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中央红军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g
发帖数: 9656
1
【原文出处】近代史研究1990-03
【作者】元江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地区北上,拟进入川南,在宜宾和沪州之间地域渡过长
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西北革命根据地。这时,川军积极在长江沿岸布防,派
重兵开赴川黔边境。1935年1月28日,红军在习水之土城与川军激战,未能得手,被迫
向西撤退,放弃了渡江计划。其间,薛岳率领的中央军及川、滇、湘、黔等省地方军云
集赤水流域追剿、防堵,妄图一举聚歼红军。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
条件下,以非凡的睿智和胆略,运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的运动战法,四次渡过赤水河,不断改变作战方向,以“走”调动、打击敌人,在桐
(梓)遵(义)战役中,予敌以重创,取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随后,经过第
三、四次渡赤水,南下乌江,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终于摆脱了敌人围追堵截,取得
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胜利,同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的挫折相比,是应该充分肯定
的。它在我军战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它并非如一些史书所叙述的那样,是完美
无缺的。
四渡赤水有哪些失误?
(一)战略行动上不适当地强调进...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2
http://history.gmw.cn/2012-08/31/content_4948150.htm
应该问的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有多少人,能带走多少粮食,粮食不够吃怎办?
当正规渠道弄不到粮食的时候做了什么?
做了这些事以后对这些事人的心理影响和他们的日后关系?
结论:血债报在“自己人身上”,而且谎越撒越大,成了组织条例了。
花了许多精力去弥补谎言,用更大的谎话去堵漏,结果是持续的动荡
不安和内部权力斗争。因为各方都明白在危机的时候是如何动手的,
表面上又是怎样欺骗的,私下里又是如何结盟的。关键时候找谁出力,
控制力有多大?
这个问题不是这些人能解决的。
k*******l
发帖数: 698
3
2013年09月05日04:53
来源:新华网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已经作了详细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
主要以研究红军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为主,至于中央红军如何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胜
利完成长征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实际上,中央红军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世界军事史上
罕见的壮举,除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广大红军指战员发扬不怕牺
牲、不怕疲劳、英勇顽强的精神和情报工作的及时准确等因素之外,国民党内部军阀间
的矛盾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则是分析国民党内部军阀间的矛盾与中央红军长
征胜利的关系。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经过宁汉战争,宁粤对立,征讨冯玉祥、阎锡山,东
北易帜等角逐,驱逐了汪精卫,排斥了胡汉民,打击了桂系军阀,各个击破了冯玉祥、
阎锡山,招安了张学良,最终于1928年10月,爬上了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三军总司令
的宝座,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蒋介石知道,凭他的资历、声望、力量等还不足
以使那些元老派、地方实力派俯首听命。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离间政策,又加剧了
各派军阀之间的内在矛盾,这更增加了当权者发号施令的难度。因此,蒋介石处心积虑...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4000106
不学无术的张戎读不懂档案
——1935年大渡河之役川军刘文辉部防御部署及调整
友人黄纪苏语:张戎女士和其夫君合著的《毛泽东:不为人知的故事》,西方反共
知识界是期望它跟《私人医生》一样,在撕画皮砸牌坊方面再立新功的。也难得作者走
南闯北风尘仆仆访人访书,网罗到成堆的大路新闻、小道消息。只可惜这些不知用多少
机票和的票换来的“知识”,经由比家庭妇女还浅薄的见识深加工后,就像一颗颗被没
牙老头嘬过的花生米,让人扔也不是吃也不是。此书一惊一乍的不少“发见”,在知人
阅世方面缺少后青春期起码的成熟。平心而论,张氏此书并不在阴谋史学之列,但确实
属于同一文化战争,只不过是地上部分。
1935年5月下旬,由金沙江畔北进的中央红军取得了大渡河之役的胜利。
大渡河之役最为传奇的故事是中央红军渡河先遣队红一团的安顺场孤舟强渡战斗和
红四团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战斗。这些传奇故事如今脍炙人口广为传颂,如此也有意
无意地屏弊了一些这场战役为什么能赢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而在这些“重要因素”中,
担任大渡河防线主要责任的川军第二十四军刘文...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5
夏宇立 《炎黄春秋》2010年第11期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土城作战失利,渡江北上入川受挫。为了摆脱严峻的不利局
面,1935年1月29日至3月21日,中央红军在川黔滇交界处的赤水河上,由东至西,由西
至东,来来回回作了四次横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四渡赤水。
我们先来回眸其主要经过:1月29日,中央红军退出土城战斗,在猿猴场到土城之间
,分三路西渡赤水河(即一渡赤水), 向川南的古蔺、叙永方向开进。2月2日,其右纵
队红一军团围攻叙永县城不克,撤出战斗,继续西进。7日,中共中央决定"以川、滇、
黔边境为发展地区",并 令各军团迅速脱离川敌,向扎西(今云南威信)地区集中。接着
,进行了休整和整编。由于土城作战的严重伤亡,为了维持战斗力,部队缩小编制。
2月中旬,中革军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之简称,下同)发现川军和滇军分由南
北方向压来,留驻不利,决定回师东进,到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寻 机歼敌。
18日,中央红军遂由太平渡、二郎滩开始东渡赤水河(即二渡赤水),重入贵州。24日,
进占桐梓。26日攻占娄山关,击溃黔军两个团,并于27日 击溃黔军六个团,再占遵义
。28日,击...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870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发:毛泽东和张国焘的斗争
http://www.wyzxsx.com/zazhi/no.151.htm#_Toc316325067
郭建波:雪山弥雾、草地惊雷——长征期间毛泽东和张国焘斗争的历史考察
谨以此篇献给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诞辰一一八周年 。同时也献给为了中
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英勇牺牲的先烈,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浇灌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
之花,用自己人生的壮举谱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光辉篇章,用自己短暂的生命铸造
了共和国大厦的辉煌。
在艰难的革命斗争年代,如果没有毛泽东多次把党和革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我们就不
会取得一九四九年的胜利,甚至党和革命的前途就会被葬送。本文所论述的毛泽东和张
国焘长征期间就北上和南下的斗争就是其中的一次。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在临终前总结自己的一生时
说,他一辈子办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建立新中国,一件是文化大革命。在他心目中文化
大革命要比建立新中国还重要得多,因为这是关系到无产阶级政权的兴亡大事,这是人
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对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筑固无产阶级专政,保证社会主
义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看到,对这件事赞成...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弦月弯刀),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老毛的指挥被质疑:四度赤水评价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7 22:46:43 2010, 美东)
夏宇立 《炎黄春秋》2010年第11期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土城作战失利,渡江北上入川受挫。为了摆脱严峻的不利局
面,1935年1月29日至3月21日,中央红军在川黔滇交界处的赤水河上,由东至西,由西
至东,来来回回作了四次横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四渡赤水。
我们先来回眸其主要经过:1月29日,中央红军退出土城战斗,在猿猴场到土城之间
,分三路西渡赤水河(即一渡赤水), 向川南的古蔺、叙永方向开进。2月2日,其右纵
队红一军团围攻叙永县城不克,撤出战斗,继续西进。7日,中共中央决定"以川、滇、
黔边境为发展地区",并 令各军团迅速脱离川敌,向扎西(今云南威信)地区集中。接着
,进行了休整和整编。由于土城作战的严重伤亡,为了维持战斗力,部队缩小编制。
2月中旬,中革军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之简称,下同)发现川军和滇军分由南
北方向压来,...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2186
8
我就不说你什么了,发明历史是很不好的习惯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392.htm
湘江战役 编辑
湘江战役在国民党方面称作全州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
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
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
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
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惨败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
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
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
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
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
,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4736
9
一、陕北救中央
毛泽东在“七大”期间评价陕北根据地时说:“没有陕北,那就下不得地”。“下不得
地”是长沙湘潭一带方言,普通话的意思就是:没有陕北,我们就不得了!
