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达鲁花赤
1 (共1页)
f*****8
发帖数: 599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dou8 (奋斗大叔),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个技术问题:老共的“书记”=蒙古人的“达鲁花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3 14:06:47 2010, 美东)
还是等于明朝的“监X太监”
a****a
发帖数: 341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元朝殉国的汉族算什么?
“尔大元百姓,天下乱,募尔为兵,而反为叛逆。我腕可断,岂能为尔写旗从逆乎!”
——颜瑜
“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 ——石普
“我以小吏致位极品,爵上公,今老矣,恨无以报国,所欠惟一死耳。” ——丁好礼
公元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当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即皇帝位,国号
明。闰七月,元顺帝北逃上都,史称北元。八月,明军入大都。自公元1351年,至正十
一年颍州刘福通起事,天下乱起。有元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具不乏殉国难者。
仅依《元史》选辑如下,括号内为民族,进士出身者另有标注。 元统元年进士,官至。
朴赛因不花 (蒙古) 中书平章政事 丁好礼 (汉族) 中书平章政事,赵国公 余阙
(党项人后裔 ) 淮南行省右丞,追封豳国公,谥忠宣 郭庸 (蒙古) 中书参知政事
申荣 (汉族) 行省平章政事 樊执敬 (汉族) 行省参知政事 全普庵撒里 (维吾尔)
行省参知政事 赵琏 (汉族) 进士,行省参知政事 李黼 (汉族) 行省参知政事 闵
本 (汉族) 尚书 朵里不花 (蒙古) 行省平章政事 野峻台 (蒙古) 行省参知政事
普颜不花 (蒙古) 进士,知枢密院事 伯颜不花的斤 ...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3



靠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地区。(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回族中的喇姓,多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的“喇”字。据《陕西通志》载,
元朝初,贵族纳速喇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
另,“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回教民族说》)喇姓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青海
等地。

回族中的拉姓,是由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拉丁的名字演变而来。参见“喇”。

回族中的剌姓,早期见于元代。如元统元年(1333年)进土授温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的
刺马丹、泰定四年(1327年)任镇江团山巡检司巡检的刺马丹。此外,在元代的官员中
还有剌马先干、刺速蛮、刺哲(西域阿鲁温人)、刺利等人。刺姓回族现今分布不详。

回族中的腊姓,见于江苏扬州。唐代时,扬州为伊斯兰教早期传入中国的地区和对外开
放的重要口岸,故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便留居于此,腊姓便是这些留居者遗传下来的
姓氏之一。另可参见“玩”姓。

回族蓝姓是“由伊斯兰人名(来自阿拉伯语),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姓。”(《认祖归
宗——中国百家姓寻根》)如元代的词曲家蓝楚芳,原本“西域人,回回族”,入关后...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4
元朝与高丽一直保持着比较特殊的关系,自元世祖忽必烈后,高丽的历代国王几乎都是
元朝皇帝的女婿(尽管其王后不一定是元朝皇帝的亲生女儿),而高丽的美女也成为一种
特殊的贡品,元朝灭亡后,明朝继续接收这种贡品,后来的清朝也不例外。
而赏赐高丽女子给大臣当小妾也成了皇帝的一种恩赐。但这种关系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
夕的,而是经过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后才逐步形成的。
当时的高丽国位于朝鲜半岛,与蒙古人兴起的漠北之地相距不远,因此,蒙古人兴起不
久便与高丽有了联系。
1216年,一支原依附于蒙古人的契丹人军队造反失败后,流窜进入高丽境内,占领高丽
江东城,并以此为据点四处烧杀抢掠。
1218年,蒙古大将哈真统帅大军追击契丹叛军进入高丽,高丽国王派遣将军赵冲领军协
助,并向蒙古军提供粮草。
第二年,江东城守敌投降,哈真与赵冲举行盟誓,蒙古与高丽约为兄弟之国。但蒙古人
显然对这个兄弟之国一点儿也不客气,从此年年遣使到高丽索要各种物品(从毛皮、绸
缎到笔墨纸砚无一不要),让高丽人觉得“蒙古于夷狄中最为凶悍”。
蒙古年复一年的巨额勒索,让高丽喘不过气来,也使敌视蒙古的情绪逐渐升温。
1225年,一蒙古使者在出... 阅读全帖
i***z
发帖数: 7508
5
一、向西大征战起因
成吉思汗在中都(今北京)附近停留期间,中亚大国花剌子模沙(国王) 阿拉乌定
·摩诃末(穆罕默德)派遣以巴哈·阿丁·吉剌为首的使节晋见成吉思汗,其目的是为
了了解蒙古征服金国后的真实情况。成吉思汗盛情款待了使团成员,并表示:朕为东方
的统治者,沙就成为西方的统治者吧。我们双方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要让商人自由通
行(阿奇尔译小林高四郎《成吉思汗》)。1216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和商队回访花剌子
模国(居今黑海东、威海西,锡尔河南)。1218年春,花剌子模沙在布哈拉接见了蒙古
使者,同意成吉思汗的提议,双方缔结了和平通商协定。
可是事后不久,双方就发生了两起伤害友好关系的事件。第一件是边界纠纷和武装
冲突。速别额台消灭以忽都为首的篾儿奇惕残余势力,正待胜利回师时,遭到花剌子模
