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这个版有无比较倾向于禅宗的
相关主题
转贴:禅净密三者关系的主要不同观点只能依附身心生存的识
宁玛祖师莲花生大师直接认为如来藏就是梵正法的隐没zt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始善恶由心
藏传佛教噶举派终有一天会领悟惠能的智能 -- 阿姜查法师答问
藏传佛教简介——噶举派轮回的科学研究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2013年贺岁祝福六祖坛经学习阅读兴趣小组
大手印 (转载)[俱乐部]慧能无伎俩 (转载)
古印度由小乘入大乘的世亲菩萨谁适合代表中国文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大手印话题: mahamudra话题: 念头话题: 慧能话题: mind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r
发帖数: 1414
1
感觉大多数帖子都走净土的方向
有点佛的基督版的感觉
G**W
发帖数: 1865
2
什麼是禅宗 ?
l****u
发帖数: 2166
3
有一些, 插不上话 , 估计。。。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大多数帖子都走净土的方向
: 有点佛的基督版的感觉

G**W
发帖数: 1865
4
這個算不算禪宗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卧轮禅师以断掉妄想为证悟菩提, 六祖闻后便开示:这是没有证悟自心如来的人所说
的话,如若依此「断掉妄想」为禅修,则是加深系缚、障碍开悟。所以这些是误解了「
禅」。随后六祖则开示在不断妄想、依境而起的念头之当下,就有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不垢不净之自心如来。所以禅乃是在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之间去寻觅本来面目 – 自
心如来藏,而不是在断妄想上用心。
当然,在参禅寻觅自心如来之时,因心专注而发起定力,然而这定力并不是「禅」的标
的,而是条件。若妄念纷飞,心则太粗,根本无法参究;当正知见具足之后,专注参禅
之时,妄念自然不起,定力随增,心则转细,方能于缘熟之时一念相应,而亲见自己未
生前之本来面目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
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開示我們說纵然能够灭掉所有见闻觉知,而住于心一境中,这仍然是意识分别定境中寂
静法尘的境界,仍然不是禅宗开悟明心的境界。
《大乘起信论》卷1:「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
名觉,即是不觉。」
圣 马鸣菩萨也破斥过以定为禅,在前一念起于烦恼,而在下一念加以制伏,另烦恼不
出生;这样的境界在世俗人中虽然能称为觉悟,其实这在佛门中根本就不是开悟。因为
这些「以定为禅」这样的修行,无法证得自心 – 如来藏故。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
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
所以 六祖大师就破斥过这样的知是,他们把妄想灭掉而不让妄想再出生,这叫作「将
灭止生」,是为外道法。而禅宗所证悟之标的乃是无始以来本来就在、从来没有出生过
的自心如来藏,尽未来际也都不会灭,所以是真正的「不生不灭」。所以这些误认「以
定为禅」的修行,正是 六祖所破斥的外道也。
t******h
发帖数: 177
5
禅修的人会比较老老实实的修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人口舌是非。口舌是非,说明对
心的观照还没到位。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大多数帖子都走净土的方向
: 有点佛的基督版的感觉

l****u
发帖数: 2166
6
所有的教导都指向相同的方向- 净土,刷版的那个喇嘛的开示, 放生, 挂旗,真善美
, 禅宗, 菩提。。。
他们适合于不同的性格,意识水平。

【在 t******h 的大作中提到】
: 禅修的人会比较老老实实的修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人口舌是非。口舌是非,说明对
: 心的观照还没到位。

b**d
发帖数: 7644
7
对的。 飞机的第二可开发战场。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大多数帖子都走净土的方向
: 有点佛的基督版的感觉

P****S
发帖数: 2286
8
这个版的版主好像有一个禅宗俱乐部。您可以去那里看看。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大多数帖子都走净土的方向
: 有点佛的基督版的感觉

