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中国人祖先的信仰-比佛道儒悠久得多
相关主题
《金刚经》开示印度早期宗教源流略讲 于晓非 (转载)
宗萨钦哲仁波切《金刚经》开示 (转载)久离恐怖的佛陀(转载)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本论 (欧阳修)
这就是莲花生所宣扬的佛法吗?zt宇宙罗网当中的一颗明珠
向大家郑重推荐两本书:薄伽梵歌,博伽瓦谭佛法弘传的先头部队
十玄十四无记(十四难)
华严一乘十玄门主题:花雨滿天 維摩說法 (1)(转载)
周公制礼,帝国政治的源头ZZ中國持續雨雪冰凍—全部北半球異常氣侯的最嚴重縮影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宗教话题: 祭天话题: 上帝话题: 社会话题: 圜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e
发帖数: 2737
1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之礼也”[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七] 由此可知国家有大的丧事,可以停止宗庙和父母
的丧祭,足见祭天地之礼,大于宗庙的祭祀,也大于父母的丧事.
古代的君王执行祭天之礼. “为人子而不事父者,天下莫能以为可.今为天之子而
不事天,何以异是.是故天子每至岁首,必先郊祭以享天.”[ 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九
] 古代的皇帝称为天子.为儿子的必定要事奉父亲,若不奉侍父亲,天下人都认为不可.
皇帝(天子)是一国的元首,而不敬奉上天,也是不可的 , 所以天子每年到岁首,必
先举行郊祭以事奉上天.可见中国文化祭天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
祭天之礼,一直流传下来. “今天的北京仍保存着古代帝王向天祈祷的殿,就是现
在的北京天坛公园.天坛始建于公元1420年.数百年来,一直是皇帝向天祈祷的圣地.孙
中山创建民国时 ,中止了天坛的敬天之礼.中国历史上长达四千多年的郊祭,就到此结
束了.” (王敬之 上帝与中国古人283页)
补充:
1. 中國的許多文字, 例如: 祈, 神, 祖, 祀, 祝, 禪等, 都是以 "示" 字旁. 示的古
字 "示" 是一般祭壇的形狀. 禪 - 是指單獨尋求神, 就如今日的"個人靈修".
2. 中國的 "書經" 即 "尚書" 乃孔子 (551-479 B.C.) 所編纂的書. 內中記載舜 "肆
類於上帝" 即向上帝獻祭. 孔子也在 "中庸" 提到 "郊社之禮, 所以事上帝也".
3. 中國 "大明會典" 中記載了很多祈段?. 其中例如: "于昔洪荒之初兮,混蒙,五行
未哔猓?
兩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無容聲,神皇出禦兮,始判濁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
語譯:起初,在天地未創造之前,到處是混沌不明,沒有自然界金木水火土等星的咦鳎
?也沒有太陽月亮出現,這時候,整個世界靜得連一點聲音也沒有,更看不到任何有形
的東西。然而,一旦神皇 (上帝) 出來統管,就有了黑暗和光明的分別。他創造了天地
萬物和人類,使萬物世世代代不斷地延續下去.
4. "我將我享, 維羊維牛, 維天其佑之,.......我其夙夜, 畏天之威". (詩經/小雅/大
雅/周頌) 意即"我將牛羊獻上, 祈求上天保佑, 我晝夜不懈, 敬畏上天威嚴".
5. 黃帝在炎帝之後, 我們中國人稱為"炎黃子孫". 黃帝一生披荊斬棘, 開山通道, 沒
有安舒度日.
他曾東登泰山, 西登雞頭山, 南登熊山, 北登釜山. 每到一山, 黃帝便清除山頂, 建築
祭壇, 親自敬拜上帝, 叫做封禪.
6.(詩經/大雅/生民) "後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至今". 意即 "自從後稷開始祭祀上帝,
百姓可以卸去罪咎重擔, 直到今天"
易經/上經) "順天休命" "自天佑之, 吉無不利".
(禮記/盛德) "夫民思其德,心稱其人,朝夕祝之,升聞於皇天,上帝歆焉,故永其世
而豐其年。夫民惡之,必朝夕祝之,升聞於皇天,上帝不歆焉,故水旱並興,災害生焉
".
(詩經/大雅/周頌) "天生丞民, 有物有則".
孔子 (詩經) "上帝臨女(汝), 無貳爾心". 意即 "不用懷疑, 懮慮, 因為上帝與你同在
."
7.我们祖先不在了,祖先的神还活着。
http://www.jonahome.net/files/zhuxiandeshen/chapter12.htm
百度网对于祭天的描述。
http://baike.baidu.com/view/359174.htm
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起源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
”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
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华夏民族祭天习俗
祭天的由来
华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华夏先民眼中,天地哺育众生, 北京
天坛圜丘是最高的神。天的人格化称呼是“昊天上帝”(亦有称“皇天上帝”,与之相
对的地即为“后土”)。祭天仪式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历代王朝都由天子来亲自主持
祭天仪式,祭天的祭坛一般为圆形(称为“圜丘”),寓意天圆地方。在仪式上须诵读
祭文、奏雅乐,并焚烧祭品,以表示人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天,作为对天滋润万
物的一种报答。
周代祭天仪式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
”,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
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
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
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
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
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
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
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
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
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
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
,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
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
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
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祭天仪式的发展
周朝之后,特别是汉代起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历代王朝皆尊崇周礼, 北京
天坛祈年殿因此祭天仪式也基本按照周代的方式进行。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流程、
器物等方面仍有增减。
秦代祭天的有关资料甚少,只知道有三年一郊之礼。秦以冬十月为岁首,郊祀就在
十月举行。
汉高祖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负责。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
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轮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前32 年)在长安城
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个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这是
汉代南郊祭天之始。后汉在洛阳城南建圜丘,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
设五帝之位,坛外有两重围墙,叫做“壝(Wéi)”。
五胡乱华之后,华夏文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郊祀制度也受到一些影响。中国
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祭天虽采汉制,但常有民族传统礼仪掺入。南北朝时梁代
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庙,都不用牺牲,而用果蔬。齐代开始,圜丘坛外建造屋宇,作
为更衣、憩息之所。旧制全用临时性的帷帐,南齐武帝永明二年(483 年)始用瓦屋。
唐代祭天礼除了延续前代礼仪之外,皇后也开始参加,显示了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
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后,要在皇城门楼上举行特赦仪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灵
宫祖宗神像前行“恭谢 皇帝祭天时穿着的礼服--衮冕礼”。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 年),改变圜丘礼制,定每年孟春正月合祀天地于南郊,
建大祀殿,以圜形大屋覆盖祭坛。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正阳门南按南京规制营建大祀
殿,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建成,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改变天地
合祀制度,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至此,祭天典礼已发展至最完善时期。
1913年冬至,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这是中国最
后一次祭天仪式。此后随着袁世凯称帝失败,祭天被视为“封建帝制”的产物而被终止
d******r
发帖数: 5008
2
嗯, 山海经就记载了很多史前的东西, 比如盘古开天劈地, 女娲造人....
你们那个野荷花多半也是这些神造的.

