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相关主题
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到底什么是“无我”?因果与缘起
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
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
Re: 略谈灭尽定 zz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
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
贪爱是什么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五蕴话题: 涅槃话题: 世间话题: 没有话题: 缘起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v**********3
发帖数: 157
1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活着干嘛?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a***n
发帖数: 1993
2
欲望会阻碍发挥心性无穷的功能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f*******e
发帖数: 5594
3
要搞清楚你问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从佛法的角度来理解,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死是否
彻底的没有,生是否确实是有一个“我”在生。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v**********3
发帖数: 157
4
另外,学佛就要做到万事皆空。
但是任何人在修炼的一开始就已然有欲望,没有空了;
因为你心里一心一念想的是成佛,所以你就有成佛的欲望。
可以说凡事想修炼成佛的人就有佛欲:)
是不是这样呢 ?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a***n
发帖数: 1993
5
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智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学佛就要做到万事皆空。
: 但是任何人在修炼的一开始就已然有欲望,没有空了;
: 因为你心里一心一念想的是成佛,所以你就有成佛的欲望。
: 可以说凡事想修炼成佛的人就有佛欲:)
: 是不是这样呢 ?

v**********3
发帖数: 157
6
佛说要万事皆空,无欲无念;又说佛法无边,既然万事都空了,要那么大发力干什么用
?换句话说,为什么要成佛?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欲望会阻碍发挥心性无穷的功能
v**********3
发帖数: 157
7
是的,我认同轮回,我们现在还在轮回中,没有彻底的死;我们的所有外在不过是个载
体。但不管在哪一阶段的轮回,哪一种形式的轮回,只要有生命,就会有基本的需求和
喜怒哀乐。对吗?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搞清楚你问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从佛法的角度来理解,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死是否
: 彻底的没有,生是否确实是有一个“我”在生。

a***n
发帖数: 1993
8
首先为了灭苦,然后为了活得明白些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佛说要万事皆空,无欲无念;又说佛法无边,既然万事都空了,要那么大发力干什么用
: ?换句话说,为什么要成佛?

v**********3
发帖数: 157
9
这么说先要有欲望,方能以成事,对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智
a***n
发帖数: 1993
10
对啊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说先要有欲望,方能以成事,对吗:)
相关主题
Re: 略谈灭尽定 zz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因果与缘起
贪爱是什么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v**********3
发帖数: 157
11
佛说万事皆空,你所谓的苦,只是你现在这个肉身的心念;你真正的我是空的,即灵性
的。所以既然真我没有苦,又何必去灭苦呢?然后又何必活得明白些还是糊涂些呢,反
正佛说万事皆空呀 :)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为了灭苦,然后为了活得明白些
v**********3
发帖数: 157
12
那佛说要无欲无念的呀, 你欲望那么强,怎么修成佛呀 :)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啊
a***n
发帖数: 1993
13
但是你没证空前,还是会感到苦啊,还是会害怕死亡啊。
遇到苦了,光跟自己说苦是空的,管用么?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佛说万事皆空,你所谓的苦,只是你现在这个肉身的心念;你真正的我是空的,即灵性
: 的。所以既然真我没有苦,又何必去灭苦呢?然后又何必活得明白些还是糊涂些呢,反
: 正佛说万事皆空呀 :)

a***n
发帖数: 1993
14
欲望只是提供一个入门的动机,入了门了再修离欲。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佛说要无欲无念的呀, 你欲望那么强,怎么修成佛呀 :)
f*******e
发帖数: 5594
15
既然你认同轮回,没有彻底的死,那么换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死只是生的另一种表现形
式。死并不是所有欲望的熄灭,而且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在死亡时对生的渴望,导致了
再一次的生。只要有欲望,就必然存在生死轮回。所以,死亡并不是解脱的方法,断贪
爱、断欲求才是唯一的道路。
那么,怎样才能断贪爱、断欲求呢?这个不是一天就能达到的,这是一个渐进的、有次
地的过程。人经过无数次的生死轮回之后,积累的巨大的惯性,那么断贪爱、断欲求也
必须是一步步才能完成的。你说的断喜怒哀乐、生命的基本需求,这些已经都是在接近
最终目标、或较接近最终目标时才能实现的。刚开始学佛是不可能达到的。有些事情,
知道了道理很容易,但要做起来却是很难。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我认同轮回,我们现在还在轮回中,没有彻底的死;我们的所有外在不过是个载
: 体。但不管在哪一阶段的轮回,哪一种形式的轮回,只要有生命,就会有基本的需求和
: 喜怒哀乐。对吗?

g***t
发帖数: 2278
16
这是个常见的问题。以下供参考:
一,不同的修行境界的众生所受的乐是不同的。我们是欲界的人,通过修习禅定而进入
色界的初禅的境界时所感受的快乐,远超欲界的快乐感受。如果你沉溺在欲界的欲望中
,无法修行到初禅的话,那么你无法感受到初禅的快乐。同样地,如果你能进一步不执
着于初禅的禅定境界,而进一步修行,进入色界的二禅的境界,其快乐又是初禅所无法
想象的;而执着于初禅境界的人,无法进入二禅。同理,往上还有三禅、四禅。而一禅
、二禅、三禅、四禅都还只是世间禅定而已,并未解脱六道轮回。通过修行佛法得道而
解脱,所获得的快乐,不是世间的禅定所能比拟的,更不是我们欲界的人的这些快乐所
能比的。
二,学佛本身是一种善法欲(此欲不同于佛法里所说的欲界的欲)。学佛的时候都是有
佛法可以学,要达到悟道的目标,也得努力下功夫。不过这些是达到目的地的方法,而
不是目的地。佛法和其他学问不同的之一在于:要悟道的话,需要在努力修行的同时,
解决对于修行本身的执着。
佛法终极目的不是解决七情六欲,而是了解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彻底地解决我们因为迷
惑而引起的痛苦。这种迷惑,不仅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也在我们离
开人世时让我们继续轮回,遭受新一轮的痛苦。对于迷惑的我们来说,除非你能努力修
行,否则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下辈子还能继续在天道和人道里逍遥。如果不幸堕入饿鬼道
、畜生道、地狱道,那么痛苦是无法想象的。
问题在于,你是否觉得自己有这个需要和愿望去修行解脱。
另外,补充说明一下:人死了不等于没有欲念。死后的中阴身期间如果未能解脱,那么
还是会有欲念,因此我们才会继续投生进入六道轮回。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n********n
发帖数: 8336
17
基本生理欲望要有的。
执着不要有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n********n
发帖数: 8336
18
轮回,再生,属于信仰。 :)
这不用修
g*******r
发帖数: 1414
19
我感觉佛要让大家放下的是执着,不是欲望
虽然中英文佛经都用过“欲望”这个词
但联系上下文感觉都是执着的意思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g*******r
发帖数: 1414
20
嗯,这个倒是很同意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基本生理欲望要有的。
: 执着不要有

相关主题
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
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
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n********n
发帖数: 8336
21
不能失却自然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嗯,这个倒是很同意
P****S
发帖数: 2286
22
佛法里讲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您应该先去搞明白佛法里的空性讲的是什么。等您明白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您的其他问题自然就有答案了。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P****S
发帖数: 2286
23
上一句还在说不执著,这一句就又开始执著了。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能失却自然
l*****g
发帖数: 2311
24

你想象的成佛的样子可能是错的。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v**********3
发帖数: 157
25
在某种程度上是管用的,所谓相由心生,一切源于你的心念,当你彻底明白你是空灵以
后,尘世间的功名利禄,恩怨情仇不过就是你在这段过程里的一种形式,然后你便淡然
或坦然了。
但是对于物理的痛苦我还不能说是管用的,比如身体上病痛的疾苦,这可是实实在在的
,哪位大师能断这种苦吗?
另外对于死亡是不必恐惧的,因为我们在轮回里,只要你不作恶多端,你的生命基本不
会消失。
推荐看看布莱恩魏斯的三本书 :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返璞归真》。我的
英文不好,所以只看中文版的:)
他是个在迈阿密的心理医生,真希望有人看过他后来反馈:)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你没证空前,还是会感到苦啊,还是会害怕死亡啊。
: 遇到苦了,光跟自己说苦是空的,管用么?

v**********3
发帖数: 157
26
认同你说的这句:死亡并不是解脱的方法。
你这里的死是形式的死,是轮回里的死,而且是不是所有的死都渴望生,我不肯定。
我的疑问是万事都空了,啥念欲也没了,甚至喜怒哀乐也没有了;就算成佛了,永生了
,法力无边了,就算你帮助他人也不可以高兴,就和机器一样,那成佛又有什么意义?
这个和彻底死掉有什么不同?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你认同轮回,没有彻底的死,那么换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死只是生的另一种表现形
: 式。死并不是所有欲望的熄灭,而且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在死亡时对生的渴望,导致了
: 再一次的生。只要有欲望,就必然存在生死轮回。所以,死亡并不是解脱的方法,断贪
: 爱、断欲求才是唯一的道路。
: 那么,怎样才能断贪爱、断欲求呢?这个不是一天就能达到的,这是一个渐进的、有次
: 地的过程。人经过无数次的生死轮回之后,积累的巨大的惯性,那么断贪爱、断欲求也
: 必须是一步步才能完成的。你说的断喜怒哀乐、生命的基本需求,这些已经都是在接近
: 最终目标、或较接近最终目标时才能实现的。刚开始学佛是不可能达到的。有些事情,
: 知道了道理很容易,但要做起来却是很难。

v**********3
发帖数: 157
27
有道理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感觉佛要让大家放下的是执着,不是欲望
: 虽然中英文佛经都用过“欲望”这个词
: 但联系上下文感觉都是执着的意思

v**********3
发帖数: 157
28
好,我去再努力学习。
但可否麻烦你解释佛法里的空的定义呢?
谢谢啊:)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佛法里讲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您应该先去搞明白佛法里的空性讲的是什么。等您明白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您的其他问题自然就有答案了。

v**********3
发帖数: 157
29
是呀,我就是想不通呀,你说正确的成佛应该是怎样的呢?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想象的成佛的样子可能是错的。

l****u
发帖数: 2166
30
身体没有这个欲望,当然它有对痛对疾病的反应,但是那些反应就像健康的时候心跳一
样自然自动。
求生避死的欲望是思想。认为生活生存需要个人决定, 需要控制管理的也是思想。
先设想一下,有没有可能:身体并不需要个决策者,而是完全随着环境而自动操作。不
需要操心,不需要计划。
如果你不是特别的反对这个可能性, 就继续超下读, 反之就算了,因为这个是前提。
现在说说‘我’跟身体的关系。
我们跟身体的关系是关键。我们意识中把它当作主人,或者等同于自己。 这个就是我
们的习性,欲望嗔怒的最主要根源。
当我们逐渐开放智慧,突然发现我们跟身体的关系完全是需要重新检查的。
第一: 我们不需要欲望去支持它。 就像我们没有欲望呼吸,我们也可以没有欲望的吃
睡。当我们在水里憋久了, 身体会自己挣扎而付出水面回复呼吸,我们在饿的时候,
身体也会自动操作。
也许有人会怀疑, 没有钱不能买食物,身体自己能创造食品吗? 这个是思想玩弄手段
,把我们继续拴在身体的牵挂中。
第二,身体是个工具。我们可以通过体会身体的感觉而发展智慧,我们也可以把身体当
成一个交流工具。
第三,身体死亡, 跟’我‘的死亡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第四,我们的思想对身体并没有任何控制权。认为身体得以生存是因为欲望的存在是荒
唐的。欲望就是欲望, 我们试图给它找个原因,这时候就把身体的基本需要牵扯了进
来。同样的过程,我们还有把欲望联系到行善,联系到责任等等。
行善责任感身体, 都变成了欲望操纵的工具。虽然不是都这样,很多时候是处于慈悲
,但是作为一个凡人, 多数时候是欲望驱使的。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相关主题
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到底什么是“无我”?
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
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l****u
发帖数: 2166
31
身体疼痛,身体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它会收缩会调节,但是它没有害怕的能力。
承受不了的是对等待疼痛的恐怖感。这个属于思想,不属于身体。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某种程度上是管用的,所谓相由心生,一切源于你的心念,当你彻底明白你是空灵以
: 后,尘世间的功名利禄,恩怨情仇不过就是你在这段过程里的一种形式,然后你便淡然
: 或坦然了。
: 但是对于物理的痛苦我还不能说是管用的,比如身体上病痛的疾苦,这可是实实在在的
: ,哪位大师能断这种苦吗?
: 另外对于死亡是不必恐惧的,因为我们在轮回里,只要你不作恶多端,你的生命基本不
: 会消失。
: 推荐看看布莱恩魏斯的三本书 :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返璞归真》。我的
: 英文不好,所以只看中文版的:)
: 他是个在迈阿密的心理医生,真希望有人看过他后来反馈:)

l*****g
发帖数: 2311
32

活泼泼。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呀,我就是想不通呀,你说正确的成佛应该是怎样的呢?
P****S
发帖数: 2286
33
抱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您可以去学习一下索达吉堪布传讲的
《金刚经》开示录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jingangjingks/main.php
《般若摄颂》浅释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3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好,我去再努力学习。
: 但可否麻烦你解释佛法里的空的定义呢?
: 谢谢啊:)

v**********3
发帖数: 157
34
画饼充饥?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身体疼痛,身体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它会收缩会调节,但是它没有害怕的能力。
: 承受不了的是对等待疼痛的恐怖感。这个属于思想,不属于身体。

v**********3
发帖数: 157
35
这太难了,你就给个总结嘛 :)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抱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您可以去学习一下索达吉堪布传讲的
: 《金刚经》开示录
: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jingangjingks/main.php
: 《般若摄颂》浅释
: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3

v**********3
发帖数: 157
36
你的回答太深奥了,完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 活泼泼。

l*****g
发帖数: 2311
37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给了你明晃晃的希望。 :)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回答太深奥了,完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
f*******e
发帖数: 5594
38
成佛,或者说涅磐更准确些,是对苦的解脱,是对五蕴的离舍,是不受后有,这就是涅
磐的意义。但所谓成佛后的具体状态是无法用人类的语言来描述的,你说的和机器一样
,没有喜怒哀乐,只不过是你根据你自己过去的经验、记忆对成佛后状态的想象。机器
也是无常的,不可能永生,在我们这个世间,是没有彻底的死掉和永生这样的事情的。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认同你说的这句:死亡并不是解脱的方法。
: 你这里的死是形式的死,是轮回里的死,而且是不是所有的死都渴望生,我不肯定。
: 我的疑问是万事都空了,啥念欲也没了,甚至喜怒哀乐也没有了;就算成佛了,永生了
: ,法力无边了,就算你帮助他人也不可以高兴,就和机器一样,那成佛又有什么意义?
: 这个和彻底死掉有什么不同?

f*******e
发帖数: 5594
39
有情众生的最根本执着就是对生的执着,而生是因为有贪爱,有欲望。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感觉佛要让大家放下的是执着,不是欲望
: 虽然中英文佛经都用过“欲望”这个词
: 但联系上下文感觉都是执着的意思

f*******e
发帖数: 5594
40
你说的万事皆空,没有欲念,我想主要是指日常生活当中所说思想中的空,说什么都不
去追求了,什么都不去做了,所以和机器一样。但这个思想,只是佛法中所说五蕴的一
部分,而且你理解的思想可能只是其中表浅的一部分。而这个思想,它是独立存在的吗
?是永恒的吗?是“你”或者说“我”可以控制的吗?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指佛法中的空与五蕴相应,空是五蕴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空可以化为五蕴,五蕴又可以回复到空。空不是彻底的无,五蕴亦不是完全的有。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好,我去再努力学习。
: 但可否麻烦你解释佛法里的空的定义呢?
: 谢谢啊:)

相关主题
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
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贪爱是什么
Re: 略谈灭尽定 zz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41
不错,恐惧是长期以来对疼痛的回避所产生的惯性。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身体疼痛,身体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它会收缩会调节,但是它没有害怕的能力。
: 承受不了的是对等待疼痛的恐怖感。这个属于思想,不属于身体。

a***n
发帖数: 1993
42

怎么达到你说的“彻底明白”呢?
金刚经说佛被节节肢解也不生嗔恨。断这种苦不是感觉不到苦的感觉了,而是不因为这
个感觉而内心烦恼。阿含经说身苦而心不苦。
当然要想感觉不到也有办法,不过这不是佛教的目的。
你看过《楚门的世界》吗?你愿意那样活着吗?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某种程度上是管用的,所谓相由心生,一切源于你的心念,当你彻底明白你是空灵以
: 后,尘世间的功名利禄,恩怨情仇不过就是你在这段过程里的一种形式,然后你便淡然
: 或坦然了。
: 但是对于物理的痛苦我还不能说是管用的,比如身体上病痛的疾苦,这可是实实在在的
: ,哪位大师能断这种苦吗?
: 另外对于死亡是不必恐惧的,因为我们在轮回里,只要你不作恶多端,你的生命基本不
: 会消失。
: 推荐看看布莱恩魏斯的三本书 :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返璞归真》。我的
: 英文不好,所以只看中文版的:)
: 他是个在迈阿密的心理医生,真希望有人看过他后来反馈:)

l****u
发帖数: 2166
43
短五蕴包括身体的痛感,这个不需要佛法就可以。印度教里佛教里都有安止定。
这个状态就能够脱离身体一切受蘊。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某种程度上是管用的,所谓相由心生,一切源于你的心念,当你彻底明白你是空灵以
: 后,尘世间的功名利禄,恩怨情仇不过就是你在这段过程里的一种形式,然后你便淡然
: 或坦然了。
: 但是对于物理的痛苦我还不能说是管用的,比如身体上病痛的疾苦,这可是实实在在的
: ,哪位大师能断这种苦吗?
: 另外对于死亡是不必恐惧的,因为我们在轮回里,只要你不作恶多端,你的生命基本不
: 会消失。
: 推荐看看布莱恩魏斯的三本书 :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返璞归真》。我的
: 英文不好,所以只看中文版的:)
: 他是个在迈阿密的心理医生,真希望有人看过他后来反馈:)

l****u
发帖数: 2166
44
我们所有的生活支持都是从没有喜怒哀乐的而来。
大树太阳,空间氧气,身体食物。
他们没有要帮助人的念头或者成就感,但是他们是最可靠的帮助。
成佛没有意义。而是理解真理。我们生活在念头组织的谎言中,津津有味。但是毕竟还
是谎言。
选择继续生活在喜怒哀乐中,没有什么问题或者被认为不正确。
修佛法的都是不由自主的,至少我本人的感觉是这样。我无法控制自己停止。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认同你说的这句:死亡并不是解脱的方法。
: 你这里的死是形式的死,是轮回里的死,而且是不是所有的死都渴望生,我不肯定。
: 我的疑问是万事都空了,啥念欲也没了,甚至喜怒哀乐也没有了;就算成佛了,永生了
: ,法力无边了,就算你帮助他人也不可以高兴,就和机器一样,那成佛又有什么意义?
: 这个和彻底死掉有什么不同?

l****u
发帖数: 2166
45
赞~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达到你说的“彻底明白”呢?
: 金刚经说佛被节节肢解也不生嗔恨。断这种苦不是感觉不到苦的感觉了,而是不因为这
: 个感觉而内心烦恼。阿含经说身苦而心不苦。
: 当然要想感觉不到也有办法,不过这不是佛教的目的。
: 你看过《楚门的世界》吗?你愿意那样活着吗?

g*******r
发帖数: 1414
46
hmmm......
很赞!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所有的生活支持都是从没有喜怒哀乐的而来。
: 大树太阳,空间氧气,身体食物。
: 他们没有要帮助人的念头或者成就感,但是他们是最可靠的帮助。
: 成佛没有意义。而是理解真理。我们生活在念头组织的谎言中,津津有味。但是毕竟还
: 是谎言。
: 选择继续生活在喜怒哀乐中,没有什么问题或者被认为不正确。
: 修佛法的都是不由自主的,至少我本人的感觉是这样。我无法控制自己停止。

v**********3
发帖数: 157
47
👍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所有的生活支持都是从没有喜怒哀乐的而来。
: 大树太阳,空间氧气,身体食物。
: 他们没有要帮助人的念头或者成就感,但是他们是最可靠的帮助。
: 成佛没有意义。而是理解真理。我们生活在念头组织的谎言中,津津有味。但是毕竟还
: 是谎言。
: 选择继续生活在喜怒哀乐中,没有什么问题或者被认为不正确。
: 修佛法的都是不由自主的,至少我本人的感觉是这样。我无法控制自己停止。

