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连词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q********i
发帖数: 4290
1
正规写法中连词成对也是不合理的。
口语中,情况是这样的:比如“因为所以”,前面说了原因,但没加"因为“,一般在
后半句前面加”因为所以“。其它两个类似。
你母语是中文,用脚后跟想,都能想出来。
F**Y
发帖数: 5826
2
太祖真乃神人,连词名都如此风趣霸气
t*****g
发帖数: 5141
3
与台湾人有过接触,或者看过台湾电视新闻或者电视剧的大陆人,无不惊疑地注意到台
湾人在用到连词“和”的时候,发音是hàn(四声,音“汗”)。连那位大师李敖在凤
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的节目中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发“汗”。发音为“汗”的“和”
字几乎成了台湾人和台湾腔国语的标志。一位大陆网友这样评论道:“每次听到台湾朋
友把‘和’读成hàn时,我总感到浑身上下都不自在,不知怎么回事,好象有一只毛毛
虫爬到了自己身上。我真想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说来也奇怪,大陆人要是问为什么把“和”字念成“汗”的时候,比较年长或者有
点学问的台湾人会反问你:“这不是大陆来的标准国语吗?”
在大陆的标准普通话中,“和”字有5种发音(参见《新华字典》):(1)hé(
二声,音“河”),比如说“你和我”;(2)hè(四声,音“贺”),比如说“和诗
”;(3)huó(二声,音“活”),比如说“和面”;(4)huò(四声,音“货”)
,比如说“和药”;(5)hú(二声,音“胡”),比如说打麻将“和了”。记得90年
代初北京地区的语文高考题还考过“和”字有几种发音。我当时就说,要是在台湾还得
加上一个“汗”的发音。
宋初的... 阅读全帖
U***g
发帖数: 330
4
参考百度词典:http://dict.baidu.com/s?wd=%E6%88%96
或[huò]
生词本
英文解释 - 中文解释
英文解释
简明释义 详细释义
<副>(或许; 也许) perhaps;maybe;probably;
<连>(或者) or;either... or...;
<代>[书] (某人; 有的人) someone;some people ;
以下结果由 金山词霸 提供
参考新华在线词典:http://xh.5156edu.com/html3/10829.html

huò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或许。或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
关系。均亦单用“或”)。或然。或则。
某人,有的人:或告之曰。
稍微:不可或缓。不可或忽。不可或缺。
或者
笔画数:8;
部首:戈;
笔顺编号:12511534
详细解释:

huò
【代】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
义时读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some;someone〗
或,有也。——《小尔雅·广言》
或跃在渊。——《易·乾》
殷其弗或...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2236
5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关于复合句(comlex sentences)的用法。
首先一点,复合句一般可以用1,分号或者2,逗号后的
并列连词(coordinating conjunction)分割两个子句。常用的并列连词
有and 和 but. (The others are or, for, yet, and so.)
Quote:
"When you compound whole sentences, a comma before the conjunction
marks the place where one clause ends and the next begins. When more
than two sentences are compounded, the conjunction usually appears
between only the last two, while the others are separated by commas.
"
所以你举的后两个例子其实是有连词的。前三个出自同一部作品,也许有作者
的个人偏好问题。我觉得他是为了强调动作的因果关系,其
i*****s
发帖数: 4596
6
没觉得国外医生抄一段书有啥不可思议的,所谓标点符号和and,一共就那么两个,不
照抄下来还别处心裁改别的标点和连词(或者省略连词)?
