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吸能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p*******m
发帖数: 20761
1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告诉你德国车为什么烧机油!
实际烧机油是通俗的说法,应该是机油正常的消耗!
简单来说是发动机制作材料及工艺问题,设计要求太高,而制作水平跟不上,日系
设计用中档车的思路设计大部分车型反而没问题。你说的德系烧机油都大部分是高档车
,发动机设计精巧和精密是两码事,从各个国家车型特点就可以看出来,美系工艺粗糙
,不惜材料,特点就是费油故障率高,不过也符合美国国情,毕竟家庭车辆更新换代快
,但是前几年的金融危机使得这种造车思路无法和日德竞争,靠政府救市打击日系才保
住美系三大,德国车又过于追求技术而德国企业生产线比美日并不先进,而德国人得严
谨性格使设计理念又过于追求苛刻,使得生产环节和设计环节产生矛盾,在发动机这个
最能体现技术的地方反映出的问题就是烧机油,当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之中有权衡
利弊降低寿命和故障率之间的妥协就是加大机油消耗使各方面设计参数都达标而又没有
明显缺陷,在现在4S保养体系下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有些网友说日系车没有这个毛病
是因为日本国情造成的设计理念不同,而一直延续至今,日系造车的态度是投入与产出
的价值,不过于追求技术,达到技术与产品的平衡。日本国内豪华车市场实际很小,因
为国民收入更均衡,...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781
2
☆─────────────────────────────────────☆
hawking (抗拒从严!快脱~~~) 于 (Tue Sep 11 01:42:31 2007) 提到:
这个版上永远争论不休的一个议题就是——吸能的日车安全还是硬壳的美国车安全。我
来趟个混水讨论一下被动安全性如何评价,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1)说车要具体到车型。笼统说日车吸能美车不吸能的人请加快脚步跨入21世纪,要不
然您就快变成古董了。各种车型的碰撞试验结果请到以下链接寻找。
http://www.iihs.org/ratings/default.aspx
http://www.nhtsa.gov/
2)评分结果只能在同类型车之间比较才有意义。compact car和full size car没有可比性。总体来说,类似的safety feature配备情况下,越大的车在两车碰撞时约占优势,这是有统计数据说明的。越高的车也约占优势。以前看过一个video,两辆一模一样的车,一辆坐了2个假人
备箱有行李,于是就比另一辆只坐驾驶员的车低了1英寸。两车head on head crash,高1英寸的
y******e
发帖数: 1194
3
别扯这个逻辑了
问你
纸皮车吸能 vs 铁皮车吸能,同是吸能车,买纸皮的?
这年头没有不吸能的车,但吸能不代表纸皮。
w********r
发帖数: 14958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吉利车碰撞测试又得0分了zz
日本车吸能,好歹也是用发动机舱吸能。客舱也是很坚固的。
吉利这个车,是不该吸能的地方吸能,该吸能的地方比别人吸的更多。
T*U
发帖数: 22634
5
客观地讲,你的论据比较片面,少了前提条件。
这么说比较严谨点--如果是用相同重量的材料,吸能比不吸能好,就像F1赛车那样注重
速度和单位距离的汽油消耗,车重影响比赛成绩。但是民用车辆不注重极速,油料要求
也不是生死攸关的,民用车辆单纯往这个方向发展是不是最好的还有待大家的争论。

伤害。这其实是为日车用更薄的钢板及机体提供了借口。
料来吸能,来保护司机,不是让发动机压缩变形来吸能。
吸收多少碰撞中的能量呢?车壳子都塌了,还能保护车里面的人么?皮之不存,毛将敷
衍?
回舱,应该让舱体变形吸能来保护飞行员。可事实上,舱体都是用钛合金等高强度材料
来设计的,真正保护飞行员的措施是靠减速伞和飞行员周围的气囊。
简直是利欲熏心,本末倒置。可偏偏有那么多的所谓聪明人相信。
b****n
发帖数: 1179
6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carmy不光车头吸能,侧面也吸能
你搞反了。侧面没有吸能区,必须要非常结实,完全指望对方的车头吸能区来吸能,自
己这边就靠安全气囊。
你说的侧面没有正面禁撞,不是指车,车必须比正面禁撞,而是指里面的人,因为没有
吸能区,完全靠气囊保护,所以里面的人更容易受伤。但是如果车都变形了人就肯定完
了。
w********r
发帖数: 14958
7
吸能本来是个好词。 最早好像是奔驰发明的。 强调的是碰撞中的可控变形。
结果一帮恶贯满盈智商低的日托,望文生义,指鹿为马。把一幢就稀巴烂的日车说成吸
能大王。 每每看到A柱软的像日托JJ一样的日车撞得像压路机压过一样,日托就是说:
看日车不是软,而是吸能。 而实际上吸能值得不是车身软,而是硬。 A柱绝对不能弯。
吸能就像小姐这个词一样。 好好一个词被说得这等下贱,都是日托干的事情。
i****a
发帖数: 36252
8
要用數據說話, 不要拍腦袋當然想. 你要說概率生存, 就讓我們看看概率
碰撞试验结果,现实生活死亡率统计: 同类日车比同类美车安全; 皮实不等于安全.
