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朱光潜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w*****9
发帖数: 2193
1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朱光潜的一首旧体译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vuse (vuse),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朱光潜的一首旧体译诗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4:26:58 2014, 美东)
发信人: vuse (vuse),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朱光潜的一首旧体译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4:25:22 2014, 美东)
朱氏很可能仅有旧体译诗一首,以五言体旧诗翻译,刊载于1937年6月26日《中央日报
·诗刊》第十二期,未收入安徽教育版《朱光潜全集》。同版还载有王伟四言体译文与
徐芳的新诗体译文。
华兹华斯原诗如下: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Beside the springs of Dove,
A Maid whom there were none to praise
And very few to love:
A violet by a mossy stone
Half hidden from...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朱光潜的一首旧体译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vuse (vuse),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朱光潜的一首旧体译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4:25:22 2014, 美东)
朱氏很可能仅有旧体译诗一首,以五言体旧诗翻译,刊载于1937年6月26日《中央日报
·诗刊》第十二期,未收入安徽教育版《朱光潜全集》。同版还载有王伟四言体译文与
徐芳的新诗体译文。
华兹华斯原诗如下: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Beside the springs of Dove,
A Maid whom there were none to praise
And very few to love:
A violet by a mossy stone
Half hidden from the eye!
—Fair as a star, when only one
Is shining in the sky.
She lived unknown, and few could know
When Lucy...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朱光潜的一首旧体译诗
朱氏很可能仅有旧体译诗一首,以五言体旧诗翻译,刊载于1937年6月26日《中央日报
·诗刊》第十二期,未收入安徽教育版《朱光潜全集》。同版还载有王伟四言体译文与
徐芳的新诗体译文。
华兹华斯原诗如下: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Beside the springs of Dove,
A Maid whom there were none to praise
And very few to love:
A violet by a mossy stone
Half hidden from the eye!
—Fair as a star, when only one
Is shining in the sky.
She lived unknown, and few could know
When Lucy ceased to be;
But she is in her grave, and, oh,
The difference to me!
朱光潜译文:
幽人在空谷,结居傍明泉。知音世所稀,孤芳谁见怜?
贞静如幽兰,傍石隐苔藓。皎洁若晨星,孑然...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2273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朱光潜-谈美【转载】
咦?
最近我也准备开始读朱光潜的书^_^
T*****n
发帖数: 2456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朱光潜-谈美【转载】
理科生你好。我中学最喜欢这种文章了,我中学的时候是文科生。还有一本宗白华的《
美学散步》,比朱光潜的写得好。
T*****n
发帖数: 2456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朱光潜-谈美【转载】
先读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比较好,朱光潜写的其实不太靠谱。
l******a
发帖数: 2273
7
刚下了朱光潜的这本书。好厚,700多页。得读一个星期了
C***3
发帖数: 2226
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巨流河不算小说把?
她的文笔主要在序言里挺好,后来又看了一下正文,也还好。
我也同意是一本不错的自传,可要说成独一无二、不看就有缺憾的名著,可能就有些过
分了。
王德威专门为此书写了一篇长文,我附在后面。不过你不一定全看,哈哈。王先生主要
在开头的二、三两段里,提出这本传记因为采用了内敛式的叙述风格,表达了作者的文
学情怀,所以也可以算作文学作品。
他本身就是研究文学的专家,能这么说,让我有些疑惑。我觉得有的传记作品可以在语
言或叙述上更讲求文学性,但仍需严格遵守历史性著作的规范。象这本书被划入长篇小
说,那无论是读者,还是研究者,都无法正确对待她所写的内容。
还有一种在历史和文学之间的边缘体裁,叫传记文学。那要在纪实中有虚构成分才称得
上。如果只是有一些文学性的修饰,比如说讲究词藻,经历讲述得比较吸引人,恐怕依
然无法和历史性著作区隔。
附:
王德威: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先生与《巨流河》
*注:齐邦媛先生引自覃子豪诗《金色面具》(原句:"活得如此愉悦,如此苦恼,如此
奇特。 ");齐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 2009),131页。以下引文出自同书。
齐邦媛教授是台湾文学和教育界最...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潘光旦的四个S:中国知识分子命运
潘光旦,1899-1967,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在1957年被划成“右派份子”,文革中又成
为“批判斗争”对象,从1966年夏天开始,一直在该校“专政队”中“劳改”,1967年
6月10日病重去世。在去世前,他用四个S开头的英文词,即“投降”、“屈服”、“活
命”和“灭亡”,描述了自己的一生。
1、四个S:SURRENDER,SUBMIT,SURVIVE,SUCCUMB
1967年,潘光旦教授病重。那时正是文革仍然在轰轰烈烈进行的第二年。他从1966年文
革开始后,一直就是中央民族学院的“批判斗争” 对象,被编入学校的“牛鬼蛇神劳
改队”里,不断受到侮辱以至殴打。他在1957年被划成“右派份子”,在文革中成为“
反动学术权威”。除了在精神上思想上遭到攻击之外,他本来腿有残疾,加上年事已高
,遭受长期“斗争”,对他来说在体力上也分外难以承受。
去世之前,在最后的日子里,潘光旦的一位老友叶笃义来看望他。早年他们都曾经留学
外国,取得学位,然后回到中国工作。潘光旦告诉老友,他自己的生活,从前一直实行
三个S的政策,这三个S是指三个以S开头的英文词,SURRENDER,SUBMIT,SURVIV...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10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巨流河不算小说把?
