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7)--隆藏法师
相关主题
佛教为何重动物轻植物?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1)--隆藏法师
关于中观与唯识之间几个问题的商榷zz唯识初阶: 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3)--隆藏法师
漫谈自性zz唯识--百度百科
略说唯识派与如来藏派的不同身根细滑触所生之乐受
[合集]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转帖)若能灭除意识所有妄想分别 即可成就无分别智
[合集]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合集] 心到底是转向还是生灭
汽车楼房这些在佛教各派算作法么?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
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四节 转依论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5)--隆藏法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唯识话题: 缘起话题: 遍计所执话题: 依他话题: 法相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g
发帖数: 867
1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如何认识和实证法相
第一依《摄大乘论》略说三自相义
今天下午,我们要给大家讲从缘所生法相。我们既然了解了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之间有互
为因果的缘起关系,包括它受到业力的影响和制约,有十二有支缘起,塑造众生种种的
生命形态,那么更进一步来说,既然有缘起就必然有从缘所生法相,在佛教的唯识学里
面,对法相是如何进行认知和实证的呢?今天下午就给大家谈关于法相的问题。我们在
第一讲谈到,在瑜伽行派所讲的内容体系里面,它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
是唯识学,一个是法相学,还有一个是瑜伽学。唯识学里面的内容,包括我们前面讲的
八识、讲阿赖耶识、讲两种缘起,这些内容都是属于唯识学的范畴。讲到从缘所生法相
,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与实证,包括里面指出有三自性或三自相的内容,这是属于法相
的内容。当然,唯识和法相虽说有两个方面,但它两个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前面也讲了
,从法相而言,也就是从别到总而言,一切法相无不唯识。从唯识而言,也就是由总到
别而言,凡是唯识即有诸相显现,此即由唯识而到法相。要去
a*******g
发帖数: 867
2
此中何者是遍计所执自性?《摄论》说“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遍计所执
自性是什么意思呢?在此首先要给大家说明,这个遍计所执自性或遍计所执性,很多人
喜欢把它作简略说,简略说应该叫遍计所执,但是你不能说遍计执,遍计执和遍计所执
自性、遍计所执是不一样的。遍计执重在说执著,这个执著实际上属依他起所摄,这与
遍计所执自性不相干涉。什么叫作遍计所执性?无义。佛法中经常讲唯识无义,只有识
的显现,在这个识的显现里面,并没有我们所执著的一个识之外的一个有自性的有实体
的非因缘的客观的境界存在。所以,这个“义”实际上就是“境”的意思。这个地方所
指的境,特指外境,这个“识”是指内识。当然这个内外是个相对的说法。我们谈到“
识”是当下的现象,我们认识到的一切境界,都是识之内的境界,因此我们谈到内。当
我们执著有一个客观境的时候,它不是一个识内之境,因此我们安立所执的外境。所以
我们讲唯识,实际上就是讲唯内识、无外境。这个地方是指识之内的所现的境界,它不
是一个实有的外境。“无义”就是没有我们所执著的心外实境。“义”就是所执境,即
所执著的、所错误认知的这样一个境相。在没有所执外境,唯有当下的认
a*******g
发帖数: 867
3
第二依譬喻显三自相义
1 幻师幻事喻
在这个地方《解深密经》就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如善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
,积集草叶木瓦砾等,现作种种幻化事业,所谓象身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
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愚夫见已执以为实,因为幻相迷惑觉慧,依之发起实
有象身马身车身步身之想,乃至发起实有种种财谷库藏等身之想。依止此想执著事物真
实存在,那么这个就成了遍计所执自性。在依他起如幻的依他的影像上面,执著有一个
不依他的有个绝对自性存在的有常恒存在的这样的一个实体,这就是把依他起错误认识
成了遍计所执。那么我们在依他起相上面远离遍计执的错误去认识,不再计执遍计所执
性的真实存在,不再计执有个真实的实我实法,而了悟依他起的真相,那就是圆成实性
,所以圆成实性就是依他起的真实相。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看三自性仍然是从认识上
