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后现代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s
发帖数: 761
1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姨妈的后现代罗漫史,不过是和爱谈诗歌文艺的"表弟",来了一次真假难分的恋爱.老房
子失了火,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人财两空.再后来,就是一头花白乱发,被迫投奔当年抛弃
的丈夫和女儿,吵吵闹闹之中,安静,麻木得生活着.
斯琴高娃扮演的姨妈,和周润发扮演的"表弟",都很让人意料.开始,让人觉得滑稽地想笑
.后来,让人觉得辛酸地想哭.这样一场真假难分的恋爱,也有温情脉脉的片段.比如,姨妈
和"表弟",兴之所至,披了戏衣,相对起舞.花团锦簇,锣鼓铿锵--真是一个,人生如戏.
赵薇演姨妈的女儿,一口东北话,泼辣,吵闹,土气的时髦,但是又是我觉得她演过的电影
角色里最有生命力的一个.
大量的,上海小弄堂的生活和上海方言.每个异乡人眼中的上海,都是不一样的.
电影的海报上有一句话说 :"最忧伤的的生活不过如此.最幸福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看完
以后才觉得,其实幸福和忧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自个儿登台,唱,念,做,打,谢
幕,没准儿还要自己给自己来点热泪,临去秋波那一转,甚至掌声.--边上人等,一统都是
配角.
然后突然因此联想起多年以前看过的 <站台>.很多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或者说,其
d**l
发帖数: 103
2
来自主题: Sociology版 - 老美说的现代和后现代
modern现代 和post modern后现代
是不是偶们国内常说的近代和现代?呵呵
感觉挺象
他们似乎没近代的概念
f*******n
发帖数: 588
3
来自主题: Sociology版 - 老美说的现代和后现代
推荐一本书(可惜没有链接,wuwu)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中译本,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b********t
发帖数: 992
4
阳光下寻找爱情--后现代的《花眼》
网易报道 命数七七

下午,我在看《大明宫词》。然后给我打电话,他说,有碟子。我很想问,是不是限
制级的,最后没有问。笑。他能和我看的碟子,先排除a片,我是说美国片,然后排除香
港一般爱情片。现在的片子我一张张的数,最后剩下的只有两张,一张是关老大的《蓝宇
》,一张是《花眼》。我想,不会是《蓝宇》吧,要是它的话我可坚决不看。不是说有什
么,我的意思是我定力不好,不想变成同性恋。
所以我们看了《花眼》。
如果我没有看尚可的介绍,我敢肯定我的思路是跟不上的。尚可告诉我们,这部片子
适合初恋和热恋中的人看,早恋的孩子看不明白,没有恋爱的人看不懂。非常困难的。
如果你小资或者很想小资,那就叫上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说我们去看一场电影吧
。结果很可能是你们更加热爱自己拥有的爱情,也可能是突然感觉绝望。
这个上海人拍的片子就象他的出生地一样绚丽繁华,手段花样百出,结构千奇百怪。
王家卫似的独白让我想起西毒,意识流似的结构让我想起昆汀,如果你是一个常常看电影
的人还可以从中看出许多你熟悉的影子,包括《罗拉快跑》。有个比喻非常精彩,它就象
纷零的花瓣一样朝你扑来,
b********t
发帖数: 992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dida (游荡中), 信区: Movie
标 题: Re: [转载] 阳光下寻找爱情--后现代的《花眼》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1 17:36:33 2002) WWW-POST
LG说这电影有些构思还不错,但我是看了个开头就没能坚持看下去:)
http://www.grassy.org/Movie/FSWild.asp?FilmStreamID=294
这个URL能在线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












使
b********t
发帖数: 992
6
裸露加恶心,后现代MTV意识大胆
大洋网

现代的MTV,比搞笑、比创意,也有比恶心的,不论是冰岛来的碧玉,或是美国的摇
滚饶舌教主林普巴兹提特、走青少年无厘头搞笑路线的“眨眼182”,他们的MTV在视觉上
都十分抢眼,碧玉几乎全裸入镜〈至今大伙儿仍在猜测到底是本尊还是计算机合成〉;林
普巴兹提特则在MTV里吃虫虫汉堡;至于“眨眼182”则是大露第三点在街头追波霸美女,
极尽搞笑之能事。
碧玉每次出辑,总是能给歌迷无限惊喜,她的《昼伏夜出》专辑呈现出呓语般自我内
心的对话,最新MTV“茧“里,碧玉又出奇招,在看似一镜到底的画面里,碧玉脱个精光
,露出有着缺陷美的身材,扭曲地在镜头前蠕动,突然两条红线从胸部射出,缠绕的红线
把碧玉慢慢吞噬,最后包裹成一个血红色的人茧。
碧玉在MTV里惊世骇俗的举动,至今仍让人搞不清楚,她到底是真的脱,还是利用先
进科技“做”出来的。至今这支“茧”MTV,播的并不多,MTV台因为尺度关系,连播都不
能播,所以碧玉的创意,有些作风保守国家的歌迷,根本没有眼福看到。
林普巴兹提特在《浑蛋和王八羔子》专辑的“Boiler”的MTV里大玩恶心游戏,汉堡
吃着吃着
S**U
发帖数: 7025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oc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fdstephen (kiwilo), 信区: Sociology
标 题: 社会学理论流派(8)——女权主义(2)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un Mar 14 01:44:33 2004) WWW-POST
后现代女权主义
1、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渊源及主要观点
在女权主义三大主要派别长达百年的论争之后,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
,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流派,这就是后现代女权主义流派,有的理论家甚至将这一新
流派的出现称为妇女运动的"第三次浪潮"。(Coole, D. H. Women in Political The
ory, From Ancient Misogyny to Contemporery Feminism, Harvester Wheatsheaf, 1
993, 184) 我想,其原因在于后现代女权主义颇具颠覆性,它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
,而且要颠覆女权主义三大流派据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严格地说,后现代女权主义并
不能算是与三大流派并列的第四大流派。
后现代女权主义...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8
一、披着虚假身份来华的过程(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学者
近十多年来,过程哲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过程哲学的另一种提法)被一群
美国学者引入中国。这些人主要是约翰•柯布、大卫•格里芬、菲利普&#
8226;克莱顿以及两名在美华人王治河、樊美筠。这些人以学术交流的名义每年多次进
入中国,或搞讲座,或开会议。然而,他们的身份却是多样而变化的!