《巨流河》选读
目录

第一章 歌声中的故乡
第二章 血泪流离——八年抗战
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南开中学
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大学生涯
第五章 胜利——虚空,一切的虚空
第六章 风雨台湾
第七章 心灵的后裔
第八章 开拓与改革的一九七○年代
第九章 台大文学院的回廊
第十章 台湾、文学、我们
第十一章 印证今生——从巨流河到哑口海
后记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先生与《巨流河》 王德威
齐邦媛纪事
《巨流河》参考书目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哑口海位
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落到哑口海的故事。二十世纪
,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至今
已数百本。日本人因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也写个不休。中国人自二十
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殉国者的
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全被湮没与遗忘了。
我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鸟zt
理想·回归——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赏析
刘洪浩
内容提要 鸟类意象是陶渊明诗歌的核心意象之一,在陶渊明近三分之一的诗篇中被广
泛应用。分析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的象征内涵,探索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的观念来源,
进而体味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的独特艺术魅力,对于全面,深刻的鉴赏研究陶渊明诗歌
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鸟类意象 象征内涵 观念来源 艺术魅力
陶渊明现存诗歌121首,诗中出现鸟类意象的37首,全诗集中写鸟类意象的7首(1)。
可见,鸟类意象是陶渊明诗歌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这一点朱光潜,李长之,袁行霈等诸
位陶渊明研究大家均有论述。然而,诸家都未曾全面考察陶渊明全部诗歌中鸟类意象的
系统特征,也为曾对陶渊明全部诗歌中鸟类意象进行系统分析鉴赏。本文试图运用现代
意象理论,吸收前辈大家研究成果,对陶渊明诗歌中的鸟类意象从象征内涵分类入手,
探索陶渊明对于鸟类的思想观念,从而体会陶渊明诗歌中鸟类意象的艺术魅力。尽己薄
识对陶渊明诗歌中的鸟类意象进行归纳,分析和鉴赏,为天下陶诗同好提供些许帮助和
参考。
一, 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象征内涵分析
前人对于陶渊明诗歌中的鸟...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黄色,色情,爱情 (转)
那就也考考古黄色的来由:
为什么用「黄」形容色情?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黄兴涛、陈鹏
近年来,时常有学者或文化人从中国民族文化自尊的角度强调,不宜再将“黄色”一词
作为色情和淫秽的代名词来使用。他们认为,这一中国传统语境中本来象征高贵和尊严
的色彩词,其含义的剧烈转变其实历史并不长,不过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互动的变异产
物。然而这些文章未能深化探讨“黄色”一词内涵演变的近代轨迹,未能深入揭示其“
淫秽”含义在中国得以生成的具体历史过程、时代契机与因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所
潜藏的文化意蕴。故此,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作出新的研究努力。
一、传统语境下“黄色”一词内涵的基本倾向及近代延展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赤橙黄绿青蓝紫都不仅是只表示物理含义的颜色词,而且还被
赋予各种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基本上属于被崇尚的颜色。不
仅汉民族很早就尚黄,很多与“黄”相连的组合词汇,多富积极含义,而且在藏族和维
族的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现象。藏传佛学的知名研究专家扎雅·罗丹西饶活佛说:“
黄色作为佛之增业的本色,是福、禄、寿、教证(指教法和证法)兴旺发达的象征。人
们把黄色作为尊贵、高尚...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909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就算不认识中国文学专业的大学生,google一下总不算太难吧: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0804/5038211.htm
其中给出的评价很到位:
4作品影响
编辑
《人间词话》在学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
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
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
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
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
更有地位。”[1]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
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
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
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间词话》,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
问题上颇有创见。
g**1
发帖数: 10330
14
http://www.xzbu.com/5/view-3179613.htm
摘要:加拿大华裔女大学生曹禅的原创音乐剧《时光当铺》在世界巡演,并在2011年大
邱国际音乐剧节和纽约国际实验戏剧节上获得很高荣誉。本文简介了曹禅特殊的成长经
历和艺术才华,指出《时光当铺》是一部反思加拿大华人移民史和美国“9·11”恐怖
事件后果的严肃戏剧,具有诗性、跨文化性和宗教性的特质,在叙事、结构、音乐、舞
蹈、布景等各个层面,都散发出浑朴、高贵、幽邃和华严的艺术光芒,体现出一位年轻
华裔女性对恩典问题的深度探讨。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3179613.htm
关键词:曹禅;《时光当铺》;音乐剧;诗性;恩典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63(2012)2-0045-05
历史上,有这样的音乐剧吗?
它由斯坦福大学28位莘莘学子出演,他们来自各个专业和族裔,平均年龄21岁,边
求学边打工。
它在斯坦福校园连续上演12场,场场爆满,有的观众长途驱车,站着,泪眼看完演
出。
它在世界巡演,走进韩国大邱、中国澳门、成都、北京、加拿大...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陈丹青在2010年鲁迅论坛的发言-zt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陈丹青在2010年鲁迅论坛的发言
主持人:陈丹青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从鲁迅看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
的关系”,大家欢迎。
陈丹青:大家好!我尽快念,因为我要说一些题外话,可能跟今天的讨论完
全没有关系。所以我临时请(周)令飞原谅,如果我让你为难,请原谅我。
我第一次来贵院参加论坛,非常荣幸,尤其荣幸的是回来十年,这是我第一
次被要求发言稿事先呈交当局审查,审查两个词不好听,他们说是看一看,等于
现在警察局约你训话叫做“喝茶”,非常斯文,非常礼貌。可是文化部官员为什
