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谋反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5
发帖数: 1741
1
第三季第17回《总政歌后变淫后,正鞋美女是破鞋》
书接上回,这17号被人突然喊出名号,心里惊了一下,回头一看,那是这个军医院的副
院长,一个内科专家吴大夫。吴大夫认识国安部的邱副部长,故而见到了自然热情打个
招呼。
看官必然诧异,这邱进如何又是广隶一伙的呢,这个说来有些话长了,这里面几个帮派
交合在一起,故而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的清楚的。只是这邱进原来乃是团派的干将
,深得古月帝器重,自然也和令狐交好,而令狐在独子被广隶设计谋杀以后,竟然神智
不清,反而要和广隶联手起来了,这就拉着一帮手下和山西老乡一起卷进了广隶的备份
计划,其实两个都不信任对方,只是都想借着对方的实力为自己买单,大家都想踩着对
方的肩膀往上爬,谁想到这个说松不松,说紧不紧的临时组织能量倒是巨大,一时间搞
得西七帝不敢轻举妄动了。
等到十八大以后,古月帝渐渐知晓了令狐在背后自成一派,野心颇大,有些生气,可是
,毕竟是多年的心腹,鞍前马后,劳苦功高,加之令狐反复辩解,说是和广隶的临时苟
合乃是为了弄清独子被害的真相,非有夺嫡野心,这古月帝听着心也软了,故而还是要
保着令狐,和西七帝这里就私下交易了。西七帝这里答应暂时不...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三王”孤零零在水里
篡位公猴被揍,蹲水里“思过”
有猴子的地方就有“江湖”。最近,去红山动物园猴山的游客看到,有一只秃尾巴公猴孤零零地蹲在水池里,与热闹的猴群形成鲜明对比。饲养员介绍,这只公猴近日与现任猴王打了一架,败下阵来。
现代快报记者吴怡
猴王身边有位得力助手
红山动物园新猴山中,居住着100多只猴子,除去20多只小猴子,80多只成年猴中,公猴有16只。2011年,老猴王去世,新猴王上任。
“猴王每天都要带着其他小猴子在猴山上溜达几圈,它跟母猴在山顶的时候,其余公猴是上不去的。”饲养员李长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就是猴王的权威。不但如此,猴王吃饱喝足了,其余猴子才能分享“残羹冷炙”。
不少年轻力壮的公猴觊觎猴王的位置。不过,猴王有“二王”的辅佐,其他猴子不敢轻举妄动。
李师傅介绍,这位“二王”是前任猴王的劲敌,当老猴王去世以后,“二王”由于年事已高,打不过新猴王,反而被咬掉半截尾巴,从此它不再“征战江湖”,而是默默跟在新猴王身边。
谋反者擅使“阴招”
这两天游客看见的被孤立的猴子,是此次“谋反”的“三王”。
“这不是它第一次跟猴王打架了。”李师傅说,早在新猴王上位后不久,“三王”...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第1悍将,被箭射伤前额,他吼出6个字,无一人敢射他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un Oct 29 09:14:03 2017,GMT)
评书里常说:大将军不怕千军,只怕寸铁。说的就是古代战场上有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弓箭。有人会说射箭有什么好怕的,可千万别小看弓箭。这么说吧,它是古代最接近火器的一种武器,射速快,射程远,杀伤力大,到了善用弓箭的人手里,确实威力无穷。所以古代考试武举人,最基本的两项,就是射箭和骑马。
历代善用弓箭的名将层出不穷,比如春秋时的养由基,汉朝名将李广等人。一支利箭,会瞬间扭转战场形势,甚至直接影响战争结局。比如宋辽战争中,辽国连战连胜,只因大将萧达凛被宋军一箭射死,只得草草收兵。明朝时,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双方战事胶着,关键时刻,陈友谅从船舱探头张望,一支流矢正好射中他面部,当场毙命,陈友谅集团因此被全歼。
在唐朝开国时期,英雄辈出,勇将如云。有一员大将,身经百战,却很少有人敢用箭射他。他就是唐初名将杜伏威。杜伏威可不同于秦叔宝尉迟恭等打工仔,他原来是一方霸主,也曾拥兵十余万割据...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当朝的公主,被凌迟处死,也成为唯一被凌迟的皇室贵族,而且是被亲弟弟割了300多刀处死的,而原因很现实也是十分无奈。
这位就是大清开国长公主莽古济,金太祖努尔哈赤的大女儿,也是皇太极的姐姐。身份是极其的尊贵,从小努尔哈赤也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百般溺爱。因此,造就了其高傲,目中无人的性格。作为古代公主,虽然身份尊贵,但也避免不了政治联姻。当时努尔哈赤刚刚统一女真人,为了安抚哈达部,努尔哈赤将掌上明珠莽古济嫁给了哈达部的首领。
但是作为莽古济来说是十分不满意的,也十分不情愿,她虽然极力的反抗,但终究还是屈服。从此,这位长公主开始有了逆反心理,她恨自己的父亲,而且她逐步意识到权力的重要性。这为其后来被凌迟打下了基础。
当时努尔哈赤的嫡子莽古尔泰,对于老父亲死后传位给了皇太极十分的不服气。因此,想夺权。别的王爷要谋反,肯定很低调,但是这位却很嚣张。
在1631年,莽古尔泰跟随皇太极征讨大凌河城,在作战方案上发生了争吵,还骂了皇帝,甚至一度拔出了宝剑。在古代向皇帝拔剑,基本上就是等同于谋反,大逆不道啊。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都是不能容忍的。事后莽古尔泰也意识到自己太冲动了,但是...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范晔之死