2002 年 6 月 17 日至20 日,约翰•柯布和大卫•格里芬以“美国过
程研究中心”创会主任和执行主任的身份,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价值哲学与过程哲
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但在接下来6月22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
代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们的身份又变成克莱蒙特大学学者。
2004年5月31日上午,约翰•科布以克莱尔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主任、克莱
尔蒙特研究生院宗教学教授的身份被黑龙江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全球化背景下的过程哲
学与文化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_会议资料_社科网)。
2011年6月7日上午,在菲利普•克莱顿被哈尔滨工业大学聘为首席学术顾问
聘任仪式上...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633
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后现代化 by 杨鸿智
为什么转载这篇文章,因为观点和我现在对中医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
就是可以从自组织理论来解释中医.还有就是中医如何和现代科学结合来发展
================================
十二 中医后现代化
中医保持经验医学本色不变,只能说是保持历史,不再前进。虽然有“落后”的批评,
但仍能存在并与西医争衡。现在,后现代医学的诞生,它在更高层次上的整体理论,势
必淹没中医学的低层次的整体论。因此,从现在开始,中医学再不前进是不行了。中医
学向后现代医学前进,是中医学最好的出路。
过去曾有过中医现代化的提法,但这种提法,在实践操作后,只能是西医化。这当然是
不正确的,也是不可能的。自从后现代医学诞生以后,现代医学也面临着自己的消亡。
这样一来,中医现代化也自然不存在了。
后现代医学是医学的理性思维阶段。中医学和现代西医学都将前进一步,达到后现代医
学。届时,中医学也许仍将保存下去,但它的现实意义会越来越小,历史意义会越来越
大。这对中医界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大多数中医工作者将在后现代医学的队伍里重新找
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现在可以预料,中医界向后现代医学的转化,也许会比现代西医...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 绝对和宽容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七):一神论的疑问?真理是什么?
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有很多渊源交织。有人觉得基督教文化是外来文化,跟中国
古老文化离得很远,也有人说从中国古代文字及传说中都能找到些许接近之处,究竟是
怎么回事呢?如果你认为基督教是外来的,跟中国文化是两码事,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如果你说基督教跟中国文化完全没瓜葛,完全相反,那你错了。文化的发展有个过程,
今天的文化跟两三千年前的文化不一定都一样,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中国早期商周时
代的中国文化跟基督教很多思想是相同的。周朝及商朝对于天、神、上帝的概念基本上
是一神论的,《尚书》、《诗经》或老子、庄子甚至孔子的书里有提到神、天的概念跟
基督教很接近,基本上一神论。这个"天"又叫道,基本上是指造物者,有感情的,有意
志的,这种观念跟基督教是不谋而合。这种一神论到了汉朝发生了变化,汉朝后民间宗
教开始陆续兴起,搞阴阳五行算命的出现了,一直到后来中国宗教观多神论占主流。上
古时代是以一神论为主,从一神变为多神,而无神论是更晚才有的,过去一向有少部份
无神论的观点,真正无神论占主流那是到1950年以后,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无神论从来...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6802
11
发信人: whiterose (抱抱熊和胖胖鱼), 信区: BibleStudy
标 题: Re: 林慈信:认信圣经无误的意义与当今适切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3 00:57:00 2012, 美东)
Ⅱ 当今圣经观巡礼
让我们认清今天不同神学派别对《圣经》所抱之态度:
1. 字意释经之基要派。他们笃信圣经无误,并相信《圣经》是逐字默示的(verbal
inspiration),也是全部默示的(plenary inspiration)。他们对圣经论本身下了不少
诠释工夫、发展其意义;这些方面我们十分认同和欣赏。不过﹐其中部分人士的一些宣
告被其他福音派人士所拒绝﹐例如:(一)英文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 1611)乃
圣灵所默示的;(二)《圣经》中每一个字都应用字意解经法(literal
interpretation)去解释,不论文体或上下文为何。这部分人士在这些方面的言论﹐并
不代表所有认信圣经无误者。
2. 天主教之传统教导。天主教也教导《圣经》之无谬无误。不过,他们同时也宣称教
会(大公会议)及教皇之官方教导也具无误性及绝对权...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6802
12
Ⅱ 当今圣经观巡礼
让我们认清今天不同神学派别对《圣经》所抱之态度:
1. 字意释经之基要派。他们笃信圣经无误,并相信《圣经》是逐字默示的(verbal
inspiration),也是全部默示的(plenary inspiration)。他们对圣经论本身下了不少
诠释工夫、发展其意义;这些方面我们十分认同和欣赏。不过﹐其中部分人士的一些宣
告被其他福音派人士所拒绝﹐例如:(一)英文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 1611)乃
圣灵所默示的;(二)《圣经》中每一个字都应用字意解经法(literal
interpretation)去解释,不论文体或上下文为何。这部分人士在这些方面的言论﹐并
不代表所有认信圣经无误者。
2. 天主教之传统教导。天主教也教导《圣经》之无谬无误。不过,他们同时也宣称教
会(大公会议)及教皇之官方教导也具无误性及绝对权威。巴刻(J. I. Packer)正确地
提醒我们,「天主教及东正教在最重要的地方误解了圣经」(《当代神学辞典》中巴刻
撰写之〈圣经无误〉一文,页597)。他提醒得不错,因这「误解」乃建立在一个错误
的「权威观」上,即:《圣经》与教...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11198
13
艾未未—非政治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抗争
作者:郭保胜
2011年4月3日,世界闻名、中国第一号当代艺术家艾未未在北京首都机场过海关时,被
当局逮捕,至
今毫无消息。艾未未曾是北京奥运会“鸟巢”的艺术顾问,英国《艺术评论》杂志“现
代艺术界最有影响
力的100人”被评选为第十三位,2010年12月国际天文学会将83598小行星命名为“艾未
未星”。不仅如
此,艾未未在这几年中国民众抗争强权的运动中成为领军人物,他在推特上的追随者接
近8万人,他开
