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清廷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n
发帖数: 375
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五十八节 同盟(下)
武昌。
江面上不时有新的明军战舰驶过,里面装的都是随后启程的川军和闻讯赶来的夔东
军。看着这些横行无忌的军队,张长庚的心情非常复杂。湖广总督知道自己在通邓这个
泥潭里已经陷得太深了,所以不由得开始盼望成都能和北京分庭抗礼,现在就是邓名取
得天下都比北京席卷全国对张长庚有利。
不过张长庚并不希望这个进度太快,至少再拉锯上几十年,这样张长庚可以安稳地
把他这个土皇帝坐到死。既然志向是割据湖广一辈子,那张长庚就要尽可能增强两湖的
军力,免得被周围的恶邻吞掉:邓名和夔东众将都是红眼强盗,但河南的清兵也不是善
茬,贵州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继茂没有一个是好人;就是南昌的张朝和
南京的蒋国柱,张长庚知道若是自己露出破绽,这两个家伙多半也会扑上来咬自己一大
口。
“危机四伏啊。”忧心忡忡的湖广总督轻叹一声。邓名把持长江贸易,留给湖广的
利润空间并不大,而这次推销的战争公债更是要把湖广不多的利润中的大部分也吞下去
。虽然张长庚早就知道自己只能分一点邓名剩下的残羹,但分得这么少还是让他心有不
甘。
这些天张长庚对两江总督一通忽悠,成功地骗到了二十万两银子,不过比...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三节 信号(下)...
邓名对张煌言简要介绍了一下占据和自己应对的策略:“本来我们是不会管东南督抚的
死活的,但自从他们向我们妥协后,渐渐的发现没法对他们的要求置之不理。”
蒋国柱是坚决反对在江南这边开战的,但如果清廷变脸要杀他的话,蒋国柱又会需
要明军的保护,邓名向他保证明军会尽量避免在他地盘上大打出手,也会在蒋国柱走投
无路的时候施以援手,至少允许他去四川避难,作为他认购大明战争国债的报答。
“因此你的表示就是不切断漕运?”张煌言已经完全明白邓名要做什么了。
“正是,投鼠忌器,只有器还完好无损的时候,才能让别人忌讳嘛。”这次邓名指
的器就是漕运,以前邓名多次用类似的办法逼迫清廷官员掏赎城费,操作起这种事情来
已经异常熟练了:“杰书不敢说,年轻人不懂事,但遏必隆和李国英,肯定能察觉到我
的善意。”
“善意……”张煌言瞪了邓名一眼:“鞑王杰书好像也比邓提督年轻不了几岁吧?
可见年轻不是不懂事的理由。”此外张煌言还感觉邓名用词太文绉绉了,不就是绑肉票
么,当然要先好吃好喝的供着,撕票不就拿不到赎金了么?张煌言突然想到绑匪一向也
是很手信用的,他又瞄了一眼面前这个以重诺守信著称的年...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1888
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十节 负责(下)
听完王晗的抱怨后,邓名不假思索地说道:“快给王将军松绑。”
这句话然让党守素楞了一下,出征以来的各种见闻已经让他对战争的理解完全扭曲
了,其中昨晚的混战是效果最明显的一次。现在邓名居然又因为敌将的一番话而下令松
绑……党守素听任说评书的时候,倒是长听说书先生说什么宁死不屈,结果敌人反而爱
才、惜才——不过每次听到这段子的时候党守素都嗤之以鼻,就他所知拼命求饶都未必
能活命,宁死不屈的肯定都只有死路一条。
想不到传说中的张飞义释严颜居然活生生的出现,党守素又是惊讶,又是不解,偷
偷询问身旁的李来亨:“这家伙哪点比得上严颜?”
严颜在蜀中德高望重,旧部众多,而且张飞极力要宣扬左将军的仁德,有这么特殊
原因在,党守素也能勉强理解了——再说那也是公开宣扬的说法,说不定私下里还有很
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党守素怎么看,这个王晗都没有什么需要收买之处,昨晚的的仗没
有打过瘾,对方也都很识相一窝蜂地停止抵抗,刚才王晗被捆进来后,党守素还想着总
算还能看杀人头。
“严颜?”李来亨轻声反问了一句,现在邓名每次扎营的时候都会拼出来这么一个
大椭圆桌子,同盟议事或是吃饭都在这张桌...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4
几年来,祖泽溥一直是坚定不移的剿派,这不但为他赢取了不错的声望,也让众多
同样持强硬立场的人对他很有好感。现在突然倒戈,不但不能让持抚议的东南温和派视
他为自己人,反倒会让那些原来的同盟军对他心生厌恶,把祖泽溥看成朝三暮四的小人
叛徒。
明明祖泽溥无法从倒戈中获得任何好处,但他依旧义无返顾地力持抚议了,那索尼
就很清楚他肯定是遇到了极大的麻烦,以致他真诚地盼望着抚议成功。
“祖泽溥怕是认为济南要守不住了吧?”索尼老谋深算地推测起来,现在祖泽溥极
力鼓吹招安邓名,显然是担心如果合约不能达成的话,他就会遭遇到极大的危险,比如
丢失领地被朝廷治罪。除了这个原因以外,索尼想不出还有什么危险能让祖泽溥不在乎
突然转换阵营。
本来鳌拜也认为祖泽溥单纯是在争功,而且在心里还是鄙夷了他一番,再亲的干儿
子也没法和亲儿子比,再说康亲王可是姓爱新觉罗的,就算辅政大臣和他关系不是很好
,在杰书面前也要老老实实喊一声:“奴才叩见主子”的。这就好比两条狗争夺一根骨
头,人可以在边上看着笑哈哈,但狗和少爷抢起骨头来,仆人们可不敢看少爷的笑话,
肯定要把狗嘴里的骨头夺出来,然后毕恭毕...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二十八节 盟军(下)
从九月开始,江北的明军就不断向淮阳方向移动,十月初杰书和江北明军形成对峙后,
双方虽然还没有爆发大战,但激烈的斥候战已经开始。川军引以为傲的对列冲锋在斥候
交锋中并没有什么优势,双方会在各种地形下突然遭遇,而且交战目的也不是驱逐对方
出战场,而是阻止对方渗透或传递消息。
因此斥候战更重要的还是凭着个人的经验以及通过复杂地形的能力,还有单兵作战的能
力和骑术。而邓名把蒙古籍、以前的御前侍卫都带去山东了,这让明军在斥候交锋中始
终处于下风。幸好斥候不是情报的唯一来源,两江官兵只是杰书名义上的友军和部署,
江北的江湖好汉们理论上也支持官府,所以就算杰书能在斥候战中占到上风,整场情报
战中依旧是一败涂地。
邓名认为自己成功的基础是能够在战场上击败强敌,从对阵谭弘开始就是如此,其他的
所有手段都是辅助,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决一死战的勇气。不过除了邓名本人对此深信不
疑外,其他人没有一个是这么看的,对此邓名也不是没有了解。这次在山东击败祖泽溥
后,卫队向邓名恭贺胜利时,邓名还发出一声长叹:“不会有人记住我今日战场上的勇
敢,他们津津乐道的永远是我化妆成鞑子去偷营。”
就是邓名的卫队,闻言都陷入了一片沉...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正文 第四十九节 风气(下)
金圣叹是哭庙案的主角,这位才子因为名头响亮,所以邓名打算给他特别优惠,给
他一笔秘密贷款帮助他购买军火抵抗——贷款是邓名为金圣叹担保的,而保持秘密性是
邓名为了不给自己造成太大的负担。不过金圣叹却谢绝了邓名的好意,当安乐思返回吴
县时,金圣叹明确表示他不会诉诸武力。
“步枪的威力非常可观,足以保护金先生和你们的朋友。”安乐思等军火商给邓名
的报告里,就称金圣叹为哭庙案众多当事人中最勇敢的,也是众人的领袖,所以只要金
圣叹愿意振臂一户,吴县周围的缙绅一定会群起响应。
“这并非我所愿。”金圣叹摇头道:“我不能让本地父老因为我的一念之私而遭遇
兵灾,我也不愿意为了自己活命就打死衙役,何况安老板不是向我保证过,保国公会设
法救我们出去四川吗?”