美国车安全性非常低. 在所有车种中, 他们几乎都是安全最低的
http://www.iihs.org/sr/pdfs/sr4204.pdf
http://www.iihs.org/sr/pdfs/sr4003.pdf
http://www.americanscientist.org/issues/feature/2008/2/safer-ve
for-people-and-the-planet/1
也见附件
有时间看看碰撞试验视频, 吸能并不是我们想的这么简单. 它不只是软与硬问题. 很重
要取决于人在碰撞中有没有撞在门框或其他硬物上.
http://www.iihs.org/
http://www.americanscientist.org/issues/feature/2008/2/safer-ve
for-people-and-the-planet
http://en.wikipedia.org/wiki/Crumple_zone...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36252
9
我们正试图比较的安全性,正是"保护乘客的安全".
为什么现在连美国车都正试图强调吸能? 正是因为乘客的安全.
每个人都同意欧洲车安全,对不对? 看看他们的吸能设计, 优于日本,更比美国车年
先进多年. 这
就是为什么欧洲车不断的在安全测试和统计上排名上顶
如果你想要一辆车的安全性是保护它的金属框架,以减少维修费用,看看在美国90前的
汽车. 从60年
代到80年代, 美国每车五千磅, 撞车不变形, 但死亡率是今天的双倍
碰撞试验结果,现实生活死亡率统计: 同类日车比同类美车安全
美国车安全性. 在所有车种中, 他们几乎都是最低的
http://www.iihs.org/sr/pdfs/sr4204.pdf
http://www.iihs.org/sr/pdfs/sr4003.pdf
http://www.americanscientist.org/issues/feature/2008/2/safer-vehicles-
for-people-and-the-planet/1
有时间看看碰撞试验视频, 您将了解吸能的重要性. 当然吸能并不是我们想的这么简单
. 它不只是软
与硬问题.
g********b
发帖数: 8461
10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关于汽车吸能的解释

关于乘客的安全,2个因素决定.1是硬度,2是吸能.如果要比较两者的重要性,那么在车撞
墙里,吸能最重要;车车相撞里,硬度最重要.而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就是吸多少能.同样是
撞墙,一个轻的车能量少自然占便宜,重车能量多吃亏.
c***s
发帖数: 70028
11
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虽已落幕,却意外捧红一票“中古歌手”,其中又以几次和歌王宝座擦身而过的林志炫最火红,自从4月12日节目总决赛结束直到年底前,他在内地“淘金”商演25场,外加8月起跑的5场个人演唱会,至少吸金超过约2500万人民币。
林志炫(右)从内地返回台湾,和经纪人绯闻女友Gigi从桃园机场海关出来,两人一路有说有笑
据台湾媒体报道,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虽已落幕,却意外捧红一票“中古歌手”,其中又以几次和歌王宝座擦身而过的林志炫最火红,上周五大唱片畅销排行榜Top 10,他的旧作品就占了6名。自从4月12日节目总决赛结束直到年底前,他在内地“淘金”商演25场,外加8月起跑的5场个人演唱会,至少吸金超过约2500万人民币。
今年46岁的林志炫出道22年,曾以团体组合“优客李林”走红,也因遭爆料“有性病和私生女”沉寂多年,这次他因《我是歌手》再尝走红滋味,乐得近来频在两岸当起“空中飞人”靠商演赚人民币。
郑州双飞返台
记者昨天(4月29日)早上在桃园机场直击他从郑州返回台湾,与他传绯闻女经纪人Gigi陪伴在身边,两人一起搭车返回基隆,林志炫先行下车,而Gigi则继续搭车到离林志炫...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500
12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acura 吸能设计
看清楚了我写的

没说吸能不科学,只是想说,吸能没有小日本吹嘘的那么好而已,
不要被削日本为节省材料而特意粉饰吸能所迷惑
吸能真那么管用,欧洲车,美车早就用上了,没听说VOLVO用了薄铁皮
而且两碰撞中,你还得考虑物理碰撞中质量轻的车,速度变化更大
冲量相等的原则(不是理想状态,所以不是完全合适用再者,但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M1V1=M2V2
B.T.W
你开开dfbb和别人的dfbb80MPH对碰看看
还不用你80mph, 就80kmph好了
c****3
发帖数: 6038
13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谁给解释一下吸能是什么意思
两车相撞时 速度很快 都有很大动能
这个动能在碰撞后要被耗散掉 因为车子要相对停下来不是
这时候如果车子能吸能 你作为乘客就不用吸能不是
于是最好的情况车子就挂了 你就安全了
如果车子太软 很爱吸能 但是车的动能太大
这个软车子吸不了那么多能 你就成肉饼了 但是撞你的车就安全了
b*****t
发帖数: 9671
