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山东大学演讲
相关主题
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原创:遇恩师 入学会 菩提大道携手同行
大乘佛教的现代意义——索达吉堪布浙江大学演讲索达吉堪布:一定要谨慎拜师,提防假活佛假上师
索达吉堪布---湖南师范大学问答你们是肿么拉
科学怎样成为幸福的阶梯——索达吉堪布西安交通大学演讲我想找到中国人组成的佛教的组织 就是每周可以聚会一次的那种 哪怕是一个月一次也行 哪里有?
索达吉堪布:复旦大学演讲与问答索达吉堪布:清华大学演讲-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
搜狐访谈: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佛教消除烦恼的理论与方法[索达吉堪布中山大学演讲]
2013-07-09 圣者法语《佛教空性觀──北京大學哲學系演講》主持人致辭、緣起
八位欧洲佛友的人生感言 欧洲菩提学会学员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索达吉堪布香港科技大学演讲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菩提话题: 利他话题: 堪布话题: 索达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i
发帖数: 98
1
恭敬录自 《寻觅爱的足迹》(大学演讲系列6) 索达吉堪布开示
http://www.zhibeifw.com/dxyj/yj.php
佛教的利他性——山东大学演讲
『 2011年11月16日下午 』
陈坚教授致辞:
这次特意邀请了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讲佛学方面的道理。
索达吉堪布,是四川甘孜人,年轻时在甘孜师范学校读书,出家以后,专业是藏
传佛教。堪布对儒学、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了解。近几年去过很多著名的大学
,像北大、人大、复旦、南大,并作过很多讲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索达吉堪布所作的学术工作,一方面是把藏传佛教的很多佛典,翻译成汉语——
对我们汉传佛教而言,最初翻译过西域的佛经,后来又翻译了印度的佛经,接下来的一
个潮流,可能就是翻译藏传的佛经了。这是我们了解藏传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堪布做
的一个工作。另外一个工作,就是堪布还传播儒学,讲过《弟子规》,在汉藏交流层面
做了很大贡献。
今天要讲的是“佛教的利他性”。利他性,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特征之一。下面,
让我们听听堪布是怎么诠释的。好,现在把时间交给堪布——
陈教授多年来带佛教的研究生、博士生,自己也读过佛教博士,我非常佩服!我
曾在1999年去过泰国,那里的很多大学都有佛教博士,也有许多佛教的博士生导师。我
看了以后特别羡慕,觉得“汉地知识界对佛教若也有深层的研究,该多好啊”,当时有
这样一种向往之心。
而现在,汉地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宗教系,对佛教有各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听说你
们山东大学,除了对佛教研究以外,对其他宗教,如基督教、道教等也均有涉猎,这是
非常好的。任何宗教,只要对众生有利,我们都应当尊重。
我个人而言,只是一名普通的出家人,对儒教等很多思想比较有兴趣,但没有什
么更深的研究。你们山东,可以说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儒教的发源地,孔子
、颜子、孟子等儒家五圣 [1] 都出自这里。儒教所提倡的“仁爱”,与大乘佛教的“
利他”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下面介绍的“佛教的利他性”,相信大家并不会特别
陌生。
y******i
发帖数: 98
2
一、佛陀与历史伟人不同
在座各位研究生、博士生,对佛教应该都比较了解。我本人多年来研究佛教,得
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所谓的佛陀,并不是传说或神话中的人物,而是在人类历史上实
实在在出现过的。这一点,不仅是我们佛教徒认可,现在的学术界也不得不认可。
大家都知道,最近佛牙舍利在缅甸供奉时,该国举行了隆重的恭迎仪式,缅甸副
总统等2000多人,先是到机场列队恭迎;随后,缅甸总统率6000多名政府高官,在佛牙
舍利的供奉地恭迎。在缅甸供奉48天中,每天会有多少人虔诚朝拜,应该也不难想象。
以前佛指舍利被迎请到台湾时,短短的11天中,每天的朝拜者都超过十万,前后共有百
万人前去瞻礼……
现在是21世纪了,人们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不可能盲目信仰一种东西。那么,仅
仅是佛陀的一节指骨,为什么就有这么多人尊重呢?这肯定有一定的原因。前段时间,
我去西安法门寺时,也瞻礼了佛指舍利。听说国家为了保护佛指舍利,投入12亿修建地
宫及合十舍利塔。当时,我一边顶礼,一边生起无比的信心。
人类发展到今天,曾涌现过许多著名人物,但他们有没有受到后人如此崇拜呢?