史。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t****e
发帖数: 2737
3
山海经这种志怪小说书能和经典的四书五经相提并论吗?
司马迁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清初纪晓岚编《四库全书
》,干脆将《山海经》归于志怪小说一类。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
《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
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
、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
五经。
本文讨论的不是民间迷信传说,是皇家代代相传几千年的传统。在各种正规古文献中都
有记载。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嗯, 山海经就记载了很多史前的东西, 比如盘古开天劈地, 女娲造人....
: 你们那个野荷花多半也是这些神造的.
:
: 史。

H******9
发帖数: 2766
4
中国的信仰悠久也没有埃及皇室记载的信仰悠久,人家追求永生那信仰要追溯到公元
5000年呢,比起来圣经才什么时候开写啊,晚了去了...所以,野荷花什么的其实大有
可能都是埃及的神灵造出来的
d******r
发帖数: 5008
5
那是埃及的野合花。中国的野合花是中国的神灵造的。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的信仰悠久也没有埃及皇室记载的信仰悠久,人家追求永生那信仰要追溯到公元
: 5000年呢,比起来圣经才什么时候开写啊,晚了去了...所以,野荷花什么的其实大有
: 可能都是埃及的神灵造出来的

d******r
发帖数: 5008
6
山海经也比佛道儒悠久得多。皇帝祭天的那个
天,就是山海经中的那个天。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山海经这种志怪小说书能和经典的四书五经相提并论吗?
: 司马迁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清初纪晓岚编《四库全书
: 》,干脆将《山海经》归于志怪小说一类。
: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
: 《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
: 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
: 、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
: 五经。
: 本文讨论的不是民间迷信传说,是皇家代代相传几千年的传统。在各种正规古文献中都
: 有记载。

l**a
发帖数: 5175
7
很可能这种古老传说是一种已经失传的史前文明,比四书五经更古老.
有人研究说孔子,儒家的创始人是师从老子,老子是道家的始祖,原始天尊.
周易是老子传下来的,谁传给老子呢?
南怀谨研究过老子他说什么的,我觉得他说不明白.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山海经这种志怪小说书能和经典的四书五经相提并论吗?
: 司马迁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清初纪晓岚编《四库全书
: 》,干脆将《山海经》归于志怪小说一类。
: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
: 《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
: 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
: 、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
: 五经。
: 本文讨论的不是民间迷信传说,是皇家代代相传几千年的传统。在各种正规古文献中都
: 有记载。

a*****y
发帖数: 33185
8
所以在此处大家就是在比谁更老,年头更长了

史。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t****e
发帖数: 2737
9
中国人该了解下自己的真正传统。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在此处大家就是在比谁更老,年头更长了
:
: 史。

t****e
发帖数: 2737
10
北京:天坛祭天盛典 再现古代祭祀礼仪
http://v.china.com.cn/news/2012-01/24/content_24474142.htm

史。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相关主题
十玄印度早期宗教源流略讲 于晓非 (转载)
华严一乘十玄门久离恐怖的佛陀(转载)
周公制礼,帝国政治的源头ZZ本论 (欧阳修)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l*****a
发帖数: 38403
11
不错,膜拜盘古大神吧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人该了解下自己的真正传统。
H******9
发帖数: 2766
12
行文好像是追溯国人祖先信仰,
但其实是为了数典忘祖
d******r
发帖数: 5008
13
嗯,尤其是中国基。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人该了解下自己的真正传统。
l*****a
发帖数: 38403
14
数典忘祖,真形象。。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行文好像是追溯国人祖先信仰,
: 但其实是为了数典忘祖

l**a
发帖数: 5175
15
很奇妙的是,中国文字流传下来了,比任何拼音文字都古老,
而且是在中国那个地方流传.
拉丁语已经是一种死亡的语言,除了成词根外,几乎没人在乎.
现在很多洋人也产生了学中文的兴趣.
这莫非是一个什么预示?
上帝号召大家学中文吗?为何当年的圣经讲授者使用拉丁文字?
最早的圣经是GREEK的.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人该了解下自己的真正传统。
l**a
发帖数: 5175
16
一、自然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一)自然宗教产生的原因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和智慧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
的产物。在人猿相揖别之后的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人类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只是发展
到新人阶段之后,才出现宗教的萌芽。
为什么人类进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产生宗教意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然宗教的起
源?
关于宗教的起源,有“灵魂主义”和“畏惧自然说”两大理论。“灵魂主义”认为
,原始人类从人的死亡和梦境等现象中,以为有可以脱离人的肉体的灵魂存在,而这些
灵魂具有超人的活动能力,这种灵魂观念直接导致了宗教的起源。“畏惧自然说”则认
为,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并将他们所畏惧的自然力赋予人格
和意志的结果。这两种宗教起源学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但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宗教起源的根本原因应从社会的物质生活即社会经济基础中
去寻找。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当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之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狩
猎和采集阶段,生产的范围有所扩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逐步复杂化,人们的抽象
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逐步认识到自然现象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并力图更多地认识和控
制自然现象。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
,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界的沉重的压迫下,不得不屈从于它的淫威,从而在观念中把自然
力和自然物神化,导致原始自然宗教的产生。
因此,自然宗教是人类处于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自然界的沉重压迫之下,将自然
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
(二)自然宗教的基本形式
自然宗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前的宗教形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宗教形式。
1.大自然崇拜
崇拜大自然是原始人类最初的崇拜形式之一,是原始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大自然
崇拜的对象与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有关,而且,这些对象被崇拜的程度与它们在人们生
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息息相关。土地、天体、山峰、河流、岩石、水、火等,就成为
原始人类普遍的崇拜对象。
2.动植物崇拜
动植物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由当时人们处于狩猎和采集经济时代,
动植物是原始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来源这一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
不同,各地区动植物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也有很大变
化,动植物崇拜的对象和方式也出现许多变化。
植物崇拜的产生晚于动物崇拜,其影响范围也没有动物崇拜广泛。
3.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对自然崇拜和动植物崇拜的进一步发展,是自然宗教极为普
遍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鬼魂崇拜产生之后,人们的丧葬方式逐步演化成为土葬、火葬、水葬、风葬等各
种不同的葬法。
鬼魂崇拜与逐步形成起来的血缘观念联系在一起,就发展成为祖先崇拜。
4.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后期,是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和鬼魂崇拜、祖先崇拜
结合起来的产物,是流行于全世界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几乎每一个原始部族都可以找
到图腾崇拜的踪迹。图腾往往被当作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和名称。图腾的形象大多来源于
动植物,其范围非常广泛,但以动物居多。图腾崇拜的对象一般是与本部族或氏族有特
殊联系,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崇拜的观念中则含有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内容,或把
崇拜对象作为本部族的祖先,或将其作为自己的保护神。
5.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
