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璎珞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共9页)
a***n
发帖数: 1993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
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
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谓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为真性。故今广辨空
宗性宗有其十异: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
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
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
初,法义真俗异者。空宗缘未显真灵之性故,但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照此
诸法,无为无相,无生无灭,无增无减等为义。义是真谛,故智度论以俗谛为法无碍辩
,以真谛为义无碍辩。性宗则以一真之性为法,空有等种种差别为义。故经云,无量义
者从一法生。华严十地亦云,法者知自性,义者知生灭;法者知真谛,义者知俗谛;法
者知一乘,义者知诸乘。如是十番释法义二无碍义,皆以法为真谛,以义为俗谛。
二,心性二名异者。空宗一向目诸法本源为性,性宗多目诸法本源为心。目为性者,诸
论多同,不必叙述。目为心者,胜鬘云,自性清净心。起信云,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5章 沩仰法脉
第5章 沩仰法脉
一、怀海及《古清规》
中唐时期,安史知乱,藩镇割据日益加强,江西地区的地方官僚又对佛教采取扶
植政策,并且使之保持了相当的连续性,这就为道一禅系成为中唐最大的禅系创造了良
好的外部条件。道一门人“亲承弟子八十八人。”其徒以江西南昌为中心,分布于潭州
(长沙)、朗州(常德)、沣州(沣县东)、池州(安徽贵池)、杨州、常州、越州(
绍兴)、泉州(福建)、杭州、处州(江西赣州),韶州(广东韶关)、鄂州(武汉)
、随州(湖北隋县)、荆州(沙市)、襄阳(襄樊)、唐州(河南泌阳)、两京等地。
道一(709——788)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四川什坊)人。于资州唐和尚处
寂门下削发,受俱于渝州圆律师。曾师事金和尚无相,后入衡岳怀让的“顿门”,禅诵
于抚州西里处州龚公山,悍戾之徒,无不受感化。又得刺史裴公的信奉,闻名于世;大
历中路嗣恭连帅请其至“里所”,贞元四年(788)坐化,春秋八十,长元元年(8
21)谥大觉。权德舆碑文载,道一最后之说曰:“大抵去三就一,舍权以趋实,示不
迁不染之性,无差别次第之门。”常曰: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著,触...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可见-正法的特性之一
杂阿含1078经对「非时」提供另一个解读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8/yinshun38-01.htm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于夜明相出时,出搨补河边,脱衣著岸边,入水洗浴。浴已上岸,被一衣
,待身乾。时有一天子,放身光明,普照搨补河侧。语比丘言∶「汝少出家,鲜白发黑
,年始盛美,应习五欲,庄严璎珞,涂香华鬘,五乐自娱,而于是时违亲背俗,悲泣别
离,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如何舍现前乐而求非时之利」?
比丘答言∶「我不舍现前乐、求非时乐,我今乃是舍非时乐、得现前乐」。
天问比丘∶「云何舍非时乐,得现前乐」?
比丘答言∶「如世尊说∶非时之欲,少味多苦,少利多难。我今于现法中,已离炽然,
不待时节,能自通达,现前观察,缘自知觉。如是天子!是名舍非时乐,得现前乐」。
天复问比丘∶「云何复是如来所说非时之欲,少乐多苦?云何复是如来所说现法利乐,
乃至缘自觉知」?