创了中国抗争运动的新方法、新局面,他掀起的“艾旋风”使当局瞠目结舌又无可奈何
,他的魅力和智慧
受到艺术界和人权活动界的双重推崇。
然而,艾未未并不是一个政治活动家、甚至不是一个人权活动家,他本质上还是艺术家
,他的生活和
各种活动,无非是在展现他的艺术理念而已,他是在任何社会中也会实践他后现代主义
艺术理念的
人。正如艾未未的传记作者欧逸文(Evan Osnos)在《这不美好》一文中写到:“由于
艾兼具活动家
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他赢得了一个专属于他的独特标签︰一名冒着相当大的入狱风险
的卖座的世界
级艺术明星。‘有人说,他这是在做某种行为艺术’...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588
14
后现代女权主义
1、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渊源及主要观点
在女权主义三大主要派别长达百年的论争之后,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
,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流派,这就是后现代女权主义流派,有的理论家甚至将这一新
流派的出现称为妇女运动的"第三次浪潮"。(Coole, D. H. Women in Political The
ory, From Ancient Misogyny to Contemporery Feminism, Harvester Wheatsheaf, 1
993, 184) 我想,其原因在于后现代女权主义颇具颠覆性,它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
,而且要颠覆女权主义三大流派据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严格地说,后现代女权主义并
不能算是与三大流派并列的第四大流派。
后现代女权主义者大多活跃于学术圈内,但她们也参与女权主义的政治运动。如果要追
寻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思想渊源,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后现代主义大思想家福柯 ( Michel
Foucault)。每一位后现代女权主义者都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无论她们对他的思想
是全盘接受,还是批判的接受。福柯是一位怀疑主义哲学大师,是怀疑主义哲
a***o
发帖数: 271
15
作者:林慈信
现在是什么时刻?人类的历史已进入什么时代?教会应如何回应?
研究历史的进展,分辨所处的历史时刻,素来不是福音派属灵传统的一部分。除了认清
主必快来,我们必须脱离世界,努力传福音,分别为圣,追求圣洁,我们的属灵观是分
隔的:属灵的管属灵,属世的管属世,两者毫无相关。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转变。当前
许多事无不令人担忧:天灾人祸,伊斯兰教的复苏,家庭与道德的崩溃,同性恋群体的
政治力量,新纪元运动的兴旺,福音派神学与教会的无能,市场学代替上帝的话在教会
大行其道,世俗心理学取代圣经辅导,上帝的儿女们饥饿。我们不得不问,现在究竟是
个什么时刻?基督徒的生活,教会的事工模式,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属世。教会诚然在世
界里,但世界不可侵入教会。事实上,我们要拒绝世俗文化,却已被世俗文化侵蚀。

现在是什么时刻?
从西方思想与文化史来看,我们已处于后现代时期。后现代有别于现代,后现代批判现
代文化,却又是现代文化的延伸。现代文化自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强调个人的绝对自
主,拒绝服从权威,特别是宗教权威,相信科学(严格地说是迷信科学),相信理性。
17、18世纪理性主义和实验主义,是启蒙运动的...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福音派基督徒的危机与挑战
来源:教会杂志 作者:林慈信
现在是什么时刻?人类的历史已进入什么时代?教会应如何回应?
研究历史的进展,分辨所处的历史时刻,素来不是福音派属灵传统的一部分。除了
认清主必快来,我们必须脱离世界,努力传福音,分别为圣,追求圣洁,我们的属灵观
是分隔的:属灵的管属灵,属世的管属世,两者毫无相关。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转变。
当前许多事无不令人担忧:天灾人祸,伊斯兰教的复苏,家庭与道德的崩溃,同性恋群
体的政治力量,新纪元运动的兴旺,福音派神学与教会的无能,市场学代替上帝的话在
教会大行其道,世俗心理学取代圣经辅导,上帝的儿女们饥饿。我们不得不问,现在究
竟是个什么时刻?基督徒的生活,教会的事工模式,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属世。教会诚然
在世界里,但世界不可侵入教会。事实上,我们要拒绝世俗文化,却已被世俗文化侵蚀。
从西方思想与文化史来看,我们已处于后现代时期。后现代有别于现代,后现代批
判现代文化,却又是现代文化的延伸。现代文化自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强调个人的绝
对自主,拒绝服从权威,特别是宗教权威,相信科学(严格地说是迷信科学),相信理性
。17、18世纪理性主义和实验主义,是启蒙运动的代表...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03
1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转)科学与艺术
(下面是应《解放日版》邀请写的访谈杂感,上海五月份将有“科学与艺术展”展览)
首先要说明,我是艺术外行,这不是谦虚的话,古人说的琴棋书画我一样也不会。小时
候练过几天书法和画,后来因为没条件,丢下了。到了初中,邻居有位叔叔旧诗词写得
好,他儿子是我很要好的朋友,就将他们家的一些发黄的书拿出来给我看,包括《唐诗
三百首》,《千家诗》,《诗词集句大全》。也许第三本书的书名不是那样,里面分门
别类地收集了描写春花秋月各种节日时令以及花鸟鱼虫的句子。上了大学,读《李太白
》全集。后来,因集中精力学物理研究物理,就将写诗的事完全丢下了。再进入诗歌领
域就是中年的事情了,三年前开始认真写新诗,现在也认真听古典音乐,对艺术越来越
关注。
科学与艺术其实是同源的,也许都起源于原始宗教。原始宗教一方面与处于早期文明中
的人类的好奇心有关,一方面又与敬畏心有关。就创造性来说,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创
造力发挥得最高的领域,也是从审美角度看最美的领域。
有时,我们会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看得太简单,例如后现代实践者们就是这样,有
些“艺术家”们用点与科学相关的词汇就算将科学扯进来了。在社会科学上,曾经发生
过索...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18
上午3:57(14 小时前)李泽厚:中国要防止文革式封建主义借尸还魂从 喷嚏网----阅
读、发现和分享: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之 [铂程斋] 作者:xilei不要“理想社会”
, 但是要“社会理想”
现在中国若能走出一条既不同于当时,又不同于现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新路,是会对
人类作出大贡献的。但这需要作非常艰苦的努力,其中,便要防止封建主义借尸还魂。
中国不应惧怕基督教文化,而应该包容它
刘绪源:你曾经说过,有些人对你的批判动摇不了你,但刘小枫却有可能构成挑战
。这是从基督教哲学的角度上说的吧?