毛泽东所言极为确切。
1935年8月,长征中的党中央与四方面军张国涛在川北阿坝地区就北上南下难成共识,
党中央无奈中带着万余一方面军,过草地北上到达甘肃南部。但这时,面对着茫茫大西
北,革命的出路在那里?下一步该向何处去?大家都很茫然,谁心里也没有底。
真是命不该绝,党中央意外地在哈达铺拣到的报纸上看到了陕北根据地的消息,犹如夜
间迷航的舵手看到了港湾的灯塔,随即确定了前进目标。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入陕北根
据地后,命运从此转机。
陕北根据地由原隶属陕西省委的陕甘边根据地和原隶属北方局的陕北根据地组成,1935
年2月建立了统一领导机构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两委建立后,战斗力大增,解放
了6座县城,两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控制了陕甘三十个县,成为中国当年最强大的硕
果仅存的共产党根据地,正规红军、各县游击队及赤卫队的兵力发展到一万多人,粉碎
了敌人多次重兵围剿。
陕北根据地对中央和红军的重要性,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 解决...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0
谁的桥?谁的路?——《“朱毛”不是石达开——1935年大渡河之役详考》节选
谁的桥?谁的路?
一、铁索桥是一座古老的桥
在进入泸定桥当年的战斗场景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这座著名的桥作先作一些深入了
解。
今天的泸定桥,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其实,即使红军没来过这座桥,它也绝对是个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文物。
此桥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位于泸定县城的西侧,横跨大渡河,东
桥头与西城门相衔接。桥的两侧山峦起伏,高崖夹峙,一水中流,河水咆哮奔腾,宛如
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桥身全长101.67米,宽2.67米,是用13根粗铁索由东岸拉到西岸
构成的。9根铁索作底索,两侧各有两根作桥栏。桥面横铺木板,以通行人。
当时,大渡河上千里的河道,这是唯一的桥梁。也是连接四川腹地和康藏高原的咽
喉要道——“号称川康第一大桥”。关于建桥的成因、办法、结构以及管理与维修,文
荣普先生曾作过相当详尽地考据与陈述——
㈠关于建桥成因。
文荣普先生认为首先与茶马互市的发展有关:“明代以后,打箭炉(康定)发展起
来,四川西部的茶叶源源不断地从打箭炉一线运入西藏。深切在二郎山和贡嘎山之间的
大渡河,水流湍急,入...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里有张国焘回忆录买啊?
编者按:张戎的新著《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以其珍贵的资料,独特的视角
风靡国际中文图书市场。为给渴望读到该书的读者一蠡之便,本刊编辑部收集到网路上
贴出的部分精彩章节,陆续在本站刊出。请有条件的读者购买原著,支持您喜爱的作者。
网上购买原著:www.broadbook.com
电话购买:Tel: 1-888-268-2698, 718-886-7080
14 长征之三:
独霸连接莫斯科之路
1935年 41岁
当争一九三五年六月两支红军会师时,毛率领的中央红军处在悲惨击姜昼的境地。剩下
的这一万来人身体拖垮了,重武器差不多丢光了,步枪平均每支只有五颗子弹。曾是张
国焘老朋友的朱德私下对张说:中央红军,过去曾是一个巨人,现在全身的肉都掉完了
,只剩下一副骨头。”
作为鲜明的对照,张国焘统率下的红四方面军在他们自己的长征初期只有两万人,现在
增长到八万多人。队伍身强力壮、训练有术,机关枪、迫击炮一应俱全,是支真正的劲
旅。
以这样的实力作後盾,李德写道:张国焘“接待我们好似主人见客,举止充满自信,很
清楚自己军事上、行政上的优越……他的干部控制了这个地区可怜的出产,几万大军的
衣食...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军长征之后还剩多少人
70年后重解长征之谜
三万还是八万? 长征之后还有多少红军
红一方面军经过一年的长征转战,自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出发时8.6万人,到1935年10
月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6000人。当时,由师长改任由原三军团第十三团编成的第十三大
队大队长的陈赓回忆说:“我当大队长,骑着马在前面走,不敢回头看,因为一看就把
整个大队看完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周恩来面对部队严重的减员,心情沉重地说
:“我们红军像经过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留下树身和树
根。”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都会师陕甘宁,经历了长征的红军还剩多少人呢?
长征出发一个半月,人员损失大半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长征队伍是中共中央的所在,也是蒋介石集中重兵“追剿”
的头号目标,加上长征初期的错误指挥,部队减员最为严重。
1934年10月中旬,在夜色掩护下,中央红军从赣南的于都县突破敌军包围圈开始长征。
出发前夕的10月8日,中革军委做了一个《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里面分
别统计了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纵队、中央纵队共计86789人。上述人员
中除了红军部队外,还有中央纵队... 阅读全帖
a********w
发帖数: 62
13
感慨一下,人真的是抗不过命啊~~
以下为google得来: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608/25/t20060825_8280859.sht
红四方面军为何突然放弃川陕根据地进行长征?