沙的追击,一直追到谦谦州(今叶尼塞河)。速别额台前去劝说花剌子模沙,希望双方不
要交锋。但花剌子模沙不听其劝告,仍然袭击蒙古军,挑起武装冲突。在冲突中,花剌
子模沙险些被俘,幸被札兰丁护救脱险。此后,当哲别受命消灭西辽时,花剌子模又抢
先占领了直到讹答剌(在锡尔河上游)为止的原属西辽的领地,挑起了两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达鲁花赤原意为“掌印者”,后来成为长官或首长的通称。在元朝的各级地方政府里面
,均设有达鲁花赤一职,掌握地方行政和军事实权,是地方各级的最高长官。在元朝中
央政府里面,也有某些部门设置达鲁花赤官职。
w********9
发帖数: 8613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少数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http://minzu.people.com.cn/GB/165242/11330641.html
少数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何星亮
2010年04月09日15:1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从中国少数民族的构成来看,大多是多元的,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其来源都不可能
是一元的。有些民族可能融合其他民族的成分多一些,有些民族则融合的少一些。
因战争、冲突引起不同民族的融合
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引起战败部族或部落分化,分别融入若干民族之中。如北方的
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鹘等,都曾在蒙古大草原驰骋称雄,战乱不息。每
一次战争过后,胜利的民族往往融合了大量其他少数民族,失败的民族则四分五裂,融
入其他民族中。如汉武帝时,汉军征讨匈奴,南匈奴归汉,北匈奴远遁。公元91年,汉
军出居延塞(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
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
突厥人也一样,通过战争融合了大量的异族。如公元546年,突厥人乘铁勒人袭击
柔然人之际,打败了铁勒人,收编铁勒部众5万多人,开始壮大起来。又如克烈部(旧
译“怯烈”、“...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帝国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别激动啊, 我就说你蒙古人都把你搞得出口成脏了,你这是有多自恨。
汉人还做元朝宰相了。更别说达鲁花赤了, 你看我这地帮你洗得怎么样? 满清还满汉
一体了, 结果马噶尔尼发现就是一个满人下属都能对自己的汉人上官鼻孔朝天, 你这
多几个色目达鲁花赤和汉人宰相有毛用。 你判案蒙古大爷会听你吗? 直接上来把你活
活打死, 你要不是蒙古人是汉人可不准还手哦。
失传的东西着怎能做信史,更别说被人脑抽给定义为法典了。 这样韩国人都可以claim
发现相对论了。 证据了? 没有,失传了。
你连自己举的刑法志都不看全吗? 至元新格是大致取一时所行事例,编为条格而已。
j****i
发帖数: 68152
9
书记 = 达鲁花赤。
不知道啥叫达鲁花赤,去摆渡一下
c****u
发帖数: 8308
10
元代四等人和达鲁花赤3天初夜权根本就扯蛋。
四等人没任何铭文规定,但色目人拥有特权是真的。
初夜权说法最早在光绪年才在民间出现,之前600年无任何文字记载,光绪版的说是元
代文章,但根本不可考。
一个达鲁花赤3天初夜,尼玛100对汉人集体婚礼,丫不直接死了?
w********9
发帖数: 8613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ewill2009 (daluob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载:少数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7 14:18:42 2015, 美东)
http://minzu.people.com.cn/GB/165242/11330641.html
少数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何星亮
2010年04月09日15:1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从中国少数民族的构成来看,大多是多元的,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其来源都不可能
是一元的。有些民族可能融合其他民族的成分多一些,有些民族则融合的少一些。
因战争、冲突引起不同民族的融合
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引起战败部族或部落分化,分别融入若干民族之中。如北方的
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鹘等,都曾在蒙古大草原驰骋称雄,战乱不息。每
一次战争过后,胜利的民族往往融合了大量其他少数民族,失败的民族则四分五裂,融
入其他民族中。如汉武帝时,汉军征讨匈奴,南匈奴归汉,北匈奴远遁。公元91年,汉
军出居延塞(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2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代。”笔者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茂。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为他是蒙古淮王伯颜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颜察儿,即小伯颜之意。本文摘自2014年11月24日《绍兴晚报》,作者系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原题为《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图源:AFP/VCG)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代。”(2009年4月14日笔者采访韩福裕的记录)周恩来家庭族没有正式家谱,只有一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茔祭簿》。
