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七天[转载]
相关主题
内观第七天开示涅盘中是什么境界 ? 可說不可說 ?
十日内观开示--第一天[转载]菩提比丘∶五蕴与五取蕴
十日内观开示--第五天[转载][合集]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十日内观开示--第八天[转载]十日内观开示--第二天[转载]
zt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十日内观开示--第四天[转载]
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ZT)Path citta and fruition citta
几句粗话,不好听请教 SeeU法友两个问题
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盘的分析(ZT)探索生命奥秘的真相――我看电影「露西」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感受话题: 觉知话题: 平等话题: 粗重话题: 生起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y
发帖数: 33185
1
对微细与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性~觉知的持续不断~五个朋友(五力):信心(
信)、努力(进)、觉知(念)、专注(定)、智慧(慧)
七天过去了,你还有三天可以用功。把握这几天努力不断地用功,了解你应该如何修行。
这个修行方法有两方面:觉知与平等心。你必须对身上出现的所有感受发展出觉知,同
时你必须对感受保持平等心。由于保持平等心,自然地你迟早会发现,以前没有感受的
部份,感受开始出现了,而粗重、坚硬、不愉悦的感受开始融解成微细的振动。你开始
在全身体验到一种非常愉悦的流畅精力。
这时的危险,是将这舒畅的感官经验当做努力的目标。事实上,修行内观的目的不在体
验某种特别的感受,而是要培养对于一切感受的平等心。感受持续变化,无论是粗重或
是微细。你修行的进展,只能以培养出的对感受的平等心来衡量。
即使你体验过微细的振动畅流全身,很可能粗重的感受会在某处再度出现,甚至没有感
受。这并不代表退步,而是进步。当你增强了觉知与平等心之后,自然会深入心的潜意
识,挖出潜藏的染污不净。只要这些深藏的情结还存在潜意识里,它们必会在日后带来
痛苦。消除染污不净的唯一方法,是让它们浮现到心的表面,然后消失灭去。当这种根
深蒂固的业行(savkhara)浮现出表面,可能会有不愉悦的、粗重的感受,或某些部位
没有感受。假如你不起习性反应地继续观察,这感受终会消失灭去,而它所代表的业行
也就消失灭去了。
所有的感受,无论是粗重或微细,都具有无常的特质。粗重的感受生起,似乎停留了一
段时间,但是迟早终会灭去的。微细的感受非常快速地生起又灭去,同样有着无常的特
性。没有任何感受是恒常不变的。所以,不该对任何感受有偏好或成见。当粗重不悦的
感受生起时,你只是观察它,不要觉得沮丧。当微细愉悦的感受生起时,你接受它、享
受它,但不要得意或执迷于它。在任何情况,都要了解所有感受的无常本质;于是你可
以在它们生起时或灭去时,都能微笑面对。
要真正地改变生活,必须在身体感受的层次上修习平等心。每时每刻,身体里都有感受
生起。通常,心的意识层面并不知觉;但是,心的潜意识感觉得到它们,并且以贪爱或
瞋恨反应。假如心经过训练,能够完全意识到身体内的所有状况,并且同时能保持平等
心,则盲目反应的旧习惯就被打破了。学会了在任何情况之下保持平等心,就可以过着
平和安稳而快乐的生活。
你在这里是来体验关于自己本身的实相,这个现象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产生痛苦的
。人的现象分两方面:物质的与心理的、身与心。这两者你都必须观察。但是如果你不
去觉知身体内的感受,你无法确实体验这个身体;同样地,如果你不去觉知心内生起的
想法,你也无法观察心。当你深入体验心与身的实相之后,你将清楚心里无论生起什么