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是自然宗教中一种较高级的崇拜形式。灵物崇拜并不是崇拜灵
物本身的自然形态,而是灵物以外的自然威力或体现了人本身和社会现象中的神秘力量
。任何一个自然物都可以和灵性结合起来,被当作灵物来崇拜。
偶像崇拜则是原始宗教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崇拜形式。
二、古典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典宗教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所谓古典宗教,指的是人类进入古代文明社会之后所形成的宗教,包括古代、中古
、近古时代的宗教。
由原始社会的氏族宗教、部落宗教,发展成为古代文明社会的民族宗教、国家宗教
、世界宗教,是人类宗教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1.古典宗教产生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古典宗教形成的根本原因,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人
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则是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阶级的出现是自然宗教演变为古典宗教的第一个决定因素。原始社会后期,
逐渐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划分,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阶级
掌握了政治、经济统治权,也必然要掌握思想统治权即神权,因此,原始时代由社会成
员共同占有的神权,就变成为奴隶主阶级所垄断,成为他们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
其次,社会分工的复杂化是自然宗教演变为古典宗教的第二个决定性因素。当生产
力发展有了较多剩余产品之后,就逐步出现了专职的甚至世袭的祭司、巫师。这些专职
的神职人员成为神的代言人,充当着神与人之间沟通的中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同
时,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和研究神学理论,使神学观念系统化和理论化,这对于古
典宗教的建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再次,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自然宗教演变为古典宗教的第三个决定性因素。人的
思维能力是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改造的深入而逐步发展的。人类由石器时代进入金属器
时代后,人类思维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发展到能以一般的抽象概念来思考问题,在此
基础上,人们的宗教观念也逐步脱离现实生活的局限,将自然崇拜中诸神的职能进行抽
象化,再按照人类生活的需要实行职能的重组、兼并,创造出一元化、社会化的神,从
而使宗教思想逐步实现理论化。
2.古典宗教的基本特征
其一、古典宗教是典型的“人为宗教”。原始宗教带有更多的自发性和直观性。古
典宗教是统治阶级加强对被统治阶级精神控制的工具,专职神职人员则通过宗教意识、
宗教组织、宗教仪式、宗教器物等,来强化人们的神权意识,这就使宗教的人为因素更
加强化。
其二、古典宗教是一种理性的宗教。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带有原始感性直观思维的
特征,不可能形成完善的宗教理论体系。古典宗教则逐步强化其理性因素,建立起完善
的宗教神学理论体系,将宗教信仰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
其三、古典宗教是高度制度化的宗教。原始社会的宗教活动与氏族、部落的日常生
活融为一体,没有建立独立的宗教制度。进入古典宗教阶段后,为了维持宗教实体的有
序运转并发挥其宗教功能,宗教制度则越来越严密,主要包括教阶制度、礼仪制度、教
规制度和修行制度等。
(一)宗教的本质和特征
第一、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在
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宗教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宗教把社
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上,宗教把人的本质异化。因此,宗教以一
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
第二、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是人们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反映。宗
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主要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起自己的唯心主义体
系。
第三、宗教是阶级社会中的一种精神麻醉剂。它在承认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
下,给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它关注的不是现实的痛苦,而是来世的幸福,
不是引导人们面向现实,而是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因此,宗教完全是一种
虚幻的自我安慰,是“人民的鸦片”。
回答:2006-03-04 13:12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非常感谢!!
共0条评论...以下是特别推荐给您的相关问题宗教问题哲学关心吗?到底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如何起源的?宗教...请谈谈你最热爱的哲学家、宗教家是谁? 15分宗教?宗
教问题全脑开发巨人,提高记忆力超级记忆,思维导图,快速阅读,潜能开发,记忆大师揭
秘,大脑先生力荐,牛品牌提升的最佳选择品牌提升的最佳选择爱上绝酷个性签名爱上绝
酷个性签名
其它回答 共8条回答评论 ┆ 举报
多学有益
[学者] 在那时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灾难,生活乃至生命处在朝不保夕,
人们为欲知自己的前途和抒发自己的压抑而为。
回答:2006-03-04 10:29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wuge0126
[学长]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后期。原始的
自然宗教是古代社会狭隘的生产关系的反映,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产物。原始人对
周围自然现象的愚昧无知,在支配着自己的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软弱无力,对自身的生
理现象和梦境不能理解,从而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形成了万
物有灵论。原始的宗教观念和祈祷等宗教活动,贯穿于原始人的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同道德、艺术活动直接结合在一起,还没有分化成一种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随
着无阶级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物质经济生活条件的变化,宗教不断
地发生演变:由最初的自然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由多神教发展
到一神教;由氏族宗教演化为民族宗教乃至世界宗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
兰教和佛教的出现,是同奴隶社会的君主制相适应的。
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宗教日益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发展成熟的宗教,包括宗教信仰、宗教组织、宗教设施和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宗教仪
式、专门的神职人员等,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势力和精神力量。
宗教采取感性的、粗俗的形式宣传创世说,它颂扬怯懦、自卑、自甘屈辱、顺从驯服
,麻痹人民的革命意志;它敌视理性,扼杀科学,禁止进步思想的传播;在一定历史条
件下,宗教成为剥削阶级的官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政治、哲学、道德、艺术、教育等
社会生活领域,成为维护反动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历史上许多被压迫群众反抗剥削统
治者的斗争也往往披上宗教的外衣,利用宗教的形式同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但宗教
不能真正反映群众利益和解决现实社会矛盾,反而会瓦解、涣散群众的革命斗志,归根
结柢它要起消极的作用。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教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深刻根源在于:①人们受到社会
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②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深重苦难的恐惧和
绝望;③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来作为麻痹和控制群众的重要精神手段。剥削制度和阶
级压迫的存在,是宗教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根源。列宁说:“宗教对人类的压迫只不过是
社会内部经济压迫的产物和反映”(《列宁全集》第10卷,第65页)。
宗教消亡是历史的必然,但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
级,即消灭产生宗教的阶级根源以后,宗教才能逐步消灭。由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
想、旧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以及教育、文化、科学、
技术的高度发达还需要长久的奋斗过程,加之某些天灾人祸所带来的困苦还不可能在短
期内彻底摆脱,因此,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对于一部分人的影响还会长期存在。只有经过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人们才会最后抛弃
一切宗教。马克思说:“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
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7页)。
宗教一词,一说为拉丁语中的religare,意为联结或再结,即“人与神的再结”;一
说在拉丁语中为religio,意为敬神。在汉字语源中,宗从“宀”从“示”,意为“宇
宙神(古‘’字作‘示’)所居”。宗也有“尊祀祖先”或祭祀“日月星辰,江河海岱”
之意。宗教是奉祀神、祖先之教。在历史发展中,宗教一词被赋与了各种不同的意义。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经历了在不同形态下
的各自发展阶段。在近、现代又有新的发展。在人类历史开端时期,没有也不可能发生
宗教。宗教观念是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发展,人的思维具有抽象概括能力时才出现的