比丘答言∶「我年少出家,不能广宣如来所说正法律仪。世尊近在迦兰陀竹园,汝可往
诣如来,问其所疑。如世尊说,随忆受持」。
天子复言∶...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4
贝祖善居士
贝祖善,字幼伟,苏州人。性颖悟,事母孝。母目盲,为之舐目以明。其姐于归严氏,
夫妇俱早亡,遗一子二女,幼弱无依。祖善悉为抚养成人,并培植至高等学校卒业。其
余昆仲及亲友中,若有急难,每倾囊相助,无吝色。壮岁浮沉宦海,曾任南京电厂厂长
,及宋子文机要秘书、海关总监等职。四十余岁时,因与当道意见相左,遂引退家居,
留意身心性命之学。初习道家吐纳导引之术,后学密宗。年近知命,始从知识得闻净土
持名法门,大喜踊跃,庆得归宿,尽弃前之所学。一句弥陀,专精持念。虽远客相访,
或有要事,必待净课完毕,方出酬答。一九三六年秋,忽患疾病。知净土缘熟,即预先
安排临终诸事。因恐其妻世爱深重,难免哭泣,早使别居一室,不令知情。除约道友数
人,主持助念等事外,仅留长女聿鎼一人,在旁服侍,并切嘱家人:‘不许哭泣喧扰。
逝世后八小时内,不得触动身体。一切须照‘饬终津梁’书中规定办理。’其余亲友及
家中子女,均摒绝不见。一心念佛,决志往生。当疾笃时,联襟赵君往视疾,见其病重
,不觉泪下。祖善反笑而慰之曰:‘尔我平时念佛修持净土,正为今日往生,此乃大喜
庆事,岂可效世俗儿女之态乎?’病中始终神智清朗。至九...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922
5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
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
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
散于地;宝树行列,枝叶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其菩提树高显
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
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辉发焰,与华间列。其树周圆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
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又以如来威神力故,其菩提树恒出
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广博严丽充遍十方,众色摩尼之所集
成,种种宝华以为庄校;诸庄严具流光如云,从宫殿间萃影成幢。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
集其所,以能出现诸佛光明不思议音。摩尼宝王而为其网,如来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
皆从中出;一切众生居处屋宅,皆于此中现其影像。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
包法界。其师子座,高广妙好:摩尼为台,莲华为网,清净妙宝以为其轮,众色杂华而
作璎珞。堂榭、...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6
☆─────────────────────────────────────☆
SeeU (See you) 于 (Mon Jul 25 12:07:46 2011, 美东) 提到:
依原始佛典,佛陀成道后,认为众生难以证悟微妙之法,并不想说法,浪费力气。经梵天劝请后,佛以天眼观察,有ㄧ些众生烦恼不多,可以证悟,才到鹿野苑初转法轮,说四圣谛。
依大乘经,如金刚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说>∶「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盘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
扒搿媚肽獭>谝磺蟹鹕布⒊臼伲忠磺兄谏H缡切榭战缇。谏缇。谏稻 V谏衬站 N掖巳扒胛抻星罹 D钅br />
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菩萨的大心大愿,多么令人动容。
两个说法比较,从佛陀不想说法,到菩萨愿度尽众生,这是巨大的差别。以佛陀的智慧,难道不清楚自己想作什么,能作到什么吗?从另一角度想,佛陀是如何看众生呢?是只有少数能解脱,还是一切众生都会成佛?
杂阿含经中,佛陀回答...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7
婆须蜜多菩萨大美女,让你亲亲抱抱,则离贪欲。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八入法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
尔时,善财见此女人,颜貌端严,色相圆满,皮肤金色,目发绀青,不长不短,不
粗不细,欲界人、天无能与比;音声美妙超诸梵世,一切众生差别言音,悉皆具足,无
不解了;深达字义,善巧谈说,得如幻智,入方便门;众宝璎珞及诸严具庄严其身,如
意摩尼以为宝冠而冠其首;复有无量眷属围绕,皆共善根同一行愿,福德大藏具足无尽
。时,婆须蜜多女从其身出广大光明,普照宅中一切宫殿;遇斯光者,身得清凉。
尔时,善财前诣其所,顶礼其足,合掌而住,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离贪欲际,随其欲乐而为现身。若天见我
,我为天女,形貌、光明殊胜无比;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见我者,我即为现人非人女,
随其乐欲皆令得见。
「若有众生欲意所缠来诣我所,我为说法,彼闻法已,则离贪欲,得菩萨无著境界
三昧;
若有众生暂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欢喜三昧;