G****t
发帖数: 1799
48
你可能会认为,只要抑制对事物的判断,对它们漠不关心,就成就了某种空性——这
种冷漠只不过是一种愚痴,同样没有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有时,某些事物既不吸引也
不让人排拒,我们完全忽略了它们——这种空白茫然是因为忽视,所以也是愚痴。
这个深入浅出讲得很好:
宗萨钦哲仁波切:什么是空性?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最
常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我没有创造任何
理论上的见地,因此没有任何过失。”这句话指的是绝对的层面。在相对的层面上,龙
树当然接受平常的现象或传统性的真理中所指“事物的显现”和“事物的本性”。
当我们研读和思惟佛法的时候,必然会讨论和分析绝对真理,这时候就可能有困惑
发生。每当我们说到或想到“绝对真理”的时候,必须警觉到.我们是在相对的层次上
,以概念来说或思考非概念的绝对真理。
有两种绝对真理:一种是真正的绝对真理;另一种是为了沟通所建立的绝对真理模
型,这种模型是相对的。我们能讲、能思考的,只有后面这种模型绝对真理,因为真正
的绝对真理超越一切概念,而我们却局限于概念之中。
如果你必须找一个从未见过的人,认识那个人的朋友可以为你描述他,或给你一张
照片。当然,你绝不会把相片当成真人,你会利用这张照片,在你碰到那个人的时候,
就可以认出他了。同样地,佛教老师试着给你绝对真理的概念化模型,帮助你在见到它
的时候认出它来。在试图沟通的时候,老师们有时候会说:“有智慧才能了解空性。”
似乎空性是客体,而智慧是主体。试图解释,有时候只是徒增困惑,因为没有一个坚固
的客体可以标明为“空性”,也没有一个坚固实存的主体可以标明为“智慧”。只要有
主体、客体,就有二元对立——二元对立是自我的观点,不是空性见地。
不幸的是,在相对的层次上所建立的绝对真理模型,反映了“自我”的观点,否则
我们无法了解它。然而,我们还是能够利用这样的模型让我们远离“自我”的观点,走
向究竟;不过千万不要把模型与真实混淆,这很重要。
“空性”不是某种坚固存在的物体,也不是空无所有或虚空,例如把一切现象消失
掉所遗留的空间当成是空性。消失表示先有个东西在,然后才能“消失”;这就是像认
为“自我”是不存在的问题一样:“自我”先存在,后来才不存在——但从来就没有的
东西根本谈不上什么存在或不存在。
我们标示每一种客体。“空性”的意思是,事物并不是依照你所标示的样子存在。
佛法告诉我们:凡夫所见的一切,都是透过情绪、习性和二元对立等自我的滤光镜,就
像前面琥珀色太阳眼镜的例子一样,使我们看不清楚事物完整的显现,也看不清楚事物
真实的本性。首先你看不见事物的真实本性;接着,虽然你看到了显现,却不明白这种
显现可能只对你而言是这样,并不通用于其他众生。我们自然倾向认为自己的见解最正
确,别人见到的显现是错的,然后经常变得很生气,并且浪费时间去做一些无益的争论
,试图说服别人——接受所谓“正确的看法”,而这种正确的看法其实是我们的看法。
如果你能明白,你所看到的显现是由于你所戴的有色眼镜,别人所看到的显现是由
于别人所戴的有色眼镜,大家都没有看到事物的真正面目,那么你与别人就会更和谐了
。不幸的是,大部分的众生都不明白每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因此他们对自己所看到的
都很认真,其结果是,大家卷进了包括战争的各种冲突之中。
“无二”或“无分别”是说明空性的另一种方法。有些对佛陀的祈祷文说:“顶礼
大力佛陀,能把整个宇宙放在一个原子上。”密勒日巴尊者与弟子惹琼巴也有类似的故
事:惹琼巴想要到印度去研习无二空性,密勒日巴告诉他没有必要,可是惹琼巴坚持去
了印度。当惹琼巴回到西藏的时候,密勒日巴去见他,惹琼巴对于自己新学到的知识感
到十分骄傲。在师徒二人走回密勒日巴洞穴的途中,突然落下一阵大冰雹,密勒日巴看
到路边有个牦牛角,就进入牛角里,但牛角没有变大,密勒日巴也没有变小。密勒日巴
在牛角里对着惹琼巴唱了一首歌,说牛角里的空间对任何了解无二的人还大得很!
这样的故事和祈祷文对于怀疑论者而言,简直就是宗教上可笑的符咒;而缺乏智慧
的虔诚信徒,把它解释为“神一般的英雄,利用凡人所没有的超能力,表演了一些奇迹
。”仔细研究分析这些祈祷文和歌集,就能知道,这并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对于实相
的某种了解或知识——他们了悟事物大小内外的不二性,也就是“空性”。
强烈的习性限制了像我们这种以我执为导向的人。我们和我们所处的世界,都被一
些固定的特征,例如颜色、大小、方向等限制住了。对我们而言,“小”的特质代表有
个小的现象真实存在,而“大”就表示有个大的现象真实存在。在我们二元对立的世界
中,只要某件事物被定上了固定的性质,它就永远被困在那些性质的框框中。
我们僵化地生活在认为现象实存的自设牢狱中,这些成见是我们根本的问题所在。
如果我们认为某人很坏,这种见解就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即使他真的做了些好事,我们
也会说他在做坏事;相反地,如果我们爱上了某人,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美妙的。连
他的粪便也可以忍受,他就算杀了人也是被杀的人不对。
依照佛法,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看到任何事物的真相,只看到假像;但在这之后,我
们就落入自己对它的成见中,不再觉知事物的真正面目。这样的造作不仅出现在例如美
丑等粗劣的层次上,而且也在例如主体、客体或天堂、人间等极微细的概念层次上运作
着。
没有图像、标签等成见而能够见到真相的人,就不会受“小永远是小”和“大永远
是大”的概念束缚。超越自我观点的人,不仅不会僵化地认为他就是他的自我(与充满
实存的东西的世界分离的一个实存主体),而且因为没有二元对立,所以他也了解到主
体、客体都没有真实存在的本性,因此,他不受颜色.大小、形状、年纪、性别、地点
等任何固定性质的拘束。
有时,在梦中,我们能瞥见没有成见的自由。梦中可能有一千头大象舒适地在我的
卧房中起舞,而房间和大象却都没有改变它们平常的大小;或者解放对于时间、空间的
成见,瞬间在一个地方,下个刹那就到了一千里外。
平常我们认为杯子比桌子小,所以我们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绝不会把桌子放在杯子
上;我们心中认为小的东西很容易放在大东西上,大东西却绝不能放在小东西上——我
们被教导成这样,这也是我们所认为、所感受的情况,这种概念卡住了我们。距离、重
量、向度等事物对我们而言都像这个样子。
不在二元对立陷阱中的人,就不会黏着某个特定的大小。杯子并不是究竟地小,只
是和桌子相比显得小而已;和调羹相比,杯子又显得大了,原来“杯子是小”的概念被
消灭掉了,现在杯子大了;而调羹和一滴茶水相比又显得大了,于是原来所认为的小就
消失了,而“一滴茶水是小”的概念又消失了;就连原子和原子内的粒子相比也显得大
——这样的步骤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像这样的比较可以让你知道,没有任何物体是绝对
的小或绝对的大,因为小和大是相同的、是互相信存的(这又好比最先和最后的数字一
样,每个数字之前和之后都还有另一个数字,因此永远找不到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字)
。了解“无二”的人知道这一点,因此不执着于无条件的最小或最大的概念,这样的人
能够把整个宇宙放在一颗原子上,就像我们把茶杯放在桌上一样容易。
有人会想,看佛陀表演这种魔术一定很妙——的确也是这样。你可能会想,佛要花
多少时间、用什么工具才能举起这样庞大的宇宙呢?但是就算亲眼看到佛举起巨大的宇
宙而把它放在一颗微小的原子上,这也完全是想像所虚构。我们是充满了奇思幻想的人
,会看到东西、会作梦、会见到种种境界等,但是这一切都与证悟无二真理了无关系。
如果你真的要看佛陀成功地把宇宙放在原子上面,那么,首先你必须了悟不二,才
有资格当观众;这并不表示佛陀是做某件事的另外一个人,而是代表了超越一切标示的
悟境——不去强加限制地把某些感受标示为“主体”,把另外一些感受标示为“客体”
,也不区分现象,标示为“大”.“小”等等,这样一来,宇宙很容易地就可以放在原
子上面,就连“可能”和“不可能”也都只是标签而已。
惹琼巴的例子也是一样的。惹琼巴了解无二,所以他才能清楚地看到密勒日巴表演
的事情。二元的难题,例如“牛角那么小,密勒日巴怎么进得去”等,都不会产生。如
果像我们这样的人站在旁边,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因为我们完全陷在二元对立之中,只
能够看到自己对于实相的成见。
就连日常生活中,成人也无法看见小孩们奇想的天地;因为成人缺乏赤子之心,无
法超越他们所谓的可能和不可能的坚固信仰。
佛陀和密勒日巴都是无二之心或究竟真理的展现;至于你如何看他们,决定于你自
己的悟境层次。虽然在相对的层次上,佛陀把惴旁谧雷由希皇前炎雷臃旁阢上面;
但究竟上,佛陀并没有像小、大、自、他种种的偏见。同样地,对密勒日巴而言,究竟
的层次离于大小、内外。事实上,任何知道无二和实证无二的人的概念,都能够看到非
常美妙的实相表演。如果你真的能够看到这场表演,就具足了西藏人所称的“塔瓦托巴
”——证悟了见地。
谈到“无二”时,我们总是这样说:“佛陀做了这样的事。”有时候,我们误解了
真正要传达的讯息——而以为我们可以在相对的层次上看到这样的事情——就好像魔术
表演一样。
二元对立表示我们只见到事物的一面,也就是我们这一面。我们习惯性地改编实相
,以便能看到自我的版本。由于自他分别以及拚命地执着“自我”,所以我们除了自己
的见解外,什么也看不见。二元对立使我们和其他的人、事、物分开,严重限制了生活
中的可能性,因为没有其他的想法或建议可以不经改编地进入我们心中。
这种和万物分离的感觉,常被解释成孤独和无聊,结果我们不断去找寻和执着一些
能娱乐自己、捕捉我们注意力的东西,来忘记孤立的感觉。
为了补偿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我们制造了成见所形成的替代性虚假的实相和激
烈情绪,藉以安慰自己,让自己全神贯注——把生活变成夸张的连续剧,而自己则是主
角,很愚痴地幻想着痛苦的来源会带来快乐。
就好比去看一场强烈而又有力的电影,因为太专注于情节,忘了那是一场电影,把
它当成自己的生活一般;有时候你陷得太深,甚至于看完电影的几个小时之后,还为电
影的结局哭泣和忧虑。由于二元对立的成见,把自己和他人画出界綫,我们在“真实”
生活中就是这样;忽略了,这是我们的作为,不一定是事物本来的面目。
另外一个了解“空性”的方法,就是要明白具足空性见地的意思是:避免“二元对
立”的一切极端——避免“二元对立”的极端本身就是“空性”。一个自我本位的人永
远都会掉到某个极端中,因为他一看到任何事物,就会自动形成例如美丑、好坏等的判
断;他相信这些性质天生就存在那件事物之中,并自认了知那事物的一些真相。如果不
用例如好坏等概念支解事物,只看事物本来的面目,就非常近似于空性的体验。
你可能会认为,只要抑制对事物的判断,对它们漠不关心,就成就了某种空性——
这种冷漠只不过是一种愚痴,同样没有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有时,某些事物既不吸引
也不让人排拒,我们完全忽略了它们——这种空白茫然是因为忽视,所以也是愚痴。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太难了,你就给个总结嘛 :)
S**U
发帖数: 7025
49
佛陀有慈悲心,活著为了利益众生。
慈悲心是一种正面情绪,与带有副作用的负面情绪不同。
佛不把生死放在心上,能活著很好,没有活著的因缘也很好。人间潇洒走一回而已。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G****t
发帖数: 1799
50
心的本性是清明与觉知。在究竟的意义上轮回与涅磐都是心的投射,并不存在真正实有
的世界:
顶果钦哲法王:圆满次第
38、
所显皆妄是故非真谛;
轮涅唯分别心无有他。
了悟妄念立解圆十地;
娴习解脱诀窍诵嘛呢。
心之本性
现在谈到的法教属于大圆满部分修持法教中的一种,超越任何概念的圆满次第修持。
在《三摩地王经》中说:『我们应该了解,从无生的见地来看,我们觉知的所有事
物――我们的身体、房子、车子等,没有一样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仔细观察每件事
物,你将找不到它开始存在的那一点,或它继续存在的那一刻,乃至停止存在的时间点
。一个特殊现象的产生,纯粹是由于一连串因缘的连结,如同阳光和夏日雷雨的结合产
生了彩虹。如果你能够全盘确信整个不断显现的外在幻相其本性为空时,就是最终的圆
满次第。
我们凡夫相信轮涅的一切现象是先有开始,然后以某种方式存在一段时间,最终停
止存在。但如果我们运用中观的逻辑来深入分析事物,在任何现象中连最微小的粒子都
不复存在。一旦我们了解这点,就很容易放下轮回,亦不受涅磐吸引,因为这两者也不
过是分别心的投射罢了。以佛的眼光来看,即使是功德的累积和六度的修行都没有任何
本具的实质。
无论我们多么愿意相信事物是恒久的,但事实终究不是如此。昨日的快乐转为今日
的忧伤;今日的眼泪变成明日的欢笑。由于不同的因缘成熟,善业恶业、快乐痛苦等烦
恼随之成形,但一位觉者视世间如幻,对我们来说如此真实的世界,在他们眼中不过是
像海市蜃楼或昨晚梦里所征服的王国一样。因为我们如此深信物质世界真实、可触知的
存在,而对事物有着强烈的爱憎。除去了这种信念,我们的心就不会受制于这些妄念,
也就不会有轮回。
凡夫之心就像躁动的猴子般反复无常。给他一些食物,马上就高兴起来;当我们拿
起棍子要打他时,又突然变得凶猛。每一瞬间,心都不停地想到新事物。这一刻也许我
们虔诚地想起上师,下一刻又渴望某件事物。这一连串的念头和心境不断改变,就像风
中千变万化的云朵,但我们仍把它们看得十分重要。一位瞧着小孩玩耍的老人,十分清
楚游戏进行得如何都不重要,游戏中发生的任何事既不会让他得意,也不会令他烦乱,
但孩子们却把它看得很严重。每当我们遇到痛苦,就像小孩一样觉得难过沮丧,往往不
能视其为过去恶行的如梦业果,好趁此机会来代他人承担受苦。我们会认为自己做了这
么多的修行,实在不应该有这些痛苦,开始怀疑上师和三宝的加持。这种态度只会徒增
我们的困难罢了。
心创造了轮回及涅磐,心只是念头,除此之外无他。当你了知念头是空的,心就不
再有欺骗你的力量。但只要你把妄念当真,它们就像过去累世所做的一样,会继续无情
地折磨你。为了控制心,你必须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还要非常机警戒慎,不断
检查你的思想、言语和行为。
心住在身体里,如同屋子里的访客,无论身体遇到什么,是心去看、听、嗅、尝和
感觉。一旦心走了,身体只是一具尸体,对于放在眼前的东西是美或丑一点也不在乎;
也不会在意被称赞或侮辱;被织锦包裹时不觉得舒适,被焚烧时也不觉得痛苦,身体本
身只是一个物体,基本上和一堆土石并无不同。当身心分离时,介于身心之间的『语』
也消失了,就像遁去的回声。在身、语、意中,意最重要,佛法必须在心意上下功夫。
当你了知心的空性时,攀缘就会消退,你不再被自己的妄念驱使。当一位菩萨在利
他时,既没有要求回报的想法,也没有要别人赞扬他的仁厚,对于他的善行更没有丝毫
的执着。这就是究竟的观世音菩萨,也就是慈悲和空性本身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相关主题
因果与缘起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
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
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51
涅磐是对五蕴的舍离,而心是五蕴中的事物。涅磐不可能是心的投射。

持。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心的本性是清明与觉知。在究竟的意义上轮回与涅磐都是心的投射,并不存在真正实有
: 的世界:
: 顶果钦哲法王:圆满次第
: 38、
: 所显皆妄是故非真谛;
: 轮涅唯分别心无有他。
: 了悟妄念立解圆十地;
: 娴习解脱诀窍诵嘛呢。
: 心之本性
: 现在谈到的法教属于大圆满部分修持法教中的一种,超越任何概念的圆满次第修持。

G****t
发帖数: 1799
52
真如心不是五蕴中的事物吧。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涅磐是对五蕴的舍离,而心是五蕴中的事物。涅磐不可能是心的投射。
:
: 持。

f*******e
发帖数: 5594
53
我们这个世间是由五蕴所组成的,在出离五蕴、涅磐之前,任何东西都必然是属于五蕴
、处于五蕴之中的。
真如这个词虽然在不同部派的理解上略有不同,但其本质大致是一样的。真如巴利原文
是tathata, tatha是形容词,指真实的,真正的意思,tathata是真实,如此的相像的
意思。那么真如就是指世间的实相、本来、本性、本源,另外也有称作佛性、法性、如
来藏,如此种种。真如的特点是常住不变、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由此可以
看出,真如即是指的空性。所以在早期汉译佛典中被译作本无。
既然真如只不过是空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空性是五蕴的另一个侧面,所谓“空不异
色,色不异空”,空与五蕴在本质上是一种东西。那么真如也就是属于五蕴的,而不是
属于涅磐的。涅磐是对五蕴的厌离,是对空的厌离。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如心不是五蕴中的事物吧。
P****S
发帖数: 2286
54
有一些概念大小乘是完全不同的。我只想澄清一下大乘里的一些概念。
大乘方面五蕴和五蕴的本质一个是无明引起的假象,另一个是证悟之后的实相。“无相
之相,名为实相”。假象其实也是对实相的错误认识,并不是另外有什么实相以外的东
西。实相还有其他的一些名字,比如真如和空性等等。所以真如不是五蕴的另一个侧面
。而是对真如的错误认识产生了五蕴。所以大乘里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就是涅磐。“梦里
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就是说的这个。
藏传佛教里经常提到心。这个心是基于实修产生的名词,适用范围非常广。心到底怎么
回事,这个就不是末学能说得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这个世间是由五蕴所组成的,在出离五蕴、涅磐之前,任何东西都必然是属于五蕴
: 、处于五蕴之中的。
: 真如这个词虽然在不同部派的理解上略有不同,但其本质大致是一样的。真如巴利原文
: 是tathata, tatha是形容词,指真实的,真正的意思,tathata是真实,如此的相像的
: 意思。那么真如就是指世间的实相、本来、本性、本源,另外也有称作佛性、法性、如
: 来藏,如此种种。真如的特点是常住不变、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由此可以
: 看出,真如即是指的空性。所以在早期汉译佛典中被译作本无。
: 既然真如只不过是空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空性是五蕴的另一个侧面,所谓“空不异
: 色,色不异空”,空与五蕴在本质上是一种东西。那么真如也就是属于五蕴的,而不是
: 属于涅磐的。涅磐是对五蕴的厌离,是对空的厌离。

