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吸能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q
发帖数: 192
1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关于越重的车越安全的理论证明
不用这么复杂的分析,还动量,建模啥的。
一辆重车和一辆轻车相撞(同速),绝大部分情况都是两辆车在相撞后仍然向轻车方向
移动。 试想一辆车撞静止的水泥墙是什么感觉,对轻车来说,与重车相撞,如果对方
的重车不是吸能车,很结实,基本没什么形变(可忽略)的情况下,比撞静止水泥墙还
要惨的多,因为重车这座水泥墙装前装后都在向轻车高速移动。 而对重车来说, 由于对方吸能,装击中的能量大量减少,如果双方总速度小于当初设计的安全撞击速度(假人撞水泥墙),再加上撞击后继续向对方缓冲,实际上撞击时情况要好于设计安全速度时的水泥墙撞击,比轻车安全的多。 并且撞击后重车急速转向,削头,腾空的可能性小很多。
i****x
发帖数: 17565
2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软车车体损毁更严重肯定是对的
有效车重减小我觉得不对
车A和车B,无论形状如何变化,自身质量都属于自己,速度从>0变到=0,这是动量守恒
。两车相接处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这是牛3定律。
可能两方司机受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略有不同,但我不觉得软车司机峰值会更高,只是
软车司机峰值来的晚,硬车司机来的早而已。
m***e
发帖数: 89
3
你车头的损伤如果明显小于中间车车头的损伤,你的车也算吸能车(日系)的话,你应该
可以分析一下,中间车撞前车的能量是通过你车和它的碰撞传过去的,这个过程中有能
量损失,所以如果是你的全责,你车和中间车间的变形吸能应该大于中间车和前车的。
s*******t
发帖数: 2896
4
问题是大家都用HSS,有多有少而已。我相信车厂能少用绝不多用,豪华车另说。
理论上重量不直接影响安全,就像有人说“你拉一车砖的时候比空车安全吗?”重量影
响安全是通过impact
test。为什么?
轻车、软头车(吸能车)的动能上的优势造成cage不需要很结实就达到4星、5星,因为
本身动能就少,一部
分还被车头吸了。而重车、硬头车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才行。打个极端的比方,大象要经
受40mph的impact
test,皮、骨都必须相当的nb,而同样的test对甲虫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不过你要是
把甲虫往大象身上
摔(速度足够快),结果可想而知。
n******e
发帖数: 485
5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忍不住了。看到你说日黑我就想笑,个人觉得你才是高级日黑,整天给别人说扣肉,凯
美瑞性价比高,安全,轮到自己买新车却买个美车。考虑买日车的知道你这个例子不知
道会怎么想。
就车论车,凯美瑞是不错,在国内开过一段,新车破坏性的开了3年12万公里机械电子
都没问题,就bodywork做过几次,但在车多的高速真的是很不自在,因为亲眼见过人的
身体是多么脆弱,后来有点钱就换掉了。花差不多的钱,买那国车都行,能整就整个个
大点安全点的。省油,甚至省一些保养/修车的钱,在对家人还有自己身体的保护面前
,我认为可以忽略。
n******d
发帖数: 691
6
你自己发的数据,camry/accord 比 passart 死亡率高80%
corolla 比 jetta死亡率高100%
不黑日车黑什么?
由于越来越日化,加吸能区和air bags,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你。近年来对死亡率降低贡献最大的是ESC.我02年的Jetta 1.8T 四轮碟刹,八气囊,ESC就是标配了,同年的corolla连ABS还是选配。说日车reliability好我没意见。说日车安全,就太搞笑了。
国内也是一样,08年我买车的时候,Accord只有高配才有ESC。大众的速腾(Jetta V),最低配都有ESC(ESP).一个是B型车,一个是A型车,小日本明显不把中国人命当回事。
你认为是德国那种无限速高速路环境下出来的车安全,还是日本那种岛国环境下出来的车安全?
w********r
发帖数: 14958
7
未知因素太多,真是难以判断谁吸能多。
吸能这个概念本来就是虎人的。 评价车安全性要看碰撞后变形多少。 变形多少和吸能
没有直接关系。
l**k
发帖数: 45267
8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现在还有完全不吸能的车?装甲车吧
a***c
发帖数: 156
9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就好比鸡蛋碰石头,鸡蛋吸能,石头不吸
b*****g
发帖数: 2322
10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话说电哥酒后送去监狱的里面,看到老大们教训小弟,都要垫个枕头,然后再用力拳打
脚踢,枕头吸能了,小弟得内伤,大哥们的手也不会太疼。所以电哥出狱后,写了MDX
吸了Toureg的能了
i**********r
发帖数: 21
11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你的假设根本不符合实际, 说了半天根本没用。
任何一辆车出了厂,钢材和结构已经不能改变,吸能上限已定。 但是发生事故的速度
却是个变量。
你抓不住重点,以非实际的假设来分析实际的问题,得出的结论荒谬可笑。 俗话说,
太嫩。 学名叫
心理年龄/生理年龄 的商太小。
s****f
发帖数: 3038
12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侧撞T-bone多发而且危险
为什么日本车门这么轻薄?照你说的不是吸能,日本车在这方面的安全理念是什么?