若有众生暂与我语,则离贪欲,得菩萨...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8
婆须蜜多菩萨大美女,让你亲亲抱抱,则离贪欲。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八入法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
尔时,善财见此女人,颜貌端严,色相圆满,皮肤金色,目发绀青,不长不短,不
粗不细,欲界人、天无能与比;音声美妙超诸梵世,一切众生差别言音,悉皆具足,无
不解了;深达字义,善巧谈说,得如幻智,入方便门;众宝璎珞及诸严具庄严其身,如
意摩尼以为宝冠而冠其首;复有无量眷属围绕,皆共善根同一行愿,福德大藏具足无尽
。时,婆须蜜多女从其身出广大光明,普照宅中一切宫殿;遇斯光者,身得清凉。
尔时,善财前诣其所,顶礼其足,合掌而住,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离贪欲际,随其欲乐而为现身。若天见我
,我为天女,形貌、光明殊胜无比;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见我者,我即为现人非人女,
随其乐欲皆令得见。
「若有众生欲意所缠来诣我所,我为说法,彼闻法已,则离贪欲,得菩萨无著境界
三昧;
若有众生暂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欢喜三昧;
若有众生暂与我语,则离贪欲,得菩萨...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弥勒成佛的出处
中阿含王相应品第一
(六六)中阿含王相应品说本经第二
尔时。世尊在于燕坐。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
事。
世尊闻已。则于晡时从燕坐起。往至讲堂比丘众前。敷座而坐。问诸比丘。汝等
今日以何事故集坐讲堂。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今日以尊者阿那律陀因过去事而说法故集坐讲堂。
于是。世尊告诸比丘。汝等今日欲从佛闻因未来事而说法耶。
诸比丘白曰。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若世尊为诸比丘因未来事而说
法者。诸比丘闻已。当善受持。
世尊告曰。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诸比丘。未来久远当有人民寿八万岁。人寿八万岁时。此阎浮洲极大
富乐。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鸡一飞。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女年五百乃当出嫁
。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唯有如是病。谓寒.热.大小便.欲.饮食.老。更无余
患。
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有王名螺。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
。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
宝.主兵臣宝。是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当统领此一
切地乃...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0
印光大师乃大势至菩萨应化身的原始证据
作者:杨信芳居士
余十八岁时,肄业上海女子中学。有同学张孝娟女士,住西门路润安里,与余交谊最深
。其母张太太,雅爱余,以亲女视我,故我亦以“阿母”称之。放学归来,辄膳宿于张
家,习以为常。民国廿五年国历十一月廿三夜,余宿张家,与孝娟共榻。
中宵睡去,遥见观音大士立小岛上,环岛皆海,水天一色。大士身长丈许,璎珞庄严,
手持净瓶,如世所绘。余则在一叶扁舟中,舟驶近岛,大士招手告余曰:“大势至菩萨
现在上海教化众生,汝何昏迷,不去闻法?”余无以答。大士又曰:“印光和尚是大势
至化身,四年后化缘毕矣。”言讫而隐。忽骇浪滔天,舟几覆,余大呼“救命”。孝娟
推余醒,曰:“信芳汝其魇耶?”余告以梦,相与一笑。翌晨,以梦告张太太,并问:
“有否菩萨名大势至,有和尚名印光者乎?”
张太太固信佛,惊曰:
“大势至乃西方极乐世界之菩萨。印光和尚之名,昔曾闻诸孝娟之父,云是普陀山得道
高僧。”
余问:“印光和尚今在上海耶?”
张太太曰:“不知。”
余为之闷闷。次日读《申报》,见登有《丙子护国息灾法会通告》,乃知上海闻人请印
光和尚来沪在觉园主持法会。奇哉此梦!三人惊诧不已...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1
☆─────────────────────────────────────☆
bigfool (fool) 于 (Sat Dec 10 16:24:13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系列的缘起参见“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1)”的第一段。)
3. 为什么相对佛乘,声闻缘觉二乘被称为“焦芽败种”
焦芽败种这个东西在这里也屡屡被附小乘和附南传翻出来,屡屡让这些人跳脚,
不过有的敏感的人,连声闻缘觉都能成为攻击诬蔑他们心中所谓“原始正教”的词,
对于这样的受迫害妄想,只能摇摇头。
这里先大概的讲一讲为什么有“焦芽败种”之说。
首先从佛法的传承上看,佛法并不总在世间的。
佛法是存亡续绝的过程的,类似种子一代代传递的过程。
有佛出世甚为稀有难得,有佛法驻世甚为稀有难得,这个南北传经典都讲了很多。
经过时间不长的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和末法时期,就是无尽的佛法失传的时期。
有佛法的时期就像一个短暂的春天,其间是漫长的没有佛法的严冬。
那么如何有佛法再重新出现呢?
