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相关主题
佛教《心经》中的心是什么心?佛教认为业力是空所变
《金刚经》开示录 (6)常乐我净
《金刚经》开示录 (8)我们的生与死全部都在如来藏当中
圣言量人生大梦之形成
《金刚经》开示录 (5)生命的意义是要知道生命的实相是什么
欠债还钱[争鸣]神我之见喜欢玩弄的一个把戏:不一不异
问: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争鸣]《如来藏和梵我的不同》这篇文章的荒谬之处
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三法印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空性话题: 空相话题: 来藏话题: 心如话题: 解脱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25
1
怎么样去理解跟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

凭藉著中国文化旧有的文化,往往大家都会用一个方式去理解它,也就是把“住”
这个字,把“住”这个字把它解释成执著的意思。这里面最具体的例子就是,所谓的“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那这句话形容的是说,当我们非常喜欢,比方说一段音乐
的时候,我们可能连续三天,这个音乐都不断的好像在耳朵里面都不断的在播放一样,
用这种状况来形容所谓执著的感觉。也就是,当我们的感官机制接触到外面环境的时候
,那里面一旦接触的时候,会产生种种的反应,面对著这个的反应,如果我们的反应是
把它牢牢的抓住,就好像我们刚才讲的余音绕梁三日都不绝于耳,心里面一直把这个音
乐连续放了三天都停不下来,这个我们就把它想像成《金刚经》里面的住的意思,也就
是执著。
当然在这个样子讲之下,这样子理解之下,我们对于《金刚经》里面所谓的“应无
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自然而然会把它解释成说,心里面碰到了外面的环境的时候,哪
怕有种种的反应,但心中不会受到影响,不牵不挂犹如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也
没有任何的罣碍,当然因为没有罣碍,自然也就没有烦恼,这个就是依照著“不执著”
这个意思所理解的无住。至于说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生其心”又怎么
去理解呢?相信各位观众,如果去看看一些关于这一段经文的解释的话,往往都会告诉
大家,只要心里面没有执著的话,似乎我们的心会变得更敏锐,因此对周遭的事情,更
不会受到执著的关系,会更加地敏锐的处理周遭的环境。这个就是我们看到的,基于传
统文化所生来的,对于所谓的“住就是执著”的一种解释;所以,在这样解释之下,自
然而然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就是似乎要大家不要执著。
当然,对于这个《心经》上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释,看起来也都是这
样。因为如果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许多的事物,都是因缘暂时的聚合,没有一件事物是永
恒不变的话,那么当然没有一件事物是真实,所以“空”自然就变成了没有永存不变的
实体;那么我们在面对了眼前的境界,所有一切的事物既然没有哪一件是永存不变的话
,那又何必执著呢?所以按照这样的解释的话,其实我们对于所谓的《心经》里面讲的
“空”这个意思,似乎也变成了只是对世间或者对于我们眼前境界的一种解释,让我们
能够透过这个解释,对于眼前的境界不再执著,那不执著就没有罣碍,不罣碍似乎就已
经完全解除烦恼的问题。
以上我们说的,可以说都是从固有文化的根基,然后去解释佛经。这个解释佛经,
甚至这个样子的解释方式,甚至一直到佛法传到中国来近千年之后,一般人对于佛法的
解释,还是有许多停留在这个层次。
比方说,我们说有一位著名的禅师叫作洞山良价,他曾经开示门下弟子,关于修行
要有鸟道之类的修行;鸟道形容的就是,鸟在天空中飞过,用这样子的方式,来去暗示
弟子们怎么样去参禅。那么这个部分,后代对于洞山良价关于鸟道的这个说法,同样的
也是把它解释成,因为鸟在虚空中飞过之后,不留痕迹,所以这个也就表示,我们不要
