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宗室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r
发帖数: 435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崇焕其实也没有啥大错
其实就算是当汉奸,也有程度之分。关宁军系统的就比东江的好上不少。正如古人所言
:如贰臣者或为祖大寿,不言不为,或为李成栋,幡然悔悟,大义晚成。而孔有德背主
负恩,天良泯灭,为虎作伥,作恶西南,残害同胞,逼杀抗清英雄瞿式耜、张同僘等,
实为千古败类,人所不齿。
关宁系统的,都是最后迫不得已,投降了满清。而东江的,基本上是还有余地的情况下
投靠的。比如孔有德,孙元化一直再努力争取他让他回头,可他还是投敌义无反顾,什
么血仇根本没当回事。对比吴三桂,可以说迫不得已降清,而且还有条件,“毋伤百姓
,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至少说明吴三桂还有点羞耻之心。
投降当了汉奸之后,吴三桂一直没有和南明政权作战,先是追击李自成,后来回防锦州
,然后又去西北剿灭李自成余部,最后去四川剿灭张献忠余部。对付的一直都是明朝的
流寇。直到顺治十四年,基本上清朝入主天下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吴三桂开始进军云南
,花了四年时间剿灭桂王,做为自己最后的投名状。
对比孔有德,当了汉奸后,先把明军的火炮献给后金,然后立马做为向导,偷袭占领旅
顺。何其急也!“从攻锦州,有德等以炮攻下戚家堡、石家堡及锦州城西台,降大...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个小三的逆袭
北魏孝庄帝时期有一个叫元仲景的宗室,出任过御史中尉,河南尹。他执法严厉官声不
错,对朝廷很忠心,后来丢下老婆叔袁纥氏和孝武帝一起出逃到长安投奔宇文泰。
到了长安后,他接盘了尔朱天光的老婆也列氏。也列氏妓女出身,据说是十分美貌,元
仲景对她十分的宠爱。
谁知好景不长,几年后原配叔袁纥氏带着几个孩子居然从洛阳跑到了长安。估计元仲景
是个气管炎,于是让也列氏搬出去住在外面。大概是寂寞难耐加上以前的工作经历所致
,也列氏竟然与别人通奸。事情泄露以后,宇文泰命元仲景将也列氏杀掉。不想绿帽接
盘男元仲景依旧是对也列氏一往情深,居然杀了个丫环谎称是也列氏,背地里偷偷的把
也列氏藏匿了起来。
叔袁纥氏后来发现了这个秘密。元仲景担心原配会告发小三,竟然想杀她。叔袁纥氏得
知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也开始找人杀小三。被逼入绝境的小三决定开始绝地反击,对丫
鬟说,“我要是死在黄脸婆手里,她会把我尸体扔在厕所里。我不如去向丞相(宇文泰
)自首,或许还有一条生路。就算还是个死,也能体面地下葬。你赶快去把我给告发!

“若袁纥杀我,必投我厕中;我告丞相,冀或不死。若不理首愆,犹埋我好地,尔为我
告之。”
尼玛这等视死...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36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朝史 薄熙来列传
谁说明朝不降级
明朝嫡长子不降级
小熙来又不是嫡长子
其实明朝宗室郡王以下也是xx将军
明朝宗室的等级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
中尉
r****p
发帖数: 1854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的一个叶帅式的人物
北魏末期有个叫元鸷的疏远宗室,其皇室血统要追溯到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弟弟,高凉
王拓跋孤。此人在北魏后期风云变幻的朝局中每次都选对了边,最后高官厚爵得以善终
,其站队能力堪比叶帅。
在河阴之变中,元鸷“与荣共登高冢俯而观之”, 冷眼目睹大批朝臣以及元魏同宗被杀
。虽然史书说其“自此后与荣合”,但我觉得他应该是更早就和尔朱荣相识。根据出土
的墓志铭,元鸷在宣武孝明两朝曾多次担任北方地区的长官或巡抚,在那时就与尔朱荣
有结交也未可知。
后来尔朱荣被孝庄帝元子攸所杀,尔朱兆兴兵复仇进攻洛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元鸷
不仅暗地里与尔朱兆居联系,还麻痹孝庄帝说,“黄河天险,哪里有那么容易过来的?
