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世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一因的真实义
看见达照法师写的文章:《邪因外道-萧平实的“造神运动”》,不得不让人摇头
,世上竟然有这么荒谬的出家人,连最基本的佛法知见──能生万法的第一因,也就是
万法都要以真心第八识为根本依的道理都不知道,却在这里大放厥词,洋洋得意写了二
万多字来毁谤 平实导师,曝露他对佛法的无知,也曝露他没有任何佛法正知见。像这
样的人,若非处于末法时代,何能至此?真是可悲、可叹啊!也因此缘故,本文辨正,
都不尊称达照法师,仅以达照称呼之,何以故?达照本身没有佛法正知见故,将外道法
引入佛门,破坏 佛的正法故,毁谤完全符合 佛说的胜义僧 平实导师故;然而契经都
说,一但谤佛、谤法、谤胜义僧,其戒体(不论是声闻戒体或菩萨戒体)已失,本质已经
不是出家人,仅具有出家表相的凡夫而已,所以不尊称为达照法师,仅称达照而已。
一、第一因的真实义:
所谓第一因,即是无上因,表示没有其他的因可以超过祂,因为这个第一因、无上
因就是 佛所说的真心第八识,何以故?当中阴身投胎时,是由真心第八识携带意根投
胎于受精卵中。由于第八识有大种性自性的关系,能够执持受精卵,能够接触四大、摄
取四大,长养这个受精卵,使得这个受精卵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修持方法
一般说来,这是个大多数修行人都很感兴趣的题目,但是也很容易引起诤论的题
目。这归纳起来有几个因素:第一点,是因为佛法真的是甚深极甚深,要经过三大无量
数劫的修行才能够究竟圆满,所以很难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佛法的真实义理说明清楚
;第二点,则是众生的根器差异很大,所相应的法门也不一样,所以很容易就依著过去
生的习性来选择今生修行的法门;第三点,同样是由于过去生的因缘使然,众生大多数
会选择自己相应的善知识,不论这位善知识所教导的法义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往往就
是一跟到底而绝不改变;第四点,众生很容易受到道场规模大小、庄严度、住持师父的
知名度以及信众人数多少的影响,甚至只要懂得利用媒体,用一些吸引大众的题材,就
很容易招来许多的徒众,近二、三十年来,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第五点,随著时代的演
变,现代人越来越讲求简便、速效,所以大多数人都希望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达成自己想
要追求的修学目标。由于上述种种的原因,使得许多修行人都是凭著直觉乃至于错觉来
选择道场、名师以及法门;但是,往往对于这个道场、这个名师、这个法门所传的到底
是不是佛教正法,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却几乎从来不曾仔细想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与成佛(─)
缘起
末法时世“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凡夫外道不知三涂苦果之可怖,竟争相妄称已成
佛道,尽皆以佛法名相包装著外道法来笼罩众生,有心学佛的人,往往因为缺乏佛法的
正确知见而不具择法觉分,遂为各种表相所蛊惑,或被名师的邪说所诳骗,有人因而损
财失身、家庭破碎,乃至更多人随顺邪师造下谤佛、谤法、谤僧、大妄语等等重大恶业
犹不自知,实在令人悲愍。“佛教与成佛”系列文章的推出,就是要为大众概略解说佛
陀教法的整体内容:包括成佛应有的殊胜不可思议功德——函盖菩萨道五十二位阶一切
修证内涵的具足圆满,也包括三界六道的介绍、因缘果报的道理、人天乘次法等等,期
盼能为大众普遍建立起佛法的基本正确知见,而能以此检验一切人说法之正讹,则不惟
自己能不再被邪说所误导,乃至能救护家人亲友免于邪师的荼毒,成为有智慧的学佛人。
第一篇——总说
自古以来“学佛”这件事总是不断地流传著,当世间有战乱、饥荒、疾疫等等天灾
人祸的时代,“学佛”大约就只有极少数生活资财无缺者能参与;若是在富裕升平的世
代,则“学佛”就会更为普遍,而且人数也会更多。这个现象就显示了:想要“学佛”
是必须有相应的福报才行!只是,这些自称... 阅读全帖
q*c
发帖数: 9453
4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的计量单位 - 转载。
记得有人发过这个, 在 wisdom 版。 很有意思, 再发一遍。
感叹诸佛心量的无限广大, 而我们的渺小。
----------------------------------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一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妙光明灯。以一切庄严帐为际。依
净华网海住。其状犹如卍字之形。摩尼树香水海云。而覆其上。十五佛刹微尘数世界。
周匝围绕。纯一清净。佛号不可摧伏力普照幢。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
清净光遍照。以无尽宝云。摩尼王为际。依种种香焰莲华海住。其状犹如龟甲之形。圆
光摩尼轮栴檀云。而覆其上。十六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佛号清净日功德眼。此
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宝庄严藏。以一切众生形。摩尼王为际。依光明藏
。摩尼王海住。其形八隅。以一切轮围山。宝庄严华树网。弥覆其上。十七佛刹微尘数
世界。周匝围绕。佛号无碍智光明遍照十方。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离
尘。以一切殊妙相。庄严为际。依众妙华。师子座海住。状如珠璎。以一切宝香。摩尼
王圆光云。而覆其上。十八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纯一清净。佛号无量方便最胜
幢。此上过佛刹。微...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升天的父亲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婆罗门与妻子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位
长相端严的儿子。他们为他举行诞生仪式,也取了适合他种姓的名字,并用牛奶、酸奶
、油饼细心喂养。他像海中莲花一般很快地长大了,对世间各种学问,更是精通无碍。
这位婆罗门对佛、法、僧三宝极具信心,不但皈依佛门,受持居士戒,还常常供养佛陀
和比丘僧,世尊也亲自为他说法。过了不久,他生病了,家人不管用什么药医治都没有
效果,最后他还是过世了。婆罗门死后,立刻转生到三十三天。
他的儿子把尸体抬到灵鹫山附近的大尸陀林中,准备进行火化。
他看着父亲的遗体,心中非常的难过,一边处理尸体,一边大声哭喊着:「爸爸,我的
爸爸!」由于伤心过度,精神失去正常,此后他便四处流浪,边哭边喊:「爸爸,我的
爸爸啊!」样子十分可怜。
他的父亲转生到三十三天后,就照天人的规矩作三种观察:一、观察自己从哪个地方来
?二、以后会到哪个地方去?三、是以什么样的因缘来到这里?他作了这三种观察,知
道自己是从人道来,由于皈依了佛陀,亲自听佛陀说法,才能转生三十三天的。这时,
他深深觉得佛陀对他的恩德很大,为了报答佛恩,他决定在天还没黑之前拜见世尊。于
...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藏传百业经故事:丑陋的小孩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他的