去执著眼前的境界,我们的心境就应该像鸟飞过天空一样,这样子的洒脱无碍,脱去所
有的执著;那如果能够这样子的话,保持著像虚空一般的坦荡跟明白的话,那么就是所
谓的心无所执著,就是所谓的心无所住。看起来这样的解释也是一样,跟我们前面讲的
《金刚经》跟《心经》的解释,都是连成一气的,都是用所谓的不执著,去把所有的道
理贯通。
演变到后来,当然我们现在也常常听到,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乃至于说我们能够超脱了诸法分别的境界,不对立,因此而超越了所有苦乐的对立的
话,能够做到这样子的话,那也是我们非常向往的一个,好像是佛教里面真正解脱的境
界。
其实我们应该认真来讲,以上所说的,所有关于不执著于眼前境物,乃至于说因为
不执著的关系,而减轻烦恼,能够做到这样,我们都要给观众们喝彩;因为能够做到这
样,的的确确也已经能够帮助我们消除了许多烦恼;甚至有许多时候,也能够称得上是
世间的贤圣。可是,因为我们现在要给大家讲的是佛教真正的义理,所以我们觉得,不
能够停留在不执著这个层次。
我们给大家分析看看,如果只是观照世间没有所谓永恒存在的事物,而不执著的话
,我们如果把这件事情,把它认真去跟基督教、天主教,或者跟印度教,或者甚至就跟
在旧的中国地区所衍生出来的老庄道家的思想,我们跟这些教派或思想印证看看,如果
我们真的认真去思考其他人的教义、其他人的宗教哲学的话,我们会发现,乃至于基督
教、天主教,乃至于印度教,乃至于老庄道家,这些个宗教都反覆的告诉信徒们:我们
现在所接触的世间,真的不是一个永恒的存在。
比方说在基督教里面,就会告诉门徒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任何的荣华富贵,那并
不是真正的荣华富贵,其实它是会坏灭的,真正的荣华富贵是存在于跟上帝同在的天堂
里面。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如此的。如果谈印度教的话,那更是如此啊。如果再回头看
看老庄道家的话,其实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不执著的层次的话,那么佛教跟
这些完全没有什么差别;换句话说,佛教没有什么独特性,没有什么殊胜可言的。如果
这样子讲起来,如果我们真的一心想学佛的话,岂不是十分可惜了吗?
再来,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给大家看,首先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说,如果我们
真的能做到对于世间的这些情境,我们能够不执著,因此而我们不会为了这些事情,执
著在比方说权势、名利的这些事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已经是世间难得的圣人或者贤
人了。但是,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里面 佛陀所教的解脱,却远远不止于此。我
们如果打一个比方给大家说的话,我们说,一般我们所看到的不执著,通常他最后所能
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基本上都是如果有困境的时候,我们都会比较能够泰然处之;或
者我们在面对一些变动无常的时候,我们心境比较能够自在去因应这些变动。所以前面
讲的这些,不执著的这种修为,大致上都是不出于刚才讲的两种,也就是在困境里面能
够安然自在,处之泰然;对于在变动的时候,又能够比较自在的能够因应,大概就只是
这样子而已。可以看到的就是说,不执著只能让我们被动的在目前的一切状况之下,让
我们心里面能够得到安慰、能够得到纾解,但是在佛教里面谈的解脱,却远远不是这样
子。
因为佛教谈的解脱,谈的是要真正去抓到烦恼的它的关键在哪里。谈到的是什么?
谈到的是缚结。缚结,简单来讲就好像是有一个粗粗的麻绳,环绕在我们四周,把我们
绑得牢牢的;这个粗的缚结就代表说,我们真正要解脱的话,要对治的对象就是这些缚
结。把我们牢牢的绑在哪里呢?不仅把我们牢牢的绑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更牢牢的
把我们的前世今生,都整个牢牢的绑在轮回里面。所以在佛教谈的解脱,一方面它是针
对解脱真正的关键,另外一方面佛教所谈的解脱,不仅是现在对于事情能够找到安慰、
能够找到纾解而已,并且它是更进一步要打开这些缚结,并且不是现在世打开而已,还
是希望我们连未来世的缚结,也都全部打开。这个意境,怎么会是不执著能够函盖呢?
