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世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千多年前的一场吐蕃僧争
由于应成派中观自月称以来之传承者,皆把识蕴中生灭性之意识心当作是不生不
灭之中道心,因此于穿凿附会大乘般若无分别智时,仅能以不离意识心分位差别之分别
相貌,而高谈引发无分别智或者悟入无分别。声称莲花戒于八世纪时,在西藏与中国禅
宗住持和尚对于所悟之空性兴起争辩,以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之意识心为宗旨的无分别
、蕴处界空相法,摧破中国禅宗和尚所主张禅宗所悟菩提心如来藏之无分别。今姑且不
论当时事件发生之确切性,纯粹就法义上是否符合世尊之圣教为准则,来检验莲花戒是
否真的摧破了中国禅宗所悟之无分别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兹举示记载于《顿
悟大乘正理决》中双方之若干往来问答,作为解析判别之根据: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
皆云
,离一切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顿悟大乘正理决》是巴黎国立图书馆第4646号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注3),其所记
载者,乃是八世纪时中国僧人释摩诃衍与印度僧人莲花戒,双方在西藏拉萨对于禅观之
来往问答质难;由法国戴密微先生加以注解,取名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法论者,非是诤论
多识喇嘛说:【对藏传佛教的各派教主、善知识,进行大肆的诬蔑攻击,造谣诬蔑
和歪曲密宗教义,说“密教非佛教,是魔教”,说密续都是“上师们伪造”,说藏传佛
教是“印度外道性力派”和“无因论”“应成中观派”“邪教”相结合的产物;说藏传
佛教的僧人中“没有一个守持净戒的人”;甚至将打击的范围扩大到了和藏传佛教有关
系和无关系的一切佛教教派、一切教派中的有影响的高僧大德;指名道姓进行诬蔑攻击
……。此人就像一条患狂犬症的丧家之犬,疯狂的乱叫,乱咬人。一个小小的无名小道
、三流气功师、佛教法盲,竟敢如此猖狂,无法无天,称王称霸,公然与亿万人民的信
仰——佛教作对,疯狗咬人似地诬蔑攻击印、藏、汉佛教历代众多教主和高僧大德、善
知识。我不知道谁给了他这样的权力?我藏传佛教视师如佛,各教派历代祖师的尊严神
圣不可侮辱!p.43我藏民族的神圣宗教不可侮辱!亿万人民的神圣信仰不可侵犯!】(
《破论》p.211~p.212)
略评: 平实导师针对藏密喇嘛教—藏传佛教—乃是公开举证说明,并且列出藏传
佛教祖师书中的说法,是有根据而且是从法义上辨正,并非多识喇嘛所说无根据而作事
相上的攻击。时值末法,“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基本教理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请问:什么是佛法呢?佛法的内涵是什么呢?各
位菩萨,您是不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的确!如您所想的一样,佛法太浩瀚、太
广大了,真的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我们来举述一段文字,请您仔细听听看这样
的说法,是不是佛法的真实道理呢?
譬如北投有一位非常知名的大禅师,他是这样说的:
“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
个缘生的道理。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
象。比如说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文章,能够到达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
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看来简单,实际上则是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
,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
、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
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的举例,尚且是粗浅而且是明显的,如
果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
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们这个时代的共业
大家知道,根据佛的教导,现在是末法时期,是一个鱼目混珠的时代。大部分的众
生呢,对于佛法的错解非常深!将错误的佛法当作是正确的,而把正确的佛法又当作是
错误的。所以,只有很少比例的佛弟子,他依照著过去生所累积的福德善缘,能够真正
值遇 佛所教授正确的三乘佛法,并且能够得到实证,也就是断结而证果。绝大部分号
称自己在学佛的人,在这样一个末法时代,因为到处都是错悟的善知识在传播错误的知
见,所以大部分的众生呢,都只能够在佛法的外门上修行,学习著似是而非的佛法。这
样的一个情况,并不能够责怪现在的学佛人。
在《大方等大集经》第五十五卷中 佛说到:“导师告彼言,正法我灭后,具满五
百年,坚固住解脱;五百年禅诵,五百造塔寺,至后五百年,坚住于鬪诤。”(《大方
等大集经》卷五十五)
也就是 佛已经预记了说:“当我灭度后,我所传下来的正法,在头五百年中,大
部分的众生因缘好,所以正法可以坚住不坏,而众生得住于解脱;然而,接下来的第二
个五百年,大部分的众生就只能学习禅修、读诵经典,能够证得真实解脱的人就少了;
而再接下来的五百年呢,大部分的众生就只能修修福德,建造塔庙、佛寺等等,累积一
些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基本教理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请问:什么是佛法呢?佛法的内涵是什么呢?各位
菩萨,您是不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的确!如您所想的一样,佛法太浩瀚、太广
大了,真的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我们来举述一段文字,请您仔细听听看这样的
说法,是不是佛法的真实道理呢?
有一位非常知名的大禅师,他是这样说的:
“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
个缘生的道理。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
象。比如说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文章,能够到达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
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看来简单,实际上则是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
,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
、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
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的举例,尚且是粗浅而且是明显的,如
果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
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 嘎希美女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鹿野苑是由梵施国王所执政的。梵施国王在位期间,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梵施国王如理如法地统治,人
民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
不久,王妃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宫廷内外为她举行一场隆重的
贺生仪式,取名的时候,因为王家的种姓是「嘎希」,而这女孩又天生丽质,秀美非凡
,故取名为「嘎希美女」。国王请了八位姨母照顾她,每天悉心呵护抚养。嘎希美女不
只是美丽,而且聪明非凡;在名师的指导之下,她自幼便通晓各种文武、理数、经史、
诗赋等学问,并且研究佛法,对释迦牟尼佛有无比的信心,常以父母之力供养三宝。
长大后的嘎希美女,贞懿贤淑,秀丽庄严,国色天姿,堪称「世间第一」,以至于附近
六国的国王无不处心积虑地想把她占为己有。他们各自派信使到鹿野苑梵施国王处,表
明希望能联亲,迎娶他的女儿。
梵施国王了解六国的要求后,内心很是不安,心想:「我仅有一个女儿,如果只答应其
中一位,其余五国必定怀恨在心,若是掀起战争,将危害到全国臣民。」因此,不敢答
应任何一位国王。六位国王都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悦,各自统帅四大军队进军鹿野苑,准
备抢人。
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佛菩萨的故事丨文殊菩萨】
古往今来,
许许多多的佛菩萨曾在轮回中精进修行,
从众生烦恼中解脱成就,证悟菩提。
他们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也是我们修行路上的榜样。

很久以前,在天界上有很多天人想要修道,可惜他们都想投机取巧。由于彼此互相影响
,导致每个人都畏惧佛道的艰难,不愿努力修行菩萨道,甚至还说:
“这么努力学菩萨道做什么?不如学阿罗汉或辟支佛的修行悟道直入涅槃!”