妻子怀孕了,却生下一个非常丑陋的孩子。夫妻二人为此非常烦恼,施主抱怨:「我们
前世不知造了什么业,生出这么丑的小孩?不如丢出去喂狗算了。」
妻子阻止丈夫:「不可以,如果我们杀了人,将来会下地狱的。不如秘密养着他,等他
能够独立生活后,再把他赶出家门吧!」因为这孩子长得很丑陋,所以就叫他「丑陋的
小孩」。
孩子长大以后,果然就被施主夫妇赶出家门。他四处流浪,过着到处乞讨的生活。无论
到了哪个城市,都因为长相太丑,看上去很可怕,而被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拳打脚踢,或
捏耳朵、打耳光,或丢牛粪、石头,乃至用木棒打他,还一边追打一边叫:「魔鬼来了
,魔鬼来了!」
「不知道自己以前造了什么恶业,现在才会这么痛苦?人多的地方现在待不下去,或许
到较僻静的公园里会好一点吧!」于是,他就住到了公园里,白天躲藏起来,等太阳下
山后,才偷偷出来,找一点游客扔下的食物,勉强维持生命。
这时,佛陀以神通力观察到这位丑陋的小孩,知道他受教化的因缘已经成熟,就幻化出
一个更丑的孩子,在围兜里装一些食物,来到丑陋的小孩所在的公园。
那个丑陋小孩...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能持子
从前在舍卫城里,住着一位财富圆满,名叫德卫峡玛的婆罗门;他有一位关系密切的朋
友,住在邻近的德卫夏城,名叫杰日婆罗门。
杰日婆罗门的妻子名为舍利,因此他们的小孩名为「舍利子」;德卫峡玛又称为「能持
婆罗门」,故而他的小孩名为「能持子」。舍利子和能持子从小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
同窗共读,互相鼓励帮助,很快就学会基本论典,完成学业。
舍利子又进一步学习深奥的论典和辩论,到了十六岁时,就已经打败许多的大辩论家。
后来,舍利子跟随世尊出家,成为阿罗汉,佛陀授记舍利子为智能第一。
能持子后来娶妻成家,并成为引胜国王的大臣,经常往来于宫中,做很多事。但他常常
仗恃王权,对人民征收重税,夺取人民的财物。
有一天早上,舍利子观察到教化能持子的机缘已经成熟,因而着衣持钵往能持子家走去
。当时,能持子正在指挥工人挤奶,一看到舍利子从远远的地方走来,高兴地跑上前抱
住舍利子,激动异常,对舍利子说:「久违的老同窗,今日重逢,我太高兴了,请您光
临寒舍,让我好好地供养您鲜奶。」
舍利子委婉谢绝:「老同学您有这份心就够了。我非常感谢,但您的家我是不会去的。」
「我们分别这么久了,好不容易才见面。如果您不去,我会很...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 恰嘎国王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位名叫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遣除三界轮回的痛苦,获证阿
罗汉果位,为了报答佛恩,他发愿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有一次,他观知印度南方萨弥城的众生与他有缘,而且度化的时机也已成熟,就着衣持
钵前往萨弥城化缘。果然,一到城里就有许多大施主及亲眷供养他,尊者观察他们的根
机意乐,为他们传授相应的佛法,他们有的证得圣果,有的种下如来正等觉的种子,更
多的人对三宝生起大信心。
后来,得果的弟子向尊者祈求:「尊者,您对我们有大恩德,把我们从三恶趣中解救出
来,再也不用轮回了。所以,我们诚心祈求您,希望您在有生之年,能接受萨弥城信众
的供养。」
尊者和善地说:「待在这儿也可以,但我还要饶益其它的众生。」
由于尊者广度众生的大悲心,感召各地的朝拜者从四面八方纷纷前来请益。就在这时候
,恰嘎国王率领四大军队打猎,经过此施主门前,看到人潮拥挤的景象,便问大臣:「
这个院子怎么这么多人?」
大臣说:「听说有位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在这里,所以,有很多人朝拜他。」国王听到
尊者的名字,知道他是友邦邻国国王的儿子,出家后已证得阿罗汉果位。
「哦!原来是那个人,我应该去看看他。」于是,国王便走进院...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 小驼背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家中生活非常困苦,因此连他
妻子也得出门乞讨。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但是很奇怪的是,自从怀孕那天起,她就经
常要不到饭。九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婴,不但又瘦小又丑陋,还是个驼背,父母叫他
「小驼背」。
过了几天,由于业力现前的缘故,他母亲的奶水就枯竭了,只好用其它动物的奶来喂养
,也常求不到。因为他是一个最后有者,在没有受尽业报,还没达到自己的境界以前是
不会死的。就这样,他的父母很辛苦地总算把小驼背拉拔大了。
有一天,父亲对他说:「我们家以乞食为生,本来就过得非常辛苦,你现在已经长大了
,应该离家自己去乞讨。」
于是,小驼背开始自己乞讨的生活,但因业力现前,他还是常常要不到食物,每次都是
在快要饿死时,才能勉强得到一点点能够维生的食物,不论身体或是内心,都是异常的
痛苦。
后来,他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渐渐生起信心,在征求父母的同意后,于一位比丘面前出
家、受戒。出家后,刚开始几天他与师父一起吃住,生活得还可以,但过了一阵子之后
,他的师父便要求他自己化缘。
于是小驼背就开始了一个正规比丘的生活方式,有时与僧众一起去受供,有时独自去城
里化缘...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0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 肉团饿鬼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目犍连尊者经常去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界等五道中观
察众生所受的苦难,例如:地狱中寒、热、烧、杀的苦痛;饿鬼的饥渴、燃烧的悲苦;
畜生中的互相啖食、役使的痛苦;世间人们的求不得及生、老、病、死等的苦恼,以及
天人堕落临死前的凄苦。他返回人间后,把各种苦的情形,一一告诉人们,使他们对轮
回生起厌离心,对因果道理生起信心。就这样,他经常以此方便教化众生。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到饿鬼界的大海边,看见一个像房子那么大的肉团饿鬼,身体内没
有骨头,也没有眼睛、鼻子等五官,身上长满许多铁嘴小虫,不停地咬它,它又痒又痛
,难过极了。不得已它飞到空中,身体又开始燃火,极为痛苦;若回到大海里,小虫们
又持续不断地啃咬它。就这样飞上去又落下来,一直没有间断地受苦。
目犍连尊者用自己的声闻禅定智能观察它的受报因缘,原来它曾经是迦叶佛教法下僧团
中的一位大执事,把僧众财物、生活费与修建佛塔的钱财等拿来自己享用,并送给自己
的亲戚朋友,若有余还一把火全部烧光,由于这样的因果,使它下堕成为一只肉团饿鬼。
目犍连尊者虽然了知前后因缘,但他想:「如果把这件事禀告世尊,世尊对许多眷属宣
说这只饿...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1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 肉团饿鬼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目犍连尊者经常去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界等五道中观