14
竟然一堆疯田贩子在那儿yy强奸老牛,事实上老牛比dfbb之类的强的多,和dfbb历次对
撞从未输过,相反那些吸能易拉罐全都成了肉包子
一提到吸能,疯田贩子们集体高潮了
好像这世界只有疯田车有吸能一样
美国车早就在上个世纪就开始逐渐引入各种吸能结构了
例如ford,以前用的技术叫“Energy-channeling frame structures”现在的新车又改
进了,叫“Trinity Front Crash Architecture”
这都是吸能方面的结构,
只不过美国厂商比较sb,不会宣传罢了
v********7
发帖数: 426
15
我觉得日本车吸能的理念是对的,可是问题是大多数日本车是该吸能的地方吸能,不该
吸能的地方也吸能。。。
b********i
发帖数: 1785
16
吸能是奔驰发明的。
吸能本身没错,错的是日车过量使用吸能,你在60迈的速度上就发挥了100%的吸能,80
迈就必死了 --当然安全测试考不了这么高。德车不会为了pass安全测试这么干,吸能
的极限比日车高得多。
l********k
发帖数: 14844
17
如果马路上所有车都吸能,大家都比较安全;
如果马路上所有车都特别硬,不安全也不算危险,撞一下断几根骨头;
有人吸能,有人不吸能,吸能的撞个稀烂,硬车司机下来帮忙抬死人。
类似的,如果所有人都没枪,谁都不会被枪击;
所有人都有枪,枪手也不敢随便,有枪击发生伤亡也会得到控制;
部分人有枪,其他人没有,没枪的人碰到枪击案毫无还手之力,任人宰割。
说来说去,就是个囚徒困扰问题。最后的稳定解,只能是大家全都带着枪开皮卡。
g********d
发帖数: 19244
18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合集] 去年夏天的大车祸 (转载)
☆─────────────────────────────────────☆
WillyBass (微粒鲈) 于 (Thu Dec 26 11:17:57 2013,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WillyBass (微粒鲈), 信区: Boston
标 题: 去年夏天的大车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6 11:10:04 2013, 美东)
我家领导去年八月出了车祸,时速估计在40里以上。她开的是家里的老车2000年Toyota
Corolla,前面追上Honda Accord,后面被Nissan Pathfinder大型越野车夹击。她当
场流了鼻血,人无大碍,几天不敢开车。一年半之后,现在偶然会感到脖子有点紧的后
遗症。车祸时时会发生的,多一个或是少一个红绿灯就能躲过灾祸,莫名其妙的飞来横
祸貌似冥冥注定。
Toyota Corolla前后被撞击后的全貌:
Toyota Corolla尾部受伤程度:
Nissan Pathfinder车头具毁:
Toyota Corolla车头损毁程度:
Honda Accord车尾受损程度:
Toyota C... 阅读全帖
f*****h
发帖数: 4489
19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国内车祸,一堆日车表演吸能
人家用吸能盒吸能 这里面的都在用主车架吸能

:玛莎拉蒂追尾,造成6车连撞
:玛莎拉蒂好像没啥损伤,几辆日车表演吸能大法
M***4
发帖数: 609
20
从上海吸血车牌说起,激起暴力政策下的怒吼!
人人都有车,我为什么就不能买车?少跟我谈什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和缓解拥堵
这样的大道理,作为小老百姓不想听。这个社会凭什么阻止贫民百姓去过奢侈生活,又
凭什么要限制农村人在大城市买房买车。为了祖祖辈辈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土生活
,为了光宗耀祖成为人上人的信仰,我们必须不再做农民,不再被歧视。实话说,农民
工跟白领比起来,业务员跟公务员比起来,企业家跟政府领导比起来,就好比皇帝跟太
监,哪个太监不想做皇帝,凭什么太监就不能做皇帝?美国每个儿童都有机会成为将来
的总统。
记得改革开放最原始的初衷: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
地区、其他的人,以达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三十年后,的确有一小部分人成为富豪
,他们住洋房、泡温泉、开着豪车,享尽荣华富贵。那个时候,各种政策偏向这部分人
,就算犯了企业原罪,也会因为大环境经济而被宽容和忽略。于是,这部分人占尽优势
,或利用有权有势的亲戚,或投机取巧搞诈骗,或搜刮抢夺玩阴险,反正是不择手段,
不论白猫黑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获得了财富,进军到了大城市。
对这些富裕起来的人,老百姓是羡慕嫉...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3735
21
高中物理不及格的sb。
一点常识:
1。安全气袋是为乘客吸能的。
2。车体是为驾驶舱吸能的。
3。开着不吸能的推土机用60mph撞墙和隔着一片大厚钢板撞墙或干脆直接撞墙效果一样。

伤害。这其实是为日车用更薄的钢板及机体提供了借口。
料来吸能,来保护司机,不是让发动机压缩变形来吸能。
吸收多少碰撞中的能量呢?车壳子都塌了,还能保护车里面的人么?皮之不存,毛将敷
衍?