那就要靠行菩萨道的追求佛乘的菩萨们在漫漫的长时期,包括短暂的有佛法的
时期和极其漫长的没有佛法的严冬时期,圆满完十波...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4358
12
2009年9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中国历史上的佛道关系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永久性课题,也是一个需要从多层次多角
度认识的课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化过程,是诸多因素造成的,而作为本土文化
重要内容之一的道教对佛教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便是在这一视角下
,通过对敦煌P.2305《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下文简称《讲经文》)中所反映的神仙信
仰的考察分析,来揭示道教对佛教的影响和佛道融合的一些情状。
一、
P.2305《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对应的是《妙法莲华经》卷四“见宝塔品”国王舍
身为奴,求闻《妙法莲花经》一节。其中对于仙人的出场及相关内容作了富有想像力的
演绎,颇值得注意。其中内容有:

仙人常居山里,高闲无比。风吹丛竹兮韵合宫商,鹤笑(瓠)(孤)松兮声合角徵。队
队野猿,潺潺流水。有心永住临泉,无意暂游帝里。忽闻空中人言,又见庵前云起。思
量兮未回来由,发言兮问其所以。空中告言,别无意旨。缘有个大国轮王求法,愿抛生
死。仙人幸有《莲经》,何为摄为弟子?大王兮要礼仙人,仙人兮收来驱使。
自居山内学修行,不省因循入帝京。
...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3
大圆满龙钦宁提华智仁波切关于皈依之殊胜教言
华智仁波切 著
一、皈依之基础:
总的来说,能开启一切正法之门的就是皈依,而要开启皈依的门必须依赖信心。因此,
在皈依之初,自相续生起稳固的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三种。
清净信:当步入陈设许多佛像、经书、佛塔的佛殿或经堂里,或者见到上师、善知识、
高僧大德的尊颜,听到他们的丰功伟绩以及感人事迹,依靠此类因缘,能够立即想到他
们的悲心广大等等,这种由清净心引发而生起的信心,就叫做清净信。
欲乐信:当听到恶趣轮回的痛苦之后,自然生起渴望摆脱的心态;当听到善趣与解脱的
安乐时,油然生起渴求获得的心理;而一旦听到阿善法的功德,会生起想要修行的心念
;当现见罪业的过患之后,也会立即生起想要断除的决心。这些都属于欲乐信。
胜解信:了知三宝的不共功德与加持之后,从内心深处生起信解,知道一切时分无欺的
皈依处就是三宝,想到无论是苦是乐,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任何事情,无欺的皈依处
——三宝都会知晓,除了三宝之外,自己没有其它可依赖的、可指望的靠山,这种坚定
不移的信心,就称为胜解信。
正如邬金莲师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 阅读全帖
k****s
发帖数: 1209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
加长版的往生咒。出自《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9/0930_001.htm
Namo ratna-trayāya. Namaḥ ārya Amitābhāya Tathāgatāya Arhate
Samyak-saṃbuddhāya. Tadyathā, oṃ, amṛte, amṛtod-
bhave, amṛta-saṃbhave, amṛta-garbhe, amṛta-siddhe,
amṛta-teje, amṛta vi-krānte, amṛta vi-krānta gā
minī, amṛta gagana kīrti-kare, amṛta dundubhi-svare sarv
ārtha sādhane, sarva karma kleśa kṣayaṃ-k... 阅读全帖
k****s
发帖数: 1209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药师七佛誓愿
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八大誓愿
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东方去此过四倍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光胜,在那个世界里
有一尊佛名叫善名称吉祥王如来,有无量亿的不退转菩萨围绕在那尊佛的身边。那个光
胜世界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净土,黄金为其地,在那个世界里没有恶趣,没有女人的名字
,也没有瓦砾沙石棘刺。种植着很多的宝树,还有很多金银珍珠宝石砌成的浴池,那个
世界的菩萨皆是从七宝莲花化生的。所以所有听闻的众生皆当发愿生彼佛国土。那位善
名称吉祥王如来,在初发心行菩萨道时,为众生发了八大悲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无上菩提时。若有众生。为诸病苦逼切其身。热病诸疟蛊道厌
魅起尸鬼等之所恼害。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病苦悉皆消灭。乃至证得无上
菩提。“
第二大愿:“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盲聋瘖哑白癞瘨狂众病所困。
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诸根具足众病消灭。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为贪瞋痴之所缠逼。造无间罪及诸恶行。
诽谤正法不修众善。当堕地狱受诸苦痛。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令无间罪及诸业
障悉皆消灭。无有众生堕恶趣者常受人天殊胜安乐。乃至菩提。“
第四大...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16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地藏经--不可思议啊!