d******r
发帖数: 5008
9

一种装B的学问。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什麼是禅宗 ?
z**n
发帖数: 22303
10
恒河大手印算不算你所说的禅宗?
谛洛巴口传那若巴的二十八颂大手印教授
恒河大手印偈颂
Tilopa's Mahamudra Instruction to Naropa in Twenty Eight Verses.
谛洛巴口传那若巴的二十八颂大手印教授
敬礼金刚空行!
Homage to the Eighty Four Mahasiddhas!
Homage to Mahamudra!
Homage to the Vajra Dakini!
敬礼八十四位大成就者!
敬礼大手印!
敬礼金刚空行母!
大手印法虽无表,然于上师具苦行,
具忍具慧那若巴,具种修心如是行。
Mahamudra cannot be taught. But most intelligent Naropa,
Since you have undergone rigorous austerity,
With forbearance in suffering and with devotion to your Guru,
Blessed One, take this secret instruction to heart.
大手印[本]无可教导,但聪慧的那若巴,
在你经受严酷的苦行中具足了忍耐和对你上师的虔诚,
幸运的人,牢记这秘密的教授。
譬如虚空无所依,大手印亦无依境,
住于任运境界中,定从系缚证解脱。
Is space anywhere supported? Upon what does it rest?
Like space, Mahamudra is dependant upon nothing;
Relax and settle in the continuum of unalloyed purity,
And, your bonds loosening, release is certain.
无论何地虚空有所依吗?虚空依于什么呢?
就像虚空,大手印也无所依。
松坦自心安住于完全任运的心相续中,
这样,束缚会自然解开,解脱是决定的。
譬如以眼观察虚空无所见,如是以自心观本净妙明心,
一切邪妄分别消除证觉地。
Gazing intently into the empty sky, vision ceases;
Likewise, when mind gazes into mind itself,
The train of discursive and conceptual thought ends
And supreme enlightenment is gained.
注视于寂寥的虚空大界时,视觉(能力)停止了。
同样的,当心识观察到心本身时,
漫生的分别思虑停止了,
无上妙智俱时证得。
譬如空中云雾散,本无住者及去者,
分别识浪生于心,观心本净浪自灭。
Like the morning mist that dissolves into thin air,
Going nowhere but ceasing to be,
Waves of conceptualization, all the mind's creation, dissolve,
When you behold your mind's true nature.
就像晨雾消散于空中,
没去往哪里却消失不见了。
由自心造作而起的分别思虑的波浪也会消散,
当你证见心的真实本性的时候。
譬如空离一切色,黑白等色不能染,
妙明心亦离诸色,善恶白黑不能染。
Pure space has neither colour nor shape
And it cannot be stained either black or white;
So also, mind's essence is beyond both colour and shape
And it cannot be sullied by black or white deeds.
虚空本身既没有任何颜色也不具任何形状,
它不会被黑白的色所沾染,
心的本质也同样超越了形色,
它不会被或善或恶的行为(黑或白的行为)所沾染。
譬如晴明日光照,千劫黑暗顿开朗,
本净妙心放光明,多劫轮回业障消。
The darkness of a thousand aeons is powerless
To dim the crystal clarity of the sun's heart;
And likewise, aeons of samsara have no power
To veil the clear light of the mind's essence.
长劫的黑暗无力暗淡太阳的清净光明,
同样的,漫长的轮回无力掩盖住心本质的清净光明。
虚空言说强安立,虚空究竟离言诠,
觉心虽亦强言释,究竟成就实离言。
Although space has been designated "empty",
In reality it is inexpressible;
Although the nature of mind is called "clear light",
Its every ascription is baseless verbal fiction.
虽然虚空被指定为“空无一物”,
实际上它是不能被语言表达的;
虽然心的本性被称作“清净光明”,
这也不过是言语上的虚言表达罢了。
要知心性本同空,无余摄尽一切法。
The mind's original nature is like space;
It pervades and embraces all things under the sun.
心的原始本性就像虚空一样;
它遍摄于世间万法之中。
身离诸作安闲住,语离尘声空谷音,
意离思量比对法。
Be still and stay relaxed in genuine ease,
Be quiet and let sound reverberate as an echo,
Keep your mind silent and watch the ending of all worlds.
安闲下来,保持放松于离于造作的自在之中,
安静下来,让所有的声音成为他自己的回响。
保持心寂静,观照世间万相的消融。
如竹中空持此身,心合超绝言思空。
安住任运无取舍,无著心契大手印,
恒修决证正菩提。
The body is essentially empty like the stem of a reed,
And the mind, like pure space, utterly transcends the world of thought:
Relax into your intrinsic nature with neither abandon nor control -
Mind with no objective is Mahamudra -
And, with practice perfected, supreme enlightenment is gained.
身体的本性是空的就像芦苇的杆。
心的本性就像纯净的虚空,完全的超越了普通分别思虑的世界。
放松身心进入你固有的本性当中,既无须舍弃亦无须控制,
没有任何目的性的心就是大手印
通过完美的修习,无上妙智即会证得。
密咒典及波罗蜜,种种经律与法藏,
各各论义宗派等,皆非光明大手印。
The clear light of Mahamudra cannot be revealed
By the canonical scriptures or metaphysical treatises
Of the Mantravada, the Paramitas or the Tripitaka;
The clear light is veiled by concepts and ideals.
大手印的清净光明不能够通过对内典、纯哲学的论义、波罗蜜或三藏的学习而被显现,
因为[心的]清净光明会被[僵化的]观念分别所掩盖。
由生分别障明印,反失所守三昧耶,
永离分别不著意,自生自灭如水波。
若顺无住无缘谛,即守破暗三昧耶。
By harbouring rigid precepts the true samaya is impaired,
But with cessation of mental activity all fixed notions subside;
When the swell of the ocean is at one with its peaceful depths,
When mind never strays from indeterminate, non-conceptual truth,