回舱,应该让舱体变形吸能来保护飞行员。可事实上,舱体都是用钛合金等高强度材料
来设计的,真正保护飞行员的措施是靠减速伞和飞行员周围的气囊。
简直是利欲熏心,本末倒置。可偏偏有那么多的所谓聪明人相信。
b*****t
发帖数: 9671
22
搞得吸能是日车专利,美德车就不吸能一样
其实这个吸能谁没有呢?只不过日车软,找个借口罢了
l*******g
发帖数: 27064
23
吸能最先是德国人提出来的,不过后来被日本人发扬光大,全车都能吸能
因为皮太软,经常被玩虐,人家说的都是反话,嘲笑而已
现在的车子都有溃缩吸能区,都有安全笼的
r******n
发帖数: 112
24
日本车的设计动机难道不明显么?当年不就是以省油抢占了美国市场么?
要想明显省油,除了把车身做轻,还能有什么更有效的办法?提高发动机喷油控制?这
能有多少提高的空前呢?
把车身做轻了,就编出吸能的歪理来弥补他们由省油导致的车身单薄的缺陷,从而造出
了一个日本车既省油,又吸能从而安全的日车神话。再加上小毛病少,日车在车民的心
目中成了不二选择。
碰撞试验能够证明什么?连最基本的物理规律都违背,光谈一些在特定条件下做的碰撞
试验能证明什么?
你不要说这里就你懂科学好不好? 我搞结构力学也是几十年了。
l***n
发帖数: 1270
25
今天上班遇见救伤车去救人,赶紧拍到路边。然后听到巨响。 向前驶去原来撞上一辆
思域。真是要感叹一下日本
车吸能之强大。整个车尾都吸到后座去了,救伤车车头连一点伤也没有,f750真是一点
能也吸不了。 在离开前救
伤车的人已经把思域的驾驶员抬到担架伤车疗伤了。
o***s
发帖数: 42149
26
众人合力将狂犬病发作的江某控制住。 孙东城 摄
一个月前,在看到儿子被一条流浪狗咬破腿后,41岁的江某救子心切,多次用嘴吸吮儿子伤口处的血液并吐出后,其儿子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而江某却不以为然,没有注射狂犬疫苗。
两天前,江某感觉身体不适,被医院确诊为狂犬病。24日凌晨,江某不治身亡。
A 救人
儿子遭狗咬,父亲吸出七八口“毒血”
据村民介绍,江某今年41岁,是泗洪县青阳镇重岗社区人。8月19日早晨,江某不到二十岁的儿子小江正在门前打扫卫生,一只看起来毫不起眼、浑身脏兮兮的黄色小型流浪狗来到小江身边转悠,小江并没有把这只小狗当回事,也没有把流浪狗赶走,而是继续打扫卫生。
突然,这只不起眼的小流浪狗猛地咬了口小江左腿后侧下部的肌肉后,掉头就跑了。“哎呦!我被狗咬到喽!快来人啊!”小江捂着被狗咬伤的腿部大喊。听到儿子的喊声,正在房屋内的江某快步跑到儿子的近前,门旁的邻居们也纷纷赶过来,顺着流浪狗逃跑的方向追赶,并砸死了咬人的小狗。
看到儿子疼得直哼哼,江某心疼不已,他救子心切,急忙和家里人及邻居弄来热水冲洗了儿子的伤口。随后,江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蹲下身,用嘴吸吮儿子伤口处,把里面的...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7
这里有一组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在我国现有的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高达62.4%,其中1.8%的人员不满18岁。2015年至2016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毒品犯罪189313人、起诉217503人。
国家禁毒委发布的《2015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指出,我国的毒情表现出青少年滥用合成毒品及吸毒人员低龄化两大特点。
青春的选择有很多,但快乐的青春必然是无毒的;生活的状态有很多,而健康的生活也一定是无毒的。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不再被毒魔侵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铸一道抵御毒品的社会安全网!
发黑如云,眉弯如月,如果不是在KTV里见到,你一定不会想到,面前这位青春靓丽的年轻女孩会是包间里的“公主”,一个令很多人都很陌生的““冰妹””。
她叫小苏,来自湖北十堰,只有19岁,一提起“溜冰”,她哈哈笑了,随后让记者要了几瓶饮料,准备做个冰壶(吸食冰毒用的简易过滤器)现场示范。
“做这个很简单,只要有东西,分分钟的事……”她一边说着,一边十分麻利地用一个空可乐瓶和两条伸缩软管,制作出了一个“冰壶”。然后,她眨了眨眼,晃晃手里的饼子,“真的要吸么?”