大家应该有目共睹。像牛顿的话,他死后安葬于英国皇家教堂——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的“诗人之角”,在那里,还有莎士比亚、达尔文、丘吉尔等名
人的墓碑。
还有爱因斯坦,他生前在遗嘱中要求,把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建坟墓。
但一个叫哈维的美国医生,却偷偷把他的大脑切了下来。为方便研究,他将爱因斯坦的
大脑切成240块,分别装进10个储存切片的盒子里和2个大广口瓶中,精心保管。这件事
曝光之后,没有给哈维带来任何荣耀,反而令他一直背负“盗脑者”的恶名,遭到很多
人唾弃。他为此不得不辞去职务,并一度失踪。42年后,他才正式把爱因斯坦的大脑,
交给了普林斯顿大学医院保管,让它回到了爱因斯坦逝世的地方。尽管后人对这个大脑
作了一些研究,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它肯定没有佛陀遗骨那样的加持。
当然,也许因为我是佛教徒,以偏袒心对佛陀有一种敬仰、赞叹。但客观来讲,
大家应该需要思考,看世间上被这么多人崇拜的事物,到底是不是一种迷信?佛陀为众
生广开八万四千法门,藏地、汉地的《大藏经》中有那么多经、律、论三藏教典,它究
竟有什么样的内涵?
在座的很多学生,听说也研究过佛教的《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你们在学
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佛经与世间文字有极大差别。我们都受过一些学校教育,小学
、中学、大学的课本学了以后,不一定需要永远学习、永远供奉。而佛经却与之不同,
短短一部《心经》,不管是谁看了,都有无穷的回味,都能获得无比的加持、无尽的利
益,这就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威德力。这一点,有智慧的人无法否认,这个事实谁也抹杀
不了。
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所谓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前世虽有许多精彩公案
,但更重要的是,这一生在我们人类面前,他示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扮演一个什么样
的角色?
今天在座的很多人,有些真正信仰佛教,有些也不一定,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
应该去了解它、研究它,因为它不单单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智慧、一种教育。
在佛教中,除了出世间法以外,对世间的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也涵盖无余。
假如它是一些落后的教条,又岂会有如此超越的智慧?就拿天文学的部分内容来说,当
时佛陀不依靠任何仪器,就将宇宙的运行规律揭示得淋漓尽致,这种智慧令后人实在无
法想象。
y******i
发帖数: 98
3
二、佛教精髓唯有利他
大家都清楚,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这对人类有非
常大的损害。如今这一代人,无疑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人
生信条中,除了追求金钱、地位、美色以外,什么道德理念都没有。
当然,我也承认,极个别的古代传统是比较落后,不一定适应当今的国际化潮流。
但人类对于道德的崇尚与重视,却不应该弃如敝屣,而应当尽早恢复起来。
我不太清楚你们这边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怎么样。其实,在古人的教育中,尽管没有
佛教那样高深莫测的理论体系,但对为人处世、孝顺、仁义、礼仪等方面,还是有相当
殊胜的教言。
现在很多人可能因为环境的影响,对好坏、善恶的分辨能力特别差,甚至有些人对
“厚黑学”津津乐道,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
他们以为,只有变得越来越坏,才能活得越来越好,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开始肆无忌
惮地损人利己,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不想痛苦,痛苦却一个接一个降临;想
要快乐,快乐却像仇敌一样被灭掉了。