范晔自己也这么认为。他拿了孔熙先的钱,又因为二个人关系好,碍于情面,就帮他个
忙,写些文案。孔熙先则是看中了范晔的文笔和名气,将来刘义康上台可以借用。
范晔很有才气,对自己的文笔很自负,狂得不得了。清代考据名家王鸣盛写《十七史商
榷》中有〈范蔚宗以谋反诛〉,为范晔翻案。先抄书:
「今读其书,贵德义,抑势利,进处士,黜奸雄,论儒学则深美康成,褒党锢则推崇李
杜,宰相多无述,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见采,而惟尊独行,立言若是,其人可知。犯上
作乱,必不为也。」
「计范蔚宗性轻躁不谨,与妄人孔熙先往还,是其罪耳,决不当有谋反者也。然则蔚宗
特知情不举,乃竟以为乱首之人,何哉?蔚宗善弹瑟琶,文帝欲闻,终不肯,其耿介如
此。...想平日恃才傲物,憎疾者多,共相倾陷。」
帝遣使诘问晔,晔犹隐拒;熙先闻之,笑曰:“凡处分、符檄、书疏,皆范所造,云何
于今方作如此抵蹋邪?”帝以晔墨迹示之,乃具陈本末。
说冤也有点冤,主要还是交友不慎,不该帮得忙也帮。
S*******C
发帖数: 7325
6
☆─────────────────────────────────────☆
RichPerson (AD钙奶欢乐开怀) 于 (Thu Jul 1 22:31:49 2010,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RichPerson (AD钙奶欢乐开怀),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有史以来最色的一片古代短篇小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 22:28:15 2010, 美东)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如今说一件故事,也是佛门弟子,只为不守清规,弄出一场大事,带累佛面无光,
山门失色。这话文出在何处?出在广西南宁府永淳县,在城有个宝莲寺。这寺还是元时
所建,累世相传,房廊屋舍,数百多间,田地也有上千余亩。钱粮广盛,衣食丰富,是
个有名的古刹。本寺住持,法名佛显,以下僧众,约有百余,一个个都分派得有职掌。
凡到寺中游玩的,便有个僧人来相迎,先请至净室中献茶,然后陪侍遍寺随喜一过,又
摆设茶食果品,相待十分尽礼。虽则来者必留,其中原分等则,若遇官宦富豪,另有一
般延款,这也不必细说。
大凡僧家的东西,赛过吕太后的筵宴,不是轻易吃得的。
却是为何...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日本幕府时期也不多嘛
关于日本源氏和平氏关系
2007年03月24日 星期六 20:21
从镰仓幕府成立到明治维新,武士阶级统治日本长达700年之久。武士政权或武家政权
是日本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形态,而且直接与近现代日本相联结,因此在日本社
会和民族性格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991年日本集英社出版了一套(日本历史)丛书,其
中第7卷(武者之世)写武士阶级形成的历史。著者是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入间田宣夫。他
在该书结语中评价了武士政权的历史作用。他先引用了1602年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
全图》中对日本的文字说明:“尚强力”、“权常在强臣”,然后评论道:这个评语决
不是褒奖语,其意思是说,日本人好战,武力优胜者即可掌握权力,由于这种野蛮的风
俗,日本不能成为先进的文明国家,这是很可悲的。著者认为:利玛窦是从国际性的或
普遍性的立场出发评价中世纪的日本人的,而国际性普遍性的立场,例如当时的中国人
认为男子应以习文修学为最高目标,而视武人为鹰犬,而日本正相反,“其民多习武,
少习文”。著者认为:这正是武士政权存在的阴暗的一面,而这一中世纪的遗产即轻文
重武的岛国风气,即使到了近代以至现代也未能消除,对此我们难道...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8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9503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玄武门之变中的李渊
尉迟恭带兵向李渊报告太子齐王谋反,他只能传诏天下,太子谋反。
f****i
发帖数: 9419
10
你这都已经不是屁股问题,而是智商问题了,你咋思考问题的?贞观4年代表贞观年间
?处死的人代表了贞观唐太宗整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处死的本身就是犯罪的,其他哪个
朝代没有犯罪死的?不说别的,美国现在一年死刑多少例?这还能说别人责任了,是不
是美国犯罪的都是和美国总统有关系呀?朱元璋反贪杀人和啥谋反的也碍着你的事情了
?转换概念倒是很驾轻就熟的,李承乾谋反的案子,侯君集就给留个儿子和老婆。你的
意思侯君集家就这些人?真不清楚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
D*A
发帖数: 1169
11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及这个事件所反映的50年代后国家发展的方向等问题。
一 林彪出山是完全被逼的吗?