么要事先看一看,说是将来要出书,好像文化官员成了书刊编辑要出书,自然先
要看看。我不知道这套把戏是刚刚时行,还是很早就时行,是因为讨论鲁迅才要
看一看,还是今后所有论坛发言都要事先看一看,但我愿意相信,今天大家坐在
这里开会,诸位学者、教授都已经事先呈交了,过去五年我曾经应孙宇兄和令飞
兄的邀请六次讨论鲁迅,事先从未被要求要看,后来六篇讲稿都收到书里去,当
然要给出版社,出版社... 阅读全帖
u**b
发帖数: 5366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风大了点),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陈丹青在2010年鲁迅论坛的发言-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 22:33:26 2010, 美东)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陈丹青在2010年鲁迅论坛的发言
主持人:陈丹青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从鲁迅看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
的关系”,大家欢迎。
陈丹青:大家好!我尽快念,因为我要说一些题外话,可能跟今天的讨论完
全没有关系。所以我临时请(周)令飞原谅,如果我让你为难,请原谅我。
我第一次来贵院参加论坛,非常荣幸,尤其荣幸的是回来十年,这是我第一
次被要求发言稿事先呈交当局审查,审查两个词不好听,他们说是看一看,等于
现在警察局约你训话叫做“喝茶”,非常斯文,非常礼貌。可是文化部官员为什
么要事先看一看,说是将来要出书,好像文化官员成了书刊编辑要出书,自然先
要看看。我不知道这套把戏是刚刚时行,...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2016-01-14中华好学者微信号:zhonghuahaoxuezhe
摘要
第五代和第四代一样,和前三代学者有本质的区别。不仅学问低劣,而且为人也与前三
代学者完全不同。在气质上,他们完全没有所谓的书生气,当然也就没有随之而来天真
和单纯。这两代学者,有的是江湖气十足。他们惯于见风使舵,精于判断形势,尤其精
通人性,深谙表演。三十年来,他们虽然知识结构陈旧,始终炒作三十年前的话题,但
他们善于包装,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自己的姿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不断引领潮流
,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定期聚会,谈的都是江湖上杀人放火的勾当。他们把学界变
成了江湖,他们就是老大。
中国现代学术五代人或当今学术界现状之真实描绘
作者|邓程
现代学术以来,中国到目前为止,大概产生了五代人。第一代学人以严复、康有为、章
太炎、林纾、刘师培、廖平为代表。他们出生在1860年左右,活跃于清朝末年。这一代
人是现代中国学术的介绍人,但他们本身却并不是现代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他们对西方
有所了解,但由于语言的限制,也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对西方的了解还是很有限的。
但是,他们对传统的了解却在五代人里后无来者。章太炎自...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8
中华好学者
微信号
zhonghuahaoxuezhe
功能介绍
本订阅号倡导学术“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定期向您推荐优秀的中国学者及其有
代表性的文章。
摘要
第五代和第四代一样,和前三代学者有本质的区别。不仅学问低劣,而且为人也与前三
代学者完全不同。在气质上,他们完全没有所谓的书生气,当然也就没有随之而来天真
和单纯。这两代学者,有的是江湖气十足。他们惯于见风使舵,精于判断形势,尤其精
通人性,深谙表演。三十年来,他们虽然知识结构陈旧,始终炒作三十年前的话题,但
他们善于包装,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自己的姿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不断引领潮流
,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定期聚会,谈的都是江湖上杀人放火的勾当。他们把学界变
成了江湖,他们就是老大。
中国现代学术五代人或当今学术界现状之真实描绘
作者| 邓程
现代学术以来,中国到目前为止,大概产生了五代人。第一代学人以严复、康有
为、章太炎、林纾、刘师培、廖平为代表。他们出生在1860年左右,活跃于清朝末年。
这一代人是现代中国学术的介绍人,但他们本身却并不是现代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他们
对西方有所了解,但由于语言的限制,也由...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3
19
鹿野:红色经典回归高中语文推荐书目了! ——浅谈高中语文推荐书目的变迁
分享到:
时间:2018-04-01 18:13
•来源: 察网
•作者: 鹿野
•浏览:605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主义文学竟然成为一种禁忌,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幸运的是,随着十八大以来各项整顿工作的开展,这种情况在逐渐得到克服。在去年制
定,不久前刚刚公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推荐书目又有了明显的变化。总数
增加到了50种,接近建国初期的水平。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
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习总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
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这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教育改革,还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等一系列机构。应该
说,这些改革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特别是文科类的思想政治导向方...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蔚 | 北大的“八千麻袋”
文汇学人 文汇学人 微信号 wenhui_xr
功能介绍
《文汇报》周五副刊《文汇学人》
经历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1953年因原北大校舍另有他用,红楼地下室内所存北大历史
档案材料由文书科长尹钟毓请示汤用彤副校长批准后,除拣出1400余件又1946年至1949
年档案材料外其余全部撕毁卖给私商。由于当时手续非常马虎,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数
量多少?现在均已无法查清。
195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刊出评论员文章《收集档案为科学研究服务》,强调历
史档案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要求立即着手调查收集旧政权机关及已撤销单位的档案,
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浙江省某市法院,原来曾存有从宣统三年到解放前的
全部档案,但是被当作废纸烧了六个月,全部烧光;湖南省一个机关所存的全部敌伪档
案,从解放初一直卖到1954年,全部卖光。甚至最近我国最古老的大学——北京大学也
把它自清末成立以来的档案差不多全烧掉了。”文章作者裴桐从1940年起即在延安管理
党的文书档案,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后改为秘书局)负责人曾三的副手。
身为有丰富情报工作经验的老党员,曾三自然清楚档案的价值,也注意到大量机关档案... 阅读全帖
k******s
发帖数: 237
21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经典书籍
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经典书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开阔视野,拓宽境界。这些推荐的书籍涵盖了经济、心理、