李泽厚:是这样。为什么刘小枫会构成重要的挑战呢?刘小枫是“代表”基督教教
义批评中国传统,他的一些很重要的论点,我认为恰恰是正确的。比如,他说:在中国
,人的地位太高了。
确实啊,在中国,人的地位就是比较高。
刘绪源:不过他这些批判,和上世纪80年代的解放思想,也是相关的。因为当时,
“文革”刚过。在“文革”中,人不知道“怕”,渴望“造反”,搞“打砸抢”,无法
无天,没有敬畏。所以他的《我们这一代人的爱和怕》这样的文章和观念一出来,就让
人感到新鲜,新奇,也深入到人心深处,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心灵...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157
19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朱学勤:中国出了个高耀洁
编者按:风烛残年、出走海外的高耀洁教授,即将迎来她的87岁生日。高耀洁,1927年
生于山东曹县,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曾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
属医院主任医师。突破重重阻力,揭露中原地区因采供血导致艾滋病大规模蔓延的真相
,被媒体誉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2009年8月出走美国。朱学勤教授此文,读之
令人潸然泪下!
我与高耀洁相识,是因为与中原有不解之缘。“文革”中插队去河南,在豫东盐碱地上
生活过几年。犹记寒冬腊月,天一亮背起粪箩头拾粪,走九里跨过省界,走到过山东曹
县地面。后来与高耀洁教授见面,才知道那竟是她出生的地方。中原血祸震惊全国,我
去郑州她家,但见四壁萧瑟,墙上挂着一幅对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地上、
床上、过道处凡能插脚的地方,堆满了防艾图书和方便食品,等着打包邮寄。听她略带
鲁西南口音的豫东方言,与我能说的河南土话同音,于是互称“老家只隔几里地”。
她问我对河南的印象,我说那里的官场令人不快,热情中透着虚伪,庸碌中透着狡诈;
而百姓分外可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四十年前,我带着左翼激情去豫东,下乡第一
课是请贫苦社员忆苦思甜,老人们说着说着下...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0
☆─────────────────────────────────────☆
jjjstc (pulsar) 于 (Wed Sep 8 21:02:26 2010, 美东) 提到:
索克尔事件
1996年,美国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艾伦。索克尔给后现代思潮研究的重镇《社会文
本》杂志写了一篇论文《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据称,这是一
篇讨论“后现代哲学以及20世纪物理学的政治蕴涵”的学术文章。文中所使用的语言完
全符合规范,形式也十分中规中矩:35页的论文列有217 篇参考文献,条条准确无误,
109个注释也条理清楚。《社会文本》5位副主编一致认为论文已具有相当水准,,并
将其发表在名为“科学大战”的特刊上。不料索克尔该物理学家三周后在《大众语言》
月刊上发表了《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对该文作了彻底否定,坦言
自己是有意模仿后现代行话,论文看似不错实属胡说八道、错漏百出。文章披露,他的
那篇“诈文”不过是“把有意编造的谬误、语言的滥用以及各种毫无根据的结论捏合在
一起的大杂烩”。他在编辑们所信奉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之间有意识地捏造“联系...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1
http://www.hkanews.com/web/content/detail/id/287.html
时间:2019-07-29 19:04:08 作者:党建网
《悔悟》的公映是苏共意识形态崩溃的开始。这些作品对苏联亡党亡国起到了推波助澜
作用。——前苏联外交官雅科夫列夫
任何艺术形式只是表达思想语言的工具。如果不能跳出艺术看艺术,不能跳出《归来》
看《归来》,那么,我们并不完整地懂得艺术,也不完整地懂得《归来》所具有解构社
会主义价值的心灵殖民效应。《归来》就是中国版的《悔悟》,它的公映是西方吹响摧
垮中共意识形态的结集号!——刘浩锋
《悔悟》曾吹响西方摧垮苏共意识形态的号角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是我们把戈尔巴乔夫提拔起来当了总书记。”擒贼先擒
王,苏共最高领袖被西方绑架,是苏共走向崩溃的关键枢纽。回顾这段历史,对于避免
走弯路与邪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具有迫切而严峻的借鉴意义。
在冷战时期,世界文化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共赢关系,而是一种非此即彼思维方式主导
下的西方胜利。在这种背景下,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1984年拍的政治寓言荒诞片《悔悟
》又名《忏悔》(Monani...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5255
22
来自主题: Movie版 - 神马东西
没错。“影片里提供点子的可是过气已经死了的napster”,但napster代表的是游离于
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外的后现代精神,特点是具有巨大的破坏性。按导演的处理方式,这
种后现代精神的确没有融入到主流时代中,被扫地出门。
故事是这么个故事,不同人处理起来就不一样了。好比前面有兄台处理起来就是个兄弟
出卖的故事,要是他导演,大概看起来就跟《投名状》差不多。但fincher处理的方法
,我的理解是故事的四角,代表了过去,现在,未来,和游离于所有时代之外的后现代
精神,这四者的碰撞。那位sean parker的后现代精神很明显,他跟主角说:napster
wasn't a failure,因为它极大影响了音乐界的经营模式。我们这帮年轻人干点什么,
干得好好的,那些风投之类的人就会说,孩子们干得不错,现在该大人们来接管了。可
这次我们就要干下去。this is our time!