The unbroken samaya is a lamp lit in spiritual darkness.
行者若拘泥于死板的戒条,真实的誓约会受到损害,
而通过中止精神上的造作,所有僵化的观念分别会自行消散。
恰如波浪自生自灭于大海。
当内心不再迷执于妄念之中,非概念的真实性
——无损的誓约像明灯一样照亮精神上的无明。
若离分别无所住,一切法藏无余见。
Free of intellectual conceits, disavowing dogmatic principles,
The truth of every school and scripture is revealed.
从善于思虑的妄想中解脱出来,拒绝教条般的原则,
[实践于实修,这样]每一个学派和经典的实义会被揭示出来。
若依此义脱轮回,并能烧除诸罪障,
此是教内大明灯。
Absorbed in Mahamudra, you are free from the prison of samsara;
Poised in Mahamudra, guilt and negativity are consumed;
And as master of Mahamudra you are the light of the Doctrine.
全身心投入到大手印之中,你就会从轮回之牢解放出来;
安然于大手印,罪业和烦恼就会被销毁。
并且作为大手印之师,你会是教义中的一盏明灯。
不信此义愚夫辈,彼常飘溺生死流。
未出秽苦之愚夫,应哀悯彼令依师,
得师加持而解脱。
The fool in his ignorance, disdaining Mahamudra,
Knows nothing but struggle in the flood of samsara.
Have compassion for those who suffer constant anxiety!
Sick of unrelenting pain and desiring release, adhere to a master,
For when his blessing touches your heart, the mind is liberated.
愚蠢的人因为他的无知,鄙弃大手印,
他们什么都不懂得只会在轮回之流中挣扎。
不断遭受[烦恼]煎熬的人们,怜悯自己吧,
厌离无情的烦恼,渴望解脱吧,忠于一位大师,
因为当他的加持(祝福)触及到你的内心时,你的心灵就会获得自由。
吁嗟乎!
流转轮回者,毫无义利唯是苦,
有所作亦无义利,观心最殊胜。
KYE HO! Listen with joy!
Investment in samsara is futile; it is the cause of every anxiety.
Since worldly involvement is pointless, seek the heart of reality!
嘻嘻!听我说!
在轮回中投入精力是没有希望的;它是引起一切烦恼的源泉。
既然世俗的牵绊是无意义的,去寻觅真实的心性吧!
若离执计是见王,若无散乱是修王,
若无作求是行王,若无所住即证果。
In the transcending of mind's dualities is Supreme vision;
In a still and silent mind is Supreme Meditation;
In spontaneity is Supreme Activity;
And when all hopes and fears have died, the Goal is reached.
超离心的二元分别即是无上的见,
安闲下来寂静自心即是无上的修;
(让一切)自行变化,[不加取舍]即是无上的行为;
当所有的希望和恐惧都消亡了,即获证妙果了。
越所缘境心体现,无所住道即佛道,
无所修境即菩提。
Beyond all mental images the mind is naturally clear:
Follow no path to follow the path of the Buddhas;
Employ no technique to gain supreme enlightenment.
超脱于任何心投射之境相心自行明净;
住无所住道即是住觉者之道;
不加任何修整即可获证无上的妙智;
嗟乎!
于世间法善了知,无常法如梦如幻,
梦幻实义本无有,知则当厌离于彼,
舍诸贪嗔轮回法。
KYE MA! Listen with sympathy!
With insight into your sorry worldly predicament,
Realising that nothing can last, that all is as dreamlike illusion,
Meaningless illusion provoking frustration and boredom,
Turn around and abandon your mundane pursuits.
唉!听我说!
洞悉你可怜的世俗窘境,
要认识到(世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常存,它们只是些如梦般的假像,
无意义的假像只会引生伤害和厌倦,
转变自己放弃世俗中的追求。
依于山侧洞穴居,恒住无作任运境,
得大手印亦无得。
Cut away involvement with your homeland and friends
And meditate alone in a forest or mountain retreat;
Exist there in a state of non-meditation
And attaining no-attainment, you attain Mahamudra.
远离你的故土及亲友,
隐居在森林或山洞里独自禅修,
安住于无修的境界中,
成就无所得(无学之位),你即证得大手印。
譬彼大树枝分可万千,
齐根倒断万千枝分萎,
断心意根生死枝分亦全枯。
A tree spreads its branches and puts forth leaves,
But when its root is cut its foliage withers;
So too, when the root of the mind is severed,
The branches of the tree of samsara die.
大树开枝散叶,
可当它的根被砍断,它的枝叶就会枯萎,
同样的,当心识之根被切断,
轮回之树的枝叶亦会枯死。
譬彼千劫所集暗,得大明炬暗立遣,
如是自心刹那光,多劫无明障顿除。
A single lamp dispels the darkness of a thousand aeons;
Likewise, a single flash of the mind's clear light
Erases aeons of karmic conditioning and spiritual blindness.
仅一盏灯即可驱散长劫的黑暗,
同样的,即使仅刹那证见心的清净光明,
亦可消除万年的业障和精神上的无明。
噫嘻!
有心之法不得离心义,有为之法不得无为趣,
欲达真实离心无为胜义趣,任运持心安住本明体。
KYE HO! Listen with joy!
The truth beyond mind cannot be grasped by any faculty of mind;
The meaning of non-action cannot be understood in compulsive activity;
To realise the meaning of non-action and beyond mind,
Cut the mind at its root and rest in naked awareness.
嘻嘻!听我说!
超离于心识的的真相不可能用心识的官能(分别心)去掌握,
离于造作的内义不能够在习惯性的造作中被领会,
若要体证离于造作的、超离于心识的真实性,
砍断心识的根部(分别住著)而休息于任运(赤裸)的觉受之中。
分别垢水自当返澄清,障修诸显亦各自寂隐,
无取舍心光发而解脱。
Allow the muddy waters of mental activity to clear;
Refrain from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ojection -
leave appearances alone:
The phenomenal world, without addition or subtraction, is Mahamudra.