另外我查到的是FDA批准用普鲁士蓝做铊中毒的解毒剂是在2003年,所以也许95年的时
候普鲁士蓝还是作为一种非官方的治疗手段。
u***************r
发帖数: 11227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dazangzang(大张), 信区: Military
标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孝文化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1 07:55:07 2017,GMT)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孝文化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有没有人对两者的关系进
行过研究论述呢,人据说是有的,论述文章,据说也是有的,寥寥地看了几篇。
马克思的话摘几个字,孔子孟子的话摘几个字,这些字多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
主,摘下来干什么,是要用来说明一些道理,什么道理,是关于孝文化是正确的而非错
误的那种道理。
有了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不是就可以讲述道理了呢,不然,还需要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等的参与才行。
寻摘名词、动词、形容词若无功劳还有苦劳,但使用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将事
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一一道清则是要见真章,动真格了。
引出一段来看看。第一句里,整合。第二句里,范式。第三彰显。第四探究。第五
逻辑起点。看着看着,突然,窜出了一个“认识和实践活动”来,多么熟悉的词呵,认
识和实践活动,马列主义的书刊报纸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整合,范式,彰显,探究,
逻辑起点,这些词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汉语中的26种结构歧义
冯志伟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德国Fraunhofer研究院新信息技术与通讯系统研究所研究中文科
学技术术语结构时,曾经提出了“潜在歧义论”(Potential Ambiguity Theory, 简称
PA论)。PA论认为,语言学家总结出的各种“歧义格式”(我们叫做PT结构[Phrase
Type Structure])的歧义实际上是潜在的歧义,并不是现实的歧义,当我们用具体的
单词来替换歧义格式中的词类符号时(我们叫做“实例化”),这样的潜在歧义可能继
续保持,也可能消失,从而转化为真歧义结构、歧义消失结构。PA论补充了朱德熙先生
关于“歧义格式”的内容,对于语言现象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博主曾经发表过关于科学技术术语中的潜在歧义结构的博文。PA论也同样适合于日
常的语言,它不仅适用于汉语,也适用于英语。今天我们根据“潜在歧义论”(PA论)
来进一步讨论日常语言中的潜在歧义问题。
如果我们用PA论的观点来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歧义结构时,我们就会得到相当满意的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冯志伟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德国Fraunhofer研究院新信息技术与通讯系统研究所研究中文科
学技术术语结构时,曾经提出了“潜在歧义论”(Potential Ambiguity Theory, 简称
PA论)。PA论认为,语言学家总结出的各种“歧义格式”(我们叫做PT结构[Phrase
Type Structure])的歧义实际上是潜在的歧义,并不是现实的歧义,当我们用具体的
单词来替换歧义格式中的词类符号时(我们叫做“实例化”),这样的潜在歧义可能继
续保持,也可能消失,从而转化为真歧义结构、歧义消失结构。PA论补充了朱德熙先生
关于“歧义格式”的内容,对于语言现象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博主曾经发表过关于科学技术术语中的潜在歧义结构的博文。PA论也同样适合于日
常的语言,它不仅适用于汉语,也适用于英语。今天我们根据“潜在歧义论”(PA论)
来进一步讨论日常语言中的潜在歧义问题。
如果我们用PA论的观点来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歧义结构时,我们就会得到相当满意的
解释。
英语的“...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9204
10
来自主题: shopping版 - Lenovo sucks!
哎。真是看不下去。
从句和从句之前要有连词,除非用分号。
I ordered a part (hard drive bay) on 12/25, est. shipping date was 1/4,
then on 1/4 it was not shipped, date pushed back to 1/7, then on 1/7
it was not shipped, pushed back to 1/12
你这句话无数个分句了。then不是连词,只能A and then B,不能A then B。
小留吗?说英文没问题,但是能不能语法正确啊。
f********m
发帖数: 8405
11
来自主题: Seattle版 - 天才班辅导
不是BSO,纯分享经验。板上牛爸牛妈多了去了,我家小朋友不算聪明,我也不算推妈
吧。形式比人强,为啥会推上优才班原因不多说了,最大的理由我觉得是跟风。。。
小朋友去年刚开始的时候换了个新老师。这个老师对写作要求比较严,一上来就用6
traits,详情可以上网Google下。我家小朋友其实基础还行,这里说的基础是指词汇量
和阅读的能力。她阅读一直不错,但一写起来天马行空,命题作文写跑题,经常是写了
一整页纸还没进入正题。让她写个field trip, 写了一张纸人还在校巴上。。。
最后只好亲妈上阵,每篇发回来的作文帮她看帮她改。。。小朋友就不乐意了,为啥我
写了一遍还得再写一遍?我只好在她写的时候我看着她写。其实我们小时候中文写作也
有固定的套路,最好使的是三段论。一篇文章分三段,开头点题,中间叙述,结尾结论
。每段再分三段,都要求启承合。这样子的办法,经常是小朋友写完一段,我让她改
成一句话,把所有废话删光光。当时那个痛苦啊,写一篇作文能花好几个小时,如果让
她自己写,写个10页也就个把小时。她的词汇量其实比我强多了,但小孩就是不会用,
所有的连词都是then,然后就是because....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7016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他的节奏比较缓,气比较长,这种情况下连词和副词就会用得多,看起来也雍容大方一
些。连词和副词在长句子里可以有效地调制节奏。跟他比,我常常玩得比较险一点。
t******n
发帖数: 2939
13
☆─────────────────────────────────────☆
StephenKing (金博士) 于 (Sat Mar 2 12:14:26 2013, 美东) 提到:
没错,我是持枪者。
我来美国没多久,就有了绿卡,买了枪,办了CCW。
我为什么持枪,却反对拥枪?从宪法谈起。
宪法第二修正案原文以及翻译
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
纪律严明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
犯。
中文文法和语感都不错的朋友,注意到中文翻译缺了点什么吗?