这就是后现代对未来的训导。
而华多那套思路,完全就是当代(03年)那套已有的创业思路。也就是信息时代前期的
典型路数。虽然都是找风投什么的,但后来的fb twitter等等完全不是信息时代前期那
套路数啊。这再明显不...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23
思與文
* 本所简介
* ENGLISH

思與文首頁 - 中外思想 - 正文
赵一凡:左派?自由派?保守派?——见证了美国世纪的丹尼尔·贝尔
作者:赵一凡 时间:2011-3-14 来自:中国思想论坛 阅读:132人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贝尔究竟是何许人?他是左派、自由派,还是保守派?说到底,贝尔是典型的二十世纪
美国知识分子,其身世坎坷、左冲右突、上下求索,恰好浓缩了一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
美国大历史。他的经历亦能生动印证:在长达百年的盛衰衍变中,美国人的实用精神,
是如何驱使其思想不断融合、杂交出新的。
1月25日,中国人欢度春节前夕,波士顿传来一个惊动舆论的消息:美国社会学领袖、
著名文化批评家、高龄九十一岁的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因病故去。哈佛大学
社会学系发出讣告,称贝尔是哈佛的荣耀、社会学的图腾,二十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公共
知识分子之一:因为这位令人称羡的总体性专家(Specialist in Generalization),
竟能将社会评论与学术研究完美结合为一。
对贝尔的离去,《纽约时报》感慨不已,说他一生的事业...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24
根据闵达(Gary Minda)的研究,所谓后现代法学主要由1980年代以来盛行的五大法学
运动构成,它们分别是批判法学研究、女权主义法学说、法与经济学、法与文学以及反种
族歧视的权利论。的确,这些法学运动的理论背景和主张有很大的差异,但在挑战现代法
治主义、强调差异和主观性价值判断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共通特征。有力量对比的政治化
、也有利益交换的市场化;内反父权(夫权)、外反霸权;从结构功能转向语言游戏,从理
性思维转向故事思维等等,所有这些都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后现代状况的不同侧面,显示出
最有代表性的多元格局。因此,我认为阂达的分类整理框架还是可以认同的,也与其他领
域的“后学”谱系大致相吻合。在对五大法学运动进行具体考察之后,可以发现后现代法
学的基本主张既不是现实也不是理想,归根结底不过仅仅提出了可以用来质疑和批判法与
社会的现代性的某些观察角度。因此,后现代主义不是对现代的替代而只是对现代的反思
。后现代法学的反思当然不是无意义的。所以,我说过要把后现代法学作为解决中国法制
现代化的结构性难题的一条辅助线。但是,如果不适当地夸大了这种意义,唯独使对普遍
性的否定本身变得普
a*****y
发帖数: 33185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的新帝国论
新帝国论
目录
[隐藏]
1 新帝国论概述
2 一、新帝国论的由来及涵义
3 二、美国是帝国吗?
4 三、美国“帝国战略”的由来。
5 四、“帝国战略”能成功吗?
[编辑]
新帝国论概述
“帝国”、“新帝国”乃至“新帝国主义”,其实都不是什么新概念。在西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近来人们之所以热烈地讨论这一话题,文章铺天盖地,首先是缘于“9
·11”事件,其后则是因为发生了伊拉克战争。美国在伊拉克取得的令人敬畏的胜利,
在知识分子圈子里再度点燃了有关“美利坚帝国”的争论。1在媒体的专栏中,认为美
国是“新罗马”("new Rome")的评论连篇累牍。当然,这些文章中绝大多数是持批判
性观点,但也确有一些人越来越愿意接受一个他们先前曾激烈反对过的思想,即他们的
国家是一个帝国。他们渴望相信这样一点,即存在着一种新型帝国,而这种帝国对美国
和世界都是有益的。
[编辑]
一、新帝国论的由来及涵义
“新帝国论”是帝国现象与帝国概念历史演变的产物。3在人类文明史中,很早就
产生了靠军事征服建立的庞大帝国,诸如古代著名的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
国以及罗马帝国等。其中罗马帝国作为西方文明发展的一...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2202
26
贴一篇李银河的老文
酷儿理论引领时代潮流 (2010-12-10 09:58:00)转载
标签: 杂谈
酷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性理论,目前是性政治中的活跃分
子和学术界十分熟悉和钟爱的一个理论。
酷儿理论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理论,而是多种跨学科理论的综合,它来自历史、社会
学、文学等多种学科。酷儿理论是一种自外于主流文化的立场:这些人和他们的理论在
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不愿意在主流文化中为自己找位置。“酷儿”这一概
念作为对一个社会群体的指称,包括了所有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
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符的人。酷儿理论就是这些人的理论。
酷儿理论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和主张呢?