文革之初,毛选中林彪做他的「接班人」是和废黜刘少奇同步进行的。刘少奇原是毛的
接班梯队的第一号人选,1970年12月18日,毛对斯诺(Edgar Snow)说,在1965年1月
制定〈二十三条〉时...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7130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朝史·佞臣传·温家宝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egasus9 (飞马座),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红朝史·佞臣传·温家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7 20:53:32 2012, 美东)
红朝史·佞臣传·温家宝
温家宝者,天津北辰人,祖上世代贫农。太祖建国21年,家宝入京师学堂学质地勘探,
文革二年,赴甘陕采矿。默默无闻十余年,至改开元年,官才至九品。
改开元年,耀邦苦中央财政困乏,大兴矿山,号“有水快流”。宝大力推行之,甚得改
开派欢心。数年间连升五级,至地矿部政治部主任。宝以耀邦知遇之恩,遂力行耀邦之
政,为耀邦腹心。
当是时,中宗皇帝在甘陕经年,励精图治,军政,文教齐备。耀邦私授在京城传谣:以
中宗皇帝修水利,宝修地质为名,并称中宗皇帝与宝为“山水神童”,闻者莫解其意。
改开6年,太宗夜召宝桥牌,已而从容谓宝曰:君为耀邦,为党耶?宝惊对曰:唯上皇
马首是瞻。太宗甚喜,赠宝直奏之权,寻迁宝中央办公厅主任。宝跪安后,出中南海,
汗已透背。自是宝常入中南海太宗处陪侍,监国书记处大小是非,太宗尽知。
改开七年,太宗废耀邦,宝自以耀...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18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初唐帅才
李靖有几个学生,李绩(徐懋功)、侯君集、苏定方都是,若干年后又收了一个薛仁贵
当学生。
总之李靖老牛了,出将入相,该自污的时候自污,没有野心。侯君集说李靖教他兵法不
教全,留有一手,在李世民那告黑状。李靖说教侯君集的够用了,侯君集有野心再教的
话没准谋反。后来侯君集果然谋反。
c*****1
发帖数: 3240
14
☆─────────────────────────────────────☆
anchorage (fallout) 于 (Mon Apr 23 19:52:53 2012, 美东) 提到:
主讲: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统
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
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嗡嗡嗡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
上嗡嗡嗡,成了黑五类,嗡嗡嗡中在工厂当了九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
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
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的第
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
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
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
,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
当兵了。
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613
15
你这个呼应的逻辑推下去,提到高阳的新唐书又不是一个地方,本纪和长孙无忌传里面
怎么不呼应一把?还有,旧唐书没有专门各个公主列传就说明不需要呼应了?说了多少
遍了,辩机事新唐书高阳谋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么重要的事情,写到谋反怎么可能不
写?而且我是要以旧唐书为准吗?还有通奸杀辩机就靠谱了?我举例后面就有太平御览
专门写公主的,太平御览也没写这个通奸,你又如何解释?如果你这个推导,我没话说
,一句没高阳公主传,不提再正常不过,那么所有都合理了。
s******8
发帖数: 7105
16

高阳公主谋反是辩机死了四年后的事,有什么关系吗? 辩机事件明显是个人丑闻,跟
谋反无关,只是人品证明而已。
s********n
发帖数: 1540
17
石达开被千刀万剐 被凌迟至死不动声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19:13:32 2012, 美东)
核心提示:太平天国时期的翼王石达开,领兵出走后被困大渡河,后来为了解救全
军性命,自动前往清营,后来也被清朝凌迟处死,同时凌迟处死的还有他的几个属下,
行刑时他的下属不胜痛楚惨呼不止,石达开说:“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
亦正如此可耳。”至死寂无声。
-
凌迟也称“陵迟”,俗称“千刀万剐”。就是把活人一刀一刀地割死。据说早在南
北朝时期就有了这种刑法,但将凌迟作为正式的刑罚、作为法外之刑,则始于五代。据
陆游记载:“五季多故,以常法为不足,于是始于法外特置凌迟一条。肌肉已尽,而气
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南宋时期凌迟被明确地列入刑法,成为同斩刑、绞
刑等同级别的死刑名目,并一直为后来的王朝所沿用至清朝灭亡。
凌迟的方法是用极其锋利的小刀切割全身的皮肉,让全身没有一点完好的皮肤。然
后割掉生殖器,挖出内脏使其毙命。人死之后连骨头也要被切碎。据历史记载有些受刑
者身上被割得皮肉尽无只剩白骨了,嘴和眼睛都还在动;内脏都被挖出来了,痛苦的呻
...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18
历史给孝文帝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当年他给几个兄弟包办婚姻的时候(王婆卖瓜一下
哈,背景见我的旧文《躺着也中枪-孝文帝的包办婚姻》) ,指责他们“婚多猥滥”,
“舅氏轻微,违典滞俗”。但是他自己却被冯太后包办了一门婚姻也就是宣武帝的生母
文昭皇后高氏, 却有一个更轻微更猥滥的哥哥高肇。
根据《魏书 外戚 高肇传》记载,高肇“自云本渤海脩人,五世祖顾,晋永嘉中避乱入
高丽”。这件事情仔细想想就不怎么靠谱,人家都衣冠南渡或者避祸凉州偏偏你南辕北
辙。另外这里的高丽我觉得其实应该是高句丽,中国史书很多时候两者混淆不分,给了
棒子乱认祖宗的口实。“自云”两字真可谓传神的刻画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心态,一下
子就和北魏历代名臣高湖,高允,高道穆等成了渤海高氏的同族。高肇权力炙手可热的
时候,高氏子弟中没有fxxking defense的也依附于他。高允的孙子高绰对高肇巴结奉
承,被同僚封轨瞧不起。高绰背地里也痛心疾首的说,“吾平生自谓不失规矩,今日举
措,不如封生远矣。”
除了国舅的身份外,高肇的侄女高英是宣武帝的贵人后来也被立做皇后。如果按照广义
上外戚的定义是和皇族有姻亲关系的外姓,那么高肇自己还...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写隋唐英雄 的和姓苏的有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8%89%BA
罗艺(6世纪-627年),字子廷,襄州襄阳县人。唐初將領,曾赐李姓,封為燕郡王[
1]、左翊卫大将军。後因在贞观元年谋反,逃亡而被殺。
目录 [隐藏]
1 生平
2 後嗣
3 罗家将系列小说
4 注释
5 参考资料
生平
罗艺生性刚愎殘酷,作战勇猛,善用槊。隋炀帝大业中,以战功升至虎贲郎将。辽东之
役时,李景以武卫大将军督饟北平,罗艺带兵归属其下。后天下群贼并起,罗艺乘机排
除异己,自称「幽州总管」。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杀炀帝杨广后,至山东,遣使招降罗艺,罗艺说:
“我隋旧臣,今大行颠覆,义不辱于贼。”斩使者,为炀帝发丧三日。
此时窦建德、高开道也遣使招降罗艺,罗艺对官属说:“建德等皆剧贼,不足共功名,
唐公起兵据关中,民望所系,王业必成,吾决归之。敢异议者戮!”