英文文法和语感都不错的朋友,注意到英文中的第一个从句了吗?
考一考你们的初中英文了:这是什么从句?
没错,这是条件状语从句。
那么,上面的中文翻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正确的翻译是:
____因为____纪律严明的民兵是... 阅读全帖
u**x
发帖数: 45
14
来自主题: EnglishChat版 - Re: Several questions-6

应该用D, 作宾语从句。 用C的话则不是主句不全, 就是从句不全。
but 作"但是“解时是连词, 要跟子句。 有时候可以跟省略句, 如
I am a student, but not a good one.
这其实是省略了子句的主谓语, 这种情况要求两个子句的主谓语相同。 你
的问题里不能省略, 所以选B。
but 作介词时可以接名词, 但那种情况 but 作 ”除..."解。
同样, 在D处需要的是一个句子跟在连词before的后面, 而不是短语。
你说的known只是不同的表达法而以, 而且要改成“commonly known" 才行。
记住, 在TOEFL 改错里并不是要找出不同的表达法, 而是语法上错了的一个,
或者说, 最错的一个。
应该改为 which, 这是因为在这个定语从句中, that/which作介词through 的宾语,
需要将介词提前, 这种情况只用which, 不用that.
这地方应该用 but because of。but 后面所有的东西是一个子句,
account of 既不是副词, 又不是固定用法。 account 单独作名词时可解作”理由“,
S*****0
发帖数: 516
15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现代诗歌的意象性浅说【ZT】
现代诗歌表面上看无一定之规,给人无从下手之感,但分行、韵律、意象性、风格、情
境,都构成了现代诗歌形式的重要元素,抓住这五要素,就能有效地进行分析。
意象性是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诗句的构成往往是意象的连缀和并置。这
一特征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诗句往往是名词性的意象的连缀,甚至省略了动词和连词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的《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种纯粹的名词性意象连缀,省略了
动词、连词的诗句在西方诗中是不可想象的。可以对照一下唐诗的汉英对译,比如王维
的诗“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它翻译成英语是这样的:“As the sun sets ,
river and lake turn white”。“白”在杜甫诗中可以是一种状态,在汉语中有恒常
的意思,“白”不一定与“日落”有因果关系,但是在英语翻译中,必须加上表示变化
和过程和结果的动词turn,过程的是因果关系,而且必须有关联词As。又如杜甫的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译成英语则是这样:As spring comes to the city,
gra...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2813
16
详解:
先说英语基础,四级以上,这样可以保证第一遍看书的时候看得懂介词和连词,哈哈,
开玩笑的,总之我第一遍看书,除了介词和连词没有认识的,虽说大学有英语部分的考
试,不过那种东西,大家懂的。
我第一遍看书就是查词,单纯抱着单词书背了4年了,一个也没记住,只能边看书边查
,看的灰常慢,原计划一周看一本,结果用了4周,同一个单词基本都要查三四遍,后
面才想起来我前面查过了啊。这样看书就特没意思,前言不搭后语,抱着书看10个小时
,其中9个小时都在睡觉或者烦躁,等于每天就用一个小时看书。
看书烦躁了我就去玩piano,结果一天看不完一页纸,倒是学会梦中的婚礼了。拖拖拉拉
没效率,不算学习,所以第一个月不算。
然后从第二月开始,时间不够,用做题战术,等K的题全部昨晚一遍以后,在看书就灰
常快,基本一个小时一章,其实医学词汇还是很简单记的,比如
laryngotracheobronchopneumonitis,一共33个字母,但是可以拆开laryngo喉
tracheo 气管broncho支气管 pneumon肺 itis炎。
我试过专门记词根,没什么效果,但是做题的时候记就不同了,做题有紧迫...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3872
17
来自主题: _ZST版 - 欢迎Doha
写《黑骏马》的那个?keke,我的文学还真是被那个时期的作家作品带起来的呢。
记得那时经常看一个叫《作品与争鸣》的杂志,都是这类小说……
keke,elite这个词不太符合逍遥的意思,偶觉得……其实王安石这两句里,最妙
的对偶还是因和得,因果两种连词被用到语义对称的句组中,仿佛一下就模糊了连词
本身的因果性,换言之,因果本不重要了——这一点使得表面很儒家的赋,成了浸透
道家哲学的比。
t****n
发帖数: 2601
18
你个猪脑,并列连词古代汉语里99%省略,现代汉语里用不用无所谓
g*******n
发帖数: 63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让一部分人先选起来
可以看出,韩寒文字功底不怎么样啊。句子不通顺,连词应用不当... 这‘天才’够水
的。
j****e
发帖数: 12067
20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一碗水端平”?