酷儿理论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向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挑战,向社会的常态挑
战。所谓常态主要指的是异性恋制度和异性恋霸权,也包括那种仅仅把婚内的性关系和
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当作正常的、符合规范的性关系和性行为的观点。对于学术界和
解放运动活跃分子来说,把自己定义为“酷儿”,就是为了向所有的常态挑战,其批判
锋芒直指异性恋霸权。
酷儿...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148
27
文章简介:本文从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格局引出了当今世界战略格局的问题。作者提出
了自己构建的概念“丛林规则”、“文明规则”和“超国家规则”来描述当今世界政治
的运行机制,并认为中国应当放弃民族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种思考模式,采取国家实
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立场。作者还分析了世界基本战略格局并尝试勾勒出美国长远的战
略意图和各大强权(欧、俄、中、日)在迈向世界强国征途中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合纵与连横是战国时代两位著名的策士苏秦和张仪根据当时的时局提出来的两套针锋相
对的战略。这两位古代的战略家都是奇人鬼谷子的高徒,都分别从师傅那儿学来了各种
奇门数术和政治策略,之后两人分别为不同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服务。
苏秦在当时的战国乱象中发现了一个核心的发展趋势,那就是秦国在各大战国的争战中
进行了成功的变法,国力大大增强,并攻城掠池,占领了一系列战略要地如楚国的房陵
、魏国的西部和韩国的宜阳铁山,甚至三夺赵国的晋阳。表面上看当时各大战国彼此打
得热火朝天,实际上是各国互相有得有失,国“势”都没有增加,往往是夺去别国一块
领土,又被其他国家趁火打劫,丢失一些领土,唯有秦国国势大增,占尽了各国的便宜
。苏秦...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761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发信人: HoneyDates (蜜枣), 信区: Movie
标 题: 许鞍华:我不是刻意怀乡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7 17:57:23 2007)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70315/wh/dyyy/200703150023.asp
本报记者 万静
金庸看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下简称《姨妈》),建议把片名改为《姨妈在上
海》或者《阿姨的投资》。但是前者只反映了一半剧情,而后者只是姨妈生活的一个小
侧面。
编剧李樯还是觉得“后现代生活”最贴切,“后现代生活是最鱼龙混杂的那种感觉
,像现在流行的混搭一样,你可能穿着牛仔裤,上面又穿着对襟大袄,就是很当下的生
活。”
《姨妈》有点讲到这种感觉:这个人来了,跑了,又回来了,突然又碰到了。在许
鞍华看来,这就是“后现代”——大家“都是在这种状况里继续做一些事,找一条路”。
虽然否认《姨妈》的自传性质,但许鞍华觉得对“姨妈”的心态特别懂。电影中姨
妈在街头骂人家不守公德,现实中她也常常骂别人不去排队。
许鞍华觉得
q*****g
发帖数: 1568
29
怎么说呢, 这本书的思想其实一点都不新鲜, 是典型的"后现代"思维
方式吧.
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潮. 中国绝大多数地方(农村)还处
在现代化前期; 剩下的地方的绝大多数地方正在热火朝天地实现现代化,
只有最大的中心城市的一小撮精英人士在考虑后现代的话题. 这和西方
社会, 相去实在甚远. 所以两个社会才会有这样有趣的价值错位: 美国人
当中觉得"古典"东方社会比美国好的不在少数; 而中国人除了我说的那些
精英阶层以外普遍羡慕美国的生活方式. 再举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例子:
留学生回国, 时兴带美国的保健品比如说脑白金, 卵磷脂什么的, 我也
未能免俗, 买了不少. 当时包裹寄达系里, 美国老师问我是什么, 我
如实告知后个个大笑, 说是应该从中国寄保健品来才对 :-) 然而就象美国
人迷信"纯天然制品"是因为他们"不自然"的科技已经发达了一样, 中国
人迷信"高科技"正好是因为中国还缺乏高科技.
中国现在最重要的是进行现代化, 并且借鉴后现代主义者的某些观点
来避免一些弯路, 比方说环保等, 但是离真正到了要用后现代观点来当做
主流思想, 我们还差得太远.
s********n
发帖数: 26222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一稿多投统计:7稿共投达21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5:03:23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31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三体3:好书必须看
《三体III:死神永生》
作者:刘慈欣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
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理科生调戏文科生的故事
索克尔事件
1996年,美国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艾伦。索克尔给后现代思潮研究的重镇《社会文
本》杂志写了一篇论文《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据称,这是一
篇讨论“后现代哲学以及20世纪物理学的政治蕴涵”的学术文章。文中所使用的语言完
全符合规范,形式也十分中规中矩:35页的论文列有217 篇参考文献,条条准确无误,
109个注释也条理清楚。《社会文本》5位副主编一致认为论文已具有相当水准,,并
将其发表在名为“科学大战”的特刊上。不料索克尔该物理学家三周后在《大众语言》
月刊上发表了《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对该文作了彻底否定,坦言
自己是有意模仿后现代行话,论文看似不错实属胡说八道、错漏百出。文章披露,他的
那篇“诈文”不过是“把有意编造的谬误、语言的滥用以及各种毫无根据的结论捏合在
一起的大杂烩”。他在编辑们所信奉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之间有意识地捏造“联系
”,甚至还加入了常识性的科学错误。索克尔认为,“诈文”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它
“听上去很有趣”,并且“迎合了《社会文本》编辑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
m********1
发帖数: 368
33
汪荣祖,安徽旌德人,生于上海,负笈美利坚,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康章合论》、《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史学九章》等,与李敖合著《蒋介石评传》。在访谈中,汪先生以史学家的眼光对西方汉学得失作了公允的判断和评价。
盛 韵
您曾提到两岸三地都有迷信海外汉学的情况,其表现何在?