“保国公确实这样保证过,但事情不一定能够办妥啊。”安乐思更希望金圣叹能够
领到吴县缙绅和蒋国柱打起来,这对他的军火生意会有益处,而且根据安乐思现在的理
解,邓名似乎也希望和东南督抚作对的人越多越好。
“那也是我一人性命不保罢了,要是我为了自己活命就去杀伤无辜,我又算什么呢
?”金圣叹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坚决,明确表示...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五十一节 保卫(下)


浙江士人知道遇到的这些江南士人都是逃难去四川的,不过他们倒并没有因此流露
出什么轻视。首先人的观念是不太容易一下子彻底扭转过来的,虽然现在湖州、嘉兴的
缙绅阶层已经把有出息的定义从读书出色修正为敢于拿起武器保护宗族,而且这些来四
川的浙北士人也都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定型的年轻人,但他们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
时间内就看不起继续读书的年轻士人;其次,就是四川分发的那些宣扬帝国主义的小册
子里,也丝毫没有贬低读书人的意思,而且把这种差异定性为分工不同。
“我们大汉文明,既需要保卫者,也有需要保卫的东西。”庄允城的一个孙子对金
圣叹的儿子说道,帝国主义理论对这种年轻人来说是最有煽动力的:“我们是保卫者,
而我们的文字、服饰、饮食风俗就是需要去保卫的,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如果每个读
书人都弃笔从戎不写文章、不传播文章诗词了,那我们和鞑虏蛮子又有什么区别?”
和这帮浙北人接触了几天后,不少吴县的年轻人也去找父辈嚷嚷,比如金圣叹的儿
子就突然改变了志向,不打算跟父亲去叙州教孩子念书了,而是嚷嚷着要跟浙北人去成
都读军校:“孩儿也是七尺男儿,要当保卫者,不当需要被保卫的...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正文 第五十七节 夜战(下)
会议结束后,邓名在一些军官的护卫下站在旗舰上眺望远征军的舰队。停泊在巴布
延海峡北方的明军舰队静静地等待着,数百艘帆船都落下了风帆,在泊地上空形成了桅
杆之林。
“老王在时,想的就是从对岸登陆,然后水路并进直捣马城城下。”说话的是延平
郡王派来的使者冯锡范。康熙三年,清廷以不剃头、不朝见、不进贡的条件试图与郑经
议和,并暗示可以在郑家内讧中站在郑经一边,但却遭到了郑经的严词拒绝。二十出头
的延平郡王二代,当时和邓名、张煌言的关系极差,更因为对日本的贸易,以及张煌言
收留郑袭、郑瓒绪等原因,到了近乎开战的地步,但郑经仍表示他绝不会考虑向清廷投
降——郑成功选择为民族奋战到底,这同样是郑经的骄傲,他甚至明确对清廷表示,就
算邓名和张煌言选择与清廷议和,他也不会同意。
只是郑经虽然有志气,但在处理和盟友的关系时依然固我,从康熙三年、永历十九
年开始,在刘国轩这个主战派的支持下,多次和舟山的郑成功旧部以及浙东军发生摩擦
。不过邓名对郑经表现出忍让态度,在不激怒川西院会的范围内,尽可能给台湾补偿。
现在已经是康熙十年,永历二十六年,郑经年近三十,他的火爆脾气看上去有所收敛...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七十节 无题
吴三桂向沐天波做出保证的时候,旁听的夏国相微笑得有点不自然。沐天波告辞的时
候,平西王热情地把他送到王府门口。等返回会客厅后,夏国相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地:
“王上,这事咱不能答应啊!”
“怕什么,本王又没有说要去打李定国。”吴三桂轻笑了一声。
“不打李定国?”夏国相觉得这时候跳出去打李定国纯属找死。平西王虽然拥有两
省,但和有四川撑腰的云南相比,无论是粮饷还是武器都差得远;现在东南的动乱都被
四川压下去了,说不定吴三桂还没有杀过边境,四川的援军就呼啦啦地开过来了,到时
候尚可喜那个靠不住的家伙搞不好又要来援桂;真要是吴三桂不得势,说不定张长庚也
要来援桂了。夏国相眼珠一转,迟疑着问道:“难道是去打安南?”