一碗水端平 (散文)
金 矿
我发现有的民间俗语在很大一个地方流行,就像“一碗水端平”我估计可能是在全中国
民间都通用。因为我第一次用搜狗打字法连词打字,就现出这个现成的句子来。看一些
根地不同区域的电视剧中有好多角色都在引用它。称得上是广域俗语,像这种现象还是
不多的。
之所以说“一碗水端平”是一句民间俗语,因为就在于它是用民间的生活现象常识表象
来比喻和形容另一件与原义无关的事情。这句俗语我们在童年还没有大思维时就会运用
了。记得五六岁时,姐姐的碗里炒饭比我多一点,我就说母亲这碗水未有端平,偏向姐
姐了。
是的,这句俗语在好多地方和场合都有人运用。在家庭里使用,就是父母对哪个子女是
否有偏爱。在社会上使用,就是当干部的处理某件群众矛盾是否有不公道的现象。在执
行国家政策或者地方法规时,就是要秉公执法,不能有徇私舞弊的现象。这句话多是针
对复数的对象而言,另一种前提是主动的一方一定会比被动的一方级别高一点。
我有时在想这句俗语一开始不知怎么就流行开来的,因为这种生活现象比喻很形象,尽
管原义与喻义(或者叫引申义)两者牵连很小,但道理是一致的。如果现实中的满满一
碗水不平端着,哪怕只歪...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北京四中校门是灰砖和石块构筑的牌坊式建筑,校名由郭沫若题写。
赵振开(北岛),1969年摄于北京。
刘辉宣1969年的入伍照。
与北岛同班的曹一凡,1968年在北海公园。
牟志京(中)与赵京兴(左)、陶洛诵在北京。
《中学文革报》。由四中学生牟志京等于1967年1月18日创办,创刊号刊登遇罗克的《出身论》。 图片由三联书店提供
3月,《暴风雨的记忆:1965- 1970年的北京四中》(以下简称《暴风雨的记忆》)在内地出版。这是一本关于北京四中的回忆文字结集,十八位作者都曾是北京四中的学生,其中大多数属于“老三届”,即1966年、1967年和1968年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
曹一凡、北岛、维一三人任此书主编。北岛是核心。
在书的序言中,北岛写道,“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国最有名的中学之一,曾处在暴风雨的中学,在这小小的舞台上,展开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
就在这个舞台上,高干子弟、知识精英、平民子弟被推拉上阵,大幕拉开,剧情浓缩了一个中国。
这本书中的文字,真切记录了“文革”暴风雨怎样冲刷一代人的心灵,又如何影响他们的一生和他们所代表的这个国家的未来。
“暴风雨过去了,如果什么记忆都没...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2
两人献唱《风吹麦浪》
日前,一篇题为“2013年春晚流行歌的语文错误”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作者石毓智不仅指出了春晚歌曲的歌词错误,还提出了修改意见。他在文中指出,“很多流行歌词就成了词语的瞎凑合,乱堆砌,不仅听者迷糊,恐怕连词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演唱者只能在华丽舞台上无病呻吟、拿腔拿调表演。”
具体到春晚中的歌曲,石毓智说,《我的歌声里》啰嗦重复,比如“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脑海里”与“心里”是一码事,并不是人的两个记忆部位,没必要重复。实在想重复的话,这两个应该紧挨着,因为意思相同。这句歌词可改为:“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沉醉的梦想里,我甜美的歌声里。”
他认为,张杰、林宥嘉的《请给我你的爱》歌词搭配不当,“请给我你的爱,让我们用爱改变着未来。”“改变着”的只能是“现在”,但是可以“创造着未来”。应改为:“请给我你的爱,让我们用爱改变着现在。”或者“请给我你的爱,让我们用爱创造着未来。”
对于今年春晚热门歌曲孙俪、李健演唱的《风吹麦浪》,他说出现了常识错误,《风吹麦浪》中歌词唱道“冬天的盼望”和“秋天的收获”。这是一个明显的常识错...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3
《隐私》
昨天,小编的朋友圈里疯转3个杭州小朋友写的三首童诗,彻底把人震惊了,三首诗的主人都是杭州的小学生,最大的9岁,最小的7岁,三首诗,让大人们读得心情跌宕起伏,其中一首,有不少妈妈一边直喊毁三观,一边红着脸重读了好几遍~~~
写出这首让大家毁三观的《隐私》的方路杭,他的爸爸叫方石英,也是一位诗人。儿子的名字方路杭,“路”是指爸爸的故乡路桥,“杭”是杭州,这个名字蕴含着一个“双城记”的意义,他还为这个名字写过诗,叫《你的名字》。
诗人爸爸也会在微博上晒儿子写的各种诗。比如这首《隐私》。爸爸说,当时孩子刚刚上学,老师教育他们不可以让别人玩他的小鸡鸡,所以他回到家和我玩的时候,就教育我,不可以乱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本来是该自己教育儿子的东西,反而被自己儿子教育了。(看到这里,你懂了吧,那两个人到底说的是谁)
虽然很多人觉得这小朋友的思想也太成熟了,诗人爸爸有没有“代笔”呢?
方爸爸说,完全没有。他不仅不会代笔,也不会去指点他。很多朋友调侃他,说儿子的这首诗写得比他好。“《隐私》这首诗的角度我是想不到的,我是写不出来的。”
方爸爸觉得,这首诗有时代特色,他们小的时候会写,但不会触及这方...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367
24
应该就是汉语语音的演变吧。不按韵部格律
作诗,各地的语言差异如此之大,一个地方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诗在其它
地方念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但是一味的死背佩文韵府,按照其中的
平仄韵律作诗,还是真的把古诗给做死做绝了。
前些日子读济慈的诗,济慈的文字韵律感极强,他的那些信手拈来的小
品诗(我的最爱)就不必说了,他的十四行诗虽然看起来轻松自然,浑然
天成,读起来琅琅上口,一点都不会牵强,本来以为他的韵律上就要打
点儿折扣了,没有想到,完全没有,一个一个字节查过去,perfect
rythm, stress syllables, whatever....