原始宗教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原始宗教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0~前10000年间的中石
器时代。从对尼安德塔人及其后的真人的考古发掘中,可知当时原始人对生、死、食物
三者特别重视,形成一些与原始宗教有关的习俗,但尚无法断定当时是否已有神观念。
继后,原始居民在严峻的生存斗争中,因不能理解自然界各种变化莫测现象的因果关系
,从而产生恐惧、惊惶和神秘感觉,认为在他们周围的各种事物中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
力量,这种力量主宰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他们便对自然物、自然力产生崇拜或进
而将其人格化作为神灵加以膜拜,并企望以祈祷祭祀舞蹈音乐等对它们施加影响。在氏
族社会中除流行对自然物、自然力或自然神灵的崇拜外,还流行图腾崇拜,相信在本氏族
与某些动、植物以及某些自然物间有一种超自然的血缘关系,因而某些动、植物便被认
为是与该氏族有联系的共同祖先──图腾。随着父权制度家族的建立与灵魂精灵观念的
发展,还产生了对祖先和氏族领袖的崇拜。在氏族制度瓦解和部落形成时,氏族的神灵
也随之演变或融合为部落的神灵。各部落都有各自的保护神,这些神不是统一的,也没有
上下尊卑的隶属关系,威慑仅局限于本氏族或部落的范围;一旦氏族或部落衰亡,保护
神也随之销声匿迹。在由部落过渡到部落联盟而形成最初奴隶制国家时,在部落联盟诸
神中出现了主神和次神,主神往往具有全部自然和社会属性,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统一
和无所不能的。这个“统一的神”往往反映了奴隶制国家专制君主的最高权威。恩格斯
曾以印欧民族宗教的起源──《吠陀经》为例,解释原始宗教的发展过程:吠陀中的神大
都是自然现象的化身,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草木以及动物等,但在《梨俱吠陀
》的最后几卷中可以看到多神论向一神论的转化和发展。如因陀罗最初被认为是保护农
业的雷雨神,后变为一个氏族的特殊保护神──武士贵族神。随着氏族的强大,吠陀又
描写了因陀罗和另一氏族保护神婆楼那进行争夺统治地位的斗争,因陀罗最终获胜,两
个氏族联合成为部落,因陀罗即被称为“因陀罗-婆楼那”。嗣后,婆楼那逐渐销声匿迹
,因陀罗取得完全的统治地位,又被尊为“世界大王”(svarj)。因陀罗性质的变化反映
了印度由氏族而部落、由部落而向部落联盟合成的最初奴隶制国家过渡的历史内容。
古代宗教 公元前4000~前2000年初,中国黄河、南亚印度河、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底格
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和埃及尼罗河流域,因青铜器的使用和农业灌溉的发展进入阶级社
会,此后又在今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朗等地也相继产生了一批奴隶制国家
。这些地区产生和孕育了世界最初的文明,产生了灿烂的科学和文化,同时也出现了对
后世有重要影响的宗教。如中国殷周时期崇拜天帝的宗教,印度的婆罗门教和随后的印
度教,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宗教,巴勒斯坦的犹太教,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以上宗教被宗
教史家称为古代宗教,也有人称其中迄今还继续流传者为历史宗教。这些宗教大部分由
原始宗教演化而来,继续保持着对自然神的崇拜,出现了神的“天阶体系”(分掌不同
职司的各级大小神灵),在诸神中形成了主神崇拜。主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随着
民族、国家的更迭而变化。此外,还产生了原始形态的神学和宗教哲学,并创作了记述
宗教神话、历史和教义的典籍和石刻。
世界宗教 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日趋频
繁,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即宗教本身也在较宽广的视界下注意到人类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因此,在古代某些民族、国家中出现了超民族和超国家地区的宗教乃至世界性宗教─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印度,初起时反对婆罗门教的纲领(吠陀天启、祭祀
万能和婆罗门至上)和实践,并以独特的四谛、八正道等教义解释人生和世界的问题。
它在印度本土获得了巨大发展,公元前3世纪被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奉为国教,并传播到印
度邻近地区很多国家。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中出现了大乘佛教,以通俗的形式向群
众宣传佛教教义。7~8世纪后,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别与印度教混合而形成密教。13世
纪初,由于外来势力的沉重打击及僧伽内部的腐败等原因,佛教终于在本土消失。19世
纪末,稍有复兴,20世纪40年代以后,又有新的发展。目前仍广泛流行于中国、日本、
东南亚地区。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 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以后迅速传播
于地中海周围的西亚、南欧、北非以至高卢、不列颠。早期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基督教是犹太教神学、庸俗化了的希腊罗马哲学和东方一些流行的仪式的
结合。罗马统治者最初对基督教严厉镇压,以后又加以利用并在4世纪末宣布为国教,5
~10世纪间逐渐传遍全欧。11世纪,发生了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了西方的公教会(天主
教)和东方的正教会(东正教)。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又从天主教会内分裂出
了新教(中国一般称为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它镇压和窒息了进步的科学思想和活动。在资本主义时代,基督教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
扩张,传播到非洲、美洲和亚洲以至全世界。基督教对欧美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
重要影响。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第一个伊斯
兰教神权国家。早期伊斯兰教主张消除血亲复仇,打破氏族壁垒,扶弱济贫,禁止高利
盘剥,要求和平安宁,反映了当时阿拉伯各部落要求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随着阿拉伯
伊斯兰教徒不断对外扩张和经商交往,伊斯兰教遂由地区性宗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伊
斯兰教在中世纪由近东传入中亚地区、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
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世界三大宗教很早就传入中国,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扎根、发展,并与中国
传统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和学派,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
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现代宗教及其特点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世界各个地区占着主导的地位。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另外,地区或民族性宗教如印度教、犹太教、
道教、锡克教、耆那教、琐罗亚斯德教等仍在流传。原始宗教也还残存于一些社会发展
比较缓慢的地区。
在近现代,各宗教出现了一些新的倾向:①复古主义。如18世纪末要求恢复伊斯兰教
原始信仰的瓦哈比派,这种复古运动目前在伊朗等地又以原教旨主义的形式出现;又如
印度教19世纪后半叶有“回到吠陀去”的雅利安社复古改革运动。②改革倾向。这种倾
向的目的是要使宗教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如19世纪下半叶,哲马鲁丁?阿
富哈尼、穆罕默德?阿布杜在土耳其、埃及等地发起的泛伊斯兰主义运动,赛义德?阿赫
默德?汗和伊克巴尔在南亚次大陆提倡的阿利迦运动。在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后,天主教
内部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并出现了许多新思潮,如解放神学等。③对话、合作和合一倾
向。现代以来,各派别乃至各宗教之间开始对话,原先相互隔绝的藩篱正在被推倒。如基
督教各派在普世教会运动的推动下,不仅领导层开始重新对话,一些基层教会也有新的合
作。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出现了许多新兴宗教或变种教
派。如日本的世界救世教、生长之家、PL教团;朝鲜的圆佛教;越南的高台教、和好教
;美国的统一教会、基督教科学派、毗湿奴意识国际协会以及形形色色的“瑜伽派”。
这些宗教和教派渲染东方宗教、哲学的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糅合世界各大宗教的教义
和仪式,力图调和宗教与科学、理性与天启、无神论与有神论,以适应社会的演变。如
高台教崇拜摩西、孔子、老子、佛陀、基督、雨果、贞德等等,并借用天主教的仪式;
圆佛教企图以“一圆”为中心,把佛教的“法身”、儒教的“太极”、道教的“道”等
各种教理统一起来;PL教团主张人的“完全自由”;毗湿奴意识国际协会宣传对神的虔
诚、信爱,人在神前的平等等意识。
宗教的性质和作用
各派观点 对宗教的性质和作用,人们作过许多探索。如赫伯特?斯宾塞称宗教是
对超越人类知识的某种力量的信仰;布莱德雷强调宗教是人生对善的追求;弗雷泽强调
宗教是人通过仪式向主宰自然与人生的力量祈求;迈克塔格特称宗教是人追求与宇宙和
谐的一种感情,等等。这些说法虽然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宗教的某些内容,但都没有把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宗教的真正性质及其存在的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者对于宗教的性质、作用和演变规律作了科学的说
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领域,对于宗教问题研究
做出了重大贡献。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
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任何
有组织的宗教都是社会实体,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上层建筑。尽管
宗教这种上层建筑处在“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地位,但它还是这些经济基
础的曲折的反映。宗教的根源只能到宗教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物质世界中去寻找,即
从人们生产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去说明宗教的内容和作用。
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宗教观念的形成除受自然界压迫的原因外,还在于人们
受阶级社会的盲目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
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精神手段。因此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根源是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宗教除了社会根源外,还有着认识论的原因。宗教所崇拜或证悟的精神实体,实际上
是客观事物及其变化在人们认识过程中被抽象化、概念化,被无限地夸大和膨胀之后甚
至于以人格化出现,使之脱离客观实在,脱离自然,成为绝对,以至变成万物存在的最
高原因,也就是神。
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必
须根据某一宗教的巨大事件对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给予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曾经利用过宗教,把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但是革命
的阶级和人民也曾经使用宗教作为斗争的旗帜和纽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
前进。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除使用国家机器进行镇压外,还利用
宗教麻痹、削弱劳动群众的斗争意识。古代的东方和中世纪的欧洲,许多奴隶制和封建
制国家中都有强制信仰的宗教。国王常常自称为神的儿子或后裔,贵族也被认为有着神
的血统,宣称他们都是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古代埃及的法老自称为王国保护神
──太阳神的儿子,统治权来自太阳神。巴比伦在公元前2000年成为统一帝国后,乌鲁
克国王吉尔迦美什宣称是女神宁桑所生,贵族也自称其祖先是神或具有神性。日本神道
教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他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即神
统。在中世纪的欧洲,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天主教会和封建国家相互勾结,维护封建统
治。教会又在国家支持下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
。教会广设苛捐杂税,征集捐献,出卖神职、“圣物”、“圣骸”以及赎罪券等,以残
酷剥削教徒群众。教会的上层分子则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马丁?路德曾经激烈地斥责
和揭露当时教会的罪恶,称它是“巨大的吸血虫”,是“无底的罪恶深渊”。中国尽管
没有国教,但是,佛教和道教都曾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
和利用,成为封建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势力。
由于信教群众的层次复杂,不同层次的宗教徒,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同非宗教徒一
样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同一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和非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差异,却
可以有相同的政治和经济要求,而不同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共同之处,但
由于自身的利害关系,又往往有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因而在信仰内容上出现差异
,有些甚至成为神学异端。由于中世纪欧洲的一切社会意识形态都囊括在神学之中,“
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
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恩格斯
)欧洲中世纪的所有农民运动都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这是因为在宗教
的天国憧憬中,寄托着群众的社会理想。16世纪的宗教改革,向平民运动提供了一个强
有力的思想武器。以T.闵采尔为代表的德国农民战争领袖就利用这一武器来反对诸侯、
贵族和僧侣。在中国,东汉时期黄巾起义的领袖们创立了太平道,按《太平经》的思想
宣传和组织农民起义。早期道教也发挥着联络群众、团结群众的纽带作用。19世纪中叶
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同样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当然,即使起义人民
利用宗教作为革命运动的旗帜,也仍然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这已为历史所证
实。
宗教与科学文化 在人类的文化知识活动领域中,宗教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科
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社会的人
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大多表现为巫术、神话或者宗教观念的形式,表现于文学艺术
方面的则有赞歌、娱神的音乐舞蹈以及表现宗教的绘画或雕刻等。古希腊、罗马建筑艺
术杰作大多是神殿、陵墓和纪念堂等。在这类文化中宗教的和世俗的精神互相交织在一
起。
中世纪的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科学只是教会的恭顺的婢女,它不得
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因此根本不是科学”(恩格斯)。中世纪的教会对欧洲科
学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在基督教会内哥白尼、伽里略、弗?培根等不顾教
会当局的反对,在研究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近代资产阶级为摆脱宗教对科学
的束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但即使在唯心主义经院
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经院哲学内部的论战对欧洲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也起过重
要作用。反经院哲学的基督教神秘主义派别的积极思想对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也曾发生
过直接的影响。即使经院哲学本身,其中也包含着某些积极因素,在以理性论证宗教信
仰时,树立了宗教信仰的对立面──理性的权威。欧洲哲学正是通过这些曲折的斗争过
程才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宗教和其他形式的意识形态相结合而产生的宗教文学、宗教音
乐、宗教美术、宗教建筑等,作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史的财富