近年一些党史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为了支援中央红军顺利进入四川,发展至鼎盛
时期的红四方面军突然放弃川陕革命根据地这个当时全国第二大苏区,西渡嘉陵江进行
长征,牵制敌军主力。专家认为,当时中共中央和许多重要干部正随同中央红军行动,
处境困难,如果不能及时赴援,可能招致中国革命的更大损失。原江西省萍乡市党史办
副主任彭江流在《张国焘成败记(新订版)》中说,1935年1月22日,红四方面军接到中
共中央来电,要求川北红军集中全力西渡嘉陵江,突入敌后,运动歼敌,策应中央红军
渡江北进。这就是说,红四方面军将放弃发展至鼎盛时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向嘉陵江
以西发展。红四方面军认为,如果中央红军不是形势紧迫,是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因
而西进策应中央红军作战成为头等大事。据长期研究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四川省社会科学
院历史所研究员温贤美介绍,红四方面军是彻底撤离川陕革命...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25729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全)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十一)
E、真情
至此可以总结草地分裂的真相。窃以为,过错基本在中央一边。
早在会师前,洋房子先生们便和润之结成同盟,将国焘当成最大的敌人,制定了对付他
的三项方针:(一)封锁消息,对一位政治局委员隐瞒既往挫败以及中央内部分歧。(
二)先发制人,谴责张的“西北联邦政府”和四方面军的“军阀习气”。(三)和张只
谈军事不谈政治,以封官笼络他后迅速北上。
从政治上来说,这完全是违反党的组织原则的阴谋活动。以美学眼光视之,这些计策很
笨拙:封锁消息是不可能的,盖一方面军将领早就对中央的领导怨气满腹,消息必然要
走漏。事实表明,无论是遵义会议还是会理会议的情况都未能瞒过国焘。这策略非但没
有奏效,反而引起他的极度反感;谴责联邦政府只证明洋房子先生们不懂马列,老张可
不是只看古书的润之,唬住他可没那么容易;辱骂四方面军是“军阀”、“土匪”只能
为渊驱鱼,激起广大红军战士的极大愤怒,使得他们紧紧团结在张主席周围;只谈军事
不谈政治是一厢情愿,无法禁止对方谈。封了官后能否迅速北进就更无把握了。国焘同
志取代恩来作了党内军事的总负责,又牢牢控制了前敌指挥部,是北上还是南下,他有
最...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15
在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前,各苏区的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失利后,被迫长征。那么长征期间红军兵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长征到达陕北
时红军还有多少兵力?
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
到陕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到三万人。”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中进一步
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说:“共产党在一九三七年,因为在
内战时期受了挫折的结果,仅有四万左右有组织的党员和三万多人的军队。”
那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到底是3万多人,还是2.5万人?各路红军长征胜利分别保
存了多少兵力?
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到达陕北时保存了多少兵力?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军委第1野战纵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下
设4个梯队)、第2野战纵队(由中共中央机关、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后勤部队、
卫生部门、总工会、共青团等组成)和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共8.6万余人。
1934年11月底至1...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739
16
纳尔逊到上海后,将5万美元交给了中共上海局负责人。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尤尔特
到底还算了解一些情况,他否认毒气战是苏区的主要威胁,对共产国际除了防毒面具之
处便没有别的指示,他感到甚为失望。
纳尔逊已经没有了“该停留多久就停留多久”必要,1933年10月便乘轮船返回美国。
1934年春季,共产国际又派来美国共产党人尤金?丹尼斯来华担任国际代表。这正是第
五次反“围剿”的困难时刻。尤金身上带有一份在莫斯科拟定的反“围剿”作战计划,
准备让江西苏区贯彻执行。
看到这个计划的人很少,所以详细内容恐怕无人能够讲出来了。留下来的一些情况是,
连携带这个计划的尤金了解了一些当地的情况后,也开始对他的中国同事嘲笑那些“在
别处制订好行动计划的顾问们”。1934年夏赶到的妻子佩吉?丹吉斯讽刺自己的丈夫:
“那你不也是这样一个人吗?”尤金开口一笑,说:“是,跟别人一样。”但又说:“至
少我试图了解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个国家,我们听取了这里人们的意
见,我们已经学到了他们的经验。共产国际的决议是指导路线,但不是指示。”胜利从
来不是鼓掌鼓出来的,不管掌声有多么热烈。它也不是计划制订出来的,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作者:
徐泽荣
大陆官修党史向持以下观点:红军时期武器装备非常简陋,主要武器是步枪、机枪、手
榴弹和少量小口径火炮,某些部队中还使用部分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作战。子弹严重不
足,作战之时,往往每个战士临战只有几发子弹。红军时期武器装备的来源主要有三:
一是取之于敌,二是农民自卫队带着武器参加红军或收编地方武装,三是建立小型兵工
厂制配少量枪支,复装有限子弹。在最早期,红军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弹药几乎完全取之
于作战缴获,全靠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供应。当打胜仗了,队伍壮大了,所拥有
的武器装备数量就会多一些;而当受到敌人围剿而没有取得胜利时,就会损失一定数量
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当红军进行长征之时,为了轻装简行,许多不便携带的重型武器沿
途被迫放弃。到达陕北之时仅剩下些轻武器。真相是否如此?
1927年国方宁汉合流之后,中共“八·七会议”之前,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特使罗易、中
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武汉政府(跨党)农业部部长谭平山,曾在武汉召开一次三人秘
密会议。会上,谭氏力主鄂湘赣三省工农革命群众,跟随中共秘掌军队返回广东,和当
地工农革命群众一道再组新军,重作北伐,夺取政权,一统天下,因为——...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4e3f40100hliv.html
二、先后参加长征的各地革命根据地红军部队
1、第一支长征部队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于1934年10
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
达二万五千里。
2、第二支长征部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开始属于红四方面军,长
征结束后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
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3、第三支长征部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
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强渡嘉陵江,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
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4、第四支长征部队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
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
月22日到达...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6361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绝命后卫师——红5军团第34师zt
绝命后卫师——红5军团第34师
北京8月17日新媒体专电(张社卿、郑文浩、郭林雄)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撤出中央
苏区以来打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仗。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
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以来打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仗。渡过湘江后
,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湘江战役中,有一支为中央红军主力
突围断后的英勇之师打得尤为惨烈,几乎全军覆没。它就是红5军团第34师。
在湘江战役中,有一支为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断后的英勇之师打得尤为惨烈,几乎
全军覆没。它就是红5军团第34师。
红34师是1933年春由闽西游击队改编组建而成,师长陈树湘、政治委员程翠林,