商业、历史、人文…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产物。留着吧,有事没事读一读,提升自己的思
想境界。
1、《追寻生命的意义》
作者: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
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 存。弗兰
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
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本书第一部分叙述了弗兰克尔的集中营经 历,第二部分阐述
了他的“意义疗法”。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爱好者,也适合面临挑战希望寻找生活意
义的人们。
2、《拖延心理学》
作者: [美]简・博克/ [美]莱诺拉・袁
你想要向拖延的恶习开刀吗?这两位加利福尼亚心理学家在她们治疗拖延者的实践中精
准地捕捉到了拖延的根本原因。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减轻拖延,更好地享受生活。
3、《梦的解析》
作者: [奥地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的第一名著。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谁在残酷打压年轻学者:中国现代学术五代人之真实描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3 23:11:25 2016, 美东)
中华好学者
微信号
zhonghuahaoxuezhe
功能介绍
本订阅号倡导学术“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定期向您推荐优秀的中国学者及其有
代表性的文章。
摘要
第五代和第四代一样,和前三代学者有本质的区别。不仅学问低劣,而且为人也与前三
代学者完全不同。在气质上,他们完全没有所谓的书生气,当然也就没有随之而来天真
和单纯。这两代学者,有的是江湖气十足。他们惯于见风使舵,精于判断形势,尤其精
通人性,深谙表演。三十年来,他们虽然知识结构陈旧,始终炒作三十年前的话题,但
他们善于包装,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自己的姿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不断引领潮流
,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定期聚会,谈的都是江湖上杀人放火的勾当。他们把学界变
成了江湖,他们就是老大。
中国现代学术五代人或当今学术界现状之真实描绘
作者| 邓...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1842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写在(和母亲谈《围城》)的后面

呵呵,不一定要看小说啊。 著名学者的思想改造过程,检讨书,都可以在报纸档案里
查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上多的是。 看小说隔靴搔痒,哪有看那些来得直观

最早应该是朱光潜吧,刚解放就写了篇《自我检讨》,然后费孝通,冯友兰,曹禺也陆
续登台。 挖掘旧我思想, 否定旧我,和旧我决裂并塑造新我,这种三段论式的检讨,
似乎是从曹禺开始的。 早先的几个检讨还不卑不亢,不完全自我否定。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高校,学界进行思想改造运动,是知识分子自己集体上书要求的
,嘿嘿,改朝换代,总有人积极地出这个头。 于是1951年底开始,人民日报出了专门
的版面,登大家的检讨书。比如金岳霖:《分析我解放以前的思想》,朱光潜:《最近
学习中几点检讨》, 梁思成:《我为谁服务了二十余年》, 光未然:《正视自己的错
误》, 蔡楚生:《改造思想,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而斗争》,欧阳山:《我的检讨
》。
光明日报,文艺报,解放日报。。。一路跟进。 在四川的吴宓也在当地的新华日报上
跟着做了检讨。
建国后的历史,个人觉得可读的经典著作并不多。真有兴趣,去东亚图书馆翻翻旧报纸
比看小说有益多了。 回忆录,传记,年谱
S***n
发帖数: 2932
24
恩,朱光潜诗论也是十分自谦,不幸我觉得不是虚词——就是说他果然没有太多创见,
虽然有很多cute的小观点非常深入,漂亮。
呃,还有一位朱自清和这位朱光潜给我的印象有点像:三不五时的会冒出些火花,可惜
既没有大框架也没有尖锐新意。
在东渐西风里,看不到大师的样子——即使相对日本比如三岛由纪夫也黯然失色(当然
有点不公平,三岛活动在战后,不过我一直将他视为某项悲剧历史活动的最后一环,源
头在战前,甚至东亚文明的衰落。)。
不知道如果给他们更多时间会是什么情景。
这些大师如果相比20c上半叶的欧美,简直十分可怜,不看物质、科学、技术,只看文
学,我也十分赞同顾颉刚在《古史辨》里的感叹:现在世界各强国。。。他们的文化比
我们高,他们再也不会像以前的领族一般给我们同化了。
快100年过去,我居然十分共鸣,万分沮丧。
不过最近我留意现代诗歌的发展,又觉得人世的事情实在未必像实验室里那么清晰简单
:十分刺激难测。
19c的美国诗坛相当可怜,贡献上比较一致公认的影响大的也只是二人:whitman和[
emily] dickinson[*]。
迟至1891年,walt whitman(各位同修,我懒得g...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4756
2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1mWA0xBEfQ
演讲稿:
大家上午好!(掌声)
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掌声)可以说,北大
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
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
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
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
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
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笑声)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
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
假都帮着女生扛包。(笑声、掌声)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笑声)我就问她
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
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
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
(... 阅读全帖
q*z
发帖数: 715
26
看到有人发朱光潜想起来的,是我爷爷在西语系的同事
1946年底:
(据《国立北京大学在校教员名册》,三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秘书处制)
教授:朱光潜、潘家洵、冯承植、闻家驷、谢文通、蒯淑平、王云槐、袁家骅、俞
大缜、卫德明、○燕卜荪、○尤桐、*直立人
副教授:陈占元、钱学熙、○王岷源
讲师:常凤瑑(即常镂青)、赵荣普、赵隆勷、俞铭传、蒋炳贤、严倚云、王金钟
、江光群、左明彻、朱炳修、张秉礼、叶维、崔金戌、海斯乐
讲员:颜锡嘏、李鲸石、张祥保、王还、夏济安、⊕谭纫就
研究助教:许鲁嘉
助教:徐世诏、夏志清、金隄、赵全章、殷美姑、林书闵、卢坤缇、袁可嘉、李丽
棠、朱章苏
兼任讲师:张谷若
(○为已发聘书尚未到校者,⊕为已发聘书至今仍未到校,似未应聘而未退回聘书
者,*为补自“1946学年度教员发聘名册”)
M****N
发帖数: 16093
27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今天从图书馆借的书和DVD
我google到了:
有人认为,
齐颐谷似指萧乾。
李建侯,爱默二人,指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文坛定论。
爱慕女主人的诗人为徐志摩。
政论家马用中即罗隆基。
袁友春,指林语堂。
亲日作家陆伯麟即周作人。
科学家郑须溪,似指周培源。
学术机关主任赵玉山,影射赵元任或胡适之。
作家曹世昌,影射沈从文。
文艺批评家傅聚卿,似指朱光潜。
画家陈侠君,似指常书鸿。
郑须溪可能影射金岳霖或梁宗岱。
文艺批评家傅聚卿,似指朱光潜。
影射一堆人啊!
