饿死。但是这不妨碍“饿死人的事情非常多”。
在比如说,原来右派劳改一年后,要“发配到东北国营煤矿”当工人。呵呵,这基本就
类似于罪犯安排去中石油了。原来右派不是集中送进夹皮沟劳改营活活饿死,反而是只
是去劳动一年,然后呢,就没人
管了,然后呢,还能坐火车跑到国营煤矿当上一名人人羡慕的工人。
其次呢,你还为毛泽东时代的所谓户口制度辟谣。比如说,造谣蛋造谣猪们一直都在说
,农民活活饿死,因为民兵把着路口,进城要介绍信,否则没有粮票。而你的父亲呢,
身为劳改犯,自然没有粮票喽?自然也没有地了。结果呢,不但没有当作阶级敌人严加
看管,反而可以跑到国营煤矿当上了一名工人。你想必知道,煤矿工人每个月的福利待
遇在那个年代可是数一数二的。70年的时候,河北煤矿工人的工资就能达到80元,比校
...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40
因为coarsening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在为毛时代“搽脂抹粉”。
比如说,他这个右派家庭,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有饿死一口,尽管父亲被打成右派劳
改犯,尽管“我奶奶那时候在济南,没有粮食,大家吃树皮还有杨树毛子(就是杨絮)
,饿死人的事情非常多”,打算你是这个右派家庭,居然就只靠他母亲的收入,养活一
家人,一口没饿死。但是这不妨碍“饿死人的事情非常多”。
在比如说,原来右派劳改一年后,要“发配到东北国营煤矿”当工人。呵呵,这基本就
类似于罪犯安排去中石油了。原来右派不是集中送进夹皮沟劳改营活活饿死,反而是只
是去劳动一年,然后呢,就没人
管了,然后呢,还能坐火车跑到国营煤矿当上一名人人羡慕的工人。
其次呢,你还为毛泽东时代的所谓户口制度辟谣。比如说,造谣蛋造谣猪们一直都在说
,农民活活饿死,因为民兵把着路口,进城要介绍信,否则没有粮票。而你的父亲呢,
身为劳改犯,自然没有粮票喽?自然也没有地了。结果呢,不但没有当作阶级敌人严加
看管,反而可以跑到国营煤矿当上了一名工人。你想必知道,煤矿工人每个月的福利待
遇在那个年代可是数一数二的。70年的时候,河北煤矿工人的工资就能达到80元,比校
...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41
从80年代起,先富买办媒体为了抹黑计划经济,一直在引用一个例子,那就是“排长队
”。
这个例子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我来到买买提后,也不止一次见到有些id用记忆中毛泽
东时代买白菜排长队来证明那个时代的确物资匮乏。
不过今天新华网有一条新闻,标题是“郑州免费为市民发10斤萝卜白菜 队伍排出一里地
”。
瞧,也就是10斤萝卜白菜而已嘛。就导致一个省会城市的居民排出了一里地的长队。而
我的印象里,很少人回忆毛泽东时代有拍那么长的长队。
也就是说呢,如果按照“排长队是短缺经济”的邓轮理论,我们是可以推理出,2011年
的中国内地省会城市存在严重的物资短缺。而且呢,和毛时代没有照片只有含糊不清的
口述不一样的是,以后的历史学家是可以拿出来2011年的照片来证明,改开30多年,中
国仍然物资短缺。
有人说了,你又在胡扯了,这明明说明了中国人道德败坏,爱占小便宜嘛。是吗?也就
是说,不是因为物资短缺才排长队的喽?是因为老百姓爱占小便宜才排长队的喽?
比如说,从1949-1976年,中国河南这个省会城市的大白菜价格,始终就是处于近乎免费
的水平,到底多便宜呢,64年的时候,1斤白菜萝卜平均价格是4分钱...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好蛋困境
最讲究平等的毛搞粮票,户口制度,
最混帐的邓矮取消了粮票,(户口还有)
毛轮怎么解释?
至于食品卷和粮票的区别,你是想表现你的智商么?
w*********r
发帖数: 42116
43
有粮票,还有粮本。TG倒是不怕麻烦。你有30斤粮票,我又送你了30斤粮票,你拿
粮本去买粮食,超过了指标怎么办?不会把咱俩抓起来吧。
d*e
发帖数: 999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个普通人对毛时代生活回忆。
又是一个想当然的。全国粮票在大城市不值钱,因为地方粮票能买细粮,全国粮票只能
买粗粮。
w*********g
发帖数: 30882
45
看来温相已黔驴技穷,开始利用pussy媒体揭共产党仓疤了。重提大跃进以攻击毛主席
!!!
来源: zxcvbnmasdfg 于 2012-05-02 07:51:19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
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90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
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5/01/1753436.html
中国媒体重提三年饥荒旧事 从论战看人心所向(图)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12-05-01 14:20:0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25673 次)
中国媒体重提三年饥荒旧事 从论战看人心所向(图) 美国之音
历史学家冯客著作《毛泽东的大饥荒》一书中文版选用此照片做封面
中国敢言媒体上近来一再提起1959到1961年前后的大饥荒,三年大饥荒也成为左派和自
由派,毛派和批毛派网上论战的主题。目前中国的自由派和批毛派占上风。
*大跃退后的大悲歌*
1958年,中国有不少口号...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46
1. 粮食定量持续到了1993年,也就是改开时代整整过了15年,才取消了粮票。一些人
总是拿粮票作为物资短缺的象征,那么,你是否在指责改开时代的一半时间是物资短缺?