察众生所受的苦难,例如:地狱中寒、热、烧、杀的苦痛;饿鬼的饥渴、燃烧的悲苦;
畜生中的互相啖食、役使的痛苦;世间人们的求不得及生、老、病、死等的苦恼,以及
天人堕落临死前的凄苦。他返回人间后,把各种苦的情形,一一告诉人们,使他们对轮
回生起厌离心,对因果道理生起信心。就这样,他经常以此方便教化众生。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到饿鬼界的大海边,看见一个像房子那么大的肉团饿鬼,身体内没
有骨头,也没有眼睛、鼻子等五官,身上长满许多铁嘴小虫,不停地咬它,它又痒又痛
,难过极了。不得已它飞到空中,身体又开始燃火,极为痛苦;若回到大海里,小虫们
又持续不断地啃咬它。就这样飞上去又落下来,一直没有间断地受苦。
目犍连尊者用自己的声闻禅定智能观察它的受报因缘,原来它曾经是迦叶佛教法下僧团
中的一位大执事,把僧众财物、生活费与修建佛塔的钱财等拿来自己享用,并送给自己
的亲戚朋友,若有余还一把火全部烧光,由于这样的因果,使它下堕成为一只肉团饿鬼。
目犍连尊者虽然了知前后因缘,但他想:「如果把这件事禀告世尊,世尊对许多眷属宣
说这只饿...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1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Re: 无为和信主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ustcleven (ustcleve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无为和信主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3 22:51:44 2014, 美东)
你怎么知道祈祷不能代替禅定? 禅定的定义是什么? 非要打坐气住脉停 一念不生才叫
禅定?
执着于禅定不禅定,祷告不祷告的,没资格说禅定,着相!
请读:
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
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
相,即见如来。”
执着于东方宗教西方宗教,内修祷告啥的,好好读读金刚经第七品
金刚经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
而有差别。”
既然非法非非法,为啥妄分彼此?
金刚经 第八品 依法... 阅读全帖
n****f
发帖数: 90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罗汉道 与 罗汉果
今天看到这段经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
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
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
『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
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仔细看看这段经文,发现,佛说到阿罗汉的时候,刻意说成是《我得阿羅漢道》。
而前几个说成是《阿那含果》,《斯陀含果》等等。
这使得我联想起来以前同 WAICH
a**u
发帖数: 8107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参政与修行
☆─────────────────────────────────────☆
Yisu (yisnotme) 于 (Tue Sep 14 10:17:01 2010, 美东) 提到:
richphd, 你是修密宗的吧, 应该比较有发言权。 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看现在的达赖
喇嘛。 我以前看过他的一些文字, 说的似乎还不错。 但是他对政治的参与, 让我对
他的真实修行打了很多问号。 藏传佛教中您了解到的对他是个什么评价呢?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Tue Sep 14 17:19:35 2010, 美东) 提到:
实在抱歉,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如果您对达赖喇嘛没信心,不跟着学就行了.
密宗的大德中,各个方面都极其赞叹,而且末学也一直依止的是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
aagent (北方的挺哥) 于 (Tue Sep 14 17:35:53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回答好像和“终于...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5
杂阿含一○九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毘婆罗山七叶树林石室中。时。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
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
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寻复退转。彼尊者瞿低迦
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而复
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时。魔波旬作是念
。沙门瞿昙住王舍城毘婆罗山侧七叶树林石窟中。有弟子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
室中。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六反退转。而复还得。彼作是念。
我已六反退。而复还得。莫令我第七退转。我宁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若彼比丘以
刀自杀者。莫令自杀。出我境界去。我今当往告彼大师。尔时。波旬执琉璃柄琵琶。诣
世尊所。鼓弦说偈
大智大方便  自在大神力
得炽然弟子  而今欲取死
大牟尼当制  勿令其自杀
何闻佛世尊  正法律声闻
学其所不得  而取于命终
时。魔说此偈已。世尊说偈答言
波旬放逸种  以自事故来
坚固具足士  常住妙禅定
昼夜勤精进  不顾于性命
见三有可畏  断除彼爱欲
...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16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经》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般泥洹经》节录
《七佛灭罪经》节录
《戒德香经》节录
《楞严经》节录
《禅要经》节录
《四十二章经》节录
《罪福报应经》节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7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v1/issue.asp?article=98.98.6.20
酥油瓶与大重石
译自《相应部》42∶6; PTS IV p. 311-314
蔡奇林译
本经叙说∶婆罗门教认为可通过祭祀、祈求而令亡者超生天界;但佛陀则认为,人之往