另外,我们刚刚讲的解脱,我们如果更进一步来看,佛教里面除了谈解脱之外,更
重要的还有谈到所谓的自在。这个自在谈的是什么呢?其实简单的跟大家讲,这里面谈
到的就是所谓的真如佛性。那真如佛性,如果能够真正找到真如佛性的话,那我们才能
够真正谈到诸法的分别,才能够真正谈到诸法的究竟是如何无分别,并且因此而在所有
一切的境界里面,都能够安适自在。这个境界又远远超过于我刚才讲的,在解脱里面的
缚结所能得到的境界。
所以,从我们刚刚以上的分析,我们再给大家整理一下。我们谈到的佛法,其实佛
法一定有包含如何解脱跟什么呢?跟将来如何能够分分的证到真如佛性,乃至于最后究
竟成佛。所以,我们把它的两个大的方向,或者说两个大的教法,把它叫作解脱道跟佛
菩提道。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实际上函盖了,现在各位观众所看到的任何一种的佛教的教
法,都在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函盖之下。《金刚经》跟《心经》,正如我们今天的题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经文到底应该要怎么去理解呢?我们要提醒大家的就
是,《金刚经》跟《心经》,它们都是所谓的般若系列的经典。这类型的经典,要能够
正确的解释的话,有一个最重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先找到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
的清净本心。如果没有找到清净本心的话,任凭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释,不管我们
说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不执著,那都不是这个经文所讲的意思。所以,在没有真正找到
我们的清净本心之前,我们如果用不执著来解释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那
么我们应该要把它视为这是一个不了义说,或者是说,这个只是为了要方便让一般的人
能够亲近佛教罢了。正如同我们刚才讲的,我们刚才给各位观众所解释的,佛教的解脱
境界是多么的殊胜,佛教的菩提的境界又是多么的殊胜,这些都远远不是不执著所能够
函盖的。
所以,我们再接下来就要跟大家讲说,既然对于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类型的
经文的理解,必须要在明心之后才有办法真正的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对于这些事情,应
该如何去看待呢?
我们刚刚讲说,所谓的菩提这个字眼,菩提代表的就是每一个人清净的本心,所以
我们谈到菩提这两个字,一定也包含了解脱;因为清净本心如果不解脱的话,怎么叫作
清净呢?所以,菩提这两个字,一定包含了解脱。我们刚才谈的是佛菩提,我们刚刚说
佛法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从这个道理上来讲,从菩提必定包含解脱这个概念来说,
我们说解脱道一定完全函盖在佛菩提道里面,并且佛菩提道跟解脱道所谈的这个解脱,
不会有什么地方会不一样的。这个要先跟各位观众说。所以我们刚刚说,因为还没有明
心见性的关系,我们对于经文的解释,最好还是回归到解脱的方面来看。所以我们要说
,解脱这件事情,我们要在这里郑重的跟各位观众说:解脱是学佛必备的知见。即便是
佛菩提,我们将来希望能够明心见性,也是需要从解脱好好的紥稳基础,要从断三缚结
开始,因为这个是娑婆众生的特性;也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一定在学佛的时
候,一定要紥稳解脱的基础。
解脱的关键就是在于三缚结,那么三缚结呢,其中的关键又在于我见,而什么事情
是我见?什么东西是我见真正的内涵呢?,我见的内涵,通常它的意义,不是不执著所
能够函盖的。那么如何正确的掌握所谓的我见呢?最好最稳当的作法,就是先好好的参
究所谓的《阿含经》,因为《阿含经》是解脱部分最根本的经典。到您再回来看的时候
,您就知道我见不是执著这两个字能够函盖的。
等到把解脱的基础打稳了之后,接下来您很自然的就会到达了可以进一步的追求明
心见性的境界了。一旦到了可以追求明心境界,乃至于最后明心了之后,您就能够了解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您就能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境界,根本就远远超
过了不执著;甚至您将来也有一天能够理解,所谓的“诸法无分别”那是怎么样一个殊
胜的证境。
如果您现在还没有明心的话,我们给各位中肯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回归解脱的原理