其实,若想真正获得快乐,佛教中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唯一就是利他。《大乘
四法经》中也说:“世间明慧者,应发菩提心。”世间上有智慧的人,应该发起利他的
菩提心。
不知道各位对“菩提心”陌不陌生?假如你们对它有个全面的认识,将来的人生之
路,必定不会走得很艰难,不会一直困在自我的圈子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空。当然,
作为世间人,爱自己、爱自己的家庭,这也无可厚非,但若一味如此,从来也不关心他
人,这种爱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可言了。
那么,什么叫菩提心呢?从究竟意义上讲,是愿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获得圆满
佛果的发心。这是最上等的发心,非常难以生起。就算有些人一生研究佛经、修行佛法
,口头上会这样讲,可是不要说对一切众生,仅仅是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人,不说去利益
他,就算是想让他快乐的心,也生不起来。
今天的这次交流,大家如果记不住其他内容,只要记住了“菩提心”,也就不枉此
行了。虽然“菩提心”是佛教的专用名词,但如果不懂这个,对大乘佛教根本无法研究
。我遇到过很多研究佛教的学者,他们口口声声会说“菩提心”,但实际上不要说修行
,连字面意思也解释不来。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假如不了解它的深意,只是把它看得
特别表面,跟慈悲心、善心、慈善等混为一谈,这是相当遗憾的。
所谓的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种。愿菩提心,是发愿要利益天下一切
众生,令其获得佛果;而行菩提心,则是在此发愿的基础上,于实际行动中真正去做,
去行持六度万行。
这样的菩提心,理论上了解了之后,还要付诸于实际,不能只是嘴巴上会说,可是
一刹那都没有修过。如果你真的修过了菩提心,不但有助于世界和平、众生安乐,而且
对自己身心各方面,也有特别大的利益。如《涅槃经》中云:“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
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意思是,哪怕只修了一刹那的菩提心,它的功德之大
,连佛陀也无法衡量。
这个说起来可能太大了,你们不一定马上能懂,但即便无法一下子发起菩提心,也可
以从慈悲心开始修。如今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都建立了一些禅学社,
专门修慈悲心。据我了解,国外的大学教授,甚至是小学教师,经常让孩子修慈悲心—
—慈心,是愿所有的生命获得快乐;悲心,是愿所有的生命远离痛苦。这样的慈悲心,
上午修十分钟,下午修十分钟,一两个礼拜以后,再通过仪器检测,就会发现他们的心
很柔和、很调顺。即便是以前脾气特别暴躁的人,心情也变得极其开朗、轻松了。所以
,国外的许多医院管这个叫“轻松治疗法”。
我们的一些高等大学,研究佛教时,对此也可以借鉴一下,不能只停在理论上,否则
很容易变成“法油子”。现在许多研究佛教的博士、博士后,在文字上会写、口头上会
说,但内心与大乘佛法完全没有挂钩,甚至越学越有成见,对佛陀、对佛教历史、对最
甚深的佛理,经常带有一些诽谤之词,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若想真正领会佛教的精神,
至少也要修一下慈悲心、利他心,不然,什么滋味都没有品尝到,是很难评论其好坏的。
y******i
发帖数: 98
4
三、高僧大德的利他心
1、阿底峡尊者的开悟
关于利他心,我特别喜欢一个故事,讲的是藏传佛教中噶当派的创始人阿底峡尊
者。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在此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阿底峡尊者,是公元11世纪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他原是东孟加拉国的王子,需
要继承王位。有一次,度母在梦中告诉他:“你已当过五百世的班智达,解救众生脱离
轮回苦海是你的使命,不可以半途而废。”他醒来之后,认清了自己过去的愿力,于是
离开王宫,舍弃红尘出家为僧,依止当年印度著名的罗侯罗尊者为师。在上师的教导下
,他很快就精通了三藏,并对诸多佛典过目不忘。
有一天,他在看书的时候,突然产生一个怀疑:“直接通往开悟,哪一条路是最
迅速的?如果遵循大乘菩萨道,必须在无量劫中救度他人,才可达到涅槃彼岸,那么,
我有可能达到开悟吗?”