此时唐朝派张道源抚辑山东,亦谕罗艺降,武德二年(619年),罗艺奉表归降唐朝。
诏封燕王,赐姓李,豫属籍。其后数次与窦建德战,多有战功。
秦王李世民击刘黑闼,高祖诏罗艺弟监门将军罗寿以兵从,罗艺自率众数万破刘十善、...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0
李二可以了,对比侯君集,第一次的时候张亮就密告侯君集煽动谋反,李世民就没追究
。后来侯君集列于凌烟阁,第十七。直到侯君集和太子试图搞逼宫政变,才被处死。
当时文官集团和武将们有些矛盾(似乎建国之后都有这类现象),武将们处理政事还是都
嘴皮子都不是文官对手,被排挤也很正常。以尉迟恭为例,"敬德好讦直,负其功,每
见无忌、玄龄、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一个武人,又爱瞎掺乎
政事,没事就摆老资格,不招文官们待见没啥奇怪。
之后和争席位斗殴,一句斗殴就轻描淡写了。他打的是李道宗,这可是宗室里面和李孝
恭一起最受尊重的人。这说明尉迟恭已经跋扈到无所顾忌的地步,让人不由得想起老毛
对彭德怀说的,我活着的时候你不会反,可我死了之后谁制得住你?
还有张亮,貌似死得很冤,不过是搞巫蛊,被人告反而已。张亮也觉得死无对证,但是
你没事干嘛搞五百个养子?结合各个旁证,什么"相州形胜之地,人言不出数年有王者
起""卧似龙形,必当大贵""名应图录"之类,是不是也等着李世民一死好作乱呢。
这之后,有了李世民敲打各功臣的事情。反过来说,如果不是这样,这些功臣继续骄横
跋扈,很难说能不像长孙无忌那样在...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669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开府的制度注定要互相残杀
zz一段杨文幹事件的分析,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老李也不好办:
然后,时间进入武德七年的夏天,一场更直接地暴露出李氏兄弟父子关系恶化的
大案发生了,即只要谈起玄武门就没人绕得过去的庆州都督杨文幹谋反案。
杨文幹谋反案也算是历来一个争议点,其前后经过按照史书记载大致如下:
武德七年夏六月,李渊到位于关中之北的仁智宫避暑,带李世民和李元吉同往,李
建成则以太子身份留在京师监国。李建成和李元吉当时已经结为一党,就让李元吉见机
搞掉李世民,所谓“安危之计,决在今岁”。
当时的庆州都督杨文幹曾任东宫禁卫,和李建成关系密切,曾经私自募集勇士送给
李建成作为私人武装,这时李建成也派东宫两个中级武官尔朱焕和乔山公给杨文幹送去
铠甲。结果尔朱、乔二人走到豳州以后一转弯,径直向仁智宫而去告发了此事,说是李
建成指使杨文幹造反,准备里应外合对付李渊。同时,仁智宫附近的宁州也有个叫作杜
凤的人前来告发此事。
庆州就在仁智宫西北,如果杨文幹在那里造起反来,确实很容易杀到仁智宫。李渊
大惊且怒,赶紧找个借口派人去召李建成前来仁智宫。
李建成却已得到消息,恐惧不敢前往。太子舍人徐师谟劝他造反,太子詹事赵...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3640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是不想反还是反不了?

~~~~~~~~~~~~~~~~~~~~~~~~~~~~~~~~
岳飞那样的立场坚定分子,肯定“没认真考虑过”谋反的事,事实上,以他
的才能和地位,只要他脑子里真的“认真考虑过”谋反的事,不管他最终反
与不反,他的下场都不会那么惨。
d******0
发帖数: 3640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是不想反还是反不了?
不管什么结果,还有比他那莫须有更惨的结果吗?另外只要认真考虑过谋反的人,
说明他心里在盘算自己的利益,盘算自己的利益,找个保命的办法还是还是不难
的。曾国藩肯定就认真考虑过谋反,他的结局与岳飞就大不相同。
r****p
发帖数: 1854
24
版主云:这样大家看着方便一点。
比较有内容的评论,我基本上是原文copy paste。除了一些地方因为上下文衔接稍作改
动,以及删除了个别过于激烈的言语
------------------------------------------------------------------

pegasus9红朝史 平西王薄公世家
薄公熙来者,山西定襄人也。太祖建国元年生于京师,为老平西王爷书存二子。
初,老平西王爷党附修公少奇。文革二年,“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事发,修公、太宗
皇帝皆事败。康生收老平西王下狱,老平西王妃自尽,熙来年才十九,收北苑少管所,
文革六年,为二轻局机修厂技工。
废帝凡是二年,太宗皇帝将加九锡,监国耀邦承旨就狱中赦出老平西王,授工部尚书并
军机大臣。熙来亦转读京师大学堂,熙来时年近三十,苦光阴荏苒,遂秉烛苦读,三年
间为社科院硕士。
改开五年,熙来拜辽宁金县令,改开十三年,迁大连知府。熙来知大连,人称好大喜功
。以女警劲装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市人莫不侧目。熙来又整顿市容,栽树种草,大连面
貌一新。时太宗方...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崇焕为啥不投降后金?
