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洪承畴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n
发帖数: 12188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清之战的如果
明朝不可能和起义军讲和,也不需要。
1)起义军实际上被镇压下去过,但是又靠假投降之类起死回生了。水浒影响太大,文
官集团上下都认为起义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贼也赤子”,因此不能心狠手辣。
例外也有,比如孙传庭,洪承畴,知道不能手软。是当时文官集团内两根柱子。但是没
有用好。比较一下德国农民战争,马丁路德收拾闵采尔,毫不留情,路德知道对这种起
义决不能姑息,至于正义,让上帝决定吧。
2)起义军走的是流寇路线,就是裹挟+流窜,而非割据+种田。这样的敌人,无法谈判
,就是一个放大版的二王,和美国加州那个警察,一堆癌细胞。至于招安,那是自杀。
明朝从文宣时代起,一直是文官带军,戚继光是个另类,这个绝对误事很多。各各都在
纸上谈兵。
据说袁崇焕是科举考试中出来的军事天才,现在大有争议。其实另外几个科举出来的“
军事天才”,熊廷弼,还有于谦,孙承宗什么的,只是稳当和大事不糊涂而已,军事能
力也不见得。坏了大事的王化贞是基督徒,其实能力也不见得很糟糕,只是运气不好。
孙元化也是基督徒,脑袋不太清楚。much learning made them mad.
m***n
发帖数: 1218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清之战的如果
明朝不可能和起义军讲和,也不需要。
1)起义军实际上被镇压下去过,但是又靠假投降之类起死回生了。水浒影响太大,文
官集团上下都认为起义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贼也赤子”,因此不能心狠手辣。
例外也有,比如孙传庭,洪承畴,知道不能手软。是当时文官集团内两根柱子。但是没
有用好。比较一下德国农民战争,马丁路德收拾闵采尔,毫不留情,路德知道对这种起
义决不能姑息,至于正义,让上帝决定吧。
2)起义军走的是流寇路线,就是裹挟+流窜,而非割据+种田。这样的敌人,无法谈判
,就是一个放大版的二王,和美国加州那个警察,一堆癌细胞。至于招安,那是自杀。
明朝从文宣时代起,一直是文官带军,戚继光是个另类,这个绝对误事很多。各各都在
纸上谈兵。
据说袁崇焕是科举考试中出来的军事天才,现在大有争议。其实另外几个科举出来的“
军事天才”,熊廷弼,还有于谦,孙承宗什么的,只是稳当和大事不糊涂而已,军事能
力也不见得。坏了大事的王化贞是基督徒,其实能力也不见得很糟糕,只是运气不好。
孙元化也是基督徒,脑袋不太清楚。much learning made them mad.
Z*********i
发帖数: 3422
3
崇祯手下人才不少,如果像前几任那样放手使用,会落得亡国身死得下场?你去查查崇
祯一朝换了多少任首辅,杀了多少封疆大吏?不怕皇帝懒,就怕皇帝不会干又偏偏特勤
快。如果少点猜疑,真正放手用好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人,
明朝会这么快亡?
m**n
发帖数: 9010
4
崇祯有崇祯的问题, 但说老实话, 你说让他能"真正放手用好熊廷弼,孙承宗,
袁崇焕,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人", 这是不可能的.
就是因为崇祯猜疑, 总是换首辅, 杀封疆大吏, 这些官换得多了, 你总能见到
一些办事说得过去的人出头.
如果他不猜疑, 在台上的可未必就是这些人.