”城破后尔朱兆闯入皇宫,孝庄帝身边最后一点卫兵也被元鸷所控制,只能是素手就擒
最后落得个缢死佛寺的悲惨下场。
因该说元鸷和尔朱氏一党,孝庄帝不应该对他如此信任。我这里做一个大胆的猜测,更
早尔朱荣进军洛阳的时候,元鸷就已经做过了一次内应。有史可查的当时尔朱荣的内应
有郑先护, 费穆两人。而当时元鸷任畿部都督, 这是一个负责首都卫戍的官职,所以
也难说没有干系。这也符合我前面关于元鸷早就和尔朱荣相交的猜测。因...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5
你不要高估了宗室的水平。
老朱本来基因就不行,再加上养宗室如同养猪,出现福王楚王这种蠢蛋毫不惊奇。
r****p
发帖数: 1854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两个英年早逝的太子
萧衍是被前面宋齐两朝宗室自相残杀搞怕了,矫枉过正对宗室太宽容,以至于侯景之乱
中出现了萧正德,萧正表这样的带路党
r****p
发帖数: 1854
7
说实话这个题目有标题党之嫌, 文章内容其实和萧皇后没有太多关系。最近看了版上
几个帖子,分别谈到最近发现的炀帝与萧后的墓,侯景之乱,以及梁武帝早逝的
昭明太子萧统。今天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其实都是有关联的。炀帝的萧后其实就是萧统的
后人。她一生多舛的命运, 可以说就是隋末乱世的一个缩影。然而从宿命论的角度出
发,萧后的命运似乎又有几分必然性。她能嫁给炀帝,其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那场侯景
之乱。
侯景之乱的来龙去脉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罗嗦了。当时还是有不少在外地的宗室起兵
勤王,然而时任镇西将军、荆州刺史的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却把这场大乱做为了
一个剪除异己扩大地盘的机会。他自封为讨侯景之盟主, 却迟迟按兵不动。已故昭明
太子萧统的次子萧誉, 三子萧詧作为宗室分别封为湘州刺史(今长沙)和雍州刺史(
今襄阳),和萧绎的封地江陵都不远。
一个叫张缵的人和萧誉,萧詧两兄弟有过节,对萧绎挑唆道:“河东王(萧誉)在招兵
买马,岳阳王(萧詧),在聚集粮草,这两兄弟肯定是要偷袭江陵阿!”萧绎于是打着
讨侯景的幌子要萧誉出兵, 意在削弱其实力而制之。
没想到萧誉根本不鸟这个七叔:“按爵位我也是王,按官职我...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8
说实话这个题目有标题党之嫌, 文章内容其实和萧皇后没有太多关系。最近看了版上
几个帖子,分别谈到最近发现的炀帝与萧后的墓,侯景之乱,以及梁武帝早逝的
昭明太子萧统。今天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其实都是有关联的。炀帝的萧后其实就是萧统的
后人。她一生多舛的命运, 可以说就是隋末乱世的一个缩影。然而从宿命论的角度出
发,萧后的命运似乎又有几分必然性。她能嫁给炀帝,其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那场侯景
之乱。
侯景之乱的来龙去脉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罗嗦了。当时还是有不少在外地的宗室起兵
勤王,然而时任镇西将军、荆州刺史的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却把这场大乱做为了
一个剪除异己扩大地盘的机会。他自封为讨侯景之盟主, 却迟迟按兵不动。已故昭明
太子萧统的次子萧誉, 三子萧詧作为宗室分别封为湘州刺史(今长沙)和雍州刺史(
今襄阳),和萧绎的封地江陵都不远。
一个叫张缵的人和萧誉,萧詧两兄弟有过节,对萧绎挑唆道:“河东王(萧誉)在招兵
买马,岳阳王(萧詧),在聚集粮草,这两兄弟肯定是要偷袭江陵阿!”萧绎于是打着
讨侯景的幌子要萧誉出兵, 意在削弱其实力而制之。
没想到萧誉根本不鸟这个七叔:“按爵位我也是王,按官职我... 阅读全帖
k**o
发帖数: 15334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丕应该也是牛逼人物
还有个问题就是曹氏宗室太弱,所以司马炎当皇帝后,吸取教训,大封宗室,
心想这下安全了。
w*******U
发帖数: 256
10
我以前发过的一篇。
曹操欺负汉献帝,儿子得了汉家天下,没过几代,就轮到他的子孙被司马欺负,被得了
天下。唐太宗杀兄弟逼父亲得了天下,后来太子承乾依葫芦画瓢,只是被发现得早没成
事,这给唐太宗很沉痛的打击。唐玄宗发动兵变逼父亲做了太上皇,结果后来也被儿子
遥尊为太上皇。北宋被灭时宗室受辱于女真,金国被灭时宗室受辱于蒙古,而且还都是
在同一个叫青城的地方,当时就有人写诗说这事儿,”百年兴废又青城“。
K**********i
发帖数: 22099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明亡于姓朱的太能生了
好像大明也是,但是反正跟八旗军拖累财政一个道理,明宗室也特别拖累财政。
这个要请高人讲解。
有老美还是英国人研究说,中国王朝一般不超过300年,就是因为到300年前后时,宗室
、皇亲国戚或是贵族已经人口繁殖太多,没法养活了。所以国家必须洗牌。
y***i
发帖数: 11639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吵明朝翻盘fantasy,要抓住关键
高考考好的关键在什么?智商?努力?数学才能语文才能英语才能。。。?要一大堆
东西。没那个是这样的关键,丢了就完蛋,得到了就成功。得有很多条支柱才行。
这是区区高考而已。一个王朝的兴亡更是这样。明朝末期多少东西都烂透了。宗室吃
掉国家1/3田赋,官僚堕落,军队堕落。。。。气数已尽,不死没天理。说起来搞笑,
整个中国历史上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王朝,能长出个1/3身体的大瘤子这种。继续玩下去
,难道等宗室吃掉1/2,2/3的国家税收?
D*****i
发帖数: 8922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如曹操回当代 当如何治世?