在中国思想史上,佛教和道教一直是两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魏晋时期,佛教哲学和道
家哲学合流,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在神灭与神不灭之争中,使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
无神论达到了一个高峰。隋唐以后,佛教各宗派各自对佛典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如天
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都对成佛的根据和途径作了各具特点的阐发,并且相互弥补和贯
通,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独有的理论体系。宋明时期,儒家反对佛教,却
又从思想上汲取佛教哲学,形成了理学,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就是脱胎于禅宗顿悟
之说。而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则在对佛教的批判之中发展了唯物的本体论学说。在宋明
时期,儒释道三者相调和,认为孔子之道与佛教所主张的无上菩提之道无异,“儒以治
皮肤之疾,道以治血脉之疾,佛以治骨髓之疾”(张商英《护法论》)。近代的资产阶级
改良派更有从佛教汲取养料而批判儒家理学的,如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思想
渊源之一就是禅宗。佛教思想作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部分,对于推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起过重要作用。而佛教文化的精华,如敦煌壁画和经卷,龙门、云冈、大足等地的石刻
,金代的《赵城藏》等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灿烂的一页。
在各民族的历史上,宗教曾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科技、道德、风俗以及生活方式发
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道教徒为寻求“道法自然”,在探索方术中,客观上对医学、化
学和天文学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参同契》是公认的炼丹史上最古的著作,《真元妙
道要略》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实验。至于道教教义对中医理论的发展,道教修炼对
养生、治病的功效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中国西北和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与民
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规范和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西北有十个少数民族几乎全部信
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虽是外来宗教,但自传入后,既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又保持
其原有的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特别在医药学、天文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藏族的佛教文化是藏族民
族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它对西藏的医学、历法、文学、工艺美术、雕刻绘画等的发展
有着重要的作用。布达拉宫和塔尔寺等是建筑史上的杰作。藏历以佛教密宗所传的历法
为主,用干支纪年与汉族地区相同,正确记录了农业节期的变化。基督教传入中国后,
曾有过被殖民主义者利用作为侵略工具的历史,但它对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如建立医院
,开设学校,提倡男女平等,出版报刊图书,等等,在客观上都起了一定作用。
中国宗教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从世界宗教到原始的萨满教同时存在,其中佛
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外来的。但外来宗教一经传入,即与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相
互影响或融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至于中国固有的道教一直在中国土地上繁衍
并传播到与中国邻近的亚洲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宗教像西方那样曾经占有“
国教”的地位;历代统治阶级对于各种宗教大多采取支持、保护的宽容态度。就宗教徒
的人数而言,在全国范围的总人口数中,历来居少数。在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区,有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较长的政教合一时期,宗教同民族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宗教徒
在这些民族地区人口中,至今仍占绝大多数。
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以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民族宗教观念的主要传统,因而
佛、道的信仰从未占据过统治地位。夏、商、周三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都有相当
的发展,华夏民族由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中国的宗教观念从一开始就把上天的风
调雨顺和下民的勤苦耕耘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尚书?洪范篇》称:“谋及卿士,谋及
庶人,谋及卜筮”,把天或神的意志和人的意见放在同一地位上。周代以后,儒家主张以
德政治天下,敬天而不尽信天。“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的“神道设教”
思想,在中国一直作为正统的统治思想。中国历代统治者均视政权神授,受命于天,自
居天子之位,王权高于神权,因此,既利用宗教“教化”的作用,又与宗教保持一定距
离,对于各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华夏民族由于农业耕作和水利事业促进了血缘关
系的联系和发展,在周代就形成了一套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制度和“孝为德本”的
道德规范。体现宗法制度的祖先崇拜,数千年来渗透到汉族的每个家庭之中,成为牢固
的民间习俗。另外,周代以后,儒家的重视人的现实关系和利益的伦理观念使汉族形成
了务实的特点,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宗教徒的面貌:有时信,有时不信;有事就信,无
事就不信。为了求得庇佑,不论是儒释道,不论是鬼神上帝,或是菩萨圣母,都可以信仰
。由于宗法社会制度和儒家重视道德伦理的思想同崇拜超人力量的宗教观念存在一定程
度的对立,因此,正统的儒家文化必然对于宗教的社会作用起抑制作用。由历史形成的
汉族宗教的这些特点一直延续到当代,并且至今仍影响着汉族群众的信仰习惯。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消灭了剥削制
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制度的历史性变革不能不反映到宗教领
域中来。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被清除后,天主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基督教实
行三自(自治、自养和自传)。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也经过社会民主改革,废除了封
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宗教真正成为个人信仰的私事。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不信宗教
的公民和信仰不同宗教或教派的宗教徒公民团结一致,并且在信仰上相互尊重,这在中
外宗教史上是罕见的现象。新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引起了部分宗教徒主观世界的变化
,各民族爱国的宗教界人士大有进步,已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界的
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特
点。尽管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是社会根源和人的认识、心理根源依然
存在。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科学文化的提高,还须经过长期的努力;贫困与落后、旧
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在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也难
免发生某些失误或者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使社会主义事业暂时受到挫折,造成群众
的困苦;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在国际交往中,也难免会受到种种
外来的宗教影响。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社会还无力完全满足这种需
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因而祈求超自然力量来满足这种欲望和要求,便在某些人中产
生了宗教心理。至于导致人们产生非唯物主义认识的种种认识论。
参考文献:http://www.philo.ecnu.edu.cn
回答:2006-03-04 13:17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没油儿
[学长] 人是智慧动物,但人不知道自己的智慧是哪儿来的。有时甚至对由于自己过分
地聪明而造成的后果感到莫名的恐惧。
人们发现,人的智慧达到达不到研究自身智慧的程度。但是,认识自己的欲望却是人类
不懈的追求。其结果,如果必须要有的话,也只能求上帝来回答了。关于人与上帝,一
方面是上帝创造了人,也可以说是人归认了上帝。
什么是宗教。宗教是人类发挥聪明到极致,观察世界到终极而得出的,可以说得圆的理
论和方法。
回答:2006-03-04 14:05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想做人的人
[新手] 人们都说没有上帝,难道就真的没有吗,上帝不是无所不能吗,如果是上帝有
意安排了今天,那有当怎样解释。我不相信命运,也不相信上帝,但我不去否认这些的
存在。
回答:2006-03-04 15:36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临竹先生
[圣人] 首先,宗教产生的概念是信仰。
在人类在还处于半蒙昧时期时,对于大自然的很多现象很不解,比如说打雷、洪水等等
。都会归功于神。这就是神话产生的原因。早期的神话是以自然为化身。渐渐的,逐渐
转移到想象的具有超常力量象征的神。还赋予它们以人的模样加以刻画并崇拜。并且在
有点的国度(如埃及)国王就是神的象征。
当统一的信仰者越来越多,宗教就可以说是产生了。
回答:2006-03-04 20:12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wool
[新手] 人类太渺小了,能力太有限了,于是需要一个精神的寄托,最初的宗教是那些
统治阶级为了便于管理统治,而宣扬他们的神,用信仰来约束人们。
回答:2006-03-05 00:41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达摩释迦牟尼
[学弟] 因为众生皆想皈依我佛!
回答:2006-03-14 14:11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dlyang2008
[新手] 我个人认为,既然发生了,就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到了后面出现了变质,自然里面
有很多有用的东西,比如他们的存在让他们有了动力的源泉,是一种思想境界,当然人也
有这种特性,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你的抵抗能力会下降,当你合理的劳累和正确的思考
的时候就会很建康,就这样大家为共同的思想而走到一块,就有了宗教,但是组织的产
生,难免会有一些人将思想往一些比较不现实的地方去想,引导大家,就这样,有了上
帝的存在吧,正因为他们的起点是好的,所以到现在有的人会利用"上帝"的思想豉历
自己,最终还是能取得比较好的结果,实际上有很多事在事实的结果范围内,只是大家
都希望好的事情,所以成了的人就到处流传,那么不好的,自然会忘记了,有的直至死
了,你说他还能告诉你说他求个上帝,他不帮我吗,自然就产生的宗教的强大,但有一
些事情也很难说的,我只是有时按照常理的理解,,其实有的时候也会祈祷,但我多半
都是失败,但还是会这样做,就是因为人的精神有的时候受到人类发展的历吏自然会这
样做了
回答:2006-03-16 22:42
共0条评论...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人类为什么会产生宗教? 电脑为什么会产生病毒 中东为什么能够产生基督和伊斯兰两
大宗教?为什么会有宗教,历史上的人们是如何开始信人类为什么会出现宗教现象?
关闭 欢迎登录知识人
会员名:密 码: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会员注册 忘记密码
·新浪会员请直接登录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北京:天坛祭天盛典 再现古代祭祀礼仪
: http://v.china.com.cn/news/2012-01/24/content_24474142.htm
:
: 史。