南无地藏王菩萨。
http://www.dizang.org/xj/dzj.htm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
,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怜愍罪苦众生,于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功
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我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云:正使过去
、现在、未来诸佛,说其功德,犹不能尽。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众,欲称扬地藏利益等
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事,令天龙八部瞻礼获福。
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
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
,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
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汝当谛听,吾今说之。
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
于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
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18
【如果一个修行人已达到了很高的修证境界,此时他便可以方便法摄受双身修法。不仅
密乘中有如此开许,声闻乘中同样对此作过相同的解释。如果一个修行者已断除了自相
续中的烦恼,他也可依方便法在显现上暂时“破戒”。《律藏》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公
案:
有一阿罗汉名为色迦桑目,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法而得阿罗汉果。在其显现
为得果比丘尼时,未生怨王与她行邪淫,但因她早已断除了贪欲之心,故在整个过程中
未有丝毫出自个体贪心指使下的乐受。释迦牟尼佛后来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未生
真实贪心之缘故,所以并不能将其行为判定为破戒。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律
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已断除了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淫,但释迦牟尼佛
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指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故。这个出家人还仅仅只是断除
了欲界贪欲,但佛陀亦对他的行为作了开许。】
以上文章摘《藏密问答录》【闽南佛学院及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法师问、上师索达
吉堪布答】
评论:
我们来看看佛经中,佛陀是如何开示,出家人不管是有证量或无证量?皆不可有淫行之
事实发生!!!!
再来看看索达吉刻意曲解佛经,把妙贤阿罗汉比丘尼被大恶王...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升天的父亲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婆罗门与妻子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位
长相端严的儿子。他们为他举行诞生仪式,也取了适合他种姓的名字,并用牛奶、酸奶
、油饼细心喂养。他像海中莲花一般很快地长大了,对世间各种学问,更是精通无碍。
这位婆罗门对佛、法、僧三宝极具信心,不但皈依佛门,受持居士戒,还常常供养佛陀
和比丘僧,世尊也亲自为他说法。过了不久,他生病了,家人不管用什么药医治都没有
效果,最后他还是过世了。婆罗门死后,立刻转生到三十三天。
他的儿子把尸体抬到灵鹫山附近的大尸陀林中,准备进行火化。
他看着父亲的遗体,心中非常的难过,一边处理尸体,一边大声哭喊着:「爸爸,我的
爸爸!」由于伤心过度,精神失去正常,此后他便四处流浪,边哭边喊:「爸爸,我的
爸爸啊!」样子十分可怜。
他的父亲转生到三十三天后,就照天人的规矩作三种观察:一、观察自己从哪个地方来
?二、以后会到哪个地方去?三、是以什么样的因缘来到这里?他作了这三种观察,知
道自己是从人道来,由于皈依了佛陀,亲自听佛陀说法,才能转生三十三天的。这时,
他深深觉得佛陀对他的恩德很大,为了报答佛恩,他决定在天还没黑之前拜见世尊。于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索达吉论双修
【如果一个修行人已达到了很高的修证境界,此时他便可以方便法摄受双身修法。不仅
密乘中有如此开许,声闻乘中同样对此作过相同的解释。如果一个修行者已断除了自相
续中的烦恼,他也可依方便法在显现上暂时“破戒”。《律藏》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公
案:
有一阿罗汉名为色迦桑目,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法而得阿罗汉果。在其显现
为得果比丘尼时,未生怨王与她行邪淫,但因她早已断除了贪欲之心,故在整个过程中
未有丝毫出自个体贪心指使下的乐受。释迦牟尼佛后来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未生
真实贪心之缘故,所以并不能将其行为判定为破戒。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律
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已断除了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淫,但释迦牟尼佛
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指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故。这个出家人还仅仅只是断除
了欲界贪欲,但佛陀亦对他的行为作了开许。】
以上文章摘《藏密问答录》【闽南佛学院及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法师问、上师索达
吉堪布答】
评论:
我们来看看佛经中,佛陀是如何开示,出家人不管是有证量或无证量?皆不可有淫行之
事实发生!!!!
再来看看索达吉刻意曲解佛经,把妙贤阿罗汉比丘尼被大恶王...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经桶有什么用?