他为此去请教上师,上师告诉他:“你太关心自己的成就了。长养菩提心,忘却
自己的利益,多关怀他人的福祉,才是解脱的唯一途径。执著自我是痛苦的根源。”
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去转绕佛陀成道地——菩提迦耶,看到两个非常美丽的女子
在对话。其中一个问:“什么是达到开悟的最好修行方法?”另一位回答:“无我的菩
提心是成佛的大道。”
第二天,他又去佛塔及塔旁的菩提树绕行,听到一个老乞妇告诉一个麻风病人:
“菩提心是超越苦海、获得开悟的最好方法。设身处地多为他人想想,放弃自私自利的
想法。”
他听了以后,心想:“这里的每一个人,从最高雅到最卑贱,似乎都知道开悟的
最好方法,和我上师说的一模一样,只有我一个人还迟疑不定。”
第三天,他手持念珠缓缓转绕圣殿,看见一只小鸟栖息在观世音菩萨像的膝上,
佛像开口对小鸟说:“具备舍弃自己、爱护他人的菩提心,是圆满证悟的最好方法。”
就在这一刻,他所有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
了知菩提心的重要性后,他前往印度尼西亚,依止金洲大师12年,唯一修持菩提
心,最终获得了开悟。
后来,藏地因朗达玛灭佛,佛教遭到了毁灭,为了重振佛教,国王智慧光多次派
人迎请阿底峡尊者。尊者祈祷度母,请求指引。度母告诉他:“如果前往藏地,你可以
利益无量众生,但寿命会缩减20年,原来能活到92岁,去了藏地的话,将于72岁圆寂。
”尊者为了众生,义无反顾地去藏地弘扬大乘佛法,并开创了噶当派,撰著了《菩提道
灯论》——众所周知,《菩提道次第论》即由此而来。
阿底峡尊者所讲的菩提心修法,一直到现在,在藏地也保存得完好无损,所有传
承教言、修行次第不但在寺院里随处可见,在世间上也广为流传。我个人对汉地、藏地
的很多文化比较了解,相比之下,藏地在菩提心方面的窍诀,确实有不共的优势。这方
面,阿底峡尊者功不可没。
如今,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菩提心的教言十分感兴趣。可是在研究的过程中,
单单从理论侧面来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像“万法无常”,这个道理谁都会讲,可
你若没有真正修过,面对生死大事时,光会说也派不上用场。所以,佛教中的很多道理
,尤其是利他心,需要在实际中去运用,平时的所作所为,应该经常想着利益别人。
现在很多人,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目光总是盯着金钱,一天90%以上都想着自己
,从来没有想过怎样尽己所能地帮助社会,为天下苍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特别不
好的。当然,完全不管自己的衣食住行,作为世间人来讲,恐怕也做不到。但你越是想
着自己,越得不到很多利益;越是心里装着别人,自己的利益反而会不期而至。
2、华智仁波切与寡妇
近年来,常有媒体报道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让人听了以后,感觉现在的人心大
不如以前了。在我们藏地,一个人如果在路上被车压了,我可以拍着胸口保证:99%以
上的藏人肯定会马上停车,全力以赴地抢救他。不要说是一个人,就算一头牦牛,大家
也会想办法去救它,或者给它念经,不可能对众生的痛苦视若无睹。
在19世纪,藏地有一位鼎鼎有名的大成就者,叫华智仁波切,他的名声可谓家喻
户晓、人尽皆知。一次,他徒步去石渠举办法会的途中,遇到一位寡妇带着三个孩子,
也准备去参加法会。他见孤儿寡母十分可怜,便背起第二个孩子一路同行。有时尊者背
着孩子去化斋分给大家,有时女人抱着小孩子去乞讨一起分享,有时大孩子去讨饭共同
享用,人们都误以为他们是乞丐一家。后来一直到了目的地,女人才知道他就是华智仁
波切。
这个故事虽然很小,但我们也可以此来观察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可怜人时,
会不会出手去帮助他?对大多数人来说,自己的亲朋好友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肯定义
不容辞,但素不相识的人受苦了、遇难了,甚至是一些动物被杀了,自己往往不屑一顾
,这就是没有利他心的表现。
前段时间,我跟一些知识分子探索生命价值的问题时,刚开始他们因为后天教育
的影响,总觉得人类的生命才有意义,其他生命不值得关爱。但后来通过互相讨论、辩
论,他们渐渐意识到了,每个生命对苦乐的感受都一样,都喜欢快乐,不希望感受痛苦
。这一点,不仅仅是人类如此,其它动物也是同样。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值得
好好思考。
y******i
发帖数: 98
5
四、利他心对我们极有利益
其实,我们佛教的核心,就是希望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在其他宗教或学说中
是没有的。或许有人认为:“这根本做不到,所以这种精神不一定很伟大。”但实际上
,且不论这能否做到,仅仅是生起这样一颗菩提心,它的功德如果有形色,整个虚空也
容纳不下。如《宝积经》中云:“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周遍虚空界,无能容受者
。”而且,有了菩提心的话,可以治愈众生的一切心理疾病,施与他们最究竟的安乐,
诚如《无畏授所问大乘经》所言:“菩提心功德,是胜妙良药,一切病能治,施有情安
乐。”
这些经典的字句,希望各位要细细体会。其实,研究佛经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表