欲让精神上分别造作的浊水清澈下来,
安住于无取无舍,让一切自生自灭。
离于增减的法尔界,即是大手印。
了本无生无始习垢净,亡诸执计安住无生境,
凡所显现即是自心法。
The unborn omnipresent base dissolves your impulsions and delusions:
Do not be conceited or calculating but rest in the unborn essence
And let all conceptions of yourself and the universe melt away.
无生遍存的体性能消解你的欲望和妄念,
不要自负聪明地去臆测,简单的休息在无生的体性中,
让你自身的所有妄念和世间万相自行消融。
超脱边执得殊胜见王,
超深广量得殊胜修王,
离断边品得殊胜行王,
能无所住得最殊胜果。
The highest vision opens every gate;
The highest meditation plumbs the infinite depths;
The highest activity is ungoverned yet decisive;
And the highest goal is ordinary being devoid of hope and fear.
最高的见打开所有(法义)之门;
最高的修尽证无限深广(的境界)。
最高的行为不会受到(外缘)影响而坚定不移;
最高的果是离却希惧的平常心。
行者初得觉受如瀑流,中如恒河畅流而闲缓,
后如平水子母光明会。
At first your karma is like a river falling through a gorge;
In mid-course it flows like a gently meandering River Ganga;
And finally, as a river becomes one with the ocean,
It ends in consummation like the meeting of mother and son.
开始你的业障象河流穿过峡谷的瀑布;
中间过程它像静蜿而行的恒河流动;
最终,就像河流融汇于大海,
它圆满终止于母子光明相融会。
劣慧异生未堪善安住,可于明点气脉诸要门,
以多支分方便摄持心,调令任运安住于明体。
If the mind is dull and you are unable to practice these instructions,
Retaining essential breath and expelling the sap of awareness,
Practising fixed gazes - methods of focussing the mind,
Discipline yourself until the state of total awareness abides.
心智愚钝无力修习此等教授者,用
持住必要的风息、有意识射尽风息,
专注于一缘 —— 等各种集中心智的方法
训练你自己,直到所有的觉受境界可以继续进展下去。
若依业印增现空乐明,须知加持双运之福智,
导自顶轮缓降不可泄,渐提令遍全身一切轮。
When serving a karmamudra, the pure awareness of bliss and emptiness will
arise:
Composed in a blessed union of insight and means,
Slowly send down, retain and draw back up the bodhichitta,
And conducting it to the source, saturate the entire body.
But only if lust and attachment are absent will that awareness arise.
在服务于业印的时候,
纯粹的极乐和空性觉受将会产生。
凭依深见和技巧的善妙的结合平静自己,
缓降、任持、旋返菩提心,
将它送回源处,遍满全身。
但仅在贪乐之欲和攀著之心不存在时,如此觉受才会产生。
绝离贪故空乐明方显,长命黑发相饱如满月,
光彩焕发力大如狮子,愿共速得安住胜成就。
Then gaining long-life and eternal youth, waxing like the moon,
Radiant and clear, with the strength of a lion,
You will quickly gain mundane power and suprem enlightenment.
而后得以长寿、黑发、相饱如月(无皱纹),
容光焕发,皮肤洁净,有着狮子般的力气,
你将很快获证世间悉地(成就)和无上的妙智。
此大手印极心要口诀,具堪能种众生恒受持。
May this pith instruction in Mahamudra
Remain in the hearts of fortunate beings.
愿此大手印的精要教授留在有幸的众生心中。
Colophon
跋:
Tilopa's Mahamudra Instruction to Naropa in twenty Eight Verses was
transmitted by the Great Guru and Mahasiddha Tilopa to the Kashmiri Pandit,
Sage and Siddha, Naropa, near the banks of the River Ganga upon the
completion of his Twelve Austerities. Naropa transmitted the teaching in
Sanskrit in the form of twenty eight verses to the great Tibetan translator
Mar pa Chos kyi blos gros, who made a free translation of it at his village
of Pulahari on the Tibet - Bhutan border.
谛洛巴口传那若巴的二十八颂大手印教授是伟大的上师、大成就者谛洛巴在克什米
尔学者、智者、成就者那若巴完成他十二大苦行后,在恒河岸边附近传授给他的。那若
巴以梵文二十八颂的形式将这份教授传给伟大的西藏译师玛尔巴·法慧,玛尔巴译师在
他的乡村(,位于西藏—不丹交界处的)普拉哈里将它意译为藏文。
This text is contained in the collection of Mahamudra instruction called the
Do ha mdzod brgyad ces bya ba Phyag rgya chen po'i man ngag gsal bar ston
pa'i gzhung, which is printed at the Gyalwa Karmapa's monastery at Rumtek,
Sikkim. The Tibetan title is Phyag rgya chen po'i man ngag, or Phyag rgya
chen po rdo rje'i tsig rkang nyi shu rtsa brgyad pa.
原文被收集在一本题名《Do ha mdzod brgyad ces bya ba Phyag rgya chen po'i
man ngag gsal bar ston pa'i gzhung》的大手印教授集中。这本书由噶玛巴尊者(大
宝法王)驻锡地锡金隆德寺出版。原文的藏文标题是Phyag rgya chen po'i man ngag
(大手印要门),或Phyag rgya chen po rdo rje'i tsig rkang nyi shu rtsa
brgyad pa(金刚大手印二十八颂)。
This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has been done by Kunzang Tenzin in 1977, after
transmission of the oral teaching by Khamtrul Rinpoche in Tashi Jong,
Kangra Valley, India.
这份英译本是昆桑·丹增(Kunzang Tenzin)经印度康拉山谷札西宗康楚仁坡切口
头传授后,于1977年完成的。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大多数帖子都走净土的方向
: 有点佛的基督版的感觉