在得到暗访记者否定的回答后,...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276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xuanyuanking (轩辕剑), 信区: Joke
标 题: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4 13:29:02 2013, 美东)
中国大片地区持续为雾霾笼罩,网民严重污染中自我调侃: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媒体评论也指出,“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
不吸”不是全面小康。
评论说,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
好是小事”心态来应对,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
面对全国数十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危机,有网友愤怒批评:“天是黄的,路是堵的,
空气是毒的,整个一黄堵毒!”
法律学者徐昕的两则微博被广泛转发,其中一篇是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作成
的一阕《沁园春·雾》。
“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
!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洗扫。空气如此糟糕
,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
后座不见腰。有不要命者...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8769
29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我的日车:Honda accord被吸能了
你这车根本没碰到吸能的地方,吸什么能?
最近几年dfbb越做越大,但是frame一直没改,从这个图就能清晰的看出来,防撞的
bumper还是那么小,支撑bumper的frame也是很小。
看那个附件里的图,白色和蓝色部分是用来吸能的,而黄色和红色的钢梁是最硬的,不
是用来吸能的。而你这里尾部黄色的钢梁根本不存在,或者相当于不存在,好在碰撞的
时候速度不高,不然你可能第二排座位已经找不到了。
被撞扁了不是说吸能了,还有,别告诉别人你是物理博士,人家会笑掉大牙的
p******8
发帖数: 227
30
这个版上,总有人拿这个日车和奔驰宝马奥迪去比。这能比吗?这是在一个数量级的比
较吗?无论安全系数和舒适度,一分钱一分货。
日本车蛮,消费对象就是普罗大众买菜车,主打就是经济型,潜台词,你要图省钱,你
就买这个!明明是为了省钱用塑料壳子包起来的一堆软疙瘩,却偏说日车设计时采用的
吸能理念,高科技含量,还弄个啥数据上来,说明某些日车的死亡率也不高啊。别被啥
广告忽悠了,整个高中基本的物理原理, 车轻的能撞过车重的吗?只怕撞得飞起来,
要是能,动能定理要得改写,而且要是买日车的人越多,你越要买德国车,为什么?
他们都吸能了哦,你不就更安全了,例外,别拿啥碰撞试验说事,先看看那碰撞试验速
度是多少。那速度,是你平时正常的驾驶速度吗?!
你要还不相信,自己去修理厂仔细看看摸摸,你比较一下日本车和德国车豪车用的钢板
,防护,玻璃等等是一个数量级吗?
例外,还有人说日车修理指数低,德系奔驰宝马奥迪包括帕萨特维修率高,还弄出啥数
据来比较,比较啥啊,一辆高配的高档车有多少个损耗配件,电子元件,而一辆普通日
本买菜车有多少个损耗零件数,那是一个数量级吗? 要是不在一个数量级,废话,故
障率数据当然要高。... 阅读全帖
E******l
发帖数: 80
31
版上现在最流行的词就是吸能,其实在工业界,材料吸能能力用Toughness来衡量,就
是说某种材料需要多少能量才能使其损坏。通常,某种材料的延展性越好,强度越高,
那么这种材料的吸能能力就越大。举例如前车身保护驾驶员的主要部件-在hood下车轮
两边的两根rail,这两根rail按要求需要用高强度钢制造。钢是塑性材料,并且在工业
材料里面算是使用广泛的高强度材料。
但是,我们知道,即便是同样金属材料,尽管密度,体积,重量一样,由于在冶炼,淬
火,加工,锻造采取的方式不一样,材料性能会有很大区别。比如hand forge和die
forge的材料在强度上就有不小的区别。所以,前文有人比较日美车的重量相仿,但是
碰撞变形却大不一样,材料的使用是很大原因。若有兴趣和条件的,可以去junk yard
截取一些美车日车的rail使用钢材然后拿回实验室分析,看谁的toughness高。
当然,不同车厂在设计rail的时候,design不一样,machine出来的shape也不一样,因
为在考虑toughness的时候,还必需考虑到结构的stiffness(以及machine后的残余应力
以準
備飽
n********e
发帖数: 1500
32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acura 吸能设计
一再强调了 没说吸能不好,
是小日本车 在吸能过于吹了, 把薄铁皮 也考虑进吸能加省油了
反正小日本的车我是不太敢相信了
大家上猫普上看看日车的惨状就知道了
s****g
发帖数: 1795
33
公开这个干嘛? 我还是希望别人都买日车,这样再有人追我的尾,我既不受伤还能赚
钱。

伤害。这其实是为日车用更薄的钢板及机体提供了借口。
料来吸能,来保护司机,不是让发动机压缩变形来吸能。
吸收多少碰撞中的能量呢?车壳子都塌了,还能保护车里面的人么?皮之不存,毛将敷
衍?