面上看来,《心经》、《金刚经》、《地藏经》的文字不是很多,但它里面的甚深涵义
,很多人穷尽一生绞尽脑汁也难以领悟。
也许有些人会问:“佛教如果真有这么好,为什么很多人都不信?”其实,任何
一种高深的学问,不管是科学知识,还是佛教道理,能接受的人肯定只是少数,不可能
人人都完全明白。就像懂得珍宝价值的人,在世间上也是如凤毛麟角,一般人很难分清
真伪——不过,如今信佛的人也为数不少,据统计,中国十三亿人口中,信仰佛教的就
有一亿多,那么若算上没有统计的,应该会更多。
你们作为大学生,将来如果想研究一些古文化,了解佛教是不可缺少的,不然,
写出来的文章会没有味道。因为佛教涉及宇宙、人生的方方面面,若不具足这种更深更
广的智慧,研究一些事物会非常肤浅、非常表面。
尤其是每个人在这一辈子中,都要面对死、面对病、面对各种苦难。在这个时候
,若能掌握大乘佛教的一些调心方法,比如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还有阿底
峡尊者传下来的知母、念恩、报恩等修法,不要说来世,今生的人生态度和观念,也会
有极大的改变。
有些人可能想:“不能学得太深入了,不然的话,最后会不会出家,跑到山里去
了?”这种想法在汉地比较常见,尤其是一些佛教徒的家人,非常担心学佛会毁了他的
前途。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每个人的缘分不同,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从佛教历史
来看,就算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学佛的大多数也是在家人,出家人只占少部分。正因
为如此,佛陀为在家人所讲的经典,数量是非常丰富的。
在西方国家,研究宗教和历史的人,最能得到人们的尊敬,而学经济贸易的,反
而不一定很受重视。可在中国恰恰相反,再加上因为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电影,误导了人
们对佛教的看法,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家是走投无路下的逃避之举,正常人不可能出家。
其实,一个人不管是否出家,至少也应具备一种信仰;即使没有信仰,也应该了
解一下利他的教义,这样对人生、对社会才会有利。现在特别缺乏无条件利益别人的精
神,而这一点,正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所在。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中的“菩萨”一词,其实菩萨又名菩提萨埵,意思就是勇敢的
心。为什么勇敢呢?就是他敢于放弃自己的一切,万难无畏地投入利他事业中,这是一
般人根本做不到 的。有些人总以为,菩萨只是寺庙里的塑像,实际上倒不一定,若能
在生活中为了利他而不顾自己,这才是活生生的菩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有一颗利他心,就算暂时受到了各种不理解、侮辱、挖苦
、蔑视,自己也问心无愧,每个人做事应该凭良心,这比拥有任何金钱都珍贵。青海那
边就有一位出家人,听别人说,他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的生活特别简
单,平时只要是别人的事情,就愿意去帮忙,哪怕被人冤枉了也无所谓,他一生中都是
如此。我们的社会,特别需要这样的人。现在的教育总是教我们怎样成功,怎样获得地
位、财产等,许多学校也从来不讲利他心,假如长此以往,人类的未来会怎么样?真的
不难想象。
当然,利他心的内容非常非常多,今天在短短的时间里,让大家完全明白它的重
要性,也比较困难。但总的来讲,利他心就像一颗珍宝,它随时都可以散发光芒,遣除
自他内心的愚痴黑暗,给我们指明人生的正确方向,故大家不可不重视!
----------------------------------------------------------------------------
----
[1] 儒家五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合称。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索达吉堪布香港科技大学演讲索达吉堪布:复旦大学演讲与问答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否算贪心?搜狐访谈: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
<<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 --野蛮的儿童2013-07-09 圣者法语
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索达吉堪布西北大学演讲八位欧洲佛友的人生感言 欧洲菩提学会学员
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原创:遇恩师 入学会 菩提大道携手同行
大乘佛教的现代意义——索达吉堪布浙江大学演讲索达吉堪布:一定要谨慎拜师,提防假活佛假上师
索达吉堪布---湖南师范大学问答你们是肿么拉
科学怎样成为幸福的阶梯——索达吉堪布西安交通大学演讲我想找到中国人组成的佛教的组织 就是每周可以聚会一次的那种 哪怕是一个月一次也行 哪里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菩提话题: 利他话题: 堪布话题: 索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