,必然伴随有身体上的感受。对于暸解身心两者的实相,感受是最重要的,它也是习性
反应的启始点。为了要观察自身的实相,并且停止产生内心的染污,你必须尽量持久不
断地觉知感受并且保持平等心。
由于这个缘故,在剩下的几天里,你必须不间断地练习,禅修时间闭眼练习,即使在休
息时间里,你也应保持对感受的觉知与平等心。照常做你必须做的事,举凡走路、饮食
或洗澡,不需慢下来。但是要觉知身体的动作,同时觉知身体的感受,可能的话觉知身
体活动部位的感受,否则任何其它部位也可以。始终保持觉知与平等心。
同样地,当你晚上要睡觉时,闭上眼睛并且感觉身上任何地方的感受。假如你带着这觉
知入睡,当你早上醒来时,自然会有对感受的觉知。或许你无法熟睡,甚至可能整夜清
醒。只要你是躺在床上,并且保持觉知与平等心,就很好。身体将得到所需的休息,而
没有什么比觉知和平等心更能让心休息。然而,如果你开始担心得了失眠症,你就会紧
张,而在次日筋疲力尽。你也不可以勉强保持清醒,整夜一直坐着,那就太极端了。假
如睡意来了,很好,就睡吧。假如睡意不来,就让身体躺着休息,并且保持觉知与平等
心而让心休息。
佛陀说:「当禅修者认真修行,没有一刻忽略对感受的觉知与平等心,他会产生真正的
智慧,完全明了感受。」禅修者明了,没有智慧的人是如何地对感受起习性反应,而让
痛苦加倍。他也明了,深深体会所有感受的无常本质的人,就不会对感受起习性反应,
而能脱离痛苦。佛陀接着说:「有了这样彻底的了解,禅修者可以体验超越身与心的阶
段-也就是涅盘(nibbana)。」要体验涅盘,必须先将最最重的业行(savkhara)根除
-那些会让你再生于较低下、充满痛苦的生命形态的业行。幸运的是,在你修内观时,
这些最重的业行首先生起浮现。保持平等心,它们就灭去消失了。当所有这类的业行都
根除后,自然地你就能首次体验到涅盘。体验过涅盘以后,你已完全改变,不会再起任
何会导致再生于低下生命形态的习性反应。渐渐地,你前进到更高的阶段,直到所有会
导致再生于缘起之世的业行都被根除。这样的人已完全解脱,佛陀结论到:「完全了解
了所有感受之后,他已洞悉心与身的整个实相;他死时,就会超越这个缘起的世界。」
借着练习培养对身上所有感受的觉知,你已踏上了这条道路。假如你小心不起习性反应
,你将发现,旧的习性反应(savkhara)一层一层地根除了。以平等心对待粗重不快的
感受,你将会体验到微细愉悦的感受。如果你仍继续保持平等心,迟早你会达到佛陀描
述的阶段,禅修者体验到全身只是生起和灭去而已。所有粗重坚硬的感受已经消融;全
身只有微细的振动。这阶段自然是非常喜乐,但还不是最终目标,你绝不可对它产生执
着。某些粗重的染污不净已被根除,但是在内心底层仍然还有。如果你继续以平等心观
察,所有潜藏深处的「行」将生起并灭去。当它们都根除后,你就体验到「无死」-超
越心、物,没有什么生起,也没有什么灭去-无法描述的涅盘境界。
任何人正确地用功,培养觉知与平等心,都将能达到这个阶段。但是每个人都必须自己
用功。
就好像有五盖:五个阻碍修行的敌人一样,也有五个朋友(五力):五种帮助支持你修
行的良好心力。假如你让这五个朋友保持纯净且强壮,将没有敌人可以打败你。
第一个朋友是信、信仰、信心。没有信心你就一直猜疑不安而无法用功。然而,如果信
心竟是盲目的,那将更是一个大敌。如果失去分辨是非的智能,丧失对正当信仰的正确
了解,那就是盲目的信心。你可能信仰某神或某某圣人;假如这是正信,有正确的了解
,你会记取某神或某圣人的特质,从中得到启发,并且自己培养这种特质。这样的信仰
才是有意义有帮助的。如果不会向信仰的对象学习他的特质,这就是盲目的信仰,有很
大的害处。
比如说,当你皈依佛陀,你应忆想佛陀的特质,并且学习培养那些特质。佛陀的主要特
质就是觉悟;所以皈依的对象事实上应该是觉悟本身,自己于己所开发培养的觉悟。我
们礼敬任何达到完全觉悟的人;意思是注重的是这个特质,不管它在那里出现,是哪个
教派或是哪个人都没有关系。而我们不应以仪式或典礼来礼敬佛陀,而应以实践他的教
导,走上正法的道路,从第一步持戒(sila)开始,到正定(samadhi),到智慧(
pabba),直到涅盘(nibbana)、解脱。
任何佛陀(觉者)都有如下的特质。他已根除了所有的贪爱、瞋恨与愚痴。他已征服了