。回归解脱的原理意思就是,不要碰到任何的经文,就全部一概的用不执著去解释;应
该要先稳当的先去理解,什么叫作解脱,什么叫作三缚结,什么叫作我见。而我们刚才
说,要理解我见的关键,就在于掌握了《阿含经》真正的义理。所以在这里提供给大家
,免得大家碰到所有的事情,全部都用不执著三个字全部去函盖了。这会是很可惜的一
件事情,因为这样子就看不见佛教真正殊胜的义理在哪里了。
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包含了三个重点:

一者、空性心,二者、空性心藉缘所出生蕴处界及诸法的空相,三者、空性心及空
相(蕴处界及诸法)两者之间的关系。空性心是毕竟空,祂的实际理地没有蕴处界及诸
法的任何一法存在,当然是极寂静的境界,本身离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自性清净。
如果空性心的实际理地中,有蕴处界及诸法之任何一法存在,那就是丛闹的、不是寂静
的,就不符合解脱道三法印当中涅槃寂静的开示,也不符合大乘涅槃离见闻觉知、不分
别六尘等开示。又空相的蕴处界及诸法是空性心藉著种种缘而出生的法,本来就是空性
心的功能差别,当然也是空性心的局部体性,摄属于空性心,所以同样也是不生不灭、
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当吾人证悟明心后:一者、可以现前观察空性心的真
实存在及种种运为。二者、可以现观空性心所生的蕴处界及诸法的空相,在现象界中生
住异灭的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是丛闹、不寂静的。三者、可以如实观察空相与空性
心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 龙树菩萨开示八不中道的道理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这三者的道理,也可以用《心经》、《金刚经》来说明。在佛门中,可以看见有许
多佛弟子们,不论是出家人或者是在家人,每天早晚课诵《心经》,虽然经中每一个字
都认得,但是问起《心经》实质内涵到底是什么?是否能够如实了解?大多只能摇头以
对,根本不知道《心经》到底在说什么。既然连《心经》到底在说什么都不知道,更不
用说能够了知空性、空相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心经》里开示:“是诸法空相,不
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
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
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站在空性心如来藏本体的立场来观待,是没有五蕴、十八界
、十二因缘、四圣谛……等任何一法存在,所以是毕竟空,祂本身是绝对寂静的。而所
谓的空相,譬如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等一切诸法,都是以空性心为因
,藉著种种缘而由空性心如来藏出生的法,本身就是虚妄的生灭法,不是毕竟空的法,
是丛闹的法。然而,如果将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性心如来藏
的立场来观待时,空相理所当然也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由此可知:《
心经》已经明确地开示,如何是空性、如何是空相,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是行者有
没有细心的去了知,以及如理的去思惟体会而已。

又《金刚经》也同样开示了空性与空相之义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譬如 佛在
《金刚经》中开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指的就是这个空性心如来藏不会六尘、离见
闻觉知,所以说空性心应无所住。又这个空性心能够藉著种种缘,不断地出生过去、现
在、未来三世之空相——蕴处界及诸法;所以空性心藉著种种缘,不断地运作而出生了
生灭不已的空相蕴处界及诸法,让众生得以受用,是故名为而生其心。由此可知:应无
所住是在讲空性心如来藏的体性,祂是无为法,本身离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而生其
心是指如来藏不住一切境界中却仍不断地出生一切法,包括五阴十八界及诸法在内,都
是空性心如来藏藉著种种缘不断出生的法,是生灭不已的有为法,合此空性心与空相,
名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乃是指将生灭不已的空相摄归于空性心如