文殊师利菩萨知道了,心想:这些天人其实都是能成就菩萨圣道的,不过因为怕苦而想
退缩。我得想法子教化他们,让他们坚定修行的意志才行。
想到这里,文殊菩萨变成一个迦罗越行者,端著满满的一钵百味饭,前往世尊说法的梵
天。
他来到佛陀面前,恭敬的将一钵百味饭献给佛陀,并合掌恭敬的对佛陀说:“世尊,应
当为此报答您的恩德了。”
“这是什么意思?”站在一旁的舍利弗尊者好奇的问。
“你就在旁边看看吧!”佛陀说完便从梵天上把钵往下一扔,装著满满百味饭的钵飘过
诸佛的国土,飘得好远好远,一直飘到一个叫做汇阿沙的佛土才停住。
汇阿沙佛土的佛叫做光明王如来,他的侍者看到一只钵停在空中,惊讶的问道:
“慈悲的光明王佛,这是怎么回事?”
光明王佛回答说:“这个钵是从梵天...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为何有死亡与苦难?
佛陀与大梵天的对话 《大悲经-梵天品》
http://hi.baidu.com/fodizi/blog/item/244f26241b78812ad40742df.html
世尊涅盘之夜,为了能再见到世尊的面,三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来
到人间,到了佛所顶礼后对佛说道:“希望世尊教我如何修行?云何而住。”
世尊即问大梵天王:“梵天,你是否曾经说过我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主
人,一切众生都不如我,我胜过一切众生。天下万物和众生都是我创造作的,都是我化
现的吗?”
大梵天王回答说:“是。世尊。我是这么说的。”
世尊又反问道:“梵天,你又是谁创造的呢?又是谁变现的呢?”
梵天默然无语,回答不上来。
世尊又问道:“当那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被劫火焚烧,一片火海。这也
是你创作的吗?也是你化现的吗?”
梵天回答说:“世尊。这不是我创作的,也不是我化现的”。
佛又言道:“梵天
a**u
发帖数: 8107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To Runsun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Tue Jan 27 18:28:27 2009) 提到:
请你仔细读一下这段《金刚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
、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
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
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
r******6
发帖数: 4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杂阿含1197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尸那竭国力士生地坚固双树林。尔时、世尊临般涅槃,告尊
者阿难:‘汝于坚固双树间,敷绳床,北首,如来今日中夜,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
时尊者阿难奉世尊教,于双坚固树间,为世尊敷绳床,北首已,还世尊所,稽首礼足,
白言:‘世尊!已为如来于双坚固树间,敷绳床,令北首’。于是世尊往就绳床,右胁
着地,北首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尔时、世尊即于中夜,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
般涅槃已,双坚固树寻即生花,周匝垂下,供养世尊。时有异比丘即说偈言:
‘善好坚固树,枝条垂礼佛,妙花以供养,大师般涅槃’。
寻时释提桓因说偈:‘一切行无常,斯皆生灭法,虽生寻以灭,斯寂灭为乐’。
寻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次复说偈言:‘世间一切生,立者皆当舍,如是圣大师,世
间无有比,逮得如来力,普为世间眼,终归会磨灭,入无余涅槃’。
==============
释迦摩尼佛竟然只在死时入无余涅槃,按照你waichi的邪理,释迦摩尼佛也比你waichi
的无余涅槃差多了,你waichi有身体存在都还可以入无余涅槃,释迦摩尼佛却不行,你
比释迦摩尼佛还牛。
p*****n
发帖数: 141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申恕林经
杂阿含40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国人间游行,王舍城波罗利弗是中间竹林聚落,大王于中作福德舍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于中止宿。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行,共至申恕林。」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到申恕林,坐树下。
尔时,世尊手把树叶,告诸比丘:
「此手中叶为多耶?大林树叶为多?」
比丘白佛:
「世尊手中树叶甚少,彼大林中树叶无量百千亿万倍,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
「如是,诸比丘!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定说者,如手中树叶,所以者何?彼
法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向于涅盘。
如大林树叶,如我成等正觉,自知正法所不说者,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义
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明慧正觉、正向涅盘故。
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相应部56相应31经/申恕林经(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住在拘睒弥城申恕林中。
那时,世尊以手取少量的申恕树叶,然后召唤比丘们: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我的手所取少量的申恕树叶,与那些在申恕林上的[树叶]
,哪个较多?」
「大德!世尊以手所取少量的申恕树叶少,而那些
r****n
发帖数: 8253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戏说禅宗拈花微笑
http://dama.oba.org.tw/i.htm
曾银湖
9.1拈花一笑(指月錄卷1)
靈山會上。
世尊:(拈花示眾)
眾人:(默然)
迦葉:(破顏微笑)
世尊:「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
摩訶迦葉。」

9.1a拈香一哭
乙:「各位好!我是公元2002年間的台灣居士某乙,我跨越時空來為你們的罪業拈香一
哭。」
眾:「我們有什麼罪業?」
乙:「謗佛、謗法、謗僧。」
眾:「何處謗佛?」
乙:「你們宣稱世尊拈花示眾,乃是誣謗世尊在大眾面前公然破壞自己所制訂的戒律—
不伐斷任何草木。世尊是絕對不可能拈斷花木的,更不要說是公然破戒以示眾了。」
眾:「有這條戒律嗎?」
乙:「何不自行翻查律典中的比丘戒條?」
眾:「拈一枝花就說是謗佛,未免太小題大作了吧!」
乙:「還有更嚴重的,你們宣稱世尊另有『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乃是誣
謗世尊另外留了一手(不立文字),私傳給外道(教外別傳),讓世人懷疑世尊另有獨
特的玄秘法門,而不肯腳踏實地地修習正法律。因此,犯下了謗法的重罪。」
a*******g
发帖数: 867
13
觉悟之路首页>>汉译南传大藏经>>Sutta Pitaka 经藏>>中部 Majjhima-nikaya 1-10
http://www.dhamma.org.cn/books/Tipitaka/Sutta-Pitaka/1201_Majjhima_nikaya_1_10.htm
中部 Majjhima-nikaya 1-10
第一  根本法门经
北传 中阿一0六、想经(大正藏一、五九六页。)乐想经(大正藏一、八五一页。)本
经,如其名,说一切法之根本法门,因为凡夫最初不熟知一切法,对一切法,抱种种之
悦乐想。解脱之阿罗汉,熟知一切法,有灭尽贪、嗔、痴故,而无患这些事。又如来知
喜是苦之根本,灭一切渴爱而成正觉者。
中部经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初品 根本法门品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郁伽罗村幸福林沙罗王树下。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
”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一切法之根本法
门。谛听!善思念之!今将说之。”“愿乐欲闻!”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曰:
“诸比丘!世间上无闻之凡夫,不承认诸圣者1,不熟知圣
Y**u
发帖数: 5466
14
白话大般涅槃经卷第五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不肖弟子释净胜白话译
如来性品第四之二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是义不然。何以故。
诸佛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譬如幻主机关木人。人虽睹见屈伸俯仰。莫知其内而使之
然。佛法不尔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云何当言诸佛世尊有秘密藏。
这时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我并不赞同。因为
诸佛世尊只有密语却没有密藏。比如机器人,普通人虽然看见他能作出屈伸俯仰等等动
作,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内部的构造能让他们动作。佛法不是如此,佛法能令众生都能
知见。怎么能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呢?