回舱,应该让舱体变形吸能来保护飞行员。可事实上,舱体都是用钛合金等高强度材料
来设计的,真正保护飞行员的措施是靠减速伞和飞行员周围的气囊。
简直是利欲熏心,本末倒置。可偏偏有那么多的所谓聪明人相信。
s*******d
发帖数: 17566
34
LZ 太无知了
N年前我在三菱公司工作时看见过internal和3rd party 的test reports,这个确实能
够减少对车内人员的冲击。

伤害。这其实是为日车用更薄的钢板及机体提供了借口。
料来吸能,来保护司机,不是让发动机压缩变形来吸能。
吸收多少碰撞中的能量呢?车壳子都塌了,还能保护车里面的人么?皮之不存,毛将敷
衍?
回舱,应该让舱体变形吸能来保护飞行员。可事实上,舱体都是用钛合金等高强度材料
来设计的,真正保护飞行员的措施是靠减速伞和飞行员周围的气囊。
简直是利欲熏心,本末倒置。可偏偏有那么多的所谓聪明人相信。
a*******a
发帖数: 4212
35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大家买日系车的主要理由?
虽然说开车是人在开,不过关键的时候,是车保护人。所以安全怕最重要!什么狗屁吸
能啊什么理论啊,全是放屁。日车FAN最喜欢鼓吹的是吸能理论,好象越吸越安全一样
。ANYWAY,你吸你的,我开我的。
s********0
发帖数: 398
36
吸能这个概念很好
现在的日车美车德车应该都有吸能区
所以差别可能还是在不该吸能的区域
u**l
发帖数: 2335
37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从了】一些片断,关于车
-2d acd的前世begin-
这部2d acd是“朋友”05年买给他儿子的。
“朋友”是个很好的人,身为xx的他,常年每周固定花一下午带着没车的学生买菜。
媳妇来的一年,经历了他的三部车,奥德赛,g35和acd。
奥德赛的几个月,媳妇说,买菜真是件欢乐事~坐着一车满满的人,一个超市一个超市地逛,完了晚上
一人煮几个菜potluck~
“朋友”换了g35后,一起买菜的人就少了~听说g35没享受几天,就跟他儿子换着开了,一直到我过来
~
记得刚刚到美国的这天,晚上12点了,机场的最后一班飞机~
从几乎全是中国人,到只有我一个中国人的航班,让我很不适应~
而且坐在我前面的还是一个穿得破洞T恤的喝高了的强壮白人~
nnd,话说这Y的,在排队检票的时候,还突然摸着我的手臂说,肤色真的不一样耶~我c!我吓得经
典国骂都快出来了~尼玛的!当然不一样!
anyway,回到晚上12的机场,我一边拉着2大箱2小箱背包电脑包,一边躲着那醉酒的哥们,吓得够
呛地在门口等着“朋友”过来接机,也不知道他开的是什么车,以至于这骚包的红色2门acd在我面前
缓缓停下时,我还在踮着脚尖遥望寻找。
这就是跟这车车的第... 阅读全帖
k*******q
发帖数: 5493
38
那种测试有个屁用,你见过哪辆日本车把德系美系撞到死人,日本车司机却完全没事的?
别说什么日本车吸能,如果要是都吸光也就算了,可惜吸能总量不够,最后就是驾驶员
都跟着吸能成了肉泥
l********7
发帖数: 1077
39
看到众多业内人士,包括汽车碰撞实验室十年多年博士的发言。专家在我这个洗盘男中
的圣洁形象轰然倒坍了。
我相信装甲战车撞墙一颗星都没有。即使战车不散架,驾驶员也非死不可,因为战车前
面不会溃缩,又无安全气囊、安全带(有的话请纠正我),驾驶员以40mph的速度撞在
了战车内的仪表盘上。
至于砖家夸下海口纸糊的的汽车能得5星,权因为”吸能“,我们不妨把Dr Zhang装进
一个纸做的汽车里,以低于标准测试的30mph的速度扔向铁墙看看他能否幸免。有的话
我奖励1000刀
我如果让我设计一辆汽车的车身结构,作为一个汽车专业外行人士,我会根据的力学知
识,从以下方面保证汽车在撞击的安全性。主要思路是两个方面,第一保证cabin的完
整性,第二减少驾驶员从40mph到0mph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冲击
(1)汽车结构的整体强度,没强度结构会像纸做得汽车一样散架。车体的结构承担着
在碰撞中保护驾驶员的任务。无论是低速还是高速撞击。
(2)显著提高驾驶舱frame的结构强度,使之明显高于汽车前部结构。当结构的破坏是
不可避免的时候,cabin结构破坏必须后于前体结构。这种设计思想在其他结构设计中
也非常常见...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2083
40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被追尾了,车有旧伤这么算
后面的保险杠不是为了好看的。 里面有缓冲吸能装置。很多车撞过以后,缓冲吸能装
置已经变形或被压缩,不再具有吸能作用,即使外面看不太出来。
现在的车好多并不是用弹簧一样的可恢复的缓冲吸能装置, 而是一次性使用的,像
Shock Absorber 类似的东西。
n********k
发帖数: 216
41