官渡之战本来就是曹操以弱胜强,怎么说是实力基本相当?当时连给曹操打气的谋士也
承认袁绍兵多将广,只是说些敌人领导不行之类的话来提气。
曹爽哪有什么皇位?曹爽姓曹,可只是假曹。他老爹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而已,皇位根本
轮不到他身上。自从曹丕兄弟相争以后,曹氏皇帝就是剥夺宗室的权利,把权利委托给
外姓和曹真、曹爽这样的假曹,所以才给了司马家机会。后来司马家吸取教训,把权利
集中在宗室藩王手里,结果矫枉过正,藩王间自己杀起来了。
t*****n
发帖数: 1589
14
吕思勉就不用看了,水平很低,民国的一个中学老师而已,被包装得。
诸吕之败,正由其无翦灭宗室,功臣之计。
宗室被剪灭的差不多了吧,就剩无宠的代王了
吕思勉真实个中学老师水平,刘邦死前让陈平去杀樊哙,陈平一路上磨磨蹭蹭,等刘邦
一死,马上回朝廷向吕后表衷心。
这个事都看不出来隐情,还大谈什么诸吕,真实中学老师的水平。
R*****g
发帖数: 682
15
从春秋、战国、暴秦直至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国经过其间连续近600年的战乱
、毁坏、凋敝及暴政,处于构建一个统一、安宁、繁荣和长寿的新帝国的极重大历史关
头。其时,有一项最重大的要素,决定初生的华夏汉帝国对匈奴帝国的战略和外交:与
匈奴相比,汉的战争实力显著羸弱。
从高祖到武帝在位初期的约70年里,汉帝国大致实行“外交防御”——主要依靠外
交的防御,它一言以蔽之就是“朝贡和平”:汉帝国向匈奴帝国朝贡,以便不遭到强大
凶猛的匈奴帝国的大规模武力入侵和破坏。
无疑,在广义的战略形态和精神气质上,“外交防御”和“朝贡和平”是“孙子”
式的。但从事后来看,这也可以被称作历史性大反攻之前“韬光养晦”式的漫长前奏,
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武帝发动一次次大规模远程打击,以至最终决战决胜,击毁作为大帝
国的匈奴,永久结束它对汉帝国乃至华夏的近乎致命的威胁。
“防御外交”的开启
整个这番史事有个千年背景,那就是近700年里华夏在匈奴面前总的战争力量劣势
,还有同样长久的世纪性斗争。匈奴有其在史籍上被含混地称呼或宽泛地界定的祖先和
亲族:《史记》所说的山戎、猃狁、荤粥,商人所说的鬼方、混夷、獯鬻,周人所说的
猃...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13586
16
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了,明末宗室就达到20万人,每年养这些人的税粮达到总税粮的40%
左右。再加上士子不收税,商人30税1,所有负担都到了农民头上,然后是连续的大灾
年,外部战争的大量用度,不亡才是怪事。个人认为崇祯已经算做的不错了。
如果穿越的话,其实照搬清朝的政策就可以了,宗室多代后就取消俸禄,土地摊丁入亩
,基本上就可以维持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想做的更好点,就学明知维新,对外开放,
学习西学,鼓励商业,鼓励航海外贸,培植资本家阶层,等科技有一定进步后取消八股
取士,改为高考制度。
S*******l
发帖数: 4637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拯救大明, 一招就够
崇祯会上吊更早。而且也实施不了。崇祯连自己的内阁大学士都指使不动,阳奉阴违。
别说势力强大的宗室了。不等李自成,宗室就先反了。不能砸人饭碗,还是那么一大群
人。
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不会怕皇帝个孤家寡人的。崇祯很悲哀,别看他能杀大臣,可除此
之外,他令出难行。
连袁崇焕勤王都不敢放入翁城休息,虚弱的样子昭示天下。
l*****e
发帖数: 1633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代王后及四子被杀,肯定是妨碍到权臣以及文帝的利益了,跟出身低微有何关系,低微
才好呢,外戚势力弱更好操弄。皇帝杀子的还少吗,景帝逼杀刘荣,李隆基一日杀三子
,所谓的忌讳根本是无稽之谈。刘邦的外家子是非婚生庶子,没有继承权,不妨碍任何
人的利益,跟刘恒嫡妻代王后的四子没有可比性
刘秀和阴丽华的结婚年龄都不正常,我认为这两人至少有一人是二婚,阴丽华的可能性
更大一些。当然刘秀也可能结过婚,但刘秀是皇帝,要想这段婚姻在史书上不留痕迹,
只有这个女人早死且无生育能力,娘家及本人跟刘秀关系都不好,否则通过子嗣追封封
赏之类的总会在史书上留下点蛛丝马迹。
我推敲了一下刘秀起兵前的经历,他说娶妻当得阴丽华时应该还未婚,二十一二岁,在
长安上了几年太学,回乡后种地卖粮,同时应该有暗中跟大哥谋划起兵,期间还惹上过
官司,有到外地躲官司的记载,刘秀还有个二哥,在起兵初期战死,也未有留下任何子
嗣,估计也没结婚,刘秀家底一般,父亲早逝,小地主出身,在长安上太学还得简直做
小贩赚零花钱,以前还有宗室的招牌贴金,王莽篡位后,前宗室的身份反而成了烫手山
芋,估计这也拖了刘氏兄弟婚配的后腿。
古代直到隋唐,女子的初...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13586
19
两者都有外因,也就是金和后金,但明显后金的威胁比金小的多。关键区别还是内因,
明末税收入不敷出,从富人手里收不上税,只能把负担转嫁给农民,而花销太大,养活
宗室的花费占总收入的近40%,还有各种战争自然灾害。崇祯唯一起死回生的办法就是
摊丁入亩,并控制宗室花费。但这些事情要实现恐怕自己已经被自己人推翻了。
f*l
发帖数: 74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咸丰死前不杀慈禧的真正原因
咸丰只有一个儿子载淳,本不存在权力交接的隐患,但载淳有一个强势的妈——慈禧。在驾崩之前,该如何处置懿贵妃(慈禧),成为咸丰的当务之急。逃到热河之后,咸丰羸弱的体质愈发吃不消,而懿贵妃趁机参与朝政的野心,也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鉴于历朝历代后宫干政的危害性,清代皇帝对后妃涉政非常敏感,咸丰也不例外。但他身体不济,只能既让慈禧去批阅一些奏章,又时刻防范她过多的参政议政。
可是,咸丰的健康每况愈下,懿贵妃却不加收敛,处处出头,指点江山,使得咸丰欲废之而后快。据当时官员潘祖荫的笔记所载,在承德,咸丰曾对心腹宠臣肃顺说,他马上会效仿“钩弋故事”。
钩弋是一个女人,乃汉武帝晚年的妃子,被封为“钩弋夫人”。她为汉武帝生下太子刘弗陵。汉武帝死之前,刘弗陵才七八岁,而钩弋夫人正当青春。为了防止太后与外戚专权的局面出现,汉武帝果断地赐死钩弋夫人,永绝后患。
显然,近两千年前的钩弋夫人,此刻便是懿贵妃。《清稗类钞》也清楚地写到咸丰要主动效法汉武帝,除掉懿贵妃。但是,后来民国时期的文人黄秋岳在其笔记体史料汇编中却说。
有一次,懿贵妃不按圣旨办事,独断专行,咸丰很生气,便偷偷地向肃顺诉苦。肃顺很直接地建议咸...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帝14位兄弟的结局之谜(zz)
雍正继位,事发突然而又充满传奇。人们在数百年来一直对他的继位合理性争论不已,
历史环节被不断推敲、揣摩,细节被不断放大,街谈巷议证明篡位的大有所在;著书立
说洗白雍正的时而出现。即使是在雍正铁腕即位时,争论风波也未曾消失。
于是,雍正皇帝为钳人之口,即位数年后,推出《大义觉迷录》一书,针对舆论对他的
“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
”、“好谀”、“任佞”十项大罪,进行自辩。然而,事与愿违,愈描愈黑。雍正不但
没有让自己的继位合法性说服全国,反倒成为欲盖弥彰的的证据。
其实,不管康熙驾崩时到底出现了哪些篡改遗诏行为;雍正篡位是被人诬陷,还是被人
发觉。我们只要看看,那些和他一起有机会争皇位的14同胞兄弟的下场,就能推导出雍
正继位的背后隐秘了。
康熙崩逝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得令旨不得进入大内。箭在弦上,形
势紧张。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包括雍正)。那么,当雍正夺得皇位后,他这
14位同胞兄弟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呢?