永历十二年西营崩溃的时候,安南从倾向明军的中立变成绝对中立;永历十三年明
皇弃国了,安南就开始向倾向清廷的中立转变;而邓名大闹昆明、江南、高邮湖后,安
南的态度就又开始不断向明军那边偏移了。但是因为广西一直在孙延龄和吴三桂手里,
所以安南还是维持了表面上的两不相帮。
康熙六年后,安南君臣普遍断定清廷是要不行了,不过有南明三王内讧的前车之鉴
,安南依旧...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5074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儒 学 论 衡------陈 寒 鸣
李顒与清初山林儒学

清初儒林,呈早期启蒙儒学、庙堂儒学和山林儒学鼎足而立之势。黄宗羲、顾炎武、傅
山、王夫之、唐甄、方以智、颜元等为代表的早期启蒙儒学,顺承着明代中后叶以来儒
学发展之势,进一步变革思想观念,显露出儒学由传统而向近代转变的迹像。康熙、雍
正、乾隆三帝及熊赐履、李光地等为代表的庙堂儒学,以王权专制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化
程朱理学一元化思想统治,反映了清廷为核心的统治阶层的利益意愿,是有清一代的官
方哲学。山林儒学的代表者,学术上或倾向王学如孙奇逢、李顒,或信奉朱学如刁包、
陆世仪,然多系明室遗民,不愿在清廷做官而隐逸山林,潜心学术,砥砺名节,从各自
不同的层面对儒学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兹以李顒为个案,略窥清初山林儒学之斑。
李顒(1627一1705年),字中孚,陕西周至人,人称二曲先生。生平提倡讲学,同孙奇
逢、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清廷对他十分重视,康熙帝曾经亲书“关中大儒”四字
以赐,但如同众多的明室遗民,李顒始终坚守民族气节,固辞清廷征召,不愿为其“缯
弋”所及,甚至以生命相拒。他隐逸山林,肆力于学问,著作甚富,今传有《关中李二
曲先生全集》46卷。
H**7
发帖数: 8624
11
1875年,清廷内部出现了“海防”与“塞防”之争。当时清廷面临着来自东西方向的
双重危机:西部新疆已经完全丢失,东面日本图谋台湾。
清廷两位主要大臣意见分歧。李鸿章重“海防”,左宗棠则主张加强西部“塞防”
,收复新疆。左公强调“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对于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的建议,慈禧太后心里没底,询之于左宗棠:需时几何?
左宗棠的答复是:“剿抚兼施,一了百了,得五年时间”。
慈禧太后对左宗棠的“一了百了”四字十分欣赏,对左宗棠敢於承担责任的勇气尤
为赏识,西征之事遂得以确定。1875年5月,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
务。
左宗棠
1.新疆残局
1851年,太平军兴,长江中下游流域从此战火不绝。不几,新疆的形势也渐趋不稳。
1864年,南疆和北疆几地分别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
1865年1月,在叛清割据政权的邀请下,以安集延人(乌孜别克人)为主体的浩罕汗
国派遣军事首领阿古柏等60余人进入新疆喀什噶尔,以帮助巩固政权为名,行篡位夺权
之实。同年4月,阿古柏成立所谓“哲德沙尔(Yatta Shahar)汗国”,以布素鲁克为傀
儡,自己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t**g
发帖数: 784
12
来自主题: Quant版 - 好一个同胞
quant interview,请教同胞们
在 amsimple (amsimple) 的大作中提到:
发信人: amsimple (amsimpl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关内支那人对满洲国咬牙切齿是十分可笑的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3 15:24:57 2016, 美东)
长城以南是支那。
发信人: amsimple (amsimpl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东北人在饿死3000万时他们饿死多少?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4 17:20:20 2016, 美东)
请把共产党 改成 中国人。
在 haibugui (昵称太短!)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chenkai (凯歌),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Re: 东北人在饿死3000万时他们饿死多少?
: 海日是满洲国遗老遗少。这是技术贴,证明共产党对待东北人比日本人残暴多了。
东北
发信人: amsimple (amsimpl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清朝在西...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3
一家村主 于 2013/8/27 15:45:5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此人头像为何被印到日本万元钞票上?
李钟琴
2012年夏天,我第一次见到日本最高额纸币一万日元的时候,还以为纸币上的那个人是
日本的某位天皇,要不就是丰臣秀吉啊伊藤博文啊大久保利通之类的著名政治家。后来
才知道,此人既不是哪个天皇,也不是某位首相,而是一个出身平民、终身未仕的教育
家、思想家,他叫福泽谕吉。
对福泽谕吉其人,我早就有所了解,对他既敬又恨,感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他是日本
明治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劝学篇》、《文明概略论》、《脱亚论》
等,主要思想是反对封建专制、崇尚自由平等,呼吁日本脱离东方愚昧文化,全盘西化
。虽然他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名人,但毕竟是一介平民,终身未得一官半职,没
有什么文治武功,日本人怎么把他的头像印到最高额的日元上呢?一个教书匠有何德何
能啊?
少年时期曾受中华文化熏陶
福泽谕吉生于1835年1月10日。他的父亲福泽百助是一个俸禄微薄的知识分子,喜欢收
藏中国古书,致力于研究中华文化,是当地名望颇高的汉学家。在谕吉诞生的那一天,
福泽百助恰好买到了中...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95
14
(《庚子西狩丛谈》对围攻使馆一役有所记述。作者是在怀来接驾的知县吴永,
在随后的西行途中,与荣禄多有接触,且深受赏识。荣是攻打使馆的司令,吴永
所述当时情景当有相当的可信度。)
五月十五日,日本书记生杉山彬突在永定门外遇害。都人闻讯,咸索索戒惧,
知有危祸。各使馆外人,尤大哗愤,群起向总署诘责,问我政府究竟有无保护外
人能力。当局支吾应付,仍不闻有何等措置。拳匪益藐玩无所瞻顾,遂相率结队
入城,一二日间,城内拳匪已集至数万。王公世爵,争延请大师兄住其府第,竭
诚供奉,内监之入夥者尤众。于是辇毂之下,悉成团匪世界矣。
十七日,匪众遂乘势暴动,以焚烧教堂为名,到处放火。前门一带,如东西
荷包巷、珠宝市、大栅栏、廊房头条二条、煤市街等处,繁盛市场,悉付一炬。
火势延烧正阳门城楼,红光烛天,各处教堂及教士居宅,同时举火。凡教士教民
家属,无少长男女,咸被屠戮,伏尸载道。匪中呼洋人为“老毛子”,教民为“
二毛子”。先犹专杀教民,次则凡家有西洋器具货物,或与西人稍有交往者,概
加以“二毛子”之名,任意屠掠;次则有无事证,一无所别择。于是全城居民,
惊号狂窜,哭声震天地,真一时之浩劫...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晚清既得利益者:变革共识与阻力
袁伟时——答《长江日报。求知》理论周刊记者李晨问
求知:晚清政府变革是在反复受挫之后才选择改革?晚清的既得利益者主动掀起一场改
革的原因是什么?