下辖第100、第101、第102团,每团约1700人,全师共5000余人。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红34师随红5军团担任全军的殿后任务。湘江战役打响后
,红34师奉命接替红6师第18团防务。由于不熟悉地形,他们沿羊肠小道登上观音山顶
时,已是1934年12月1日上午。这时,红18团已经撤出阵地,红34师陷入孤军奋战的险
恶境地。
...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0
杨奎松: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共红军的一次尝试
——有关中国红军“打通国际路线”的经过
中共革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益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这或许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共产国际和苏联究竟给了中国革命,特别是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哪
些具体的帮助,这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从已经发现的各种文献记载看,过去
流传的关于遵义会议以后,特别是抗战以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已经不再信任中共,不再
援助中共的说法,是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自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决定撤出江西
中央苏区之日起,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军事及情报机关内部,就迅速开始提出和酝酿着一
个用于直接援助中国红军的跨国界的行动计划了。这个计划最后尽管因种种原因而未能
完全实现,但它的存在及其实施经过,足以说明苏联和共产国际至少这时并没有放弃大
力援助中共革命的想法。
同样的情况,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得出中共中央自从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成立
了新的中央领导机关以后,就不再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一意坚持独立自主,一
切自力更生了。中国和苏联有着上千公里的共同边界线,几乎任何稍有头脑的政治家都
能够看出,苏联强大军事力...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奠基礼”
徐海东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
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
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年11月下旬,陕北已经进入了寒冬。红十五军团在“打胜仗迎接中央红军”的
口号下,一鼓作气,攻下了张村驿,打开了东村,接着扫清了附近的两个小据点。战斗
结束后,毛主席率中央红军来到了东村一带。从此,红十五军团与中央红军会师了。红
十五军团的全体同志,都为这个光荣的会师欢欣鼓舞。大家日夜盼望着的中央红军,现
在来到我们身边了。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消灭红军计划的破产;预示
着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为奠定陕北的局面,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放在大西北,毛
主席一到陕北,即首先拟定了一个大的歼灭战计划,这就是直罗镇战役。
陕北的战局当时是这样:陕北红军取得劳山、榆林桥胜利后,敌人以五个师组织新
的进攻,东边一个师沿洛川、鄜县大道北上;西边四个师由甘肃的庆阳、合水沿葫芦河
向陕北鄜县方面前进。为粉碎敌人的进攻,毛主席决定集中会师陕北的各路
C********g
发帖数: 9656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四渡赤水评价考
作者:夏宇立
四渡赤水结束之后,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对毛泽东指挥的不满,已经上升到了相当的高
度。为了直接表示不满态度和达到纠正他所认为的错误的军事指挥,他连续实行了三个
步骤。
首先,4月23日,他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在对目前的军事行动作了一般性
建议后,着重指出:“须尽可能避免走弓背路,而宁可对不大的敌人(守碉的)采取以
一部监视,掩护主力取捷径通过的办法”,向云南进军。(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
》上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这是林彪、聂荣臻首次对部队走“弓背路”
的不满之词。发电之后,林彪意犹未尽,这位平素沉默寡言的人,竟然放言高声严词批
评:毛泽东指挥走“弓背路”,“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像他(指毛泽东)这样领导指
挥还行?!”(《聂荣臻年谱》上卷,第141页)
接着,林彪以个人名义,又给中央三人军事小组写信,直接提出要求:毛泽东、朱德、
周恩来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
第三,据聂荣臻回忆,在会理休整期间,林彪给彭德怀打电话说:“现在的领导不成了
,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原创 祖国网
提起红军长征,有个人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张国焘。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
人之一,由于后期多次犯下严重错误,1938年被开除了党籍。
排除异己,树立权威,不断扩大自己的力量
张国焘1928年赴苏联参加了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1年4月,中共中央
派张国焘任鄂豫皖苏区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全权领导鄂豫皖苏区。
随后,张国焘对鄂豫皖苏区和红军进行了审查整肃,一大批将领被杀害,同时从下面提
拔大量干部,他对这些新提拔上来的将领就有知遇之恩。这样一来,张国焘就在四方面
军有了绝对的控制权威。
1932年,张国焘带着四方面军的主力撤出鄂豫皖苏区,转移到了川陕地区。来到川陕苏
区,张国焘的基本策略还是正确的。在他的带领下,川陕苏区的局面发展很快,四方面
军渐渐壮大起来。就这个方面来说,张国焘的确把四方面军的历史推到了辉煌。在这种
情况下,对于四方面军,对于川陕苏区,张国焘是有绝对的领导权威的。
保存力量,撤出川陕苏区加入长征
有一个历史现象是很奇怪的,四方面军怎么突然长征了?他们不是被敌人打出来的,恰
恰是在取得胜利以后长征的。实际这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这与张...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4
问:堂主你好,第一次提问,给个迷你也行。总有地域喷骂我们东北人是卖国贼没抗战
,可我了解到的不是这样啊。九一八不抵抗是真的,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编入了国军序列
,也参加了很多战役,而且一部分都是正面硬钢的。关于东北人抗没抗战真相到底如何?
东北军的问题啊,其实真的就是…………战斗力太差了。
张记东北军,跟关内其他北洋军阀不一样,其他北洋军阀都是新军的底子,是正规军,
哪怕很多军阀不喜欢用学生军官,但是至少也用行伍出身的老兵,这些人至少也是很强
的士官底子,抓抓训练和前线作战还是可以的。
图:北洋新军机枪组训练。至1916年初,北洋政府直辖和依附的军队共计33个陆军师、
97个混成旅(含部分步、骑兵旅)、33个混成团(含部分独立步、骑兵团),总兵力
12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为北洋嫡系部队。这些部队,在袁世凯死后成为各军阀的老底
子。
而张记虽然也挂了个新军的牌子,但是实际上纯粹就是一群土匪招安,在北洋时期的争
夺中,也是经常被人暴打的。
图:东北军是张作霖一手带出来的,看他的履历就知道军队的性格。1900年,张作霖在
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其实就是坐地收钱的土匪。1902年受招安,先任马队帮带(...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5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无标题]
作者:赵皓阳
(二) 术
当然,不是说正义的一方,就一定会胜利——《权力的游戏》里奈德·史塔克,是一个
高尚的、一丝不苟遵循法律的人,结果他的头烂在了君临城上;不是说先进的一方,就
一定会在既定时间内取代落后——我们看印度,依然保留着大量封建余毒,是他们工业
化的最大阻力。正义战胜邪恶、先进取代落后,需要斗争,需要英明的、正确的、睿智
的斗争方式。
好,那么这个“术”究竟是什么呢,在电影《建军大业》里是这样组织开头和结尾的: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三湾改编/古田会议。这二者是一个正反相映的历史事件:国民党
摧毁了自己的组织;共产党在军队中塑立了自己的组织。一直以来,我们都只关注与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中革命力量的重大损失,却往往忽视了四一二同样是国民党覆亡的起点。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仅仅是针对共产党,更是蒋介石的一次武力“篡党”的行为。
对国民党自身而言,不但左派力量受到严重打击,最为严重的是基层组织几乎损失殆尽
。清党不仅没有起到纯洁党的队伍,严密党的组织和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作用,相反导致
了党的分裂和党内人才的逆淘汰。在清党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国民党自中央至地方
的整个组织系统几乎处于...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里有张国焘回忆录买啊?