汪荣祖:我所见到的是,两岸三地往往不加甄别与选择就翻译海外外文出版有关汉学的书籍,这可能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在作祟,更可能是书商的生意经。但如果没有市场,书商也不至于会去做赔钱生意。好像是外国人写的东西都是好的,有点像“五四”时代不知高下优劣地引进外文作品一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多年前台北的中国时报出版社要出史景迁的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一书的中文版,要我推荐。我回话说,这本书是写给美国大学生作教科书用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近代史时也用过,但中文读者没有必要看这种书。然而我不推荐,一大堆名学者出面推荐,大做广告。这家出版社几乎翻译了史景迁所有的书,非常畅销。几年前史景迁访问台北,媒体大事报道。当时的“总统”是陈水扁,也来凑热闹,亲自接见,视如国师。这种一窝蜂缺少实...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3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反面教材,评论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视明星戏弄了物理学界?》为题发表在2002年12月12 日《南方周末》上。本编
辑部经过认真核查,认为举报属实。根据业内共识、您与本报所签合同、以及您本人对
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您的这种行为对本报的信誉造成了危害,它也是不能被整个社
会和全体...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本文原载《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观察者网特此转发全文,以期帮助读者了解
最真实的学术界。全文如下: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术发展
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双年展里的“城中村”
双年展里的“城中村”:满满的创意,却没有了低收入人口
作者: 张星 日期: 2017年12月30日
城中村变身创意小镇
图为南头古城里的一副壁画
编者按:以“城中村”为主题的深港双年展呈现出了奇异的文化景观——一方面这一倡
导“城市共生”的艺术发声,却与真实的城中村一样遭遇了权利与资本的干预力量;另
一方面,这种把“低收入人口居住的‘城中村’,变成一个给专业人士工作和生活的‘
文化创意小镇’”的方式,实际上背离了城中村本身。
每两年一届的深港双城双年展(以下“深双”)正式在已经变成城中村的深圳南头古城
拉开帷幕,作为本次深双的主题,“城中村”的相关话题也热闹起来。一个往届作为建
筑学的专业展,今届加入了国际知名当代艺术策展人侯瀚如变成了艺术与建筑双展,而
这又是在城中村不断消失的背景下以“城中村,城市共生”的主题开展的。
清退:从北到南
在深双开展差不多一个月前,11月19日,北京发生了清理及强制清退城市低收入人口事
件。原因是11月18日在北京大兴西红门镇新建村发生了火灾,死亡19人,伤8人。为了
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惨案,官方决定拆除北京市郊有安全隐患的村民自建、对外出租的
建筑。其...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8729
37
都是农民?
农耕社会,乡土中国。
1949年,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112人生活在城镇;
1978年,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180人生活在城镇;
2008年,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456人生活在城镇。
今天,6.06亿中国人生活在655个城市和20000个建制镇,基本上是农民的后代,是中国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儿。
今天,7.2亿中国人生活在乡村——其中,每年有2.26亿乡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和进入
城市就业,成为农民工。
“三农”问题悬而未决,中国城市与农民已纠葛为一体,又壁垒分明——中国社会的封
面是城市,封底是农民,但农民在城市缺失公平待遇。部分城市政府和市民作为城市的
既得利益者,强化了以户籍为前提的“出身论”,在认同农民(工)的能力之前,就剥夺
了他们的机会。他们歧视农民,却忘了农民是中国社会的根。
改革开放30年最值得致敬和表彰的群体、被忽略的中国骄子,是农民工。没有他们粗糙
的双手,所谓崛起的大国,所谓中国奇迹,所谓世界工厂,所谓城市化,根本不成立。
生活在城市的我们,要感谢和帮助农民和农民工——他们是我们的来自,也是我们亏欠
多年的兄弟。
农民与城里人三十年的纠葛
农... 阅读全帖
z*********1
发帖数: 520
38
看到了斑竹的置顶声明,但似乎这里最近还有不少有关法轮功的文章,所以冒昧一贴,
在此仅请斑竹谅解,这帖意在劝善救人,谢谢
更多真相, 请到真相之光俱乐部
http://www.mitbbs.com/club_bbsdoc2/everybodydeservestruth_0.htm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4/5/13/青年画家夫妻黄广宇
【字号】大 中 小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五月十三日】(明慧网通讯员广东报道)小洲村,坐落于广东省广
州大学城附近,是一个充满绘画艺术与岭南风味的地方。黄广宇与何文婷夫妇便是居住
在这里。出租屋内,满是完成和未完成的油画作品及各种绘画素材与资料。经过警察的
抄家与主人的大半年不在,屋内凌乱,画作已铺满了厚厚灰尘,却依然看得出主人对艺
术研究的尊重与专注。
黄广宇与何文婷夫妇
黄广宇与何文婷夫妇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黄广宇与妻子何文婷(何晶)在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
学校区派送翻墙软件光盘时,遭不明真相的学生恶告,被该校保卫处绑架至广州市公安
局番禺区分局小谷围派出所,被非法关押在番禺沙湾看守所至今。何...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搞文科的说说为什么反智现象那么严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7 21:41:49 2015, 美东)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几百年学府,世界顶尖人才聚集地,反智主义在人文学科那么盛行!
我这半年因为谈女朋友是文科的,有机会了解到很多人文学科的思潮。一个“可怕”可
以形容这个反智思潮——也就是所谓的后现代吧。反科学、反文明、反理性。连
barbarism也能翻出n多理论支持,尼采的各种论调搬出来,似乎攻击人类文明的弊病的
唯一途径就是回归自然;似乎科学不完美,反智就是唯一出路。这种黑白分明的革命真
是哥不能理解的。
搞人文的后现代们,难道你们在批评文明鼓吹淳朴本质前,不应该先和现代文明划清界
限,回到农耕状态,生病了不要服药,也不要用电,在那样和谐的自然社会下攻击人类
文明吗?