该簿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其中记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绿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配司马氏,继施氏,俱一品夫人。”“敕命载:沂国公讳茂,嫡母孙氏,左丞相女,封太夫人,系延祐二年封。”
笔者据此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3247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元末起义军从哪儿弄到的武器
我翻过元史刑法志,在禁令 条目下有关兵器的如下:
诸郡县达鲁花赤及诸投下,擅造军器者,禁之。诸神庙仪仗,止以土木纸彩代之,用真
兵器者禁。诸都城小民,造弹弓及执者,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在外郡县不在禁限
。诸打捕及捕盗巡马弓手、巡盐弓手,许执弓箭,余悉禁之。诸汉人持兵器者,禁之;
汉人为军者不禁。诸卖军器者,卖与应执把之人者不禁。诸民间有藏铁尺、铁骨朵,及
含刀铁拄杖者,禁之。诸私藏甲全副者,处死;不成副者,笞五十七,徒一年;零散甲
片下堪穿系御敌者,笞三十七。枪若刀若弩私有十件者,处死;五件以上,杖九十七,
徒三年;四件以上,七十七,徒二年;不堪使用,笞五十七。弓箭私有十副者,处死;
五副以上,杖九十七,徒三年;四副以下,七十七,徒二年;不成副,笞五十七。凡弓
一,箭三十,为一副。
汉人持兵器是被禁的,除为军者。这个菜刀的事,有没有什么证据啊?我看到很多地方
提到菜刀的,可从没见过原始文献这么讲的。你能给个证据么?我对此很好奇。 谢谢。
f*******e
发帖数: 2791
14
摘要:通过对元朝的“四等人”政策进行了探讨,认为“四等人”的划分既有维持大一
统的需要,也是对宋辽金元时期民族融合成果的一种承认,而以蒙古为国之根本、色目
和汉人互相牵制的政策又导致了民族分布格局的巨大变化,进而为更大范围内的民族融
合创造了有利条侍,所以以往学界仅仅以民族歧视和压迫来评价元朝“四等人”政策的
历史作用似乎是不全面的。
关键词:元朝;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统治政策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实现“大一统”,对于我国疆域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
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实施了“四等人”政策。关于元朝
的“四等人”政策,以往学界已有很多论著涉及,其中《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
论元朝的民族政策”部分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因为该书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出版的以我
国历代民族政策为研究对象的专论,所以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不知道是否是受到了该
书的影响,其后出版的有关蒙元民族史的著作多有论及元朝的“四等人”政策,并基本
上沿用了《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的观点,将元朝的“四等人”政策定义为“具有浓
厚的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的色彩”。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历史上所有王朝或...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5
15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08
16
有鞑子说在中国每地设置达鲁花赤,就剥夺汉女初夜权。甚至有民间传说,说汉人一般
都把投胎摔死以保证血统纯正;元末有多次汉人忍无可忍而起义,比如传说的八月十五
杀鞑子。但没看过任何严肃石史料有如此记载。也有说法实在俄罗斯金帐汗国对俄国人实
施初夜权,所以毛子血统不纯,只有白俄罗斯每被玷污。求本版大拿提供点资料。如果
说在中国初夜权誓子虚乌有,那么这么多民间传说哪儿来的呢?
m******r
发帖数: 4351
17
蒙元灭南宋,相对比较和平,屠城有南郡,常州,桂林等几个. 然后是拉锯区域,四川和襄
樊.
灭金,人口损失较大,这又分几部分:
一部分逃难了:
"人民争相南渡而厄于黄河,从河阳三城至于淮泗,上下千余里间,积流民数百万"
后来更有很多人逃难到南宋去了。
当年金人面对蒙古人的攻击,为什么脑残地不和南宋联合,反而要侵宋?因为大量河北
的难民涌入河南山东,要解决吃饭问题。
一部分成为驱口,这些人不入户籍。蒙古历来的人口普查只包括民户,不包括军户、匠
户,站户等其他各籍。因为蒙古还处于奴隶制残余阶段,所以蒙古贵族历来习惯于在战
争中大肆俘获人口与财物,并把俘虏抑勒为驱奴,从蒙古国时期诸王贵族都擅自招收影
占人口。除了豪夺强曲外,很多百姓也为了逃避税役,也甘于投充诸王位下运粮、水手
、糯米,财赋,匠人,火佃等等诸项户计。(参见顾菊英、周良宵著元史)。
当时普通的北方汉族地主,基本上都是官户,军户或者站户,他们往往也大量使用驱奴
(军户多俘虏)。当时的军户家内,驱奴的数目相当惊人,“皆元签有丁产大家,一家亲
驱至四五十口”。许多人甚至达到数千人的规模。这些驱口不算在民户内,算作主家的
财产,与钱等同,...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18
版主:此贴属于类似话题重新开贴,所以我做不可回复成合集.
☆─────────────────────────────────────☆
fengqi (道听途说) 于 (Fri Nov 22 14:03:50 2013, 美东) 提到:
在中国初高中历史课没提过?你们是卖萌还是在扯淡?或者说智商有问题?历史课本特
意在元朝的时候提文天祥是干嘛用的?
☆─────────────────────────────────────☆
KingOfLunHui (轮回之王) 于 (Fri Nov 22 14:05:10 2013, 美东) 提到:
罗红梅我认识。
☆─────────────────────────────────────☆
fengqi (道听途说) 于 (Fri Nov 22 14:05:14 2013, 美东) 提到:
自己丫的没在中国上过学就承认,别天天跳出来卖萌,丫的历史老师课件里面明确提出
四等人,你丫的说没提民族地位。你BSO你自己是ABC?