袁伟时:不要以为既得利益者肯定一味反对改革。在覆没的威胁下,他们也要寻求生存
的希望和道路。这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晚清70年,改革成败得失都与既得利益集团息息
相关。
1865年开始的自强新政(洋务运动)是改革。三次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太
平天国战争),内外强敌敲打,统治者不得不变。不幸,这样的片面改革没有帮助他们
走出困境。
真正全面系统的改革是最后十年的“新政”。这场改革是两大因素促成的:第一,经过
19世纪五场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太平天国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
侵,京师两次被占,民穷国困,清政府不改革就维持不下去了。第二,国门打开,现代
文明的信息日益普及,朝野上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不接受现代文明不行了。当时朝野各
方梦寐以求的是“富强”。而用当时顺天府尹胡燏棻的奏折《条陈变法自强事宜》中的
话来说是:“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亦无治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更无致富强之术
。”这既是当时的中国梦,也是甲午惨败后朝野的共...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95
16
(以下文字摘自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
唐氏认为:
“大清不亡,我军不败,实无天理,然非战之罪也。”
“甲午黄海之战时,……这十四管带经笔者约略调查,似乎全是马尾水师学堂
的毕业生。最不可想象者是,他们十四人中,至少有十人是马尾船校「第一期
」的同班同学……在这十四管带之中,有四人在黄海之上阵亡殉国。有三人因
战败随丁提督愤恨自杀。另一人显然含寃而死。--真是惨烈之至!
梁启超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以一人而敌一国」。同样的,那空前绝后的鸭
绿江口黄海大战,也是马尾船校以一校一级而大战日本一国呢!
马尾!马尾!我为尔欢呼。您在五千年中华通史上,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转文共分8段:
(1)世界第八位海军
(2)北洋舰队的虚实
(3)海军衙门是个大「肥缺」
(4)老太后不如小阿巴桑
(5)翁李之争
(6)为黄海血战平反
(7)劣等洋员的谏言不可信
(8)刘步蟾战绩辉煌)
世界第八位海军
在甲午战前,我们的大清帝国也有一支相当可观的海军呢!它拥有装甲十四吋,
配备有十二吋巨炮的七千吨主力舰二艘,和各式巡洋舰、鱼雷艇数十条。每次操
演起来,摆出「船阵」,也是樯橹如云,旌旗蔽空,气势非凡呢!如把这...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8
第八章洋务路线的改善及战略性转变
一、列强从加强经济侵略到新的武装入侵
所谓洋务运动路线的改善,主要是指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清政府
由镇压人民革命为主转变为抵御外侮为主,由举办和发展军用工业以求强为
主转变为举办和发展民用工业以致富为主。这种政治路线的改善和战略性转
变,固然是体现了洋务运动本身发展深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是对外国资
本主义列强利用“中外和好”幌予加强经济文化侵略,并由“中外和好”变
为军事上武装入侵的客观形势所作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一个进步。
首先叙述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加强经济侵略简况。自1860年《北京条
约》签订之后,侵略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他们为了将中国人民革命运动镇
压下去,暂时放松了武装入侵,而根据天津、北京两个条约所给予的特权,
利用所谓“和好”之机,在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等方面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
而特别是加强经济侵略。众所周知,鸦片战后中英于1843年订立的第一个协
定税则,进口货物税率比之战前降低了58%至79%之间,1858年《天津条
约》所定的税率比1843年又降低了13%至65%之间;1842年的《南京条约》
及其附约并无值百抽五的明文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16
第十六章纺织工业
一、办纺织工业的指导思想
人们常把洋务纺织工业,与轮船航运、电线电报、煤铁矿务的开采与冶
炼,并列为洋务派举办的四大洋务民用工业企业。③它们的举办有一个共同
点,那就是与洋商竞争,分洋商之利,追逐利润以致富:但也有不同点:轮
船、电线和矿务三者,既是商务,又与军事上的需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轮
船利于军队和军需的转运;电报对于军事信息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煤铁和
其他金属等矿务更明显的是为了军事工业能取得廉价的燃料原料;而办纺织
工业却同军事无任何直接关系,仅仅是为了发展商务以致富之举。此其一。
其次,轮船航运的创办,是在洋轮充斥于江海,电线架设时,洋商已在沿海
设海线,并又在陆上设线,也就是说,轮、电二者都是在洋商侵占了中国利
权情况下举办的,至于矿务,洋人也已在中国大事勘查矿藏准备擅自开采的
情况下洋务派始着意于此的。纺织工业却是在洋商没有在中国设厂时开始筹
建的。第三个不同点是,轮电、机器开矿和机器纺织四者,虽均为中国前此
所未曾有,但纺织业又与前三者有其自己的不同特点。纺织业是中国有着攸
久历史传统的最为普遍的手工业,绝大部分产品是与农业结合的家庭手工业
生产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反思甲午之战:李鸿章对内谈器械,对外谈制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 12:22:56 2017, 美东)
原创 2017-04-18 谌旭彬 短史记微信号:tengxun_lishi
文 | 谌旭彬
甲午之战后,清廷与日本皆有反思。就务实程度而言,二者差异极大。
一、李鸿章对内谈器械,对外谈制度
晚清学者严复,曾赴伦敦皇家海军学院求学,归国后长期服务于北洋水师学堂。民国七
年,池仲祜撰《海军大事记》,请其作序。严氏其时垂垂老矣,回首前尘往事,念及所
教导之海军学生,在中法、中日两战中,“为国死绥者殆半”,悲从中来,痛定思痛,
不由想起三十年前,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一番良言:
“海军之于人国,犹树之有花,必其根干枝条,坚实繁茂,而与风日水土,有相得
之宜,而后花见焉。……今之贵国海军,……终必当于根本求之,徒苛于海军,未见其
益也。”①
严复感叹:今日政体虽异,但赫德之言,仍足以使国人警醒。——赫德之意乃是:欲建...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有权选择:义和团是愚昧的爱国者还是精明的汉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31 01:55:33 2018, 美东)
http://hx.cnd.org/?p=152417
谈到1900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稍有理性的人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们蒙昧,迷信,
胡打乱杀,盲目排外,可谓愚昧。然而几乎所有的评论,不管多么负面,最后还是得加
上几句,义和团是爱国运动,值得肯定。真的吗?哪有这档事。在一个国不知有民,民
亦不知有国的地方,一伙从未享受过国家的好处,还备受欺凌的乡民百姓,爱哪门子国!