G****t
发帖数: 1799
55
摘录自修心七支法要 - 宗萨钦哲仁波切珍贵开示 ZT
问:心的定义是什么?
答:我希望问这个问题的人是新来的,而不是已经了解了很多佛教术语的人,因为用比
较简单清新的方式来谈“心”的话会更具有原发性。要给“心”下定义实际上很困难,
传统上以两种方式来讲,一种是究竟的,一种是相对的。相对来说,心是明觉,或者说
“是”,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主体或觉知者。究竟来说,佛教认为,在心里面没有心,心
的本身就是“明”,这表示心是超越一切二元染污的。进一步讲,在成佛的状态是没有
所谓心的,因为心就是染污。再多谈一下“心”,因为我们这次是讲修心。如果你问贪
嗔痴是不是心,我必须说,是的,这些是心的表现,是粗分的心,但这并非心的本性,
因为心的本性是觉或明,但当我们谈到“明”,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去知道、去了
解,这个“明”甚至包括了“无明”的状态。我今天并不想讲心的本质是什么,根据提
问,我要讲的是心的定义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因为一般佛教徒都想找出什么是
心的本性,但实际上你应该先了解心的定义,然后才能找到心的本性。心绝对不是指大
脑,心也不只是感觉和情绪。唯识宗相信一切事物都是心,所有我们可以想到、看到、
听到、尝到、触摸到的东西都是心。当我们看到一个目标物,比如花,佛教徒说,这朵
花就是你的心,因为佛教徒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同时出现的,除非那个东西被认知为一
朵花,否则它就不是一朵花,对花的认知必须由心而来。同理,不光是花这个概念,包
括花的相关属性,它的颜色、高度、大小、形状,无不是我们概念化的结果,比如这朵
花是红色的,那是因为你定义它为红色,在此之前,红色是不存在的,最终你会发现,
构成花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是你的心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涉及情绪或烦恼
的问题,在我们定义花、一杯水、桌子、麦克风的时候,只是给事物加上了一个标记,
虽然这也是染污,但至少还没有引起我们情绪上的反应这一更严重的染污。你的问题是
“心的定义是什么”,照理我的答案应该表达为“心的定义是这个或那个”,但我不这
么说,相反,我是说,每一个,这个、那个,都是心。我们认为这是红的、那是蓝的,
这个大、那个小,这种心如果不加以训练的话,那它很快就会发展到开始定义一切你所
碰到的东西,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坏人,下一步就产生情绪的反应,讨厌那个坏人
,喜欢这个好人,于是一切的烦恼由此产生。探讨心的问题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你不要
被有关心的理论带着到处跑,但几乎每个人都难免如此。我再讲一次我经常讲的一件事
,在轮回和涅槃之间。就在今天早上有人来问我一些事,从他的提问里我看得出来,他
是真心诚意地认为自己很了解轮回,但是我不同意,因为当你真正地了解了轮回,你就
懂了一切的佛法。这并不是说你没有生活在轮回里面,你现在的确生活在轮回之中,但
是身处轮回和了解轮回根本是两码事。佛教徒往往认为“我对轮回已经非常了解了,我
唯一不了解的就是涅槃,所以我才要来修法”。当你这么讲的时候,就表示你完全不了
解轮回、不了解佛法。再多谈几句。有甲乙两种轮回。轮回甲就是像我这样的人教给你
的、你可以在佛教的书里面读到的那种轮回,我把它叫做假的轮回,这个轮回是你在佛
书上学来的,它里面讲些什么呢?痛苦、烦恼、业、各种情绪,等等。令人惊讶的是,
多半的佛教徒一直试图去除掉甲这一类的轮回。真正的轮回是轮回乙,这种轮回对多数
人来说,在潜意识里或秘密的心中是从未愿意去放弃掉的,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放弃我们
的野心和烦恼呢?如果要我们谈谈轮回有哪些过患,那倒很简单。同样,涅槃也分甲和
乙。涅槃甲就是别人教你的那种,令人愉快的,充满智慧的,等等,这正是我们所要的
,但涅槃甲实际上是假的涅槃。真正的涅槃是不太受欢迎的。当你真正达到涅槃的时候
,你证悟了空性,你失去了一切可供参考的东西,不再有任何参考点,请记住这点。佛
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打破所有的参考点,那就是成佛,因为佛教徒认为,只要有一个
参考点,你就会和它比较、和它竞争,你就会希望达到它,或者希望避免它,无论哪种
情况,都是造作,而任何的造作都是痛苦。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你真的达到了涅槃,
意味着失去了任何可供参考和对照的东西,那么你目前这个充满着染污的心只会觉得涅
槃是件无聊透顶的事,因为那里不再有竞争,不再有过去,你明白吗?我知道,我们内
心深处所喜欢的“涅槃”只不过是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有更快的车、更好的交通系统、
更漂亮的树、更方便的供水……这是我们所要的“涅槃”。为什么你想要全知的智慧?
因为你希望知道别人心里在打什么主意,而这是很有趣奇妙的事,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
成佛。当我们对某种粗重的烦恼觉得厌烦的时候,我们就想象出一个“成佛”的概念来
憧憬,这种动机是错误的。总结起来,我们可以说,涅槃甲实际上就是轮回乙,求假涅
槃的人总是落入真轮回,没有人真的想把真正的轮回除掉,我们成佛的动机只不过是在
受苦的时候得到一副速效的止痛剂。现在回过头来讲“心”。我说,每一样东西都是心
,所以心需要训练,如果你把心训练好了,每样东西都训练好了,每样东西都变得有弹
性。你可以去观察有耐性和没耐性的人,对一个没耐性的人来说,每件事好像都充满了
困难,但是同样的状况却不能对有耐性的人造成多大的干扰,因为这个世界如何反映给
你实际上取决于你的心有多宽广。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概念大小乘是完全不同的。我只想澄清一下大乘里的一些概念。
: 大乘方面五蕴和五蕴的本质一个是无明引起的假象,另一个是证悟之后的实相。“无相
: 之相,名为实相”。假象其实也是对实相的错误认识,并不是另外有什么实相以外的东
: 西。实相还有其他的一些名字,比如真如和空性等等。所以真如不是五蕴的另一个侧面
: 。而是对真如的错误认识产生了五蕴。所以大乘里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就是涅磐。“梦里
: 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就是说的这个。
: 藏传佛教里经常提到心。这个心是基于实修产生的名词,适用范围非常广。心到底怎么
: 回事,这个就不是末学能说得了。

f*******e
发帖数: 5594
56
我上面提到的其实主要都是来自大乘的,而不是阿含经中所说的。在杂阿含经中,第53
5经提到,“令众生清净。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 这里的真
如是指离苦,脱生死的那样一种方法,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什么相,状态等。先不说这个

在大乘的概念中,正如你所说的,实相、真如、空性其实是同一个意思,这个我们的观
点是相同的。那么,下面就是空性与五蕴的关系问题。错误的认识和正确的认识,它们
所认识的东西都是一个,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可以说是看到的角度不同,所以,我说
是对同一个东西认识的侧面不同。不过这个也不是最重要的。
你提到的“大乘里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就是涅磐”,这点我非常同意。这里对五蕴的正确
认识,也就是上面说的空性的认识。但,在阿含经里,对空性的认识,只是世间法的部
分,是世间的实相不错,但这不是涅磐。认识了世间的实相,只是“苦集灭道”的上半
部分,即认识了五蕴是苦,空是苦。而只有对空、对五蕴的出离,才是真正的涅磐。否
则,路只走了一半。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概念大小乘是完全不同的。我只想澄清一下大乘里的一些概念。
: 大乘方面五蕴和五蕴的本质一个是无明引起的假象,另一个是证悟之后的实相。“无相
: 之相,名为实相”。假象其实也是对实相的错误认识,并不是另外有什么实相以外的东
: 西。实相还有其他的一些名字,比如真如和空性等等。所以真如不是五蕴的另一个侧面
: 。而是对真如的错误认识产生了五蕴。所以大乘里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就是涅磐。“梦里
: 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就是说的这个。
: 藏传佛教里经常提到心。这个心是基于实修产生的名词,适用范围非常广。心到底怎么
: 回事,这个就不是末学能说得了。

f*******e
发帖数: 5594
57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的很好,“涅槃甲就是别人教你的那种,令人愉快的,充满智慧的,
等等,这正是我们所要的,但涅槃甲实际上是假的涅槃。真正的涅槃是不太受欢迎的。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摘录自修心七支法要 - 宗萨钦哲仁波切珍贵开示 ZT
: 问:心的定义是什么?
: 答:我希望问这个问题的人是新来的,而不是已经了解了很多佛教术语的人,因为用比
: 较简单清新的方式来谈“心”的话会更具有原发性。要给“心”下定义实际上很困难,
: 传统上以两种方式来讲,一种是究竟的,一种是相对的。相对来说,心是明觉,或者说
: “是”,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主体或觉知者。究竟来说,佛教认为,在心里面没有心,心
: 的本身就是“明”,这表示心是超越一切二元染污的。进一步讲,在成佛的状态是没有
: 所谓心的,因为心就是染污。再多谈一下“心”,因为我们这次是讲修心。如果你问贪
: 嗔痴是不是心,我必须说,是的,这些是心的表现,是粗分的心,但这并非心的本性,
: 因为心的本性是觉或明,但当我们谈到“明”,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去知道、去了

P****S
发帖数: 2286
58
您需要理解“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并不是我们的第六识能够做到的。我们第六识产生的
这些观念,“标月指”而已。
《心经》中已经说得很清楚:“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到此我已经把大乘的观点讲完了。

53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上面提到的其实主要都是来自大乘的,而不是阿含经中所说的。在杂阿含经中,第53
: 5经提到,“令众生清净。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 这里的真
: 如是指离苦,脱生死的那样一种方法,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什么相,状态等。先不说这个
: 。
: 在大乘的概念中,正如你所说的,实相、真如、空性其实是同一个意思,这个我们的观
: 点是相同的。那么,下面就是空性与五蕴的关系问题。错误的认识和正确的认识,它们
: 所认识的东西都是一个,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可以说是看到的角度不同,所以,我说
: 是对同一个东西认识的侧面不同。不过这个也不是最重要的。
: 你提到的“大乘里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就是涅磐”,这点我非常同意。这里对五蕴的正确
: 认识,也就是上面说的空性的认识。但,在阿含经里,对空性的认识,只是世间法的部

f*******e
发帖数: 5594
59
“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并不是我们的第六识能够做到”, 这确实是大乘的另一个重要观点
。所以,才会有向楞严经中的阿难七处征心这样的事情出现。这点我虽有不同看法,但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即使对五蕴有了正确的认识后,也还不是涅磐。照见空和苦,和出
离空和苦是两回事。一件事情并不是看到了,知道了,就能做到的啊。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您需要理解“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并不是我们的第六识能够做到的。我们第六识产生的
: 这些观念,“标月指”而已。
: 《心经》中已经说得很清楚:“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 度一切苦厄”。到此我已经把大乘的观点讲完了。
:
: 53

a***n
发帖数: 1993
60
如来藏不是空性。如来藏有功能、能力的意味,而空性没有。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这个世间是由五蕴所组成的,在出离五蕴、涅磐之前,任何东西都必然是属于五蕴
: 、处于五蕴之中的。
: 真如这个词虽然在不同部派的理解上略有不同,但其本质大致是一样的。真如巴利原文
: 是tathata, tatha是形容词,指真实的,真正的意思,tathata是真实,如此的相像的
: 意思。那么真如就是指世间的实相、本来、本性、本源,另外也有称作佛性、法性、如
: 来藏,如此种种。真如的特点是常住不变、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由此可以
: 看出,真如即是指的空性。所以在早期汉译佛典中被译作本无。
: 既然真如只不过是空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空性是五蕴的另一个侧面,所谓“空不异
: 色,色不异空”,空与五蕴在本质上是一种东西。那么真如也就是属于五蕴的,而不是
: 属于涅磐的。涅磐是对五蕴的厌离,是对空的厌离。

相关主题
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
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到底什么是“无我”?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61
第一义空经中说,“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就是说这个空中是可以升起
五蕴的,这也可以说是空的一种功能或能力,这与如来藏应该是相似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来藏不是空性。如来藏有功能、能力的意味,而空性没有。
a***n
发帖数: 1993
62
这句话好像没这个意思吧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义空经中说,“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就是说这个空中是可以升起
: 五蕴的,这也可以说是空的一种功能或能力,这与如来藏应该是相似的。

f*******e
发帖数: 5594
63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眼是五蕴吧,五蕴生时没有来处,那是哪里
?就是空啊。五蕴生于空,又灭于空。空并不是一个死物,空只是五蕴的另外一种存在
形式,而五蕴也是空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句话好像没这个意思吧
a***n
发帖数: 1993
64
这个经的意思是,空不是一个来处,空是对来处的否定。
在中观里,空也不是五蕴以外的形式,而只是对非缘起的自性的否定,空就是五蕴的形
式,因为五蕴就是缘起的,而不是有自性的。
但如来藏就不一样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眼是五蕴吧,五蕴生时没有来处,那是哪里
: ?就是空啊。五蕴生于空,又灭于空。空并不是一个死物,空只是五蕴的另外一种存在
: 形式,而五蕴也是空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

f*******e
发帖数: 5594
65
你说的“空就是五蕴的形式”,和我说的“空只是五蕴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我觉得
意思是一样的啊?
如来藏,“意指一切有情众生本来具有的清淨本性,常住不变,由如来藏为根本因缘起
一切万有。” 你同意这个定义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经的意思是,空不是一个来处,空是对来处的否定。
: 在中观里,空也不是五蕴以外的形式,而只是对非缘起的自性的否定,空就是五蕴的形
: 式,因为五蕴就是缘起的,而不是有自性的。
: 但如来藏就不一样了。

a***n
发帖数: 1993
66
但不是“另外”的存在形式啊,就是五蕴本身的存在形式。
同意那个定义。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空就是五蕴的形式”,和我说的“空只是五蕴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我觉得
: 意思是一样的啊?
: 如来藏,“意指一切有情众生本来具有的清淨本性,常住不变,由如来藏为根本因缘起
: 一切万有。” 你同意这个定义吗?

f*******e
发帖数: 5594
67
我用另外意思是指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五蕴,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如果不强调其特殊性
,说“空是五蕴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可以的。
那么从如来藏的定义看,
1. 清净本性: 前面在讲真如的时候,就提到了,真如、实相、本来、本性、本源是同
一个意思,与空义相同;
2. 常驻不变: 空也可以说是常驻不变的;
3. 如来藏为根本因缘起一切万有:空中升起五蕴,也就是空中生出一切万有。并且五
蕴的相续升起是符合缘起法的。
不知你对如来藏是如何理解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但不是“另外”的存在形式啊,就是五蕴本身的存在形式。
: 同意那个定义。

a***n
发帖数: 1993
68
空中生出一切万有 是什么意思?你这里好像把空当做一个体了吧。
空 只是说,错误认识中的自性是没有的。这里并不涉及万有的本源。而且空性是连带
着分别自性有的。
也不是说如来藏中生起五蕴,如来藏即是五蕴,五蕴是如来藏的不同侧面。这里不和分
别自性有相联系。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用另外意思是指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五蕴,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如果不强调其特殊性
: ,说“空是五蕴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可以的。
: 那么从如来藏的定义看,
: 1. 清净本性: 前面在讲真如的时候,就提到了,真如、实相、本来、本性、本源是同
: 一个意思,与空义相同;
: 2. 常驻不变: 空也可以说是常驻不变的;
: 3. 如来藏为根本因缘起一切万有:空中升起五蕴,也就是空中生出一切万有。并且五
: 蕴的相续升起是符合缘起法的。
: 不知你对如来藏是如何理解的?

f*******e
发帖数: 5594
69
五蕴就是世间的所有,或者说一切万有。
空是否有体不好说,但空是一种状态,一种形式。
无自性是说一切五蕴都是缘起的,这个与“本无”的空不是一回事。
你如果说的是无自性的空,那就与我说的空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的名字相同。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空中生出一切万有 是什么意思?你这里好像把空当做一个体了吧。
: 空 只是说,错误认识中的自性是没有的。这里并不涉及万有的本源。而且空性是连带
: 着分别自性有的。
: 也不是说如来藏中生起五蕴,如来藏即是五蕴,五蕴是如来藏的不同侧面。这里不和分
: 别自性有相联系。

a***n
发帖数: 1993
70
中观的空就是无自性,就是五蕴当下的状态。你说的“本无”的空是出自哪里?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五蕴就是世间的所有,或者说一切万有。
: 空是否有体不好说,但空是一种状态,一种形式。
: 无自性是说一切五蕴都是缘起的,这个与“本无”的空不是一回事。
: 你如果说的是无自性的空,那就与我说的空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的名字相同。

相关主题
到底什么是“无我”?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
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Re: 略谈灭尽定 zz
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P****S
发帖数: 2286
71
诸法无自性和空就是无自性完全两回事。说“中观的空就是无自性”说明还没有明白中
观。中观的根本逻辑表达方式是只破不立。如果问空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
因为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如果能用“什么”来表达空性,那空性也就不成为空性了。所
以对“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以各种方式告诉你“空不是什么”。比如可以
沉默不语,也可以扔给你“无生”两个字。“诸法因缘生”,啥叫“无生”啊?这个只
能心领神会了。
我没有系统学过小乘的经典。但从网友转的经典来看,小乘的修法跟中观是一个思路。
在修行中一路破下去,结果就是涅磐。但我发现学小乘的佛友普遍有个涅磐就是什么什
么的核心观念。能用什么什么来讲的都是轮回啊。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中观的空就是无自性,就是五蕴当下的状态。你说的“本无”的空是出自哪里?
a***n
发帖数: 1993
72
“无自性”本身就是遮诠。
你可能是把空当月,把无自性当标月指了,所以认为不能说“空就是无自性”。但其实
空和无自性都是指非月。
中观也不是只破不立。中观承认缘起。自性空就是缘起有。
小乘要是和中观一个思路,那中观驳斥小乘不是白忙活了么。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诸法无自性和空就是无自性完全两回事。说“中观的空就是无自性”说明还没有明白中
: 观。中观的根本逻辑表达方式是只破不立。如果问空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
: 因为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如果能用“什么”来表达空性,那空性也就不成为空性了。所
: 以对“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以各种方式告诉你“空不是什么”。比如可以
: 沉默不语,也可以扔给你“无生”两个字。“诸法因缘生”,啥叫“无生”啊?这个只
: 能心领神会了。
: 我没有系统学过小乘的经典。但从网友转的经典来看,小乘的修法跟中观是一个思路。
: 在修行中一路破下去,结果就是涅磐。但我发现学小乘的佛友普遍有个涅磐就是什么什
: 么的核心观念。能用什么什么来讲的都是轮回啊。

f*******e
发帖数: 5594
73
龙树菩萨在《中论》第一卷中就提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
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这个说的应该不是自
性空。
另外自性空也不是说的状态,而是状态的特点。
本无的空就是来自我前面说的真如的巴利文。阿含经中的空,就来自第一义空经。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中观的空就是无自性,就是五蕴当下的状态。你说的“本无”的空是出自哪里?
a***n
发帖数: 1993
74
这里说的不是自性空是什么呢?
真如的巴利文怎么能推出你说的空呢?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龙树菩萨在《中论》第一卷中就提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
: 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这个说的应该不是自
: 性空。
: 另外自性空也不是说的状态,而是状态的特点。
: 本无的空就是来自我前面说的真如的巴利文。阿含经中的空,就来自第一义空经。

f*******e
发帖数: 5594
75
我的理解,
自性空是指世间万物都是缘起的,没有一个永恒的、独立的、可控的我性可得。它强调
的是五蕴相续的变化。
空,空性是指是指世间万物都是生于空,又灭于空的,它强调的是五蕴的来源问题。
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平静、清澈的湖面,如果没有变化的话,你可能什么也看不到;而当湖面起了
一串波纹,你可能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个湖啊。
那么这个平静的湖面就是空,空性,起的波纹就是五蕴。而那一串波纹由近及远的相续
升起,就是自性空。因为每一个波峰、波谷不是永恒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可控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说的不是自性空是什么呢?
: 真如的巴利文怎么能推出你说的空呢?

a***n
发帖数: 1993
76
你是根据什么经典说空是万物的来源呢?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理解,
: 自性空是指世间万物都是缘起的,没有一个永恒的、独立的、可控的我性可得。它强调
: 的是五蕴相续的变化。
: 空,空性是指是指世间万物都是生于空,又灭于空的,它强调的是五蕴的来源问题。
: 举个例子,
: 比如一个平静、清澈的湖面,如果没有变化的话,你可能什么也看不到;而当湖面起了
: 一串波纹,你可能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个湖啊。
: 那么这个平静的湖面就是空,空性,起的波纹就是五蕴。而那一串波纹由近及远的相续
: 升起,就是自性空。因为每一个波峰、波谷不是永恒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可控的。

f*******e
发帖数: 5594
77
就是我上面说的,阿含经里的第一义空经啊。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根据什么经典说空是万物的来源呢?
a***n
发帖数: 1993
78
那里说五蕴没来处,但不是说有一个来处--空啊,也没有说五蕴有另外的存在形式是空
。如果是你说的意思,那么如来藏系的学者早就应该把这当成如来藏是佛说的证据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我上面说的,阿含经里的第一义空经啊。
f*******e
发帖数: 5594
79
那个经的名字就叫第一义“空”经,没有一个来处,不就是空吗?
如来藏的问题,上面和POORMS讨论的,大乘里认为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即真如、空性等
,就是涅磐。这个是与阿含经不一样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里说五蕴没来处,但不是说有一个来处--空啊,也没有说五蕴有另外的存在形式是空
: 。如果是你说的意思,那么如来藏系的学者早就应该把这当成如来藏是佛说的证据了。

a***n
发帖数: 1993
80
没有来处 和 有来处是五蕴另外的存在形式 不一样。

这个说法只是说大乘的空义,还没涉及如来藏。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经的名字就叫第一义“空”经,没有一个来处,不就是空吗?
: 如来藏的问题,上面和POORMS讨论的,大乘里认为对五蕴的正确认识,即真如、空性等
: ,就是涅磐。这个是与阿含经不一样的。

相关主题
贪爱是什么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
因果与缘起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81
再举个例子,
在数学上用0表示什么都没有,可是当你写出这个0的时候,是什么都没有吗?
说没有来处,和说来处是空是对等的。说五蕴来源于空,及空是五蕴的另外一种表现形
式,也是对等的。
如来藏的3个判断点,上面也说了。而这些不同的名词,在对空的虚与实之间的把握上会
有细微的不同,但本质大致是一样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来处 和 有来处是五蕴另外的存在形式 不一样。
:
: 这个说法只是说大乘的空义,还没涉及如来藏。

a***n
发帖数: 1993
82
不一样。说0个人时,心里尚有人的概念,只是这里没有出现。说没有来处,目的是忘
掉来处的概念。如果说有来处是空,还是确立了来处的概念。
至于空性真如涅槃那些,只是般若,还没到如来藏。