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实无秘密之藏。何以故。如秋
满月处空显露。清净无翳人皆睹见。如来之言亦复如是。开发显露清净无翳。愚人不解
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
佛赞叹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如你所说,如来确实没有秘密之藏。为什
么呢?比如秋天的满月悬在空中,眼睛健康的人都能看到。如来之言也是如此。开发显
露,清净无翳。愚蠢的人因为不能理解就认为是秘藏,聪明人能
a*******g
发帖数: 867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玩小游戏发包子了
这也太容易了吧,一开始被误导了。金刚经再贴长一些就好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
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
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
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
a**u
发帖数: 8107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如真有我
☆─────────────────────────────────────☆
robbin (robbin) 于 (Fri Oct 8 02:07:33 2010,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3:26 2010, 美东) 提到:
歪魔扯了一大堆,表面说的无我,可实际说的却正是佛陀破斥的那个恒常主宰的神我之见。
此处这个最究竟本体的自性,万法生起的根本因,就是一个明明显显的“神我”。
佛法的核心:缘起、无常、苦,在老歪那里都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整天念叨那个心向心
行,为什么呢?
那个表面想着自由,实际想着做大神的vensufire也难怪会被老歪搞得晕晕乎乎。。。
不过这迷魂汤,robbin倒是喝得挺过瘾,到现在还对歪魔单相思,可怜可悲。。。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4:59 2010, 美东) 提...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17
在此娑婆世界修行要达到不退转(阿惟越致)很难,但是极乐世界即使下品下生的也是
阿惟越致。实在是难信之法。龙树菩萨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方
便在于,用极致的环境帮助我们修行。用圣境(六尘说法等)熏染我们的心,就像我们
去了一个风景极美的地方,可以忘掉俗世的烦恼类似。
南无阿弥陀佛!
易行品
                         龙树菩萨 造
【初、序说】
〔一、举难请易〕
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
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
若堕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是名菩萨死 则失一切利
若堕于地狱 不生如是畏 若堕二乘地 则为大怖畏
堕于地狱中 毕竟得至佛 若堕二乘地 毕竟遮佛道
佛自于经中 解说如是事 如人贪寿者 斩首则大畏
菩萨亦如是 若于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应生大怖畏」
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
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
,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8
唯识经典佛陀所说的【常】与【无常】
《入楞伽经》卷7 :
「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
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
经典原文,有兴趣的朋友请花点时间阅读,应该不会有困难
以下恭录 :
《大般涅槃经》卷10:「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
《瑜伽师地论》卷52:「无常性相:本无今有、有已还无所显。本无今有,是名为生
;有已还无,是名为灭。」
凡是本来没有后来出生了,或者是本来有后来坏灭了,都名之为【无常】;有生则必
定有灭,唯有本来就在的,从来都没有出生过的,才是永远不灭的,不生不灭才能称之
为【常】。
《大方等大集经》卷2:「如实智者,知一切法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出时、灭时,
无所系属;从缘而出,从缘而灭;以是义故名之为道。断是道故名为菩提,凡夫众生不
知如是真实道故,如来于此而起大悲,宣说正法为令知故。」
三界中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灭之法,所以都称之为无常之法,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例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度一切众生否?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立守门者聪明黠\\慧,善能筹量,外有人来,应入者听入,不应入者不听,周匝遶城,求第二门都不可得,都无猫狸出入之处,况第二门!彼守门者都不觉悟入者、出者,然彼士夫知一切人唯从此门若出、若入,更无余...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度一切众生否?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立守门者聪明黠\慧,善能筹量,外有人来,应入者听入,不应入者不听,周匝遶城,求第二门都不可得,都无猫狸出入之处,况第二门!彼守门者都不觉悟入者、出者,然彼士夫知一切人唯从此门若出、若入,更无余处...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1
杂阿含906经言∶「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然,如来正法于此则没」。对应经文也说∶相似正法出,正法没。不是佛法的,说成佛法;是佛法的,反而说成不了义、小乘。相似佛法说的热火朝天,佛陀正法则在此消失。经文说的多传神。
佛弟子若敬重于法,当善分别正法与相似正法。恭敬正法,而不支持相似法。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E6%AD%A3%E6%B3
杂阿含906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何因、何缘世尊先为诸声闻少制戒,时,多有比丘心乐习学?今多为声闻
制戒,而诸比丘少乐习学?」
佛言∶「如是,迦叶!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众生,善法退减故,大
师为诸声闻多制禁戒,少乐习学。
迦叶!譬如∶劫欲坏时,真宝未灭,有诸相似伪宝出于世间,伪宝出已,真宝则没
。如是,迦叶!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
譬如∶大海中船载多珍宝,则顿沈没,如来正法...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2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Fri Jul 22 21:47:22 2011, 美东) 提到:
第一 逻辑有问题。两件事有相似处,就认为是一样,是严重的以偏盖全。神我的思想
中有我执,即认为是永恒的,这是谬见,因为神处天道,没有灭尽贪嗔痴,天福享尽,
还会堕落。而佛的永恒是真正的,或者说,因为佛去掉了根本无明,再无一切的妄想分
别执着,证得不生不灭,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对佛来说,空间时间都是虚妄,如如不
动,这是佛的永恒,是真正的永恒,也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寿。
神我有主宰的思想,佛则断了一切的念头,更不要说主宰了,佛和众生是靠感应,众生
有感,佛则有应,在净土宗,具足信愿念佛,佛就会来接引。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如来藏
系提出了自性,本我,真我,就断定是神我外道,这不过是名相,要看内在的内容。否
则仅凭两者表面的相似,就划等号,不能让人信服。
印顺法师对净土法门看法也是如此。仅凭观经里的第一日观假观,就说是受外道太阳教
的影响,而不提观经里的更重要的其它15观,以及广泛见...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解脱与慧解脱
(以下经文选自大正藏及庄春江南北阿含对照网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SA/index.htm)
依杂阿含392经,心解脱、慧解脱显然不一样。
依杂阿含710、1027经,说的更明白「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
可心解脱,没特定指明,有时指整个十结解脱。
若有上下文,则依上下文中所指来说明心解脱。
如果上下文有谈到”喜贪尽”,”欲贪尽”
那心解脱应该只是指 断贪 而已。
(例如 杂阿含1、2、250、710经)
如果心解脱与慧解脱连用,我认为
心解脱指断欲界贪,有时又指断三界贪,或四果向
而慧解脱则指十结尽断,究竟涅盘。
依杂阿含1经,“喜、贪尽”就可以心解脱,
“喜、贪尽”依字面是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喜爱、贪,(没说 断无明)
如此就可以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也就是四果向,可以自证”我生已尽。…”
甚至,再更退一步,依杂阿含2、250经。”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依杂阿含2经,
也就是只要断欲界贪,就可以心解脱,可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如此说来,三果就可心解脱。
心解脱看来有各种程度,从三果、四...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4
(这个系列的缘起参见“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1)”的第一段。)
4. 站在魔王的角度想一想
魔王波旬一直给佛法捣蛋,想毁灭佛法,这是南北传经典里都有的。
知己知彼,才能够对抗魔王,坚持正确的道路。
让我们来替魔王波旬设想一下,破坏佛法有什么好办法呢?