g*******l
发帖数: 4
17
上古的人信奉的天、帝即是上帝
世人常不相信傳道人解釋中國古書說的『天,帝,上帝』就是聖經說的上帝,認爲是傳
道人牽強附會一廂情願的說教。其實不然。其實古今若幹著作等身的無神論的非基督徒
著名學者文人,早已指明這個真相。略具幾例如下:
漢朝學者鄭玄在《史記》注解中指出:『上帝者,天之別名也。神無二主。』
大陸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指出:『《詩》、《書》、《左傳》、《國語》
中,言天、帝之處甚多,多指有人格的上帝。』。
台灣哲人、教育家吳康《諸子學概要》更明白地指出:“詩書中所雲天、或帝、或上帝
,皆人格化之最高主宰,乃宗教之上天,同于西方基督教或猶太教之上帝(神)也。”
這些話出自名宿鄭玄、馮友蘭、吳康等古今無神論學者筆下,可見不是基督徒的偏見。
古今中港台非基督徒學者證實中國古代用『上帝、帝、天』三個名詞來描述至高無上的
造物主、唯一真神上帝。
在《聖經》中,亦有多處用『天』來表示上帝。
這說明中國上古時代確實是信仰上帝的,所信的天、上帝就是西方人信的上帝。古人敬
拜上帝,沿襲挪亞洪水後挪亞建祭壇向上帝獻祭,黃帝東登泰山, 西登雞頭山, 南登熊
山, 北登釜山. 每到一山, 黃帝便清除山頂, 建築祭壇, 親自祭天敬拜上帝。
縱觀中國古代思想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周代之前是有神論時期,春秋戰國是有神論
到泛神論過渡時期,唐宋是泛神論轉變爲無神論的時期,而到了明代的王陽明,無神論
的觀念已經基本形成了。之後,雖然中國人仍口稱上天,但實際上主宰之天已經被轉化
爲自然之天,上天與人已經沒有實質的關系,人也就可以爲所欲爲了。正如《聖經》所
言,若無異象,民就放肆。
秦始皇之後的中國,主宰之天爲天子所取代,祭天之權又爲天子所獨占,一般平民百姓
便轉而祭祖,以祭祖代替祭天。中國人對主宰之天的信仰便異化爲敬拜祖先了。
炎黃堯舜禹夏商周之後,『大道隱』,『儒釋道』興,失去了對上帝的信仰。早在秦始
皇之後的中國,『天』的概念就由主宰之天(上帝)變成了自然之天,『天子』皇帝篡
奪了主宰之權,曆代皇帝下聖旨開頭的『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實乃盜用上帝(天)名義
以維護家傳世襲帝制。真正體現奉天承運者,乃是黃帝-堯-舜-禹所實行的『禅讓制』
。他們不是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向公義而至高的上帝負責,禅讓給符合上帝心
意的人。整個社會真正實現了現代社會夢寐以求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天下爲公等等理想
。那是當時從部族領袖到平民百姓都信仰上帝、順服上帝的結果。
上古時代從上到下信奉上帝、敬畏上帝、順從上帝的旨意,古經《左傳》上說:“所謂
道,忠于民信于神也”;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敬虔時代,炎黃堯舜禹禅讓制的權利傳承,就是忠于民、信
于神、畏于天、順于道、敬拜上帝的大道。最典型的證據就是從皇帝==》堯==》舜==禹
權力轉移機制是【禅讓制】,不把王位傳給自己兒子,而是尋找上合上帝心意、下受
全民擁戴的人繼位,實現了最理想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公義、和平、『天下爲公
』的社會形態。 這是自秦始皇至今日的社會望塵莫及的!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自然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 (一)自然宗教产生的原因
: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和智慧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
: 的产物。在人猿相揖别之后的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人类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只是发展
: 到新人阶段之后,才出现宗教的萌芽。
: 为什么人类进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产生宗教意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然宗教的起
: 源?
: 关于宗教的起源,有“灵魂主义”和“畏惧自然说”两大理论。“灵魂主义”认为
: ,原始人类从人的死亡和梦境等现象中,以为有可以脱离人的肉体的灵魂存在,而这些
: 灵魂具有超人的活动能力,这种灵魂观念直接导致了宗教的起源。“畏惧自然说”则认