上会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再举个例子,
: 在数学上用0表示什么都没有,可是当你写出这个0的时候,是什么都没有吗?
: 说没有来处,和说来处是空是对等的。说五蕴来源于空,及空是五蕴的另外一种表现形
: 式,也是对等的。
: 如来藏的3个判断点,上面也说了。而这些不同的名词,在对空的虚与实之间的把握上会
: 有细微的不同,但本质大致是一样的。

f*******e
发帖数: 5594
83
我是说如何表示0,不是你心里怎么想,你要告诉我是0个人,你必须输入0这个符号吧
,你要是写出来给我看,你要用笔吧,你要是说话,也会发出0的声音吧。可以按照你
前面说的意思,0是没有啊,你怎么还有符号,还有笔迹,还有声音呢?
空也是一样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一样。说0个人时,心里尚有人的概念,只是这里没有出现。说没有来处,目的是忘
: 掉来处的概念。如果说有来处是空,还是确立了来处的概念。
: 至于空性真如涅槃那些,只是般若,还没到如来藏。
:
: 上会

a***n
发帖数: 1993
84
这个比喻的本体喻体不是这样的吧。
我说没有,是说人没有,不是0的符号没有。
人——来处
“0”的符号声音——“没有来处”的文字声音
这是 化法 与 化仪 的区别。
说“说五蕴来源于空,及空是五蕴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这就不是简单地说“来处空
”了,而给这个来处赋予了很多意义。相当于说一个物体温度是绝对零度,是肯定了来
处,只不过来处是无相的。而经里说的没有来处,是说温度是个伪概念,没有任何意义
,是否定了来处。
你前面说无自性≠本无的空,这里又说无来处=来处是空,这不矛盾么?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说如何表示0,不是你心里怎么想,你要告诉我是0个人,你必须输入0这个符号吧
: ,你要是写出来给我看,你要用笔吧,你要是说话,也会发出0的声音吧。可以按照你
: 前面说的意思,0是没有啊,你怎么还有符号,还有笔迹,还有声音呢?
: 空也是一样的。

G****t
发帖数: 1799
85
你这个市典型的二元论,空性是超越二元对立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说如何表示0,不是你心里怎么想,你要告诉我是0个人,你必须输入0这个符号吧
: ,你要是写出来给我看,你要用笔吧,你要是说话,也会发出0的声音吧。可以按照你
: 前面说的意思,0是没有啊,你怎么还有符号,还有笔迹,还有声音呢?
: 空也是一样的。

f*******e
发帖数: 5594
86
说人也可以,比如有人的时候,我们说1个人,2个人,没有人的时候,可以说0个人。0
是对有的否定。
那么,有来处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来于风,来于火,没有来处的时候,可以说来于空。
空也是对有的否定。
所以,说来于空,就是对来处的否定。(你可能把否定理解为绝对的无了,就是一种断
见。)
上面说的空,是五蕴来源(来处)的空(湖面),不是五蕴相续的自性空(水波纹的连
续出现)。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比喻的本体喻体不是这样的吧。
: 我说没有,是说人没有,不是0的符号没有。
: 人——来处
: “0”的符号声音——“没有来处”的文字声音
: 这是 化法 与 化仪 的区别。
: 说“说五蕴来源于空,及空是五蕴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这就不是简单地说“来处空
: ”了,而给这个来处赋予了很多意义。相当于说一个物体温度是绝对零度,是肯定了来
: 处,只不过来处是无相的。而经里说的没有来处,是说温度是个伪概念,没有任何意义
: ,是否定了来处。
: 你前面说无自性≠本无的空,这里又说无来处=来处是空,这不矛盾么?

f*******e
发帖数: 5594
87
佛法就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
这个我以前写的一段,希望有助于你理解我的观点:
先要说明一下,佛法不仅仅是哲学,说它是二元论是放在哲学体系的框架内说的。在哲
学体系内,佛法的心物二元,是为了与当今唯物论、唯心论的一元论相比较来 说的。
唯物论、唯心论都是偏重于一边,说物质决定论,或精神决定论。而佛法是不偏向于唯
心或唯物的任何一方,认为双方相对独立,并共同构成世界的基础,它是取于中道的二
元论。这里的二元论,要注意与绝对独立的二元论相区别。比如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二
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佛法是相对独立的二元论,物质与意
识之间是通过“识”相关联的。从一方面来讲,物质与意识是相对独立的,从另一方面
讲,物质与意识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
相关经文:“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
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杂阿含经第288经)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市典型的二元论,空性是超越二元对立的。
a***n
发帖数: 1993
88
如果仅说五蕴来处是空,可以认为等同无来处。但如果赋予空五蕴另一种存在形式的意
义,这就不一样了。这样说等于承认五蕴有来处,而来处是无相的。就像你确立了一个
湖面的概念一样。
中观说的自性空、无自性,不是因为相续,是因为互为因缘而相依。

。0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说人也可以,比如有人的时候,我们说1个人,2个人,没有人的时候,可以说0个人。0
: 是对有的否定。
: 那么,有来处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来于风,来于火,没有来处的时候,可以说来于空。
: 空也是对有的否定。
: 所以,说来于空,就是对来处的否定。(你可能把否定理解为绝对的无了,就是一种断
: 见。)
: 上面说的空,是五蕴来源(来处)的空(湖面),不是五蕴相续的自性空(水波纹的连
: 续出现)。

f*******e
发帖数: 5594
89
是建立的一个湖面的概念,所以我加了一句说“否定”不是彻底的无。我们这个世间的
实相中就没有彻底的无,和彻底的有。
你说“互为因缘而相依”是指什么互为?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仅说五蕴来处是空,可以认为等同无来处。但如果赋予空五蕴另一种存在形式的意
: 义,这就不一样了。这样说等于承认五蕴有来处,而来处是无相的。就像你确立了一个
: 湖面的概念一样。
: 中观说的自性空、无自性,不是因为相续,是因为互为因缘而相依。
:
: 。0

a***n
发帖数: 1993
90
来处就是彻底的无,是龟毛兔角的无。如果是确立了无相的来处,就等于是有部的自性
实有,但因缘显现了。
彻底无来处不是断见,断见是说人曾经存在而死后不轮回,因为人都未曾存在,所以断
见是错的。人就是龟毛兔角的彻底的无。

就是一切法互相作为存在条件,你是我的缘,我也是你的缘。这和相续有关系,但不全
等于相续。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建立的一个湖面的概念,所以我加了一句说“否定”不是彻底的无。我们这个世间的
: 实相中就没有彻底的无,和彻底的有。
: 你说“互为因缘而相依”是指什么互为?

相关主题
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
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91
我们这个五蕴世间,既没有实有这回事,也没有实无这回事,佛法是取于中道的。说有
一个彻底的无,当然是断见。如果说实有,就是常见了。
“一切法互相作为存在条件”我想是指的万物的普遍联系性(是否一定互为,我不知道
,你是否有相关经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关系,而缘起法说的是“此有故彼有,
此无故彼无。”,说的是一种前后的次序关系,是有时间先后的。而自性空是基于缘起
法而说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来处就是彻底的无,是龟毛兔角的无。如果是确立了无相的来处,就等于是有部的自性
: 实有,但因缘显现了。
: 彻底无来处不是断见,断见是说人曾经存在而死后不轮回,因为人都未曾存在,所以断
: 见是错的。人就是龟毛兔角的彻底的无。
:
: 就是一切法互相作为存在条件,你是我的缘,我也是你的缘。这和相续有关系,但不全
: 等于相续。

a***n
发帖数: 1993
92
那你觉得遍计所执的概念法也不是彻底的无么?
一切法互相作为存在条件是大乘的法界缘起观,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正因为
互相依存,才会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里彼此是同生同灭的,万法都如束芦一样
,一个倒了所有其它的都倒。
当然各派对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解释都不太一样。
如果说此先灭,然后彼后灭,这种缘起观没法解释无自性。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这个五蕴世间,既没有实有这回事,也没有实无这回事,佛法是取于中道的。说有
: 一个彻底的无,当然是断见。如果说实有,就是常见了。
: “一切法互相作为存在条件”我想是指的万物的普遍联系性(是否一定互为,我不知道
: ,你是否有相关经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关系,而缘起法说的是“此有故彼有,
: 此无故彼无。”,说的是一种前后的次序关系,是有时间先后的。而自性空是基于缘起
: 法而说的。

f*******e
发帖数: 5594
93
说到概念法,概念是名法,名色相依,概念法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完全独立的概念是
没有意义的。所以概念上的无,也必然是有色法作为所依的。比如还是说0个人吧。房
间里本来有2个人,走了一个,还有1人,再走一个,我们说0个人。可是房间里0个人,
不等于这个人就是彻底的消失了。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就是缘起法,这个并没有说一定是“相互”,阿含经里也
只说“三芦相依”,没有说“万芦相依”。我感觉如果是“万芦相依”的话,那可能根
本不会有解脱的可能。
因为是缘起的,所以任何一个时刻,某事物都不是恒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可控的,
这就是无自性。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觉得遍计所执的概念法也不是彻底的无么?
: 一切法互相作为存在条件是大乘的法界缘起观,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正因为
: 互相依存,才会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里彼此是同生同灭的,万法都如束芦一样
: ,一个倒了所有其它的都倒。
: 当然各派对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解释都不太一样。
: 如果说此先灭,然后彼后灭,这种缘起观没法解释无自性。

f*******e
发帖数: 5594
94
对了,缘起法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并不是因为有万物相依,或其他的什么推导出来
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概念法,概念是名法,名色相依,概念法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完全独立的概念是
: 没有意义的。所以概念上的无,也必然是有色法作为所依的。比如还是说0个人吧。房
: 间里本来有2个人,走了一个,还有1人,再走一个,我们说0个人。可是房间里0个人,
: 不等于这个人就是彻底的消失了。
: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就是缘起法,这个并没有说一定是“相互”,阿含经里也
: 只说“三芦相依”,没有说“万芦相依”。我感觉如果是“万芦相依”的话,那可能根
: 本不会有解脱的可能。
: 因为是缘起的,所以任何一个时刻,某事物都不是恒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可控的,
: 这就是无自性。

a***n
发帖数: 1993
95
这里混淆了概念法和它指称的内容。比如“红少爷”这个词/概念/念头,这个念头本身
是缘起的,不是龟毛兔角无,但它指代的那个人是龟毛兔角的彻底无。
至于0个人的例子,说他没有彻底消失是因为他去了别处,但说五蕴无去处,不是说五
蕴灭后去了别处。本体和喻体不相应。
阿含经对“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没有展开解释才造成后来对缘起众说纷纭。
为什么“万芦相依”不能解脱?
缘起法就是万物相依本身,不是万物相依的结果。但缘起不是世俗科学讲的那种时序上
的因果。

念是
。房
人,
里也
能根
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缘起法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并不是因为有万物相依,或其他的什么推导出来
: 的。

f*******e
发帖数: 5594
96
概念和概念所指的内容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单独的概念存在的可能。“红少爷”这个词
,如果不是指一个具体人的话,它没有任何意义。
0个人在我们的头脑里可以说就是无了(概念上的无),但这个无并不是真正的无。
我觉得,阿含经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其实说的很清楚了,这个就是最基本
的规律,它说出了这个一个次第(可以是时间次第,也可以是超越时间的)上的关系,
仅此而已,不需要什么推导,想得太复杂反而是造成它被误解的原因。
缘起法应该不是万物相依。缘起只是说的次第,没有说前一个与后一个相依,只是前一
个出现导致后一个出现,但不能反过来,所以不是“相依”。
解脱就是断掉五蕴相续的链条,如果万物都相依的话,这个链条恐怕是断不掉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混淆了概念法和它指称的内容。比如“红少爷”这个词/概念/念头,这个念头本身
: 是缘起的,不是龟毛兔角无,但它指代的那个人是龟毛兔角的彻底无。
: 至于0个人的例子,说他没有彻底消失是因为他去了别处,但说五蕴无去处,不是说五
: 蕴灭后去了别处。本体和喻体不相应。
: 阿含经对“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没有展开解释才造成后来对缘起众说纷纭。
: 为什么“万芦相依”不能解脱?
: 缘起法就是万物相依本身,不是万物相依的结果。但缘起不是世俗科学讲的那种时序上
: 的因果。
:
: 念是

a***n
发帖数: 1993
97
得存在才能相依,你觉得一个具体人存在么?或者具体的兔角存在么?

不是真正的无,是因为他在别处。但五蕴灭了不是去别处,所以去处是真正的无。
阿含经说的缘起是偏向单向的因果链条。这就是大小乘的区别之一了。
如果不能反向的相依,那就是世俗科学的因果观了。至少大乘的缘起观是,在缘起法层
面,现在法也是依于未来法的,未来法也同时依于现在法。如同父子,没有子,也就没
有父,所以父也依于子。任何一法都依于过去未来现在所有法,任何一法也为过去未来
现在所有法作所依。如果要忘掉所有其它法而去找一个纯粹的某一法,那么随着所有其
它法在心中消失,这一法也同时消失了,这就是无自性。这里说的“在心中”消失,并
不是说有心外的法,只是为了表达方便,为了和世俗唯物主义的物体概念相区别。
这也是大小乘解脱观的不同了。小乘认为五蕴和涅槃是二,所以才要断。大乘认为是不
二的,所以不用断。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概念和概念所指的内容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单独的概念存在的可能。“红少爷”这个词
: ,如果不是指一个具体人的话,它没有任何意义。
: 0个人在我们的头脑里可以说就是无了(概念上的无),但这个无并不是真正的无。
: 我觉得,阿含经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其实说的很清楚了,这个就是最基本
: 的规律,它说出了这个一个次第(可以是时间次第,也可以是超越时间的)上的关系,
: 仅此而已,不需要什么推导,想得太复杂反而是造成它被误解的原因。
: 缘起法应该不是万物相依。缘起只是说的次第,没有说前一个与后一个相依,只是前一
: 个出现导致后一个出现,但不能反过来,所以不是“相依”。
: 解脱就是断掉五蕴相续的链条,如果万物都相依的话,这个链条恐怕是断不掉了。

f*******e
发帖数: 5594
98
是啊,得存在才能相依,没有相依的,就没有存在,所以我说没有意义。
“五蕴灭了不是去别处”,但不是真正的无。这个佛法的中道观,我前面已经说了。再
看下经文,“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世间法在时间上就是单向的,不可能是双向的相依,这个不管是什么佛法。“没有子,
也就没有父”,这是指相对的关系而已,不是说没有子,父亲这个人也没有了。时间法
则上,永远是先有父,而后有子。不可能反过来。
大乘把空性当作涅磐,而在阿含经中,明确说明,涅磐是对空的出离,对五蕴的出离,
涅磐不等同于空性。如果说五蕴与涅磐不二,那还需要解脱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得存在才能相依,你觉得一个具体人存在么?或者具体的兔角存在么?
:
: 不是真正的无,是因为他在别处。但五蕴灭了不是去别处,所以去处是真正的无。
: 阿含经说的缘起是偏向单向的因果链条。这就是大小乘的区别之一了。
: 如果不能反向的相依,那就是世俗科学的因果观了。至少大乘的缘起观是,在缘起法层
: 面,现在法也是依于未来法的,未来法也同时依于现在法。如同父子,没有子,也就没
: 有父,所以父也依于子。任何一法都依于过去未来现在所有法,任何一法也为过去未来
: 现在所有法作所依。如果要忘掉所有其它法而去找一个纯粹的某一法,那么随着所有其
: 它法在心中消失,这一法也同时消失了,这就是无自性。这里说的“在心中”消失,并
: 不是说有心外的法,只是为了表达方便,为了和世俗唯物主义的物体概念相区别。

f*******e
发帖数: 5594
99
还有你觉得大乘佛法可以违反阿含经的道理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得存在才能相依,你觉得一个具体人存在么?或者具体的兔角存在么?
:
: 不是真正的无,是因为他在别处。但五蕴灭了不是去别处,所以去处是真正的无。
: 阿含经说的缘起是偏向单向的因果链条。这就是大小乘的区别之一了。
: 如果不能反向的相依,那就是世俗科学的因果观了。至少大乘的缘起观是,在缘起法层
: 面,现在法也是依于未来法的,未来法也同时依于现在法。如同父子,没有子,也就没
: 有父,所以父也依于子。任何一法都依于过去未来现在所有法,任何一法也为过去未来
: 现在所有法作所依。如果要忘掉所有其它法而去找一个纯粹的某一法,那么随着所有其
: 它法在心中消失,这一法也同时消失了,这就是无自性。这里说的“在心中”消失,并
: 不是说有心外的法,只是为了表达方便,为了和世俗唯物主义的物体概念相区别。

a***n
发帖数: 1993
100

即使红少爷这个人不存在,“红少爷”这个名言也是有意义的,它会引发其它一些名言
,就像辅助线一样。
正因为灭除了世间来处去处自性等遍计所执性的概念,才能入中道,才是正观世间缘起。
所以说单向的相依只是世俗观念啊,还没到缘起法的层面。在缘起法的层面,万法都是
时刻变化的,当父亲之前和之后的那个人已经是不同的人了。而在世俗看来,他们还是
同一个人。
所以大乘说世间本性就是解脱的,不需要再解脱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啊,得存在才能相依,没有相依的,就没有存在,所以我说没有意义。
: “五蕴灭了不是去别处”,但不是真正的无。这个佛法的中道观,我前面已经说了。再
: 看下经文,“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 。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 世间法在时间上就是单向的,不可能是双向的相依,这个不管是什么佛法。“没有子,
: 也就没有父”,这是指相对的关系而已,不是说没有子,父亲这个人也没有了。时间法
: 则上,永远是先有父,而后有子。不可能反过来。
: 大乘把空性当作涅磐,而在阿含经中,明确说明,涅磐是对空的出离,对五蕴的出离,
: 涅磐不等同于空性。如果说五蕴与涅磐不二,那还需要解脱吗?

相关主题
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
到底什么是“无我”?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
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Re: 略谈灭尽定 zz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101
可以啊。
当然说不违也行,就说阿含经权说不了义就行了。
至于单向缘起,可以看做双向缘起的一个特例,就像牛顿力学之于相对论。也可以说不
相违。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你觉得大乘佛法可以违反阿含经的道理吗?
f*******e
发帖数: 5594
102
说概念没有意义,是说它没有具体所指,所以没有意义,不是说概念不可以演化。没有
具体所指的概念,可以是具体子概念的集合,红少爷中的“红”和“少爷”都是有具体
所指的。
中道的概念不是你说的,我上面的经文已经很明确了。
单向的链条就是世间的实相。“当父亲之前和之后的那个人已经是不同的人了”,并不
表示子可以在父之前出现。
“所以大乘说世间本性就是解脱的,不需要再解脱了。”,那世间也就是解脱了?世间
和世间本性是“二”吗?