如一百多年前一样,现在甚至更重要,理性要反对另一类愚昧:思维定势的陷阱。对诸
多在近代反帝的政治正确语言下做出的历史论断,应问一个问题,“这可能吗?”我们
当然不可能重新生活到某个历史时刻去辨别真伪,但是凭借常识,设身处地想一想,即
可以剔除许多有意编造的谬误。
本文意在评论义和团运动,对史实不加祥述。文中多涉及敏感群体,首先声明,笔者是
彻底的无神论者,对...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79
21
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一八七二年八月十五日
旧金山,九月十三日电:
昨天到达这里的三十名清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
小姐和绅士,容貌俊要比任何在这之前曾到美国访问过的清国人都好看
得多。有三名身为清国官员的教师陪同著清廷拨出了一百万美元用于这
些学生的教育。清廷还计画每年送出三十名学生到美国学习。
这批来此地接受教育的清国小姐和绅士们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因为先
前一批清国学生在美国时曾受到基督敦的熏染,所以这次将会在这批学
生中严格传授孔子思想,让他们信仰儒教。另外一四书五经」和康熙皇
帝制定的律令也将是他们常规课程的组成部分。
[Dadai 注]
会挑这一篇的原因是我希望大家注意一下清廷为这 30 个留学生花多少
钱. 昨天我有换算过, 鸦片战争的赔款是 2,100 万两, 约合一百万美
元. 而为这 30 个留学生, 清廷也拨出一百万美元, 换算成银两, 清
廷为每个留学生所撒下去的钱平均为 70 万两.
我们以清朝地方官一年俸录 2,400 两白银计算, 平均每月大概就 200
两. 假设现在大陆一般官员工资大概 RMB 2,000 左右. 那么用这算
j**n
发帖数: 13789
22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4日 转载)

来源:《炎黄春秋》
(博讯 boxun.com)

《炎黄春秋》今年第10期发表了李维民先生《清末新政“破产”的教训》一文,对
拙文《从清末改革想到当代革命》(今年第4期)提出批评和商榷。李先生认为清末改革
的失败原因,并非我所指出的“在危机沉重压力下,清王朝无力驾驭大幅度的急剧变革”
,而是因为清末改革“搞得太晚,太慢,太假了”。恰好拙著《危机中的变革》一书即将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该书的主题即是谈清末改革,我为该书写的《再版序》解释了为
什么专制帝国的改革难以成功,可以作为对李维民先生批评的回应。相信这场一百年前
的充满矛盾与困境的、复杂而丰富的改革运动,会引起当代国人浓厚的兴趣。

  一

  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香港学术界,在论述清王朝变革失败的问题上,以往占主
流的观点是:保守的清王朝统治者镇压了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又遭受了八国联军入侵的灾
难,然而,此后的清末统治者却并没有改革的诚意,在巨大危机压力下,才不得不进行虚假
的新政。日俄战争中,由于立宪的日本战胜了专制的俄国...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4354
2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国内真是太jb乱了
当年清廷如果真心搞宪政共和,国人也未必不能接受君主立宪,象英日一样.可惜清廷没
有这个胸襟.一百年都过去了,说什么也晚了.由此更可见清廷祸害中国之深重.
s*****l
发帖数: 54
24

黄花岗起义新闻当时被清廷降温 不见得是坏事--几个月个武昌起义
动车追尾事件被中共降温 不见得坏事
1911年3月29日,孙中山筹备了几个月的“黄花岗之役”速败,革命党骨干损失惨重,
而社会似乎波澜不惊,就连其发生地广州也无甚骚动。此事件显然使朝廷顽固派利令智
昏,不过月余,5月8日颁布各界翘首以盼的首届责任内阁,“十大部院加上总理大臣、
协理大臣共计13人,竟然有皇族出身的五人、宗室一人、满洲贵族二人,留给汉人的名
额只有四人。”
5月,清廷不但颁布“皇族内阁”,还采纳盛宣怀的奏请,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
,将川汉、粤汉铁路强行收为“国有”。理由似乎很充分:四川铁路公司募集民间股银
1400万两,其中300万两被该公司由经理施典章挪用至上海炒股导致亏空,朝廷不肯买
这300万两的单。于是惹怒股民延及各界,应了“天下未乱蜀先乱”这句古训,不但工
农商学兵,就连回、羌头人土司,基督、佛教信徒,皆卷入保路风潮。朝廷颁令弹压,
酿成血灾。以哥老会为主的会党发动武装暴乱,清廷进一步调兵镇压,直至成全“武昌
首义”。
w*********e
发帖数: 5286
25
晚清宪政改革,由地方选举产生谘议局对清廷都府的权利限制非常之大,
甚至到了清廷地方都府事事要看谘议局脸色的地步,一个有趣的例子是
当年甚至一些革命党人也能够被选到谘议局中去, 清廷政府解散革命党
团体的政令甚至都能遭到谘议局否决。可以说晚清的中国已经有了三权
中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雏形,
中国这么大,地方高度自治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体,孙文的建国大纲
里面地方政府就具有高度自治权。但是这中国政治上的点滴进步,在49年
都被为了一党之私的共产党给毁了。
i***s
发帖数: 39120
26
我曾造访过北京的八旗子弟中学,感到非常震撼,因为我看到满清贵胄子弟手中拿的竟是美国的教科书。我还参观过几所公办学堂,虽然他们的教学质量难以令人满意,但教学设备相当精良。
本文摘自:《辛亥革命》,作者:阿瑟?贾德森?布朗,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八旗子弟中学用的竟是美国教科书
清末的洋务派大员、湖广总督张之洞曾和京师大学堂7监督张百熙联合上书,敦促清廷建立新式教育体系。他们在奏折中建议,在各省省会建立大学堂以及配套的预科学堂和中小学堂,实际上张之洞和张百熙是想在省会城市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的预科学校、学院、大学。他们设想的整个教育体系以京师大学堂为核心。所有学校既教授西方艺术和科学,也教授传统的儒家经典。
他们对于现代教育制度的推崇和改革建议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1908年,清朝皇帝颁布的一道有关教育的上谕中说:凡男童年逾八岁者应入学,违者责其父母亲属。无父母亲属者,由本地官员负责其教育。各省总督应敦促属下兴建学校。以此圣谕广布天下。
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提倡,新式学堂在中国大地上迅速结出果实。举个例子,仅仅是教授工程学课程的较为...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27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唯一一个被凌迟的皇帝,割了1516刀,当时还是个孩子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un Aug 13 08:38:13 2017,GMT)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皇帝以及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其他平民老百姓的性命就跟不值钱一样,以致于古代草菅人命的事情时有发生,动不动就施以酷刑。古代酷刑何其多,其中最残忍的一种应该就是凌迟处死,这种酷刑一般是用在那些大奸大恶的人身上,平民老百姓都很少被用上,更何况是皇帝。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小编今天就跟大家说说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凌迟处死的皇帝,要命的是,这个皇帝当时还是个孩子。
虽然出生于所谓的帝王之家,但是洪天贵福的命运却跟一般的皇族子弟不同,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悲剧。
比如说,他刚满6岁时就开始念书,但跟一般的皇子不一样,洪秀全给他请的老师不是什么大学问家,而是一个叫洪宣娇的人。大家看到也是姓洪的,应该明白个一二了吧,这个人跟洪秀全一样,就会糊弄人,还跟洪秀全一样喜欢跳大神。上梁不正下梁歪,可想而知,洪天贵福在他手底下能学到什么东西,无非就是拜上帝教那些糊弄人的玩意。
到了洪...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9503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老话题,大头vs大炮
杨度实在是个人才。戊戌变法那阵子年轻就已经和变法派打得火热。变法失败却没啥事
,去了日本。后来回国成了清廷宪政专家,在颐和园给王公大臣讲宪政精义。整个清廷
立宪活动的主力干将。清廷倒了,老袁上台,他又成了筹安会理事长,深受老袁器重。
老袁死活,他又被孙中山力邀加入国民党。他入党,老孙电告全党以示庆贺。后来又在
上海和杜月笙关系很好。最后干脆在周恩来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近代中国的各个重要
党派势力他没有一个落下的。
S****t
发帖数: 1319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末民初,南北议和的时间表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为啥清廷倾向于退位呢?
