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关于释迦牟尼佛修行的方法
相关主题
回MIKE并致大家 -关于内观/四念处【抛砖】浅谈刹那无常
马哈希西亚多--关于修行的一些介绍(转贴)《月溪法师示众正误》(二)
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集禅修心得腊八粥的由来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zz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 ——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集禅修心得真实的存在
05-05 meditation not enough只要尽力对当下的身心现象保持觉察就能证果了吗?
佛陀的第一次开示【转载】来点儿真格的---断
佛陀:和平的超级科学家 (转载)[合集] 蒂帕嬷——先成就内观再成就四禅八定和五种神通的居士
关于 嗔如真有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观察话题: 禅定话题: 四念处话题: 贪爱话题: 灭去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c
发帖数: 36
1
看了Psoliton网友提供的关于阿含经的链接,非常收益,先感谢一下。
其中有一篇文章讲到佛陀证悟的过程(我下面转了一小段)。看上去好像禅定,苦行都
不是开悟的关键。最后是禅思让佛陀得到了解脱。那我的问题是,现在的各个法门,要
么修禅定,要么修念佛,好像没有专门修禅思的。请各位开示。(我是beginner,如果
问题没问到点上,请见谅)。
————————————————————
释迦牟尼佛的修学历程
修行生活的第一阶段,是禅定的修习。禅定是当时东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
与苦行一样,是当时沙门修行者的主流风潮。离开皇宫以后的悉达多,先后跟随了两位
老师,很快地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觉解脱[14]。于是,转而进入苦行林,以
断食、少食、闭气、睡钉床、倒立、日曝、坐冰、……等等方式修苦行,寻求涅槃解脱
。六年过去了,悉达多仍然没有能从中得到解脱[15]。禅定与苦行都失败了,不与涅槃
解脱直接相关。三十五岁那年,悉达多放弃了苦行,重新恢复正常饮食,调养了身体,
来到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回到身、心观察的理性思惟,专精禅思。这次终于找到了
正确的方向,有了决定性的突破。当他从菩提树下起来时,就是后人尊称的释迦牟尼佛
了。
到底菩提树下,释迦牟尼佛修证的内容是什么?依经典与律典上的记载[16],和过
去诸佛一样,释迦牟尼佛从人生的苦迫开始观察思惟:人的老病死,忧悲恼苦是怎么产
生的?就这样一路追查下去,经逆向探索,顺向求证,确认了有情[17]生命流转的展现
,都不离「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法则,同时也了悟了什么是生死流转的推
动力,进而体证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止息,也就是从生命缘起的观察中,
体证了苦、集、灭、道。而所谓真正的止息,是生死流转动力的止息。推动生死的力量
止息了,在这一生结束后,就不会再有下一辈子的生与死,而在当下以及往后的任何时
刻里,一切忧悲恼苦都止息了,这就是解脱,就是涅槃。
S**U
发帖数: 7025
2
佛陀在<转法轮经>说,他是因为直接看到四圣谛而成佛。四圣谛中的八正道,是一套
完整的修行方法。八正道中的正念,就是修习四念处。四念处内观禅修,南传佛教很强
调。Google 四念处、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and you will get a lot
of info.
我有一个原始佛俱乐部,收集了一些相关文章
http://www.mitbbs.com/club_bbsdoc/ariya_sacca.html
杂阿含498经
如是,我知过去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
、不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彼当来世诸佛世尊,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盘者,住四念
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今现在诸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
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弗∶
「如是,如是,舍利弗!过去、未来、今现在佛,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
堕障碍品、不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98.htm
诸比丘!我于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觉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
、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亦不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
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79.htm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Psoliton网友提供的关于阿含经的链接,非常收益,先感谢一下。
: 其中有一篇文章讲到佛陀证悟的过程(我下面转了一小段)。看上去好像禅定,苦行都
: 不是开悟的关键。最后是禅思让佛陀得到了解脱。那我的问题是,现在的各个法门,要
: 么修禅定,要么修念佛,好像没有专门修禅思的。请各位开示。(我是beginner,如果
: 问题没问到点上,请见谅)。
: ————————————————————
: 释迦牟尼佛的修学历程
: 修行生活的第一阶段,是禅定的修习。禅定是当时东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
: 与苦行一样,是当时沙门修行者的主流风潮。离开皇宫以后的悉达多,先后跟随了两位
: 老师,很快地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觉解脱[14]。于是,转而进入苦行林,以