起。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啊。
: 当然说不违也行,就说阿含经权说不了义就行了。
: 至于单向缘起,可以看做双向缘起的一个特例,就像牛顿力学之于相对论。也可以说不
: 相违。

f*******e
发帖数: 5594
103
我觉得不行。我想,阿含经就相当于宪法,其他的经典可以是适用于不同方面、地区等
的法律。地方法不可以违宪。
说“阿含经权说不了义”,是那部经书里说的?
佛法里,我想没有双向缘起这种说法。出处在哪里?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啊。
: 当然说不违也行,就说阿含经权说不了义就行了。
: 至于单向缘起,可以看做双向缘起的一个特例,就像牛顿力学之于相对论。也可以说不
: 相违。

a***n
发帖数: 1993
104

那你认为兔角是彻底的无吗?
父子是同时出现(在心里),不是子先于父出现。把反向相依理解为子可以在父之前出
现,是因为这种相依的观念还是基于世俗时间先后的因果观的。单向的链条只是缘起法
的内容,而缘起法本身是双向相依的。
世间是解脱。
名言
都是
还是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概念没有意义,是说它没有具体所指,所以没有意义,不是说概念不可以演化。没有
: 具体所指的概念,可以是具体子概念的集合,红少爷中的“红”和“少爷”都是有具体
: 所指的。
: 中道的概念不是你说的,我上面的经文已经很明确了。
: 单向的链条就是世间的实相。“当父亲之前和之后的那个人已经是不同的人了”,并不
: 表示子可以在父之前出现。
: “所以大乘说世间本性就是解脱的,不需要再解脱了。”,那世间也就是解脱了?世间
: 和世间本性是“二”吗?
:
: 起。

a***n
发帖数: 1993
105
阿含经只是小乘的宪法。

大乘的判教基本都是这么判的。
这是华严法界缘起。
只承认单向缘起,是因为没有搞清“法”的意义,法就是念头,是梦,而不是世俗认为
的实体。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不行。我想,阿含经就相当于宪法,其他的经典可以是适用于不同方面、地区等
: 的法律。地方法不可以违宪。
: 说“阿含经权说不了义”,是那部经书里说的?
: 佛法里,我想没有双向缘起这种说法。出处在哪里?

f*******e
发帖数: 5594
106
兔角是无,说彻底的无,是和不彻底的无相对的。
你说“缘起法本身是双向相依的。”,出处在哪里?
那么,世间就是解脱的话,还需要修习佛法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阿含经只是小乘的宪法。
:
: 大乘的判教基本都是这么判的。
: 这是华严法界缘起。
: 只承认单向缘起,是因为没有搞清“法”的意义,法就是念头,是梦,而不是世俗认为
: 的实体。

f*******e
发帖数: 5594
107
我问的是出处,经文原文。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阿含经只是小乘的宪法。
:
: 大乘的判教基本都是这么判的。
: 这是华严法界缘起。
: 只承认单向缘起,是因为没有搞清“法”的意义,法就是念头,是梦,而不是世俗认为
: 的实体。

a***n
发帖数: 1993
108

来处去处就是兔角一样的无。
八者,十世隔法异成门。
此上诸杂义遍十世中,同时别异,具足显现,以时与法不相离故。言十世者,过去未来
现在三世,各有过去未来及现在,即为九世也。然此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总句。总别
合成十世也。此十世具足别异,同时显现,成缘起故,得即入也。故此经云,或以长劫
入短劫,短劫入长劫;或百千大劫为一念,一念即百千大劫;或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
劫入过去劫。如是自在,时劫无碍,相即相入,浑融成矣。又此经云:“于一微尘中,
普现三世一切佛刹。”又云:“于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众生。”又云:“于一微尘
中,普现三世一切诸佛事。”又云:“于一微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转法轮。”如是云
云无量,广如经文。此普摄上诸义门,悉于十世中自在现耳。宜可思之。
第五,十世隔法异成门者。
此约三世说,如《离世间品》说,十世者,过去说过去,过去说未来,过去说现在,现
在说现在,现在说未来,现在说过去,未来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三世为
一念,合前九为十世也。如是十世以缘起力故,相即复相入,而不失三世。如以五指为
拳不失指。十世虽同时,而不失十世。故经云,过去劫入未来,现在劫入过去,现在劫
入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又云,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有劫入无劫,无劫入有劫。
又云,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过去,菩萨悉了知。又云,无尽无数劫,能作
一念顷,非长亦非短,解脱人所行。如是,十世相入复相即,而不失先后短长之相。故
云隔法异成,教义理事等十门相即相入,而不失先后差别之相。故名异成也。
修习就是要证世间就是解脱。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兔角是无,说彻底的无,是和不彻底的无相对的。
: 你说“缘起法本身是双向相依的。”,出处在哪里?
: 那么,世间就是解脱的话,还需要修习佛法吗?

a***n
发帖数: 1993
109
六十华严:
是菩萨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摄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摄一劫;有数劫摄无数劫、
无数劫摄有数劫;一念摄劫、劫摄一念;劫摄非劫、非劫摄劫;有佛劫摄无佛劫、无佛
劫摄有佛劫;过去、未来劫摄现在劫,现在劫摄过去、未来劫;未来、过去劫摄现在劫
,现在劫摄未来、过去劫;长劫摄短劫、短劫摄长劫;诸劫摄相,皆如实知。
八十华严:
又知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数劫入无数劫、无
数劫入有数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无佛劫、无佛劫
入有佛劫、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过去未来劫、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劫入过
去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如是等皆如实知。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问的是出处,经文原文。
a***n
发帖数: 1993
110
为什么现在法能依于未来法呢?
这在世俗看来很荒谬。但站在缘起法的层面,时间是不存在的,现在和未来只是“现在
法”和“未来法”的内容,它们本身是“同时”存在的,互相依赖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六十华严:
: 是菩萨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摄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摄一劫;有数劫摄无数劫、
: 无数劫摄有数劫;一念摄劫、劫摄一念;劫摄非劫、非劫摄劫;有佛劫摄无佛劫、无佛
: 劫摄有佛劫;过去、未来劫摄现在劫,现在劫摄过去、未来劫;未来、过去劫摄现在劫
: ,现在劫摄未来、过去劫;长劫摄短劫、短劫摄长劫;诸劫摄相,皆如实知。
: 八十华严:
: 又知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数劫入无数劫、无
: 数劫入有数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无佛劫、无佛劫
: 入有佛劫、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过去未来劫、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劫入过
: 去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如是等皆如实知。

相关主题
Re: 略谈灭尽定 zz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因果与缘起
贪爱是什么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111
那什么是兔角彻底的无,和不彻底的无?有什么差别?
你提到的前面两段来自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一乘十玄门修学记,不是经文原文,
暂不说。后面两段华严经就是你说的双向缘起的定义?
你说”修习就是要证世间就是解脱。“
那修与不修、证与不证是二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现在法能依于未来法呢?
: 这在世俗看来很荒谬。但站在缘起法的层面,时间是不存在的,现在和未来只是“现在
: 法”和“未来法”的内容,它们本身是“同时”存在的,互相依赖的。

f*******e
发帖数: 5594
112
还有说阿含经权说不了义”的经文原文在哪里?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六十华严:
: 是菩萨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摄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摄一劫;有数劫摄无数劫、
: 无数劫摄有数劫;一念摄劫、劫摄一念;劫摄非劫、非劫摄劫;有佛劫摄无佛劫、无佛
: 劫摄有佛劫;过去、未来劫摄现在劫,现在劫摄过去、未来劫;未来、过去劫摄现在劫
: ,现在劫摄未来、过去劫;长劫摄短劫、短劫摄长劫;诸劫摄相,皆如实知。
: 八十华严:
: 又知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数劫入无数劫、无
: 数劫入有数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无佛劫、无佛劫
: 入有佛劫、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过去未来劫、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劫入过
: 去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如是等皆如实知。

f*******e
发帖数: 5594
113
我同意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时间是我们的贪着,经历
生死相续的五蕴链条时,所产生的一种概念。概念离开了具体所指,就不复存在。所以
,现在、过去、未来不是绝对的。但这并没有打破次第的序列关系。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现在法能依于未来法呢?
: 这在世俗看来很荒谬。但站在缘起法的层面,时间是不存在的,现在和未来只是“现在
: 法”和“未来法”的内容,它们本身是“同时”存在的,互相依赖的。

I*******6
发帖数: 361
114
“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
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这段话很有意思。佛说的是集与灭,所谓世间的真相。世人看到的是有与无,所谓世间
的假象。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啊,得存在才能相依,没有相依的,就没有存在,所以我说没有意义。
: “五蕴灭了不是去别处”,但不是真正的无。这个佛法的中道观,我前面已经说了。再
: 看下经文,“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 。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 世间法在时间上就是单向的,不可能是双向的相依,这个不管是什么佛法。“没有子,
: 也就没有父”,这是指相对的关系而已,不是说没有子,父亲这个人也没有了。时间法
: 则上,永远是先有父,而后有子。不可能反过来。
: 大乘把空性当作涅磐,而在阿含经中,明确说明,涅磐是对空的出离,对五蕴的出离,
: 涅磐不等同于空性。如果说五蕴与涅磐不二,那还需要解脱吗?

I*******6
发帖数: 361
115
色是指物质。名是指精神。
"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如三芦立于空地,辗转相依。"
从这段经文不能得出"物质与意识是相对独立的。物质与意识之间是通过“识”相关联
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佛法就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
: 这个我以前写的一段,希望有助于你理解我的观点:
: 先要说明一下,佛法不仅仅是哲学,说它是二元论是放在哲学体系的框架内说的。在哲
: 学体系内,佛法的心物二元,是为了与当今唯物论、唯心论的一元论相比较来 说的。
: 唯物论、唯心论都是偏重于一边,说物质决定论,或精神决定论。而佛法是不偏向于唯
: 心或唯物的任何一方,认为双方相对独立,并共同构成世界的基础,它是取于中道的二
: 元论。这里的二元论,要注意与绝对独立的二元论相区别。比如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二
: 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佛法是相对独立的二元论,物质与意
: 识之间是通过“识”相关联的。从一方面来讲,物质与意识是相对独立的,从另一方面
: 讲,物质与意识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

f*******e
发帖数: 5594
116
是这样。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
: 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 这段话很有意思。佛说的是集与灭,所谓世间的真相。世人看到的是有与无,所谓世间
: 的假象。

f*******e
发帖数: 5594
117
单从这一句是不能得出。从这一句可以说名色通过识相关联的,也可以说名、识通过色
相关联的,或识、色通过名相关联的。但结合其他部分,名色的对称性等,才突出了第
一种说法。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色是指物质。名是指精神。
: "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如三芦立于空地,辗转相依。"
: 从这段经文不能得出"物质与意识是相对独立的。物质与意识之间是通过“识”相关联
: 的。"

l****u
发帖数: 2166
118
同意吧 -
空就是无自性的代名词。 但是这个是从‘无我’角度切入而认识的空。不是唯一一条
证悟空性的道路。
如果从无常入手而意识到的空性, 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或者描述,会觉得众生相如幻如
闪电泡影。
还有从苦入的空性, 那就是产生强烈的出离心, 无风无浪的平等心了。
从那个角度切入, 都暗含其他的。最突出的体验是按照训练方法不同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无自性”本身就是遮诠。
: 你可能是把空当月,把无自性当标月指了,所以认为不能说“空就是无自性”。但其实
: 空和无自性都是指非月。
: 中观也不是只破不立。中观承认缘起。自性空就是缘起有。
: 小乘要是和中观一个思路,那中观驳斥小乘不是白忙活了么。

l****u
发帖数: 2166
119
这个是说物质意识是一会儿事。
并不是有什么‘关联’, 他们是一回事。
first name, last name 的关系。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色是指物质。名是指精神。
: "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如三芦立于空地,辗转相依。"
: 从这段经文不能得出"物质与意识是相对独立的。物质与意识之间是通过“识”相关联
: 的。"

a***n
发帖数: 1993
120
不彻底的无是你的说法啊,我不知道你的定义是什么,也不想讨论这个定义了,所以不
如直接就说来处的无就是和兔角一样的无。但兔角的无和你说的像湖面一样的空是不一
样的。

不是修学记,就是《华严一乘十玄门》。里面引用了经文原文。
这就是时间上的双向缘起。
证了之后会发现两者不二,但没证之前还得去修证。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什么是兔角彻底的无,和不彻底的无?有什么差别?
: 你提到的前面两段来自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一乘十玄门修学记,不是经文原文,
: 暂不说。后面两段华严经就是你说的双向缘起的定义?
: 你说”修习就是要证世间就是解脱。“
: 那修与不修、证与不证是二吗?

相关主题
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
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
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121
法华经 涅槃经等等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说阿含经权说不了义”的经文原文在哪里?
a***n
发帖数: 1993
122
双向缘起也不坏世俗的时间序列,但这个序列只是俗谛层次上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同意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时间是我们的贪着,经历
: 生死相续的五蕴链条时,所产生的一种概念。概念离开了具体所指,就不复存在。所以
: ,现在、过去、未来不是绝对的。但这并没有打破次第的序列关系。

I*******6
发帖数: 361
123
这里名色一直是作为整体而言的。名色和识是相互缘起的。
如果名色的名仅指受想行,不包括识,用意识指代这个名。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缘于识,
识又缘于意识和物质,意识,物质和识这三者相互依存。
如果名色的名不仅仅指受想行识,还包括识,用精神指代这个名,也就是精神是指意识
和识。那么这段话是精神和物质缘于识,识又缘于精神和物质,精神,物质和识这三者
相互依存。
这里没有讨论意识或者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只是讲了意识\精神物质和识的关系。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单从这一句是不能得出。从这一句可以说名色通过识相关联的,也可以说名、识通过色
: 相关联的,或识、色通过名相关联的。但结合其他部分,名色的对称性等,才突出了第
: 一种说法。

f*******e
发帖数: 5594
124
没有来处的无,我说是有彻底的,和不彻底的区别。你说的兔角的无没有来处的无是一
样的,所以我问你对于兔角的无,什么是彻底的,什么是不彻底的?
那你现在是证了,还是没证啊?
f*******e
发帖数: 5594
125
我问的经文原文。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法华经 涅槃经等等
f*******e
发帖数: 5594
126
你上面还说到“这就是时间上的双向缘起。”
那么那段经文当中,哪一句是双向了?
缘起本来就是世间的法则,不是涅磐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双向缘起也不坏世俗的时间序列,但这个序列只是俗谛层次上的。
f*******e
发帖数: 5594
127
名色如果是整体而言就不会用两个词了,在巴利文中也是一样。
三芦相立,名色是其二,当然是有相互关系的。经文如果说名色(整体)与识是二芦相
立,那就没有讨论名色之间的关系。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名色一直是作为整体而言的。名色和识是相互缘起的。
: 如果名色的名仅指受想行,不包括识,用意识指代这个名。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缘于识,
: 识又缘于意识和物质,意识,物质和识这三者相互依存。
: 如果名色的名不仅仅指受想行识,还包括识,用精神指代这个名,也就是精神是指意识
: 和识。那么这段话是精神和物质缘于识,识又缘于精神和物质,精神,物质和识这三者
: 相互依存。
: 这里没有讨论意识或者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只是讲了意识\精神物质和识的关系。

a***n
发帖数: 1993
128
我不知道你说的彻底的和不彻底的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问我证了没有?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来处的无,我说是有彻底的,和不彻底的区别。你说的兔角的无没有来处的无是一
: 样的,所以我问你对于兔角的无,什么是彻底的,什么是不彻底的?
: 那你现在是证了,还是没证啊?

a***n
发帖数: 1993
129
法华经三车喻化城喻穷子喻,涅槃经翻无我为有我,经文太多了我没法大段贴出来了,
你有兴趣找来看吧。简单贴一个解深密经的说法吧: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
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
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问的经文原文。
a***n
发帖数: 1993
130
未来劫入过去劫
这又绕回来了,大乘说世间即是涅槃。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上面还说到“这就是时间上的双向缘起。”
: 那么那段经文当中,哪一句是双向了?
: 缘起本来就是世间的法则,不是涅磐的。

相关主题
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到底什么是“无我”?
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
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131
你既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却说两者是一样的。
因为你说不二啊。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知道你说的彻底的和不彻底的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问我证了没有?

f*******e
发帖数: 5594
132
好,这个我先不问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法华经三车喻化城喻穷子喻,涅槃经翻无我为有我,经文太多了我没法大段贴出来了,
: 你有兴趣找来看吧。简单贴一个解深密经的说法吧:
: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
: 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
: 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I*******6
发帖数: 361
133
成佛就是识的熄灭,最终涅槃,清净,极乐。
人活着,有着世间的种种欲望,也是苦的根源。不讲成佛,就是一般世俗的修行,大多
也都提倡清心寡欲。心清净了,才会有乐。成佛是修行最终的目标,极乐。
不用钻牛角尖了。既然生为人,就有这一世的目的,先做好自己该做的。否则硬让你放
下世俗的追求,你自问能做到吗?成佛也要讲究机缘,你放不下,说明机缘未到。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f*******e
发帖数: 5594
134
未来劫入过去劫,只是时间的相对性,没有说次第可以反过来。
你说“双向缘起也不坏世俗的时间序列,但这个序列只是俗谛层次上的。”
又说“世间即是涅槃”,
你不觉得矛盾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未来劫入过去劫
: 这又绕回来了,大乘说世间即是涅槃。

a***n
发帖数: 1993
135
我说两者是一样的?
见解不等于证量。你说无我也不等于你证无我吧。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既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却说两者是一样的。
: 因为你说不二啊。

f*******e
发帖数: 5594
136
涅磐是五蕴相续的熄灭。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成佛就是识的熄灭,最终涅槃,清净,极乐。
: 人活着,有着世间的种种欲望,也是苦的根源。不讲成佛,就是一般世俗的修行,大多
: 也都提倡清心寡欲。心清净了,才会有乐。成佛是修行最终的目标,极乐。
: 不用钻牛角尖了。既然生为人,就有这一世的目的,先做好自己该做的。否则硬让你放
: 下世俗的追求,你自问能做到吗?成佛也要讲究机缘,你放不下,说明机缘未到。

f*******e
发帖数: 5594
137
你说“来处去处就是兔角一样的无。”
见解和证量是二吗?证与不证有区别吗?修与不修有区别吗?
a***n
发帖数: 1993
138
我前面说过了,世间次第是缘起法的内容,而缘起法本身是双向相依的。
缘起法本身就是涅槃,缘起法的内容是俗谛。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未来劫入过去劫,只是时间的相对性,没有说次第可以反过来。
: 你说“双向缘起也不坏世俗的时间序列,但这个序列只是俗谛层次上的。”
: 又说“世间即是涅槃”,
: 你不觉得矛盾吗?

I*******6
发帖数: 361
139
涅槃不是苦的熄灭吗,为什么说缘起法就是涅槃?缘起法是世俗的真相。认识到缘起,才
能认识到世俗的真相就是苦,才要离苦,才要灭苦。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前面说过了,世间次第是缘起法的内容,而缘起法本身是双向相依的。
: 缘起法本身就是涅槃,缘起法的内容是俗谛。

a***n
发帖数: 1993
140
彻底的无是来自你说:是建立的一个湖面的概念,所以我加了一句说“否定”不是彻底
的无。
我不知道你说的不彻底的无是不是像湖面一样的无。
我说来处去处就是兔角一样的无,而不是像湖面一样的无。

有区别,说食不饱。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来处去处就是兔角一样的无。”
: 见解和证量是二吗?证与不证有区别吗?修与不修有区别吗?

相关主题
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
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贪爱是什么
Re: 略谈灭尽定 zz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I*******6
发帖数: 361
141
涅槃是极乐,世间是苦,没问题吧?
你说涅槃就是世间,那涅槃到底是苦还是乐?
大乘批小乘都是自了汉。小乘笑大乘根本没看透。
a***n
发帖数: 1993
142
我是说大乘的观点。
另外如果说小乘的话,为什么认识到缘起才能认识到苦呢?

,才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涅槃不是苦的熄灭吗,为什么说缘起法就是涅槃?缘起法是世俗的真相。认识到缘起,才
: 能认识到世俗的真相就是苦,才要离苦,才要灭苦。

a***n
发帖数: 1993
143
大乘不认为苦是世间的实相。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涅槃是极乐,世间是苦,没问题吧?
: 你说涅槃就是世间,那涅槃到底是苦还是乐?
: 大乘批小乘都是自了汉。小乘笑大乘根本没看透。

f*******e
发帖数: 5594
144
有区别,就不是不二了,食饱、食不饱是有状态不同的啊?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彻底的无是来自你说:是建立的一个湖面的概念,所以我加了一句说“否定”不是彻底
: 的无。
: 我不知道你说的不彻底的无是不是像湖面一样的无。
: 我说来处去处就是兔角一样的无,而不是像湖面一样的无。
:
: 有区别,说食不饱。

f*******e
发帖数: 5594
145
大乘本来是如何先不说,只是很多修习大乘的人,在概念法里打转,明明已经过了桥,
却还来证明桥是能走人的。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涅槃是极乐,世间是苦,没问题吧?
: 你说涅槃就是世间,那涅槃到底是苦还是乐?
: 大乘批小乘都是自了汉。小乘笑大乘根本没看透。

I*******6
发帖数: 361
146
缘起缘灭就是无常,就是苦。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说大乘的观点。
: 另外如果说小乘的话,为什么认识到缘起才能认识到苦呢?
:
: ,才

a***n
发帖数: 1993
147
迷悟不二是证悟后的境界,那没证悟之前当然还要修了。
当然也有一上来就讲不修的,法门无量。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区别,就不是不二了,食饱、食不饱是有状态不同的啊?
g***t
发帖数: 2278
148
如同“无我”一样,此无我之实相并不是修了证了才有,而是本具的。本来就是无我,
只是我们执着有我所以不能解脱。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既然世界的真相是无我的,那
么“我”现在也是无我的,那么我又何必修行呢?这个就是混淆了胜义谛和世俗谛。尽
管世间的本质是无我,但若不修行,则会依然迷惑执着有我而轮回。
而修与不修,证与不证,说到底,就是轮回和涅磐的对立。这二者对于彻底证悟的人来
说,无有分别;对于我们这些未彻底证悟的人来说,还需修和证。依上面一段的道理,
轮回与涅磐无有分别乃是胜义谛,未证悟此胜义谛前,还需努力修行,证悟之后,了知
诸法如幻,轮回与涅磐皆不取。未彻底证悟而放弃修行,则是混淆了胜义谛和世俗谛,
耽误自己。
既然你前面引用了龙树菩萨的中论,这里也列出中论的观涅磐品中的一段: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
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佛经中也有很多这类的圣教量,这里举节选其中两部:
《圆觉经》:“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
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
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
觉性。”
大般若經第四五會(小品般若):
時,諸天子作是念言:「大德善現於今欲為何等有情說何等法?」
具壽善現知諸天子心之所念,而告彼言:「天子當知!吾今欲為如幻、如化、如夢有情
,亦復宣說如幻、如化、如夢之法。何以故?諸天子!如是聽者於所說法無聞、無解、
無所證故。」
時,諸天子問善現言:「能說、能聽及所說法,皆如幻、化、夢所見耶?」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如幻有情為如幻者說如幻法,如化有情為如化者說如化法,
如夢有情為如夢者說如夢法。一切有情及一切法,無不皆如幻、化、夢境,以一切法、
一切有情與幻、化、夢無二無別。天子當知!諸預流者及預流果,若一來者及一來果,
若不還者及不還果,若阿羅漢及阿羅漢果,若諸獨覺及獨覺菩提,若諸如來、應、正等
覺及佛無上正等菩提,無不皆如幻、化、夢境。」
時,諸天子問善現言:「豈諸如來、應、正等覺及佛無上正等菩提,亦如幻、化、夢所
見耶?」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乃至涅槃,我亦說為如幻、如化、如夢所見。」
時,諸天子問善現言:「豈可涅槃亦如幻、化、夢所見境?」
善現答言:「設更有法勝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化、如夢所見。所以者何?幻、化
、夢境與一切法乃至涅槃無二無別,皆不可得、不可說故。」
爾時,舍利子、執大藏、滿慈子、大飲光等問善現言:「所說般若波羅蜜多,如是甚深
誰能信受?」
具壽慶喜白大聲聞舍利子等言:「有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能深信受,
復有無量具足正見諸漏永盡大阿羅漢,於此般若波羅蜜多亦能信受。」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大乘本来是如何先不说,只是很多修习大乘的人,在概念法里打转,明明已经过了桥,
: 却还来证明桥是能走人的。