来藏,空相当然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
又譬如《金刚经》中亦开示: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也是讲空性心与空相及
两者的关系。在现象界中,能够看见有种种法相出现,也就是看见种种的空相法出现,
那就不是看见法身空性心如来藏,而只是看到空性心所出生的空相。
如果能够离开种种空相的范畴,亲证与空相同时同处运作的空性心,就是看见空性
心如来藏,也就是禅宗证悟祖师所说亲证本来面目、佛法大意的真实义菩萨。证悟的菩
萨可以现前观察,将生灭不已的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心如来藏,生灭不已的空相
与空性心如来藏两者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是不生不灭了。
又譬如《金刚经》中开示: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同样可分别站在
空性心如来藏、空相,以及两者之间立场来说明。首先站在空性心的立场来谈,佛所说
真实的佛法——空性心如来藏,祂不是语言文字所诠释的佛法,因为语言文字乃是人为
施设,是用来诠释空性心的真实体性,而让众生可以依此正知见去亲证空性心如来藏,
所以语言文字所说出来、写出来的虽指向空性心,但语言与文字本身乃随著音声与文字
纹路而有,因此属于空相法,并不是 佛所说真实佛法之空性心如来藏。能够如此观待
,这才是真正了解 佛所说的真实佛法。说白一点就是:所谓佛法者(空性心),即非
佛法(不是用语言文字来诠释佛法的空相),是名佛法(空性心)。又站在空相之蕴处
界及诸法立场来谈,一般学佛人所认知的佛法,乃是属于空相的语言文字所诠释的佛法
,它并不是 佛所说的第一义谛真实的佛法——空性心如来藏,而是空性心如来藏透过
种种因缘所出生的法,是能为有情分别及了知的显境名言,再加以施设之表义名言,乃
至成为大众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字,能用来诠释空性心的体性,作为学佛人未来亲证的指
标,再说白一点就是:所谓佛法者(用语言文字所诠释出来的佛法是空相),即非佛法
(并不是第一义谛空性心),是名佛法(此空相就是大多数学佛人所认知的佛法)。而
从两者之间关系的立场来谈,用空相的语言文字所诠释的佛法,乃是第一义谛空性心如
来藏藉缘所出生的显境名言及表义名言,作为大众约定俗成的轨则,乃是第一义谛所含
藏种种法的一部分,摄属于第一义谛局部体性,所以将生灭不已的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
的第一义谛空性心如来藏,生灭不已的空相诸法就是不生不灭的了。
由此可知:不论是站在空性心如来藏的立场或者空相蕴处界及诸法的立场,来分别
说我与无我,都说得通。譬如站在空性心如来藏的立场而言,空性心如来藏能出生蕴处
界及万法,而祂完全没有众生所认知的我性存在,所以说祂是真实的我;而空相之蕴处
界及诸法是被生的法,有众生所认知的我性存在,不是真实我,所以无我。若站在空相
之蕴处界及诸法的立场而言,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本身是生灭法没有真实体性,然而有
众生所认知的我性存在,所以是有我;而空性心如来藏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法,本身离见
闻觉知,于一切法中皆如如不动,没有众生所认知的我性存在,所以祂是真实的无我。
像这样分别站在空性心如来藏与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的立场来说,都说得通,都没有违
背 佛陀的说法,这就是证悟菩萨的善巧方便,能为根性不同的众生宣说正确的佛法义
理,所以证悟的人,对于 佛所说真实理如果能够融会贯通,不管你是站在空性心如来
藏的立场来解释,或者站在空相之蕴处界诸法的立场来说明,都说得通而不会有任何问
题或淆讹发生,这也是 平实导师在《我与无我》书中,分别站在空性心如来藏与空相
之蕴处界及诸法的体性所说的真实道理。如果对此能够融会贯通,那对于 佛所说的任
何一法,心中不仅不会有任何淆讹出现,而且你会发现,任何一法都会牵涉到别的法,
都有前后上下左右的关联性,就可以加以串联起来,成为一脉相连的法,乃至可以从这
一脉相连的法再引申出更多的法出现,而能够滔滔不绝为人宣说。如果能够这样深入地
探讨真实佛法,当然你也可以编制适合自己的佛法总持(也就是咒语),来为有情解说
佛法的义理,使得教者与学者智慧都容易增上,成佛速度也会加快许多。如果没有融会
贯通,佛所说的任何一法,对你而言,都是各个独立的法,都是零零散散分布在各处,
也没有前后上下左右的关联性,不仅智慧不容易增上,而且在佛菩提道上会走得很慢,