t**g
发帖数: 784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第三节 山海关战役
三月,吴三桂率领辽东明军约四万人及八九万关外汉民陆续进关,暂屯于山海关至滦县
、昌黎、乐亭、开平一带(74)。这里需要纠正一种常见的误解:许多史籍都以为山海关
属于吴三桂的防区,甚至把吴三桂说成是山海关总兵(75)。其实当时的明山海关总兵是
高第(76),下辖兵员数目约为一万人。吴三桂进关之后即同高第汇合,密切注视形势的
变化。
三月十五日,大顺军进抵居庸关,明守将唐通投降。李自成对山海关一带的官军十分重
视,他知道吴三桂所统边兵是明朝的一支劲旅,距离北京比较近,又处于大顺军和满洲
贵族军队之间,如果不及时解决,将成为一个重大的隐患。至于解决的方式究竟是以武
力消灭还是采用政治手段招降,李自成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认为以招降比较稳妥。因为
自从大顺军进入山西以后,除了宁武总兵周遇吉负隅顽抗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外,据
守各战略要地的明朝统兵将领,如大同姜瓖、宣府王承胤、居庸关唐通等,都望风归附
。在这以前投降的总兵还有白广恩、牛成虎、郑嘉栋、左光先、陈永福等。这种先例对
吴三桂自然会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吴三桂自己统兵在外,他的父亲吴襄和其他家属却
留在北京,为了保住身家产...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崇焕不怎么冤吧
所以耿仲明后来三番之乱,又起兵反清
史可法,其实要是和洪承畴一样被俘关几天,再把孝庄送过去,比洪降的还快
b****a
发帖数: 4465
7
就是他对关宁军的控制力;
关宁军始成于李成梁晚年,由于明朝世袭的军户制度,和体制内的联姻。到了崇祯时,
已经是个半独立的军阀集团。袁崇焕一个文官空降到关宁军一年就控制住了关宁军,
能驱使关宁军为他死战。
这点, 崇祯的其他督师是比不上的。 论渊源, 孙承宗和关宁军的历史比袁崇焕要长
; 论威望, 洪承畴要比袁高。可他们都在关键时刻被关宁军的兵头给耍了。
q***7
发帖数: 201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是该杀,但杀了袁之后更糟
袁做的事情是该杀,但是当时的情况,不杀袁才是最好的选择,有袁在,虽说不能复辽
,但还是能守土。
袁死后,很长时间都无人可以既驾驭辽东的将领和部队,又能搞定中央的文臣集团,经
常出现内斗,不断有将领兵败战死或者倒戈,后来只能派内部剿匪得力的人去,这些人
同样背景资历等还不够,压不住下面的人,也搞不定京师的文人集团,最终结果就是内
斗,卢象升,洪承畴的失败都是内斗的结果,而他们的失败更加造成了内部剿匪无人,
最终明亡于流寇。
本来明朝内部末期各种斗争不断,造成人才凋零,袁死后无人可以领兵,只能快70岁的
孙承宗上了,古时候70岁的人除了靠自己多年的资历和经验,还有什么用?
Z*********i
发帖数: 3422
9
明朝不是亡在吴三桂之手,而是亡在崇祯之手。崇祯没有英主之才,偏要事必躬亲,猜
忌多疑,委过于下。结果能干的大臣,都被他干掉,再没人敢承担责任,怕背黑锅当替
罪羊。试想就算吴三桂打败李闯,能逃得出袁崇焕的命运?
如果天启不死,九千岁当政,虽然君庸臣贪,但至少不会对前线的将帅多方掣肘。凭着
洪承畴,袁崇焕,孙承宗那班文臣武将,至少多支持几十年,而满清也不会得天下。明
末不缺人才,但事情坏在老板身上。

军,
K**********n
发帖数: 10466
10
袁崇焕是吹牛,守城杀伤了200后金军就报大胜,跟林则徐他们上报一个路数,一个大
胜接着一个大胜,然后敌军就逼近首都了;
吴三桂起兵时只有云南,最大版图你自己看去,别告诉我他一仗没赢占地方都是靠清军
转进的;
孙承宗赶跑个屁!满清自己从长城退走了,这叫赶跑?还书写“各官免送”?
洪承畴兵败是因为宣大总督叫什么来着先跑的,不是三桂先跑的,你不要乱冤枉人。再
说了,将帅不和,太监掣肘,后金军凶猛,不跑干嘛?以身免又如何?你怎么不看那些
跑都跑不出来然后投降了的呢?三桂如果不是名将,早就降清了。
汉族同胞个屁,大西军杀得血流成河人口杀绝时,问你是汉族同胞了么?吴三桂就凭收
复四川的大功,就是名将中的名将,你悲愤也没有用。
m***n
发帖数: 12188
11
小凡教授这个是典型猥琐男的思维。
1)男人和女人,有时不需要语言相通,有很多方式可以更加促进理解。
2)老洪不可能只会说闽南话,否则和崇祯如何互相交流。而孝庄是会说汉话的。
x******a
发帖数: 6336
12
没点开。
是(洪督师)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水壶吗?
L*********2
发帖数: 10195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凌河之战有解吗?
壬辰倭军能做到对抗骑兵,我明当然也做得到。没有阵型和纪律,我明怎么能获得宁锦
大捷,后面还能重推回到大凌河?我明的人物够多了,袁督师,孙承宗,卢象升,洪承
畴,孙传庭,本来都是念书的,出这么多能人不错了。你们蒙古人被我们赶到漠北以后
,除了也先,下面还能找到谁啊?僧格林沁??嘿嘿。。。
甲午的时候肉搏也是小规模,双方都是放枪了。我大清淮军骑兵本来就规模不大,过时
了。我大清淮军外战外行,内战打长毛,碾子,回回,拳匪还是够用的。
d******a
发帖数: 32122
14
按照对洪承畴孙承宗的方式,满清要是抓住袁崇焕也不会直接就杀了
更何况是个对明朝有杀父之仇的孩子?