立论的,当认识生起时,有种种或见惑相的现象显现,依此相显现的时候,我们分别发
生了解,依止错误认识就成了遍计所执,去除了错误认识不再计执遍计所执自性存在的
时候,依他起的真实相圆成实相就显现。所以无著菩萨说,在依他起自性上,若得遍计
所执就不能得圆成实性;若得
a*******g
发帖数: 867
4
第三如何实证三自相
1
依《金刚经》明观依他如幻实证三自相
所以,我们修行要在什么上面下功夫呢?就是要在依他起相上去进行如实观,在依他起
相上进行如实观就是要破除人们对遍计所执相的执著,去消解这个执著,对依他起作如
实观的时候,就可澈见圆成实相。而不是首先要去证得圆成实相。在《金刚经》里讲有
四句偈,作为修行的入手的方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
观。”有为法即是依他起自性,当你观察有为法的时候,你观依他起自性是什么呢?如
梦幻泡影,没有你执著的实我实法,这样自然就能证得圆成实性,所以修行要在有为法
上用功,知道有为法的真实相时,就能证得圆成实,就证得无为法。如果你试图去求证
无为法,反而成了执著。所以《金刚经》中,就给我们讲了修行的方法,通达三自性方
法是什么呢?是要我们去观依他如幻,观依他如幻时,自然就能远离遍计所执,而证得
圆成实。所以在《解深密经》中讲:遍计所执自性是应知之法,依他起自性是应断之法
,圆成实自性是应证之法。但是我们也经常听人说,破遍计所执。但是这个说法并不正
确,如前所说遍计所执自性是应知之法,为什么是应知之法,你要知道遍计所执本不存
在,
a*******g
发帖数: 867
5
十 缘起的唯识与唯识的缘起
第一建立唯识的缘起观
所以在这个地方,唯识是什么样的唯识呢?是缘起的唯识,所以自唯识而观一切皆唯识
,自缘起而观一切皆缘起,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所以无不是缘起。从唯识来讲,一切
法都是唯识,无不是唯识。那么,缘起是什么样的缘起?缘起是唯识的缘起。所以你一
定要有一个这样的整体观念。这是我们建立唯识中道观,必须要了解的一个观点,是我
们学习佛法要去建立的一个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了解缘起,为什
么缘起是唯识的缘起呢?我们了解到,这个地方所讲的缘起不是讲外因缘的缘起。不是
讲一个事物如桌子、板凳它是怎么组成的,这样子从生成论的角度,然后去追溯它的因
缘这样的缘起。而是要说明这个地方的缘起是要说明八不中道的,是不生不灭、不断不
常、不来不出、不一不异的,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说明无生的缘起,无自性的缘起,
它是没有实在的生灭和实在的自性,通过这个来显示缘起。所以,这个缘起是内因缘的
缘起。如果说这个事物是根据那样的条件产生的,这样来讲缘起法的话,那唯物主义也
是缘起法,唯物主义就是佛法,当然不是。因此,唯物主义讲事物是根据一定条件而产
生的,这会得
a*******g
发帖数: 867
6
第五依《真实义品》略说八种分别能生三事
虽然我们今天没有按文本的内容来讲,其实《真实义品》的道理都已给大家讲了一遍。
接下来要给大家讲《真实义品》中的八种分别能生三事里面讲:过去世的分别能生起现
在世的所依、所缘。这里顺便也可以解决你们刚才所提到的问题。在我们一般的人看来
,分别和分别的所依、所缘是两回事。分别能够对分别的所依、所缘进行分别。所以,
所缘是指所认识,所依是指能够生起这个认识所依的因缘,当然在这个地方我们从所缘
缘角度、意义来讲,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假如我们来把这两个作一个简化处理,就是
分别和所缘。在我们一般的认为中间,总是认为由分别来认识所缘的种种境相。而在《
真实义品》里面讲,过去世的分别,它能够生起现在世分别的所依、所缘。这个过去世
的分别怎么能够生起现在世分别的所依、所缘?这里需要了解,给大家讲一个譬喻。譬
喻说过去的人,不太讲卫生,随地吐痰,这个痰干了以后,在地上就形成了一个圆形的
痰迹,而过去的人使用的货币是铜钱,有人很爱钱,看到地上的痰迹,就误以为是铜钱
,就跑去抓,抓到一手痰,就有苦的产生。这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也就是在此之前有非
常强大的、对某种事物特殊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5)--隆藏法师[合集]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转帖)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6)-- 隆藏法师[合集]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
如来藏--百度百科汽车楼房这些在佛教各派算作法么?
唯识修观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四节 转依论
佛教为何重动物轻植物?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1)--隆藏法师
关于中观与唯识之间几个问题的商榷zz唯识初阶: 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3)--隆藏法师
漫谈自性zz唯识--百度百科
略说唯识派与如来藏派的不同身根细滑触所生之乐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唯识话题: 缘起话题: 遍计所执话题: 依他话题: 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