据说围城也有影射的成分。
看来钱老先生的才华在于讽刺,幽默的文笔,虚构小说的能力不强,取材只好来自于现
实生活喽。
f*********s
发帖数: 986
2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漫灌,想起语言的一些趣事
还是拿我看的书朱光潜先生的阐述来回答你。
抱歉我很偷懒而且比较的不会阐述。
关于比喻的阐述在上面的回答中已经说到。既然我一再支持朱光潜先生的关于隐喻隐喻
的观点,那么我也就很支持他的这样的说法了。
诗经中最常用的技就是是以比喻引入正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你仔细看看。
入首的这两句都是隐喻即隐语。
所隐者有时偏于意象,所引事物与咏事物有类似处,就是比。有时偏重情趣,所引事物
与所咏事物在情趣上有暗合默契处,可以由所引事物引起所咏事物的情趣,就是兴。有
时所引事物与所咏事物既有类似又有情趣方面的暗合默契,如关雎,就是兴兼比。
再说了,很多诗歌的创作在创作的开始是没有如此多的标准的。这些都是后人归纳的东
西,用来分类和理解。也算是一种方便了。
l*r
发帖数: 79569
2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这有点太武断了吧?如果你说英文诗歌里没有中文近体诗的格律可言,那确实是没什么
可言的。你如果说韵不太重要,我同意,但如果说完全没有,那俺又有不同意见。。。
朱光潜的书看过好多年,记不清了,你是专家,俺不敢班门弄斧。只说印象中朱光潜也
是主要从节奏声律方面来讲,提出文字本身脱离隐约的音律效果与价值,最后落到旧体
诗的用韵问题,以及排偶、对仗问题上,这的确是中外诗歌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如果回
去看,说节奏、说声律、说音韵(不单指尾韵),英文诗歌有没有这方面的安排,写作
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不同时期有没有比较主流的格式,这大概是很多人想了解
的。
S***n
发帖数: 2932
30
牛人们怎么看?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恩,朱光潜诗论也是十分自谦,不幸我觉得不是虚词——就是说他果然没有太多创见,
虽然有很多cute的小观点非常深入,漂亮。
呃,还有一位朱自清和这位朱光潜给我的印象有点像:三不五时的会冒出些火花,可惜
既没有大框架也没有尖锐新意。
在东渐西风里,看不到大师的样子——即使相对日本比如三岛由纪夫也黯然失色(当然
有点不公平,三岛活动在战后,不过我一直将他视为某项悲剧历史活动的最后一环,源
头在战前,甚至东亚文明的衰落。)。
不知道如果给他们更多时间会是什么情景。
这些大师如果相比20c上半叶的欧美,简直十分可怜,不看物质、科学、技术,只看文
学,我也十分赞同顾颉刚在《古史辨》里的感叹:现在世界各强国。。。他们的文化比
我们高,他们再也不会像以前的领族一般给我们同化了。
快100年过去,我居然十分共鸣,万分沮丧。
不过最近我留意现代诗歌的发展,又觉得人世的事情实在未必像实验室里那么清晰简单
:十分刺激难测。
19c的美国诗坛相当可怜,贡献上比较一致公认的影响大的也只是二人:whitman和[
emily] dickinso...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932
31
zz的,牛人们怎么看?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恩,朱光潜诗论也是十分自谦,不幸我觉得不是虚词——就是说他果然没有太多创见,
虽然有很多cute的小观点非常深入,漂亮。
呃,还有一位朱自清和这位朱光潜给我的印象有点像:三不五时的会冒出些火花,可惜
既没有大框架也没有尖锐新意。
在东渐西风里,看不到大师的样子——即使相对日本比如三岛由纪夫也黯然失色(当然
有点不公平,三岛活动在战后,不过我一直将他视为某项悲剧历史活动的最后一环,源
头在战前,甚至东亚文明的衰落。)。
不知道如果给他们更多时间会是什么情景。
这些大师如果相比20c上半叶的欧美,简直十分可怜,不看物质、科学、技术,只看文
学,我也十分赞同顾颉刚在《古史辨》里的感叹:现在世界各强国。。。他们的文化比
我们高,他们再也不会像以前的领族一般给我们同化了。
快100年过去,我居然十分共鸣,万分沮丧。
不过最近我留意现代诗歌的发展,又觉得人世的事情实在未必像实验室里那么清晰简单
:十分刺激难测。
19c的美国诗坛相当可怜,贡献上比较一致公认的影响大的也只是二人:whitman和[
emily] dick...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32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转】扒下“读书人”这层皮
贴第一部分。基本上就是个自传+散文。
"从现在起,我是为你们而活"(1)记季羡林先生
出生于一九一一年的季羡林先生今天已经是九十七岁高龄了,在我考进北京大学的
一九八四年,季羡林先生也已经是七十三岁,年过古稀了。撇开季羡林先生崇高的社会
和学术成就、名誉、地位不说,就单论年龄,他也已经是燕园一老了。大家称呼他,更
多的是"季老",而不是像门生弟子那样称呼"先生"了。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长者呢?对比自己年长的人--当时冯友兰、王力、陈岱孙等比季
老高一辈的人还都健在--季老是非常尊敬的。根据我的日记,一九九○年的一月三十一
日,先生命我随侍到燕南园向冯友兰、陈岱孙二老以及朱光潜先生的夫人贺年。路上结
着薄冰,天气是非常寒冷,当时也已经是八十高龄的季先生一路上都以平静而深情的语
调,赞说着三位老先生的治学和为人。先到朱光潜先生家,只有朱夫人在,季先生身板
笔直,坐在旧沙发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贺年。再到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只有冯先生的
女儿宗璞和女婿蔡仲德先生在家,季先生身板笔直,坐在旧沙发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贺
年。最后到陈岱孙先生家,陈先生倒是在家的,看到季先生来访,颇为惊喜。季先生依
然是身
y****e
发帖数: 419
33
来自主题: PKU版 - 我的生死北大
作者: 阿忆 (推荐: 一读者) 万维读者网 2003年12月18日
http://www.clibrary.com

我们那片园子里出来的人,智慧而脆弱,一点点呼唤可以使他飞扬,一点点漠视便可
以瓦解他的生命。
矮墙边递来的花朵
上中学时,我们常去北大玩耍。有一次,途经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看见一位十分矮
小的老人,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递过一枝盛开的花朵。
同学们一定是被老人家浪漫的举动吓坏了,便加快脚步,慌张地跑掉了。我只好一个
人走上前,双手接过小花。我看见老人在努力地冲我微笑。
直到考上北大,我才知道,老人家竟是美学大师朱光潜。但我无论如何无法接受,那
位著有鸿篇巨制的朱光潜,身高却只有150厘米。
那些年的中午,每逢我从图书馆抄近路回宿舍,总会看到朱先生独自静坐在青石板上
,目光中充满童真,凝望着来来往往的后生。 大三的时候,我从燕南园独自穿行,途经
那段残垣,先生又一次隔着矮墙,送过一枝小花。
朱先生病故时,是89岁。听闻先生乘鹤西去,我驱车回家,把那部夹着两朵小干花的
《西方美学史》点燃,心中默念着--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没有完成的夙愿
大三的时候,我对中
M******a
发帖数: 6723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蔚 | 北大的“八千麻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3 07:30:47 2019, 美东)
文汇学人 文汇学人 微信号 wenhui_xr
功能介绍
《文汇报》周五副刊《文汇学人》
经历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1953年因原北大校舍另有他用,红楼地下室内所存北大历史