大阿哥胤禔
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
疏忽者,当族...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滕晨:赤眉军的困惑
http://hx.cnd.org/?p=109549
本文是拙著《家天下的故事》第十章“东汉开国的故事”中的一节
赤眉军的困惑
天下大乱以后兴起的武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割据势力,另一类就是流寇。流寇
是下层民众的武装,因为饥寒而聚集起来抢劫。他们抢来东西就大伙分享,因此可以迅
速聚集起大量的部众。流寇的首领们大都是些草莽英雄,没有文化,也没有政治诉求。
他们到处流窜也是他们的抢劫特性决定的。一是因为他们到了哪里,当地民众或者逃避
,或者聚集起来武装自保,所以他们在任何地方都立足不稳。另外还因为他们靠抢劫维
持,抢光了一个地方,一定要换另一个地方再抢。
赤眉军是最大的流寇。它最早是在山东沿海一带起义的,在和新朝作战时从山东向西攻
入河南。新朝灭亡了,部众都想回家。可是首领们认为向东退回家乡部队肯定会散伙,
于是决定继续西进,去攻打绿林军立的皇帝刘玄占据的关中。他们接连打败刘玄派来阻
击的军队,到达离首都长安只有两百里地的华阴。这时赤眉军的首领们开始被一个问题
困扰,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做县官”还是“做贼”?县官就是官府的意思。赤眉
军从一开始造反就背着贼的名声。这一方面是因为...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西征时的中国胁从军
郭侃,网络上他有如下称号:中东神将、横扫穆斯林的中国战神、郭靖的历史原型……
既然陈庆之这些人的水分已经去的差不多了,那么就把郭侃这块湿毛巾也拧一拧吧。
《元史郭侃传》,基本可以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身世和第四部分供职忽必烈
期间,是类似于史记的历史书;第二部分从跟随旭烈兀西征到攻打木报答,是类似于三
国演义的历史演义小说;第三部分从报答战役结束到西征军撤退,是类似于网络穿越小
说的民间故事。我们主要说第二和第三部分。
先说郭侃的木剌夷之役。
木剌夷,就是阿萨辛派,俗称暗杀团,总部位于阿拉穆特城堡。《元史》记载,
1253年开始郭侃跟随旭烈兀西征,破阿萨辛派军5万,攻下128座城池,仅迫降周边国王
就好几个。
我们且不提人数稀少的以暗杀著称的阿萨辛派是否有5万兵力128座城池,只看看《
世界征服者》的作者志费尼,他作为旭烈兀的部下,亲身参与了这一场战斗,包括参与
了劝降末代“山中老人”鲁坤丁等核心事件,但是他在著作中对郭侃一字未提。
而且这场战役没有什么大规模会战发生,鲁坤丁投降之后,被逼拆掉了防御工事,
蒙古人毫不费力的击败了群龙无首的阿萨辛派,占领阿拉穆特。
然后,在击败暗杀团之...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719
24
宋徽宗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艺术、蹴鞠、玩乐等方面的成就还是很厉害的,另
外,他还有一个强项就是生孩子,单从这方面来说,他的人生简直就是生育的一生。据
《宋史》记载,北宋灭亡之前,“徽宗三十一子”(《宗室传》,“三十四女”(《公主
传》)。单凭这份官方的不完全统计,宋徽宗生孩子的数量就超过了历代皇帝,稳居第
一。其实,宋徽宗被俘虏之前,他还有一个叫赵相的儿子,据说是《宋史·宗室传》失
于记载,据《宋会要·后妃》记载,“(宣和)七年八月四日,诏:"婕妤王氏隆诞,亲属
可依下项推恩……"”,这个孩子即三十二皇子赵相,后封为韩国公。
宋徽宗能生孩子除了体现在被俘之前,还表现在被俘虏之后。
宋徽宗被俘虏之前,在皇宫中任意淫乐,表现了非常突出的好色本性。《宋史》评价他
“轻佻”,应该是照顾他的颜面。据《靖康稗史笺证·青宫译语》记载:宋徽宗“五、
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畀位号,续幸一次,进一阶。退位后,放出宫女六千人
”。有人根据这次裁撤六千宫女的数据,推测宋徽宗在位时后宫人数应该至少在万人以
上。
宋徽宗被俘虏之后,他被金人封为“昏德公”(这个称号与当年赵匡胤封李煜为“违命
侯”似乎前...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亡国也可以如此奇葩
一.我宋:敌人太牛,千年不遇
宋朝的灭亡,是由于碰见“逢之必亡其国”蒙古大军,在蒙古人面前,谁人不遭殃,哪
国不灭亡?