我想也许好的诗人和好的歌唱家一样,这种韵律感和节奏感是天生的,
背佩文韵府是背不出来的。你让他写诗不合辄不压韵,就象让高手唱歌
走调一样,他才受不了办不道哪。同样你让他按照已经死了几千年的一种
语言去写诗做词,无论这种语言和他的母语有多想近,只要他没听过,
没念过,他也只会觉得手足无措,非常的confused.象红楼梦那种一
边查韵书,一边写诗,天那真不晓得扼杀了多少天才。
比如说古体诗,唐及唐以前的还可以读。唐以后大概是因为
语言变化的缘故,...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25
邓 小 平 晚 年 反 思 文 革
建国六十年多年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三反”、“五反”、“反右斗争”、社会主义
教育(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多种的政治时期。在中国人们
的心目中,影响最深的当数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文化大革命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这三个政治时期中,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名词:右派、走资本
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产阶级自由化。虽然,这三个政治时期所处的年代不同,背景不
同,方式不同,但目的基本一致,这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然而,三次目的相同的政治历史却遭遇了不同的命运:邓小平说,反右是必须的,但在
实际工作中出现了扩大化。而文革则于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
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被定性
为“十年动乱”全盘否定。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邓小平提出来的,至今并没有结束
。   www.6park.com
文化大革命已过去了三十多年,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在否定文革问题上,邓小平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殊不知晚年的邓小平其实对于文革也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在邓小平... 阅读全帖
v*******d
发帖数: 158
26
***********************************
** 类别:国外学术作品
** 作品: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
** 作者:撒路斯提乌斯
** 【文本书库】提供免费下载
** 下载站点:http://www.CnTxt.net
**********************************
文章从这儿开始
===================================================================
目录
撒路斯提乌斯及其作品
喀提林阴谋
附录 西塞罗:反喀提林演说
朱古达战争
参考年表
※ 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王以铸 崔妙因 译
据罗叶布古典丛书,拉英对照本译出
撒路斯提乌斯及其作品
罗马史学有这么一个特点:传世的历史作品的作者,他们的身世大都不甚清楚。李
维和塔西佗就是突出的例子。撒路斯提乌斯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他的生平事迹也十分模
糊。后人读其书,想了解其生平,也只能把其他作品里提到他的片言只语连缀起来,看
一个轮廓而已。这些史料散见于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塔西佗、奥路斯·