变更为共和政体不是挺美好的事情吗?
1/25,段祺瑞率北洋诸将上书清廷,要求变更为共和政体。
1/29,清廷御前会议,倾向于退位换取民国优待条件
t****u
发帖数: 8614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末民初,南北议和的时间表
这个由不得清廷的,清廷不退位,大头怎么当总统?
南方的议和条件是清帝退位换优待条件,大头用这个来吓唬清廷。
S****t
发帖数: 1319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末民初,南北议和的时间表
明白了,小段上书要求更改共和的意思,就是要清廷退位是吧?
然后清廷当然要求退位优待了。
这么说,清廷退位和苏联解体还有点类似啊。
t****u
发帖数: 8614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回归大头坑 - 小站练兵(一)
话说甲午战败,对清廷的触动很大。原先清廷老大们觉得以我大清几十年洋务运动的辉
煌成就,就算打不过欧洲列强,但收拾日本这个蕞尔小国,应该不在话下。结果却一败
涂地。痛定思痛,八旗绿营早就靠不住了,曾经牛轰轰的淮军也不堪一击,国有大事谁
可依托?于是李鸿章等就建议编练新军。那么谁来带领这支新军呢?
前面说过大头在朝鲜的功绩给清廷高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本版大牛kzeng所说,
甲午的惨败更反衬出大头的能干。不光如此,大头给日本人的印象也很深刻。马关条约
和谈的时候,伊藤博文问李鸿章:“袁世凯现任何事”,李鸿章回答,“小差使无足轻
重”。伊藤嘲笑道:“以袁世凯之才,仅任无足轻重小事,无怪无人才”。这件事被记
录下来,后来被八卦小报流传出去。于是舆论哗然。
但是在大清要上位,光有才干是不行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再有才,朝廷偏不用你
,你还是不行。有句话叫做,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就算大头已经
因伊藤的评语名动公卿了,但是仍然只给了个闲差。
大头是个明白人,所以本人也没有闲着,一方面弄了本兵书,这本兵书写的如何,并没
有流传下来,估计也不会高明到哪里去。但是whatever,
z****g
发帖数: 2497
33
难道就是为了成就功名?(忠于清廷,保卫家园最终剿灭太平天国)。他不可能看不到
未来湘勇被清廷解散
的结局。
还是为了一己之私,有自己的军队,伺机推翻清廷? 这和他后来主动解散湘勇毫无反
抗也不是很相符。
总之,俺感觉曾建湘勇,灭太平天国,解散湘勇这个过程不是很make sense. 对他个人
来讲,完全是浪费
时间。仿佛唯一目的就是剿灭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和他的仇恨也没有这么大啊。人在湖
南骚扰了一下就扯呼
了啊。。
s****n
发帖数: 8912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这个才是大清的掘墓人
什么大头大炮都是假的
1911年5月,即清宣统三年四月,刚刚由邮传部右侍郎升任为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未
经朝廷奏准便突然下令,将当时由各省自己修建起来的铁路、邮政收归清廷所有。盛宣
怀的这一改革措施一经出台,立即遭到了各省地方的强烈反对,四川、广东、湖南和湖
北等地迅即爆发了大规模地保路运动,导致清廷急忙派兵实施跨省镇压,并诱发了武昌
兵变——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清廷的封建统治。由此使盛宣怀竟
然成为了清王朝的一个掘墓人。
C********g
发帖数: 9656
35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12-17/2728435.shtml
2010年12月17日09:26 来源:光明日报
在国际、国内一些重要场合,伍连德博士均着剑桥大学博士服。他向世人展示:中国人
很聪明,有智慧,一样能够站在知识和科学前沿。
鼠疫爆发
伍连德医生与哈尔滨的联系,在于十九世纪中国东北曾经爆发的那场震惊世界的瘟
疫。该瘟疫的第一例病例,出现在1910年10月12日,由俄国的西伯利亚传至中国境内的
满洲里。同年的10月26日,满洲里车站首先发现了鼠疫患者。于是,这段全长530英里
的东清铁路,成了满洲里至哈尔滨鼠疫传播的大通道。1910年10月27日,瘟疫传至哈尔
滨;10月30日到达长春;11月2日抵达沈阳。尤以哈尔滨为众。据当时的统计,吉、黑
两省(当时哈尔滨属吉林管辖)已经死亡近4万人,相当于两省总人口的1.7%,而且这
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让官方触目惊心,让生者不寒而栗。
当奉天(今沈阳)发现了该病的患者与死者之后,东三省总督锡良立即派遣两名北
洋医学堂毕业的学生姚医生和孙医生速往哈尔滨探查病源,采取措施,以图阻断瘟疫近
一步向...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982
36
南方旗人早被太平军杀绝了
太平天国时期,天王洪秀全“严种族之辩”,命令凡是太平军占领的地方,所有满族人一律格杀勿论。所以在太平天国攻占过的地方,所有满人全部遭到灭绝!仅有记载的八旗军籍的旗兵,就有超过20多万被杀。这就是今天中国南方汉民族比较具有民族意识,后来的反清的起义也都是从南方发起的原因。1853年3月8日,太平军包围南京,仅7日,攻下了南京城。城内自江宁将军祥厚以下的满人男女老幼大约有4万多人,统统被杀,一个不剩。1860年5月15日,李秀成自统数万太平军东征苏常地区。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除上海之外,苏南所有地区尽为太平军攻克,所以满人,全部被屠。1861年12月29日,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直下满城,冲进满城的将士将旗兵全部砍光,共杀死满人驻杭州的1万名旗兵,满人将军瑞昌自杀......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重新调集旗人进驻南方各传统据点驻军。这些驻防的满人在后来的辛亥革命中,大部分也没逃出被屠杀的噩运!