试想一下,潮湿闷热的夏天,你在车内享受凉爽的驾驶环境,是何等的开心快乐!汽车
空调系统作为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制热、换气和净化的配置,对于减轻驾驶员疲劳
强度,提升驾驶安全是有很多帮助的。
可是如果你在日常使用的时候不注意一些细节,那么空调系统非但不会降低你的疲劳强
度,还可能起反面作用。首先是空调不罢工绝不清洗。春季一般沙尘和柳絮较多,这些
东西多数都容易吸附在空调滤芯上,从而导致滤芯易滋生细菌,使得空调产生异味。
正确的做法是:在车辆进入夏季后,建议检查一下滤芯的使用状况。通常情况下,空调
滤芯在副驾驶的手套箱内,取出滤芯后可以观察一下滤芯的具体情况,如果不是很脏建
议用气枪吹掉浮尘和杂物,假如滤芯已经很脏或者已经到了更换周期,建议迅速更换。
其次上次后不应马上开空调。因为夏季车内温度很高,如果进入车内就直接打开空调,
会给空调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空调的压力也会直接反馈给发动机,造成发动机运
行初期的压力很大。
正确的做法是:启动车辆前,开启车窗和天窗等配置,或者采用其他物理降温的方式降
低车内的温度后,再开启空调,同时打开外循环,等车内温度降低后再改为内循环模式。
并且偶尔...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19053
42
"选又大又重的车",是对的。"又吸能",就没必要了。
校车,钢板厚重,还是铆接的,绝大多数车撞校车,能几乎都自己吸了。

100mph
w*******g
发帖数: 9932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tomobile 讨论区 】
发信人: redskeleton (redskeleton),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挖坑,不喜勿入:看了那个日本车200K才维修的回帖,我简单总结了一下WSN这些年对美国车和日本车的评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7 12:56:12 2009, 美东)
看了那个日本车200K才维修的回帖,我简单总结了一下WSN这些年对美国车和日本车的
评价:
美国车不会拐弯,只能走直路;
美国车的发动机到100K就会爆炸,99999的时候一定要卖到中东去;
美国车不安全,不吸能,事故后车没事,人成肉酱;
美国车傻大三粗,排量大,马力小,耗油大;
美国车看上去老气,没有驾驶感,坐车跟坐船。
日本车会拐弯,也会走直路;
日本车发动机200K才用大修,期间连机油都不用换,一样跑的欢实;
日本车安全,吸能,事故后车total,人没事;
日本车轻巧,排量小,马力大,耗油低;
日本车看上去靓丽,有驾驶感(也叫做路感),开日本车就像开高级跑车。
欢迎继续补充。
f*********e
发帖数: 211
44
make sense...至少开推土机时不需要吸能的,这虽然比较极端,但至少说明强的还是强。

伤害。这其实是为日车用更薄的钢板及机体提供了借口。
料来吸能,来保护司机,不是让发动机压缩变形来吸能。
吸收多少碰撞中的能量呢?车壳子都塌了,还能保护车里面的人么?皮之不存,毛将敷
衍?
回舱,应该让舱体变形吸能来保护飞行员。可事实上,舱体都是用钛合金等高强度材料
来设计的,真正保护飞行员的措施是靠减速伞和飞行员周围的气囊。
简直是利欲熏心,本末倒置。可偏偏有那么多的所谓聪明人相信。
j**********0
发帖数: 93
45
我觉得这种推论反映了两种思维问题。
第一,动机论。
首先认定日本人很坏,所以做的事情都是坏的。
这种前提除了阻碍你的思维,没有任何其他的用处。
汽车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而汽车安全在汽车发展到今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你觉得全世界搞企业安全技术的专家是干什么的?
就是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文章,造假也可能被揪出来,不用说在汽车这个庞大的行业,
你不但可以几十年的欺骗消费者,还可以欺骗同行?
第二,非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实验是要讲条件的,在什么条件下是可以重复的。
凭感觉想问题这是人的通性,但是很多东西深入分析是和人的感觉不一样的。
现在中国在飞速建造高速铁路,我看了德国的高速铁路关于乘客安全问题的片子。
最开始设计的顾客座位前的小桌板在火车急刹时会严重伤害顾客,甚至致死。
后来反复实验才设计出更安全的桌板。
吸能设计是以碰撞试验为基础的。

伤害。这其实是为日车用更薄的钢板及机体提供了借口。
料来吸能,来保护司机,不是让发动机压缩变形来吸能。
吸收多少碰撞中的能量呢?车壳子都塌了,还能保护车里面的人么?皮之不存,毛将敷
衍?