2. 粮票是毛时代提供给城镇居民的福利补贴。取消粮食定量后,哪怕是今天,也不是
所有人都可以敞开肚皮吃饭。城市里2300万人月支出189元,因为一天平均支出才6快钱
。农村里有上亿贫民,这些人显然不是可以敞开肚皮吃饭的。
3. 在贫困地区,近半农村学生每天只吃两顿饭,三分之二的孩子不吃早餐。三分之一
的孩子一个月内都吃不到一次肉,2/3的学生吃不到鸡蛋,80%的学生喝不到奶。
H****g
发帖数: 14447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herog撒谎张口就来啊
你贴出的两张南昌的肉票,一会是50%,30%,一会又变成了”一人“。全国也找不出第
二个地方肉票以百分比和人为单位了。你到底也没说清楚这算什么单位,以及为什么不
同年份还要变化不同的单位。
至于说文革期间南昌用不用肉票,文革期间数学就在南昌呆过。这是他写的自述。“南
昌市是不发肉票的,我小时候就在南昌住,当然知道这一点。”
当年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地方都发肉票
[ 数学 ] 于2009-01-27 16:26:41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当年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地方都发肉票
肉票这种东西是各地的地方政府发的,而且和粮食不一样,粮食是统购统销的,而肉则
不是。
发肉票通常还是和大城市有关系,如果是小县城,通常是不发什么肉票的。
大城市也并不都发肉票,例如,南昌市是不发肉票的,我小时候就在南昌住,当然知道
这一点。我还知道的一点,就是文革中北京不发肉票。文革中北京的猪肉从来敞开供应
,我想这可以是因为北京是当时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
但是东北的猪肉紧张。东北是要发肉票的,而且肉票不大满足。当时我在海南岛海军某
部当兵,当时部队里有许多东北干部,他们每年都要回东北探家,通常的路线是,乘火...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48
南昌的事情,来自数学的自述。他就是南昌人。从现在已有的资料看,全国没有统一发
过肉票,完全是根据各地自己的生猪供应情况而定。像上海,毛时代27年发过三次肉票
,文革后发过两次肉票。像小县城,只要本地生猪供应跟得上,就不用发肉票。仅仅是
在供应跟不上群众需要的情况下,才会通过肉票来调节需求,保证大家都能吃上,不至
于一些有关系的把肉买完了,其他人没得吃。
当年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地方都发肉票
[ 数学 ] 于2009-01-27 16:26:41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当年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地方都发肉票
肉票这种东西是各地的地方政府发的,而且和粮食不一样,粮食是统购统销的,而肉则
不是。
发肉票通常还是和大城市有关系,如果是小县城,通常是不发什么肉票的。
大城市也并不都发肉票,例如,南昌市是不发肉票的,我小时候就在南昌住,当然知道
这一点。我还知道的一点,就是文革中北京不发肉票。文革中北京的猪肉从来敞开供应
,我想这可以是因为北京是当时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
但是东北的猪肉紧张。东北是要发肉票的,而且肉票不大满足。当时我在海南岛海军某
部当兵,当时部队里有许多东北干部,他们每年都要...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15421
49
so wat? 全国多少人口不用粮票?持续时间多久。不用粮票消耗的粮食占毛时代总消耗
粮食的比重又是多少。天天纠结上海要不要粮票,肉票真没意思。
w*********n
发帖数: 1975
50
我老说一句吧,我们生产队人口顶峰时期(70年代末)有140余人,后来随着知青回城
,年轻人升学,参军转业,计划生育釜底抽薪,人口不增反降。生产队在70年代基本保
持有牛27、8 头左右。每年从五月底插秧完成到9月底山沟里的水稻全部收割完,这段
时间,一是不便放养的(牛爱吃禾苗),二是要割草积肥,所以牛全部关在栏里,人工
割草,除了几头大水牛,黄牛都由中小学学生喂养,俺还没到上学年龄就帮着俺哥割草
,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要顶门立户独立养牛了,要么是一头大公牛,要么是母牛加
一小崽,一般不喜欢喂公牛,因为吃得多,被牵出去耕地的也时间比较多,牛屎拉在外
面不合算,我们是按牛粪(牛吃剩下的草混杂牛屎一起)重量算工分。我们早上割一石
草喂了牛再去上学,放学后再割一担草,星期天和暑假每天要割草5担。养牛非常辛苦
,人人骨瘦如柴。牛不能一顿不吃,必须是风雨无阻,雨天弄得全身湿透,即使晴天,
早晨露水大,裤管也湿透,不能把裤管圈起来,蚊子咬以来受不了。 虽然辛苦,但能
多挣工分。我们那地方在山里,草多,100斤牛粪记工4分,成年男子一天能挣20多分,
我们十二三的半大孩子,早晚割草,把礼拜天加上,平...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