相关主题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2013年贺岁祝福只能依附身心生存的识
大手印 (转载)正法的隐没zt
古印度由小乘入大乘的世亲菩萨善恶由心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z**n
发帖数: 22303
11
顶果钦哲法王关于四瑜伽:专一、离戏、一味、无修的开示:
佛教的修行之道可广泛地分为因乘和果乘两大系统来加以阐述。因乘包括了小乘及
一般大乘,讲述五道;果乘即密咒乘,则谈四瑜伽;专一、离戏、一味和无修。四瑜伽
的教授着重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融合。
专一瑜伽
40、
依于静相相续动念断;
于动相中静相自性倚。
动静不二住于平常心;
证悟专一境中诵嘛呢。
一般而言,心有动、静两面。有时候,心是宁静无念的,像一潭静水,就是静相。
最后,念头必从中生起,就是动相。然而在实相上,虽然静中多少有些念头的活动,但
实际上,两者之间并无分别――静的本性是空,动的本性也是空,动、静只是心的两个
名相罢了。
大部分时候我们不曾留意心的状态,也不会注意心是静的还是动的;当你禅修时,
一个念头可能从心中生起,例如逛街的念头,如果你觉察到这个念头,让它自行消融,
就是念头的结束。但如果你还停留在不知念头生起的状态中,任由它发展下去,就会引
生第二念――生起想要休息一下的念头,霎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站起来并准备去市场
了。很快地,许多念头和想法随之而起――要买这个、要卖那个等。这时你已和持诵嘛
呢咒相隔遥远了。
念头不断生起是很自然的,重点在于不要试着阻止,因为那是不可能的,而是要让
它们解脱。做法就是住于离戏状态中,让念头自生自灭,不与任何他念串连。当你不再
持续念头的迁动时,它们就会不留痕迹地自行消融。当你不再用造作来扰乱静止之心时
,你就能不费力地住于心的本然寂静中。有时,你让念头流动,注视着它们后面那不变
的自性;有时,突然切断念头之流,注视着赤裸的觉性。
无数的念头和记忆在心中生起,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气所搅动。一个接着一个,每
个念头似乎已经消失,但只是被下一个念头取代;轮到下个念头,在它让路给未来的念
头之前,也仅是短暂的现前一念。每个念头都会重拾前一念的动量,所以随着时间流逝
,一串念头的影响力也增长了,这就是『迷妄之链』。如同我们所说的念珠,实际上是
成串的珠子。因此我们也常称心是短暂念头的相续,这样连绵的念头构成了意识之流―
―心河,心河通向存在的大海。我们相信心是一个实体,是奠基在不充分的探讨上。我
们相信心今日所见之河和昨日所见一样,但事实上,河水连一秒钟都未曾停歇――昨日
之河的河水肯定现今已成了海洋的一部分。同样的事实也发生在从早到晚流过心河的无
数念头上。我们的心河只是许多短暂念头的相续,没有一个你可以指出为心的单独个体
存在。
现在如果我们依照中观的逻辑来探查念头的过程,很明显地,过去的念头已经死了
,就像尸体一样。未来的念头尚未出生。至于现在的念头,也不能说它们有任何属性,
如位置、颜色或形状等;它们不留痕迹,无处可觅。事实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念头
之间并无任何可能的接点。如果过去念和现在念之间有任何真实的连续性存在于其间的
话,就表示过去念是现在,或现在念是过去;如果过去真的能以这种方式延伸到现在,
那未来也必定已经是现在了。但无论如何,由于对念头真实本性的无知,我们保持这种
习性,将念头视为不断的连结、一个接一个,此乃迷妄的根本。正是这个习性,使我们
愈来愈被念头和情绪所控制,直到全然迷乱为止。
觉知念头的生起,并平息那些攻击你的念头波浪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嗔是一种极
具破坏力的习气,能毁掉你在其他方面可能拥有的一切美好功德。没有人喜欢和发怒者
在一起;蛇的外表并没有天生骇人之处,但因为蛇通常具有攻击性,只要一看到他们,
就令人心生恐惧、厌恶。不管是人或蛇,如此强烈的嗔恨,只是未曾检视恶念日积月累
的结果。如果在嗔念生起的一刹那,你了知嗔念是什么,并明白它有多么负面,你的愤
怒就会自动平静下来,可以与任何人好好相处。相反地,如果你让第一嗔念引生第二嗔
念,马上就无法控制怒气,甚至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惜要毁掉你的敌人。
但请千万牢记,念头只是诸多因素与短暂机缘和合的历程。无论念头好坏,都没有
具体的存在。只要一个念头生起,你了知它的空性,它就无力产生第二念,迷妄之链将
在当下停住。如前所述,这并不表示你要试着压抑心的原创力,或应尝试用特殊的对治
法去止住每个念头;单单只要了知念头的空性,让它们安住在宽坦的心境中,心的纯净
本性,质朴不变,就会住于明明不动中。
至于禅定的两种方式:『止』和『观』,『止』提供『观』的基础,使『观』能够
打开心的本性,让你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如果『止』的基础不稳固,『观』也不会稳固
,你将很难控制妄念。因此修行专一瑜伽,住于不动的明觉中是很重要的。
离戏瑜伽
41、
择分俗谛确立胜义谛;
于胜义中俗谛互倚现。
二谛无别本然离戏境;
于不造作见中诵嘛呢。
就一般的世俗谛而言,我们可能会接受这个现象界可被分割成许多不可分的微小粒
子,但中观的逻辑则证明,这样的粒子从未单独或永久存在。若是这样,我们怎能说物
体是真实地存在呢?同样地,虽然我们试着将心分解为不可再分割的瞬间意识,我们也
发现它们在究竟上是毫无任何实体存在的。
了悟这个空性――无任何真实存在――的相续和遍布,就是了悟胜义谛。这是心的
本然状态,离于任何障碍。在这种状态下所看到的一切现象,就如诸佛所见般如梦如幻
。在这种状态下,念头不会引发烦恼或造业;在顺境时不会产生骄慢或贪执,遇逆境时
则快速转化为逆增上缘。举例来说,遇到令你讨厌的人,不但不会发怒,反而会帮你生