l*****a
发帖数: 38403
18
这是猪头同学的新马甲吧,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古的人信奉的天、帝即是上帝
: 世人常不相信傳道人解釋中國古書說的『天,帝,上帝』就是聖經說的上帝,認爲是傳
: 道人牽強附會一廂情願的說教。其實不然。其實古今若幹著作等身的無神論的非基督徒
: 著名學者文人,早已指明這個真相。略具幾例如下:
: 漢朝學者鄭玄在《史記》注解中指出:『上帝者,天之別名也。神無二主。』
: 大陸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指出:『《詩》、《書》、《左傳》、《國語》
: 中,言天、帝之處甚多,多指有人格的上帝。』。
: 台灣哲人、教育家吳康《諸子學概要》更明白地指出:“詩書中所雲天、或帝、或上帝
: ,皆人格化之最高主宰,乃宗教之上天,同于西方基督教或猶太教之上帝(神)也。”
: 這些話出自名宿鄭玄、馮友蘭、吳康等古今無神論學者筆下,可見不是基督徒的偏見。

t****e
发帖数: 2737
19
诗经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
【原文】
文王在上1,於昭於天2。周虽旧邦3,其命维新4。有周不显5,帝命不时6。文王陟
降7,在帝左右8。
亹亹文王9,令闻不已10。陈锡哉周11,侯文王孙子12。文王孙子,本支百世13,
凡周之士14,不显亦世15。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16。思皇多士17,生此王国。王国克生18,维周之桢19;济济
多士20,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21,于缉熙敬止22。假哉天命23,有商孙子24。商之孙子,其丽不亿25。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26。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27。殷士肤敏28,裸将于京29。厥作裸将,常服黼冔30。王之
荩臣31,无念尔祖32。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33。永言配命34,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35,克配上帝36。宜
鉴于殷,骏命不易37!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38。宣昭义问39,有虞殷自天40。上天之载41,无声无臭42。
仪刑文王43,万邦作孚44。
【译文】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
周朝光辉荣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上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上帝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宏福无边
。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蕃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
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
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上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
天命。
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飨作
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
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
虔。上天行事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注释】
1.文王:姬姓,名昌,周王朝的缔造者。
2.於(wū):叹词,犹"呜"、"啊"。昭:光明显耀。
3.旧邦:邦,犹"国"。周在氏族社会本是姬姓部落,后与姜姓联合为部落联盟,在
西北发展。周立国从尧舜时代的后稷算起。
4.命:天命,即天帝的意旨。古时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宣扬自身承受天命来
统治天下。周本来是西北一个小国,曾臣服于商王朝,文王使周发展强大,独立称王.
奠定灭商的基础,遗命其子姬发(武王)伐商,建立新兴的王朝。
5.有周:这周王朝。有,指示性冠词。不(pī):同"丕",大。
6.时:是。
7.陟降:上行曰陟,下行曰降。
8.左右:犹言身旁。
9.亹(wěi)亹:勤勉不倦貌。
10.令闻:美好的名声。不已:无尽。
11.陈锡:陈,犹"重"、"屡";锡,赏赐。哉:"载"的假借,初、始。
12.侯:乃。孙子:子孙。
13.本支:以树木的本枝比喻子孙蕃衍。
14.士:这里指统治周朝享受世禄的公侯卿士百官。
15.亦世:犹"奕世",即累世。
16.厥:其。犹:同"猷",谋划。翼翼:恭谨勤勉貌。
17.思:语首助词。皇:美、盛。
18.克:能。
19.桢(zhēn):支柱、骨干。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据《校勘记》谓"桢"字唐石
经初刻"桢",后改为"祯","祯",吉祥福庆之意。此说亦通。
20.济济:有盛多、整齐美好、庄敬诸义。
21.穆穆:庄重恭敬貌。
22.缉熙:光明。敬止:敬之,严肃谨慎。止犹"之"。
23.假:大。
24.有:得有。
25.其丽不亿:其数极多。丽,数;不,语助词;亿,周制十万为亿,这里只是概数
,极言其多。
26.周服:服周。
27.靡常:无常。
28.殷士肤敏:殷士,归降的殷商贵族。肤,繁体作"膚",《说文》曰:"膚,籀文臚
。"有陈礼时陈序礼器之意。肤敏,即勤敏地陈序礼器。
29.祼(ɡuàn):古代一种祭礼,在神主前面铺白茅,把酒浇茅上,像神在饮酒。将
:行。
30.常服:祭事规定的服装。黼(fǔ):古代有白黑相间花纹的衣服。冔(xǔ):殷冕。
31.荩臣:忠臣。
32.无:语助词,无义。
33.聿:发语助词。
34.永言:久长。言同"焉",语助词。配命:与天命相合。配,比配,相称。
35.丧师:指丧失民心。丧,亡、失;师,众、众庶。
36.克配上帝:可以与上帝之意相称。
37.骏命:大命,也即天命。骏,大。
38.遏:止、绝。尔躬:你身。
39.宣昭:宣明传布。义问:美好的名声。义,善;问,通"闻"。
40.有:又。虞:审察、推度。殷: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谓为"依"之借字。
41.载:行事。
42.臭(xìu):味。
43.仪刑:效法。刑,同"型",模范,仪法,模式。
44.孚:信服。