一个后现代哥们和我辩论说相信一张白纸和一张银行卡都是基于faith,我说不是,虽
然“信任”确实在知识构建系统中必不可少,但理性的信任和盲目的信仰的区别是前者...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一稿多投统计:7稿共投达21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5:03:23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一稿多投统计:7稿共投达21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5:03:23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2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 18:14:07 2017, 美东)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 阅读全帖
l******x
发帖数: 1697
43
来自主题: Fitness版 - [坑] 色女们最中意的男人身材
不要乱用术语。后现代是后现代,文艺复兴是文艺复兴。
后现代的东东能有这么写实的肌肉线条这么柔美的手指?
wh
发帖数: 141625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Every Breath You Take
哈哈,说明你和后现代合拍呀。因为我做过阐释理论,所以熟悉一点。后现代不是不好
,就像上次我说文以载道、实用主义也不是说它们不好——抱歉那个帖子一直没时间回
复——是说推到极端,完全忽视另一端,会生弊病。上次小柯贴的写乃莉塔的作者
umberto eco,就专门针对后现代提倡的主观阐释,写了limits of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等文章反驳,强调文本的客观性,文学阐释
不是完全主观的。这个其实只要做一个具体的作品分析就知道了,太离谱的主观阐释不
会被人接受的。所以eco、harold bloom这些搞文学的人很快就不争这些了,只去搞具
体文本分析。反而是搞政治学社会学的人喜欢借此引申到政治意义上去。
你说拿来主义是为自己服务,一切阐释都是主观。所以我说也有客观文本的制约,不是
完全主观。作品本身是个客观存在。阐释有好坏之分,好的合适的阐释会得到大部分人
的公认,这也正常。主客观这些词的确比较大,可能你我的理解不同。是,尼采提倡个
性解放,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都可以追源到他,他的思想也可以再往康德甚至古希
a*********7
发帖数: 30080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年末征文]随便想到的一些书
把看过的书排座次,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索性想到哪本写哪本吧,也不管是不是all
time favorite了。倒可能是最近看到的。
1、东坡/稼轩词
这个没啥好说的,大家都知道。东坡开创了豪放词派,稼轩发扬光大之;从此宋词不再
只是靡靡之音,多了金石之声。而且两人心胸豁达,虽然一生中颇多不如意事(稼轩官
运尚可,惜乎
壮志难酬。东坡就坎坷得多—不过岭南荔枝因此被他品尝过,幸甚),但诗文中能看出
来英雄心态到老不改。因其豁达,词中更多了几分普通酸文人少有的幽默感。
很高兴我至今喜欢东坡/稼轩词,因为据某些人分析,这似乎代表着我,至少是我的心
态还不算太老。我决定努力再多喜欢他们几年。
2、金庸小说
这个东西很有争议。有人说是糟粕是YY,我偏觉得不错。我想可能是不同的人从金庸小
说里读到的东西不一样吧。我觉得我的很多做人原则都是从金庸小说里学到的,可以说
读金庸小说几乎就是我的思想品德教育。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至少没沦落成坏人。
金庸的文字功夫也很好。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同学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让我推荐些
书给他读。我让他先读金庸,他看着我的目光立马变成了看蒙古大夫,哈哈。不过我感
觉从金...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6
好看。小说有点冗长,社会背景分析多;电影很后现代,戏中戏,角色和演员在戏内戏
外谈恋爱。这个电影总让我想起age of innocence,好像两个男主角都对考古感兴趣。
我写过一篇meryl strip,贴前面一半写这个电影的:
美丽的边缘人——从Meryl Streep的口音说起
上次聊《走出非洲》时,tinte说电影里Meryl Streep演的Karen,叫情人Denys的名字
,都叫得尤其动听。Karen是丹麦人,Meryl Streep模仿丹麦口音的英语,口型小,语
调常常先扬后抑。这种特殊的口音,也正表现了她的特殊身份:一个背弃主流社会的边
缘人,操着独特的口音,来到远离文明的非洲大自然,寻找心灵的自由。
由此想起,除了《走出非洲》,Meryl Streep还演过好几个带口音的边缘人角色:一个
是《法国中尉的女人》,另一个是《索菲的选择》。
《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根据John Fowles的同名畅销
小说改编,讲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绅士Charles,和被讥为“法国中尉的妓女”的下层
女子Sarah的爱情故事。Mer...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47
前现代和后现代是很容易搞混

多谢!这个雕塑很有名吗?什么来历?
我开始连骆驼都没看出来,感觉是什么后现代艺术。。。看不懂的都是后现代
e*******c
发帖数: 2133
48
摘要: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那么,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
行的学术行为,也就可以视为一种“行业民俗”。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
写,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差别,
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
,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
叫卖与吆喝。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貌似不良的
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
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
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学术史 学术生态 学科危机 学术革命 行业民俗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
术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学术史
的大门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
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所处的学...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49
读《The Thousand Autumns of Jacob de Zoet》
读完这本书也就大半年了,一直都想写点感想,结果是还没有仔细消化一下,就赶着读
下一本小说了,我的to read单子也太长了,总之,读书总比写感想更加有趣,所以就
一直拖下来了,转眼这一年就要过去了,趁着版庆机会,就写个读后感吧。
正巧,前一段时间看见了蚊子的关于同一本书的感想,他的原文连接在这里(蚊子同学
经常的读书笔记都隐藏很深,很不容易查找):
http://www.mitbbs.com/article/LeisureTime/587309_0.html
我最先对于David Mitchell感兴趣,还是在读了他的《云图》以后。在看电影之前,我
匆匆把《云图》过了一遍,对于他的写作风格,他对文字和情节的驾驭,非常欣赏。首
先,这部云图,且不说所谓的后现代的结构手法,就是他对于不同的genre的风格和路
数的掌握,就令人叹为观止,所谓写什么像什么,这是匠艺精深的一种表现。正所谓,
没有匠艺,哪里来大师?很多人往往对于匠艺持否定态度,认为匠人不是真正的艺术家
。其实,真正的艺术家,is not above...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