就没吴三桂什么事儿了?
还是想,投降就弄票大的,直接献了北京城,被崇祯识破了?
千刀万剐只有谋反才能判吧?是不是可以说凌迟是谋反的一个证据?
q*d
发帖数: 22178
26
孟达是被刘封逼反的,
构成刘封被杀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是不发救兵,
这个是军法从事,该.
彭羕被马超告密要策动谋反,
换你当君主,被五虎上将告密某人要策动谋反,
也得处理一下吧?
当君主的仁厚不等于一个人不杀.
a******e
发帖数: 1036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元朝的法制问题
凌遲一詞最早见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本
義為「丘陵之山勢漸緩」,引申其義至行罰上,即為「殺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1
]。
在古代中國的酷刑當中,有把人殺死後剁成肉醬的,稱為「醢」。根據目前現存的文字
記載,嘗受此刑的一例為孔子的弟子子路。漢代呂后時,以私刑虐殺戚夫人,曰「人彘
」,乃斷其手足、挖去雙眼、熏聾雙耳、灌藥致啞,然後棄之自滅的酷刑。北魏法律,
处置谋反大逆是车裂。到了唐代,律書內的官定死刑,最重者仅仅是斬首。
凌遲大約始於五代,《文獻通考》說宋代中後期始用凌遲[2],《庆元条法事类》首度
載入此刑,《宋史·刑法志》:“凌遲者,先斷其肢體,乃抉其吭,當時之極法也。”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有汪端“数千人聚山泽为盗”,被俘后“磔汪端于郎州”[
3]。淳化五年(994年),又“磔李顺党八人于凤翔市”[4]。熙宁八年(1075年),沂
州百姓朱唐告發越州余姚县主簿谋反,此事牵连了秀州团练使趙世居和医官刘育等,最
後李逢、刘育和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都被凌迟处死。《遼史·刑法志》:“死刑有絞、
斬、凌遲之屬”。
南宋詩人陸游曾經請求廢除凌遲,...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0466
28
他女儿不是顺治的梦中情人么?孔四诊在清朝是公主地位吧?
不要说得那么难听,强奸什么的。
尚可喜当然不谋反,但尚志信谋反啊!再说这跟康妈何关?
洪承畴待遇还行吧,至于什么贰臣传还是三臣传无所谓了,史书冤枉的多了去了。
K**********n
发帖数: 10466
29
这个功劳跟谋反还是两回事吧?彭德怀功劳再大,后面谋反也不能免罪啊!
再说,彭德怀等人谋杀了毛岸英,恐怕也是一个罪名。
G****r
发帖数: 5579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取代商朝是大倒退吧
首先, 周如何灭的商, 由周家说了算, 可以把周家吹得像《封神演义》那样神, 可
真实到底如何, 没有考古证据就别信。
其次, 儒家本来就是“满嘴仁义道德, 满腹男盗女娼”的货, 更不可信。
我所要比的是周王朝早中期和商纣王时期比, 不要更商王朝早期比。
我的猜测还是: 商纣王进行的一场深刻的改革变法, 极大损害了奴棣主贵族集团的
利益, 才导致了奴棣主贵族集团的谋反, 很血腥很野蛮的谋反。
l*****e
发帖数: 1633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笑,从刘邦那时开始,汉朝大臣掺和皇帝家事的热情从来没熄灭过。
李世民为了儿子的事伤心不已,不妨碍儿子李佑谋反时,为杀鸡儆猴杀李佑啊,其实李
佑那所谓的谋反真的可大可小,完全可以废为庶人软禁起来
太子刘据死后汉武帝建思子宫,不妨碍武帝听风水先生说长安监狱有王气时要把刘据剩
下的最后一点血脉斩草除根啊,说到底不过是心疼培养了几十年的继承人没了,一时半
会儿又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而已。
其实说了半天,你接受不了世上会有父杀子这回事,于是以己度人,一口咬定不可能,
皇帝的想法和价值观会跟你一样么?人是一种社会属性的动物,社会属性决定人的行为
特征。
o*********1
发帖数: 2608
32
你如果觉得隋唐处境类似,那是你一叶障目
杨坚虽然不满杨勇,至于到杨坚主动要换太子,是杨广,独孤和杨素长期阴谋的结果。
当然最后确实是杨坚主动废立,可以说政治手段高明----说白了,就是10几年如一日的
装,而且主要选择独孤作为突破口。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高囧罢相,这几乎完全是独孤操纵的结果。
杨坚的天下是篡位,杨勇立下不小功劳(这个没杨广什么事)。而且杨坚称帝,北方完
全统一。杨勇立即立为太子,没有任何问题。杨广的功劳大部分是杨坚给的,真正拿得
出手的就是怀柔江南。什么两平江南,北破突厥,杨广就是个名义统帅。杨坚运筹帷幄
,高囧,杨素等才是真正的功臣。所以后来才会有杨坚快死的时候,想重新换掉杨广的
打算。杨光上位,一样有逼父(甚至杀父的嫌疑)杀凶。最后一通瞎折腾,将大好河山
和自己的小命葬送。而且死得如此窝囊,最后几乎到了胆小如鼠的地步,实在没什么值
得夸耀的地方。
唐的天下是谋反得来的。一开始李二就是核心成员。李渊称帝的时候,形势是群雄割据
,和杨坚的形势不可同日而语。
谋反的时候,当然李渊最牛。统一天下几乎是李二打出来的---这个过程他不但有个强
大的集团,也有强大的政治势力。
...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3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归西不复返,那些故事中的英雄,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创造了历史,开创了盛世,却未必得到最好的结局。所谓战神,即是武艺高强,熟知兵
法,且又有赫赫战功,同时代无出其左者。但风光背后却没能得善终,且死不得其所,
则必为千古遗憾!