生善趣、恶趣,端视其生时之行为(业)—造恶者如大重石,自然趣下;行善者如酥油,
自然上升。这是以「行为决定论」,而反对婆罗门教的「祭祀万能说」。
有一回,世尊住那烂陀波婆离迦的芒果林。
那时,村长阿私盘陀迦子往诣世尊。到了之后,向世尊礼拜,然后坐在一边。
渡亡超荐之问
坐在一边的村长阿私盘陀迦子,对世尊这样说∶
「大德啊!西方的婆罗门,带著水瓶,佩戴水草编成的花鬘,入水洗净,奉祀于火。他
们宣称,能令死去的亡者超升,能教示引导他们,令入天界。大德啊!世尊、应供、正
等觉者能否那样做,以令一切世人,身坏命终后,转生善趣、天界?」
「那么,村长啊!关于此事,我要问问你,你就依著自己的意思回答!」
行恶者
「村长啊!你认为如何?此处,若有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贪求、心怀瞠恚、具有...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8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9
【偿还最后的债】
佛陀将般涅盘的这一年,在毗舍离附近的橡树村 (1) 中结夏安居,安居圆满后,就顺著他来时的路,一路游行回到舍卫城的只园精舍。 「法将」舍利弗礼拜佛陀后,回到自己的茅篷。当弟子们向他礼敬而离开后,他就洒扫、敷座,洗脚后盘腿坐著,进入阿罗汉的果定中。
舍利弗依他预定的时间出定,出定之时他有了个想法∶「过去诸佛是先入涅盘,还是他的大弟子先入涅盘?」然后他发现是大弟子先入涅盘。因此,他思考著自己的生命力,发现只剩下一个星期了。
他接著思索著∶「我该在那里入涅盘呢?罗目侯罗在三十三天入灭,智者憍陈如长老在六牙湖(Chaddanta Lake) (2) 圆寂,而那里是我入灭的地方呢?」
当尊者再三思索这个问题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并且想到∶「虽然她是七位阿罗汉的母亲 (3) ,但对佛、法、僧三宝还未生起信心,不知道她有没有可以生起信心的因缘?」
在观察这个问题后,尊者发现她有现观(abhisamaya)初果的因缘,因此自问∶「要透过谁的教导,她才能够洞察真理呢?」
接著他了解到唯有自己教导母亲佛法,才能成就这件事,他进而想到∶「如果我现在还是漠不关心,人们将会说∶『舍利弗一向乐于...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度一切众生否?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21 11:50:14 2011, 美东) 提到: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度一切众生否?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21 11:50:14 2011, 美东) 提到: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26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贴扯 '大乘佛化人生' 了
贴一下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婆罗山七叶树林石室中
时。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饶益
。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时受意
解脱身作证。寻复退转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
解脱身作证。而复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毗婆罗山侧七叶树林石窟中。有弟子瞿低迦
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六反退
转。而复还得。彼作是念。我已六反退。而复还得。莫令我第七退转。我宁以刀自
杀。莫令第七退转。若彼比丘以刀自杀者。莫令自杀。出我境界去。我今当往告彼
大师
尔时。波旬执琉璃柄琵琶。诣世尊所。鼓弦说偈
大智大方便  自在大神力
得炽然弟子  而今欲取死
大牟尼当制  勿令其自杀
何闻佛世尊  正法律声闻
学其所不得  而取...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傲慢的种类?zz
相应部7相应15经/傲慢经
起源于舍卫城。
当时,有一位名叫傲慢的婆罗门住在舍卫城,他不问讯母亲,不问讯父亲,不问讯
老师,不问讯兄长。
当时,世尊被大众围绕著说法。
那时,傲慢婆罗门这么想∶
「这位沙门乔达摩被大众围绕著说法,让我去见他吧!如果沙门乔达摩对我说话,
我也将对他说话,如果沙门乔达摩不对我说话,我也将不对他说话。」
那时,傲慢婆罗门去见世尊。抵达后,默默地在一旁站立。
那时,世尊没对他说话。
那时,傲慢婆罗门[心想]∶
「这位沙门乔达摩什么也不知道。」因此,他想要再回去。
那时,世尊以心思量傲慢婆罗门心中的深思后,以偈颂对傲慢婆罗门说∶
「婆罗门!在这里,憍慢对希求者不好,婆罗门!
你以利益而来,应该使它增大。」
那时,傲慢婆罗门[心想]∶
「沙门乔达摩知道我的心。」
就在那里,他以头落在世尊的脚上,并以嘴吻世尊的脚,再以手擦拭,而报上名字∶
「乔达摩先生!我是傲慢,乔达摩先生!我是傲慢。」
那时,那群众人有未曾有之心生起∶
「实在不可思议啊,先生!实在未曾有啊,先生!这位傲慢婆罗门不问讯母亲,不
问讯父亲,不问讯老师,不问讯兄长,然而,他却对沙门乔达摩作最高的身体伏在地...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456
24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 伽梵达摩 译
御制大悲总持经咒序
朕闻观自在菩萨誓愿。入微尘国土。拯拔一切有情。离诸苦趣。故说是无量功德总
持经咒。世间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众生秉心至诚持诵。佩服此经咒者。种种恶趣。种种
苦害。咸相远离。咸得圆融。超登妙道。若此海波沾濡。下风吹触。业释障消。获是胜
果。非但耳之所闻。实目之所睹。明效大验者也。若智慧福德之士。根器深厚。坚持佩
诵。勤行不辍。又能广为演说是经咒。功德不可思议。若薄福不信者。亦心生信解。亦
得同超佛境。真实不虚。夫观世音誓愿弘深。发大悲心。以济度群生。朕君临天下。闵
众情之昏瞀堕五浊。而不知以此经咒。用是方便。觉悟提撕。俾一切庶类。皆超佛域。
又况如来化导。首重忠孝。凡忠臣孝子。能尽心以事君。竭力以事亲。所作所为。无私
智陂行。广积阴功。济人利物。又能持诵是经咒。则跬步之间即见如来。若彼不忠不孝
不知敬畏。则鬼神所录阴加谴罚。转眄之间。即成地狱。盖善恶两途。由人所趋。凡我
众庶。宜慎取舍。书此以为劝。
永乐九年六月  日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看看佛陀说了什么法
现如今,宣传各种法门的都认为自己所接触的是正法,于是乎“大慈大悲”,要让众生
分享到这些个“正法”从而可以“离苦得乐”。我想,这是大部分在这个版面和网上其
他地方宣传自己的法门的动机所在。应该说,这些人的出发点很好,是想做个善人。但
是,很可惜,大部分这样的“善人”却不愿意去读读佛的经典,不愿意去了解当年佛陀
到底讲了些什么。于是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判断标准,而以“灵验不灵验,能不能治病,
能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标准来判断是不是佛法。既然称之为佛法,却不以佛陀所
宣讲的言论为标准去判断,不是很有意思吗?