所有的敌人、征服他内心的大敌,也就是他内心的染污不净。他完全了解正法的理论,
以及正法的应用。他怎么修,他就怎么教;他怎么教,他就怎么修;他的言行之间没有
落差。他的每一步都踏向正确的方向。他探究身内的宇宙,由此而明了了整个宇宙。他
充满了爱、慈悲、同享别人的喜悦,帮助迷途的人找到正道。他充满了完美的平等心。
如果你努力培养这些特质以达到最终目标,这样子的皈依佛陀才是有意义的。
同样地,皈依法也与教派无关;并不是要改变宗教信仰。皈依法事实上是皈依于道德、
主宰自心与智慧。任何能称为正法的教导应具有某些特质。首先,必须解释清楚,使得
人人能懂。必须能让人亲眼看见,亲身体验的实相,而不是想象。即使是涅盘的实相,
也应在亲身体验之后再接受。法必须能在当下带来有益的成果,而非只保证将来的利益
。法具有「自己来看」的特质;亲自尝试,不要盲从接受。一旦亲自尝试过,并且体会
到好处,你自然会想要鼓励并帮助别人也来试看看。在正道上每走一步,就越接近目标
;努力不会白费。在修行路上的起点、中途与终点,正法都一样有益。最后一点,具普
通智能的任何人,不管背景如何,都能修行正法并且体验其益处。有了这样的了解,皈
依法并且开始修行法,这样的信仰才真有意义。
同样的道理,皈依僧也与教派无关。已走在戒(sila)、定(samadhi)、慧(nibbana)的正
道上,且已达到第一阶段的解脱,已成为圣者的任何人,都是僧伽。他或她可能是任何
人,可能是任何外表、肤色或背景;这些都无关紧要。如果你见到这样的人而受启发,
并且努力去达到同样的目标,这样的皈依僧才是有意义的,是正确的信仰。
另一个朋友是努力(进)。如同信,努力也不应是盲目的。否则会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也不能得到预期的成果。努力的同时,必须对如何努力有正确的了解;那么努力才会对
进步非常有用。
另一个朋友是觉知(念)。觉知只能是对当下实相的觉知。我们不能觉知过去,我们只
能回忆过去。我们也不能觉知未来,我们只能对末来抱着期望或恐惧。我们必须培养出
觉知自己身内当下所呈现的实相的能力。
下一位朋友是专注(定),时时刻刻毫不间断地对实相保持觉知。必须没有任何想象、
任何贪爱,任何瞋恨;这才是正确的专注。
第五个朋友是智慧(慧)-不是从听闻开示,读书或智识分析所得来的智慧;必须体验
自己身内实相而开发的智慧,因为只有这体验得的智慧才能让你解脱。真智慧必须基于
自己身体的感受:对感受保持平等心,了解感受的无常本质。这是内心深处的平等心,
能让你在日常生活的起起伏伏中保持平衡。
内观的所有修行都有它的目的:使我们正确地生活,尽我们世俗的义务并且保持心的平
稳,自己保持安详快乐,并且也让别人安详快乐。如果你让这五个朋友强壮,你会有完
美的生活的艺术,并且过着快乐、健康、美好的生活。
为了你自己以及许多人的利益,在正法之道上前进吧!
愿所有受苦众生接触到纯净的法,从痛苦中解脱,享受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探索生命奥秘的真相――我看电影「露西」zt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
内观第八天开示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ZT)
十日内观开示--第三天[转载]几句粗话,不好听
[转载] 自我观察的重要 (自[葛印卡老师文集])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盘的分析(ZT)
内观第七天开示涅盘中是什么境界 ? 可說不可說 ?
十日内观开示--第一天[转载]菩提比丘∶五蕴与五取蕴
十日内观开示--第五天[转载][合集]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十日内观开示--第八天[转载]十日内观开示--第二天[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感受话题: 觉知话题: 平等话题: 粗重话题: 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