☆─────────────────────────────────────☆
fe...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19
元朝最黑暗最愚昧么?元朝的天文历法吸收阿拉伯人的知识有很大的进步。元朝在多处
兴建天文台与回回司天台,二十多处天文观测站,在测定黄道和恒星观测方面取得了远
超前代的突出成就。元朝有名的天文学家有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扎马鲁丁等人。
耶律楚材曾编订有《西征庚午元历》,1267年扎马鲁丁撰进《万年历》,郭守敬等人修
改历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编订了《授时历》,《授时历》于1280年颁行,延用了400
多年。地理方面有扎马鲁丁、虞应龙具体负责的《元一统志》。农学方面有《农桑辑要
》、《王祯农书》与《农桑衣食撮要》这些成就。元朝海上和陆地的贸易也都挺兴盛的。
共用一把菜刀是从哪儿来的?出处可有?元朝是禁止贩卖私铁,但是,“凡私铁农器锅
釜刀镰斧杖及破坏生熟铁器,不在禁限。”日常生产生活用的刀具是不禁私人贩卖的,
还会有什么共用一把菜刀的事情么?另外,元史刑法志里面禁的不是刀枪,是兵器。而
且不是所有汉人。我把原文贴一下以正视听:
“诸郡县达鲁花赤及诸投下,擅造军器者,禁之。诸神庙仪仗,止以土木纸彩代之,用
真兵器者禁。诸都城小民,造弹弓及执者,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在外郡县不在禁
限。诸打捕...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20
我和作者观点不同。我觉得,元清是汉族亡国朝代,但都是中国的朝代。现代人为古代
朝代灭亡义愤填膺是件很傻逼的事儿。事实上,原文作者很可能就有满蒙血统。
=====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欺世谎言,——元朝与清朝!【科普】
近段时间学术界在讨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重新掀起了讨论,继而波及到岳飞是否
民族英雄。为何在这个时候会有这个讨论的出现呢?大概就是那些人认为,我们要淡化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卖国的色彩,因为,既然满族现在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不可替代
的组成部分了,吴三桂引的是同一个民族的军队,又何来是卖国呢?另外,岳飞抗金,
他抗的是自己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一个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他只不过是一个
内战份子,又何来是民族英雄呢?
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他的意思也就是说,一切的历
史学家,在编撰历史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以今天的眼光,都会自觉不自觉的站在
今天的现实去考虑历史的事件,以选择对今天有用的东西.。.但并非是我们可以站在今
天,就可以妄顾历史事实,以今天的利益为准绳,任意的取舍,甚至是恶意的歪曲事实
,以迎合今天的政治需要。
(一)、清朝是中国被通古斯人征服...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元成宗征八百媳妇国
 元成宗坐稳帝位后,几年无大事。大德四年底(公元1301年),身在云南的行省左
丞刘深好利生事,上奏道:“世祖以神武混壹海内,功盖万世。皇帝继位以来,未有武
功以彰显神武天资,西南夷有八百媳妇国未奉大元正朔,请允许为臣我为陛下征之。”
铁穆耳(元成宗)像虽然御史中丞董士选等人认为刘深出兵是“以有用之民而取无
用之地”,可丞相完泽支持这一建议,元成宗本也想“开边”弄出件大功青史留名,因
而“用兵
意甚坚”,谁劝也没有用。于是,大德五年正月,元廷发钞近十万锭,作为军费支持用
兵。
这“八百媳妇”国,位于今天的泰国清迈与缅甸掸邦一带地区,其土王有妻八百多
,各统一寨,所以号称“八百媳妇”。听上去挺美的,八百个妃子比元帝还多,实际上
是深山老林蛮荒之地上小土皇上的自娱自乐,想必那些“媳妇”们个个手脚粗大,绝非
貌美如花。
刘深率大兵自云南出发,“取道顺元,远冒烟瘴,未战,士卒死者已十七八。”顺
元即今天的贵州贵阳,元军数万,连“八百媳妇”黑牙都没见着一个,已经因疾疫和行
军危路摔死等原因死掉百分之七八十。同时,刘深又驱民夫负粮食辎重辗转于西南热带
丛林,“死者亦数十万人”,一时间中外骚然。...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22
元朝是中国历史有异议么?其他那三个自然可以不算中国历史。但是,即便是成吉思汗
时代,蒙古诸部也是金的附庸,对金称臣,并尽一定臣属的义务。成吉思汗就曾应金的
征召参与战争。经济上,蒙古人和金朝一直有贸易往来。金朝算是中国的王朝,你对此
有意见否?
南人不能做官也是胡扯。你能不能翻一翻元史的百官志啊?从法律上讲,根本没有南人
不能做官这一条。只不过民族歧视导致用人上,南人机会很少。元史 百官志里一开头
就说“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术用之。”你觉得儒士都是些什么人?当
然,汉人的地位低些,“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但是可不是没人能做官好不好?另外,一些没人愿意去的达鲁花赤的职位,还是会
给汉人的。这种情况到了惠宗又有变化,“(至正)十二年三月,有旨:‘省院台不用
南人,似有偏负。天下四海之内,莫非吾民,宜依世祖时用人之法,南人有才学者,皆
令用之。’自是累科南方之进士,始有为御史,为宪司官,为尚书者矣。”
另外,人分四等只是一种现象,没有正式法律或是其他官方书面文件规定。你去看元史
百官志和刑法志好了。
s*********1
发帖数: 226
23
一些人以疆土大为荣,常常听人说元朝如何如何,也常常听人喜欢描述成吉思汗伟大功
绩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特别纳闷,成吉思汗,全世界都认为他是蒙古
国的不是中国的,你跟着骄傲个屁呢?元朝,是外族蒙古灭了中华,中国那个时候被灭
国了好吧?再说成吉思汗的蒙古是血腥的侵略和殖民史,如果你为侵略而骄傲,为什么
还恨日本侵华的罪行呢?如果成吉思汗是中国人的骄傲,那当时誓死抵抗元军保卫中华
的军民是不是败类?成吉思汗及其后期的蒙古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对汉人的屠杀,
是落后民族血腥灭绝文明社会的历史。如果日本当年灭了中国,你会不会觉得很骄傲和
伟大呢?