下面我贴一篇杂阿含经108经里所讲到的,佛陀说了什么法。用白话归纳总结一下,佛
陀说的佛法就是教人断欲贪,于色,于受、想、行、识断欲贪。就这么简单。欲贪不断
,不可能离苦。佛陀讲法不是为了给众生治色身的病,不是为了众生身体好,学习好,
工作好,什么都好。如果这么想佛陀,就是真的把佛法世俗化了,或者说严重点,是毁
佛,谤佛!
诚心建议那些“大慈大悲”的“大善人”们,如果真的是想学佛,是想从轮回解脱,就
扪心自问,自己宣扬的法门是不是在讲断欲贪?自己宣传法门的目的是不是也是断欲贪
?想清楚...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6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73)哥瑪達鳥──惡口罵僧 累世受報
一時,佛在舍衛城。檀香山上一隻哥瑪達鳥臨近壽終。如來正等覺具二種智慧
,遍知一切,每時每刻都在觀照眾生的苦樂,即便是波浪離開大海,佛陀對眾生的大悲
心剎那也不會離開。
釋迦世尊觀知度化哥瑪達鳥的機緣成熟,依靠它可以度化無數眾生。佛於舍衛
城剎那間來到檀香山,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以神變顯現出五百隻扎夏鳥恭敬右繞佛陀。哥
瑪達鳥也對佛陀生起歡喜心想去轉繞佛陀,還沒來得及去轉繞,即於歡喜心中去世轉生
天界。他觀知是蒙佛之恩德而生天,即來佛前恭敬供養,祈求傳法,世尊傳了相應的法
,他得到聖果返回天界。世尊把哥瑪達鳥的屍體帶到諸比丘前,為令眾等生起厭離心,
咐囑舍利子:「你觀察一下它前世以何因緣今世轉為飛鳥。」舍利子立即以聲聞智慧入
定觀知它的前一世、二世乃至聲聞眼無法觀察到的生生世世一直是鳥,卻觀不到是以何
業轉生為鳥。舍利子出定於佛前恭...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27
转自地藏论坛 http://www.bskk.com/thread-256199-1-1.html
如果我们是来这论坛修行佛法,增长福慧的,那就少论僧过吧!一山还有一山高,有些
僧人也许并没有修到圆满,我们修行人可以选择师父,但不要毁谤别的僧人,这样容易
断掉一些初学者的慧命。一切都有因果。最好的老师还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多看些经书
吧,一般好师父也只是领我们入门,古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无量重罪。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佛陀告诉天藏大梵天说:“复次大梵!若有依我而
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
;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苾芻 (比丘) 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
天、龙(八部众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功德伏藏。
如是苾芻虽非法器,而剃须发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贤圣;因见彼故,无量有情
种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 (佛) 而
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我尚不许转轮圣王,及余国王诸大臣等,依...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的墓是怎么掘的

,他非要说成生灭就是不生灭,因为自己不执着了,无分别了]
,我问的是世尊,不只包括他的色身概念,还包括他的觉悟境界。若说纯是生灭,则不
异愚痴众生;若说不是生灭,则转为常我。所以大乘说不二中道。
======================================

世尊觉悟后,到无余涅盘前,是生灭(以涅盘为所缘状况除外)。而且纯是生灭(生灭
相续的五蕴),绝无其他。和凡夫不同的是,代表世尊的这股五蕴生灭之流当中不会生
起任何贪嗔痴的烦恼心所,并且此五蕴生灭之流在此世的死心(最后一个心识)灭除之
后,则必定终止而无余涅盘。

世尊觉悟的涅盘,则不是生灭,当其以涅盘为所缘时,则无生灭,但是只要有识生起,
则必定生灭。

五蕴的相续之流和无生灭的涅盘,是世尊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存在方式,不能说世尊只是
五蕴,也不能说世尊只是涅盘,更不能说世尊是五蕴和涅盘之外的其他,在不同的条件
下,世尊表现为五蕴或者涅盘,这才是真正的非断非常的不二中道。而不是大乘的那一
套。


只要是五蕴,就必定是生灭,绝不能说五蕴是非生灭,而只要是涅盘,就必定是无生灭
。也不能说涅盘就是生灭。

而...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升天的父亲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婆罗门与妻子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位
长相端严的儿子。他们为他举行诞生仪式,也取了适合他种姓的名字,并用牛奶、酸奶
、油饼细心喂养。他像海中莲花一般很快地长大了,对世间各种学问,更是精通无碍。
这位婆罗门对佛、法、僧三宝极具信心,不但皈依佛门,受持居士戒,还常常供养佛陀
和比丘僧,世尊也亲自为他说法。过了不久,他生病了,家人不管用什么药医治都没有
效果,最后他还是过世了。婆罗门死后,立刻转生到三十三天。
他的儿子把尸体抬到灵鹫山附近的大尸陀林中,准备进行火化。
他看着父亲的遗体,心中非常的难过,一边处理尸体,一边大声哭喊着:「爸爸,我的
爸爸!」由于伤心过度,精神失去正常,此后他便四处流浪,边哭边喊:「爸爸,我的
爸爸啊!」样子十分可怜。
他的父亲转生到三十三天后,就照天人的规矩作三种观察:一、观察自己从哪个地方来
?二、以后会到哪个地方去?三、是以什么样的因缘来到这里?他作了这三种观察,知
道自己是从人道来,由于皈依了佛陀,亲自听佛陀说法,才能转生三十三天的。这时,
他深深觉得佛陀对他的恩德很大,为了报答佛恩,他决定在天还没黑之前拜见世尊。于
...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百业经故事:丑陋的小孩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他的
妻子怀孕了,却生下一个非常丑陋的孩子。夫妻二人为此非常烦恼,施主抱怨:「我们
前世不知造了什么业,生出这么丑的小孩?不如丢出去喂狗算了。」
妻子阻止丈夫:「不可以,如果我们杀了人,将来会下地狱的。不如秘密养着他,等他
能够独立生活后,再把他赶出家门吧!」因为这孩子长得很丑陋,所以就叫他「丑陋的
小孩」。
孩子长大以后,果然就被施主夫妇赶出家门。他四处流浪,过着到处乞讨的生活。无论
到了哪个城市,都因为长相太丑,看上去很可怕,而被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拳打脚踢,或
捏耳朵、打耳光,或丢牛粪、石头,乃至用木棒打他,还一边追打一边叫:「魔鬼来了
,魔鬼来了!」
「不知道自己以前造了什么恶业,现在才会这么痛苦?人多的地方现在待不下去,或许
到较僻静的公园里会好一点吧!」于是,他就住到了公园里,白天躲藏起来,等太阳下
山后,才偷偷出来,找一点游客扔下的食物,勉强维持生命。
这时,佛陀以神通力观察到这位丑陋的小孩,知道他受教化的因缘已经成熟,就幻化出
一个更丑的孩子,在围兜里装一些食物,来到丑陋的小孩所在的公园。
那个丑陋小孩...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1
恭敬錄自《百業經》 索達吉堪布 口譯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503
(112)野蛮人——蒙佛两度 今得涅槃
一时,佛在舍卫城。舍卫城与王舍城之间的大森林中有五百野蛮人杀害了许多行
人,人们都不敢路过此地。胜光国王的眷属和商人们路过此处发现此恶行,立即禀告萨
迦国王。国王令太子率四大军队将此五百人全部擒获,处以极刑。
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具有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众生的苦乐,即便