档案材料由文书科长尹钟毓请示汤用彤副校长批准后,除拣出1400余件又1946年至1949
年档案材料外其余全部撕毁卖给私商。由于当时手续非常马虎,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数
量多少?现在均已无法查清。
195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刊出评论员文章《收集档案为科学研究服务》,强调历
史档案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要求立即着手调查收集旧政权机关及已撤销单位的档案,
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浙江省某市法院,原来曾存有从宣统三年到解放前的
全部档案,但是被当作废纸烧了六个月,全部烧光;湖南省一个机关所存的全部敌伪档
案,从解放初一直卖到1954年,全部卖光。甚至最近我国最古老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毛轮是典型的叶公好龙 (转载)
你们把49年后大陆的几千所大学,60年的成就浓缩一下,都比不了西南联大一所大学,
短短八年的成就,人还是在战争环境下办的学。
著名教师
吴大猷 周培源 王竹溪 梁思成 金岳霖 陈省身 王力 朱自清
冯友兰 吴有训 陈寅恪 沈从文 陈岱孙 闻一多 钱穆 钱钟书
费孝通 华罗庚 朱光潜 赵九章 李楷文 林徽因 吴晗 吴宓
潘光旦
著名校友
杨振宁 李政道 朱光亚 谢玮 邓稼先 黄昆 彭佩云 汪曾祺
王希季 陈芳允 郭永怀 屠守锷 吴讷荪 陈忠经 戴传曾 王浩
杨凤 何兆武 李长之 何其芳 吴大观 任继愈
c*c
发帖数: 2397
3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zz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作者:梁由之 提交日期:2005-10-08 11:10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一.从何说起
现在的报纸很多。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委实没有多少看头。我已经很少看报了
。想起曾经象追星族一样追着读过多年的两份报纸,恍如隔世。
我指的是<<体坛周报>>和<<南方周末>>。
老读者应该都还记得<<体坛周报>>在上届世界杯前后卑劣下作进退失据的丑陋表现
。让人倒足了胃口。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买过这份报纸。
至于<<南方周末>>,情形则更为复杂一些。自从空降一个新主编后,每况愈下,一
蹶不振,终至惨不忍睹。有心的读者仔细看看前期它煞费苦心为顾雏军预作的无罪辩护
和对长虹管理层曲线收购化公为私的回护,再看看该报科龙和长虹的广告,就知道南周
与资本早已沆瀣一气,甚至已然不顾起码的体面。可叹的是,一些痴心的朋友还在盼望
它能起死回生呢。
我曾买过南周十余年,一期不拉。后来是积习难除,偶尔买买。现在已是意兴索然
,割袍断义。偶然在图书馆翻翻,常常也只是一声叹息。它完了。
唐人诗云:露重飞难... 阅读全帖
x****1
发帖数: 51
37
一提起鲁迅,人们首先想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在大陆的官方历史和教科书中
,鲁迅是以“民族魂”和文化旗手的形象出现的;同时,鲁迅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知识
份子和作家的思想、世界观甚至人生道路。鲁迅被毛主席钦点为中国现代第一文圣人。
一九四零年为他盖棺论定的时候,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
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最正确的、最勇敢的、最坚决的、最忠实的、最热诚的”
,毛泽东一口气用了三个“伟大”,六个“最”。
相关文章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动车版 8/4/11
无思:被利用的鲁迅和鲁迅的被利用图 5/18/11
南京百年“鲁迅楼”起火 烧剩残垣断壁 5/1/11
中华亲爱家:鲁迅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负面 4/18/11
老愚:“羊羔体”与“鲁迅文学奖”的堕 12/6/10
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和资讯的普及发展,开始有学者对鲁迅的高大全形象提出疑问,
对鲁迅的研究以及其历史地位的评判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本文只是摘取历史中和鲁迅有
关的片段,不轻易对历史人物做标签式的褒贬,只希望人们能够从这些历史轶事和言论
中,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人物和历史,能对了解历史真相和研究鲁迅提供帮助...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2:58:04 2011, 美东)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再
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
到“本省人”对“祖国军”的期盼和失...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9366
39
☆─────────────────────────────────────☆
kirklook (Ni) 于 (Thu Dec 29 23:08:32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2:58:04 2011, 美东)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0
在中共高层领导康生的授意下,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聂元梓带
头贴出了“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之后,这张大字报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文
革得以在北大、北京乃至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并造成了极为惨烈的后果。北大的
教授、教师和行政领导当然首当其冲,成为最早的受害者。
据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李雪峰的回忆:“1966年6月18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全体工
作队队员都到教学区开会,学生们独自在学生宿舍区学习、开会。化学系、生物系、东
语系、西语系、中文系、无线电系的学生利用工作组不在期间,在学生宿舍区先后斗了
40多名正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教师、党员干部和两名学生干部。以一、二年级的学生为
主,在 39楼设了‘斗鬼台’,将墨汁倒在被斗人的脸上,拿厕所的纸篓作成高帽子戴
在被斗人头上,罚跪,少数人还扭打被斗者。”
另据北大校友王友琴的文章,在“6.18”事件中挨打的人有六十多位,其中包括生物系
党总支副书记、讲师胡寿文,他“被学生用一根绳子套在脖子上,拉倒在地,拖着就走
。胡几乎窒息昏死过去。他用双手使劲拉住绳子套,才没有被勒死”;还有中文系的总
支书记程贤策、教授王力...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74
4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许多人不太熟知的鲁迅轶事(图)
编者按:
周骆511665:鲁迅如果活到1957年,一定会是大右派;如果活在当下一定会被"精神病"
,在精神病医院度日。
果老:二楼错矣!57年的鲁迅必郭沫若第二矣!