1911年,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纲领的辛亥革命爆发,旋即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广东等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 阅读全帖
i***z
发帖数: 7508
37
就是说, 辛亥革命没有杀多少满族人, 南方基本都是太平天国年代杀的。 北方的没
有了八旗口粮, 后来贫困饿死, 做妓女的很多。 现在1000万满族, 人数也不算少了
。 当年消遣的唱戏说书, 后来竟成了满族人陌生的手段。 历史真的是很有戏剧性。

人一律格杀勿论。所以在太平天国攻占过的地方,所有满人全部遭到灭绝!仅有记载的
八旗军籍的旗兵,就有超过20多万被杀。这就是今天中国南方汉民族比较具有民族意识
,后来的反清的起义也都是从南方发起的原因。1853年3月8日,太平军包围南京,仅7
日,攻下了南京城。城内自江宁将军祥厚以下的满人男女老幼大约有4万多人,统统被
杀,一个不剩。1860年5月15日,李秀成自统数万太平军东征苏常地区。仅仅用了一个
多月时间,除上海之外,苏南所有地区尽为太平军攻克: ,所以满人,全部被屠。1861
年12月29日,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直下满城,冲进满城的将士将旗兵
全部砍光,共杀死满人驻杭州的1万名旗兵,满人将军瑞昌自杀......太平天国失败后
,清廷重新调集旗人进驻南方各传统据点驻军。这些驻防的满人在后来的辛亥革命中,
大部分也没逃出被屠杀...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38
國人所欲保者,民族尊嚴、道統、習俗、經濟也,非特爲清廷者。諸如北洋李公、袁公之用政,雖利清廷,放眼長遠亦利中國近代化也。所以容李公袁公任意者,因痛思外侮也。改化、革命,實為同時同源,取道不同而已。若無甲午、庚子,則清廷之弊可若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終不為所移。若無甲午、庚子,亦無辛亥。
t****u
发帖数: 8614
39

把推翻满清的主要credit弄到大炮身上,才是最大的
罔顾历史事实!
历史上把大炮拿掉,甲午战败,戊戌变法还是会发生,
维新运动还是会失败,义和团八国联军还是会发生。
袁大头还是会上位,清末新政还是会实行。
清廷还是会拒绝改革,革命党还是会兴起。皇族内阁还
是会出现,立宪党人还是会抛弃清廷转向革命。保路运
动还是会发生,武昌起义还是会擦枪走火爆发。袁大头
还是会逼清廷退位。
大炮的主要credit,第一个喊出反清口号,和所谓的10次
在两广边陲搞的过家家般的“十大起义“。这个credit
要给大炮。但是说大炮领导了辛亥革命,比“老邓指挥
了淮海战役“这个说法还不靠铺。确切的说法是大炮摘
了辛亥革命的大桃子,然后掌握话语权的大炮继承者把
credit全给大炮了。
t****u
发帖数: 8614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晓波会名垂青史的
清廷为了统治需要,有意promote史克法,demote洪成筹。
明史是清廷主导编的,洪成抽进贰臣传。史可法的忠义祠也是清廷建的,
您老说的,正是反映的掌握话语权的人的意志。
C********g
发帖数: 9656
41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660
袁伟时

辛亥百年,初夏时节,独坐书房,心潮翻腾,为什么一个历时267年的大帝国那么经不
起风浪?自问自答,无遮无拦,只求自己信服。录下要点,公诸同好。
(一)黄花岗:损失惨重的孤注一掷
问:百年前的辛亥,够热闹的。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的黄花岗烈士的壮举以后
,前仆后继,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不愧为历史大转折。
袁:胜利者为自己的统治制造合法性,喜欢夸大自己的功绩。国民党及其追随者书写的
历史,水分太多,不足凭信。黄花岗烈士的精神当然值得敬佩;为反对专制制度献身,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但从历史进程看,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作用都被夸大
了。
应该如实把辛亥革命看成是多种因素汇合的产物。1911年11月15日出版的《东方杂志》
发表了该刊主编杜亚泉用高劳的笔名发表的《革命战争记》,对刚刚发生的革命,分析
就比较全面:
“当时下有鼓吹革命之党人,而上复有制造革命之官吏;立宪其名,专制其实;商路则
收归国有;外债则任意大借;代表则递解回籍;内阁则...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42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闹漕与清代地方社会秩序
作者:肖丽红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0-14 9:33:00
闹漕,包括漕控、个人日常反抗(即丑米挜交、逋欠、诡寄、包漕等)与集体公开闹漕
。在清代漕粮征派中,“闹漕”
现象屡见不鲜,是漕运这一国家事务影响地方社会秩序的具体体现。闹漕在冲击地方社
会秩序与漕政的同时,又为地方社会
秩序的重整提供了契机。闹漕对于地方社会的冲击主要在于影响地方政治秩序的变动,
并导致生活秩序的紊乱。
闹漕对生产生活的冲击
闹漕即拒绝缴纳漕粮。不管是漕控、个人日常反抗还是集体公开闹漕,其直接结果均对
本地漕粮征收情况造成一定障
碍。而且闹漕中,往往出现“邻省效尤”与“各处民众观望”的现象,漕粮征收因此受
阻。如咸丰四年,河南省辉县戴莹挟
花户抗纳漕粮,此次闹漕并不严重,但却引起辉县接壤州县的效尤,最后酿成了“各署
聚众抗漕”案件。此例并非个别现
象,因为诸如“此处一动,邻境因之生心,此处甫平,彼处效尤又起”与“一邑滋事而
各邑仿效”的征漕感受频见于清代官
员文集。
清代漕粮征收与地方官考成直接关联,漕粮完不及额,地方官可能因此被罚俸、降职乃
至革职。在清代漕案搜集整理过
程中也发现,不管是何种形式的闹漕...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5286
44
晚清宪政改革,由地方选举产生谘议局对清廷都府的权利限制非常之大,
甚至到了清廷地方都府事事要看谘议局脸色的地步,一个有趣的例子是
当年甚至一些革命党人也能够被选到谘议局中去, 清廷政府解散革命党
团体的政令甚至都能遭到谘议局否决。可以说晚清的中国已经有了三权
中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雏形,
中国这么大,地方高度自治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体,孙文的建国大纲
里面地方政府就具有高度自治权。但是这中国政治上的点滴进步,在49年
都被为了一党之私的共产党给毁了。
t******t
发帖数: 15246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hinknet (我是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鸿章:回王阿古柏雄桀能军 左军殊难制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8 01:36:29 2011, 美东)
接下来的事是筹饷,一场这么大规模的远征,没有军饷,当然是不可设想的。在塞防和
海防之争中,虽然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张得到清廷支持,但李鸿章也绝不是这场论战的
输家,因为左宗棠的意见是海防和塞防并重,而不是放弃海防不管。这场论战之后的三