起慈悲,成为一个了知胜义谛与菩提心不可分的机缘。如果你不能放弃对事物的执着,
那只是因为你无法了悟其空性。一旦你了悟空性,就不再为如梦的成功骄傲或因如梦的
失败而沮丧。
有些人发现他们身处在美丽舒适、富裕安全的环境下,而有些人却活在危险恶劣、
贫瘠匮乏的环境里;这些不是偶然也非精心设计的结果。出生在好地方是前世布施、乐
于助人及行善的结果;而出生在不堪的生存环境,是因为过去生中攻击、监禁•&
#8226;••••等伤害他人的结果。现象并非造物主的杰作,只
是许多因缘和合所显现的产物,就如同雨后阳光照耀,天空现出的彩虹一样。因此,这
辈子你所得到的快乐、健康、富贵、人见人爱,或不快乐、贫穷、疾病缠身、被人轻视
,也是你过去累世诸多行为的后果。的确,情器世间的种种只是许多短暂缘起遇合的结
果,这就是一切现象是如此无常、不断历经变化的原因。
所以当你深入检视任何事,总会碰到空性,也唯有空性而已;空性是每件事的究竟
本性。身为一个在资粮道或加行道上的初学者,我们对空性还没有真正的体悟。我们知
道有烟代表有火,但烟不是火,不过循着烟我们可以发现火。同样地,空性见和对空性
的真正体悟是不同的,了解这点非常重要;但追随这个见,并逐渐熟悉它,我们将离于
任何概念或理论,而达到对空性的真实了悟,这就是对中观的究竟体解;不可分的二谛
、显空合一。
一切现象的空性就是胜义谛,而它们显现的方式就是世俗谛。藉着对世俗谛的分析
,你将了悟胜义谛,因为胜义谛是一切事物的究竟本性。如果全世界――所有陆地、山
脉和森林――都被破坏殆尽而彻底消失,只有遍一切的虚空存留下来,同样的情形也会
发生在当你真正了悟世俗现象并不是以有形的实体存在时;除了遍一切处的空性外,不
留一物。但只要你仍然相信世俗谛是坚固的、有形的存在,就永远无法了悟胜义谛。一
旦你了悟胜义谛,你就会明白个中奥妙――整个世俗现象无穷的展现――无异于一个妄
想或迷梦,于焉你将无任何的贪执。了悟显空为一,即是所谓的离戏,或离于一切概念
的限制,离于一切造作。
二谛并非两个分离的个体,像牛的两只角般,它们只是本性的『显』相和『空』相
而已。先对这个见有了智识上的了解后,再开展对显空不二的直接体悟和信心。了悟二
谛的不可分,是一种甚深的体悟,完全超越任何的智识概念,这就是离戏瑜伽。安住在
此见上,持诵六字大明咒。
一味瑜伽
42、
于外相上断除心贪执;
于心性上外相假穴塌;
心相不二无尽大开展;
证悟一味境中诵嘛呢。
客观事物向我们主观显现的方式,是心的作用使然。事物对我们来说,不管是清净
或染污、好或坏、吸引人或讨人厌,端赖己心对它们的感知方式,就像寂天菩萨在提及
地狱道时所说的:
烙铁地基谁人造?
烈火圈围何由来?
皆因恶念所从生。
事实上,当你的感官接触到某物时,这个物体所扮演的唯一角色,就是促发你意识
的认知作用。从那时起,由于受到宿习和过去经验的影响,当你的心对此物体有所反应
时,整个过程则是完全主观的。因此,当你的心充满了愤怒,整个世界似乎成了地狱;
当你的心是平和的,离于任何的执着或成见,且无论你做什么都如法时,你体验到的每
件事都是本然清净的。佛视地狱如同净土;染污的众生看净土则像地狱。
我们被妄念所染的认知也是如此,就像一个黄疸病人的视觉受到胆汁的影响,使他
把白色的海螺看成黄色。由于执着使心将妄念投射于外相上,当心一感知到某物时,就
马上执取那个认知,然后评估它是喜欢的、讨厌的或中立的,最后以这个扭曲的认知为
基础,做出贪爱、厌恶或漠不关心的行为而造业。
为了要切断心的执着,应了知万法皆空,就像你所见海市蜃楼的水一样。美丽的形
相对心没有任何利益,丑陋的外表也无从伤害心,斩断希望与恐惧、喜好与厌憎的系缚
,在了知一切现象无非心的投射中,安住于平等舍。
一旦你了知心的真实本性,这整个虚构的世俗外相和你对它们的执着就会塌陷,好
和坏、净和垢便丧失其强制特性而融成一味,你将达到如米勒日巴尊者的证悟境界;对
铁与金没有丝毫分别。当冈波巴供养他黄金和茶时,米勒日巴说:『我是一个老人,不
需要黄金,也没炉子可煮茶。』安住在此见上,持诵六字大明咒。
无修瑜伽
43、
心之自性明空本解脱;
明觉任运心念自清净。
心觉不二于一明点中,
无修法身境中诵嘛呢。
心的究竟本性是本然明觉,念头从中散发,就像光从太阳辐照出一般。一旦了悟这
个心的本性时,妄念会消失,如同云在虚空消散。心的本性离于染污,无生、住、灭;
以密咒乘的词汇来说,就称为本然相续之心,或住于当下的离戏。在佛经中也提到,如
《般若菠萝蜜多经》中所说:
心,
心不存在,
其相为明。
当你检视静相的心、动相的心和这个能了知动静二相的心,无论你花多久时间去找
『心』,除了空,你找不到任何东西:心无形、无色、无体,这是心的『空』相。但心
能够知道事情、感知现象界的无穷变化,这是心的『明』相。空、明不二,就是本然相
续之心。
现在,你心的明性被妄念所障蔽,但当此障碍清除时,你会开始揭显觉性的光辉,
直至念头一生起就立刻解脱的境界,好似水上之画,才画下就消失无踪。以这种方式去
体悟心,就会探触到根本的佛性,此即第四灌顶的修行。当心的本性被了知时就称做涅
磐,当它被妄念障蔽时就称做轮回;然而不管轮回或涅磐,从未与这个究竟的相续分离
过。当对明觉的证悟达到炉火纯青时,妄念的堡垒将被攻破,可一劳永逸地进驻超越禅
修的法身殿。此时不再有座上和座下的分别,证量将不费力地得以稳固,这就是无修瑜
伽。住在法身的无尽空中,持诵六字大明咒。
归结之,专一瑜伽着重在调伏自心,离戏瑜伽建立『观』,这两者在一味瑜伽的证
量中合而为一,当此证量不可动摇时,就是无修瑜伽。
密咒乘的四瑜伽和经乘的五道相对应,因此把经乘和密续的见、修、行结合在一起
是很重要的。所有不同层次的法教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断除烦恼,因此它们彼此是完
全一致的。许多不同的法教支派反映了不同弟子的需求和不同上师的智慧,实际上是同
一条河流。
举世无双的达波医师――尊贵的冈波巴大师,先承事一位噶当派上师,并修习大乘
道,后来在米勒日巴尊者足下修行密乘的大手印、拙火和其他那诺六法,成为噶举派的
传承祖师之一。伟大的噶当派上师以经乘的修持而闻名,也教导弟子大手印的完整次第
和那诺六法等,他们善巧地将这些修行融合在一起。不要忘了,重点不在于我们的修行
属于经乘或密乘、在这个或那个层级,而在于它是用来做为有效对治执着和烦恼的法门
Y**u
发帖数: 5466
12