s****f
发帖数: 3038
13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日本车前后左右铁皮都轻软震颤,合着只有车头部位是吸能的
D***n
发帖数: 6804
14
很多人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遇到大的车祸的机会很小,平时刮蹭的情况居多,
刚体车和吸能车对撞肯定是软的先溃散,这时候车头硬的车给人心理上的优势,感觉占
了人便宜。
大多数人看车祸照片都不看A柱的,吸能理念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普及。
b*****l
发帖数: 1594
15
问题时,人奔驰的吸能没全车都用来吸能罢?没听说奔驰的吸能结构连司机和乘客都算
在里头的。
i****x
发帖数: 17565
16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你没注意我的假设“假设两车,左侧A车质量为2,右侧B车质量为2”,我一直在算同质
量车。否则当然重车占便宜
V***b
发帖数: 3419
17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你这个方程是不对的,“重心仍然在0点处”,这个只有在弹性碰撞前提下才会出现。
溃缩区吸能是非弹性碰撞,两个车碰撞前能量最后都变成溃缩区的热能。碰撞结束总质
点在最初碰撞点(你所说的0点)左侧。
c*********r
发帖数: 19468
18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又绕回来了……人受到的加速度是力决定的对吧?力哪里来的?安全带,对吧?你证明
下B安全带的拉力比A小吧……
你可听说过谁是被安全带拉死的?安全带的拉力限制机制根本不可能出现那种情况
现在既然你承认A车驾驶员滑行距离不比B车的短,那么如果两车安全带提供的拉力相当
,A车驾驶员碰到硬物时的剩余动能就比B车的小,你说那时候谁受到的作用力大?瞬时
加速度呢?
z****y
发帖数: 403
19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大家买日系车的主要理由?
日车如果只吸本车的动能估计没什么问题,怕就怕和别的车撞了,两辆车的动能一辆车
来吸,估计就惨了。

内部的硬表面
b*****1
发帖数: 3915
20
碰撞成绩好 针对的是安全笼
与我说的车的软硬是两个部分
我认为在 安全笼同样坚固的车里,同样重量大小的车对撞,日本宣传的吸能车相对是
比较安全的
c*********r
发帖数: 19468
21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人受不受伤是不是只和加速度有关咱们先不讨论(加入人受到一个作用时间极短但很大
的力还真不会受什么伤,你自己的软组织的damping就足够了……),重要的是你讨论
碰撞过程的模型可能本身就是偏离实际的。人受到的力来自哪里?安全带啊,如果没有
安全带,车碰停的瞬间,人还在向前滑,直道碰到前方的硬物把自己磕死。安全带给人
的拉力和你说的问题1(人受伤的原因)有关系吗?没有,因为拉力上限是安全带锁止
机构的设计决定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安全带拉力太大把人勒死的情况。所以人的受力和
你讨论碰撞时车各部分的受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人之所以会死,是车被碰停的过程中
人相对安全笼继续向前滑行,滑行的距离和安全带提供的拉力就决定了这段时间内人的
动能能够减少多少。如果减少得够多,人就可能不会碰上硬物或者被气囊安全的保护到
了,如果减少得不够多,碰到硬物或气囊时剩余动能还是太大,就还是可能会受伤甚至
死亡。
回到最初的例子里,A和B内驾驶者的滑行距离我前面也说过了,就是他们据各自安全笼
前方硬物的距离(这个可以假定两车相同),加上各自安全笼碰撞后向前的位移距离。
这个位移都是吃掉A的溃缩区获得的,和溃缩区结构设... 阅读全帖
V***b
发帖数: 3419
22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两车安全带能提供的最大拉力相等。
B车安全带碰撞开始时就对B人有相当大的拉力,直到碰撞结束。
A车安全带碰撞开始时对A人拉力远小于B人受到的拉力。碰撞后期A车安全带无法提供足
够拉力,A人头碰硬物而死。
i****x
发帖数: 17565
23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人是固定在车上的,这是个基本假设。实际上人和车的加速度差异无非是气囊和安全带
的缓冲,每个车都差不多,所以比较车的加速度即可。
能量pass完全没有意义,再说一遍,杀人的是加速度,算出加速度即可,无论通过动量
还是能量。
T*****g
发帖数: 1306
24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我画了个图,有这么几个感觉,不知道对不对
最后两车肯定都停止,而两车作为整体,纯考虑碰撞简化到不受摩擦力的话,质心应该
不变,那么因为A最后长度变短了(A2被压缩),质心位置应该更靠近B,这样看的话A1从
两车接触到碰撞结束的滑行距离要比B短,感觉总体上承受的冲击应该更大
c*********r
发帖数: 19468