司马璐:我与张国焘的交往
在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中,我与张国焘先生交往较多。中共官方党史中,丑化张国焘,每
多违反事实真相。本文所写的多是张国焘对我谈的第一手资料。
张国焘是中共主要创党人之一
张国焘是中共正式成立前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之一。中共组
党前南陈(独秀)北李(大钊)的联系者,中共一大的主席和一大选出的组织负责人,
中共工运史上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领导者,中共早期驻共产国际的代表,也是中共
领导人中极少数见过列宁的人。
张国焘曾经是中共最大的实力派,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领袖。193
4年,红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在江西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饥寒交迫,士气低
落,逃命到四川时,红四方面军给中央红军补充弹药、粮食、兵源。等到中央红军元气
渐复,来了个“金蝉脱壳”。为了摆脱红四方面军,叶剑英谎称张国焘致电徐向前、陈
昌浩,要他加害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徐向前生前曾表示,他根本未见到这份电
报。张国焘本人则说,“根本没有这件事,我怎么可能做这样愚蠢的事,给别人制造口
实,打击自己”)。后来,中央红军奔逃中到达陕北,找到了落脚地,又制造了陕北冤
...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4736
27
不见得。江西根据地是重要过,但丢了。一堆人拖儿带女乞丐逃荒般的想象陕甘回乱时
的那帮回回一样不远万里往苏联跑,结果过了草地,进入甘肃后突然捡到一份国民党的
报纸而得知原来就在不远的陕甘交接处还有个刘志丹领导的陕北根据地,这才落脚到了
陕北。 起初,中央红军感动得满口交赞说陕北,陕北人民和陕北根据救了中央红军。
可不久,中央红军在陕北站稳脚跟后,就改口了。 说不是陕北红军救了了中央红军,
而是中央红军救了陕北红军,救了了陕北根据地。 再后来,革命胜利后,就说中央红
军长征是北上抗日,救国家,拯救全国人民。当然了,这些都是共产党瞎编的笑话了。
话再说回来,真正在共产党打江山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最终重要到帮你打下江山的还是
陕北根据地。没有那块根据地,共产党的女红军和老婆们当年早象西路军女土匪一样给
卖到妓院去了,男红军自然给杀干净了。 今天也不可能有共产党和它的后代啥事情。
官场有句话叫做,脸皮要厚心要黑。 而共产党打江山那可真是心狠手辣,假话说光,
坏事做尽,根本就不要脸。
z**********e
发帖数: 22064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白崇禧到底有什么战功可牛逼的
1934年的湘江战役,一下子把中央红军8万人砍掉一半,剩下的还是因为他的战术而逃
跑的。
他本来可以完全包围中央红军,可是他知道,如果敌人发现自己没有出路,必然拼死抵
抗,最后就算他能把中央红军消灭,他自己也剩不下多少战斗力,然后常校长的大军一
到,一手接收战果,一手消灭他的桂系。
所以他就放了一半中央红军出去,截住剩下的一半打;出去的一半,看到敌人在自己背
后,其他各路国军距离尚远,应该赶紧从他们之间的缝隙里逃掉;在包围圈里面的一半
,认为出去的一半一定会回来跟自己内外夹击,所以自己还没有拼命的必要——我要是
拼命死战,可能我刚刚被打死,前面的兄弟部队就回来解围了,我不是亏了吗?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想,包围圈外的红军是越来越远,而包围圈内的红军是越来越少。
等到包围圈内的红军知道外面的兄弟部队不可能回来救援,打算拼命时,已经没有拼命
的本钱了。
这是小诸葛的算盘,也是实际的战局。
要是中央红军一路上都遇到这样的敌人,腊肉早就授首雨花台了。
B*Q
发帖数: 25729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全)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七)
芦笛
C、摩擦
关于中央和红军分裂,有关三方之中,党史从未介绍过诱因与恶化过程,只提供了大量
无实质内容的谩骂以及各种明显荒诞不经的传说和流言,无法用为严肃证词,张国焘与
李德则介绍了破裂的大致过程,基本精神一致,是以只能基本按他们的证词还原真实过
程,并尽可能校之以其他来源的零星信息。
李德与张国焘都说,两军会师时气氛是良好的,第一次召开的中央会议(两河口会议)
气氛也很平静,并未发生剧烈的意见冲突。杨奎松教授查阅中央档案记载的张在会上的
发言后也说:“由于张国焘此时的目的在于取得常委和军委的领导地位,表现得十分随
和圆通。”(《西安事变新探》,14页)略去对张罪恶动机的追究,这也证实了张的自
白。
李德还证实了张国焘自称的对红一方面军的善意援助:红四方面军负责向五军团和九军
团提供给养,拨给三军团一千五百人作为补充,并向三军团以及一方面军的其他部队给
了物质上主要是粮食上的援助(《中国纪事》,171页)
李德同时指出,两军会师时,张的军队牢牢控制了那一带的绝大部分资源,兵力至少是
中央红军的两倍多。张显得很自负,似乎充分意识他在军事上的优势和行政上的权力...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9459
30
峥嵘和曲折的经历
今年是我党老革命家习仲勋诞辰100周年。他生于1913年,早年和刘志丹等一起闹革命
,21岁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据说,毛泽东第一次见
到习仲勋脱口而出:“噢,这么年轻!”他是我党老革命家中最年轻的领导人之一。
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习仲勋历任陕甘边集团军政委、西北野战军副政委、第一野战军
副政委、政委等职,和彭德怀、贺龙共同指挥了延安保卫战和解放西北五省的战役。新
中国建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务院、国务院
秘书长,1959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
正当他年富力强,协助周恩来忙于处理国家事务时,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
全会上,康生给毛主席递了一个条子,上写:“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
”毛泽东当场念了这个纸条,并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
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不论革命、反革命,都是如此。”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刘志丹的弟媳李建彤写了一部传记性小说《刘志丹》。她用了
多年时间搜集素材,反映当年刘志丹和他的亲密战友们(包括习仲勋)在西北地区开展
革命斗争的故事。问题...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四、柯仑泰女士“自由恋爱”的流毒
以上,我把江西苏区的男女关系、特别是把中共高级干部婚姻关系的几种类型予以简要
介绍。中共在江西苏区推行的婚姻自由制度,冲击了赣、闽、湘、粤等边境广大的落后
地区,破坏了这些地区固有历史文化傅统和伦理道德观念,换言之,中共在江西苏区所
推行的苏维埃式的婚姻制度(它的中心内容足以苏联的婚姻制度为依据的)和中共高阶
层内部在婚姻关系上所表演的丑剧,深刻地影响了那些地区单纯简朴的农民家庭生活的
剧烈变化,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在这里,我想再回忆一下中共红军于一九三四—三五年西窜到陕北苏区之后,将流毒于
江西苏区的、标榜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和极端紊乱的男女关系带到陕北苏区的情况。
陕北苏区是由陕北土共刘志丹、高岗、谢子长等开创起来的。他们虽然执行着列宁主义
的暴动政策,但他们在伦理道德观念方面多少还带着中国儒家思想所孕育的婚姻观念,
所以他们所领导控制的陕北苏区,在婚姻关系上和男女关系上就没有发生过剧变。然而
自从一九三五年冬江西红军流窜到了陕北苏区之陵,情形就大变了,那表现着苏维埃式
的婚姻制度和基于自由恋爱的男女关系的闹剧在陕北苏区开始重演了。影响所及,原来
淳...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林彪:
中国名帅之花,人民解放军军事家,曾受到斯大林赏识和毛泽东重用,蒋介石曾骂他是
战争魔鬼。他用一场场战争奇迹证明了自己的军事天才,并新手造就了名传天下的“四
野”。
林帅虽已远去,但历史并未消失。让我们盘点一下林帅指挥过的十大经典战役,以此缅
怀他的在天英灵以及那一代为共和国奉献热血和生命的老兵吧……
请看林彪指挥的十大经典之战
第一战:龙冈伏击战
【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30年11月5日至1931年1月3日,历时60天