l****u
发帖数: 2166
3
内观(vipassna meditation)是禅思的一种方法。
根据个人的temperament,可以选择以内观法为主 。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Psoliton网友提供的关于阿含经的链接,非常收益,先感谢一下。
: 其中有一篇文章讲到佛陀证悟的过程(我下面转了一小段)。看上去好像禅定,苦行都
: 不是开悟的关键。最后是禅思让佛陀得到了解脱。那我的问题是,现在的各个法门,要
: 么修禅定,要么修念佛,好像没有专门修禅思的。请各位开示。(我是beginner,如果
: 问题没问到点上,请见谅)。
: ————————————————————
: 释迦牟尼佛的修学历程
: 修行生活的第一阶段,是禅定的修习。禅定是当时东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
: 与苦行一样,是当时沙门修行者的主流风潮。离开皇宫以后的悉达多,先后跟随了两位
: 老师,很快地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觉解脱[14]。于是,转而进入苦行林,以

q****n
发帖数: 4574
4
佛在菩提树下顺观12因缘,逆观12因缘,这12因缘,是讲三世的,没有他以前修的禅定
神通观察这些因缘(包括过去世),佛能自觉,发现真理吗吗?
最好读原经,其它的文章可以作参考。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Psoliton网友提供的关于阿含经的链接,非常收益,先感谢一下。
: 其中有一篇文章讲到佛陀证悟的过程(我下面转了一小段)。看上去好像禅定,苦行都
: 不是开悟的关键。最后是禅思让佛陀得到了解脱。那我的问题是,现在的各个法门,要
: 么修禅定,要么修念佛,好像没有专门修禅思的。请各位开示。(我是beginner,如果
: 问题没问到点上,请见谅)。
: ————————————————————
: 释迦牟尼佛的修学历程
: 修行生活的第一阶段,是禅定的修习。禅定是当时东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
: 与苦行一样,是当时沙门修行者的主流风潮。离开皇宫以后的悉达多,先后跟随了两位
: 老师,很快地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觉解脱[14]。于是,转而进入苦行林,以

r******a
发帖数: 207
5
有的,南传修四念处,禅宗修参话头默照,以及藏传的一些传统,都是一些修观的方法。
北传大乘的观法有些模糊不清了,但相信天台宗的止观也是很有效的,念佛也可以和观
结合起来。当然,最明晰的还是佛陀亲授的四念处,应该也最透彻,能保证让你彻底解
脱的方法。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Psoliton网友提供的关于阿含经的链接,非常收益,先感谢一下。
: 其中有一篇文章讲到佛陀证悟的过程(我下面转了一小段)。看上去好像禅定,苦行都
: 不是开悟的关键。最后是禅思让佛陀得到了解脱。那我的问题是,现在的各个法门,要
: 么修禅定,要么修念佛,好像没有专门修禅思的。请各位开示。(我是beginner,如果
: 问题没问到点上,请见谅)。
: ————————————————————
: 释迦牟尼佛的修学历程
: 修行生活的第一阶段,是禅定的修习。禅定是当时东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
: 与苦行一样,是当时沙门修行者的主流风潮。离开皇宫以后的悉达多,先后跟随了两位
: 老师,很快地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觉解脱[14]。于是,转而进入苦行林,以

i********7
发帖数: 808
6
回到最古老的经文,禅观,到底观的内容是什么?
H******9
发帖数: 2766
7
观一切名法色法。参考阿毗达摩。

【在 i********7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到最古老的经文,禅观,到底观的内容是什么?
A*****c
发帖数: 36
8
谢谢大家的回复。几位同修都提到了四念处,我大概看了一下,好像还满复杂的。想问
一下大家都是自己按照经典上的教义自己修呢,还是找一个法门/师父指导一下呢?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佛陀在<转法轮经>说,他是因为直接看到四圣谛而成佛。四圣谛中的八正道,是一套
: 完整的修行方法。八正道中的正念,就是修习四念处。四念处内观禅修,南传佛教很强
: 调。Google 四念处、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and you will get a lot
: of info.
: 我有一个原始佛俱乐部,收集了一些相关文章
: http://www.mitbbs.com/club_bbsdoc/ariya_sacca.html
: 杂阿含498经
: 如是,我知过去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
: 、不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彼当来世诸佛世尊,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盘者,住四念

J******s
发帖数: 7538
9
想解脱要修观 Vipassana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Psoliton网友提供的关于阿含经的链接,非常收益,先感谢一下。
: 其中有一篇文章讲到佛陀证悟的过程(我下面转了一小段)。看上去好像禅定,苦行都
: 不是开悟的关键。最后是禅思让佛陀得到了解脱。那我的问题是,现在的各个法门,要
: 么修禅定,要么修念佛,好像没有专门修禅思的。请各位开示。(我是beginner,如果
: 问题没问到点上,请见谅)。
: ————————————————————
: 释迦牟尼佛的修学历程
: 修行生活的第一阶段,是禅定的修习。禅定是当时东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
: 与苦行一样,是当时沙门修行者的主流风潮。离开皇宫以后的悉达多,先后跟随了两位
: 老师,很快地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觉解脱[14]。于是,转而进入苦行林,以

J******s
发帖数: 7538
10
随缘:p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大家的回复。几位同修都提到了四念处,我大概看了一下,好像还满复杂的。想问
: 一下大家都是自己按照经典上的教义自己修呢,还是找一个法门/师父指导一下呢?