这是来自和而不同博客原文的两条评论。
多年以来,鲁迅一直是很有争议且褒贬不一的人物。那么,他究竟是硬骨头还是偏执狂
,是勇敢正义还是敏感多疑,对人是理性批评还是睚眦必报?
人云亦云褒奖鲁迅的文章看了很多,人眼看人,难免会出现局限或片面。
本文作者张东园从鲁迅的一些经历中来对其人进行剖析,想更全面看清鲁迅其人,并完
整辨别其言论动机,本文值得一阅!
一提起鲁迅,人们首先想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在大陆的官方历史和教科书中
,鲁迅是以“民族魂”和文化旗手的形象出现的;同时,鲁迅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知识
份子和作家的思想、世界观甚至人生道路。鲁迅被毛钦点为中国现代第一文圣人。一九
四零年为他盖棺论定的时候,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
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最正确的、最勇敢的、最坚决的、最忠实的、最热诚的”,毛
一口气用了三个“伟大”,六个“最”。
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和资讯的普及发展,开始有学者对鲁迅...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42
大饥荒年代,和农村基层干部多吃多占不同,城市里的高级干部和著名高级知识分子,
却有合法的特殊照顾。能受到照顾的高级知识分子只是知识分子中的极少数,受惠最多
的还是高级干部。高级干部在照顾高级知识分子的名义下享受特需供应。
1960年11月9日,中共中央转发了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在1960年7月30日拟订的《关于
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问题的报告》中共中央在档
中指出:“中央认为,这个报告中提出的方案和意见,原则上也适用于全国各地区,现
把它摘要转发,希望各地参照执行。”中共中央在转发时,把齐燕铭报告中的“在副食
品方面给予照顾”几个字改为“特需供应”,从此“特需供应”成了一个神秘而令人妒
羡的词语。齐燕铭报告的内容摘要如下:
特殊供应办法,分为以下三类(自11月起根据中央指示,党内以下标准再减半,纸烟不
减):
第一类,副委员长、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
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供应标准是:每户每天肉一斤,每月鸡蛋6斤,白糖2斤,甲级
烟两条。
第二类,人大、政协在京的常委,国务院各部委正、副部长,正、副主任,最高人民法
院... 阅读全帖
y*****6
发帖数: 9545
43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ZGJD]李肇星受聘北大教授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JD]李肇星受聘北大教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7 20:07:41 2007), 转信
7月7日,北京大学59级校友、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受聘为北大教授。受聘仪式上,李肇星发表声情并茂的演讲。李肇星说,挨饿的经历,使得自己更加懂得人权的意义,和国外的人辩论时,人权话题屡屡出现,他便说“我挨饿过,我知道什么是人权,你挨饿过吗?”
7月7日上午,北京大学200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百周年讲堂举行,5149名硕士、博士生获得学位,顺利毕业。
毕业典礼上,北京大学59级校友、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应邀参加毕业典礼,并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受聘仪式上,李肇星发表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情地回忆了在北大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往事和对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由衷地钦佩之情。
继担任北大爱心社的“大使”后,李肇星又被聘为北大教授。昨日,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的今年北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北大校长许智宏为李肇星颁发聘书。
“至今后悔没给朱光潜让队
c***s
发帖数: 70028
44
中国悄然兴起沙龙热,北京的三味书屋、单向街、传知行、UCCA、雨枫书馆,上海的读品,广州的凸凹酒吧与新媒体女性沙龙、成都的草堂读书会、香港的 Co-China、序言书室等,讲题从社会改革到个人生活,常有突破性大胆言论,因此一些沙龙被当局监控,但双方能达成默契。宪政改革、言论自由成为最关注话题,推动公共领域的公民内部对话,为中国正在成长的公民社会启蒙。
周日下午,小书店的二楼挤满了人,有的座位挤了两三个人,更多人在书店预置的座位后一排一排站着,甚至整个楼梯都坐满人,迟到的人连楼都上不去,只能在一楼购书区倚墙站着,仰头听楼上传来的麦克风声音。
大部分人会一直这样站两个多小时,而且每周如此。
这里是北京小有名气的单向街书店,每周末的「单向街沙龙」都如此这般,吸引了一两百人来听并且讨论。从二零零六年书店成立至今,已经举行了五百多场沙龙。沙龙策划人小武说,之所以「单向街」称为「沙龙」而不是「讲座」,因为「这并不是课堂或说教,我们希望所有人都平等,可以公开讨论」。
正在进行的是青年学者、作家熊培云和日本留学生加藤嘉一展开的一个无比宏大的话题:「个人如何改造社会?」在半小时左右的演讲过后,近两个小时...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在美国,由于其国内经济不景气,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把目光投向海外留学生市场。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留学说明会上,就有78所美国大学现场推销自己。到场的美国大学遍布美国各州,涵盖各个种类,两年制大学、四年制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应有尽有,如此多的美国大学扎堆招生的情形并不多见。
中国学生的实力日益成为很多国家学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在某大学演讲时多次提到中国的实力,他表示对美国的未来倍感忧虑,担心在不久的将来美国会落后于中国。
“你知不知道,中国的天才比美国的人口还要多。”这是今年奥斯卡获奖影片《社交网络》开场的第一句话。虽然电影的表达略显夸张,但现实是,单从数量上来说,拥有高素质和能力的中国人数量越来越庞大,整个中国的教育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中国学生的实力日益成为很多国家学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在某大学演讲时多次提到中国的实力,他表示对美国的未来倍感忧虑,担心在不久的将来美国会落后于中国。
由于在近10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接受教育,而这些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旦具备了国际视野,就等同于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他们的实力不可小觑。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6
随着清华的开学,“奶茶妹妹”章泽天再一次引起媒体关注。8月17日,红透网络的清华新生“奶茶妹妹”章泽天在报到当天遭媒体记者围堵。2009年,张泽天因一位拍客为其拍摄了一张手捧奶茶甜美微笑的照片走红网络,随后便被广大网友唤为“奶茶妹妹”。红紫格子裙、高跟鞋……“奶茶妹妹”章泽天看上去不像来清华报到的新生,更像个小明星。这位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她,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健美操特长被保送进清华大学。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奶茶妹妹”表示:“我刚来北京,需要好好适应,我想做一个普通大学生,希望不要受媒体打扰。”……
“奶茶妹妹”为什么会如此之火?许多人都认为是因为她清纯的长相吸引了众多人的注意。其实一句话就是她的清纯之美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美?