强大如大金,如西夏,如西辽,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强国,俗话说得好,强盗相逢勇者胜
,与之陪葬的中亚东欧等40国,玲琅满目,或为文明古邦,或乃军事强国,有的是地方
一霸,有的是天朝上国,碰上蒙古大军,无论昔日如何了不起的大帝国,都像千年的罗
马柱般轰然倒塌。
南宋是因为国力雄厚,和地缘优势才勉力支持到最后。所以,南宋灭亡,是完全因为蒙
古大军牛逼哄哄的到来,没有宋朝本身什么事。强金强辽犹不在,雅称弱宋自然亡。
还有一点,两宋的制度和明清不同,君主基本是垂拱而治,文有枢密,武有招讨,除了
用人授权之外,治国打仗,皇帝一般不会直接干预。
因此说到北宋靖康之难,我汉人千年以前的元首被虏去敌国,无故虐待,自今忆起犹使
人悲愤浩叹,但如今的愤青们对徽钦二帝的遭遇,大多都是幸灾乐祸,很少有人去指责
当时的国军护主不力,以及金国女真同胞的野蛮残暴。
我们国人对仁君弱主,居然没有丝毫怜悯同情之心,二圣何罪,金人何酷,国家破败难
道竟是人心不正?难道是因为千年以前有此类麻木不仁之国民,方有如...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266
26
这些我们熟知的托孤后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权力交给小皇帝之前,托孤大臣们要么一人独大,其他皆成为附庸,要么干脆闹分裂搞斗争,直到动刀动枪下大狱喝开水。
汉武帝刘彻折腾了半天,弄得太子刘倨家破人亡,鸡飞狗跳,皇后卫子夫和太子一系的势力被摧残得七零八落。
刘彻死之前,对修理太子似有忏悔,发表了《罪己诏》,对若干历史问题作了轻描淡写的决议,也省得后来的人瞎忙活。但是他没有为太子彻底平反,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且杀了这个8岁孩子的母亲,因他担心母后专权。
汉武帝刘彻选择用托孤的方式解决接班人年龄太孝不能担当皇帝重任的问题。刘彻把小皇帝和天下托付给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以及桑弘羊这几个人。丞相田千秋不在顾命大臣之列,核心的人物只有霍、金。此二人何许人也?霍光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是驸马都尉、光禄大夫。霍光是秘书兼侍卫,金日磾是侍卫兼秘书,两个人都是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是皇帝的亲信,并非朝廷的重臣,是皇帝的“私人”,而非朝廷的“公人”。在皇帝专制时代,尚书房、军机处之类的皇帝办公机构,一般比三公九卿、宰相六部的权力要大,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实权都在这些地儿。汉代最有权的是大将... 阅读全帖
w*********4
发帖数: 1769
27
大明王朝的开拓者朱元璋,规定后世子孙,不得工作、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只能呆在家
里等着朝廷给宗室发的俸禄。大明王朝后期的时候,全国岁入的1/4,都用来养活各地
的大小藩王们了。
养老朱家的一群宗室、藩王,和养爱新觉罗家族、几十万满洲人,对下地耕田的百姓来
说,没什么区别啊。至于科举、官僚选拔,于我屁民何干哉?
w*********4
发帖数: 1769
28
乾隆之前还行。
乾隆之后,皇室各种丑闻,通奸、乱伦之类的就出来了。
皇子们的教育也就开始荒废了。
闲散宗室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整个宗室都扯淡了,皇帝也是矮子里挑将军。能有多高?
b********b
发帖数: 65
29
现在很多古代小说和电视中的人称都是随手乱用,比如喜欢让皇后和嫔妃自称为“臣妾
”,庶出的皇子公主称自己的生母为“母妃”,殊不知在古代人眼里,臣妾指的是奴隶
,母妃更是不仅直到明清才出现,而且只是书面用语并非当面称呼。
古代妻妾之别有如天渊,早在战国时的《礼记》中就有记载:“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
物也。”《唐律》中也明确规定“妾通买卖”,纳妾时给予的财物被称为“买妾之资”
。而妻妾之别不仅在民间泾渭分明,在皇宫中也同样毫不例外。比如晋武帝的宠妃胡芳
得宠到了有着“亚后”的待遇,但她的父亲胡奋在遇见皇后杨艳的父亲时,仍旧只能恭
恭敬敬地说道:“我的女儿不过是给你的女儿做婢女的。”再比如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
在后宫中的待遇都一切如同皇后了,但一个小小的从六品下的侍御史照样敢在提到武惠
妃时毫不客气地指出“惠妃本是左右执巾栉者也”,直接对皇帝说你心爱的女人不过就
是一个伺候你的下人。
不仅在世人眼里小妾的身份是如此不上了台面,小妾所生的庶子甚至都没资格安葬自己
的生母。唐朝有位大臣名叫丘行恭,曾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先后灭掉薛举、刘武周、王世
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立下赫赫战功,但就因为和嫡兄抢着安葬...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0
靖康稗史笺证 宋俘记还是开封府状说宗室男妇四千余人被掳北上 且超过一半死于北上
途中 这四千多人应该女子居多 不过就算四分之三是女眷 男也有一千余了 对太宗一系
打击应该不小 太宗子孙也有南渡的 宋史宗室传有记
m******r
发帖数: 4351
31
明朝消化云贵四川两广那些少数民族上做的还不错。
清朝的贡献主要是外东北,新疆和内外蒙。这些如果还是中原汉族政权的话,比较难做
到。
因为中原汉族政权要长期控制这些地区,必须依赖于火器和铁路(中国没有哥萨克这种)。
问题是中国的科技树在明朝时就已经严重落后了,再快也不可能有俄罗斯快,他们在
1650年就已经来到雅克萨筑城了。想想这时候中原内地大家在忙什么。
假定清朝未入关,大顺或什么的坐了天下,结果很可能和明朝初年一样,即使捕鱼儿海
灭了北元,仍然不能控制塞外。明朝倒是可以控制内蒙的,但是在河套维持一个驻军后
果有两点:一是高额的军费,和强大独立的边防军(因为要不停地和袭扰的蒙古人作战)
,这些是文官中央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有人说让宗室河套这支军队,但宗室也不可信
任,当年朱元璋让藩王守边,结果朱棣本人就起兵篡了位。
所以只要第一中央汉族政权还是沿袭防范内部人造反的那种思维,第二铁路没有出现,