e********k
发帖数: 382
15
《八旗兴衰史》
□ 张宏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2007年第3期
第一章 性格的胜利

明末那出天翻地覆的历史大戏的结局实在出人意表。谁也没有想到,是穿着树皮鞋
的满洲人从斜刺里冲上舞台,从演得如醉如痴的两大主角李自成和崇祯皇帝手里夺走了
权杖。
从人口上来看,满族和汉族太不成比例了。1644年前后,满族人口不及汉人的三百
分之一。两个民族体积之比,几如蚊子之于大象。
从军事实力看,双方也不可同日而语。明王朝的常备军数量已经多于满洲全族人口
。明军已经初步进入了热兵器时代,拥有从西洋传来的“红衣大炮”、火铳等先进装备
,而满洲人还完全依靠原始的弓箭和大刀。
至于文明水平,满洲人更是不能望汉人之项背。明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全民
识字率居世界领先水平。而满洲人还停留在原始农业渔猎阶段,整个民族几乎都是文盲
。那些名留青史的满洲贵族的名字,从音译过来的字面上看来,倒也带有神秘的异域气
息,可是一旦意译,立刻暴露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海拔。就以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的名字
为例吧,“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多铎”的意思是“胎...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16
他是洪轮,我是吴轮。
我认为满清对不起吴三桂,对得起洪承畴。
n*******w
发帖数: 6708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orthsnow (北雪飘),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从五行学说的角度看袁崇焕是忠臣还是汉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2 16:00:09 2012, 美东)
据说评价袁崇焕是否忠臣汉奸的帖子会火,特此灌一水,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众所周知,明朝属火德,清属水德
从袁崇焕的名字来看,焕属火,崇字也属火(韩国把首都汉城改为首尔,所以压不住
崇礼门的火,导致崇礼门被烧毁)。 因此有双火的袁崇焕是绝对不会降水德的清的,
又因为火克金,所以袁崇焕能够在宁远把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用大炮轰下马,间接导致其
郁郁而终,但是对水德的大清皇帝皇太极,却无可奈何,只能采取守势。
与后来的洪承畴不同,洪属水,所以命里注定会投靠清朝
而且从袁的几个铁杆部下,赵率教,祖大寿以及何可纲的表现来看,袁不可能已经投靠
清廷, 如果袁已投靠清,还瞒住了这几个人,袁的潜伏功底不比余则成差啊
通敌或者是地方的卧底,肯定是死罪,如果袁已经投敌,所以在祖大寿,何可纲等人率
军远离京师时,用不着写信劝他们回来,劝回来自己也是死啊,...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172
18
楼上的观点正是这几年来袁崇焕阴谋论的代表,谁不知道崇祯好大喜功,一心想匡扶被
他爷他哥还有魏忠贤已经弄得基本扯淡的大明江山。但这位皇帝无视当时明朝内部已经
极度腐化,到处都是造反的流寇,还有阉党残余和一帮只会吹牛的清流朋党互相恶斗,
就是有十个岳飞也不可能“五年平辽”。袁崇焕、孙承宗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丢失
了沈阳辽阳等战略要地之后,仅存的关宁防线也只能是保持一个守势,能守好山海关就
不错了,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可能收复失地。所以什么什么几年平辽只是说说而已
。而且当时还要提防满人绕道蒙古,而且蒙古一线的防线一贯是明朝的一个软肋,其实
袁和孙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根本没有能力同时协防两处。
其实当时最好的战略应该是和满清媾和,保持边关稳定,然后集中精力扫除关内的流寇
——流寇才是明朝真正的心腹大患。但是由于明朝历来以宋朝为鉴,从来没有媾和的传
统,朝中只有主战派,所以只有内外双线作战,而且流寇越打越多,国库越来越空,一
加税又激起更多的人造反,陷入恶性循环。皇太极绕道蒙古濒临北京城下时,袁崇焕三
天就从关宁防线赶回来,长途奔波后在毫无城池和红衣大炮的野外同皇太极以逸待劳的
精锐骑... 阅读全帖
j****t
发帖数: 2996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明朝其实亡于三个人手上
灭亡是早晚的事,不过关键是自毁长城加速了亡国进程,孙承宗不用,熊廷弼枭首,剩
下两个半吊子,袁大炮志大才疏,洪承畴投敌叛国,再加上一个吴跑跑,崇祯一把都没
有押对,怎么能不上吊?连带着大明也输了个倾家荡产
j*********5
发帖数: 6221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明朝其实亡于三个人手上
孙承宗用了,没用到底
熊廷弼会打仗不会混官场
洪承畴还是有点本事,要是不被逮住应该还有点作为的
你说的四个人里,袁大炮最烂
h*****7
发帖数: 3192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明朝的气数
1.明朝亡于党争。东林党为主的党争固然杯葛了中央运作,但在天下大权系与皇帝一人