我对某些中国人常常以成吉思汗为荣特别诧异,因为全世界都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蒙古
国。难道因为中国有蒙古族,成吉思汗就是中国人了,那中国还有朝鲜族,金日成就是
中国人了呗?中国还有俄罗斯族,列宁也是中国的了?况且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野蛮残
暴,对汉人进行大屠杀,有什么可让中国人骄傲的呢?假如当初日本打败并殖民了中国
,我们现在也得为天皇自豪吧?蒙古当初殖民过那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土耳
其,可从来没听说这些国家以成吉思汗为荣的,也没有把这段...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帝国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就你这个语体教加逻辑盲还有脸说下去啊?元的相对温和不在屠杀,在很多不屠杀的案
例上。前面举过例子,恕不再提。
色目人做理问和推官新鲜么?做达鲁花赤的都很多。你说话有点谱行不?蒙古人的成文
法在成吉思汗就有大扎撒,到元朝有成文法新鲜么?你的逻辑是散秩了的东西就不存在
?真有你的。既然失传了,为啥你就能一口咬定是案例汇编呢?这跟条格的体例不配啊
。再提醒你一次,至元新格是何荣祖编写的,何荣祖最后拜拜昭文馆大学士,所著书,
有《大畜》十集,又有《学易记》、《载道集》、《观物外篇》等书。是不是写故事会
给你扣脚看,你自己体会。至元新格是不是简单,你去看元史刑法志去。我说,说这么
久的元法律制度,你也该去翻一眼元史刑法志了吧?网上到处都是,也不难找,更不难
看懂。

传下
架?

发帖数: 1
25
四等人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只不过没有法律明定,在实践中一直如此。
和满洲国类似,日本人法律上高人一等么? 没有这个法律,但是事实无不说明是这样。
色目人担任正负宰相的累计30多人,汉人只有2人,南人没有。
地方上法律明定只有蒙古人可以当达鲁花赤,蒙古不够可以用色目人,
汉人南人滚一边去。
c******o
发帖数: 1184
26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笔者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
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茂。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为
他是蒙古淮王伯颜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颜察儿,即小伯颜之意。本文摘自2014年
11月24日《绍兴晚报》,作者系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原题为《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图源:AFP/VCG)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2009年4月14日笔者采访韩福裕的记录)周恩来家庭族没有正式家谱,只有一
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茔祭簿》。
该簿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其中记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
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绿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配司马氏,继施氏,俱一品夫人。
”“敕命载:沂国公讳茂,嫡母孙氏,左丞相女,封太夫人,系延祐二年封。”
笔者据此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省
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135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黄金家族
不应该啊,山东胶东的“都”姓就是成吉思汗叔叔必里海的后代,明初留在胶东,因为
其官职“都达鲁花赤”而被朱元璋赐姓“都”,目前人数还不少,东北有个分支还改回
蒙古族了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根本不存在“元朝”
袁老师
中国历史根本不存在“元朝”
一些人以疆土大为荣,常常听人说我们元朝如何如何,也常常听人喜欢描述成吉思汗伟
大功绩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特别纳闷,成吉思汗,全世界都认为他是
蒙古国的不是中国的,你跟着骄傲个屁呢?元朝,是外族蒙古灭了中华,中国那个时候
被灭国了好吧?再说成吉思汗的蒙古是血腥的侵略和殖民史,如果你为侵略而骄傲,为
什么还恨日本侵华的罪行呢?
如果成吉思汗是中国人的骄傲,那当时誓死抵抗元军保卫中华的军民是不是败类?成吉
思汗及其后期的蒙古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对汉人的屠杀,是落后民族血腥灭绝文明
社会的历史。如果日本当年灭了中国,你会不会觉得很骄傲和伟大呢?
我对某些中国人常常以成吉思汗为荣特别诧异,因为全世界都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蒙古
国。难道因为中国有蒙古族,成吉思汗就是中国人了,那中国还有朝鲜族,金日成就是
中国人了呗?中国还有俄罗斯族,列宁也是中国的了?况且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野蛮残
暴,对汉人进行大屠杀,有什么可让中国人骄傲的呢?假如当初日本打败并殖民了中国
,我们现在也得为天皇自豪吧?
蒙古当初殖民过那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可从来没听...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二里头夏都博物馆即将开幕!