盖利...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3086
27
照搬英语语法,这句话其实是:
中文没有从句,(所以)本来一句很完整的句子就得分成好几句洋洋洒洒一大段,
(并且)逻辑关系还不清。
这不算从句吧,就是白话文对逻辑连词要求不严。
m*****u
发帖数: 15526
28
这中文理解力,赞。我无话可说。除 外,并这些中文连词一概不管
y***i
发帖数: 11639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愿意为了中国强大下岗么?
“其实不是为了中国强大而下岗的,恰恰是因为中国当时不够强大。”ft啊。 因为
中国当时不够强大--》所以为了让中国强大这批人下岗。你怎么搭配出个“其实不是。
。。恰恰是”来了。。。。不能认为这么乱用了连词就可以把逻辑拧过来了。
o****y
发帖数: 26355
30
你只能说西方国家不重视,
不能说人家连词都没有。
中国中文翻译就是孝顺。
子女对父母的爱,概括就是孝顺啊。
c****3
发帖数: 6038
31
你搞得那个视频里没有一首是纳粹军歌
开始的红警的Hell March
然后是 布兰诗歌的o fortuna
和纳粹只有一毛钱的关系
连词都不是德语的 是拉丁语的
你弄点Panzerlied U-Boat Lied 或者 Heia Safari
也比这强
那才是真的纳粹军歌 和这种狐假虎威的东西比强数个数量级
B*G
发帖数: 13438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就方这文章的力度,太弱了
语义比较有学术意义,不过用在韩寒身上的一大劣势是,他爸的文字太少,真正有说服
力的比较应该是拿《三重门》跟他爸同一时期比如前后五年内写的超过二十万字以上的
小说比较。写过字的人就知道,微型小说,短篇,长篇,和博客杂文可以写的完全不一
样。短篇胜于经营故事,长篇胜于经营细节,文笔侧重不一样,连词助语当然也不一样
。现在这个语义分析的结果里面,韩寒自己的博文就跟自己的小说差很远。
k****r
发帖数: 9629
33
只是当时已惘然
——《晚霞消失的时候》与红卫兵往事
前言:这是我与朋友礼平的一次聊天,他是一九六六年风起云涌的红卫兵运动的目击者
与当事人,他所谈论的前尘往事鲜为人知,可以说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我的许
多朋友看后激动不已,礼平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娓娓道道来,更让人多了一份亲切,这篇
文字发表在《上海文化》今年的第三期,现在我的博客上予以发出,以飨关心这段历史
的朋友。
(以下礼--礼平 王--王斌)
王:受老朋友吴亮的委托,今天我们作一次采访和对话,按吴亮的说话,这叫新时期文
学经典的回述----《晚霞消失的时候》无疑是其中相当重要和有分量的一部小说,虽然
时过境迁,但我们通过反观你的这部小说,回瞻过往的岁月,会有一些弥足珍贵的记忆
被重新唤醒。对于那段发生在上世纪中国的“文革”运动,迄今已然成为历史的前尘往
事,但我们有责任将它们再度召唤,以便留存记忆,澄鉴后世,这将会是一份有价值的
历史文献,因为你不仅仅是一位旁观者,而且你还是当年身在其中的“弄潮者”。
新文学走到今天已经三十年了,当我们回顾往昔,从最初的思想解放运动到后来的改革
开放,80年代的文学在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9629
34
只是当时已惘然(2)(2009-05-30 17:42:43)转载▼标签: 杂谈
文革中的“造反有理”也是这个句式的滥觞。“老子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只
不过又更糙一些罢了。从字面上看,从句式上看,它并没有什么“创新”。但这个“血
统论”恰恰不符合党的政策,连当时的政策也不符合。因为它的动机和本意都根本不是
那么一回事。你以为这个口号真的是要欺负那些“反动派”的子女们吗?才不是呢。这
时“地富反坏右”这些“黑五类”的子女们老实着呢。他们经过多年政治运动的历练,
早就学得要多乖有多乖了。这个东西是冲着另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人去的,那些人既不是
“红五类”,也不是“黑五类”,既不是“地富反坏右”也不是“工农兵党政”。我这
么告诉你吧,这个口号是冲着国旗上的两颗星星去的。
王:什么意思?