25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你再想想:碰撞点正好就是两车总体上的质心(假设两车重量、尺寸一致,速度相同,
方向相反),B相对地面的位移距离如果不等于B侵入A溃缩区的距离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性,就是B把A溃缩区后沿往回顶了,也就说,A的安全笼没有侵占溃缩区的位置,而是
被往回顶了。那么对于A来说,无论安全笼还是溃缩区,重心都远离了碰撞点,而B的质
心却离碰撞点近了,也就是说两车在没有任何水平方向的外力的前提下,质心由原来相
对行驶时恒定在碰撞点变成了偏向A一侧,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你移动了系统的质心,上
帝的存在被证明了吧?
c*********r
发帖数: 19468
26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你这么分析对不对都没有讨论的价值,因为和实际情况风马牛不相及
实际发生的情况我都重复无数遍了,车碰撞时,人在惯性下向前,但安全带给他一个向
后的拉力,人在这个力下减速。然后就撞到硬物或者气囊上。人和车碰的这个过程才是
决定他生死的。A比B驾驶员滑动距离长,换句话说安全带给他卸掉的动能多,人车碰时
他的生存几率才大

霉。
w********r
发帖数: 14958
27
说日车吸能,太草率了。
这里奔驰和丰田不一定谁吸得多呢。
g*n
发帖数: 1148
28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我为什么坚决不买日本吸能车
我挺喜欢路上的日车的,他们的slogan是:吸别人的能,让他们无能可吸去!
h*******9
发帖数: 807
29
看到图片想起以前一个enterprise的司机跟我说的吸能的事。以前美国车的发动机盖做
的非常结实,结果出事故时整块板会往后飞,击碎玻璃甚至直接击中人脸,现在基本上
都采用吸能的理念,让发动机盖受到撞击时可以V型弯曲,不会后移。
m**x
发帖数: 790
30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是不是能保证人体安全?
到底是谁在转移视线啊?
camry, yaris不是吸能车吗,他俩碰撞,不正验证了你们的理论吗,你“胆敢”把
yaris, camry踢
出吸能车的讨论范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HiYSAenanM
l**s
发帖数: 20567
31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我的日车:Honda accord被吸能了
是有这一说,车子太硬,伤人
日车吸能,车坏
不过这都是在一定的撞击速度之内
如果真是速度极快,力量特大的,日车还是软了些
L*A
发帖数: 756
32
美国红脖车为什么不用吸能,其实和红脖司机的身材很有关系,this picture shows
the redneck 吸能 system:
K******S
发帖数: 10109
33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IIHS做过好几个,同一型号的车,新款和旧款的对装
老车铁皮都刚刚的,没有一个撞得过新车的
i**********r
发帖数: 21
34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我从一开始就肯定了你对前三条的分析。
我针对的是你偏颇的分析而导致的荒谬结论。
一个人有没有研究潜力,不是看他有没有推理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恭喜你达到了
高中生的水平。 对你来讲已经算是个成就了。 可怜冰湖,我十分不忍心打击你的表现
欲。
一个人有没有能力进行研究,要看他有没有能力作出合理假设,就是能不能抓住重点。
前提都不对,得出的结论谬以千里。 就像你所喷的,吸能的也不吃亏。 给你举个
最经典的例子,就好比钱学森当年登报发文说亩产万斤是完全可能的。 基于他的假
设完全正确,但是因为假设不符合实际,结论也不符合实际。
所以我说你冰湖太嫩。 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的商太小。
l*********u
发帖数: 19053
35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日车普遍小而轻,你认为安全你就开,跟俺对撞看谁吃亏 :)
你不会只呼悠别人开小而轻的车吧。。。
b*****n
发帖数: 17570
36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日车比美车安全得多。鬼才会信你们这些日黑骗子。
s****f
发帖数: 3038
37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安全气囊+车内部的柔软设计,才是保护egg的纸团。坚固的外壳和结构同样必不可少。
做过ebiz的哥们都知道,目前二手版的打包标准是外面尽量坚固的纸箱+箱子里充分的
填充。
去年有个护士给神医找个鞋盒寄货,寄到后外盒+里面产品包装严重变形,这个属于护
士省箱子钱害人,最后客户退货,护士包赔。而大多数使用了坚硬外箱的包裹都在
fedex的运输中保持货物完好,这是目前所有医护的共识,行业标准了。
至于给自己和家人买了软车,简单说就是偷工减料,安全没有达标。其它都是借口