"李恒(1236年-1285年),字德卿,号长白。党项族,元朝人。
李恒为西夏国宗室后裔,先祖姓于弥氏,唐朝末年赐姓李。其父李惟忠自幼为蒙古亲王
所抚养,官至达鲁花赤。"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6%81%92_(%E5%85%83%E6%9C%9D)

发帖数: 1
30
网上一直流传一种说法,说元朝实行菜刀管制,几户人家才允许有一把菜刀——有
说10户共用一把的,有说3户共用一把的。还有一种十分后现代的说法,说元朝政府研
制了滚圆型的吸铁石,直径6米,由10人壮士推动沿街巡逻 由于吸铁石巨大,磁性超强
,一推出,那些私藏的刀具纷纷从民宅的纸质窗口中破窗而出,吸附在吸铁石上,壮士
们则依据窗户纸的破损,挨家逮捕违法者——听起来相当科幻。
这说法到底从何而来的,我搜了很多地方都没看到什么正经出处,比较靠谱一点的
说法是来自评书——嗯,这就好理解了。不过这不妨碍这说法成为全国皆知的秘密,并
被很多人在写文章时当论据使用。
元朝算是冤死了——正史中何曾出现过禁菜刀的记录?元朝确实对武器管制甚严,
但相较其他一些朝代也并没严到哪儿去。元朝刑法中关于武器管制的主要就两条:“诸
杂造局院,辄与诸人带造军器者,禁之”;“诸郡县达鲁花赤(即地方主管)及诸投下
(即蒙古贵族领地),擅造军器者,禁之。诸神庙仪仗,止以土木彩纸代之,用真兵器
者禁。诸都城小民,造弹弓及执者,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在外郡县不在禁限。诸
打捕及捕盗巡马弓手、巡盐弓手,许执弓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网上一直流传一种说法,说元朝实行菜刀管制,几户人家才允许有一把菜刀——有
说10户共用一把的,有说3户共用一把的。还有一种十分后现代的说法,说元朝政府研
制了滚圆型的吸铁石,直径6米,由10人壮士推动沿街巡逻 由于吸铁石巨大,磁性超强
,一推出,那些私藏的刀具纷纷从民宅的纸质窗口中破窗而出,吸附在吸铁石上,壮士
们则依据窗户纸的破损,挨家逮捕违法者——听起来相当科幻。
这说法到底从何而来的,我搜了很多地方都没看到什么正经出处,比较靠谱一点的
说法是来自评书——嗯,这就好理解了。不过这不妨碍这说法成为全国皆知的秘密,并
被很多人在写文章时当论据使用。
元朝算是冤死了——正史中何曾出现过禁菜刀的记录?元朝确实对武器管制甚严,
但相较其他一些朝代也并没严到哪儿去。元朝刑法中关于武器管制的主要就两条:“诸
杂造局院,辄与诸人带造军器者,禁之”;“诸郡县达鲁花赤(即地方主管)及诸投下(即
蒙古贵族领地),擅造军器者,禁之。诸神庙仪仗,止以土木彩纸代之,用真兵器者禁
。诸都城小民,造弹弓及执者,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在外郡县不在禁限。诸打捕
及捕盗巡马弓手、巡盐弓手,许执弓箭,余悉禁之。
...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5996
32
还是等于明朝的“监X太监”
j****i
发帖数: 68152
33
google一下 达鲁花赤 就知道党委书记是咋回事了
f*****8
发帖数: 5996
34
还是等于明朝的“监X太监”
w****j
发帖数: 5581
35
满族人连属国都够不上,根本就是大明的子民好不好?元史的刑法志你看过没?你给找
出汉人都是法定的低等民众的条文行不行?我能找到的也就如下了:
诸郡县达鲁花赤及诸投下,擅造军器者,禁之。诸神庙仪仗,止以土木纸彩代之,用真
兵器者禁。诸都城小民,造弹弓及执者,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在外郡县不在禁限
。诸打捕及捕盗巡马弓手、巡盐弓手,许执弓箭,余悉禁之。诸汉人持兵器者,禁之;
汉人为军者不禁。诸卖军器者,卖与应执把之人者不禁。诸民间有藏铁尺、铁骨朵,及
含刀铁拄杖者,禁之。诸私藏甲全副者,处死;不成副者,笞五十七,徒一年;零散甲
片下堪穿系御敌者,笞三十七。枪若刀若弩私有十件者,处死;五件以上,杖九十七,
徒三年;四件以上,七十七,徒二年;不堪使用,笞五十七。弓箭私有十副者,处死;
五副以上,杖九十七,徒三年;四副以下,七十七,徒二年;不成副,笞五十七。凡弓
一,箭三十,为一副。
汉人不当兵的不许持兵器,如此而已。
g*******1
发帖数: 6009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元史·百官志序》
那肯定是阿。
但是最起码汉人能说话,而且在最高层能说话。
最高层级的大学士,满人二,汉人二。
六部,满尚书,汉尚书各一。
地方上,汉人能当头。
蒙元时期都是没有的事。
任何一个州县,汉人的县令州尹上面都有一个达鲁花赤。
和现在任何一个县长上面都有一个书记一个路数。
话说回来,在历史版很多人都认为铲政权是后元而不是后清,
我深以为然。
M******8
发帖数: 10589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没想到,翦伯赞居然是维吾尔族
你们都说晚了,翦伯赞的祖先是元朝色目人,派到湖南做“达鲁花赤”的。
c******a
发帖数: 4400
38
第75节:岁岁年年狼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3)
所以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它如果像现在那些御用的历史学家吹
嘘的那么好,他能90多年就灭亡吗?清朝吸取了他的教训,汉化程度就比他要高
得多。忽必烈有点汉化,但也只是粗通汉语,忽必烈的儿子皇太子真金倾心汉化,
但忽必烈老东西80多该死了还不死。所以汉族的儒臣们就着急,这些人就想了一
个臭招,给忽必烈上书,你该退休了,让位给真金太子,真金太子身负人望。忽
必烈宠信那些色目商人,这些人能敛财,而色目人又是汉族儒臣最看不起的,所
以双方争的很激烈。忽必烈看到上书之后非常生气,把真金叫来痛骂了一顿,真
金就被吓死了,他可能本来身体比较虚弱,皇上一骂就哽屁了。这样一来忽必烈
更恨这些汉族儒臣,离间我们父子,还把我儿子吓死了。
真金的儿子铁木耳做了皇太孙,就是后来的元成宗。皇太孙也很恨这些儒臣,
想想要不是你们给我爷爷写信让我爷爷退休,我爹至于给吓死吗?所以他也抗拒