1、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
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
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
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
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
645年4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6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
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
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
(装酷)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
败。这一战看的李世民也非常高兴,回师时道:“不喜得辽...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4
本文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作品
“穿越”的热潮流行得久了,回去做帝王将军公主小姐,各种样的瘾,那些经典的穿越
小说,已经带我们体验过很多遍了。
倘若,如果成为古代社会的一位普通劳动者,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比如,回到今天极有关注度的大明朝,成为普通老百姓一枚。
那么,一件很痛苦的现实便是:规矩多。
衣食住行都是规矩
如果仅看朱元璋开国时期创立的明朝社会体制,以及那个体制下老百姓的生活,我们恐
怕很难把明朝同“丰富多彩”四个字联系在一起。因为朱元璋所创造的社会体制,是一
个等级森严,条令严苛,管理严格,简朴刻板的世界,打个比方说,就好比是一个规矩
严格,秩序分明的传统农庄。
而说到明朝这个“农庄”的规矩,那更是名目繁多,衣食住行,样样都有严格的条令,
违规的代价,则更是惨重的,稍微不留神,就很可能是牢狱之灾。
就以穿衣服来说,明朝初期,特别是朱元璋统治时代,是一个穿错衣服后果很严重的时
期。明朝社会阶层的划分,不同等级的人群,都有各自穿衣服的规定,一旦穿错,就等
于是“僭越”大罪,将被国家处以重刑。
犯罪的后果很严重,但要想不在穿衣服问题上犯罪,却也是相当辛苦的,尤其是如果我
们以现代...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1438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死的冤枉?
你可能杀我,我就先把你杀掉?天下男人都可能去犯强奸罪,就应该把天下男人都杀光
?你不能靠想象靠可能给人定罪的。连朱元璋杀人也要找个证据(虽说大多证据不太靠
铺),而不是说,虽然你没谋反,但你可能会谋反,所以把你杀掉,这样做的话很快就
民心尽失了。
所以这就是说岳飞冤啊,于谦也一样,杀于谦的时候,天下冤之。当然,你一草民,非
要站皇帝的角度说他们不冤,那当然也行;但是后果就是不会有人帮他们卖命了,你自
个玩去。当然赵构比你聪明得多,他找老秦来顶缸。景泰也一样找了几个人顶缸。
这大概就是历史上赵构跟景泰名声很差的原因吧。

国,
z****e
发帖数: 5459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构要弄死岳飞很难理解么?
所谓隆美尔参与谋反,就跟海日说岳飞不交兵权一样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这个东西没有人知道真假,除了他们自己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要谋反
因为时间点到了那个程度,再做决定不迟
但是总之麻痹的老大就是不想看到最坏的局面发生
功高震主的将领,几乎没有一个能有好下场
除了翻身做皇帝以外,最好的结局就是被杯酒释兵权
否则基本上都是死路一条,运气差点,直接诛九族
皇帝这么搞也有他的道理,如果不这么搞,那就是藩镇割据
汉唐的悲剧就在于藩镇割据,很快国力就衰弱下去
给了轮回祖宗们以可乘之机,又可以出来抢劫了
f****y
发帖数: 737
37
纵观中国古代史,“叔嫂恋”大都以悲剧结局,因为这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自古以来
就有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古训,小叔子对于嫂子只能有敬爱之心,不能有爱慕之情,
嫂子也不应对小叔子心存幻想。这里讲述的是中国古代那些深陷疯狂“叔嫂恋”帝王将
相的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史上最昂贵的“叔嫂恋”,私通嫂子导致家灭国亡。
古代深陷“叔嫂乱伦”风波的帝王将相因偷情引发的一起亡国事件:如果不是因为和嫂
子偷情,北凉国主沮渠牧犍不会落到“面缚请降”(《资治通鉴》)的尴尬境地,北凉的
灭亡也不至于来得那么快。历史就是这样残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事件,却会像多
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北凉国主沮渠牧犍向南朝宋国和北朝魏国均称臣,同时,送其妹兴平公主于魏国,被拓
跋焘纳为右昭仪,魏国也加册他为“河西王”。南朝宋文帝也厚报其使,也加封他为“
河西王”。沮渠牧犍自小左右多儒生,深知臣藩之礼,同时孝敬南北两朝。继位之初,
也谦恭下士,留心朝政。但这小伙子匈奴人体格,荷尔蒙分泌旺盛,好色喜淫,恰恰是
这么一个君王“小节”,导致了北凉最终的灭亡。北魏太武帝为巩固邦交,出于好心,
把妹妹武...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9503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武则天正牌皇后皇太后,正牌皇帝的亲妈。而且按礼法,正牌的李家人,不算异姓。
即使你的所谓某商王是伊尹后裔,那伊尹要比也得比武士彟。
古代外戚谋反的多了去了,有谋反后配享祖庙的吗?