战役地点:江西省永丰县东固镇、龙冈镇,宁都县东韶镇
战役手段:诱敌深入的山地伏击战
经典战斗:龙冈伏击战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l军团第4军军长
林彪年龄:23岁
与彭德怀、黄公略、伍中豪并称毛泽东麾下“四骁将”
所辖红4军为中央红军主力
战役特点:我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
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以伏击战为主。
歼敌情况:红一方面军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
万余件。林彪所部第10师俘获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
我军将领:彭德怀、林彪、黄公略、伍中...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4
33
最近三次地方考察,习近平给全党上了一堂“初心课”
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三次赴地方
考察调研,4月份到重庆,5月份到江西,7月份到内蒙古。“初心”,无疑是总书记提
得最多的关键词之一。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
华民族谋复兴,而总书记这三次地方考察的行程和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全党上了一堂生
动而深刻的“初心课”。
△今年7月份,习近平在内蒙古自然资源厅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初心就在访贫问苦的崎岖山路上
在总书记的这三次地方考察行程中,有几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就是4月份在重庆
,贫困户谭登周夫妇的老房子在半山腰,习近平深一脚浅一脚,踏着湿滑的石阶登上陡
坡,来到他们家中,仔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他还沿着乡间小路步行察看自然环境、
村容村貌,了解村民脱贫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那次赴重庆考察调研,习近平换乘飞
机、火车、汽车,历经7小时,专程来看一个贫困村。路再遥远,也要看到真贫。
△今年4月份在重庆考察时,习近平踏着湿滑的石阶登上陡坡前往贫困户家中。
另一个细节就是在7月15日下午,在内蒙古赤峰...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4
34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
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不忘初心”的重要性。到西柏坡重走“进京赶考”
之路,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
誓词,到江西赣州革命老区追寻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到内蒙古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书记执着追寻初心、担当使命,其情切切、其
言谆谆。
在不忘初心中汲取前进力量,在牢记使命中展现更大作为。今天,央视网《联播+》带
您一起聆听习近平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信念的力量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参观,听取有
关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情况介绍。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参观,听取有
关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情况介绍。
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
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014年8月20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无敌战神:我军战史上"三巨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彭德
怀、徐向前和粟裕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在群星璀璨中闪烁出更为耀眼的光芒,在
我党领导的国内革命战争史(红军战史、解放战争史)和对外战争史(抗日战争史、抗
美援朝战史)上,曾叱咤风云,惟我独尊!我们依史而论,把他们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战史上的三巨头,绝不为过。本文分别据实简述彭德怀、徐向前和粟裕在我军战史上独
领风骚的名将风采,缅怀他们创建的盖世奇功。
我军对外战争头号战神
--彭德怀
如果有人要问,谁是我军对外战争史上的头号战神?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彭德怀元
帅。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征战四方,但让我神往的是他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
驰骋疆场的风范,正是彭总率领我军在沙场上与外敌血战中出色的表现,一举摘掉了百
年来外敌强加给中华民族的耻辱帽子,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重新挺直了中国龙的脊
梁,立国威军威于海外,使每一个中国人扬眉吐气,充满自豪感,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最
先叙述他的重要原因。
在抗日战争中,彭总身为八路军副总司令员,亲临一线指挥我军英勇作战,尤其是他在
一九四零指挥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寇“以铁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白崇禧到底有什么战功可牛逼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0 00:46:06 2014, 美东)
1934年的湘江战役,一下子把中央红军8万人砍掉一半,剩下的还是因为他的战术而逃
跑的。
他本来可以完全包围中央红军,可是他知道,如果敌人发现自己没有出路,必然拼死抵
抗,最后就算他能把中央红军消灭,他自己也剩不下多少战斗力,然后常校长的大军一
到,一手接收战果,一手消灭他的桂系。
所以他就放了一半中央红军出去,截住剩下的一半打;出去的一半,看到敌人在自己背
后,其他各路国军距离尚远,应该赶紧从他们之间的缝隙里逃掉;在包围圈里面的一半
,认为出去的一半一定会回来跟自己内外夹击,所以自己还没有拼命的必要——我要是
拼命死战,可能我刚刚被打死,前面的兄弟部队就回来解围了,我不是亏了吗?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想,包围圈外的红军是越来越远,而包围圈内的红军是越来越少。
等到包围圈内的红军知道外面的兄弟部队不可能回来救援,打算拼命时,已...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忽悠几代人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弥天大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8 08:58:19 2016, 美东)
在《彭德怀自述》中对四渡赤水只字不提,倒是对娄山关一战记录有加;聂荣臻作为红
一军团政委,又是遵义会议的参加者,算是中央红军高层决策人之一,然而奇怪的是,
他当时不知道四渡赤水是出奇兵,过后也不知道,却在四九年后听没有参加“长征”的
陈毅说“‘四渡赤水出奇兵’是毛泽东军事指挥历史上最精彩的一笔。”(参见《聂荣
臻回忆录》)而这一说法却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由此可见,历史就像个小姑娘,被任意
打扮。
“四渡赤水”被神话
其实,当时毛泽东既不是“四渡赤水”指挥者,更不是提议人,而是坚决的反对者。毛
泽东之所以强烈的反对“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密谋
下,改组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取消了原红军指挥机构“三人团”。顽固为自己辩护
的博古、李德坐了冷板凳。张闻天因...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55
38
红军长征部队序列及领导人、著名将领长征时的年龄!