S**U
发帖数: 7025
11
先在禅修中心由有经验的法师指导,确定自己把握要领了,问题也弄明白了,平时可以
自己修。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大家的回复。几位同修都提到了四念处,我大概看了一下,好像还满复杂的。想问
: 一下大家都是自己按照经典上的教义自己修呢,还是找一个法门/师父指导一下呢?

c***h
发帖数: 2262
12

静态来说 内观身心 或者说 内观五蕴
动态来说 内观五蕴的运作
身心或五蕴好端端的在哪里,没事干麻去观察?
我是先思惟,为何学佛法? 灭苦
五蕴好端端的在哪里,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 不必费力观察。
可,被影响到,胡乱运作而产生苦,这就重要了。
于是,我认为,说观察身心、五蕴、观察五蕴的运作,其实都不太精准。
针对佛陀提出至高无上的目标,灭苦。
针对至高无上的纲领 ,四圣谛。
如何展开?
我思惟,
苦谛,如何观察到这是苦。
集谛,苦从何来。
灭谛,苦灭的情况。
苦灭道迹,是如何一步一步修行而将苦灭去。
苦从何来? 苦又是如何灭去? -- 缘起法
是的,就是缘起法,这是ㄧ个关键, 是理论与实修的双重核心。
于是,我认为,内观是--观察缘起法。 也就是观察苦是这样升起,是这样灭去。
当然是针对自己的身心,于是我观察自己的身心内,苦是这样升起,这样灭去。
内观的具体方法,四念处。
观察 身、受、心、法。
观察这四方面的苦的集、灭、道迹。也就是观察缘起法。
身念处,观察对身体的贪爱,
受念处,观察”受”从何来,来自”触”,根触尘,生受。
六入处、触、受、爱 的形成观察仔细。
心念处,”我”落入想中,生受,苦受乐受,过程观察清楚。
触生识,六识的形成观察清楚。
行如何推动身体思惟,过程观察清楚。
法念处,整个缘起法、八正道 七觉支 都观察清楚。
俢习四念处,一定亲见缘起。
可惜中国四念处修法应该已经失传很久了,好像没人仔细提过要如何实修四念处?
也许连修行该观察缘起法这个基本观念也失传了吧? 不知道。
也许有哪位祖师大德还流传着也说不定。
可我认为,缘起法实修上实在太重要。
四念处 我的观察要点
1 确定这是什么
2 紧紧的如影随形,随时都能观察,我想要观察的东西
2 观察由何产生苦
3 如何灭去这苦
身念处 为例
1 确定你真的了解身体吗?
a.通常一般人观察不仔细。心太散、所以也不仔细。
为了收心,观察仔细,通常要先修一点禅定,让心静一下。
不必初禅,接近初禅就好。
b修禅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念佛、可以用专注法e.g.看着香头一点,看着地面。
也可以配合内观法,观察(就是 觉知)身体某处 。我觉得这方法较好。
e.g.念住(持续不偏移的观察)身体的ㄧ举ㄧ动,或者念住呼吸。
通常为了先练习收敛散漫心,会缩小目标,练习专注不移,
e.g.念住鼻孔或人中,专注于此地呼吸的摩擦。
e.g.念住右脚后跟走路时触地的感觉。慢慢走,仔细感觉(观察)。
也有人说,内观就是要观察身心在自然状态如何,
慢慢走,这样修内观不自然,不如观察自然走路的状态就好。
但如果目标是先练禅定,我觉得专注某一点,慢慢走,虽不自然,无妨。
熟练了,就可以自然的走路,观察自然走路过程。
c 怎么检定你的禅定已经ok了呢? 不必别人检定。
当你禅定力更上一层楼,自然能观察得更仔细范围更大,
与之前完全不同,你自己知道。
这也是用内观练习禅定力的好处。 你自己知道禅定力更上一层了。
一个目标清楚了,就换下一个更大的目标
e.g. 你原来持续觉知(就是 感觉、观察)”人中”上呼吸的ㄧ进一出,清楚了
然后,你会更进一步,感觉到人中温、凉,清楚了,
然后,你会更进一步感觉,整个呼吸一进一出那么明显清晰,清楚了,
然后,你会你会进一步感觉每个呼吸,其实都不一样的深浅长短。
然后,你会觉得呼吸进来气贯全身,充塞毛细孔。
然后,你会觉得,全身每个地方都觉知得清清楚楚,
连口水吞进去是凉的,慢慢滑落,都极为清楚。
全身轻飘飘,喜乐,很舒服,又清醒
(应该是离 贪嗔 等五盖 某种较浅的无我)。
这个方法,内观也观了,禅定也修了。
叫止观双运? 也不知别人叫它什么。反正就是这样。
d 我们观察身体很仔细了,知道身体就是
地(骨肉) 水(液体) 火(温热) 风(气、筋的支撑)
没有”我”在其中。
确定真的了解身体