i****x
发帖数: 17565
38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你错了,最好的办法(当然出于成本大家都不做)是大家都用用坚固的硬箱子外包海绵
保护。而我所说的就是,如果有一个人的硬箱子外还有海绵保护,则对所有箱子都有利
。吸能区是硬箱子外的海绵,而非箱子本身。这根你说硬箱子和软箱子完全不同。
b*****n
发帖数: 17570
39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吸能车与非吸能车对撞
你也知道用磕磕碰碰这个词
如果是纸箱,当然不要选软的,因为同一吸能区不能禁受多次撞击。
如果是有弹性外表的箱子,那肯定比硬箱子要好很多
T*****g
发帖数: 1306
40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A2的加速度比B要大,那吸能还是吃点亏啊
i****x
发帖数: 17565
41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安全带和气囊的缓冲可以作为一个系数,比如0.5,但是车车都大致相同,所以我没考
虑。
c*********r
发帖数: 19468
42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当然。不过现实中撞得狠的话应该是A赢,因为一样重的车,B没有溃缩区的话,说明车
架强度平均,安全笼强度就肯定不如A,到时候B的安全笼就成了A的第二溃缩区,B驾驶
员就成了人肉气囊了……
V***b
发帖数: 3419
43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先说我的观点:A车倒霉,A车人受伤害大。
A1和B的平均加速度是一样的,但A1的最大瞬间加速度远大于B。对人的伤害取决于最大
瞬间加速度,不是平均加速度。无论A2是均匀溃败还是分阶段溃败,A1的最大瞬间加速
度出现在A1速度变成0之前一瞬间。B的最大瞬间加速度也是出现在速度变成0之前一瞬
间,但比A1小很多。B的速度变化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碰撞过程(A2溃败过程)中。
i****x
发帖数: 17565
44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当然,我说的一切前提都是安全笼完全刚性,否则什么都白说
只是很多人认为谁吸能谁倒霉,我为了说清这个事情而已。

高,
i****x
发帖数: 17565
45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我以为你要说吸能区完全溃败以后的事情,我所谓瞬间是那一瞬间。溃败过程当然不是
瞬间,而且对于那段时间我的算法更加适用了,当然只是个平均值,等于假设溃败区从
始至终压缩所需力量都完全不变。
anyway, it's been a fun exercise:)

A2
i****x
发帖数: 17565
46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这就是文字游戏了。所谓吸能,严格定义指的是crumple zone的设计和作用,前提是安
全笼够硬。camry安全笼不够硬,直接出局即可。
c*********r
发帖数: 19468
47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Camry的问题可能不是安全笼,从40%正碰的数据看,安全笼正面还不错,small
overlap完全崩溃可能正是溃缩区的设计不良,没有很好的吸能的结果。
c*********r
发帖数: 19468
48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和人没有刚性连接,你分析那个也没多大意义。不管A还是B,碰撞阶段车受到的加速度
都远大于安全带对人产生的加速度,所以人会前倾嘛。换句话说,安全带这时是被饱和
的,拉力是锁止机制提供的上限,跟你分析车本身的加速度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c*********r
发帖数: 19468
49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我早就跟你说了,分析车受力情况根本就是和人受力的实际情况是脱节的,所以我根本
没有觉得有搞这种模型的必要。而人的受力情况就是取决于人碰到车时的剩余动能的,
这个问题用冰狐那个极端例子就能看得很清楚了,是你一直用各种角度硬拗吧?我和冰
狐也没说错什么吧?
i****x
发帖数: 17565
50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吸能车撞非吸能车
我也奇怪为何模拟结果跟我理论计算不符,仔细想想可能有问题:
昨天没仔细看,但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加速度曲线不符合我的理论计算。今天一看发
现crumple zone内力的模型可能有问题。你说内力与速度差为正比我觉得不对,我认为
你应该直接model a2的内抗压力为恒量,再model出a2的吸能(被做功)跟收缩量成正
比。
内力跟速度差正比有根据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