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三、五、八、九军团)
1、 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 博 古 27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张闻天 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 41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 朱 德 48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 周恩来 36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 云 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王稼祥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刘少奇 36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邓 发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凯 丰 28岁
红军总参谋长 刘伯乘 42岁
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
司令员 叶剑英 37岁
政 委 陈 云 29岁
第一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彭雪枫 27岁
第二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罗 彬(后为何长工)
第三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武 亭(后为李维汉)
第四梯队 司令员 陈 庚 31岁
政 委 宋任穷 25岁
2、 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
军团长 林 彪 28岁
政 委 聂荣臻 35岁
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 32岁
参谋长 左 权 29岁
政治部宣传部...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11537
39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经过6次变化,最终确定在了陕北。“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根据
敌我双方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全国形势的发展做出的英明选择。”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刘煜说:“在中
央红军决定选择落脚陕北的决策过程中,一张报纸和一个人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中央原定长征的落脚点是湘西北,后来根据形势发展,曾先后选择了创建黔北根据地、川西或者川西
北根据地、川陕甘根据地。后来毛泽东等领导准备带领红一方面军主力第一、第三军团北上,在与苏
联接近的地方创造根据地,将来再向东发展。刘煜说,俄界根据地已是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选择上的
第5次变化。
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北上到达甘肃哈达铺后,从当地一张报纸得知陕甘两省红军和赤色游击队
蓬勃发展的情况。刘煜解释说,有人说这张报纸是当时的《晋绥日报》,有人说是天津出版的《大公
报》,有人说是包油条的报纸,有人说是中央派人专门在当地邮局找到的。“是张什么报、怎么得到的
似乎没有定论,但毫无疑问,在红军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这张报纸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煜说,中央做这个决定时一个名叫贾拓夫的人也起了重要作用。曾在中共陕西省委工作的贾拓夫是
陕西神...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里有张国焘回忆录买啊?
真实的张国焘
在中共党史中,张国焘的名字只是与鄂豫皖根据地以及红四方面军相联系,而 且总是
戴着机会主义、逃跑主义、分裂主义等恶名高帽。
历史上的张国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中共的发展史中究竟起过什么作用?
1、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
张国焘,1897年出生,江西萍乡县人。北京大学学生。是中国最早接受、传播 和
投身共产主义运动的人之一。在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中,张国焘以为人厚 道,有思
想水平,极具组织能力和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著称。这四个特点决定 了他坎坷不宁的
人生路途和大起大落的党内经历。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以反帝、反封建为旗帜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开启了 中
国革命的新篇章,为中共的建立和发展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个具有 划时代意
义的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就是,张国焘。
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先在上海后到浙江嘉定南湖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
会并正式宣告成立。会议参加者有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共产主义 小组的代
表共13人。中共一大的三位发起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张国焘。 由于种种原因,
在三位发起人中,陈、李二人实际上未能参加这次会议。而一...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乱世枭雄毛泽东(转载)
乱世枭雄毛泽东
作者:阿唐
三十年前的一个子夜,毛泽东走了,抛下了这个他已经整整统治了二十七个年头的古老
国度,径自去了。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传唱在中国大街小巷40年之久,并且在1970
年被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带上了太空的歌曲,曳然而止。
不象他的忠实臣子周恩来,生命的最后阶段,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远远拍摄的追悼
会上的新闻照片也不能掩盖他骨瘦形消的模样。也不象他的部下后来成为潜在对手的刘
少奇,饱受精神折磨后,披散着长达盈尺的白发,睁大着不甘心的眼睛,恨恨地离开了
人世。毛泽东走的很安详,昏睡之中,尘世与冥界之间一个趔趄,就去了。
其实早在4年前,他老人家已经走了一回。那是在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叛他而去之后,他
实在经受不住日夜不眠苦苦思考而不得其解的痛苦折磨,休克了过去,在鬼门关上走了
一遭。
自那以后,毛泽东的生命之火似乎已经奄奄一息,新闻照片和电影上,他总是一付淡淡
的表情,很少再展现慈祥的笑容。对,慈祥,就是这个词,大概是那个年代里面与毛泽
东一起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另外一个就是伟大。伟大的舵手累了,他革命了几十
年,奋斗了几十年,把他的老对手蒋介石赶...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444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飞扬上关于西路军吵起来了
西路军悲剧,主要原因是张国涛和毛分裂,造成以后的嫌隙不信任,加上红军长征后实
力减弱,战斗力下降,面对在河东陕西抵抗胡宗南进攻,和西渡黄河宁夏展开两个方向
上犹豫不决,决策失误,结果被国军切断联系,造成西路军孤军形势。
宁夏战役是中共中央决定,徐陈执行。
看下面维基百科,一个关键事件是红三十一军没有按原计划渡河,削弱了西渡的徐部力
量。
就去查为什么红三十一军又没过河,查到是彭德怀对张国涛不信任,影响了毛的决定,
所以红三十一军被留在河东使用。
“在会宁会师前后,中共中央制定的战略总任务是团结红军内部、联合国民党部分友军
、逼蒋抗日及停止内战[2]:501。而西北局势则是红军占领宁夏与甘肃西部,打通与苏
联的联系[2]:502。而此时蒋介石刚处理完两广事件,随后制定新的剿共计划,即命令
胡宗南、王均、关麟征、毛炳文等部筹备通渭会战[2]:504;此时徐向前与陈昌浩建议
中央先派部队渡河进攻宁夏,若不成则在西兰通道与国军决战[2]:505。1936年10月11
日,中央发布《十月份作战纲领》,徐向前与陈昌浩奉中央军委命令,执行宁夏战役计
划,由红三十军负责造船强渡黄河,并先行渡江;红三十...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3
从毛泽东的曲折道路看领袖的意志品质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伟大复兴事
业的转折点。毛泽东同志成为中国革命的舵手后,引领革命队伍走出死亡走向胜利,引
领中华民族走出黑暗走向光明,没有毛泽东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一切事业和发
展就没有前提和基础。遵义会议对革命事业、对国家民族伟大意义是勿庸置疑的,但这
篇文章重点讲另一个方面,从毛泽东遵义会议前后那段艰难奋斗,看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和对事业人生的启迪。
逆境和挫折谁都会遇到,要想取得事业成功,就有一个不断接受挑战、不断克服困
难和逆境的过程,甚至需要在绝望处求生存、谋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伟人毛泽
东坚忍不拔、战胜挑战、走出逆境、走向胜利的品格与智慧,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伟人毛泽东早年的发展并不幸运,甚至可以说倒霉得不得了。在遵义会议成为党的最
高领袖之前,他至少有三次大落大起,当时落得很委屈、很无奈、很受伤,最后起的虽
然很艰难,但却很是了得。看后让人拍案叫绝、伏案深思,也让人深受启迪、深受教益。
第一落是刚上井冈山时。
1928年3月,因秋收起义后没有攻下大城市,调...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3340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蔡孝干回忆:苏区的男女关系