2紧紧的如影随形,随时都能观察身体的变化
到此为止 1、2,还都是世间禅,不管是观禅也好,止禅也好,
算是佛教与外道共通。
到此为止,不是佛陀敎的佛法的禅定--出世间禅定。
何谓佛陀敎的禅定,出世间禅定? 要与四圣谛相应。
以下就是。
3 观察由何产生苦
随时如影随形的观察,对于身体的贪爱怎么开始,怎么又由贪爱产生烦恼(苦)
例如 观察对于禅定轻飘飘舒服的贪爱 产生了,
进而导致忧心,忧心等一下禅定消失 等等。
观察对于身体产生贪爱,进而一生病就忧心,担心身体好不了。
随时随地如影随形观察(觉知、感觉)对身体的贪爱产生,是这样这样开始忧心。
4 如何灭去这苦?
随时随地如影随形正见、正思惟,
看到 贪爱(味)的后果就是烦恼,不断烦恼,(患)
因此,一但观察到,随时提起正见正思惟,要脱离这样的烦恼 (离),
生出,”不要这样的贪爱”的意志力。
当贪爱灭去时,我们也知道贪爱灭去了。苦灭去了。
稳定的观察到这苦,苦灭,
稳定的苦灭是佛法的”定”, 八正道的正定。
(正定 不是打坐入禅定那个定。)
受念处 为例
1 确定”受”是什么
2 紧紧的如影随形,随时都能观察”受”
2 观察由”受”何产生苦
3 如何灭去这苦
1 确定”受”是什么
如果你有身念处的禅定经验,念住于身体某一处,
这时可以开放觉知(观察)六根,随时观察六根触六尘的情况。
请先确定,触是触,受是受(苦受 乐受 不苦不乐受)。
通常触、受 有些人会弄不清。
不过,如果没有身念处禅定基础,一下进受念处,也可以,
不过比较辛苦,还是先修一下禅定,”定”比较好。
2 紧紧的如影随形,随时都能观察”受”
根触尘,苦受升起,紧紧的如影随形,随时观察到
乐受升起,紧紧的如影随形,随时观察到
不苦不乐受升起,紧紧的如影随形,随时观察到
3 观察由”受”何产生苦
观察 对苦受的排斥(嗔),怎么一步一步形成,怎么变成烦恼(苦)。
观察 对乐受的贪爱,怎么一步一步形成,怎么变成烦恼(苦)
4 如何灭去这苦
随时随地如影随形正见、正思惟,
看到 贪爱(味)的后果就是烦恼,不断烦恼,(患)
因此,一但观察到,随时提起正见正思惟,要脱离这样的烦恼 (离),
生出,”不要这样的贪爱”的意志力。
当贪爱灭去时,我们也知道贪爱灭去了。苦灭去了。

【在 i********7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到最古老的经文,禅观,到底观的内容是什么?
w**u
发帖数: 311
13
写的太好了!
赞一下!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静态来说 内观身心 或者说 内观五蕴
: 动态来说 内观五蕴的运作
: 身心或五蕴好端端的在哪里,没事干麻去观察?
: 我是先思惟,为何学佛法? 灭苦
: 五蕴好端端的在哪里,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 不必费力观察。
: 可,被影响到,胡乱运作而产生苦,这就重要了。
: 于是,我认为,说观察身心、五蕴、观察五蕴的运作,其实都不太精准。
: 针对佛陀提出至高无上的目标,灭苦。
: 针对至高无上的纲领 ,四圣谛。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如真有我05-05 meditation not enough
马哈西系统纯观行者的定佛陀的第一次开示【转载】
近行定与安止定-zz佛陀:和平的超级科学家 (转载)
试盼世俗对基督教 与佛教的误解关于 嗔
回MIKE并致大家 -关于内观/四念处【抛砖】浅谈刹那无常
马哈希西亚多--关于修行的一些介绍(转贴)《月溪法师示众正误》(二)
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集禅修心得腊八粥的由来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zz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 ——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集禅修心得真实的存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观察话题: 禅定话题: 四念处话题: 贪爱话题: 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