的明朝,大臣们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很值得怀疑。尤其是基层的腐败与不作为与党争
基本无关,但却起到更大的破坏作用。即便没有党争也解决不了满清,流寇与灾荒问题。
2.收不上税,包括官宦人家不纳税,因而兼并土地,江浙商人不纳税等等。明朝虽然出
现了所谓萌芽,但根本上还是农业社会,针对商家的厘金,还是到了清末才出现的,指
望资本主义拯救明朝,还早了300年。官宦集团不纳税,而且藉此兼并土地其实是一个
主要原因,官宦集团这个庞大的既得利益团体是明朝最大的包袱之一,而且他的规模随
着时间发展还在不断增加。他对明朝根基的蛀蚀是根本性的。可惜,明中期没有出现像
雍正这样的人物实行一个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政策,否则明朝还能再撑几十年,
撑过满清也不一定。
3.军事、用人不利。纵观崇祯主政时期,明军将领辈出,老的有孙承宗,中坚力量如袁
崇焕,曹文昭,祖大寿,洪承畴,史象升,左良玉等等。并非无人,除了袁崇焕被冤杀
,其他大都能够得等到信任,并站斗到最后。可惜,明末的文官制度极大地限制了武将
的作用,除了袁崇焕敢于将在外军令有...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哪些姓氏给人第一感觉高端大气
还有吴三贵的吴,范文程的范,杀岳飞的赵构的赵,洪承畴的洪,张宏范的张,投匈奴
的李陵的李,都不是好姓。
还有中国最早的汉奸中行说,中行也不是好姓。
S******r
发帖数: 4421
23
周维稳多年 渗透疆独势力久矣 必要时挑拨以为威胁 很有可能
当年吴三桂请教洪承畴何以自保 洪答曰:不可使滇中一日无事!
其理一也 其结局亦一也
d*******3
发帖数: 8598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满清如何选秀 ZT
瞎扯,旗人不是民族,是阶层,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的,其中
也包括了部分汉人和蒙古人等,后来皇太极从满八旗中分出了汉军八旗,蒙古八旗,这
二十四旗加上内务府包衣三旗都有资格选秀
所以说是汉人并不等于就不能是旗人,就算抬旗了,民族上依然是汉人
比较著名的就是康熙老妈,就是汉人,因为生他有功,从汉八旗里的镶黄旗抬入满洲镶
黄旗
12楼 2014-11-28 00:15 29
2014-11-28 12:22
fire9103
你这是混淆了汉人和汉族,满族和旗人的区别。虽然汉族是汉人的延续,满族是旗人的
延续。但是这两者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
2014-11-28 12:22
fire9103
汉族和满族等等民族的概念都是出自清末,之前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2014-11-28 12:24
fire9103
之前的分类是汉人、旗人、苗人等等。一个汉人抬旗之后就不再是汉人而变成旗人了。
2014-11-28 12:26
fire9103
汉军旗也是旗人,而不是汉人。佟家从投靠野猪皮当上头号汉奸开始,被编入汉军旗之
后,从户籍编制来看就不再是汉人而是旗人了。之后的抬旗为...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25
嘉靖,万历提拔徐阶(上海),张居正(湖北),国力强盛,轻轻松松平定倭寇。
万历派河南进士杨镐经略辽东,结局是萨尔浒全军覆没,努尔哈赤坐大。
万历启用湖北进士熊廷弼,努尔哈赤2年间拿沈阳毫无办法。
天启用陕西进士袁应泰代替湖北进士熊廷弼,2个月就被后金拿下沈阳,辽阳。
天启又启用山东进士王化贞,架空熊廷弼,惨败于广宁,尽失关外土地。
崇祯脑袋坏了,放着上海人王在晋的意见不听,让河北孙承宗,领着广东袁崇焕去搞什
么关宁军,还有什么福建洪承畴,后果就不说了吧。。。
习主席,听我一句劝啊!
l*****7
发帖数: 8463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袁项城平叛,痛歼日军(转载)
袁世凯的时代
送交者: 笑今生[♂首辅宰相★★★★★♂] 于 2016-11-23 17:16 已读 1023 次 大字
阅读
(一)袁世凯当年也算维新派  但是在康有为的赌局中,被当作了一个棋子;康有为
当年上书的时候,袁世凯也在上书,但是中国历史只对危言耸听者有记忆力,袁世凯的
变法,稳健可行,但时局中没人听他的,历史也不注意他的变法上书。  康主张变法
从中央开始,首在夺权;袁建议从地方开始,旨在稳推。  康对着荣禄狂言要杀一二
守旧大臣以推动变法,甚至不惜兵变;袁认为守旧大臣未得屏蔽,雍容富贵养起来,以
减少人事上的阻力与秩序上的失控……  袁世凯的告密,顶多是事发后自保性的补告
。简要情况是这样的:9月16日光绪接见袁世凯,给一个候补的兵部侍郎;9月18日谭嗣
同夜访袁世凯,要求袁世凯起兵勤王;9月20日光绪早朝接见袁,袁提醒皇上古今各国
变法不容易,非有内忧,即有外患,请皇上忍耐待时,步步轻进。新进诸臣,固不乏明
达猛勇之士,但阅历太浅,办事太急,易生流弊。况且变法尤在得人,必须有真正明达
时务老成持重如张之洞者,赞能慎密,倘有疏误,累及皇上,关系极重,总求十分留意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崇祯最大问题是局势判断
崇祯最大问题是局势判断,其次是用人。
包子也类似。
包子在面对外有川普,内有经济危机的局面的时候,始终无法把握大势。对外不肯也不
敢求和缓过一口气。一直面临两线作战,最后耗尽资源完蛋。
包子也存在很严重的用人问题。崇祯好歹还有几个忠臣良将,孙承宗洪承畴都是可以扭
转局面的人物。包子手上真还没有这样的。他面对的局势却更加凶险。
所以崇祯还有个太监陪他挂树枝
包子我估计挂路灯的时候没人陪。
P**T
发帖数: 2274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总是不是最像汉武?