柯仑泰女士“自由恋爱”的流毒
以上,我把江西苏区的男女关系、特别是把中共高级干部婚姻关系的几种类型予以简要
介绍。中共在江西苏区推行的婚姻自由制度,冲击了赣、闽、湘、粤等边境广大的落后
地区,破坏了这些地区固有历史文化傅统和伦理道德观念,换言之,中共在江西苏区所
推行的苏维埃式的婚姻制度(它的中心内容足以苏联的婚姻制度为依据的)和中共高阶
层内部在婚姻关系上所表演的丑剧,深刻地影响了那些地区单纯简朴的农民家庭生活的
剧烈变化,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在这里,我想再回忆一下中共红军于一九三四—三五年西窜到陕北苏区之后,将流毒于
江西苏区的、标榜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和极端紊乱的男女关系带到陕北苏区的情况。
陕北苏区是由陕北土共刘志丹、高岗、谢子长等开创起来的。他们虽然执行着列宁主义
的暴动政策,但他们在伦理道德观念方面多少还带着中国儒家思想所孕育的婚姻观念,
所以他们所领导控制的陕北苏区,在婚姻关系上和男女关系上就没有发生过剧变。然而
自从一九三五年冬江西红军流窜到了陕北苏区之陵,情形就大变了,那表现著苏维埃式
的婚姻制度和基于自由恋爱的男女关系的闹剧在陕北苏区开始重演了。影响所及,原来
淳朴的...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280
45
刘少奇前妻谢飞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来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电公安部咨询委员,原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谢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3年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谢飞原名谢琼香,1913年2月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
1936年1月,受中央委派陪同刘少奇同志重建北方局并任秘书。 1937年后在延安中央党
校和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4月后,任鄂豫皖区党委候补委员,舒无地委常委兼组织部
部长,苏南区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四军 余上独立营政委,华东局驻大连办事处
处长,东北局特委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中蒙冤入狱。1979年12月后,任中央政法
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央人民公安 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顾问、公安部咨询委
员会委员。2000年2月离休。
另据《党史周刊》报道称,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谢飞经邓颖超牵线,嫁给了
刘少奇,后分手。据新华社电 公安部咨询委员,原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谢飞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谢飞原名谢琼香,1913年2月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193...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4736
46
不是, 当时徐海东去火速去陕北就是去接应中央红军长征落脚陕北的。 当时中央红军
长征到达陕北附近,老毛得知那里原来还有一块刘志丹领导的共产党根据地后,就凭那
3千有枪没有子弹的老婆娃娃兵, 也不敢轻易进入那个压根不熟悉的刘志丹的地盘,就
原地休整。并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命令当时的北方局派人进入陕北内部控制局势的同时,
命令红四方面军火速派人前往陕北接应中央红军。 这才有了徐海东帅3000人星夜兼程
从陕南到陕北,抓了刘志丹,习仲勋等一帮陕北领导人,强制改编陕北红军成立红25军
团,完成了抢夺那块根据地的历史使命后,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才进入了陕北。
所以,那次徐海东带3000人去陕北是有任务的,不是流窜。 徐海东的那个大将也就这
么得的。 要不然,凭徐海东的资历,能耐,和红四方面军的背景,搞个上将估计都难

当然了,徐海东得了大奖,但一直没有能比重用,文革期间说是病死了,鬼知道其中的
故事。
z**********e
发帖数: 22064
47
http://news.ifeng.com/a/20141125/42568482_0.shtml
林彪之女林晓霖等出席湘江战役80周年纪念会
2014年11月25日 19:07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11月25日是中央红军突破湘江战役八十周年纪念日,朱德外孙刘武、周恩来侄子
周秉和、林彪之女林晓霖等数十位红军后代齐聚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参加纪念大会,缅怀
革命先烈。
林彪长女林晓霖(叶丙勇摄)
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代表红军后代发言(叶丙勇摄)
会议现场( 叶丙勇摄)
原标题:朱德陈毅等将帅后代出席湘江战役80周年纪念会
中新社桂林11月25日电(赵琳 露杨 陈韦晓) 2014年11月25日是中央红军突破湘江战役
八十周年纪念日,朱德外孙刘武、周恩来侄子周秉和、林彪之女林晓霖等数十位红军后
代齐聚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参加纪念大会,缅怀革命先烈。
在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公园,罗瑞卿之子罗箭、肖克之子肖新华作为红军亲属代
表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现场所有人面向纪念公园内主群雕三鞠躬。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湘桂交界处,国民党集中
了30万精兵,在湘江布下第四...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25729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全)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八)
芦笛
C、内斗
心理学研究表明,paranoia是患者的自卑心理造成的,因为缺乏自信,患者常为不安全
感、受威胁感与受迫害感所苦,因此便作出咄咄逼人的侵略性反应,换言之,因为自己
觉得受到他人威胁,便先发制人,以攻为守,藉此掩盖自己的虚怯。
这似乎就是中央在会师后的战略:先发制人,以攻击对方迫使对方陷入自辩的被动地位
,顾不上再去追究中央的“路线错误”,免去解释中央苏区为何失败的尴尬。上文已介
绍,在见到张国焘前,中央要人们曾目睹四方面军30军的军容,留下了深刻印象。据张
国焘说,部下曾向他报告:
“当中央要人们初次看见第三十军的时候,也曾一时兴奋,但四方面军所表现出来的气
象,旋即引起他们的不安。因而中央一到抚边(芦注,今四川小金县抚边乡),便举行
政治局会议,大致决定下列各点:一、为了不使四方面军瞧不起中央,中央和第一方面
军的所有同志,不应向四方面军干部说起一方面军的不幸遭遇、和中央内部的纠纷等等
,只应说中央和第一方面军过去有过的好现象。二、四方面军远离中央,由机会主义者
张某领导,那里会合乎理想,因而决定在布尔什维克报上发表文章,批评联邦政府,一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3万∶40万,生死关头的一场较量,预演了日后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当历史的烽烟
散尽之后,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胜利的天秤,从此已隐约开始向毛泽东倾斜了。
第一军情作者:贾永、王玉山
千里赤水河,如同一个被拉得弯弯的弓背。40万大军,在这张弓上蓄势待发。
拉弓的是蒋介石。
箭头所指,是毛泽东率领的不足3万人的中央红军。
这就是四渡赤水前,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所面临的局面。
3万∶40万,毛泽东对蒋介石,生死关头的这次较量,成了日后中国命运决战的预演。
人均枪不足一支、弹不足3发的中央红军面对的是兵强马壮、弹满粮足的国民党追击部
队……刚刚从“左”倾冒险主义者手中赢回红军指挥权的毛泽东,在1935年贵州北部多
雨的春天,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局在常人看来几乎毫无胜算的对弈。
何况,从1934年10月长征以来,中央红军已连续征战3个月——特别是1个月前血战湘江
后,出发时8.6万余人的长征中大军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队伍疲惫,伤病严重,他们
需要枪支弹药、药品食品,更需要一场鼓舞士气的胜仗——
红军,再也输不起了!
毛主席到底多神奇?只看这一仗就明白了!
而毛泽东的老对手蒋介石,同样需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4
50
习近平叮嘱这件事: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
近日,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
导小组印发《关于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开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自成立以来,我们党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今天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党的自我革命。
1565686269915558.jpg?x-oss-process=style/w10
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
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
鞍山林场林区,沿着崎岖的护林小道察看林木长势。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
标。但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更需我们党“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精神”。
谈到这件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
歇一歇的想法。”
“不能忘记来时...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