礼:在我们的五星国旗上,大星代表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
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个口号主要是冲着小资产阶级去。什么是小资产阶级?其实
就是一般的知识分子,当时我们管人家叫作“小职员”,这个“血统论”就是冲着他们
喊出来的。这些人从未被人在政治上欺负过,甚至就是国民党也没有欺负过他们... 阅读全帖
i*****y
发帖数: 3449
35
联动覆灭记
永远战士
一、都是"对联"惹的祸
“拿起纸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扫黑帮”,文革初期,许多高干子弟连谁是黑帮都搞不清
楚就起来瞎折腾,就如同今天很多年青人连什么是“牛棚”都搞不明白就妄加评论文革
一样。但时间会告诉人们一切。
1966年7月29日,北京航空学院附属中学学生部的干部子女,贴出一幅引人注目的对联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联一出现,就像滚烫的油锅里撒进了生水,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它发表不同看
法。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辩论围绕对联展开了。
1966年8月1日,创作对联的北航附属中学学生把对联贴到北大、清华、人大等到北京主
要高校,于是,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基础的“血统论”对联在北京迅速传播开来。
凡是对联出现过的地方,无不发生激烈的辩论,这种辩论往往通宵达旦,有些人甚至累
晕过去。但即使这样,学生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青春的燥动与传统封建礼念的浸润促使
着他们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8月6日,受对联影响的北京学生在天桥剧场召开辩论大会
,正式将对联推向了社会。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对联:从因果关系来看,对联是对子女高低...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3077
36
我记得以前指导过此小将军,看来很久了也没啥进步.看看你用的这些连词,全是臆断,
这么说话不可能有说服力的.
------------------------------------------
2)CCAV昨天竟然..但考虑到...似乎...根本..我估计..铁了心....所以..否则..根本.
.至
少..估计..
a***n
发帖数: 3633
37
这帮人的特点就是用一个分句陈述一个社会现象,另一个分句
表达自己主张,然后用连词把二者拼凑起来。
比如自行车太多导致交通堵塞,
学费太低导致失学率增加,
救助措施太多导致失业群众生活困难等等。
h*********n
发帖数: 11319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个老美议员的话怎么理解
如果是前者,连词应该是but
T**********e
发帖数: 29576
39
关于《晋察冀日报》的一则误传
作者:王晓岚
有一天晚上,北京一位同志给我打电话,问我有没有看到过《晋察冀日报》上关于
王二小的报道,我说没注意过。他说他已经翻遍了1942年以前的《晋察冀日报》,就是没
有找到有关报道。放下电话后,我便向社科院专门研究晋察冀文艺的同志打电话请教。
他立即回答说:是先有的歌,歌词作者方冰在一次座谈会上曾经专门谈到过这首歌的创作
过程。我又打电话转告给了北京的那位同志。
事情本应至此就结束了。但近来关于《晋察冀日报》曾经在一版报道过王二小的
事迹的说法,却在网上沸沸扬扬,很多报纸也卷入其中,无一例外地报道说:王二小牺牲后
,“《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
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鉴于其影响之广泛,深感有更正的必要。
一、对于误传的追踪:
报纸上关于《晋察冀日报》曾经报道过王二小事迹的说法,较早的文章有王兴农先
生分别发表在1997年10月17日《河北日报》和同年11月8日《光明日报》的《寻找二小
放牛郎》、《寻找王二小》。两篇文章均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边区青救会儿
童部长兼任边区童子军...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662
40
比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那么。
英文中往往只用其中一个。
b*******8
发帖数: 37364
41
加了不是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吗?明确知道哪是原因,哪是结果,传递信息更准确
d******a
发帖数: 32122
42
"因为所以"和英文里的"whether or not" 是一个思维习惯
q********i
发帖数: 4290
43
就别联系了,无理头。
x****u
发帖数: 12955
44

if then