I*******6
发帖数: 361
149
那大乘认为什么是世间的真相,缘起法?
认识到缘起法,就知道万事万物都是缘起缘灭,都是无常,无常即苦。有苦才会想离苦
,才会想出离,才会想涅槃。说涅槃即世间,不想出离,根本就是没有认清缘起法,没
有体会到世间的本质是苦。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大乘不认为苦是世间的实相。
a***n
发帖数: 1993
150
缘起针对的是外道的主宰见,无常针对的是外道的主宰者是常,两个是相对独立的见解。
我见可以从两方面被否定:无常故苦,苦故无我;缘起故无我。缘起和苦的关系稍微远
点。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缘起缘灭就是无常,就是苦。
相关主题
因果与缘起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
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
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151
这还是混淆了证悟前后的境界。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大乘认为什么是世间的真相,缘起法?
: 认识到缘起法,就知道万事万物都是缘起缘灭,都是无常,无常即苦。有苦才会想离苦
: ,才会想出离,才会想涅槃。说涅槃即世间,不想出离,根本就是没有认清缘起法,没
: 有体会到世间的本质是苦。

I*******6
发帖数: 361
152
缘起观是佛法的主线。缘起故无常,无常故无我,无常无我故苦。

解。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缘起针对的是外道的主宰见,无常针对的是外道的主宰者是常,两个是相对独立的见解。
: 我见可以从两方面被否定:无常故苦,苦故无我;缘起故无我。缘起和苦的关系稍微远
: 点。

I*******6
发帖数: 361
153
那你给讲讲什么是证悟前,什么是证悟后?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还是混淆了证悟前后的境界。
f*******e
发帖数: 5594
154
那证悟之前,就不能确定是否是不二的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迷悟不二是证悟后的境界,那没证悟之前当然还要修了。
: 当然也有一上来就讲不修的,法门无量。

a***n
发帖数: 1993
155
请问缘起故无常,无我故苦,有经文作证么?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缘起观是佛法的主线。缘起故无常,无常故无我,无常无我故苦。
:
: 解。

a***n
发帖数: 1993
156
证悟前自然都在世俗见解里了,还觉得有生死,有各种痛苦。
大乘认为证悟后是世间涅槃不二,而小乘认为证悟后离世间入涅槃。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给讲讲什么是证悟前,什么是证悟后?
a***n
发帖数: 1993
157
可以相信不二,相信自己的世界观是错的,但还没有现观。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证悟之前,就不能确定是否是不二的了?
f*******e
发帖数: 5594
158
我们先假设,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证悟的,如果有人已经证悟,可以先说明。
那么,根据大乘理论,我们现在都不能确定轮回与涅磐是否是对立的,是这样吗?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如同“无我”一样,此无我之实相并不是修了证了才有,而是本具的。本来就是无我,
: 只是我们执着有我所以不能解脱。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既然世界的真相是无我的,那
: 么“我”现在也是无我的,那么我又何必修行呢?这个就是混淆了胜义谛和世俗谛。尽
: 管世间的本质是无我,但若不修行,则会依然迷惑执着有我而轮回。
: 而修与不修,证与不证,说到底,就是轮回和涅磐的对立。这二者对于彻底证悟的人来
: 说,无有分别;对于我们这些未彻底证悟的人来说,还需修和证。依上面一段的道理,
: 轮回与涅磐无有分别乃是胜义谛,未证悟此胜义谛前,还需努力修行,证悟之后,了知
: 诸法如幻,轮回与涅磐皆不取。未彻底证悟而放弃修行,则是混淆了胜义谛和世俗谛,
: 耽误自己。
: 既然你前面引用了龙树菩萨的中论,这里也列出中论的观涅磐品中的一段:

f*******e
发帖数: 5594
159
可是,不确定的事情也可以拿来做证据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相信不二,相信自己的世界观是错的,但还没有现观。
I*******6
发帖数: 361
160
你这段话的意思是,世俗之人就是未证悟陷入轮回之人。小乘阿拉汉就是证悟了
轮回与涅槃的区别,而取涅槃。大乘是彻底证悟轮回与涅槃无区别,两者皆不取,是比小
乘阿拉还汉高一级的大乘佛。
这个取与不取涅槃有何区别?不取涅槃,肉身死了,怎么办?以神我的形式永驻世间?
这不就回到一开始了吗,万事万物皆是无我。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如同“无我”一样,此无我之实相并不是修了证了才有,而是本具的。本来就是无我,
: 只是我们执着有我所以不能解脱。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既然世界的真相是无我的,那
: 么“我”现在也是无我的,那么我又何必修行呢?这个就是混淆了胜义谛和世俗谛。尽
: 管世间的本质是无我,但若不修行,则会依然迷惑执着有我而轮回。
: 而修与不修,证与不证,说到底,就是轮回和涅磐的对立。这二者对于彻底证悟的人来
: 说,无有分别;对于我们这些未彻底证悟的人来说,还需修和证。依上面一段的道理,
: 轮回与涅磐无有分别乃是胜义谛,未证悟此胜义谛前,还需努力修行,证悟之后,了知
: 诸法如幻,轮回与涅磐皆不取。未彻底证悟而放弃修行,则是混淆了胜义谛和世俗谛,
: 耽误自己。
: 既然你前面引用了龙树菩萨的中论,这里也列出中论的观涅磐品中的一段:

相关主题
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
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到底什么是“无我”?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161
那你确定无我么?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可是,不确定的事情也可以拿来做证据吗?
f*******e
发帖数: 5594
162
确定,因为在阿含经中,不需要证涅磐,就可以确定无我。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确定无我么?
a***n
发帖数: 1993
163
你到了十六观智的第几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确定,因为在阿含经中,不需要证涅磐,就可以确定无我。
f*******e
发帖数: 5594
164
这个不好说。你想说明什么?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到了十六观智的第几了?
a***n
发帖数: 1993
165
说明没有观智就不能叫确定,或者只能叫口头上的确定。
如果是没有观智的口头确定,我也可以确定不二。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不好说。你想说明什么?
g***t
发帖数: 2278
166
要证到无我,那至少是初果的圣人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确定,因为在阿含经中,不需要证涅磐,就可以确定无我。
f*******e
发帖数: 5594
167
如果你知道1+1=2等等,那么你就知道11+12=23,这就叫确定。
你说你能确定不二,又说没有证悟,就不确定不二。就比如说,你说你相信、确定太阳
是从西边出来的,但是还没有看到。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明没有观智就不能叫确定,或者只能叫口头上的确定。
: 如果是没有观智的口头确定,我也可以确定不二。

a***n
发帖数: 1993
168
你这比喻里,有观智么?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知道1+1=2等等,那么你就知道11+12=23,这就叫确定。
: 你说你能确定不二,又说没有证悟,就不确定不二。就比如说,你说你相信、确定太阳
: 是从西边出来的,但是还没有看到。

g***t
发帖数: 2278
169
你的意思是说你能确定无我,就是你已经证悟无我了,这么说你已经是初果圣人了。
即使如此,也跟前面讨论的无关,因为尚未证悟无我的行者,一样可以依据佛法而相信
无我的真理,这个并无任何问题。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知道1+1=2等等,那么你就知道11+12=23,这就叫确定。
: 你说你能确定不二,又说没有证悟,就不确定不二。就比如说,你说你相信、确定太阳
: 是从西边出来的,但是还没有看到。

f*******e
发帖数: 5594
170
阿含经中,涅磐与五蕴是不同的状态,所以取涅磐不是知道、确定什么东西,而是真正
去做到。这是与大乘的不同。
初果是: 佛告摩诃男。优婆塞须陀洹者。三结已断已知。谓身见.戒取.疑。摩诃男
。是名优婆塞须陀洹。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要证到无我,那至少是初果的圣人了。
相关主题
到底什么是“无我”?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
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Re: 略谈灭尽定 zz
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171
我说的是数学,你难道不能确定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比喻里,有观智么?
a***n
发帖数: 1993
172
数学和证无我的观智有什么类比性?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是数学,你难道不能确定吗?
f*******e
发帖数: 5594
173
这个是大、小乘的不同,小乘中,涅磐与五蕴是不同的“状态”,不仅仅是证悟而已,
是要实际做到的。
一个人自己相信什么,我不反对,也干涉不了。但是讨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别人相信,你
的理念是正确的。如果自己都不能确定自己相信的是否正确,那怎么使别人相信呢?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意思是说你能确定无我,就是你已经证悟无我了,这么说你已经是初果圣人了。
: 即使如此,也跟前面讨论的无关,因为尚未证悟无我的行者,一样可以依据佛法而相信
: 无我的真理,这个并无任何问题。

f*******e
发帖数: 5594
174
我说的什么是确定。确定可以根据推理,并不一定需要每一件事都要自己做一遍才能确
定。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数学和证无我的观智有什么类比性?
a***n
发帖数: 1993
175
那么没有证悟不二之前,我也可以根据推理确定不二。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什么是确定。确定可以根据推理,并不一定需要每一件事都要自己做一遍才能确
: 定。

f*******e
发帖数: 5594
176
可是根据大乘佛法,你证悟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啊?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没有证悟不二之前,我也可以根据推理确定不二。
a***n
发帖数: 1993
177
大乘哪里说证悟之前不能通过比量确定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可是根据大乘佛法,你证悟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啊?
f*******e
发帖数: 5594
178
这个前面不是说了那么多,还要重新说一遍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大乘哪里说证悟之前不能通过比量确定了?
a***n
发帖数: 1993
179
我没看到前面说过,更没看到大乘说过。
中论里全是推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前面不是说了那么多,还要重新说一遍吗?
g***t
发帖数: 2278
180
是你把确定和证悟等同起来了。
我说的相信,是根据教理而相信,由教理而推知轮涅无二的道理,由此而确定轮涅无二
的道理是真实的,但这并不等于自己就已经证悟这个道理了。要证悟还需要根据教理修
行。
另外,理解了某个道理并且坚定地相信之,这个是解悟,并不是证悟;证悟就是实际做
到了。你把证悟认为是理解而已,很奇怪。证悟了无我的道理,并不是理解无我而已,
而是至少已经得到初果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大、小乘的不同,小乘中,涅磐与五蕴是不同的“状态”,不仅仅是证悟而已,
: 是要实际做到的。
: 一个人自己相信什么,我不反对,也干涉不了。但是讨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别人相信,你
: 的理念是正确的。如果自己都不能确定自己相信的是否正确,那怎么使别人相信呢?

相关主题
贪爱是什么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
因果与缘起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181
好,那你确定一下你的观点吗,你是觉得你能确定涅磐、五蕴不二,还是不能确定?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只问你能不能确定?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看到前面说过,更没看到大乘说过。
: 中论里全是推理。

a***n
发帖数: 1993
182
可以通过比量确定,还没有现量亲证。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好,那你确定一下你的观点吗,你是觉得你能确定涅磐、五蕴不二,还是不能确定?
: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只问你能不能确定?

f*******e
发帖数: 5594
183
那在大乘里,证悟前后有状态上的差别吗?是二,还是不二?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你把确定和证悟等同起来了。
: 我说的相信,是根据教理而相信,由教理而推知轮涅无二的道理,由此而确定轮涅无二
: 的道理是真实的,但这并不等于自己就已经证悟这个道理了。要证悟还需要根据教理修
: 行。
: 另外,理解了某个道理并且坚定地相信之,这个是解悟,并不是证悟;证悟就是实际做
: 到了。你把证悟认为是理解而已,很奇怪。证悟了无我的道理,并不是理解无我而已,
: 而是至少已经得到初果了。

f*******e
发帖数: 5594
184
那是确定还是不确定?还是即确定,又不确定?量子态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通过比量确定,还没有现量亲证。
a***n
发帖数: 1993
185
确定分两种啊,比量的和现量的,不能笼统的说啊。
没证悟前当然是比量确定。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确定还是不确定?还是即确定,又不确定?量子态的?
g***t
发帖数: 2278
186
对于证悟的人来说,诸法如幻,无二。
对于未证悟的人来说,是二。尽管大乘行者知道无二的道理,但如果尚未证悟,就还会
执着前后的差别。就像尚未证悟无我(至少证得初果)的小乘行者一样,虽然通过学习
佛法知道无我的道理,但是由于尚未证悟,所以还会执着有我。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在大乘里,证悟前后有状态上的差别吗?是二,还是不二?
f*******e
发帖数: 5594
187
还是举例吧,你能确定11+12=23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确定分两种啊,比量的和现量的,不能笼统的说啊。
: 没证悟前当然是比量确定。

a***n
发帖数: 1993
188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举例吧,你能确定11+12=23吗?
f*******e
发帖数: 5594
189
靠什么确定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能
a***n
发帖数: 1993
190
靠推理确定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靠什么确定的?
相关主题
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
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191
我们就说没证悟人的理解。你是确认“证悟前后在状态上是有差别的”,是吗?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于证悟的人来说,诸法如幻,无二。
: 对于未证悟的人来说,是二。尽管大乘行者知道无二的道理,但如果尚未证悟,就还会
: 执着前后的差别。就像尚未证悟无我(至少证得初果)的小乘行者一样,虽然通过学习
: 佛法知道无我的道理,但是由于尚未证悟,所以还会执着有我。

f*******e
发帖数: 5594
192
推理是比量,还是现量?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靠推理确定
a***n
发帖数: 1993
193
比量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推理是比量,还是现量?
f*******e
发帖数: 5594
194
既然都是比量,那你为什么对11+12=23,直接说能确定,而对涅磐、五蕴不二不直接说
确定呢?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比量
g***t
发帖数: 2278
195
Sigh, 你的逻辑和理解能力需要提高。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就说没证悟人的理解。你是确认“证悟前后在状态上是有差别的”,是吗?
a***n
发帖数: 1993
196
因为我最开始说的确定是通过现观确定,不是通过推理确定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都是比量,那你为什么对11+12=23,直接说能确定,而对涅磐、五蕴不二不直接说
: 确定呢?

f*******e
发帖数: 5594
197
是不高,所以才需要你明确指出。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Sigh, 你的逻辑和理解能力需要提高。
f*******e
发帖数: 5594
198
那么我们下面的讨论就都从比量来说,行不行?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我最开始说的确定是通过现观确定,不是通过推理确定
a***n
发帖数: 1993
199
行啊
那就别问我证了没有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我们下面的讨论就都从比量来说,行不行?
f*******e
发帖数: 5594
200
行。那么你前面说的,“双向缘起也不坏世俗的时间序列,但这个序列只是俗谛层次上
的。”那么,世俗谛与胜义谛是二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行啊
: 那就别问我证了没有了

相关主题
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
到底什么是“无我”?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
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Re: 略谈灭尽定 zz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201
世俗谛与胜义谛是一体的两面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行。那么你前面说的,“双向缘起也不坏世俗的时间序列,但这个序列只是俗谛层次上
: 的。”那么,世俗谛与胜义谛是二吗?

f*******e
发帖数: 5594
202
这个与你说的不二已经不一样了,这个我觉得更准确些。就是说它们像树叶的正面和反
面,虽然是一体,但还是不一样的,是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世俗谛与胜义谛是一体的两面
a***n
发帖数: 1993
203
是啊,像树叶的正面和反面,这就是大乘的不二论啊。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与你说的不二已经不一样了,这个我觉得更准确些。就是说它们像树叶的正面和反
: 面,虽然是一体,但还是不一样的,是吗?

f*******e
发帖数: 5594
204
树叶的正、反面的结构状态是不一样的啊?
那我前面说“缘起本来就是世间的法则,不是涅磐的。”,你为什么说“大乘说世间即
是涅槃。”?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啊,像树叶的正面和反面,这就是大乘的不二论啊。
a***n
发帖数: 1993
205

是不一样的。万法在相上是千差万别的,在性上是不二的。
这里有两种涅槃,一个是相上的,一个是性上的。
相上的涅槃,是离五蕴的涅槃,也就是小乘要入的涅槃。这个涅槃是相对于世间的,所
以是依世间而有的,就是缘起的。那么在本性上和世间是不二的。
如果以无自性或如来藏为涅槃,是性上的涅槃,或说世间的本性就是涅槃,那么这个涅
槃等同于世间的缘起性。
这两种涅槃都是和缘起相关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树叶的正、反面的结构状态是不一样的啊?
: 那我前面说“缘起本来就是世间的法则,不是涅磐的。”,你为什么说“大乘说世间即
: 是涅槃。”?

l****u
发帖数: 2166
206
涅槃如何’依世‘啊? 还有的宗派能证悟有自性的涅槃?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一样的。万法在相上是千差万别的,在性上是不二的。
: 这里有两种涅槃,一个是相上的,一个是性上的。
: 相上的涅槃,是离五蕴的涅槃,也就是小乘要入的涅槃。这个涅槃是相对于世间的,所
: 以是依世间而有的,就是缘起的。那么在本性上和世间是不二的。
: 如果以无自性或如来藏为涅槃,是性上的涅槃,或说世间的本性就是涅槃,那么这个涅
: 槃等同于世间的缘起性。
: 这两种涅槃都是和缘起相关的。

a***n
发帖数: 1993
207
你说的“缘起本来就是世间的法则”,这里的世间(时间序列)是缘起法的内容。缘起
法的内容是不遵循缘起法则的。而我说的缘起是缘起法本身的法则。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树叶的正、反面的结构状态是不一样的啊?
: 那我前面说“缘起本来就是世间的法则,不是涅磐的。”,你为什么说“大乘说世间即
: 是涅槃。”?

f*******e
发帖数: 5594
208
我想说的是,以上这种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提出很多,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大
乘为了解决一个漏洞,就又要提出更多的理论来弥补。可是这个漏洞是根本的,在我看
来,是不可能补全的。
还有再说一下,小乘的涅磐不是相对于世间的,涅磐是超越世间的,而空性才是与世间
相对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缘起本来就是世间的法则”,这里的世间(时间序列)是缘起法的内容。缘起
: 法的内容是不遵循缘起法则的。而我说的缘起是缘起法本身的法则。

f*******e
发帖数: 5594
209
把概念与概念所指分开来,只会使问题复杂化,但最终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缘起本来就是世间的法则”,这里的世间(时间序列)是缘起法的内容。缘起
: 法的内容是不遵循缘起法则的。而我说的缘起是缘起法本身的法则。

a***n
发帖数: 1993
210
大乘经说涅槃如梦幻,涅槃是佛边事(即非中道),就是说这种涅槃只是化城,因为是
相对于世间而存在的,这种相对关系就是依存关系的一种。
唯识和如来藏都认为世间的本性是圆成实性的真如。但这两派的真如也不同。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涅槃如何’依世‘啊? 还有的宗派能证悟有自性的涅槃?
相关主题
Re: 略谈灭尽定 zz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因果与缘起
贪爱是什么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211
涅磐是超越世间的,而空性才是与世间相对的。
这有经教作证吗?
难道小乘不主张离世间才能证涅槃?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说的是,以上这种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提出很多,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大
: 乘为了解决一个漏洞,就又要提出更多的理论来弥补。可是这个漏洞是根本的,在我看
: 来,是不可能补全的。
: 还有再说一下,小乘的涅磐不是相对于世间的,涅磐是超越世间的,而空性才是与世间
: 相对的。

a***n
发帖数: 1993
212
这两个本来就是分开的,就像你以前说的“0”这个符号声音,和它所指的人的数量。
混淆了这一点才使问题复杂化。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把概念与概念所指分开来,只会使问题复杂化,但最终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l****u
发帖数: 2166
213
先把‘离世间’定义一下。具体只什么啊? 身死,出家,还是身在闹市有出离心?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涅磐是超越世间的,而空性才是与世间相对的。
: 这有经教作证吗?
: 难道小乘不主张离世间才能证涅槃?