了。
g*****5
发帖数: 168
39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本来朱高煦是很有希望能
够成为太子的,因为在燕王朱棣造反的时候,朱棣派世子朱高炽留守北京,带朱高煦出
征,朱棣多次濒临危难,在朱高煦的力战下方转败为胜,因此认为他很像自己。在造反
过程中,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朱高煦率军赶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
,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又抚摸着他的背部道:“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朱棣给了
朱高煦希望。
朱棣曾有多次易储的想法,却也没有实现。但是最终由于朱高炽宅心仁厚,加上太孙朱
瞻基深得朱棣喜欢,因此朱高煦最终也没有当上皇帝。
从此,朱高煦走上了作死的道路,朱高煦这辈子就是一部标准的作死教材,而且作得让
人哭笑不得。活生生把自己从皇位候选人作成了藩王,然后作成了叛逆、囚徒,最后挂
掉。
几年后,永乐帝驾崩,朱高炽顺理成章地身登大宝,就是后来的明仁宗。
但这个心地善良的胖皇帝仅仅十个月后就因病去世,这又让朱高煦蠢蠢欲动了起来。
当时太子朱瞻基人在南京,而皇帝即位在北京。朱高煦打好了算盘,自己的封地乐安正
好在南京通往北京的路上,只要派兵截住北上奔丧的朱瞻基,干掉他,然后自己就趁乱
进京登基...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51
40
李靖是唐初名将,看过《说唐》和《红拂女》的都知道此人,然而,《说唐》将其
描述得神神鬼鬼的,如同“水浒传”里的公孙胜。诸如秦叔宝等人在被宇文成都追杀时
,拿出李靖给的三颗豆子,叫一声“三原李靖”,立时遁形而逃。这个传说不靠谱,李
靖是个军事家,不是神仙,军事家也是人,也会遭人陷害,不可能大难临头时靠着三颗
豆子遁形。
在明朝冯梦龙的《智囊》一书中,提到这么一个案例。李靖担任岐州刺史期间,有
人诬告他造反,唐高祖李渊信以为真,命令御史带着原告去岐州抓李靖归案。李靖这个
时候靠的不是神奇的三颗豆子脱身,而是靠着这个神奇的御史大人,看能不能使用神奇
的侦破手段,助他洗清冤情。
案情是很不利于李靖的,因为李渊是倾向于相信告密者的,因为李渊本人与李靖有
私怨,具体什么私怨,史料没有记载。
案情不利于李靖
反正当年李靖主动去投奔李渊,却在长安被难民潮所堵,李渊一打下长安,就拿住
李靖要杀头,李靖就当着李渊的面说他是以私怨斩壮士,幸亏秦王李世民极力相救,才
没有让新生的唐朝丧失一名良将。
从《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记载的这个事例来看,李渊和李靖确实有私怨,执
法人和被告者有私怨,事情就复杂了。
那...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夷三族
族诛在中国古代也算不得普遍。只是谋反才有,谋反总是极其少数事件。
如果你觉得多,那是因为你看的历史书把这些事情集中叙述了。其中很多还是编造的故
事,比如赵氏孤儿的故事。程婴,屠岸什么的,其实都是虚构的人物。
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文化,也就是家族和复仇观点的不同。中国古代的家族关系复杂而
且密切,西方没有,比如英语词汇里面关于亲属关系的词汇简单又少,对应的,核心家
庭之外,也就是父母子女之外,亲属关系比较淡,一般不会去为你复仇,所以也没有株
连到核心家庭之外的必要。
“斩草除根”在欧洲即使中世界也是很多的,也不仅是法律和国家层面,私人仇杀也一
样。但是也只是杀父母和子女,不会株连到更远的亲属,因为更远的亲属根本不care。
印度有个老电影,说是地主杀了一个人,又利用政府杀掉其几个儿子,有个儿子逃跑到
叔叔家,叔叔去告发。如果这是普遍情况,当然没有族诛的必要。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中国历史上你看一个族诛比较普遍的时代,不是秦朝,秦朝是法
律狠,但是实际还不多。而是很多人大概想不到的,东汉末年,所谓的党锢之祸。
基本框架是,朝廷要抓某个大儒,某大儒四处逃亡。各地大家族纷纷主动收留,此人从
一个...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2
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
,有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
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当然,男宠也不止一个,例如汉武帝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史称拥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男宠就有五个之多。
这些汉朝皇帝的同性恋,准确地说,应该是“双性恋”,因为他们一方面妻妾
如云,迷于女色,另一方面又湎于男宠。他们和男宠的关系,和后世的达官贵人玩弄“
相公”、“小唱”不同,和男宠往往还有较为真挚的感情,如前所说的汉哀帝和董贤的
关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汉文帝和邓通则是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汉文帝是历史上记载的一个英明皇帝,
“文景之治”是整个汉朝的盛世。文帝是汉朝最勤俭的皇帝,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
不得丢掉,但对男宠邓通的宠爱却无以复加,在邓通身上所花的钱难以计数。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他的得宠是因为汉文帝做了一个梦而引起的。据《汉书
·佞幸传》记载,有一次汉文帝梦见一个在宫掖池中撑船戴黄帽的小吏,从后面推他上
天,到达长生不老的仙境,文帝回头一看,这个人的衣襟系在后面,梦醒后就派人去找
这个“小吏”...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大教授如何为林彪讲三国
2016-11-09 刘统 南方周末
“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一名出类拔萃的谋士,他随曹操征战十余载,为曹
操出了许多好点子。可惜英年早逝,时仅38岁。而范晔是南北朝时期宋国的
重臣,掌管禁旅,参与机要。他后来因参与谋反而被判杀头罪。两位古人的权
位与林彪相似,一正一反,一成一败。毛泽东以古喻今,用意不言自明。”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微信号:nanfangzhoumo
2014年底,北京大学历史系田余庆教授逝世后,弟子和朋友们纷纷撰文表示哀悼,回顾
昔日的
受教和交往。我不是田门子弟,又自愧脱离古代史学界多年,不好意思参与这些活动。
但是回
想起来,我与田先生曾有过一次对话,似可为先生的人生经历增添一些花絮。
那是2002年春节前,我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工作。我当时的兴趣是研究林彪