h***a
发帖数: 2349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是谁在误读仓央嘉措?(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ebRadio 讨论区 】
发信人: huaja (pat),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是谁在误读仓央嘉措?(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3 23:45:31 2014, 美东)
是谁在误读仓央嘉措?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sunyx.blogbus.com/logs/93106915.html
最近仓央嘉措的情诗在网上流传得越来越多,不过,经过考证我发现盛传的最多的这几
首全部都是伪作。而且根本就是现代的伪作。
最早知道仓央嘉措是2006年在西藏旅行的途中听人说的。在拉萨的玛吉阿米餐厅一楼买
到了两本关于仓央嘉措的书。那会儿知道仓央嘉措的人还很少,网上也没有什么人说起
。因为很喜欢他的诗,所以回来之后还搜集和阅读过一些关于他的书。看了最近盛传的
几首,都没什么印象,估计可能是伪作,而经过核实后发现果然如此。
一. 先说这首《佛说》,这是最为拙劣的一首伪作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 阅读全帖
O***O
发帖数: 1854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操,整个A股跌停板了。。
中国人太少,猪太多。同样的陷阱,记吃不记打。总觉得政府会对P民心慈手软。
去年12月证监会的声明已经是剑拔弩张了(其模式跟2007年一模一样,连词都没怎么换
),居然还有一大票人讨论什么抄底登顶。
http://www.mitbbs.com/article/Military/42877305_0.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Military/42877403_0.html
s***e
发帖数: 7166
47
奇袭白虎团这种大路货,就不要来献了吧。
而且连词都错了,是“阴谋和谈被揭穿”。
f*******g
发帖数: 1290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华人的问题是没有美感
有什么不能follow,太可笑了,不屑跟你去纠结连词的问题而已,太小儿科了。
X******i
发帖数: 1384
49
你说的对。我接触的主要都是学术文章,很多时候还是倾向短小精悍的句子,然后用合
适的连词表明逻辑关系,整体串联起来。我说的那个超长句,到现在还有印象,是个
not only but also的结构,然后每个分句里还包含着一个从句。这样全连起来就是5行
,整整一段。突然发现好像not only but also 是一个很典型的老中爱用的句式,我似
乎没怎么见过英语母语的人写文章时用。
有时候看网站上中国的新闻,尤其是下面的评论,哪怕把人名遮起来,也能很容易的辨
别出哪些评论是英语母语的人写的,哪些是老中写的。印度人写的则是比较地道,基本
分不出来。
Q***5
发帖数: 994
50
以下是百度百科上的。当然,百度有可能是共党立场。但对抗战历史熟悉的同学给判断
下,游击战术一直是共党的法宝,而1937年抗战之初,国军有没有成规模的游击队?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成立演剧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旗帜下到全国各地宣传抗日救亡。音乐家贺绿汀怀着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参加了上
海救亡演剧一队。[3]
1937年冬,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为抗日部队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引起强烈反响。年底,他们到达山西重镇临汾。在城郊的一个八路军办事处(现在临
汾尧都区刘村镇),他们与指战员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并对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尤其在听取了朱德、任弼时、贺龙等首长的报告,从而,对抗日战争的形势和策略有
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不仅要靠正规战,也要靠运动战、
游击战。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贺绿汀对着小小的油灯,将那些零碎、片断的音乐
形象一下子缀成一个整体,连词带曲,一气呵成创作出了歌曲《游击队歌》。[4]
1938年1月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在山西洪洞高庄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讨论
坚持华北抗战的方针。会... 阅读全帖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