回舱,应该让舱体变形吸能来保护飞行员。可事实上,舱
i****a
发帖数: 36252
46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大家买日系车的主要理由?
我们正试图比较的安全性,正是"保护乘客的安全".
为什么现在连美国车都正试图强调吸能? 正是因为乘客的安全.
每个人都同意欧洲车安全,对不对? 看看他们的吸能设计, 优于日本,更比美国车年
先进多年. 这就是为什么欧洲车不断的在安全测试和统计上排名上顶
如果你想要一辆车的安全性是保护它的金属框架,以减少维修费用,看看在美国90前的
汽车. 从60年代到80年代, 美国每车五千磅, 撞车不变形, 但死亡率是今天的双倍
碰撞试验结果,现实生活死亡率统计: 同类日车比同类美车安全.
美国车安全性非常低. 在所有车种中, 他们几乎都是安全最低的
mitbbs充满高学历的人,但他们为了抵制日车, 相信谎言, 不承认科学事实
抵制日车, 只需要 "抵制日车" 为由, 不需要其他胡说八道的道理
http://www.iihs.org/sr/pdfs/sr4204.pdf
http://www.iihs.org/sr/pdfs/sr4003.pdf
http://www.americanscientist.org/issues/feature/2008/2/safer-vehicles-
for-pe
n******n
发帖数: 1030
47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刚刚发生的大奔撞假美丽
Camery很安全,都没怎么变形,传说中的吸能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那就是都被driver吸
去了,所以driver被担架抬走。
吸能车一定要吸能啊,如果让车里面的人吸能,那车还真保值,resell value一定不错。
z**t
发帖数: 90
48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试驾 Mazda CX-5 && Camaro SS
今天去试驾,本来冲着Miata去的,结果只有一辆手动挡且不让试,作罢。
首先试驾CX-5, 2.5 Touring。
创驰蓝天早就如雷贯耳,说实话,很失望。失望主要是体现在动力上,尤其是噪音不小
的情况下。版上之前有个试驾CX-5的帖子,说的很中肯,平时车子还算安静,但是加速
时,稍微给点油,发动机声音就上来了,而且声音并不好听,猛踩推背感是有,但不是
很强。开了sport mode,就是提升发动机转速,嗡嗡的,会有劲一点点,但是对比我的
06年破车雅阁coupe,差距真心不是非常大。操控么,转向是比一些车(比如sportage
,collora)清晰些,不过我觉得我的雅阁操控也挺好。空间倒是还好,我不是很介意。
我没开过太多suv,只开过sportage,wrangler,小时候简单开过丰田4700。对比
sportage没看出太大优势,主要是在加速时噪音大的程度和带来的实际效果并不成比例
。终于觉得suv真心不合本人胃口。
因为同一家dealer也卖雪佛兰,所以就试试了大黄蜂(在15款野马出来之前,真心觉得
大黄蜂是本人能买得起的里面最帅的)。居然给试了ss。
我曹,绝B不一样。s...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4418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tomobile 讨论区 】
发信人: iMaJia (iMac,iPod,iPad,i馬甲),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Re: 大家买日系车的主要理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7 20:02:55 2010, 美东)
我们正试图比较的安全性,正是"保护乘客的安全".
为什么现在连美国车都正试图强调吸能? 正是因为乘客的安全.
每个人都同意欧洲车安全,对不对? 看看他们的吸能设计, 优于日本,更比美国车年
先进多年. 这就是为什么欧洲车不断的在安全测试和统计上排名上顶
如果你想要一辆车的安全性是保护它的金属框架,以减少维修费用,看看在美国90前的
汽车. 从60年代到80年代, 美国每车五千磅, 撞车不变形, 但死亡率是今天的双倍
碰撞试验结果,现实生活死亡率统计: 同类日车比同类美车安全.
美国车安全性非常低. 在所有车种中, 他们几乎都是安全最低的
mitbbs充满高学历的人,但他们为了抵制日车, 相信谎言, 不承认科学事实
抵制日车, 只需要 "抵制日车" 为由, 不需要其他胡说八道的道理
http://www
x**********g
发帖数: 3276
50
来自主题: Joke版 -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中国大片地区持续为雾霾笼罩,网民严重污染中自我调侃: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媒体评论也指出,“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
不吸”不是全面小康。
评论说,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
好是小事”心态来应对,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
面对全国数十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危机,有网友愤怒批评:“天是黄的,路是堵的,
空气是毒的,整个一黄堵毒!”
法律学者徐昕的两则微博被广泛转发,其中一篇是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作成
的一阕《沁园春·雾》。
“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
!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洗扫。空气如此糟糕
,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
后座不见腰。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另一条相对简短的微博也是改写网络流行语感叹雾霾天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莫过于你站在天安门前,却看不见毛主席。”
网友“董一点事”感叹:“一直在赶路,顾不上看风景。今儿个想看风景了,风景
如画,画布是雾霭…自强不吸...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