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知五百野蛮人被调化的
机缘已成熟,刹那间从祗陀园来到王舍城。国王远见世尊,趋前于世尊足下恭敬顶礼启
问:“世尊,欲往何处?”世尊告曰:“特意来此劝你不要杀五百野蛮人。”萨迦国王
说:“如果他们出家,可以免其死罪,否则不能释放。”世尊慈悲开许,把五百人带回
祗陀园剃度授近圆戒,并传授教言,五百人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
时诸比丘赞曰:“世尊不仅解救他们的命难,而且使他们得证圣果!”世尊告曰:
“不仅今世我解救他们,以前也曾救过他们,令其得到四禅五通。昔日布得...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能持子
从前在舍卫城里,住着一位财富圆满,名叫德卫峡玛的婆罗门;他有一位关系密切的朋
友,住在邻近的德卫夏城,名叫杰日婆罗门。
杰日婆罗门的妻子名为舍利,因此他们的小孩名为「舍利子」;德卫峡玛又称为「能持
婆罗门」,故而他的小孩名为「能持子」。舍利子和能持子从小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
同窗共读,互相鼓励帮助,很快就学会基本论典,完成学业。
舍利子又进一步学习深奥的论典和辩论,到了十六岁时,就已经打败许多的大辩论家。
后来,舍利子跟随世尊出家,成为阿罗汉,佛陀授记舍利子为智能第一。
能持子后来娶妻成家,并成为引胜国王的大臣,经常往来于宫中,做很多事。但他常常
仗恃王权,对人民征收重税,夺取人民的财物。
有一天早上,舍利子观察到教化能持子的机缘已经成熟,因而着衣持钵往能持子家走去
。当时,能持子正在指挥工人挤奶,一看到舍利子从远远的地方走来,高兴地跑上前抱
住舍利子,激动异常,对舍利子说:「久违的老同窗,今日重逢,我太高兴了,请您光
临寒舍,让我好好地供养您鲜奶。」
舍利子委婉谢绝:「老同学您有这份心就够了。我非常感谢,但您的家我是不会去的。」
「我们分别这么久了,好不容易才见面。如果您不去,我会很...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恰嘎国王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位名叫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遣除三界轮回的痛苦,获证阿
罗汉果位,为了报答佛恩,他发愿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有一次,他观知印度南方萨弥城的众生与他有缘,而且度化的时机也已成熟,就着衣持
钵前往萨弥城化缘。果然,一到城里就有许多大施主及亲眷供养他,尊者观察他们的根
机意乐,为他们传授相应的佛法,他们有的证得圣果,有的种下如来正等觉的种子,更
多的人对三宝生起大信心。
后来,得果的弟子向尊者祈求:「尊者,您对我们有大恩德,把我们从三恶趣中解救出
来,再也不用轮回了。所以,我们诚心祈求您,希望您在有生之年,能接受萨弥城信众
的供养。」
尊者和善地说:「待在这儿也可以,但我还要饶益其它的众生。」
由于尊者广度众生的大悲心,感召各地的朝拜者从四面八方纷纷前来请益。就在这时候
,恰嘎国王率领四大军队打猎,经过此施主门前,看到人潮拥挤的景象,便问大臣:「
这个院子怎么这么多人?」
大臣说:「听说有位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在这里,所以,有很多人朝拜他。」国王听到
尊者的名字,知道他是友邦邻国国王的儿子,出家后已证得阿罗汉果位。
「哦!原来是那个人,我应该去看看他。」于是,国王便走进院...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小驼背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家中生活非常困苦,因此连他
妻子也得出门乞讨。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但是很奇怪的是,自从怀孕那天起,她就经
常要不到饭。九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婴,不但又瘦小又丑陋,还是个驼背,父母叫他
「小驼背」。
过了几天,由于业力现前的缘故,他母亲的奶水就枯竭了,只好用其它动物的奶来喂养
,也常求不到。因为他是一个最后有者,在没有受尽业报,还没达到自己的境界以前是
不会死的。就这样,他的父母很辛苦地总算把小驼背拉拔大了。
有一天,父亲对他说:「我们家以乞食为生,本来就过得非常辛苦,你现在已经长大了
,应该离家自己去乞讨。」
于是,小驼背开始自己乞讨的生活,但因业力现前,他还是常常要不到食物,每次都是
在快要饿死时,才能勉强得到一点点能够维生的食物,不论身体或是内心,都是异常的
痛苦。
后来,他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渐渐生起信心,在征求父母的同意后,于一位比丘面前出
家、受戒。出家后,刚开始几天他与师父一起吃住,生活得还可以,但过了一阵子之后
,他的师父便要求他自己化缘。
于是小驼背就开始了一个正规比丘的生活方式,有时与僧众一起去受供,有时独自去城
里化缘...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肉团饿鬼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目犍连尊者经常去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界等五道中观
察众生所受的苦难,例如:地狱中寒、热、烧、杀的苦痛;饿鬼的饥渴、燃烧的悲苦;
畜生中的互相啖食、役使的痛苦;世间人们的求不得及生、老、病、死等的苦恼,以及
天人堕落临死前的凄苦。他返回人间后,把各种苦的情形,一一告诉人们,使他们对轮
回生起厌离心,对因果道理生起信心。就这样,他经常以此方便教化众生。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到饿鬼界的大海边,看见一个像房子那么大的肉团饿鬼,身体内没
有骨头,也没有眼睛、鼻子等五官,身上长满许多铁嘴小虫,不停地咬它,它又痒又痛
,难过极了。不得已它飞到空中,身体又开始燃火,极为痛苦;若回到大海里,小虫们
又持续不断地啃咬它。就这样飞上去又落下来,一直没有间断地受苦。
目犍连尊者用自己的声闻禅定智能观察它的受报因缘,原来它曾经是迦叶佛教法下僧团
中的一位大执事,把僧众财物、生活费与修建佛塔的钱财等拿来自己享用,并送给自己
的亲戚朋友,若有余还一把火全部烧光,由于这样的因果,使它下堕成为一只肉团饿鬼。
目犍连尊者虽然了知前后因缘,但他想:「如果把这件事禀告世尊,世尊对许多眷属宣
说这只饿...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吃素的是与非 -- 从信法师
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佛同年,是堂兄弟,从小一起受宫廷教育,读书,游戏,争逐异性
玩伴,恩怨牢牢记挂在提婆达多的心上,随着岁月一起增长。当释迦牟尼佛舍弃世间荣
华富贵,并未减损提婆达多心头恨,释迦牟尼佛成佛回到本生地,提婆达多不得不也企
图成佛,出家学佛别有用心,及至色身衰老,眼看永无超越佛陀之可能时,设计杀佛以
用取代佛陀的地位。不想,害佛未遂,此事震惊一切人天,暴露出提婆达多的丑陋,恶
名昭彰几乎没有人不知。在极端恶劣的处境中,提婆达多仍然挖空心思,一心想要破僧
灭法,由于大多数人不能辨别法非法义非义,竟致提婆达多得逐心愿,提倡素食以竟灭
佛。
提婆达多恶名昭彰几无害佛之可能,但他利用宗教信仰来灭佛,其高明处,直到如今我
们还未察觉,还不知为什么提倡素食竟能灭佛。
四分律大正二二册五九四页上:
时提婆达即往伴比丘所语言:
我等今可共破彼僧轮,我等死后可得名称言:沙门瞿昙有大神力智慧无碍,而提婆达能
破彼僧轮。
时提婆达伴,名三闻达多,智慧高才即报言:沙门瞿昙有大神力,及其弟子徒众亦复如
是,我等何能得破彼僧轮?
提婆达言:如来常称说头陀少欲知足乐出离者,我今有五法亦是头陀胜法少欲知足乐...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112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为和信主 (转载)