。图书
馆中保存的一些史料引起我的兴趣,就是林彪、叶群夫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聘请一
些历史
学者为他们讲授中国古代史。
1 林彪苦读史书
林彪怎么会对历史典籍感兴趣?这要从1958年说起。新中国成立后,林彪却选择了退隐
,在养
病中观察形势。他发现跟上毛泽东思路很不容易。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写完了《试解林副统帅仓惶出逃之谜》后,不由得沉浸在对林豆豆的巨大悲悯之中,和
刘涛一样,她乃是那个灭绝人性的制度制造出来的最可悲的牺牲者。
读者大概可以看出,林副就坑在立衡与立果一对活宝手上。
许多国外观察家不明白,9届2中全会后,面对伟大领袖举起的屠刀,百战百胜的天才元
帅何以如此消极被动。
的确,从表面上看,“牛耕田,马吃谷”,中央文革在前头亲冒矢石,辛辛苦苦打倒党
官僚,却让林副一系在后面坐收渔利,纷纷出任各级枢要,以致林副三分天下有其一。
既然如此,林副何不放手与伟大领袖一搏?以他之用兵如神,正未知鹿死谁手。
观察家们不知道,林彪派系确实在文革中急剧扩张了,但那不过是潜势力,在毛死后倒
确实举足轻重,在毛生前却是画饼充饥。林根本调不动一兵一卒,有什么本钱和毛较量
?毛掌握了所有兵力,而林连自己的警卫部队都控制不了,能成功逃出中国,就算了不
起的“胜利大逃亡”了。
由此看来,林副在庐山会议后“清静无为”,其实是最佳决策。我已经指出,毛林是同
一造神运动造出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体胎。这“造双神运动”既使得林无法公
开反毛,也使得毛难以公开倒林。要明白后面这点,只需看看毛为了证...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的血滴子,是不杀人的
明明一个谋反案
雍正要把它办成一个文字案
曾静给改造成一个典型,四处做报告
就处理吕流量一个人,因为吕流量已经死了,把尸体砍几刀,家人流放
这个事情,放到任何时候,都是谋反大案,诛灭九族的
i*****t
发帖数: 297
46
1
几千年来,是个中国人,都无不知道秦始皇的恶名
然而,这位统一天下的始皇帝真的又是天下最坏的么?
这就得要把整个大秦的历史再好好扒一扒了之后,再做结论了
很多人都知道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而这战国时期,不仅是各诸侯国相斗,这诸子百家
也同样的相斗。那最后他们中谁赢了呢?如果谁认为是什么儒家或道家,那就大错了—
—是法家!
法家帮助大秦帝国一统天下,而自己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胜利者。
法家虽以“法”为名,但却是以谋术取胜。后人常说常用的“出谋划策”但是出自于法
家。而讲“诚”或“直”的儒家,与讲“大智若愚”的道家是不屑甚至不耻于法家的什
么谋及什么策的。
但这普天之下,却又是谁也斗不过法家的术谋。而李斯是法家的谋术大师,且那时他已
几乎是没有了对手——他之前的商鞅早就“作法自毙”了,而与他曾经同时为大秦出力
的同学韩非子虽说学问已经是集法家之大成,可还是落入他的陷阱,被他害死了。
然而,就是如此“智谋”超群的李斯,最后却败给了一个小小的赵高。
是马失前蹄,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么?
恐怕不是如此简单。
2
李斯与赵高是秦始皇所最为重用的两员大将。
但却不能说是他的左膀右臂。始皇帝始创中央...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xso (doxs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马伯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2 08:25:56 2017, 美东)
异教徒告解室
首发于
异教徒告解室
写文章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10 小时前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马伯庸: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3 16:38:22 2017, 美东)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754
49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
,劝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
盏劝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
权更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
有人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
主公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
叫做“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
走完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
本身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
收益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坐收拥
立之功。
西晋灭亡之后,好多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召见他的3个儿子进宫问事。大儿子李建成和四儿子
李元吉经过玄武门时遭遇伏击,当场2人被射死,伏击是二儿子李世民设下的。
当时唐高祖正与大臣、妃子在宫内湖中乘船游玩,史官就是这么描述的;李世民手
下的大将尉迟敬德等人手执武器闯入宫内,尉迟敬德向唐高祖禀告,太子李建成、李元
吉密谋叛乱已经被杀,我奉李世民的命令前来护驾。
接着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是唐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
李世民接连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家庭中所有男性后代共10人,也是唐高祖的10个
孙子。
约1个月后,28岁的李世民坐上了唐朝皇宫的龙椅,史称唐太宗。60岁的李渊退居
为“太上皇”。
这就是玄武门事件,兄弟互相残杀、最高权力易手。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直接干预了修编史书,有关唐朝初期的史料隐约含糊,现代的人
们已经很难看清玄武门事件的真相,但现代的人们却可以推理,玄武门事件如果不发生
谁必死。
玄武门事件如果不发生,唐高祖继续当皇帝,他还没有一点患病的迹象,李建成继
续当太子,唐高祖需要李世民,一位出色的儿子,也是一位得力的将军。
...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