那在佛道的修行上就是以一个大劫来过一个大劫,而不能化长劫为短劫,来缩短自己成
佛时间。以此类推,《金刚经》开示其他的内涵,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诠释。譬如:
所谓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所谓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三十二大
人相,即非三十二大人相,是名三十二大人相;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所谓
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等等,诸如此类。你会很清楚了解,所谓的大身、庄
严佛土、三十二大人相、众生、一合相等,都可以分别站在空性心如来藏或者空相的立
场来解释,都说得通,证悟者不仅颔首赞同你的说法,而且也会与你击掌相印证。
此外,《金刚经》正是二转法轮的经典,经中开示已涉及到别相智,如果你已经有
了总相智,又能了解《金刚经》所说的内涵,就表示你已经有少分的别相智出现,未来
可以渐渐圆满别相智乃至道种智。如果你没有别相智也没有总相智,但是经过笔者解说
而了知《金刚经》所说的真实内涵,能够接受并且安忍不退,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忍”
,这表示你已经有了佛法的正知见,这样的知见已经不是一般学佛人所能了知的境界,
只是你自己没有发现而已。所以说,不论是《心经》、《金刚经》的开示,或者是二转
法轮般若诸经的开示,其实都是在讲空性心如来藏、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以及两者之间
的关系,所以不能离开空性心如来藏而有三世一切空相的存在,也不应该否定空性心如
来藏妄说一切缘起性空就是空性;应该分别站在空性心如来藏与空相的蕴处界及诸法,
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哪些是属于空性心的体性?哪些是属于空相之蕴处界及诸
法的体性?哪些是空性心与空相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将这些分清楚而没有任何淆讹。接
著再依照 佛在经典的开示,透过世俗谛空相的正知见,趣向离空相世俗谛的范围,去
证得与世俗谛空相同时同处和合运作的胜义谛空性心如来藏,来成就禅宗所谓的明心见
性,这也是经中的开示都是以手指月的道理,亦即学人想要明心见性,应该循著手指头
(用文字书写所成三藏十二部经之空相—经文开示—所建立的正知见)的方向去寻找月
亮(空性心如来藏),而不是在手指头里找月亮(如书蠹虫钻故纸般地研究、分析、考
证经文),因为在手指头里找,永远也离不开手指头的范畴,那是不可能找得到月亮的
。这个譬喻背后告诉大众一件事实,而且是颠扑不破的真实理,那就是要用空相的见闻
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寻找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空性心如来藏,而不是在空相
当中去寻找一个空性心如来藏,因为已经落在空相中,根本无法跳出空相所函盖的范畴
,当然永远无法找到空性心如来藏。找不到空性心如来藏,就无法跳脱凡夫的阶位,无
法成为证悟明心的七住位菩萨。如果能够跳脱空相的见闻觉知所函盖的范畴,去寻找与
空相的见闻觉知同时同处和合运作之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空性心如来藏,于未来因缘成熟
时(定力、慧力、福德已经足以支撑七住位明心见道之功德时),才有可能证得空性心
如来藏,成为七住明心位不退菩萨,方能名菩萨摩诃萨,从此列入菩萨僧数中。
摘编自Internet
Y**u
发帖数: 5466
2
应无所住是为定, 而生其心是为慧.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三法印《金刚经》开示录 (5)
禅宗的开悟明心是什么意思?欠债还钱
禪宗的开悟明心如何印证?问: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怎么区别披着羊皮的狼?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
佛教《心经》中的心是什么心?佛教认为业力是空所变
《金刚经》开示录 (6)常乐我净
《金刚经》开示录 (8)我们的生与死全部都在如来藏当中
圣言量人生大梦之形成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空性话题: 空相话题: 来藏话题: 心如话题: 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