那么边疆的开拓就很艰难,因为长距离空间和地理的阻隔很容易导致一支脱离控制的强
大军事力量的出现。
e********k
发帖数: 382
32
《八旗兴衰史》
□ 张宏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2007年第3期
第一章 性格的胜利

明末那出天翻地覆的历史大戏的结局实在出人意表。谁也没有想到,是穿着树皮鞋
的满洲人从斜刺里冲上舞台,从演得如醉如痴的两大主角李自成和崇祯皇帝手里夺走了
权杖。
从人口上来看,满族和汉族太不成比例了。1644年前后,满族人口不及汉人的三百
分之一。两个民族体积之比,几如蚊子之于大象。
从军事实力看,双方也不可同日而语。明王朝的常备军数量已经多于满洲全族人口
。明军已经初步进入了热兵器时代,拥有从西洋传来的“红衣大炮”、火铳等先进装备
,而满洲人还完全依靠原始的弓箭和大刀。
至于文明水平,满洲人更是不能望汉人之项背。明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全民
识字率居世界领先水平。而满洲人还停留在原始农业渔猎阶段,整个民族几乎都是文盲
。那些名留青史的满洲贵族的名字,从音译过来的字面上看来,倒也带有神秘的异域气
息,可是一旦意译,立刻暴露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海拔。就以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的名字
为例吧,“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多铎”的意思是“胎...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顺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
顾诚
【摘要】:正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公元1644年,
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 民军从西安出发,
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了。就在大顺军占领北京,
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 战役的结果是众所周知
【关键词】: 大顺军 官绅 政权 李自成起义 吴三桂 县令 明王朝 山海关 知县 地主
阶级

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
公元1644年,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
军从西安出发,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 了。就在
大顺军占领北京,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战役的结
果是众所周知的:大顺政权仿佛极地的冬日,刚刚升起就落山了。对 于这种暴兴暴衰
的现象,人们作过许多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兵太强,大顺军不是敌手。
(二)大顺军进京后迅速地腐化了,从将领到士兵追欢逐乐,斗志锐减;大顺政权
也不再关心民间疾苦,丧失...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4
袁崇焕卖了粮,后金有了粮,就推出这粮一定是袁崇焕卖给蒙古人再转到后金的?
明朝和蒙古的走私历来非常猖獗。守墩兵,夜不收等等都各找门路和蒙古人接洽。前面
说了,明朝的宗室更仗着自己的地位带头干。嘉靖年间一次捣乱得太厉害了,一口气烧
了6座大军草料场,嘉靖不得已赐死了8个将军或类似称号的宗室。你以为晋商凭啥能打
通前线的关卡走私到塞外去?
喀喇沁部落挨着辽西走廊,大约前线这边卡得严,部落人数不多力量弱比较穷,所以就
想凭着当年曾资助广宁难民的交情从明朝这里买粮。
当然,如果从当官技巧而言,袁崇焕这时对个人最有利的应对是上书不卖喀喇沁粮食。
卖了粮,只要出问题,别人比如romo这样的文科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晋商或者蒙古
或者朝鲜或者后金自产的粮(后金十月出兵,秋粮都收完了),不管逻辑和合理性,都和
袁崇焕卖粮这事联系起来。因为很多人都像romo这样逻辑不好,以为只要两件事先后发
生,就认定之间一定有因果关系。
"三月,袁崇焕卖粮食给喀喇沁。 作为封疆大吏, 竟然不知道当时喀喇沁已经倒向黄台
机,还不如隔着几千里的崇祯皇帝, 真牛逼。"
你看明白你的东东了么?崇祯作为皇帝,既然像你说那样既然...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匈战争四百年
百度来的大纲:
赵国与匈奴互相攻打。
李牧败匈奴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发兵,号称三十万,使蒙恬北攻匈奴。
公元前214年,蒙恬败匈奴,略河南地,设县四十四。增修长城,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御匈奴。
公元前201年9月,韩王信降匈奴。随后为匈奴带路,冒顿进兵太原,至晋阳。
公元前200年10月,刘邦击韩王信,信败走匈奴。曼丘臣等扶赵利为赵王。合韩王信及
匈奴兵反击汉军。汉军被围于平城七日。十二月,匈奴攻代。
公元前198年冬,汉使人至匈奴结和亲。
公元前197年9月,代相陈豨结匈奴,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攻之。
公元前195年3月,燕王卢绾逃入匈奴,被封为东胡卢王。
公元前192年,汉以宗室女嫁匈奴。
公元前182年,匈奴入狄道,攻阿阳。
公元前181年12月,匈奴至狄道,抓获二千余人北走。
公元前177年5月,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略上郡。
公元前174年春,冒顿致书汉文帝,约和。冒顿死,老上(稽粥)即“单于”位。汉文
帝遣宗室女为公主至匈奴和。
公元前169年,匈奴略狄道。
公元前166年冬,匈奴入汉朝那、彭阳,侯骑至甘泉宫,月余乃退。太监中行说降匈奴
,劝稽粥勿爱汉物。
公元前1...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10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爱新觉罗是赵宋之后裔 zz ?