第一个办法:在佛刚刚觉悟圣道之时,诱惑佛陀立刻涅磐,这样佛法只是佛陀
一个人的,佛法之火就无法燃起照亮世间。事实上,魔王波旬就是这么做的。
《南传大般涅槃经》就提到佛告诉阿难
“阿难!往昔我成就无上正觉,住于郁裨罗尼连禅河边之阿输波罗尼拘律树
下。阿难!其时,恶魔诣我处,至已,立于一面。阿难!立于一面之恶魔如是言我
曰:世尊!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现在宜般涅槃。世尊!现在是世尊应般涅槃之时。”
第二个办法:在佛传播圣道之时,催促佛陀尽快涅磐,因为只要佛陀驻世,
佛法就有最后的裁决者,魔王波旬就没法上下其手。魔王波旬也是这么做的。
《南传大般涅槃经》也提到
“复次,阿难!今日于遮波罗庙,恶魔又诣我处,至已,立于一面。阿难!
立于一面之恶魔如是言我曰:‘世尊!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现在宜般涅槃。
世尊!现在是世尊般涅槃之时...”
第三个...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5
(这个系列的缘起参见“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1)”的第一段。)
4. 站在魔王的角度想一想
魔王波旬一直给佛法捣蛋,想毁灭佛法,这是南北传经典里都有的。
知己知彼,才能够对抗魔王,坚持正确的道路。
让我们来替魔王波旬设想一下,破坏佛法有什么好办法呢?
第一个办法:在佛刚刚觉悟圣道之时,诱惑佛陀立刻涅磐,这样佛法只是佛陀
一个人的,佛法之火就无法燃起照亮世间。事实上,魔王波旬就是这么做的。
《南传大般涅槃经》就提到佛告诉阿难
“阿难!往昔我成就无上正觉,住于郁裨罗尼连禅河边之阿输波罗尼拘律树
下。阿难!其时,恶魔诣我处,至已,立于一面。阿难!立于一面之恶魔如是言我
曰:世尊!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现在宜般涅槃。世尊!现在是世尊应般涅槃之时。”
第二个办法:在佛传播圣道之时,催促佛陀尽快涅磐,因为只要佛陀驻世,
佛法就有最后的裁决者,魔王波旬就没法上下其手。魔王波旬也是这么做的。
《南传大般涅槃经》也提到
“复次,阿难!今日于遮波罗庙,恶魔又诣我处,至已,立于一面。阿难!
立于一面之恶魔如是言我曰:‘世尊!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现在宜般涅槃。
世尊!现在是世尊般涅槃之时...”
第三个...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26
在杂阿含第104经里有个叫做焰摩迦的比丘,他有个见解,说“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
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其他众多比丘都说这是谤佛,是恶邪见,然后告诉舍利弗
尊者,最后舍利弗尊者去调教这个比丘,才熄灭了他这恶邪见。经文如下。
请问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是恶邪见呢?是因为这是断灭见吗?