汉化,自从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后面的蒙古皇帝基本上连汉字都不认识,不会说
汉语,整个是外国人统治中原。蒙古派到各地去做镇守的这些达鲁花赤们也不会
说汉语,不会写汉字。
蒙古的史书上一举...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
唐高祖李渊父系的七世祖名叫李暠,就是晋末张掖地区(月氏故地)西凉国的”凉武昭
王”-,西凉国是”鲜卑秃 发”,后为南匈奴单于沮渠蒙逊吞并。《魏书·列传》记载
,西凉灭后李暠的后裔李翻投奔-了阿尔泰山的柔然,曰:”翻,字士举(休屠),小
字武疆(无者),奔 伊吾(阿尔泰山),臣于蠕蠕(柔然汗国)。李翻的儿子后来投
奔了拓跋北魏,为”镇西大-将军”,从此在北魏一朝”大享名器,世业不殒”,世袭
贵族名号。唐高 祖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另有”唐国公”称
号。西魏的”八柱国”-与后世努尔哈赤的”八和硕”有一样的文化内涵。
李世民的母系一样来自鲜卑,史载李虎娶妻”独孤氏”,独孤是西魏鲜卑帝族。李渊的
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来自鲜卑,史称”窦皇后”。李世民也娶妻鲜卑,称”长孙氏
”。唐帝室-难觅一丝汉民族血缘成份。鲜卑同匈奴一样是蒙古种族、蒙古语族,鲜卑
语词在《二十四史-》中大量地保存著,仔细对比,和今天蒙古语几乎一模一样。
李渊起兵也并非一人,他是与突厥国始毕可汗联手干的。史载李渊与始毕可汗有约,曰
:”-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皆可汗有之”。他们联手内侵,遵循着匈...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0
翦伯赞是自封的“维族”,他说他祖上是元朝派到湖南任“达鲁花赤”的色目人。
可是色目人本身并非一个民族,而是“各色名目”,只要不是汉人不是蒙古人就都叫“
色目人”,他为什么就不能是回族?
a****h
发帖数: 6153
41
据有人研究,苏军的政委制度源自蒙古人的达鲁花赤。当然俺不完全赞成。
f**o
发帖数: 12685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黄巢屠广州、陈友定屠泉州
蒲寿庚(1205-1290年)
家世
——蕃客回回说。
——西蜀望族说。
伊斯兰教徒
擅番舶利者三十年
——提举泉州舶司。
——福建广东招抚使。
——亦官亦商。
叛宋
——瑞安之役。
——泉州闭城不纳。
——尽杀南外宗室。
仕元
——重其事权。
——固守泉州。
——行省平章政事。
历史贡献
遗迹
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宋末元初人,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蒲开宗之子(参见《
泉州人名录·蒲开宗》)。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
。后叛宋降元,终生显赫。
家世
一、蕃客回回说
元代脱脱等编撰的《宋史》,明代宋濂等人编撰的《元史》都没有为蒲寿庚立传;
清末思想家魏源(1794-1857年)《元史新编》之《平宋功臣传》目录,只有蒲寿庚之
名而没有正文。二十世纪的研究者都认定蒲寿庚是阿拉伯人汉化的后裔,这一点没有疑
问。
记蒲寿庚血统世籍最早的是南宋·遗民郑思肖(字所南,福建连江人,1241-1318
年)德祐八年(应是祥兴七年之后一年,1280年)著的《铁函心史·大义略述》(民国
卅年版)曰: “泉州蒲受畊,祖南番人,富甲两广。”蒲受畊即蒲寿庚,南番是唐宋
时期对中国的南...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audillo (而尔),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周恩来自曝神秘家世:有伊斯兰血统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7 12:27:32 2016, 美东)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笔者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
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茂。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为
他是蒙古淮王伯颜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颜察儿,即小伯颜之意。本文摘自2014年
11月24日《绍兴晚报》,作者系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原题为《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图源:AFP/VCG)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2009年4月14日笔者采访韩福裕的记录)周恩来家庭族没有正式家谱,只有一
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茔祭簿》。
该簿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其中记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
至... 阅读全帖
o***o
发帖数: 11767
44
除了继承清朝管制,还借鉴了元朝和明朝的制度。
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 = 元朝的 达鲁花赤
部队的政委 = 明朝的监军太监
国有大企业,政府部门的书记 = 明朝派驻地方的太监,盐监,税监 等

发帖数: 1
45
周秉宜:周恩来祖上有伊斯兰血统
注:之前在分子人类学论坛上看到有人发帖称测过周恩来近亲的DNA , 父系Y 为 E,即
和爱因斯坦、希特勒共享一个先祖。刚在网上看到有这篇文章,很有意思。