a***n
发帖数: 1993
214
就是五蕴不显现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先把‘离世间’定义一下。具体只什么啊? 身死,出家,还是身在闹市有出离心?
l****u
发帖数: 2166
215
不知道还有五蕴显现的涅槃。那大乘把五蕴不现的那状态叫什么?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五蕴不显现
a***n
发帖数: 1993
216
好像也没有一个固定名相。就叫不究竟涅槃吧。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还有五蕴显现的涅槃。那大乘把五蕴不现的那状态叫什么?
l****u
发帖数: 2166
217
那么究竟涅槃是有五蕴显现?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也没有一个固定名相。就叫不究竟涅槃吧。
a***n
发帖数: 1993
218
是显现不显现两边都不住,无住处涅槃。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究竟涅槃是有五蕴显现?
r****n
发帖数: 7315
219
赞叹阿赞叹。看了你们的讨论。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显现不显现两边都不住,无住处涅槃。
l****u
发帖数: 2166
220
我明白你的思路了 -
你基本上说酗酒者对酒两边都不住。
不饮酒者反而住了一边。:)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显现不显现两边都不住,无住处涅槃。
相关主题
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
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
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q****n
发帖数: 4574
221
成佛,就是成为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看透世界真相,就知道世界一切因缘和合而成,无有永久,我们一但执着,就有无
穷苦(生老病死,爱别离等),轮回不断,受苦无穷.
佛也有乐,但无嗔无贪,也有身病苦等,但心不苦. 人的意义,就是借假修真,用这人身来
增长智慧,断轮回,到达解脱,和帮助别人(大乘).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v*******e
发帖数: 1715
222
为什么学佛?
大部分人是为了灭苦。 --这显然是真实的。
凡是为了得大自在的,一般都是假的说法,因为大多数人连什么是大自在都没体会过呢。
但如果有人有幸见过这样的人--你会发现这样的人整天快乐,但快乐似乎不从七情六欲
喜怒哀乐来,而就是内生的快乐。 你会想: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 -这可以是真的

还有人是为了追求真相。 以了解一切为追求,管他是否快乐。而最后也能殊途同归。
这是真实的动机的几种。 这不是琢磨出来和装出来的。 如果您没那个动,您没到学佛
的时候。 如果你好奇想问,那么上面就是答案。 但答案意义不大。
解脱的人是快乐的,但不说因为外在的欲望达到,而是内在的时时满足而快乐。
如同一个小孩或儿童满足基本欲望后的那种单纯的快乐。这个时候他没有太多的欲望。
解脱者甚至脱离身体的舒服束缚,所以温饱问题都不大。
自在,自足,如果吃过奶的孩子的单纯快乐,但他充满智慧,理解一切的来龙去脉。
学佛当如此。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a***n
发帖数: 1993
223
住于一边才是酗酒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明白你的思路了 -
: 你基本上说酗酒者对酒两边都不住。
: 不饮酒者反而住了一边。:)

f*******e
发帖数: 5594
224
是分开的,我是说分析法有时一样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是使问题复杂化。
比如,你说到性和相,那么树叶的正面和反面,在性上如何不二,在相上有如何千差万
别呢?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两个本来就是分开的,就像你以前说的“0”这个符号声音,和它所指的人的数量。
: 混淆了这一点才使问题复杂化。

f*******e
发帖数: 5594
225
出离只是一种从否定的角度说的,并不是说有一个另外一个五蕴或其它什么,从这个出
离到那个。所以,是超越。
阿含经中反复强调的五蕴是无我,是苦,是空,而涅磐是对五蕴的出离,对空的出离。
空性与五蕴的相对性,我前面的第一义空经中已经说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涅磐是超越世间的,而空性才是与世间相对的。
: 这有经教作证吗?
: 难道小乘不主张离世间才能证涅槃?

a***n
发帖数: 1993
226
在树叶层面上,正反面是不二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分开的,我是说分析法有时一样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是使问题复杂化。
: 比如,你说到性和相,那么树叶的正面和反面,在性上如何不二,在相上有如何千差万
: 别呢?

f*******e
发帖数: 5594
227
就是说,根据大乘理论,在本性上,我们都已经涅磐了,是这样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树叶层面上,正反面是不二的。
a***n
发帖数: 1993
228
你说五蕴是空,怎么又说五蕴和空相对?不矛盾?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出离只是一种从否定的角度说的,并不是说有一个另外一个五蕴或其它什么,从这个出
: 离到那个。所以,是超越。
: 阿含经中反复强调的五蕴是无我,是苦,是空,而涅磐是对五蕴的出离,对空的出离。
: 空性与五蕴的相对性,我前面的第一义空经中已经说了。

f*******e
发帖数: 5594
229
你说的是整体和局部吧?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树叶层面上,正反面是不二的。
f*******e
发帖数: 5594
230
小乘里没有说不二。五蕴与空是对立的统一,即有对立的地方,也有统一的地方。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五蕴是空,怎么又说五蕴和空相对?不矛盾?
相关主题
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到底什么是“无我”?
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
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231
在如来藏系,说整体和局部也可以。在中观里,不承认有整体,诸法都是名言,无自性。
你怎么理解大乘说的不二?是性相都完完全全相同么?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是整体和局部吧?
a***n
发帖数: 1993
232
不二就是对立的统一。
小乘没说过对立统一吧。五蕴和苦、无我也有对立关系吗?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乘里没有说不二。五蕴与空是对立的统一,即有对立的地方,也有统一的地方。
f*******e
发帖数: 5594
233
我理解大乘说的不二,是过多的强调了同一性,而忽略了差别性。
我们把一个东西二分,可以按照我们认为的某种差别的分界线来切割。但这种切割只是
按这种差别来区分的,如果是针对另一种性质的差别,这个划分就不是区分的切割了。
而性和相只是划分的方法的一种。
对二分法,目前最完美的解释,就是对立统一。性和相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对立统一
,它们有差别,但也不是完全独立开来的。
不管是如何二分法,都跳不出这个框架。

性。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如来藏系,说整体和局部也可以。在中观里,不承认有整体,诸法都是名言,无自性。
: 你怎么理解大乘说的不二?是性相都完完全全相同么?

f*******e
发帖数: 5594
234
阿含经中是没有直接说“对立统一”,这是对一些具体说法的总结。
阿含经中说“苦集灭道”,有人说如果根据考据的话,其实应该是“集苦道灭”,苦是
五蕴的集,道是灭的方法。
无我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对世间实相的描述,无我是指五蕴相续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
实在的“我”可得,所有的只是五蕴的法流。无我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出世间的方法,
即离五蕴。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二就是对立的统一。
: 小乘没说过对立统一吧。五蕴和苦、无我也有对立关系吗?

a***n
发帖数: 1993
235
大乘讲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理解大乘说的不二,是过多的强调了同一性,而忽略了差别性。
: 我们把一个东西二分,可以按照我们认为的某种差别的分界线来切割。但这种切割只是
: 按这种差别来区分的,如果是针对另一种性质的差别,这个划分就不是区分的切割了。
: 而性和相只是划分的方法的一种。
: 对二分法,目前最完美的解释,就是对立统一。性和相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对立统一
: ,它们有差别,但也不是完全独立开来的。
: 不管是如何二分法,都跳不出这个框架。
:
: 性。

I*******6
发帖数: 361
236
色蕴怎么灭?色集是爱喜集,爱喜灭则色灭。怎么理解这句话?佛涅槃,他的肉身火化
后形成舍利子。无色界的神仙们可以没有肉身。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涅磐是五蕴相续的熄灭。
a***n
发帖数: 1993
237
可以这么说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说,根据大乘理论,在本性上,我们都已经涅磐了,是这样吗?
n********n
发帖数: 8336
238
搞了半天, 原来不二就是二! :)))
f*******e
发帖数: 5594
239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句话我理解的意思是,善于在诸法相的千差
万别中,分别出第一义的不动。
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中说,“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
。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个好像也不是对立统一的意思。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大乘讲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f*******e
发帖数: 5594
240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世间与涅磐的差别只是在相上的,是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这么说
相关主题
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
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贪爱是什么
Re: 略谈灭尽定 zz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241
这个是说,色为什么会有集呢?是因为有爱喜,那么如果断了爱喜,就没有色的集了,
也就称为色灭。色灭不是色的归于无,而是色集不再发生。
无色界没有色层次上的喜爱,所以没有色的集,但不是没有色。至于具体形式如何,我
没见过神仙,所以不知道。
舍利子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色蕴怎么灭?色集是爱喜集,爱喜灭则色灭。怎么理解这句话?佛涅槃,他的肉身火化
: 后形成舍利子。无色界的神仙们可以没有肉身。

I*******6
发帖数: 361
242
就算没有爱喜,没有色集的发生(?),色身还是在的吧,不是想让它灭就能灭的吧,
除非死了。
佛和一般人是不一样吧。人是不能调控自己的身体机能的。佛有神通,可以随时离开色
身,也可以舍弃色身随时涅槃。这又有个问题,后来的阿罗汉为啥不能自己涅槃,非要
自杀灭掉自己的色身才能涅磐呢,是修行不够吗?
所以我理解的涅槃就是受想行识的灭。所谓的色灭是针对色集而言,而不是真正的色灭。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说,色为什么会有集呢?是因为有爱喜,那么如果断了爱喜,就没有色的集了,
: 也就称为色灭。色灭不是色的归于无,而是色集不再发生。
: 无色界没有色层次上的喜爱,所以没有色的集,但不是没有色。至于具体形式如何,我
: 没见过神仙,所以不知道。
: 舍利子是另外一回事了。

f*******e
发帖数: 5594
243
神通与涅磐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无我的实相下,是没有这个色身与那个色身的差
别的。
色身本身就是色集的一种,但色身的断当然是比较困难的,这就比如用剑自砍剑刃一样
。阿罗汉取涅磐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等到这世过去的时候,利用五蕴的自然之力取涅
磐。另一种更高修为的阿罗汉可以随时取涅磐,如果佛陀等。这是可以通过禅定等方法
来的达到。
涅磐是五蕴相续的灭,色“集”的灭,与受想行识“集”的灭,这是对等的。

灭。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就算没有爱喜,没有色集的发生(?),色身还是在的吧,不是想让它灭就能灭的吧,
: 除非死了。
: 佛和一般人是不一样吧。人是不能调控自己的身体机能的。佛有神通,可以随时离开色
: 身,也可以舍弃色身随时涅槃。这又有个问题,后来的阿罗汉为啥不能自己涅槃,非要
: 自杀灭掉自己的色身才能涅磐呢,是修行不够吗?
: 所以我理解的涅槃就是受想行识的灭。所谓的色灭是针对色集而言,而不是真正的色灭。

Y**u
发帖数: 5466
244
肉体死了, 欲望依然可以继续。 所以修行成佛的目的不是往死路练,也不是一死就能
百了。 佛法修行, 断欲只是一方面, 而且还不是目的。 觉悟才是目的。 若能觉悟
, 欲有什么过错呢。但是,要想觉悟, 断欲是途径, 死亡不是。就像你在做梦, 当
你不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时候, 大概只能有一些特殊的梦才能让你梦地醒过来。 可如果
你在梦中一直是清醒的,那梦本身的迷惑就不会有什么害处了。 同样的道理, 觉悟的
人, 欲望的迷惑也不再存在。 所以断欲是必要的手段, 不是目的。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v**********3
发帖数: 157
245
有道理,谢谢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肉体死了, 欲望依然可以继续。 所以修行成佛的目的不是往死路练,也不是一死就能
: 百了。 佛法修行, 断欲只是一方面, 而且还不是目的。 觉悟才是目的。 若能觉悟
: , 欲有什么过错呢。但是,要想觉悟, 断欲是途径, 死亡不是。就像你在做梦, 当
: 你不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时候, 大概只能有一些特殊的梦才能让你梦地醒过来。 可如果
: 你在梦中一直是清醒的,那梦本身的迷惑就不会有什么害处了。 同样的道理, 觉悟的
: 人, 欲望的迷惑也不再存在。 所以断欲是必要的手段, 不是目的。

N****n
发帖数: 6571
246
这个说法比较可怕。若小乘便是追求这个涅磐,倒真不如信基督教。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这么说
N****n
发帖数: 6571
247
我觉得吧:涅磐和轮回,不是对立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蚂蚁打架,对立面是两只
蚂蚁,不是观此景色的我们。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神通与涅磐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无我的实相下,是没有这个色身与那个色身的差
: 别的。
: 色身本身就是色集的一种,但色身的断当然是比较困难的,这就比如用剑自砍剑刃一样
: 。阿罗汉取涅磐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等到这世过去的时候,利用五蕴的自然之力取涅
: 磐。另一种更高修为的阿罗汉可以随时取涅磐,如果佛陀等。这是可以通过禅定等方法
: 来的达到。
: 涅磐是五蕴相续的灭,色“集”的灭,与受想行识“集”的灭,这是对等的。
:
: 灭。

f*******e
发帖数: 5594
248
是,涅磐是对五蕴轮回的超越,不是简单的对立。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吧:涅磐和轮回,不是对立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蚂蚁打架,对立面是两只
: 蚂蚁,不是观此景色的我们。

a***n
发帖数: 1993
249
能善分别诸法相
肇曰。诸法殊相能善分别也。自此下至业不亡尽叹法施也
于第一义而不动
肇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虽分别诸法殊相而不乖一相。此美法王莫易之道也。动
谓乖矣

你理解的对立统一是什么意思?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句话我理解的意思是,善于在诸法相的千差
: 万别中,分别出第一义的不动。
: 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中说,“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
: 。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个好像也不是对立统一的意思。

a***n
发帖数: 1993
250
是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世间与涅磐的差别只是在相上的,是吗?
相关主题
因果与缘起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
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
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251
在吴月氏优婆塞支谦所译的维摩诘经中并没有上面的一句。而且即使在后两个译本中,
除了少数几处说要分别的地方(比如说到诸根利钝时),大多数都是说不要分别:
----------------------
法无分别,离诸识故;
所食味,不分别。
又问:“空何用空?”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
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无念即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
-------------------------
显然,说的不分别才是入不二法门,那么如果那句话是说要善分别的话,那么不是与入
不二法门背道而驰?
:你理解的对立统一是什么意思?
对立统一是说既有对立、不同的地方,也有统一、相同的地方,两者互斥又互依。比如
树叶的正反面,它们的质地、颜色不同,但形状、脉络相同,两者互为背面,而又无法
分离。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能善分别诸法相
: 肇曰。诸法殊相能善分别也。自此下至业不亡尽叹法施也
: 于第一义而不动
: 肇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虽分别诸法殊相而不乖一相。此美法王莫易之道也。动
: 谓乖矣
:
: 你理解的对立统一是什么意思?

f*******e
发帖数: 5594
252
那么你觉得世间与涅磐在相上的差别在哪里?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
a***n
发帖数: 1993
253
诸法本性是无分别的。无分别智是认识胜义的。
世俗上是有差别相的,是后得智去善分别的,但这个分别是在无分别智的基础上“善分
别”,而不是像凡夫一样执着差别相为真实。其实这个差别相就是因分别而有的,不是
客观上有差别等着人去分别。
按照你说的对立统一的意思,那大乘的不二论就是对立统一啊。但在小乘里,我没见过
说五蕴和涅槃是统一不离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吴月氏优婆塞支谦所译的维摩诘经中并没有上面的一句。而且即使在后两个译本中,
: 除了少数几处说要分别的地方(比如说到诸根利钝时),大多数都是说不要分别:
: ----------------------
: 法无分别,离诸识故;
: 所食味,不分别。
: 又问:“空何用空?”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 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
: 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 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a***n
发帖数: 1993
254
涅槃没有五蕴相续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你觉得世间与涅磐在相上的差别在哪里?
f*******e
发帖数: 5594
255
那对于凡夫,是要分别,还是不要分别呢?那句善分别不是对凡夫说的?
对于对立统一,我前面提到的一句“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
所。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个解释的不二,如何体现对立统一?
在小乘里,你说的对,涅磐与五蕴不是对立统一。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诸法本性是无分别的。无分别智是认识胜义的。
: 世俗上是有差别相的,是后得智去善分别的,但这个分别是在无分别智的基础上“善分
: 别”,而不是像凡夫一样执着差别相为真实。其实这个差别相就是因分别而有的,不是
: 客观上有差别等着人去分别。
: 按照你说的对立统一的意思,那大乘的不二论就是对立统一啊。但在小乘里,我没见过
: 说五蕴和涅槃是统一不离的。

f*******e
发帖数: 5594
256
这个是小乘的说法吧?
如果没有五蕴相续,那么涅磐与五蕴在性上也就不同了,一个有相续,一个无相续。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涅槃没有五蕴相续
a***n
发帖数: 1993
257
对凡夫要先观察法相差别和分别心的关系,知道差别相不是真实存在的,若不起分别心
,万法无差别。然后还要生心起用,不能住于空寂,虽生心而不住相。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和我所不离对方,就是统一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对于凡夫,是要分别,还是不要分别呢?那句善分别不是对凡夫说的?
: 对于对立统一,我前面提到的一句“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
: 所。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个解释的不二,如何体现对立统一?
: 在小乘里,你说的对,涅磐与五蕴不是对立统一。

a***n
发帖数: 1993
258
是小乘的说法啊。
在大乘看了,有无相续,这还是从相上说的。
在性上说,五蕴涅槃的互斥关系就是一种相依关系。它们是循环定义的,都是对方定义
中的一环。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小乘的说法吧?
: 如果没有五蕴相续,那么涅磐与五蕴在性上也就不同了,一个有相续,一个无相续。

g*******r
发帖数: 1414
259
似乎把简单的事情讲复杂了
不就是说
诸法无分别,相有分别
要修行去悟到法无分别而破除分别相的执着?
结果衍生出个“善”分别,那到底是分别还是不分别?您自己都说了“其实这个差别相
就是因分别而有的,不是客观上有差别等着人去分别”,那这个善分别也生差别相,如
果这样那和“凡夫”还有什么区别?一个执着一个不执着?那如果如此何必要衍生这么
个善分别出来呢?就说执着相还是不执着相不就行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诸法本性是无分别的。无分别智是认识胜义的。
: 世俗上是有差别相的,是后得智去善分别的,但这个分别是在无分别智的基础上“善分
: 别”,而不是像凡夫一样执着差别相为真实。其实这个差别相就是因分别而有的,不是
: 客观上有差别等着人去分别。
: 按照你说的对立统一的意思,那大乘的不二论就是对立统一啊。但在小乘里,我没见过
: 说五蕴和涅槃是统一不离的。

f*******e
发帖数: 5594
260
前面不是说只用比量吗,就是对凡夫,如果只用推理的话,现在,不是以后,是要善分
别还是不要善分别呢?
“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一句,是
说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所,这个是单向的,没有提到双向的,如果是双向的不离才是互
依;另一方面,统一不是说两个都无,如果都没有了,哪来的统一。要是按照这个逻辑
,那么树叶正面与叶绿素是对立统一,树叶反面与水是对立统一,如此等等。

心。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凡夫要先观察法相差别和分别心的关系,知道差别相不是真实存在的,若不起分别心
: ,万法无差别。然后还要生心起用,不能住于空寂,虽生心而不住相。无所住而生其心。
: 我和我所不离对方,就是统一了。

相关主题
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
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到底什么是“无我”?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261
前面问的前提都是大乘啊。那么在大乘看来,世间与涅磐在相上的差别在哪里?
还有,什么是大乘所指的性呢?能否举例?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小乘的说法啊。
: 在大乘看了,有无相续,这还是从相上说的。
: 在性上说,五蕴涅槃的互斥关系就是一种相依关系。它们是循环定义的,都是对方定义
: 中的一环。

a***n
发帖数: 1993
262
是啊 善分别和凡夫区别就是是否执着。说善分别就是防止住于空寂不敢起用。
你觉得有必要在根本智后面提出一个后得智吗?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似乎把简单的事情讲复杂了
: 不就是说
: 诸法无分别,相有分别
: 要修行去悟到法无分别而破除分别相的执着?
: 结果衍生出个“善”分别,那到底是分别还是不分别?您自己都说了“其实这个差别相
: 就是因分别而有的,不是客观上有差别等着人去分别”,那这个善分别也生差别相,如
: 果这样那和“凡夫”还有什么区别?一个执着一个不执着?那如果如此何必要衍生这么
: 个善分别出来呢?就说执着相还是不执着相不就行了

a***n
发帖数: 1993
263
是推理阿,这和推理不推理没什么关系。
对凡夫先要不分别。
我我所不用说也知道是双向相依的吧,难道无我所时还能有我?
我和我所是世俗上有,世俗上它们只能同时存在,所以是统一。统一于真如实相。