爱新觉罗
简介
爱新觉罗,满文书写为,拉丁文转写为 Aisin Gioro ,是清朝皇室姓氏
。满语“爱新”是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是以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
的地方“觉罗”(今黑龙江省伊兰一带)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
“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含义是,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
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满语中“姓氏”一词的穆林德夫转写
为hala 、哈拉),一部分是基于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mukūn、穆昆)。爱新觉罗一
姓中,爱新是族名,觉罗是姓。“觉罗”与“爱新觉罗”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
”和“某家族”的关系(李姓与赵郡李氏,谢姓与陈留谢氏,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
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
嘉穆瑚觉罗、西林觉罗等分支,都源于同一始祖。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
,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
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
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清亡以
后族人多取汉姓,如金、王、孙、艾、罗、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商代銅器銘文中的“遘祭”及相关问题研究
“遘祭”的“遘”字,铭文中一般作“”,也作“”。如《保卣》中就是如此。《说文
解字》:“遘,遇也。”《尚书·金滕》:“遘厉虐疾。”可见这是“遘”字的本意。
但是,出现在商代金文中的“遘”字,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即“遘祭”。如《四祀邲其
卣》,在卣底圈足内有铭四十二字,铭文云:
乙巳,王曰:尊
文武帝乙宜。
才召大庭,遘乙。羽日丙午,。
丁未,煮。己酉,王
才榛,邲其易貝。
才四月,佳
王四祀羽日。
此卣盖内有“亚獏犬父丁”五字。
“亚獏犬”是器主族氏,“父丁”是所祭之先人,记载商王祭祀文武帝乙和邲其受商王
赏赐之事,“文武帝乙”是帝辛之父帝乙,这件卣作于帝辛四年。
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一书中解释说:“铭文记商王帝辛在召大庭举行尊宜
的祭祀父王文武帝乙的行事,亲自操持其烹饪礼仪,自乙巳日开始,到次日丙午主持了
将食物或调料投放入炊器的仪式,到第三日丁未又用煮的烹饪法,文火炖烧,熟而敬献
神灵。前后进行三天,颇如《礼记·内则》说的 ‘八珍’之一‘炮豚’的部分烹饪操
作,牲体经宰杀切件和初步烧炮后,又‘钜镬汤,以小鼎芗(香)脯于其中,使其汤毋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铁杆庄稼倒了
辛亥年,武昌一声炮响,大清国寿终正寝。小皇帝得到了优待,依旧可以住在皇宫里,
只是三大殿不能用了。每年按规定,民国还给支付400万两优待费。以往改朝换代,最
倒霉的,往往是主子。下面的奴才,倒是可以换个主子,接着帮忙或者帮闲。但是,明
清两代不大一样,明代垮了,皇帝吊死,臣子迎接新人。但庞大而且被供养的皇族,却
成了骤然断奶的婴儿,生不如死。清代也是如此,不惟皇族,整个满人群体,随着朝代
的结束,整体进入断乳期。经历了260余年不农、不工、不商的被人供养的日子,冷不
丁一下子,铁杆庄稼没了,日子可真是没法过了。
关外的满人的境况最好。关外地多人少,留在那里的满人,都是不受待见的,跟当地的
汉人融合得比较早。清末朝廷也刻意让旗人自谋生计,给了种种优惠政策,不受待见的
旗人,自寻出路者相对容易。所以,很多人摇身一变,就成当地农夫或者商人。当然,
日子困窘者,也是不少。北京相对差点,但京旗的生计问题,早就凸显,朝廷下力气最
多,最后逼得一些旗人,包括宗室皇族,也不得不自谋生路,拉车、扛包的都有。在清
末最后几年,据说在北京城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某些旗人混惨了,给人做轿夫。抬轿的
路上,看见了当...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到底有没有大肆屠蜀?
http://www.guancha.cn/shichuan/2017_04_04_401971_s.shtml
逝川
神经粗大脑洞很深的历史爱好者
2017-04-04 08:11:12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江口沉银张献忠李自成张献忠屠川三次入川明末清初多尔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逝川】
去年底,国内十余位考古专家齐聚四川彭山,正式宣布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经考证为
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
成都府”这句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终于被证实。2017年1月5日,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
动。
而就在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
闻通气会:历经两个多月的发掘,出土了超10000件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
分封嫔妃的金册、银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银锭以及各类金银首饰
和兵器。进一步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现场展示“木鞘藏银”的照片
然而随着江口沉银一同浮出水面成为热点的,还有围绕这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的种种
争议:其中最大的疑团,当属“张...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和清末的最大区别
明朝宗室杀光了?朱镕基的宗室身份是冒充的?你撒谎有个屁用。
计划生育交罚款就行?
你假装95后有用吗?