(一○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比丘名焰摩迦。起恶邪见。作如是言。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
更无所有
时。有众多比丘闻彼所说。往诣其所。语焰摩迦比丘言。汝实作是说。如我解佛所说法
。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耶
答言。实尔。诸尊
时。诸比丘语焰摩迦。勿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说。汝当尽舍此恶邪见
诸比丘说此语时。焰摩迦比丘犹执恶邪见。作如是言。诸尊。唯此真实。异则虚妄。如
是三说
时。诸比丘不能调伏焰摩迦比丘。即便舍去。往诣尊者舍利弗所。语尊者舍利弗言。尊
者。当知彼焰摩迦比丘起如是恶邪见言。我解知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
有。我等闻彼所说已。故往问焰摩迦比丘。汝实作如是知见耶。彼答我言。诸尊。实尔
。异则愚说。我即语言。汝勿谤世尊。世尊不作此语。汝...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谁先见佛陀(转载)
有一次,佛陀住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只树给孤独园。
一天,三十三天的统领释提桓因来见佛陀,劝请佛陀到三十三天为佛陀的母亲说法
,得到佛陀的默许。
隔了几天,佛陀心想:人间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有许多
是懈怠不十分乐意听法的,他们不努力使自己证果,也不努力求进步,我应当离开他们
一阵子,以重新激起他们对法的渴望。於是,佛陀离开给孤独园,以神通力来到三十三
天。
释提桓因看见佛陀来了,领着天众们迎接佛陀,向佛陀顶礼请安。
这时,佛陀又展现神通力,将自己的身体变大到一由旬,并隐其形,让人类即使以
天眼神通也看不到他。
佛陀坐在石座上,母亲摩耶领着许多天女们来礼见佛陀,释提桓因与许多三十三天
的天众,也都来礼见佛陀,围坐在佛陀的四周,准备听闻佛陀说法。佛陀的说法,先让
他们生起欢喜心,接着说布施、持戒等人天善行,再说欲贪是大祸患,是不清净的,应
当舍离。待他们能接受这些道理,有了听闻佛法的基础後,便开始宣讲苦、集、灭、道
等佛法核心的四圣谛。说完四圣谛後,在座的天众们,有许多即证得了初果。
说法完毕後,释提桓因问佛陀说:
「世尊!我应当以什麽类的食物供养如来呢?用人间的...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0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阿含经】第923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调马师名曰只尸。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观世间甚
为轻贱。犹如群羊。世尊。唯我堪能调马。狂逸恶马。我作方便。须臾令彼态病悉现。
随其态病。方便调伏
佛告调马师聚落主。汝以几种方便调伏于马
马师白佛。有三种法调伏恶马。何等为三。一者柔软。二者粗涩。三者柔软粗涩
佛告聚落主。汝以三种方便调马。犹不调者。当如之何
马师白佛。遂不调者。便当杀之。所以者何。莫令辱我。调马师白佛。世尊是无上调御
丈夫。为以几种方便调御丈夫
佛告聚落主。我亦以三种方便调御丈夫。何等为三。一者一向软柔。二者一向粗涩。三
者柔软粗涩
佛告聚落主。所谓一向柔软者。如所说。此是身善行。此是身善行报。此是口.意善行
。此是口.意善行报。是名天.是名人.是名善趣化生.是名涅盘。是为柔软
粗涩者。如所说。是身恶行。是身恶行报。是口.意恶行。是口.意恶行报。是名地狱
.是名畜生.是名饿鬼.是名恶趣.是名堕恶趣。是名如来粗涩教也
彼柔软粗涩俱者。谓如来有时说身善行。有时说身善行报。有时说口.意善行。有时说
口.意善行报。有时说身恶行。有时说身恶行报。有时说口.意恶行。...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9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6)恰嘎國王──侮聖懺悔 王位復得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位名布德作拉巴Ra多扎的人依靠佛陀的加持力遣除了三
界輪迴的痛苦,獲證聖者羅漢果位,因感世尊恩深似海而發願度化無邊的眾生以報佛恩
。他觀察所化眾生的時、處、因緣等,得知南方果賢巴(印度六大城市之一,漢譯薩彌
城)的眾生與他有緣,而且得度時機已成熟,於是,身披袈裟、手持缽盂前往果賢巴城
化緣。果然得到一有名大施主及其眷屬的長期供養。尊者應他們的根機、意樂傳授了相
應的佛法。有的得暖位(Usma Gata,此位可燒除煩惱,接近見道無漏慧而生有漏之善
根,並以此位觀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及修十六行相,生有漏觀慧。修至此位即使
是退欲而斷根造惡業,乃至墮入惡趣,然而終必能得聖道而入涅槃)、頂位(Murdhana
,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於此
修四諦、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也不至...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0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66)悲賢童子──處以極刑 得佛救度
一時,佛在廣嚴城。城中有一名為獅子的大臣喜添貴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
式,取名悲賢,以牛奶、酸奶等精心餵養。悲賢長大後學習文字武術等世間學問並精通
五明。雖然他曾受過良好教育,後來卻變得品行惡劣,背著父母常去妓院,行為極不如
法。
一日,悲賢和一些扎德沃青年相約到花園遊玩,時值百花爭豔、百鳥齊鳴的春
季,悲賢攜一絕色青樓女子同去,後眾人竟為此女發生爭執,以致拳腳相加,悲賢打死
三個人。扎德沃人去獅子大臣前告狀,奈何慈父對悲賢無計可施,只得宣布與他脫離父
子關係將之逐出家門。於是廣嚴城的執法者逮捕了他,判以死刑,給他帶上嘎Ra不Ra德
花鬘,交給藍衣劊子手。劊子手們一邊狠狠抽打他,一邊押著他遊街示眾。悲賢心裡異
常恐懼,默默祈禱:世界上有誰能救護自己,遣除自己的怖畏!
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1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ue Sep 11 17:26:18 2012, 美东) 提到:
转:
奥义书在印度宗教与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有重大意义。在奥义书产生之前,吠陀时期的雅
利安人崇拜自然神;梵书则大多是形式主义的祭祀手册。奥义书最早集中精力讨论宇宙
的终极真理。奥义书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我」和「梵」。奥义书用各种奇妙的比喻
(很多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来说明,梵就是一切,也就是最高存在;人类的我
(个体灵魂)来自宇宙的我,即梵(宇宙灵魂)。
总之,宇宙就是梵,梵就是我;「梵我同一」这个最高真理就是奥义书主要宣扬的观点。
在奥义书的思想基础上产生了吠檀多派,后来直接影响到印度教大改革者商羯罗。
另一个由奥义书系统搭建起来的重要观念是轮回业报。
轮回业报的观点在梨俱吠陀中根本没有,梵书中偶尔提及人死后可以转生,只有奥义书
完整建立了转世者的转世形态取决于他前世的所作所为(业)的思想。
广林奥义书说,转世者「因善业而成为善人,因恶业而成为恶人」。
当然,从无尽的轮...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2
这段话有好几个地方不对∶
1.「《鸯掘经》云」是出自<在家律要广集>等,不是经、律本文。
大藏经的<佛说鸯掘摩经>,可没这段话。
http://www.cbeta.org/result/T02/T02n0118.htm
2. 至于大乘版本的<央掘魔罗经>,与杂阿含的版本,有相当大的差别。自己对读一
下吧。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2/0120_004.htm
杂阿含的《鸯掘经》,顺便贴一下。完全没有这段文。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077.htm
杂阿含1077经 (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央瞿多罗国人间游行,经陀婆闍梨迦林中,见有牧牛者、牧羊者、采柴
草者、及余种种作人,见世尊行路,见已皆白佛言∶
「世尊!莫从此道去,前有央瞿利摩罗贼,脱恐怖人!」
佛告诸人∶「我不畏惧。」作此语已,从道而去。
彼再三告,世尊犹去。
遥见央瞿利摩罗手执刀楯走向,世尊以神力现身徐行,令央瞿利摩罗駃走不及。走
极疲乏已,遥语世尊∶
「住!住!勿去。」
世尊并行而答∶
「我常住耳,汝自不住。」
尔时,央瞿...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英雄的旅程 - Joseph Campbell
杂阿含1092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郁鞞罗聚落尼连禅河侧,于菩提树下成佛未久。
时,魔波旬作是念∶
「今,沙门瞿昙住郁鞞罗聚落尼连禅河侧,于菩提树下成佛未久,我当往彼为作留
难。」即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说偈言∶
「独入一空处,禅思静思惟,已舍国财宝,于此复何求?