绍兴晚报:首席记者 周能兵
本报讯 周恩来家族迁浙始祖的墓葬地在现在的宁海县东岙村清溪寺山一带。本报去年
曾对此作过报道。前天和昨天,有关专家和学者相聚台州临海,召开“周恩来总理源流
研讨会”。周恩来侄女周秉宜专程来到台州临海,并公布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周恩来
始祖迁浙新考》。​
《周氏渊源考》《周氏破塘祖茔祭簿》中都没有提到周恩来迁浙始祖的墓葬地。许多研
究周恩来家世的书籍和资料索性写上“迷失”二字。去年3月,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向本
报记者独家透露了周恩来迁浙始祖墓葬之谜。去年6月22日、23日,她专程到宁波市宁
海县一市镇东岙村和桑洲镇踏看,并认为,周恩来始祖的墓葬应在现在的宁海县东岙村
清溪寺山一带。周恩来迁浙始祖周茂在元朝时为何能官至平章政事?他究竟为何来宁海
?从去年开始她已对此进行研究。
周秉宜今年已70岁,20年前开始潜心研究周恩来家世,成果颇丰,成为周恩来家族史研
究的权威专... 阅读全帖
o***o
发帖数: 11767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撒”是哪儿方言?
都二三十年了,不记得了。只记得是国家文物局办的刊物。我在那上面还发过一篇短文
讨论达鲁花赤的职权。
w********2
发帖数: 632
47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笔者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
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的孙子——周茂。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为
他是蒙古淮王伯颜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颜察儿,即小伯颜之意。本文摘自2014年
11月24日《绍兴晚报》,作者系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原题为《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图源:AFP/VCG)
1952年秋天,周恩来曾对卫士韩福裕说过:“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
代。”(2009年4月14日笔者采访韩福裕的记录)周恩来家庭族没有正式家谱,只有一
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茔祭簿》。
该簿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其中记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
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绿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配司马氏,继施氏,俱一品夫人。
”“敕命载:沂国公讳茂,嫡母孙氏,左丞相女,封太夫人,系延祐二年封。”
笔者据此考察《元史》,认为周氏迁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省
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0-1...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明清的:
政治局 —— 内阁
书记处 —— 军机处
中共中央办公厅 —— 上书房
省委书记 —— 总督 (只是地位相当。清朝总督管1-3省,省委书记只管一省)
省长 —— 巡抚
军队政委 —— 宦官监军
国有企事业单位书记 —— 宦官税监,盐监等
元朝:
市委书记,县委书记,乡镇书记 —— 达鲁花赤
宋朝:
政治局委员 —— 中书舍人
东南西北京 —— 直辖市
北京大名府尹梁中书 —— 政治局委员兼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
欢迎补充

发帖数: 1
49
买 回族中的买姓,取自祖上回回名首音,如“买述丁之后裔姓买”(《伊斯兰教民族
说》)“今蜀中多买姓,为元人买住(韶州路同治)之后,”(《姓氏略考》)故而,
《姓氏词典》称买姓为“回族姓”在元至正四年(1344年)至七年(1347年)任中政院
使海道万户府达鲁花赤的买述丁,先世为不花刺人,太祖时随父入关,为政期间轻徭减
役、革除弊端、裁减冗员、禁官府压价购民财、备银赈灾,功绩十分卓著。元朱德润曾
撰《买公惠政碑》颂其德政,买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需要J-20击败菜刀吗?
元朝啥时禁过菜刀?​
网上一直流传一种说法,说元朝实行菜刀管制,几户人家才允许有一把菜刀——有
说10户共用一把的,有说3户共用一把的。还有一种十分后现代的说法,说元朝政府研
制了滚圆型的吸铁石,直径6米,由10人壮士推动沿街巡逻 由于吸铁石巨大,磁性超强
,一推出,那些私藏的刀具纷纷从民宅的纸质窗口中破窗而出,吸附在吸铁石上,壮士
们则依据窗户纸的破损,挨家逮捕违法者——听起来相当科幻。
这说法到底从何而来的,我搜了很多地方都没看到什么正经出处,比较靠谱一点的
说法是来自评书——嗯,这就好理解了。不过这不妨碍这说法成为全国皆知的秘密,并
被很多人在写文章时当论据使用。
元朝算是冤死了——正史中何曾出现过禁菜刀的记录?元朝确实对武器管制甚严,
但相较其他一些朝代也并没严到哪儿去。元朝刑法中关于武器管制的主要就两条:“诸
杂造局院,辄与诸人带造军器者,禁之”;“诸郡县达鲁花赤(即地方主管)及诸投下
(即蒙古贵族领地),擅造军器者,禁之。诸神庙仪仗,止以土木彩纸代之,用真兵器
者禁。诸都城小民,造弹弓及执者,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在外郡县不在禁限。诸
打捕... 阅读全帖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