洪承畴和祖大寿当年也极力反对出城和清军打野战,但结果崇祯是个不懂瞎折腾的草
包,硬要下军令状逼着洪祖二人出城对清军主动发起进攻,而且要速战速决,因为他觉
得大明是天朝大国,举全国之力解决一个小小后金应该不是问题,但结果全部嗝屁
目前在亚太地区和土共僵持对美帝来说是最有利的局面,就像当年明军应该躲在锦州城
里面炮击清军,这样才能守的更长久,结果皇帝自己志大才疏要拼命的作死,那就是天
意了
P**T
发帖数: 2274
29
河北人孙承宗就是榜样,宁做大明鬼不做蛮夷奴
胡建人洪承畴被俘的时候装逼绝食,但很快就跪了
P**T
发帖数: 2274
30
河北人孙承宗就是榜样,宁做大明鬼不做蛮夷奴
胡建人洪承畴被俘的时候装逼绝食,但很快就跪了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崇祯皇帝的选择
崇祯皇帝的选择
作者: 张鸣
亡国之君的下场都不怎么样,但崇祯尤其惨。但是,他的下场,跟他当初的选择,是有
密切关系的。他继位之时,明王朝虽说大抵已经被蛀空,只要他选择跟着混,只要不是
太过分,混到死,做一个太平皇帝,倒是也有可能的。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关外
的满人虽说猖狂,但一时半会儿还没有问鼎中原的意思,而内乱虽多,能成大气候的,
还看不出来。但是,崇祯选择了做有为之君,要动大手术,革故鼎新。
但是,他的登基,仅仅是因为他是现任皇帝的弟弟。年仅16岁的他,此前既没有过政治
阅历,也没有可能有像以往的东宫太子那样,有自己的班底。做藩王的时候,连自己的
性命,都有朝不保夕之感。不是历史选择了一个贤君,而是凑巧,一个资质平平之人做
了皇帝。但是,一旦做了皇帝,几个月的功夫就扳倒了权倾朝野的权宦魏忠贤,令他的
人望以及个人的自信爆棚。他要动大手术,整治万历以来麻木不仁的官府,天启以来腐
败而且毫无操守的官僚阶层,但却只能依靠东厂和锦衣卫这种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无
形中加倍地让告密的构陷更加的活跃,使得东厂和锦衣卫原本就非常腐败做事不择手段
的特务机构,权势熏天。他登基17年,官员入狱者...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203
32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崇德帝皇太极(4)
第三位是衍庆宫(次东宫)淑妃巴特马·璪,原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林丹
汗死后,她携部众降金,不久被皇太极纳娶。她抚养蒙古一女,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
娶焉”。
第四位是永福宫(次西宫)庄妃,俗称大庄妃,名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
,又是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侄女,关雎宫宸妃的妹妹。庄妃14岁嫁给皇太极,这年皇
太极
34岁。皇太极即皇帝位后,封她为永福宫庄妃。庄妃作为一个女人,人生中最大的事,就
是生下一个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这年她28岁。庄妃的故事后面再讲。
皇太极为了联络蒙古,以次女下嫁林丹汗之子额哲,命济尔哈朗娶林丹汗遗孀苏泰太
后为福晋,长子豪格及二兄代善、七兄阿巴泰分别同察哈尔部联姻,从而构成错综复杂的
姻盟。
松锦用兵,精于谋略。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极开始在辽西同明军进行决战。清军
围困锦州,明守将祖大寿告急。崇祯帝派洪承畴为总督,率8位总兵、13万步骑、4万马匹
,解
锦州之围。洪总督采取“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待敌自困,一战解围”的兵略,于崇
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进军至松山。两军初战,“清人兵马,死伤甚多”,
清军失
l*****f
发帖数: 13466
3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系列二] 杨柳依依,如是我闻
恩,她们名字都狠好,王修微又号草衣道人。王微杨宛在钱谦益的列朝诗集香奁集里都
排名狠高,尤其是王微,选的诗也是最多。感觉是一个称许女子态度"林下风致",故