你怎么知道祈祷不能代替禅定? 禅定的定义是什么? 非要打坐气住脉停 一念不生才叫
禅定?
执着于禅定不禅定,祷告不祷告的,没资格说禅定,着相!
请读:
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
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
相,即见如来。”
执着于东方宗教西方宗教,内修祷告啥的,好好读读金刚经第七品
金刚经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
而有差别。”
既然非法非非法,为啥妄分彼此?
金刚经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
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
诸佛,及诸佛阿...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妙法莲华经 简介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解答。您并没有明白这段经文的意思。
“自谓已得阿罗汉”的意思是并没有证得阿罗汉果,所以才说他们是“增上慢人”。
《金刚经》中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解释的很清楚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
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
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
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
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
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
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
。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
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P******n
发帖数: 329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妙法莲华经 简介
不清楚来历,却说“确有初果阿罗汉这个说法”?
佛法的最终目的是成佛,这个说法有来历吗?
阿罗汉与佛的区别,在阿含经里写得清清楚楚,可不是什么有没有救助大众的菩提心,
而是佛对四圣谛八正道是自觉自悟的,而阿罗汉声闻弟子是佛教导后才知道的。而且他
们所证的解脱是没有差别的。请看中阿含经145经里的一段:
梵志瞿默目揵连即问曰。阿难。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
脱。此三解脱有何差别。有何胜如。
尊者阿难答曰。目揵连。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
三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
以及杂阿含经7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比丘于色厌.离欲.灭.不起
.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解脱。
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如是受.想.行
.识。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比丘。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
差别。
比丘白佛。如来为法根.为法眼.为法依。唯愿世尊为诸比丘广说此义。诸比丘闻已。
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40
打个比方,如果你读阿含经,佛经常会有下面一段对话,很多人经过这段对话就法眼净
了,而我们却不能,为什么呢?
色是常耶。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世尊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世尊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问。色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非色。非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c***h
发帖数: 2262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依目前所知较可靠是佛陀所说的经典的记载,如下。
你可以问一下网友,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也许很多人与我观点相同或相似 : )
相应部22相应58经/遍正觉者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
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
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受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
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受的厌、……(中略)被称为『慧
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想的……对行的……经由对识的厌、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谢谢你为我查找!
恩,我理解了。
五石兄,你看,按照这里的说法,不用到最后一层才是解脱的,倒数第二层也是解脱的
。最后一层,是道。

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那样的话,比丘们!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是未生起道的创始者;未出生道的生产者;未
宣说道的宣说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又,比丘们![其]弟子现在
住于道的随行,以后为具备者。
比丘们!对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这是高下,这是不同,这是差
别。」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依目前所知较可靠是佛陀所说的经典的记载,如下。
你可以问一下网友,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也许很多人与我观点相同或相似 : )
相应部22相应58经/遍正觉者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
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
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受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
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受的厌、……(中略)被称为『慧
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想的……对行的……经由对识的厌、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谢谢你为我查找!