若求聚落利,何不习近人?既不习近人,终竟何所得?」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已得大财利,志足安寂灭,摧伏诸魔军,不著于色欲。
独一而禅思,服食禅妙乐,是故不与人,周旋相习近。」
魔复说偈言∶
「瞿昙若自知,安隐涅盘道,独善无为乐,何为强化人?」
佛复说偈答言∶
「非魔所制处,来问度彼岸,我则以正答,令彼得涅盘,时得不放逸,不随魔自在
。」
魔复说偈言∶
「有石似凝膏,飞乌欲来食,竟不得其味,损觜还归空,我今亦如彼,徒劳归天宫
。」
魔说是已,内怀忧戚,心生变悔,低头伏地,以指画地。
魔有三女∶一名爱欲、二名爱念、三名爱乐,来至波旬所而说偈言∶
「父今何愁戚,士夫何足忧?我以爱欲绳,缚彼如调象,牵来至父前,令随父自在
。」
魔答女言∶
「彼已离恩爱,非欲所能招,已出于魔境,是故我忧愁。」
时,魔...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喇嘛教是不是佛教?(ZZ)
http://bbs.tianya.cn/post-67-562572-1.shtml
喇嘛教不是佛教的十大理由:
一、因为释迦牟尼佛是唯一的佛法法王,而喇嘛教另立多名法王,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二、因为佛世尊为爱护弟子,规范僧团,制定戒律,而喇嘛教另立戒律,不与佛制同,
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三、因为佛世尊反复告诫弟子要“以戒为师”!而喇嘛教喇嘛们另行其事,不遵佛世尊
圣谕,不持佛戒,普遍喝酒,吃肉,邪淫,妄语,敛财,养婢女奴仆等等。所以喇嘛教
不是佛教。
四、因为佛法唯心,法由心生,法从心性中求,其核心内容是摩诃般若,而喇嘛教喇嘛
们只是用外力晃动摇转“经筒”,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五、因为太子经历六年苦行后才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佛,此前的太子还不是佛,在太子十
二岁等身像前所做的决择不代表佛旨意,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六、因为太子发愿、笃行、体证、言教、身行等五者统一一致,无有欺诳,而喇嘛教的
上师、活佛、法王五不统一,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七、因为佛世尊就是佛弟子的榜样,弟子理所当然要依教奉行,而喇嘛依自编续部自行
,另搞一套,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八、因为佛世尊从来没有强制弟子学...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35
文章来源:《百业经》 索达吉堪布 口译
http://www.zhibeifw.com/ssfb/online_content.php?id=51
一时,佛在舍卫城。鹿野苑有位出名的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如法执掌国政,以致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林茂果丰、牛肥马壮,整个国家生机勃勃、繁荣昌盛,人们都过着
幸福美满的生活。
不久,国王喜添一女,宫廷内外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因为王家种姓是嘎希,而且公
主天生丽质、秀美非凡,所以取名嘎希美女。国王特请八位保姆分工负责,【师言:世尊
时代,印度有个习俗,富家孩子由姨母抚养。世尊亦如此,只是因世尊的母亲在世尊出世
七天后与世长辞了。】细心照顾,精心抚养。她如海中莲花般很快地成长起来,幼时便学
习各种文武理数、经史诗赋等,并对释迦牟尼佛生起无比信心,经常藉父母之力供养三宝
。嘎希美女渐至豆蔻年华,窈窕贤淑,美貌丽质无与伦比,堪称世间第一,邻近六国之君无
不知晓,均垂涎三尺,欲结百年之好,各派信使前去求婚。梵施国王心下不安,虑及只有一
女,若许予一王,其余五国必定挑战,将危及举国臣民,故一个也没答应。六位国王都按捺
不住内心的不悦,...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嘎希美女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鹿野苑是由梵施国王所执政的。梵施国王在位期间,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梵施国王如理如法地统治,人
民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
不久,王妃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宫廷内外为她举行一场隆重的
贺生仪式,取名的时候,因为王家的种姓是「嘎希」,而这女孩又天生丽质,秀美非凡
,故取名为「嘎希美女」。国王请了八位姨母照顾她,每天悉心呵护抚养。嘎希美女不
只是美丽,而且聪明非凡;在名师的指导之下,她自幼便通晓各种文武、理数、经史、
诗赋等学问,并且研究佛法,对释迦牟尼佛有无比的信心,常以父母之力供养三宝。
长大后的嘎希美女,贞懿贤淑,秀丽庄严,国色天姿,堪称「世间第一」,以至于附近
六国的国王无不处心积虑地想把她占为己有。他们各自派信使到鹿野苑梵施国王处,表
明希望能联亲,迎娶他的女儿。
梵施国王了解六国的要求后,内心很是不安,心想:「我仅有一个女儿,如果只答应其
中一位,其余五国必定怀恨在心,若是掀起战争,将危害到全国臣民。」因此,不敢答
应任何一位国王。六位国王都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悦,各自统帅四大军队进军鹿野苑,准
备抢人。
一...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我与无我(四)
现在可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了,什么是大多数人所想到的“我”呢?这个“我”是在
我们大脑意识中的一个概念,就像我们苹果、树、地球等在大脑中的概念一样,是有多
种特征信息组合而成的一个集合体。“我”的这个集合体是由许许多多随时变动的、有
弹性的、模糊的碎片组合而成,这些碎片是被我们的记忆与生活粘着在一起的,如果追
根到底,它在物质的层面以及信息的层面上都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可得。而实际存
在于我们这个宇宙中的,只是一种由基本物质与信息所形成的无常法流。生命的过程就
如同氧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水分子一样。我们所感受到的“我”的存在,只不过是物质
与信息在不断地变化与构架当中,所产生的一种虚幻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物质与
信息的永不停息的造作与轮回。
在物质与信息的层面永远都找不到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的实有可得,这就是无我。梵
语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anattan。其中,attan是灵魂,自己的意思,an是
无的意思。又作非身、非我。巴利语原文“n’etam mama, n’eso’ham asmi, na me
so atta”是说此非我所有,此非我,此非我的...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我与无我(四)
现在可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了,什么是大多数人所想到的“我”呢?这个“我”是在
我们大脑意识中的一个概念,就像我们苹果、树、地球等在大脑中的概念一样,是有多
种特征信息组合而成的一个集合体。“我”的这个集合体是由许许多多随时变动的、有
弹性的、模糊的碎片组合而成,这些碎片是被我们的记忆与生活粘着在一起的,如果追
根到底,它在物质的层面以及信息的层面上都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可得。而实际存
在于我们这个宇宙中的,只是一种由基本物质与信息所形成的无常法流。生命的过程就
如同氧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水分子一样。我们所感受到的“我”的存在,只不过是物质
与信息在不断地变化与构架当中,所产生的一种虚幻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物质与
信息的永不停息的造作与轮回。
在物质与信息的层面永远都找不到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的实有可得,这就是无我。梵
语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anattan。其中,attan是灵魂,自己的意思,an是
无的意思。又作非身、非我。巴利语原文“n’etam mama, n’eso’ham asmi, na me
so atta”是说此非我所有,此非我,此非我的...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妙法莲华经 简介
说阿罗汉没有救助大众的菩提心的人们,看看我们的福楼那尊者是怎么做的(杂阿含
31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富楼那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
法。我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富楼那。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
。眼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欣悦.赞叹.系着。欣悦.赞叹.