以不带闺阁气为佳,连名字也比较中性,一个我觉得她们作为女子实际地位很低,即使
能得到几位才子的欣赏与敬重也改变不了,所以儒士化,似乎可以给人一种地位抬高的
错觉。应该也是她们喜欢以儒士自居的原因。她们也都蛮独立的,王微先嫁茅元仪,却
因为有杨宛在先,茅更喜欢杨宛,以"内子"待之,王微就毅然求去。其实王微杨宛交
情不错,离别后还写过颇多几首怀念杨宛的诗,后来改嫁许誉卿,许誉卿据说也是以正
室之礼求娶。
降清的明人。。。。熊赐履应该不算,他年纪轻,只是明朝出生而已。记得曹寅当江宁
织造时候有一篇折子是关于他死后情形的,说家里狠穷。曹爷爷果然是替皇帝当线报呢
,hehe
龚鼎孳陈名夏这样的其实蛮颓的,其实也是明朝RP耗尽,先闯王来了,大票人想着不过
是换个boss接着干活。陪崇祯死的没几个。没想到迎来的这个大boss太不靠谱,烧杀抢
掠的要钱要女人,没过多久满清又打着替崇祯复仇的旗号来了。这大票人反正已经降过
闯王,而且南明那时候别的不行...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3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转自人人
作者:赵无眠
1945年8 月15日中午12时整,日本所有的交通中止,全体人民停下手上的活计,静静地
听一段广播讲话。那是一个断断续续、语气既坚定又无奈、比实际年龄要苍老疲惫得多
的声音,那是他们的天皇的声音。他宣布,接受盟国提出的波茨坦宣言。将他这份用文
言文发表的“休战”书直白地翻译出来也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
复杂的感情:仇日还是憎美
整个日本一片震惊,随后是伤心屈辱、惶恐茫然。一个又一个有泪无声或声嘶力竭
捶胸顿足的武士,拔出佩刀插进自己的肚腹,颟顸地倒在污血之中。在世界的另一边,
尤其是中國,却鞭炮锣鼓一片欢腾。战争结束了,而且是中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晚清
以来一百年民族失败的耻辱史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个自参与八国联军打下北京,就一直
在庞然大物的中國面前凶恶、狂妄、刁蛮、残暴地跳来跳去闹腾个没完的小个子国家,
乖乖认输了!纵观二十世纪,如果说只有一件大事真正值得中國人骄傲和庆贺的话,那
就是抗战的胜利。中國人站起来了,虽然他后来又站起来了好几次;中國掼掉了扣在头
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虽然他注定还要在贫穷、动乱和饥饿中继续熬过漫长的岁月
;但毕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人欺凌宰割... 阅读全帖
d*********2
发帖数: 48111
3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毛文龙的神话
其实明朝从底子已经烂了, 谁来也没用, 老毛说了, 历史不是靠少数个人英雄谱写
的。
真要讲结果正义, 熊廷弼, 孙承宗, 袁崇焕都是卖国贼。
洪承畴, 吴三桂, 三矿, 都是民族英雄, 促进国家统一民族融和做出了重大贡献。
m******r
发帖数: 4351
36
还别说,和后金交过手的里面,恐怕还得数袁崇焕最强。
史可法就知道自杀。洪承畴一战未胜,相反松山一战送了明朝十三万精锐,这等大败别
人谁有过?卢象升别提了,一死而已。孙承宗可能会有点争议,他会修堡垒,但是袁黑
多是反堡垒的,这点先不论。关键是孙打仗也弱,柳河,大凌河,登州都是在他主导的
时候失败的,他负主责而下台并不冤。
m******r
发帖数: 4351
37
还别说,和后金交过手的里面,恐怕还得数袁崇焕最强。
史可法就知道自杀。洪承畴一战未胜,相反松山一战送了明朝十三万精锐,这等大败别
人谁有过?卢象升别提了,一死而已。孙承宗可能会有点争议,他会修堡垒,但是袁黑
多是反堡垒的,这点先不论。关键是孙打仗也弱,柳河,大凌河,登州都是在他主导的
时候失败的,他负主责而下台并不冤。
T**********e
发帖数: 29576
3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现在欢乐到了极致

看他的观点,洪承畴是满清战略的关键人物。一开始把老洪烧死了,主角才有机会搞事
S*******r
发帖数: 11017
3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看完<伐清>第一章了
感觉有点失望
凭啥一个现代社会回去的美院学生
上下嘴皮子一动能忽悠动久经战阵的二谭乃至吴三桂洪承畴?