年,正是收复新疆最紧张的日子,左宗棠采购和运输军粮,做了一年准备,然后在剩下
两年里挥师出关,收复天山南北,荡平了阿古柏匪帮。就在这三年里,李鸿章大喊加强
海防,硬是从各省的协饷中挤出二百万两银子做海军经费。这还不够,光绪二年,他又
以上海轮船招商局收购美国旗昌洋行的理由,让盛宣怀拿着他的亲笔信,去江南各省,
再次挤出了一百万两银子。这样一来,就算这些省份还有人打算为收复新疆提供支持,
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拿不出钱了。
到了这时候,左宗棠要想解决军饷问题,除了借洋债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别的办...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46
作者:荣欢
现在有些脑残民族虚无主义者和别有用心的人,什么谣都能造出来。最荒谬的就是朱元
璋是回族人。但他们给出的论证显然不攻自破。比如回族中的朱姓,由西域来华回回人
名字"阿鲁朱"、"秃朱"等简称而来。(中国古人对猪的称谓是:豕、豚等,而非现在的猪
,所以朱元璋很可能是西域回族人).。要想"证明"朱元璋是回族,首先要有个来源,
但这很荒谬。. 1.朱姓乃是汉族姓氏,有4000年历史,远的不说,战国时期的朱亥就是
魏国的名将!百度搜索一下朱姓起源即可查出大量朱姓记载。2.中国古人对猪的称谓自
古就是猪字!猪突豨勇---出处, 《汉书鈥⑹郴踔鞠隆罚骸靶倥挚苌酰Т蠊烟煜虑
敉饺伺恢硗回g勇。” 猪卑狗险----《南齐书鈥⒖ū虼罚骸氨蛴帜壳菔拊疲骸
蛐砸荩硇员岸剩煨酝缍粒沸韵斩觯灾赋夤笫啤!一龙一猪 -
-----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说人在幼时大致没有什么区别,而
学问的深浅由年长而不同,于是有一龙一猪的差别。"阿鲁朱"、"秃朱",这些名字的历
史文献出处在哪,有哪些历史人物?谷歌百度了半天,竟然没有搜到一处,即使是真的
,为什么不姓阿,不姓鲁,不姓秃?而偏偏姓了一个回回...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98
47
一百年前的十月十日,因革命党机关暴露、名册被搜,一场仓促发动、群龙无首的新军
起义在武昌爆发。这是一场原本毫无胜算的军事暴动,因总督瑞澂弃城逃跑而意外成功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超过三分之二的省份群起响应,纷纷“
独立”,清朝大局“顷刻糜烂”,势如风卷残云。惊惶失措的大清皇室在铺天盖地的革
命风暴中只支撑了四个月,就再也无计可施,不得不低头认输,黯然逊位。随同清政府
一同退出历史舞台的,是自秦始皇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帝制。
革命胜利之速令世人惊讶,也令包括革命党和旧官僚在内的各方当事人措手不及。革命
爆发之前,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载沣、流亡海外的革命领袖孙中山、隐居乡里的“离休老
干部”袁世凯,谁也不曾料想到大清国的最后时刻会来得如此迅捷。倒是反对革命的立
宪派领袖梁启超在痛责清廷缺乏政治改革诚意时曾经说过,“徒以现今之政治组织,循
而不改,不及三年,国必大乱以至于亡”,“将来世界字典上决无以‘宣统五年’四字
连成一名词者”。梁启超并非盼清朝速死,他是恨铁不成钢说气话,却无意中作出了清
朝覆灭的精确预言。
此前,太平天国曾打下半壁江山,清朝没有垮;北洋水师全军覆...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头说到底还属于得国不正
北洋军当时灭革命党小菜一碟吧,
调转枪口灭清廷也是小菜一碟吧.
丫高在打了一下革命党之后就停了,让你们知道武装造反,
你们是不行的,革命党只好寻求和谈.
回过头来跟清廷说,革命党太厉害了,我老去都打不动了啊,
过两天革命成功,你们将小命不保,清廷也只好寻求和谈.
最后丫成了大总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成果,
避免了一次全面内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堪称是高手.
o**4
发帖数: 35028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兵滥杀无辜百姓
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册。“顺我者昌,逆我
者亡”这句话对他们不完全适用,因为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
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
婢。努尔哈赤在辽东的屠戮汉民,皇太极时三次深入畿辅、山东等地的屠杀抢掠在许多方
志中有明确记载,连经历了文字狱闹得最厉害的乾隆时期的御用文人纪 也在《阅微草堂
笔记》里透露了他一家在清军屠刀下的遭遇①。多尔衮进关之初,为了取得汉族官绅的支
持曾经一度有所收敛。从顺治二年四月遣兵南下开始即以民族征服者自居,杀戮立威,演
出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屠城悲剧。“扬州十日”、“嘉定屠城”因为有专书记载为人们所
熟知。此外像1649年(顺治六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的屠城;同年平定大同
总兵姜 为首的山西反清运动,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戮殆尽,“附逆抗拒”州县也不分良
莠一概屠杀;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时的屠城,这类血淋淋的事例在史籍
中屡见不鲜,充分暴露了满洲贵族标榜的“吊民伐罪”的伪善。顺治六年正月,多尔衮道
貌岸然地说:“君,父也;民,子也...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2507
50
孙之獬是明朝天启年间进士,授检讨,迁侍读。孙之獬做官时正是魏忠贤当权时期,
阉党吃香,他便成为阉党成员,着实过了一段好日子。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魏忠贤
倒台后,明崇祯帝下令毁掉由阉党编写的以排斥、诛杀异己为目的的《三朝要典》,孙
之獬曾抱着《三朝要典》到太庙痛哭,为士林所不齿。这年八月,朝廷“削孙之獬籍”
,让他回乡居住。
清军入关以后,孙之獬俯首乞降,自己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并换上了
满装,一心一意在山东等待满清主子的到来!清廷为收揽人心,接纳并让他当了礼部侍
郎。但这并不是让他臭名昭著的原因,“剃发令”的倡议是孙之獬被大家牢牢记住,并
被刻在耻辱柱上的最主要原因!当满清刚进北京时,时因天下未定,允许明朝的降臣上
朝时仍穿明朝服饰,只是满、汉大臣各站一班。可是这个孙之獬为独得满清欢心,有心
“标异而示亲”。一日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
族官吏的服装。当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时,他很亲切地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满族大
臣都自谓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属下的汉臣孙之獬与之同班?七嘴八舌又你推我拉把他逐
出班外。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恨...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