讲的挺好的, 俺也引一段为注脚
法融禅师问:“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四祖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
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
付于汝。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顶果钦哲法王关于四瑜伽:专一、离戏、一味、无修的开示:
: 佛教的修行之道可广泛地分为因乘和果乘两大系统来加以阐述。因乘包括了小乘及
: 一般大乘,讲述五道;果乘即密咒乘,则谈四瑜伽;专一、离戏、一味和无修。四瑜伽
: 的教授着重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融合。
: 专一瑜伽
: 40、
: 依于静相相续动念断;
: 于动相中静相自性倚。
: 动静不二住于平常心;
: 证悟专一境中诵嘛呢。

d******r
发帖数: 5008
13

法融曰:汝坑爹否?! 既如此何付于吾? 若随吾心,必不受焉! 如若受之,必逆吾心也。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的挺好的, 俺也引一段为注脚
: 法融禅师问:“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 四祖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
: 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
: 付于汝。

b*******s
发帖数: 954
14
"一般而言,心有动、静两面。有时候,心是宁静无念的,像一潭静水,就是静相。
最后,念头必从中生起,就是动相。然而在实相上,虽然静中多少有些念头的活动,但
实际上,两者之间并无分别――静的本性是空,动的本性也是空,动、静只是心的两个
名相罢了。"
谢谢转载。我一直不理解这个静动无分别?困惑很久了...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顶果钦哲法王关于四瑜伽:专一、离戏、一味、无修的开示:
: 佛教的修行之道可广泛地分为因乘和果乘两大系统来加以阐述。因乘包括了小乘及
: 一般大乘,讲述五道;果乘即密咒乘,则谈四瑜伽;专一、离戏、一味和无修。四瑜伽
: 的教授着重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融合。
: 专一瑜伽
: 40、
: 依于静相相续动念断;
: 于动相中静相自性倚。
: 动静不二住于平常心;
: 证悟专一境中诵嘛呢。

b*******s
发帖数: 954
15
Mahamudra原来是大手印,呵呵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恒河大手印算不算你所说的禅宗?
: 谛洛巴口传那若巴的二十八颂大手印教授
: 恒河大手印偈颂
: Tilopa's Mahamudra Instruction to Naropa in Twenty Eight Verses.
: 谛洛巴口传那若巴的二十八颂大手印教授
: 敬礼金刚空行!
: Homage to the Eighty Four Mahasiddhas!
: Homage to Mahamudra!
: Homage to the Vajra Dakini!
: 敬礼八十四位大成就者!

b*******s
发帖数: 954
16
......
其实不管是净土还是基督教。如果心里时时都能存感激,是不是也就到了彼岸了?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大多数帖子都走净土的方向
: 有点佛的基督版的感觉

c***h
发帖数: 2262
17

禅宗,看了很久,不懂
所以不讨论,不传播,不予置评。
人生有限,我是属于下等根器,脑袋迟钝IQ不足的那种,不想耗脑力了。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大多数帖子都走净土的方向
: 有点佛的基督版的感觉

g*******r
发帖数: 1414
18
禅宗也门派林列
不过俺最喜欢禅宗六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感觉这个就把禅宗,甚至佛的智慧都点到一定深度了
考虑到他本人原是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伙夫
本身就是对他这句话的最好的证明
d******r
发帖数: 5008
19
伙夫啊,俺的下家。
俺杀猪,他烹肉。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禅宗也门派林列
: 不过俺最喜欢禅宗六祖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感觉这个就把禅宗,甚至佛的智慧都点到一定深度了
: 考虑到他本人原是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伙夫
: 本身就是对他这句话的最好的证明

l****u
发帖数: 2166
20
同敬佩六祖 - 欢迎交流啊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禅宗也门派林列
: 不过俺最喜欢禅宗六祖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感觉这个就把禅宗,甚至佛的智慧都点到一定深度了
: 考虑到他本人原是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伙夫
: 本身就是对他这句话的最好的证明