系着已欢喜。欢喜已乐着。乐着已贪爱。贪爱已厄碍。欢喜.乐着.贪爱.厄碍故。去
涅槃远。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富楼那。若比丘。眼见可爱.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不欣悦.不赞叹
.不系着。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故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
贪爱故不厄碍。不欢喜.不深乐.不贪爱.不厄碍故。渐近涅槃。耳.鼻.舌.身.意
亦如是说。
佛告富楼那。我已略说法教。汝欲何所住。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略说教诫。我欲于西方输卢那人间游行。
佛告富楼那。西方输卢那人凶恶.轻躁.弊暴.好骂。富楼那。汝若闻彼凶恶.轻
躁.弊暴.好骂.毁辱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40
(取自杂阿含经第106经)
有一次,在阿㝹罗度比丘的住所里,来了一大群外道出家的比丘。他们相互寒暄
问候已毕,外道比丘就很客气地问阿㝹罗度,“我们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不知道
你有没有空,给我们解释呢?”
阿㝹罗度爽快地答道:“有什么问题随便问,如果我知道的,就会尽力回答。”
这时,那些外道比丘就开始问了,“尊者,你说如来死了以后,还有如来吗?”
阿㝹罗度说,“我听世尊说的,这个问题是无记,没有答案的。”
外道比丘又接着问,“那如来死了以后,就没有如来了吗?”
阿㝹罗度说,“我听世尊说的,这个问题也是无记。”
外道比丘又问,“到底如来死了以后,是有还是没有,或是即非有也非无呢?”
阿㝹罗度说,“我听世尊说的,这个问题还是无记。”
众外道还是不甘心,追问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尊者。说如来死后有,是无记;说如
来死后没有也是无记;说如来死后,即非有也非无,还是无记。那么,尊者,佛陀是不
知道,没有见地吗?”
阿㝹罗度说,“不是的,世尊不是不知道,不是没有见地。”
众外道听到此处,都不高心了,开始言...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41
黄念祖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
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
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
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
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这个经的全名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行首楞严...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42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
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
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
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
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这个经的全名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行首楞严经》(大家称《楞...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法师的「六识论」思想
印顺法师的「六识论」思想
关於佛法是六识、七识或是八识,在佛教界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议题,我们今天将藉由印
顺法师所主张的「六识论」,来讨论佛法中所讲的,有情眾生的心中,到底是有六个识
、七个识还是八个识。
印顺法师在他的《佛法概论》第八章「佛法的心理观」中说:「佛教后期,发展為七识
说,八识说,九识说。佛的区别识类,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据,唯有眼等六根,那裡会有
七识、八识?大乘学者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都不过是意识的细分。…意识又向内而
执取根身。这向内而执取根身的,即等於一般所说的阿陀那识。此意识為本的意识,应
為从意而生的意识,不只是六识中的意识。」又说:「从有情為本的立埸说,有情為六
处和合的存在,意处為身心交感、认识活动的源泉。意根与身根的交感,即有情身心的
统一。佛说『依意生识』,应以与根身相依存的『意』為根源。…意与这身根相应而生
起的觉了,或触对外境,从意起身识;或执取身根,执取身心自体,从意生(细)意识
,这二者,无论如何微昧,微昧到不易理会,但是一切有情所必具的。此(细)意识為
『名色缘识,识缘名色』的有取识,即与极微细的我见、我爱、我慢相应的染识。像人
类,意根与根身相...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部2 一切烦恼经
MN.2 一切煩惱經
显示/关闭巴利经文及原始译文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一切煩惱的自制法門,你們要聽!你們要好好作意!我要
說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我說諸煩惱的滅盡是屬於知者、見者的,非不知者、不見者。而,比丘
們!我說知什麼者、見什麼者有諸煩惱的滅盡呢?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比丘們!當
不如理作意時,未生起的諸煩惱生起;已生起的諸煩惱增大。比丘們!當如理作意時,
未生起的諸煩惱不生起;已生起的諸煩惱被捨斷。
比丘們!有煩惱應該以見捨斷;有煩惱應該以自制捨斷;有煩惱應該以受用捨斷;
有煩惱應該以忍受捨斷;有煩惱應該以迴避捨斷;有煩惱應該以除去捨斷;有煩惱應該
以修習捨斷。
應該以見捨斷
比丘們!什麼是煩惱應該以見捨斷呢?比丘們!這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是不曾見
過聖者的,不熟練聖者法的,未受聖者法訓練的;是不曾見過善人的,不熟練善人法的
,未受善人法訓練的,他不了知應該被作意的法,不了知不應該被作意的法。當...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轉】非我(上篇)
中部2經/一切煩惱經(根本法門品[1])(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一切煩惱的自制法門,你們要聽!你們要好好作意!我要
說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我說諸煩惱的滅盡是屬於知者、見者的,非不知者、不見者。而,比丘
們!我說知什麼者、見什麼者有諸煩惱的滅盡呢?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比丘們!當
不如理作意時,未生起的諸煩惱生起;已生起的諸煩惱增大。比丘們!當如理作意時,
未生起的諸煩惱不生起;已生起的諸煩惱被捨斷。
比丘們!有煩惱應該以見捨斷;有煩惱應該以自制捨斷;有煩惱應該以受用捨斷;