恩,我理解了。
五石兄,你看,按照这里的说法,不用到最后一层才是解脱的,倒数第二层也是解脱的
。最后一层,是道。

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那样的话,比丘们!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是未生起道的创始者;未出生道的生产者;未
宣说道的宣说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又,比丘们![其]弟子现在
住于道的随行,以后为具备者。
比丘们!对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这是高下,这是不同,这是差
别。」
==========================================================...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5
中观金鑑(自序)
孫正德老師著
佛法中观之立论乃至中道之履践,皆是真实可证、务实可行而有其不可攻破、不可
毁坏、常不变异之真实理為根基。此真实理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皆常常时、恆恆时,
法性安住、法住法界,而有其法尔如是、永不颠倒之理成就性与如成就性。真实法性如
是安住於法界,在在处处所呈现者皆是其无二之实性,有二者则非实性,有二者则落於
两边之一边,或具足两边而不涉中道;若不能处中而含摄两边,并且不落於一边者,即
非实性。意即具有实性之法性,方能处中而含摄两边,不餘一法而不堕一法,才是中观
立论之依据,才是中道履践之行跡,才是佛於经中所说之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
道跡。
所谓二法者,例如:常、无常,生死、涅槃,有、无;或如空、有,我、无我等等
,皆是二法,凡是因缘所生法皆是落於二法中者,不涉中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皆是因缘所生法,皆不是能够含摄二法而不落於一边者。例如色受
想行识五蕴,是无常之法、是生死之法、是世俗之有、无真实我之法。因為,五蕴是因
缘所生念念生灭变异故為无常法,五蕴乃本无今有而有生相与死灭相故為生死法,五蕴
乃三界中之有法故...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问“恒顺众生”怎么理解?
《摩诃摩耶经》记载:
尔时世尊澡浴讫已,向诸比丘而说偈言:
譬如行恶道,登涉长忧怖,
若到平坦处,安隐无愁患,
生死险隘路,众生恒恐怖,
唯有涅槃道,行者获安隐,
我今欲至彼,功德常乐处。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与阿难俱至王舍城,为众比丘广说诸法;渐次到巴连弗邑,为
诸人民、长者、居士及梵志等广说诸法;渐次复到毗耶离城,为众离车及奈女等广演诸
法。
尔时世尊举身疾生,处处皆痛,即便顾语尊者阿难:“我于今者身体皆痛,唯欲舍
此朽故之身。阿难当知,若比丘、比丘尼得四神足,则能住寿一劫在世,若减一劫,况
复如来,所欲自在。”
是时阿难,魔所蔽故,默然无答。乃至再三,亦皆默然。
尔时世尊语阿难言:“汝今可往别一树下,专精思惟,正观诸法。”
时魔波旬,即来佛所,稽首礼足,而白佛言:“我于往昔劝请世尊入于涅槃,于时
世尊而答我言:我诸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未具足故,所以未应入于涅槃
。世尊今者诸四部众皆悉具足,所度已毕,唯愿善逝,速入涅槃。”
尔时世尊即答魔言:“善哉波旬,当知如来却后三月入于涅槃。”
时魔波旬见佛许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顶礼佛足,还归天宫。
尔时如来既许天魔,却后三月当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轉】]當佛教遇見耆那教
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 (p179-207): (民國95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當佛教遇見耆那教
──初期佛教聖典中的宗教競爭與詮釋效應
呂凱文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p. 179
提要
與佛教同屬於新興宗教思潮的沙門陣營的耆那教,不僅是佛教初興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
之一,同樣也為佛教傳統建構中的宗教制度發展等帶來刺激與滋養。雖然彼此教義有差
異,但是由於雙方實際興起與發展的時代重疊,宗教術語亦甚為接近,在宗教文化共構
處甚多的情形下,學界戲稱兩者為「姊妹教」。礙於彼此宗教競爭,佛教看待耆那教的
態度與耆那教理解自身宗教傳統的心態不同,從而「佛教聖典中的耆那教」與「耆那教
聖典中的耆那教」之間的兩種形象存有差異。若是如此,初期佛教聖典所見的宗教競爭
暨隨之引發的詮釋效應等諸問題,值得注意。
本文擬就前述問題進行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业的报偿与转变
“业”是学佛人熟悉的一个名词,像常听人道“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或者
遇到一个学法一直不得力,就会想著自己业障深重等等。但究竟什么是业?佛教认为一
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出生成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
,哪一道的有情?拥有怎么样的色身?以及身体健康衰弱、美丽丑陋、寿命长短等的正
报;乃至于拥有的财物或者是富足,他的眷属是不是亲睦,以及生存环境是清净的还是
垢秽的这些的依报;这种种的苦乐果报都是由业所感生的。所谓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
苦报。民间也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开示:【阎
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大宝积经
》卷96)众生之所以下堕到地狱中,受到极为悲惨的苦痛,都是因为自己过去造作了极
为重大的恶业;阎王也不过就是统计这个下堕地狱的罪人一生所造恶业重轻多寡,依著
因果律则,判定他所该受的惩罚;一切都是自己行为招感的业报,没有人能故意入罪于
他,也没有人能代他受罪;这就是佛教所主张的法界必然的业报法则。
在这法则中,业不但是众生受生取得色身的因缘,而万事万物也都从业因而生。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首先声明,我一直以来对索达吉堪布是很尊敬的,以为索达吉堪布是一位了不起
的真正的大法师。
尊敬的索达吉堪布在与济群法师探讨关于双修的问题时,为了证明双修的正
当,而提出许多论据,认为佛陀即使是在显教中也曾开许双修,或者说开许淫欲。
文章节选如下:
【 《律藏》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公桉:
有一阿罗汉名为色迦桑目,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法而得阿罗汉果。在其
显现为得果比丘尼时,未生怨王与她行邪淫,但因她早已断除了贪欲之心,故在整个过
程中未有丝毫出自个体贪心指使下的乐受。释迦牟尼佛后来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
未生真实贪心之缘故,所以并不能将其行为判定为破戒。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
《律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已断除了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淫,但释迦牟
尼佛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指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故。这个出家人还仅仅只是
断除了欲界贪欲,但佛陀亦对他的行为作了开许。
大乘经典中再次对未被贪心所摄的所谓破戒之淫行作了相应开许,这方面的一个最
典型的例子来自佛祖释迦牟尼佛。
据一些大乘经论记载,释迦牟尼佛有一世曾转生为婆罗门子星宿,他...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