相关主题
终有一天会领悟惠能的智能 -- 阿姜查法师答问[俱乐部]慧能无伎俩 (转载)
轮回的科学研究谁适合代表中国文化?
六祖坛经学习阅读兴趣小组佛说净业障经一卷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T*****n
发帖数: 2456
21
【转载】六祖慧是文盲吗?
过去,很多人都认为六祖慧能大师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认为慧能
大师在听了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后,心有所悟,往黄梅,求法于五祖座下,
因为他根深机利,得五祖心法与衣钵。成为永恒不朽的一代宗师,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之
奇葩。慧能大师真的是一个文盲吗?饶宗颐教授的“六祖与新州”和净因法师的“慧能
之南禅”的讲座,可以给大家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六祖并不是目不识丁,而是一个有
相当文化素养的人”。
一、 深厚的文化底蕴新州哺育着慧能成长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就从哺育慧能大师成长的新州谈起。《通典》卷
184:“新州郡新州(今新兴县),秦属南海郡,两汉属合浦郡。晋分置新宁郡,宋、
齐因之。梁置新州。隋属信安郡,大唐亦为新州,或为新兴郡。领县三:新兴、永顺、
索庐。”《通鉴》卷158:梁武帝“大同中征俚有功,为新州助防。”这两则史实充份
体现了历代统治者,是非常重视对新州管治,也说明新州在历史上之地位;《陈书》世
祖纪:“文帝天嘉四年七年(571)新州刺史庐子雄。”《隋书》杜僧明传:(563)新
州刺史华皎进平南将军。”从新州设刺史官,并且新州刺史还可升任为平南将军,可知
新州在当时历史时期之知名度和战略之重要性;唐贞观五年(631),倭国使者入贡,
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使日,浮海数月方至。小小的一个新州刺史,既然能作为大唐国
派往日本的使者,可以看出新州官员之文化素养;还有史料记载隋代之合浦县是海上丝
绸之路的重要登陆港,商贾往来频繁,商品经济很发达,与新州地理位置相毗邻,同属
信安郡,所以新州之经济也相对发达。以上的史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综合信息:“在六
祖出生之前,新州已经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它有了很深的历史文化沉淀,并且文人辈
出”。
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大环境是分不开了,如孟母为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
迁家。六祖的启蒙思想时期,都是在新州度过了。慧能耳熏目染新州的文化,不能不说
新州之大环境对六祖慧能的影响,应此慧能在这个时期应该接触到很多新州的文化。
二、 幼年的慧能有一个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据《赞宁宋高僧传》中:“其先为范阳人,唐武德三年(620)六祖父卢行瑫贬新州司
马。”说明慧能父亲被贬以前是在北方,并且官比司马还要大。按古代北方士族婚姻门
当户对的风俗习惯,慧能的母亲不太可能来自一个目不识丁的家庭。慧能的母亲当出生
于北方大家族,知书识礼应是大户人家最起码的要求。《祖堂集》慧能传:“唐先天二
年七月一日,别诸门人,归新州。云:“落叶归根,来时无口……”八月三日迁化,春
秋七十六。”这个叶落归根的儒家思想,可以看出慧能大师受母亲教育影响极大。因此
,虽然慧能大师三岁丧父,但他仍然生活在具有一定家庭教育传统的环境里。
慧能出家前并非一贫如洗,而是有一定产业的。据《释氏稽古略》记载:“唐中宗丁未
十一月十八日,又敕韶州刺史重加崇饰,赐额为法泉寺,祖新州旧居为国恩寺。”还有
史料记载,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七月命弟子于新州故宅,建塔一所。如果慧能是家
徒四壁,住的是毛草屋,又怎能被赐为寺和建塔呢?这说明了慧能老家有一定的产业,
并不是一贫如洗的。在《释氏稽古略》中有生动的描述:“母守节育之。及长,家益贫
。祖乃采薪,鬻而供母。”可以看出幼年的慧能,家境原是不错的。只是他父亲去世后
,孤儿寡母的残酷现实使得家境一天比一天差,这也是意料中事。等到惠能长大成人,
家境日益贫寒,慧能不得不以砍柴为生,侍奉老母。这说明了小时候的慧能,是可以接
爱良好的母教的。
三、 辉煌的求法和宏法经历
据《宋僧传》记载,咸亨元年,慧能33岁北上求法,母亲已去世,到韶阳遇刘志略结为
兄弟,刘志略有个姑母出家当比丘尼,法名无尽藏,每天诵读涅槃经,慧能听了为她解
说经中大义。34岁那年到乐昌县(今广东省北)西边的石窟跟随智远禅师学禅,又依慧
纪禅师,听他讲说《头陀经》。就拿现代之大学生来说吧,他们都觉得理解文言文是很
难。如果说慧能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怎能理解全是文言文之经文的含义呢?当五祖
弘忍欲求法嗣,令各述心偈,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
使惹尘埃。”慧能听后立刻也和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
惹尘埃。”如果说慧能是个目不识的人,他怎能写出怎么有韵味和禅意的诗呢?古往今
来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再说慧能在悟道后,南下避难,潜猎人中十五年,后去广州受戒,听闻了法性寺印宗法
师讲《涅磐经》和法达诵《法华经》。慧能住世说法四十年,接引学人的方法除随机点
化外,还经常引经据典,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慧能大师为达法说《法华经》,阐
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之深意,为智通释《楞伽经》,解答永嘉玄觉禅师学习
《维摩经》时的疑惑,为内侍薛简阐述《净名经》真谛。在《坛经》中,引用佛经开示
弟子是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说慧能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怎能够处处引经据典
呢?
分析了六祖慧能大师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家庭环境和求法经历,我们岂能把六祖看做一
个不识字的人呢?不错,在六祖坛经中,慧能大师确曾自称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这只
是由于他自谦的美德。类似现代人交谈,也有人常说“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也是
一种自谦之辞,并非真的不学无术。还有更深的含义,就是警示后学不要拘泥和执着于
文字,真正的佛法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六祖慧能大
师不是真的不识字,而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素养的人。
T*****n
发帖数: 2456
22
有点你织布来我耕田的赶脚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伙夫啊,俺的下家。
: 俺杀猪,他烹肉。

b*****l
发帖数: 3821
23
照这个文章的水平和逻辑,作者做翻案党真是勉为其难了.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点你织布来我耕田的赶脚
z**n
发帖数: 22303
24
我的理解是心在不同的状态其空性的本质没有分别吧,这个说得再多也比不上自己实修
实证。
或者可以用比喻说心是镜子,情绪是影像?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其实不管是净土还是基督教。如果心里时时都能存感激,是不是也就到了彼岸了?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谁适合代表中国文化?藏传佛教简介——噶举派
佛说净业障经一卷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2013年贺岁祝福
最初的无明是怎么来的呢大手印 (转载)
佛教因果分五类古印度由小乘入大乘的世亲菩萨
转贴:禅净密三者关系的主要不同观点只能依附身心生存的识
宁玛祖师莲花生大师直接认为如来藏就是梵正法的隐没zt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始善恶由心
藏传佛教噶举派终有一天会领悟惠能的智能 -- 阿姜查法师答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大手印话题: mahamudra话题: 念头话题: 慧能话题: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