,是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不是说只用比量吗,就是对凡夫,如果只用推理的话,现在,不是以后,是要善分
: 别还是不要善分别呢?
: “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一句,是
: 说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所,这个是单向的,没有提到双向的,如果是双向的不离才是互
: 依;另一方面,统一不是说两个都无,如果都没有了,哪来的统一。要是按照这个逻辑
: ,那么树叶正面与叶绿素是对立统一,树叶反面与水是对立统一,如此等等。
:
: 心。

a***n
发帖数: 1993
264
相上的涅磐就是小乘的涅磐。
大乘的涅磐是性上的涅磐。比如唯识宗的四种涅磐: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又称自性清净涅盘、本来清净涅盘、性净涅盘。谓一切法之
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诸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
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又离一切相而
无有分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
(二)有余依涅盘,略称有余涅盘。谓断尽烦恼障所显现之真如之理。烦恼障虽灭,然
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称有余依涅盘。
(三)无余依涅盘,略称无余涅盘。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
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
(四)无住处涅盘,谓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盘无差别之
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未来际,利
乐有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
以上四种涅盘之真如理体虽然有别,但其真正所显得者,则为后三种涅盘,因本来自性
清净涅盘其性本寂,不由实相真如所显,而后三种涅盘则为灭尽烦恼、依身、所知障后
,方显得者。
若论凡圣一切对于此四种涅盘之具与不具,则一切有情皆具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二乘之
‘无学’既已断尽烦恼,故具有有余依、无余依二种涅盘;佛悉断尽烦恼、所知二障,
故具四种涅盘。[入楞伽经卷四、成唯识论卷十、法华经玄赞卷二、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卷三、摄大乘论释卷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七末](参阅‘涅
盘’4149)
当然大乘各派也有区别,这里就不详谈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问的前提都是大乘啊。那么在大乘看来,世间与涅磐在相上的差别在哪里?
: 还有,什么是大乘所指的性呢?能否举例?

l****u
发帖数: 2166
265
这些分类不是说涅槃的自性不同, 而是从不同的切入点儿来解释而产生的分类。
涅槃的本性是不可在分的,是究竟的绝对的, 不管什么派别都是一样的。
就好像说深度睡眠对谁都是一样的 - 如果你觉察到了不一样, 就已经不再是深度睡
眠。已经是在讨论深度睡眠之后的体会了。
涅槃是绝对不可能被描述或者被分类的 - 出涅槃后会有不同的反思检验,这些就可以
分类。
比如有人感觉是极度的喜悦, 有些感觉是自由自在, 有些是感觉重担脱肩, 有些因
而慈悲大发。
即便同一个人每次经历之后也有不同的体验。
常驻涅槃就不再轮回 - 但是能否能够常驻需要证高果位。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相上的涅磐就是小乘的涅磐。
: 大乘的涅磐是性上的涅磐。比如唯识宗的四种涅磐:
: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又称自性清净涅盘、本来清净涅盘、性净涅盘。谓一切法之
: 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诸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
: 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又离一切相而
: 无有分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
: (二)有余依涅盘,略称有余涅盘。谓断尽烦恼障所显现之真如之理。烦恼障虽灭,然
: 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称有余依涅盘。
: (三)无余依涅盘,略称无余涅盘。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
: 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

a***n
发帖数: 1993
266

我不知道你说的“涅槃的自性不同”是什么意思。不过就像你最后一句话一样,小乘的
涅槃是不能和轮回兼容的,但大乘的是兼容的。不管小乘行人的体验多么不同,都不会
说世间的本性就是涅槃的。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分类不是说涅槃的自性不同, 而是从不同的切入点儿来解释而产生的分类。
: 涅槃的本性是不可在分的,是究竟的绝对的, 不管什么派别都是一样的。
: 就好像说深度睡眠对谁都是一样的 - 如果你觉察到了不一样, 就已经不再是深度睡
: 眠。已经是在讨论深度睡眠之后的体会了。
: 涅槃是绝对不可能被描述或者被分类的 - 出涅槃后会有不同的反思检验,这些就可以
: 分类。
: 比如有人感觉是极度的喜悦, 有些感觉是自由自在, 有些是感觉重担脱肩, 有些因
: 而慈悲大发。
: 即便同一个人每次经历之后也有不同的体验。
: 常驻涅槃就不再轮回 - 但是能否能够常驻需要证高果位。

f*******e
发帖数: 5594
267
那我前面说的,“善分别”不是对凡夫说的,你同意了?那对于凡夫来说,“能善分别
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是指善于在诸法相的千差万别中,分别出第一义的不动”,
也就是对的了?
那进一步,对于凡夫,就没有什么对立了,也就没有对立统一了,对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推理阿,这和推理不推理没什么关系。
: 对凡夫先要不分别。
: 我我所不用说也知道是双向相依的吧,难道无我所时还能有我?
: 我和我所是世俗上有,世俗上它们只能同时存在,所以是统一。统一于真如实相。
:
: ,是

f*******e
发帖数: 5594
268
我前面问的一直是你说的性上的大乘涅磐,不是小乘的涅磐。在性上的大乘涅磐,你说
是在本性上没有差别,只是在相上的,那么,我的问题是对这种性上的涅磐,相上的差
别在哪里?
如果一个问题存在整体上的漏统,用分析法,把这个整体分成局部,还是一样。就比如
一个有虫洞的苹果,再怎么切,也还是有坏的部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相上的涅磐就是小乘的涅磐。
: 大乘的涅磐是性上的涅磐。比如唯识宗的四种涅磐:
: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又称自性清净涅盘、本来清净涅盘、性净涅盘。谓一切法之
: 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诸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
: 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又离一切相而
: 无有分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
: (二)有余依涅盘,略称有余涅盘。谓断尽烦恼障所显现之真如之理。烦恼障虽灭,然
: 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称有余依涅盘。
: (三)无余依涅盘,略称无余涅盘。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
: 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

a***n
发帖数: 1993
269
“对凡夫说”是什么意思?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我前面说的,“善分别”不是对凡夫说的,你同意了?那对于凡夫来说,“能善分别
: 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是指善于在诸法相的千差万别中,分别出第一义的不动”,
: 也就是对的了?
: 那进一步,对于凡夫,就没有什么对立了,也就没有对立统一了,对吗?

f*******e
发帖数: 5594
270
就是凡夫可以理解(确定)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凡夫说”是什么意思?
相关主题
到底什么是“无我”?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
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Re: 略谈灭尽定 zz
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271
我说的是涅槃有两种语义。性上的和相上的。
性上的涅磐就是世间和小乘涅槃的共性,和 相 不在一个层次上,怎么比较和世间的差
别啊?
和世间在本性上无差别,在相上有差别的,只是相上的涅槃。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前面问的一直是你说的性上的大乘涅磐,不是小乘的涅磐。在性上的大乘涅磐,你说
: 是在本性上没有差别,只是在相上的,那么,我的问题是对这种性上的涅磐,相上的差
: 别在哪里?
: 如果一个问题存在整体上的漏统,用分析法,把这个整体分成局部,还是一样。就比如
: 一个有虫洞的苹果,再怎么切,也还是有坏的部分。

a***n
发帖数: 1993
272
善分别是凡夫可以推理确定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凡夫可以理解(确定)的。
f*******e
发帖数: 5594
273
可是小乘涅磐与世间是不共的啊?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是涅槃有两种语义。性上的和相上的。
: 性上的涅磐就是世间和小乘涅槃的共性,和 相 不在一个层次上,怎么比较和世间的差
: 别啊?
: 和世间在本性上无差别,在相上有差别的,只是相上的涅槃。

f*******e
发帖数: 5594
274
但你前面说凡夫要不分别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善分别是凡夫可以推理确定的
a***n
发帖数: 1993
275
这是小乘的看法啊。
大乘认为这个不共是在相上不共,在性上是相同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可是小乘涅磐与世间是不共的啊?
a***n
发帖数: 1993
276
这是说修行,推理确定的是见地。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但你前面说凡夫要不分别吗?
f*******e
发帖数: 5594
277
小乘的涅磐当然是按小乘的定义,如果大乘认为小乘的不完整,可以用另外一个名词。
就比如量子力学说到牛顿力学的局限,那就必须改个名字,叫量子力学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小乘的看法啊。
: 大乘认为这个不共是在相上不共,在性上是相同的。

f*******e
发帖数: 5594
278
这个见地就是凡夫需不需要分别。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说修行,推理确定的是见地。
a***n
发帖数: 1993
279
不一样。
比如外道也讲轮回,佛教认为不对,说轮回应该是这样的,但不用改名字,仍然叫轮回。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乘的涅磐当然是按小乘的定义,如果大乘认为小乘的不完整,可以用另外一个名词。
: 就比如量子力学说到牛顿力学的局限,那就必须改个名字,叫量子力学了。

f*******e
发帖数: 5594
280
轮回在佛教与婆罗门教是一样的。
这是名词定义的问题,不是理解的问题。否则,用语言就无法交流了。就比如指鹿为马。

回。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一样。
: 比如外道也讲轮回,佛教认为不对,说轮回应该是这样的,但不用改名字,仍然叫轮回。

相关主题
贪爱是什么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
因果与缘起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281
见地指的是对实相的认识,不是对修法的认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见地就是凡夫需不需要分别。
a***n
发帖数: 1993
282
一样?
佛教不是说无我嘛?

马。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轮回在佛教与婆罗门教是一样的。
: 这是名词定义的问题,不是理解的问题。否则,用语言就无法交流了。就比如指鹿为马。
:
: 回。

f*******e
发帖数: 5594
283
那么,应该先学量子力学,还是牛顿力学,是见地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见地指的是对实相的认识,不是对修法的认识。
f*******e
发帖数: 5594
284
无我与轮回不矛盾啊?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样?
: 佛教不是说无我嘛?
:
: 马。

a***n
发帖数: 1993
285
不是
量子力学的内容才是见地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应该先学量子力学,还是牛顿力学,是见地吗?
a***n
发帖数: 1993
286
你知道我刚才说 佛教说无我 是什么意思嘛?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无我与轮回不矛盾啊?
f*******e
发帖数: 5594
287
那这个不是见地的事情,你能确定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
: 量子力学的内容才是见地

f*******e
发帖数: 5594
288
我的意思是,这是两回事。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知道我刚才说 佛教说无我 是什么意思嘛?
a***n
发帖数: 1993
289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这个不是见地的事情,你能确定吗?
a***n
发帖数: 1993
290
什么是两回事?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意思是,这是两回事。
相关主题
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
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e
发帖数: 5594
291
那为什么不能确定“凡夫需不需要分别”呢?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能
f*******e
发帖数: 5594
292
轮回可以是有我,也可以是无我,所以是两回事。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是两回事?
a***n
发帖数: 1993
293
确定啊,怎么不能确定?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为什么不能确定“凡夫需不需要分别”呢?
a***n
发帖数: 1993
294
所以什么是两回事?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轮回可以是有我,也可以是无我,所以是两回事。
f*******e
发帖数: 5594
295
可是你前面说,对凡夫,要分别,又说不要分别。
又说“推理确定的是见地”,现在又说不是见地也能确定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确定啊,怎么不能确定?
a***n
发帖数: 1993
296
请看上下文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可是你前面说,对凡夫,要分别,又说不要分别。
: 又说“推理确定的是见地”,现在又说不是见地也能确定了。

f*******e
发帖数: 5594
297
就是说轮回是一种规律,有我、无我是另外一种规律。轮回并不一定就无我。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什么是两回事?
f*******e
发帖数: 5594
298
好吧,那我没问题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请看上下文
a***n
发帖数: 1993
299
所以佛教的无我轮回和外道的有我轮回是不一样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说轮回是一种规律,有我、无我是另外一种规律。轮回并不一定就无我。
l****u
发帖数: 2166
300
涅槃于轮回兼容是啥- 具体分析在什么层面上
在 时间上
在地点上
在个人上
还是
其他?
不太明白小乘所指, 我算是修南传的, 不过我认为万物本来都生于涅槃,涅槃是万物
之母。这个没有什么
问题吧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佛教的无我轮回和外道的有我轮回是不一样的
相关主题
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
到底什么是“无我”?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
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Re: 略谈灭尽定 zz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n********n
发帖数: 8336
301
这个乱。知识分子和老农是不一样:-))
a***n
发帖数: 1993
302
你的这个说法是来自南传吗?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涅槃于轮回兼容是啥- 具体分析在什么层面上
: 在 时间上
: 在地点上
: 在个人上
: 还是
: 其他?
: 不太明白小乘所指, 我算是修南传的, 不过我认为万物本来都生于涅槃,涅槃是万物
: 之母。这个没有什么
: 问题吧

l****u
发帖数: 2166
303
不知道啊 - 其实我也不知道南传说啥了。没说啥, 说对了说错了。都不确定。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这个说法是来自南传吗?
c***h
发帖数: 2262
304

欲望,是想要做什么事。
人活着,会活会动,不可能没有。
就好像,人活着,不可能没有肉身,没有思考….等等内心活动。
欲贪,是对于欲望的贪爱。
对欲望,贪爱满足了,就会有满足感。
我们一般人追求的快乐,大多是欲望满足的快乐。
吃好吃的东西,很满足。穿好看的,很满足。住漂亮的大房,很满足。
什么都要好。
欲贪,三果才能断,不容易。
三果以上,才可能断对于色的贪爱、对于内心活动的贪爱。
断十结,是断对欲望、色、无色(内心活动)的贪爱。
没说要断欲望,断色,断内心活动。
虽然,最后一定是断欲望,断色,断内心活动,但那不是活着的时候。
佛陀比喻,拿掉贪爱,就像拿掉多罗树根,
那个火(五蕴)就剩下空中那一丝(活着的),
但最后一定熄灭。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感觉佛要让大家放下的是执着,不是欲望
: 虽然中英文佛经都用过“欲望”这个词
: 但联系上下文感觉都是执着的意思

c***h
发帖数: 2262
305

有ㄧ种说法是,”空”是因为在”无我”很难达到,
所以有个中间步骤”空”,先达到中间步骤。
北传杂阿含说,要先达空三昧,再有无相三昧,再有无所有三昧。
有ㄧ种说法是,”空”是涅盘的其中一种描述。
表示“非缘起”的情况。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眼睛看到什么,并非有个现在的贪爱所影响,也不是过去贪爱(业)所影响。
眼睛看过什么,也没有贪爱留下,不会以后还有去处。(有贪爱,就有去处、来世)
也就是,眼睛看到什么,是”非缘起”,不受贪爱影响的。
就像佛陀、阿罗汉看到什么,并非受贪爱所影响而看。
(很抱歉,五石, 我的了解是这样。不见得正确,仅当参考)
我认为,会有欲望,但不会对欲望贪着执着不放(爱、取、有)。
应该会没有欲望满足的快乐?
但会有离贪爱的快乐(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s********2
发帖数: 67
306
本人并非佛家弟子,但常有向佛之心,说说我的想法:
入世是修行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要活在世间受苦。
父母兄弟姐妹家庭皆因有缘,缘在则情在, 这也是世人存在于世的因,也是所谓的尘
缘未尽, 缘灭则无因,也是出世之时。所以既然入世修行,当尝尽人生百味, 万事皆
空既是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喜怒哀乐,爱恨情愁,饥寒冷暖,不抱怨,不奢求。

【在 v**********3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成佛就要万事皆空,没有欲念;也即没有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喜怒哀乐。那人还要
: 活着干嘛?
: 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温饱是必须,那不就有欲望了,怎么修也修不成佛的。
: 只有人死了才能彻底没有欲念,没有喜怒哀乐,死人才啥要求都没有。
: 我知道我在钻牛角,但自己就是想不通,大师们能开导开导吗?
: Ps: 拍砖可以,骂人就不好了,我是诚心来问的。

f*******e
发帖数: 5594
307
刚看到你写的这个,呵呵。
是的,无我必须分至少两个步骤的,体悟空是帮助达到无我的一种方法。大乘似乎想把
这个过程简化,认为空、无我是一致的,但结果可能反而复杂了。
说涅磐有某种空的意味,清凉、寂灭等等,我觉得是一种近似的描述。
眼睛看到什么一定是缘起的,阿含经中多处提到“缘眼、色,眼识生。” 眼识就是我
们对图像的分别,即看到的结果。我们每一个时刻看到的东西,只是我们视野当中所有
信息的很小一部分,它由于我们的贪爱、执取,在这众多的信息当中选择性的获取了一
小部分。所以,即使我们眼前是同样一个东西,不同人看到的其实都不一样,甚至差别
很大。这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东西,是经过我们加工过的。而阿罗汉看到的东西,由于他
已经没有了贪爱,所以看到的东西是如实的,即原来的样子。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ㄧ种说法是,”空”是因为在”无我”很难达到,
: 所以有个中间步骤”空”,先达到中间步骤。
: 北传杂阿含说,要先达空三昧,再有无相三昧,再有无所有三昧。
: 有ㄧ种说法是,”空”是涅盘的其中一种描述。
: 表示“非缘起”的情况。
: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 眼睛看到什么,并非有个现在的贪爱所影响,也不是过去贪爱(业)所影响。
: 眼睛看过什么,也没有贪爱留下,不会以后还有去处。(有贪爱,就有去处、来世)
: 也就是,眼睛看到什么,是”非缘起”,不受贪爱影响的。

a***n
发帖数: 1993
308
<10>2.三解脱门 此中,由无我随观脱离坚固的我执,故名
空随观解脱门。由无常随观离颠倒相(注21),故名无相随观(解脱门
)。由苦随观脱离渴爱的愿望,故名无愿随观(解脱门)(注22)。
(这三种导至解脱的观,以任何一种都能获得道心。)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ㄧ种说法是,”空”是因为在”无我”很难达到,
: 所以有个中间步骤”空”,先达到中间步骤。
: 北传杂阿含说,要先达空三昧,再有无相三昧,再有无所有三昧。
: 有ㄧ种说法是,”空”是涅盘的其中一种描述。
: 表示“非缘起”的情况。
: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 眼睛看到什么,并非有个现在的贪爱所影响,也不是过去贪爱(业)所影响。
: 眼睛看过什么,也没有贪爱留下,不会以后还有去处。(有贪爱,就有去处、来世)
: 也就是,眼睛看到什么,是”非缘起”,不受贪爱影响的。

c***h
发帖数: 2262
309

关于”空”,等我有时间整理一下,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我说的也不一定正确。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刚看到你写的这个,呵呵。
: 是的,无我必须分至少两个步骤的,体悟空是帮助达到无我的一种方法。大乘似乎想把
: 这个过程简化,认为空、无我是一致的,但结果可能反而复杂了。
: 说涅磐有某种空的意味,清凉、寂灭等等,我觉得是一种近似的描述。
: 眼睛看到什么一定是缘起的,阿含经中多处提到“缘眼、色,眼识生。” 眼识就是我
: 们对图像的分别,即看到的结果。我们每一个时刻看到的东西,只是我们视野当中所有
: 信息的很小一部分,它由于我们的贪爱、执取,在这众多的信息当中选择性的获取了一
: 小部分。所以,即使我们眼前是同样一个东西,不同人看到的其实都不一样,甚至差别
: 很大。这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东西,是经过我们加工过的。而阿罗汉看到的东西,由于他
: 已经没有了贪爱,所以看到的东西是如实的,即原来的样子。

c***h
发帖数: 2262
310

善哉,善哉,是有这样说法。
但杂阿含佛陀说,未有空三昧,不会有无相三昧。
未有无相三昧,不会有无所有三昧
显然是有次地的。
这两种说法都有,我都不敢否认。
我还在伤脑筋。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10>2.三解脱门 此中,由无我随观脱离坚固的我执,故名
: 空随观解脱门。由无常随观离颠倒相(注21),故名无相随观(解脱门
: )。由苦随观脱离渴爱的愿望,故名无愿随观(解脱门)(注22)。
: (这三种导至解脱的观,以任何一种都能获得道心。)

相关主题
Re: 略谈灭尽定 zz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因果与缘起
贪爱是什么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311
我认为这么说是指这三种解脱是同一种解脱的三个侧面,而非递进的境界。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善哉,善哉,是有这样说法。
: 但杂阿含佛陀说,未有空三昧,不会有无相三昧。
: 未有无相三昧,不会有无所有三昧
: 显然是有次地的。
: 这两种说法都有,我都不敢否认。
: 我还在伤脑筋。

b*****l
发帖数: 3821
312
先不说次第,有人有任何一种三昧了么?
如果没有,伤这种脑筋就和一个穷人为比尔盖茨这么多钱怎么花伤脑筋一样。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善哉,善哉,是有这样说法。
: 但杂阿含佛陀说,未有空三昧,不会有无相三昧。
: 未有无相三昧,不会有无所有三昧
: 显然是有次地的。
: 这两种说法都有,我都不敢否认。
: 我还在伤脑筋。

f*******e
发帖数: 5594
313
对,这个应该是三个侧面,与四念处的方法是一致的。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认为这么说是指这三种解脱是同一种解脱的三个侧面,而非递进的境界。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涅槃和世间,是一不是二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Re: 略谈灭尽定 zz
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
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贪爱是什么
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到底什么是“无我”?因果与缘起
向修习南传的师兄请教两个杂含的问题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大乘邪见以及部派佛教邪见错见汇总(不断补充中)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五蕴话题: 涅槃话题: 世间话题: 没有话题: 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