这不科学啊
尤其是洪
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烧死了
作者这是在写YY小说么?
黄石好歹是因为开了预知作弊模式
才能从广宁一战中逃出生天
香菇一路忽悠上来
预知作弊模式都没用上几回
直接临危不惧胆识过人化腐朽为神奇了
这是在嘲笑当年南明无人?
S**********u
发帖数: 1329
4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第三十一节 战备
卫士们对邓名的信心比他本人还要强,东征西讨一年来,遇到的强敌太多了,高明瞻和
洪经略、平西王、湖广总督等人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厉害角色。因此卫士们的潜意识
里都认为击败高明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的战前准备只是为了让胜利变得更容易罢
了。
这些天邓名的卫队和刘曜的亲兵抓紧时间通力合作,已经给上万名秀才进行了基本
的训练,成千上万的新兵排列成密集的方阵,手持长矛,根据军官的口令,一起比划着
刺击的动作,发出有节奏的“杀,杀”声。有些新兵穿上了新打造出来的藤甲,更多的
人则在后背上背着一个木头盾牌。无论是藤甲还是木盾,防御力都无法与制式装备相比
,不过总比一身布衣要强多了。经过训练后,士兵们已经懂得当遇到弓箭袭击时,如何
尽可能地把身体藏在盾牌后面。
听到邓名说,这次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清军堂堂正正地打一场,卫士们脸上都
露出理所当然的表情,赵天霸更是第一个大声表示赞同——他伤愈归队后,军队已经开
始训练,因此赵天霸在军中的知名度要比别的教官落后很多。火烧昆明后,邓名离开昆
明前写给吴三桂的公开信类似一封正面决战的战书,只是没有定下日期,赵天霸一直憧
憬着这一天到来;在湖...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4763
4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第四十四节 先行
熊猫毁人不倦啊
好象就洪承畴脸上油彩少点 其实昆明大火可以写得更现实点 这人反正重前权而轻后守
已经出了名 剿匪时就丢够了脸 没想到在辽东又故技重演 结果被洪正太劫了粮道 以致
松锦大败
所以要是有人编排他在三龟出征后 又一次轻后守 被香菇爆了菊 那大家也不会怀疑 老
猎人了嘛
m***y
发帖数: 14763
4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五十四节 官衔
:)
那都是,木办法,只好移藩到湖广了。地盘得缩一点,但三龟能理解的,GDP高了嘛!
这样一来,三龟从云贵跑回湖广的速度,大概能破自己当年从松锦裸奔回山海关的记录
。对了,那次三龟就把洪承畴丢给敌人了,hehe,这次要是香菇没把洪督师BBQ掉,估
计历史又要重演了。
b***n
发帖数: 13455
43
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虽从崇祯八年起,各地流寇,战斗力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洪承畴也曾说过:“先时贼避兵逃窜,今则迎兵对敌,左右埋伏,更番迭承,则剿
杀之难也。贼人人有精骑,或跨双马,官兵马三步七,则追逐之难也。”
不过,这指的只是腹地的官兵,陕西兵,河南兵,湖广兵等等,对战精锐的边军,
远的如当年的关宁骑兵,近的如当时的王斗,再近则是河南府之战的王廷臣、曹变蛟二
人,闯军等,无不大败。
现开封府有王廷臣、曹变蛟二人精锐镇军,还有虎大威来援,也是当时边镇宿将,
而闯军等兵马虽多,很大部分是裹胁的饥民,如真开战,胜负尤在两两之间。
“听说?曹变蛟、王廷臣二人军中,有不少的阎王铳?”