有煩惱應該以忍受捨斷;有煩惱應該以迴避捨斷;有煩惱應該以除去捨斷;有煩惱應該
以修習捨斷。
應該以見捨斷
比丘們!什麼是煩惱應該以見捨斷呢?比丘們!這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是不曾見
過聖者的,不熟練聖者法的,未受聖者法訓練的;是不曾見過善人的,不熟練善人法的
,未受善人法訓練的,他不了知應該被作意的法,不了知不應該被作意的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色究竟天中示现三界最胜妙身
菩萨的究竟地,也就是十地满心的菩萨,在他即将要进入到等觉位的时候,也就
是菩萨即将要成为等觉菩萨了,那为什么说这个阶段是菩萨的究竟地呢?因为这个究
竟地的菩萨,他的两种庄严即将要圆满了,因此菩萨的究竟地,就是要具足福德以及智
慧这两个庄严,这样才能够成就究竟佛。
我们回来谈究竟地的菩萨。他是福德与智慧两种庄严都具足了,因此可以在色究竟
天获得了一切世间最尊胜身,这里所说的色究竟,是在讲四禅天以上的五不还 天,里
面的第五天,也就是色界的第十八天,叫作色究竟天。色究竟天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
为那里是色界之顶,也是一切有色境界之顶,再过去就是无色界的境界 了,所以称之
为色究竟天,而这个究竟地的菩萨,于色究竟天是获得一切世间最尊贵、最殊胜的色身
以后而成佛的,但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随著他就在色究竟天那边 成佛,而是说他能够
住在色究竟天的境界当中成佛。所以 佛陀在经典里面曾经提到人间有佛出世,天界不
会有佛出世;又有的经典说,一切诸佛都在人间成佛的。可是诸佛在人间成佛的时候,
却又说第四禅是诸佛的根本禅 定,为什么会这样的开示呢?因为如果一个菩萨,他没
有证得第四禅的境界,那就算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空性见之略评
第一节 学密者的省思
学密宗多年,各种开示都指称:密宗的戒定慧、见修行果、信解行证都较显教超胜
,利根精进者甚至可以即身成佛,比起显教需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入初地,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成佛,差距实在难以想象。藏密强调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果位观修,来自历代成就上
师的灌顶与加持,因此精进求法修持,上焉者心契空乐明,证悟大手印;中焉者本尊观
想坚住,佛慢坚固;下焉者每天观修咒念不断,严戒精进,坚信临终时,必能光明解脱
或往生本尊刹土。
藏密典籍开示、观行知见,许多与显教不同;遇到戒律开遮持守、修学知见显密恰
好相反时,强调应依止胜妙的果地金刚乘见解,舍弃下劣的因地般若乘知见。“藏密超
胜显教”如果是事实的话,则密续开示、口诀导引开示,都应超胜或等同 释迦牟尼佛
的经典开示;藏密祖师证量,亦都应超胜或等同显教祖师证量。但为什么学了大手印、
大圆满、诵观空咒、入无分别平等住多年,执意识心不起妄念即是佛地真如,能离于三
界系缚,住于涅槃之境,即是轮涅不二,即身成佛;却连流通最普遍的《心经》都弄不
通,只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十八界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
,整篇《心经》都在描述第...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8
你如果去密集禅修的话,个人经验只有少数老师和禅师会跟你说脊柱的这个问题
我直接和间接接触到的只有Gil Fronsdal 和 Bhante Yogavacara Rahula
等,有在他们的教导中提到。。。其他不说的或许觉得大家应该自己去调整, 又或者
认为都是打坐经年, 如果连这件事都做不好, 那还谈什么其他的内?

===========================================
首先要说的是, "相好" 在汉传中是常用来表示对佛陀的赞叹,很多人赋予之超越自然
的意义, 这些在对佛陀“神化”的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2在中阿含和长阿含中出
现过 ,
80 只在大乘经典中出现,或许是32延造而出。。。《大智度論》卷88是这样说的32的
「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則為現三十二相。天竺國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
頭上皆有結為好,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華若具
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
故起恭敬心。」
那么对现代人如何来接受古人要传递的信息内, 如何取其精华, 如何暂...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逢山开路 遇河架桥
我们在节目当中,谈到了,即使没有很多的钱财来作布施,但是可以教导其他有
财富的人去作布施,或是自己前去帮忙他,共同成就布施行。我们也谈到了,应该如何
为人治病以及瞻养病苦,才称得上是真求无上菩提之道的大施主。
其实不是没有钱财布施的人,才需要去学习如何以医药或是照顾病人来培植福德;
即使是很富有的人,也同样应该要修学医方明,来照顾生病的人。所以 佛陀开示说:
【善男子!有智之人求菩提时,设多财宝,亦当读诵如是医方,作瞻病舍,具病所须饮
食汤药以供给之。】(《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如果想要求证菩
提的话,即使自己有许多的财宝可以布施,也还是应当要学习、读诵医术和药方之学;
并且要设置看护病人的病房,让病人安住,并且还要备足医病所需要的饮食、汤药等来
供给他们,让病人能够很快地恢复健康。当然,这是在讲以前的时代,现代已经不允许
个人这样做了,除非是开了医院。那为什么说也要懂得医术与医方呢?这是因为对于医
师所作的诊治正不正确,交代病人所吃的食物、服用的药物适不适合?我们也都应该要
大略知道,这样在医师没有注意到、没有提醒到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帮忙注意,而让病
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著名的《卡拉玛经》
著名的《卡拉玛经》【禅世界现代汉语版】
https://chanworld.org/%E3%80%8A%E5%A2%9E%E6%94%AF%E9%83%A8%E3%80%8B%E3%80%90
%E7%A6%85%E4%B8%96%E7%95%8C%E7%89%88%E3%80%91/%E3%80%8A%E5%A2%9E%E6%94%AF%E9
%83%A8%E3%80%8B%E3%80%90%E7%A6%85%E4%B8%96%E7%95%8C%E7%89%88%E3%80%913-7/
AN.3.65 克萨普塔(Kesaputtiya)经;又名卡拉玛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与大比丘僧团一起在拘萨罗人(Kosalans)中巡回游行,抵达名
叫克萨普塔(Kesaputtiya)的卡拉玛人(Kalamas)市镇。克萨普塔的卡拉玛人听闻:“据
说释迦人之子、从释迦族出家的沙门乔达摩已抵达克萨普塔。现在流传着一份有关乔达
摩大师良好声誉的如是报告:“那位世尊是一位阿罗汉(arahant)、遍正觉者(
perfectly enlightened)、明与行具足者(accomplished i...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