z**********e
发帖数: 22064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xso (doxs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马伯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2 08:25:56 2017, 美东)
异教徒告解室
首发于
异教徒告解室
写文章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10 小时前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马伯庸: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3 16:38:22 2017, 美东)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看了这一集,大意就是说:崇祯皇帝的性格不适合做皇帝,对文臣武将过于刻薄,
自己又不肯担责任,所以亡国。
我以为:这个原因当然是有的。如果皇帝有领导才能,糊弄下去肯定不成问题。其
实大部分国家都是这么糊弄着亡国的,一下子就死,无论对于人类个体,还是对于国家
,都不是常态。
但我觉得,明朝亡国的根源还是积重难返。
以崇祯皇帝论,他很理解文官集团就是一些骗子;这不是性格阴暗才得到的结论,
这是事实,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当然,如果换成你我,明知道上层社会都是一些骗子,
我们也得混下去,也只能跟形形色色的骗子妥协,这是没办法的事。
但崇祯是皇帝,又不想混日子,自然觉得自己没必要妥协;又由于崇祯皇帝只有中
等人的才能,不可能完全辨明忠奸,结果在惩治骗子的同时,很容易伤及无辜。
以文臣论,一方面当骗子是整体行为,不是个人能扭转的;另一方面明朝朝廷苛待
文臣也是惯例,文臣本来就缺乏尽忠的理由。
明朝以优待宗室,苛待文臣为特征。然而自永乐以后,又对宗室防备甚严,使其不
可能有所作为。结果就等于花钱养寄生虫,不是养“一个暴君”,而是养“一个极大的
并且日益增大的家族”。
花钱的方式不对,其心理效果远比没钱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作者: 莲悦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领军出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匈奴十余年再无南下之力。
这一胜利虽然让汉武帝龙颜大悦,却也触发了他心中隐藏已久的忧虑,一句话——朝廷
早就没钱了,连出征将士的军饷都发不出来。
汉武帝怎么会这么穷?说起来,跟汉武帝的伟大梦想有关。
汉武帝是一个特别热衷于战斗的皇帝:与朝鲜战斗,与南闽两越战斗,与西域诸国战斗
,当然,与强悍的匈奴战斗,更加其乐无穷。对汉武帝来说,其毕生的伟大梦想即是:
让匈奴姓刘,永远忠诚。
为了击败匈奴这个北方强敌,汉武帝自公元前133年策划马邑之谋,便一直和匈奴刀兵
相向。连续十五年的战争之后,国库为之一空,就连库藏旧存之钱和常年的赋税收入都
已全部竭尽。
不过,天子富有四海。皇帝缺钱了,怎么都容易想到解决的办法,其治下两三千万人口
,随便征征收收就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于是,在一帮善于找钱的大臣帮助下,汉武帝说干就干。
对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来说,国家绝大部分人口都是编户齐民,即农民。不过,中国的
农民自古以来生存环境就非常脆弱。丰年税重、灾年歉收,都会让他们的生活濒临绝境。
农民已经够穷够苦了,根本没啥油水可捞,但汉武帝还是大幅...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754
45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
,劝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
盏劝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
权更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
有人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
主公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
叫做“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
走完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
本身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
收益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坐收拥
立之功。
西晋灭亡之后,好多人...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46
商鞅曰:“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国之所以重,王之所以尊者,力也”。商
鞅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众兵强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在古代,农业是国民经
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发展农业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才能促进人口增加。在现代,工业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发展工业才能获得和平手段和武力手段获得足够的资源,
才能促进人口的增加。
秦国之所以能崛起,有三个因素不可忽视,一是众多的同民族的人口,秦国开始统一六
国的时候,人口有500万,而且全是秦人,外族人极少,当时全中国人口也不过2500万
;二是一个极有力的能够锐意推行改革的政府(商鞅变法-->邓小平变法?);三是大
力引进人才(长江计划学者?百万人才工程?)的政策。
美国的人口能占到全世界的1/5?
政府能够锐意的推行改革?
阿米果和老黑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极少数?
====================================================================
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
2008年09月11日 16:14光明网-光明观察【大 中 小】 【打印】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
下势在必然。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7
忠言逆耳 献给台湾: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3 12:16:20 2010, 美东)
读中国古代史有感,台湾真的不要太把自己的那点民意当回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等着大祸临头再后悔,那就全都晚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4-10 21:51:47【字体:小 大】
-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2500年来,哪一场自相残杀,谈得上正义?哪一次改朝换
代,不是人口死亡过半?
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
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
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
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
...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48

嗯,跟米国彼此彼此,到时候都在核弹下化成灰烬。
米国人对此有很清醒的认识,10年前就有个游戏是专门说中美核战导致世界毁灭的,叫
做《辐射》,你可以去玩玩看。
不过中国经历的大灾大难多了去了,人口死上50%的就有10余次,死上90%的时候也有,
每次完事以后都得重新恢复的。所以核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什么世界末日,更吓不
倒大陆暴民,hiahia。
===========================================================================
忠言逆耳 献给台湾: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3 12:16:20 2010, 美东)
读中国古代史有感,台湾真的不要太把自己的那点民意当回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
等着大祸临头再后悔,那就全都晚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4-10 21:51:47【字体:小 大】
-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9
你甭跟我说什么核生化武器和基因武器之类的东西。这些武器的出现只不过是加快了现
代国家彼此消灭对方人口的速度,当科技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损失同样百分比的人口以
后,仍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强大。因此中国需要做的一是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赶上西
方国家,二是人口规模重新扩大,在粮食供应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占全世界百分比越高
越好。
============================================
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
点击:242136 回复:7490 12345678910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61页直接到页 作者:
中山水寒 发表日期:2008-9-13 13:00:00

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下势在必然。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强大的楚国,也不是殷
实的齐国,而是起初很不起眼的秦国。历史学者众说纷纭,但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
重要的因素—人口。
战国初期的中国的秦国类似于后面欧洲的俄国,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政治、
经济、文化制度都比较落后,被人看不起。
俄国是东欧一个人口稀少、闭塞的小国,在欧洲历史上没有太多发言权,公元1500
年人口只有600万。彼...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其实我觉得台湾可能收不回来了
台湾是会回来的,不要太把台湾民意当回事
因为跟大陆13亿人的民意相比,台湾的民意不算什么。显然大陆大一统的向心力要远远
大于台湾自己的那点民意。现在唯一阻挠台湾回归的力量其实来自于台湾岛外,即美国
日本,一旦中国的国力强大到超越美国和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力量了,台湾回归是水到渠
成的事情。
另外,同意台湾不可能和平统一。实际上纵观台湾历史,还没有一次和平回归的先例,
每次都是武力收复的,死的人多人少,是政变还是全岛的人口大换血,就看台湾人的悟
性了。
===============================================
尸横遍野:中国历史上14次人口灭杀
时间:2006年03月08日06:55 我来说两句(0)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日子都在血雨腥风中飘摇,每一个心灵在皮鞭和饥饿的恐
惧中颤抖--于是,每一个救世主先后揭干而起了。

中国的专制主义诞生于中国的灾乱之中。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 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