说话的,是革左五营众当家中的老回回马守应,他是陕西绥德人,因是回回,营下
颇多夷汉降丁,也擅长飘忽不定的战术。
与马守应一样,革左五营,例来采用的是“兵多则窜,少则迎敌,官兵未至,旋即
奔逸”等战术,很少与围剿官兵硬对硬的打仗。
去年时,在六安一带,马守应这一只万人,攻打附近某个城寨,正众骑奔腾,咆哮
恐吓时,忽然城头上一阵噼里啪啦的爆响,浓密的白烟大作。
已方铁骑远远的,就倒下数十个,吓得这万人一轰而散,连马守...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4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四十六节 战备(下)
大规模的兵力就意味着大量的花费,亲王出征的仪仗、排场非同小可,再说这几万
八旗兵的开拔费、事后的赏赐也不是一笔小数——山东没有什么东西可抢,于七自己积
蓄起来的家产即使再多,肯定也满足不了亲王加上几万满汉八旗人的胃口。
顺治亲政以后,敛财这一项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各省的藩库都由中央派人去负责
,结余统统送往北京;每次有大规模战事的时候,顺治都以此为借口想方设法克扣一些
给王公的赏赐,谁要是不识抬举,顺治就毫不犹豫地废了他,比如现任康亲王的大伯。
顺治平时也常常拿洪承畴经营的五千里防线说事,逢年过节的赏赐一律从简。
这样短短几年,清廷的国库里就积攒下了够全国使用四、五年的积蓄。对于这个成
绩,辅佐顺治的索尼、鳌拜也是很得意的。有了这笔积蓄就能让清廷的内政更加灵活,
进行必要的免税以免激起大规模民变。即使是顺治死后,辅政大臣依旧想延续由中央直
辖各省藩库的政策。根据原本的计划,索尼和鳌拜准备在五、六年以后,为清廷积蓄下
可以供全国十年正常开销的积蓄来。
清廷毕竟是以小族临大国,索尼、鳌拜这两个从努尔哈赤时代挣扎过来的辅政大臣
都有很重的危机意识,在竭力分化瓦...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804
45
崇祯八年的六月,登州的军队开始逐次调动,登州镇的部队没有朝廷任何调兵令的
情况下纷纷离开驻地。因为登莱商业繁荣,所以并未限制道路通行,登州镇的调动引起
了各方的注意,但他们很快留意到,登州镇集结的方向不是青州府,山东方面首先松了
一口气,至少青州府边境上没有发现大批军队。
驻扎青州府的第一营第三营首先回撤到了平度州,然后离开登州的官道,往东去了
莱阳,原来在平度州的新编第九营则换到了青州府。
青州府和平度州有十个动员司令部变成了预备千总部,一批预备兵从平度开往青州
府,青州府当地的近百个屯堡有私人购买的燧发枪三千余支,加上这些预备兵,对付朝
廷的内地兵马并无多大问题。
到达莱阳的第一营和第三营继续东进,进入了文登县的辖区,他们会分别从成山卫
和威海卫的港口登船。文登地区完全被登州镇控制,各处道路有严格的盘查,六月中旬
以后就断绝了陆路交通,所有商路商业都改换到了靖海卫,威海卫港口不定期开放。
登州近卫第一营依然驻守在登州,栖霞和蓬莱的预备兵正在动员中,准备接替登州
近卫第一营,最远的林县龙骑兵千总部将在最后一批运送。
这样大规模的调兵最终瞒不过朝廷,但陈新希望尽量延缓他们发现的时间,这...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1374
4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 ZZ
从理论说的确如此,但是事实上很难分开。或者说一定要具体的社会条件。
一般来说,这种说法是汉奸或者投降者的借口。比如洪承畴。
这种情况一般仅仅适用于天下大乱,主要势力每个都不相上下的情况。比如三国时期。
m********t
发帖数: 1591
4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婊子孝庄皇后 (转载)
这个可信度太低,就算孝庄皇后想干,洪承畴估计也不敢造次,呵呵
毕竟it投降了,
别人不说,如果美帝派一个美女来这样对付你,你会像老红那样吗?除非就是为了投降
来的,呵呵
f*****e
发帖数: 939
4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法治让国人学会了不要脸
作者:醒世恒言
中国人素来是讲脸面的,这个脸面其实就是德行。如果再细分,无非就是我们常说
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廉、温、良、恭、俭、让等等,即是说一个
人要有仁爱之心、忠义之举、文明之礼、诚信之行、良善之态、孝悌之声、谦恭之德、
勤俭之风。否则,就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无礼失信、鲜廉寡耻的非良善之辈、龌龊
之徒。而明知会被四邻唾沫、千夫所指还要执意恶行,则被世人通俗地骂作“不要脸”
了。
“不要脸”是很遭人忌讳的,只要还有点理智,谁也不愿担负这个恶名。所以,中国不
仅有了“盗亦有道”、“替天行道”等等诸多佳话,称盗贼和强盗也有本行的做事规则
,不能任性所为,更不能胡来,甚而还要保护弱小和良善。而且,就连秦桧、洪承畴、
李鸿章、汪精卫这样的特大型汉奸,一面大肆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一面还要打出避免
国家受到更大伤害、民众受到更多屠戮的招牌,唉声叹气地说牺牲我个人的名节来保全
国家和民众吧,作出一副悲天悯人、忍辱负重状,目的也是给自己的罪行做托词,做了
亏心事却怕落下千古骂名,为了保全脸面,只能既当婊子又自立牌坊。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利用三十年对国人进行思想大改
a****t
发帖数: 7049
4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法治让国人学会了不要脸
哈哈,这人已经描述了他的理想世界了:
就连秦桧、洪承畴、李鸿章、汪精卫这样的特大型汉奸,一面大肆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
,一面还要打出避免国家受到更大伤害、民众受到更多屠戮的招牌,唉声叹气地说牺牲
我个人的名节来保全国家和民众吧,作出一副悲天悯人、忍辱负重状,目的也是给自己
的罪行做托词,做了亏心事却怕落下千古骂名,为了保全脸面,只能既当婊子又自立牌
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