在此这是一个让我们无法绕过的问题,必须予以澄清。其实对于美,孔子、孟子、庄子皆有解释,那便是美在人文,美在天人合一、美在自然;也有人表示,美在知乐,美在滋味。美在心中,美本呼天,集在于人。美是典型,美是客观。美是观念,美即美感。在朱光潜看来,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而李泽厚认为,美是自由的实践,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有网友更是对美给出了自己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7
香港大学的“法宝”:有大师
跻身世界一流的香港高校中,既有港大这样的百年名校,也有香港科技大学这样1991年才成立的。1931年,梅贻琦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个著名论断,实际上也被香港高校视为至理名言。
香港大学的“法宝”:有大师!
近日有两条新闻跟香港有关:美国彭博社公布全球最佳经商地排行榜,“状元”再次花落香港;香港大学开始全球招聘新校长,引发海内外关注。
近年来,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香港成为越来越多内地人的首选。今年已经是香港连续18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到香港创业和工作的内地人更看重的是法治水平、监管效率、市场开放程度等等。选择到香港上大学的内地学生,“名校”的吸引力不失为重要原因。
2012世界大学200强 香港大学位居34
内地学生是一面镜子
早年,香港人在审视自己的时候,曾经有一种担心,认为商业发达、金融活跃,或许会使快餐文化和物欲的浮躁成为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主流。香港会不会成为 “文化沙漠”曾引发广泛讨论。不过,当一所所香港的大学跻身世界名校,当“时尚之都”、“购物天堂”变身“文化创意之都”,一切都不辩自明。...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20多岁时,柴静写了她的第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字里行间满是文艺青年的调调。
十多年后的柴静说,“这本书里通篇都是‘我我我’”。
在公共场合,如今的柴静习惯以优雅示人,不见咄咄逼人的姿态,人们听到的总是她的感悟和建议。
在电视节目中,柴静的发问依然不失犀利,但态度更为平和,努力呈现客观和理性。
许多人发现,从前的那个柴静,逐渐消失了。
你不要质疑,要疑问。质疑是你质问要找出什么,疑问是还有未解之余地。
●媒体一聚拢,聚光灯一打开,就像发了一场高烧,很容易被裹挟其中。
●做新闻做到现在,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不要试图寻找传奇。
解放周末:你的新书叫《看见》,记录了你采访中的“看见”,听说你刚从兰考采访回来,这次在兰考你又“看见”了什么?
柴静:关于“看见”这个词,我在书里也写过,就是要从蒙昧中睁开眼,尽可能摆脱看见之前所形成的成见和概念。
这次我们去兰考之前,其实不论是袁厉害还是当地政府,都已经被概念化了。出发前搜索资料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很多说她牟利或者贩卖孩子的材料来自于“据说”、“听说”、“传闻说”,都是些语焉不详的词汇。可能因为我是做调查记者出身,觉得还是要... 阅读全帖
gx
发帖数: 52
49
美学热和我的读书生活
白谦慎
1982年大学毕业后,曾多次搬家。特别是1986年出国留学后,家不但搬到了美国,而且
在四个不同的州居住过。几经搬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书籍,失去了不
少。不过至今在我的书架上,还有不少当时出版的美学书籍。如今,这些书的封面已经
泛黄,但版权页上的印数却依然述说着它们昔日的辉煌: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书简》(
上海文艺,1980),第一次印刷30,000册,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上海人民,
1981),第一次印刷25,000册,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文物,1981),第一次
印刷没有写明印数,但起码也得有两万册以上。李先生的《美学论集》(上海文艺,
1980),第一次印刷的印数是15,000册,但两年后第二次印刷,增印至36,000册。学
术著作,特别是论文集,能有这样的印数在今天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当年我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并不是学文学或美学的学生,而是北大国际政治系的本科生
。那时除了读和专业相关的书籍外,读的最多的便是美学著作。我的处女作 ——《也
论中国书法的性质》(1982年发表)居然也和美学有关。我对美学的关注,固然和少年
C********g
发帖数: 9656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zz]
2011-02-25 00:30:40
最近一个网名blee1的网友发了两篇关于燕京大学的帖子,帖子是用繁体字写的,但是
仍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很早就读过司徒雷登传记,但是还是不太明白,闻名中外的燕
京大学在五十年代初为什么被撤销?这个学校是司徒雷登一手创建的,资金主要来自美
方。名义上是教会大学,实际上是一所综合大学。由于管理有方,资金充裕,燕大吸引
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来校任教。爱德加斯诺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燕大短短三十年便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著名学校,和美国很多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
都建立了关系。燕京大学培养出了大批顶尖人才,当时中国新闻界90%以上记者都出自
这所大学,当年参与报道日本投降仪式的记者就毕业于燕大。
blee1在文中谈到了燕大复校的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燕京大学是私立学校,投资方
主要是美国人,解放后燕京大学被取缔,也没有给美国的托事部打招呼。司徒雷登曾为
燕大受到的不公平遭遇感到非常伤心,也表达过抗议,但是,由于中美敌对,几乎没有
直接或通过第三方商讨的空间。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燕京大学是被没收充公,然后
取消的。我不知道国际法上是如何规定的...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