史。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t****e
发帖数: 2737
20
http://www.xiexingcun.com/shijing/mydoc381.htm
诗经 大雅·文王之什.皇矣
皇矣
【原文】
皇矣上帝1,临下有赫2。监观四方,求民之莫3。维此二国4,其政不获5。维彼四
国6,爰究爰度7。上帝耆之8,憎其式廓9。乃眷西顾10,此维与宅11。
作之屏之12,其菑其翳13。修之平之14,其灌其栵15。启之辟之16,其柽其椐17。
攘之剔之18,其檿其柘19。帝迁明德20,串夷载路21。天立厥配22,受命既固23。
帝省其山24,柞棫斯拔25,松柏斯兑26。帝作邦作对27,自大伯王季28。维此王季
,因心则友29。则友其兄30,则笃其庆31,载锡之光32。受禄无丧,奄有四方33。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34,其德克明35。克明克类,克长克君36。王此大
邦37,克顺克比38。比于文王39,其德靡悔40。既受帝祉,施于孙子41。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42,无然歆羡43,诞先登于岸44。密人不恭45,敢距大邦,侵
阮徂共46。王赫斯怒47,爰整其旅48,以按徂旅49。以笃于周祜50,以对于天下51。
依其在京52,侵自阮疆。陟我高冈53,无矢我陵54。我陵我阿55,无饮我泉,我泉
我池。度其鲜原56,居岐之阳57,在渭之将58。万邦之方59,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60,不长夏以革61。不识不知,顺帝之则62。帝
谓文王:訽尔仇方63,同尔弟兄64。以尔钩援65,与尔临冲66,以伐崇墉67。
临冲闲闲68,崇墉言言69。执讯连连70,攸馘安安71。是类是禡72,是致是附73,
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74,崇墉仡仡75。是伐是肆76,是绝是忽77。四方以无拂78。
【译文】
上帝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殃。
就是殷商这个国家,它的政令不符民望。想到天下四方之国,于是认真研究思量。上帝
经过一番考察,憎恶殷商统治状况。怀着宠爱向西张望,就把岐山赐予周王。
砍伐山林清理杂树,去掉直立横卧枯木。将它修齐将它剪平,灌木丛丛枝杈簇簇。
将它挖去将它芟去,柽木棵棵椐木株株。将它排除将它剔除,山桑黄桑杂生四处。上帝
迁来明德君主,彻底打败犬戎部族。皇天给他选择佳偶,受命于天国家稳固。
上帝省视周地岐山,柞树棫树都已砍完,苍松翠柏栽种山间。上帝为周兴邦开疆,
太伯王季始将功建。就是这位祖先王季,顺从父亲友爱体现。友爱他的两位兄长,致使
福庆不断增添。上帝赐他无限荣光,承受福禄永不消减,天下四方我周占全。
就是这位王季祖宗,上帝审度他的心胸,将他美名传布称颂。他的品德清明端正,
是非类别分清眼中,师长国君一身兼容。统领如此泱泱大国,万民亲附百姓顺从。到了
文王依然如此,他的德行永远光荣。已经接受上帝赐福,延及子孙受福无穷。
上帝对着文王说道:“不要徘徊不要动摇,也不要去非分妄想,渡河要先登岸才好
。”密国人不恭敬顺从,对抗大国实在狂傲,侵阮伐共气焰甚嚣。文王对此勃然大怒,
整顿军队奋勇进剿,痛击敌人猖狂侵扰。大大增加周国洪福,天下四方安乐陶陶。
密人凭着地势高险,出自阮国侵我边疆,登临我国高山之上。“不要陈兵在那丘陵
,那是我国丘陵山冈;不要饮用那边泉水,那是我国山泉池塘。”文王审察那片山野,
占据岐山南边地方,就在那儿渭水之旁。他是万国效法榜样,他是人民优秀国王。
上帝告知我周文王:“你的德行我很欣赏。不要看重疾言厉色,莫将刑具兵革依仗
。你要做到不声不响,上帝意旨遵循莫忘。”上帝还对文王说道:“要与盟国咨询商量
,联合同姓兄弟之邦。用你那些爬城钩援,和你那些攻城车辆,讨伐攻破崇国城墙。”
临车冲车轰隆出动,崇国城墙坚固高耸。抓来俘虏成群结队,割取敌耳安详从容。
祭祀天神求得胜利,招降崇国安抚民众,四方不敢侵我国中。临车冲车多么强盛,哪怕
崇国城墙高耸。坚决打击坚决进攻,把那顽敌斩杀一空,四方不敢抗我威风。
【注释】
1.皇:光辉、伟大。
2.临:监视。下:下界、人间。赫:显著。
3.莫:通"瘼",疾苦。
4.二国:有谓指夏、殷,有谓指豳、邰,皆不确。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或说:"
古文上作二,与一二之二相似,二国当为上国之误。"此说是,上国系指殷商。
5.政:政令。获:得。不获,不得民心。
6.四国:天下四方。
7.爰:就。究:研究。度(duó):图谋。
8.耆:读为"稽",考察。
9.式:语助词。式廓:犹言"规模"。
10.眷:思慕、宠爱。西顾:回头向西看。西,指岐周之地。
11.此:指岐周之地。宅:安居。
12.作:借作"柞",砍伐树木。屏(bǐnɡ):除去。
13.菑(zī):指直立而死的树木。翳:通"殪",指死而仆倒的树木。
14.修:修剪。平:铲平。
15.灌:丛生的树木。栵(lì):斩而复生的枝杈。
16.启:开辟。辟:排除。
17.柽(chēnɡ):木名,俗名西河柳。椐(jū):木名,俗名灵寿木。
18.攘:排除。剔:剔除。
19.檿(yǎn):木名,俗名山桑。柘(zhè):木名,俗名黄桑。以上皆为倒装句式。
20.帝:上帝。明德:明德之人,指太王古公亶父。
21.串夷:即昆夷,亦即犬戎。载:则。路:借作"露",败。太王原居豳,因犬戎侵扰,迁
于岐,打败了犬戎。
22.厥:其。配:配偶。太王之妻为太姜。
23.既:犹"而"。固:坚固、稳固。
24.省(xǐnɡ):察看。山:指岐山,在今陕西省。
25.柞、棫:两种树名。斯:犹"乃"。拔:拔除。
26.兑(duì):直立。
27.作:兴建。邦:国。对:疆界。
28.大伯:即太伯,太王长子。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太王爱王季,太伯、虞仲为让位
于季历,逃至南方,另建吴国。太王死后,季历为君,是为王季。
29.因心:姚际恒《诗经通论》:"因心者,王季因太王之心也,故受太伯之让而不辞,
则是能友矣。"友:友爱兄弟。
30.则:犹"能"。
31.笃:厚益,增益。庆:吉庆,福庆。载:则。
32.锡:同"赐"。光:荣光。丧:丧失。
33.奄:全。尽。
34.貊(mò):《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及《礼记·乐记》皆引作"莫"。莫,传布。
35.克:能。明:明察是非。类:分辨善恶。
36.长:师长。君:国君。
37.王(wànɡ):称王,统治。
38.顺:使民顺从。比:使民亲附。
39.比于:及至。
40.悔:借为"晦",不明。
41.施(yì):延续。
42.畔援:犹"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43.歆羡:犹言"觊觎",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44.诞:发语词。先登于岸:喻占据有利形势。
45.密:古国名,在今甘肃灵台一带。
46.阮: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当时为周之属国。阻:往,至。共(ɡōnɡ):古国
名,在今甘肃泾川北,亦为周之属国。
47.赫:勃然大怒的样子。斯:犹"而"。
48.旅:军队。
49.按:遏止。徂旅:此指前来侵阮、侵共的密国军队。
50.笃:厚益、巩固。祜(hù):福。
51.对:安定。
52.依:凭借。京:高丘。
53.陟:登。
54.矢:借作"施",陈设。此指陈兵。
55.阿:大的丘陵。
56.鲜(xiǎn):犹"巘",小山。
57.阳:山南边。
58.将:旁边。
59.方:准则,榜样。
60.大:注重。以:犹"与"。
61.长:挟,依恃。夏:夏楚,刑具。革:兵甲,指战争。
62.顺:顺应。则:法则。
63.仇:同伴。方:方国。仇方,与国、盟国。
64.弟兄:指同姓国家。
65.钩援:古代攻城的兵器。以钩钩入城墙,牵钩绳攀援而登。
66.临、冲:两种军车名。临车上有望楼,用以瞭望敌人,也可居高临下地攻城。冲车
则从墙下直冲城墙。
67.崇:古国名,在今陕西西安、户县一带,殷末崇侯虎即崇国国君,《尚书大传》有"
文王六年伐崇"的记载。墉:城墙。
68.闲闲:摇动的样子。
69.言言:高大的样子。
70.汛:读为"奚",俘虏。连连:接连不断的状态。
71.攸:所。馘(ɡuó):古代战争时将所杀之敌割取左耳以计数献功,称"馘",也称"
获"。安安:安闲从容的样子。
72.是:乃,于是。类:通"禷",出征时祭天。祃(mà):师祭,至所征之地举行的祭祀;
或谓祭马神。
73.致:招致。附:安抚。
74.茀茀:强盛的样子。
75.仡(yì)仡:高崇的样子。
76.肆:通"袭"。
77.忽:灭绝。
78.拂:违背,抗拒。

史。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g****m
发帖数: 996
21
你听小金斗管金斗爸叫爸爸你会不会扑上去也冲着金斗爸叫爸爸?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诗经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
: 【原文】
: 文王在上1,於昭於天2。周虽旧邦3,其命维新4。有周不显5,帝命不时6。文王陟
: 降7,在帝左右8。
: 亹亹文王9,令闻不已10。陈锡哉周11,侯文王孙子12。文王孙子,本支百世13,
: 凡周之士14,不显亦世15。
: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16。思皇多士17,生此王国。王国克生18,维周之桢19;济济
: 多士20,文王以宁。
: 穆穆文王21,于缉熙敬止22。假哉天命23,有商孙子24。商之孙子,其丽不亿25。
: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26。

d******r
发帖数: 5008
22
八口基会替猪头抗议:你说小金斗的爸爸不
是猪头的爸爸,你要拿出证据来!

【在 g****m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听小金斗管金斗爸叫爸爸你会不会扑上去也冲着金斗爸叫爸爸?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國持續雨雪冰凍—全部北半球異常氣侯的最嚴重縮影向大家郑重推荐两本书:薄伽梵歌,博伽瓦谭
我覺得先秦古文,特別是秦始皇焚書亡失古文的重現,對中國古代思想會有洗牌十玄
儒家文化的根本悲剧(转载)华严一乘十玄门
有没有关于新儒家的成果介绍之类的文章周公制礼,帝国政治的源头ZZ
《金刚经》开示印度早期宗教源流略讲 于晓非 (转载)
宗萨钦哲仁波切《金刚经》开示 (转载)久离恐怖的佛陀(转载)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本论 (欧阳修)
这就是莲花生所宣扬的佛法吗?zt宇宙罗网当中的一颗明珠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宗教话题: 祭天话题: 上帝话题: 社会话题: 圜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