您的问题很好。您也可以到末学的博客看电动转经轮和手动转经轮的实物图片和详细介
绍。 http://blog.sina.com.cn/u/3693643221这是国内一个电子转经轮共修论坛的网址,里面也有很多师兄的真实感应。http://www.shengmiao.cn/bbs/read.php?tid=60260&fpage=2
现在波士顿的师兄正在结缘,您也可以请一个回去。结缘信息请访问: http://blog.sina.com.cn/u/3693643221
这是国内一位发心推广转经轮的师兄的博客。您可以参考。http://sl2004118.blog.163.com/blog/static/135282292013829111531101/
有20多部经典中宣说了转经轮的功德。《莲花佛珠经》《观音法源》《观音印度论》《
悲华经》《宝箧经》《莲花璎珞续》《观音除暗灯续》《灭除轮回四根本续》《骏马游
舞续》《集密藏续》《千手千眼观音续》《百臂续》《毗卢遮那佛续》《二臂观音续》
《四臂观音续》《胜海续》《业际续》《大水风轮续》《水风广续》《根除轮回续》《
世间自在续》《如意轮续》《救...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宝光天子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当时有一位天子,名为「宝光」,他的财产很多,身上遍戴珠
宝、璎珞,光芒四射,庄严殊胜。
有一天晚上,宝光天子来到给孤独园世尊居住的地方,他以鲜花供养佛陀,恭敬顶礼,
向佛陀求法。世尊观察他的根机意乐,传了相应的法要。宝光天子以智能金刚摧毁萨迦
耶见,证得预流果位,得果后,便飞回天界。
当天晚上,有许多前后夜精进不眠的比丘们,看见世尊那里出现光芒普照的景象,猜想
可能是帝释天、大梵天或是四大天王来到世尊前。第二天,他们请问世尊:「世尊,昨
晚是不是帝释天、大梵天,或四大天王等来到您的面前呢?」
世尊回答:「不是的,是宝光天子。他身上的宝光能破除黑暗,来到给孤独园,祈求我
为他传法。在传了相应的法要后,他证得圣果,便飞回天界。」
比丘们接着问:「世尊,宝光天子是以什么样的善业,今世能贵为天子,身上具有宝光
,还能来到世尊座前求法得果?」
世尊告诉他们:「这是他以前的善业成熟的缘故。众生所造作的业因,不会成熟在外在
环境的地、水、火、风中,而是成熟在众生自己的身心中。也就是说,一个人所造的业
,即使经过百千万劫,都不会消失;一旦因缘和合聚会时,一切果报终将自作自受,也
...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的唐三藏——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扬名无遮大会
曾经统治古代印度的戒日王向全印度发出敕命,命印度知识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
界的一切有识之士,共赴曲女城,参加他亲自举办的无遮大会。这个大会是为来自中国
的一名僧人举行的。无遮大会,就是无论僧俗、贵贱,一律平等参加的大会。在这个大
会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他得到公众的认可,他就会成为法会之
主,从而成为印度宗教界的领袖。
这名中国僧人是这个无遮大会的论主。这意味着,他将接受来自整个印度的所有学有专
长、身怀绝技的人们的挑战。古代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到戒日王时期,佛教得到了充
分的发展,高僧辈出,弘法遍及印度各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名中国僧人要想获得全
印度的承认,摘取无遮大会的法主桂冠,谈何容易。
敕命颁布之后,过了近一个月,全印度的有识之士纷纷来到曲女城,参加无遮大会。五
印度的十八国王全部到会,著名的印度佛教圣地那烂陀寺也派千余名高僧参加法会。此
时,曲女城内人声鼎沸,参加法会的达一万多人。
佛教历史上著名的无遮大会就这样开始了。
按照惯例,这种大会,会期为18天。在18天中,只要有人对论主提出的众多论点中的一
个论点提出疑问,并能够把它驳... 阅读全帖
n****t
发帖数: 182
24
我觉得很多经对初学来说经意难显。净行品怎么样?
以下是净行品的偈颂部分。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
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著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受...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2278
25
要看你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还有,你列出的你喜欢做的这些事情无非都是生活中的事情,关键不是做不做这些事情
,而且有些事情修行人也得做(比如吃喝拉撒睡)。关键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否执着
。我们初学要不执着是很难的。初学首先不妨看看能否做到mindful,如果能做到,这
个已经很厉害了;然后能进一步思考这些事情的实质是什么。比如对自己喜好的东西生
起贪心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这个心情和想法的实质/根源是什么。
或者是如同《华严经》的《净行品》中列举的种种发心的情境和方法,慢慢将日常生活
中的事情转为道用。《净行品》基本上cover了日常生活中包括吃喝拉撒睡在内的各种
可以发心的情境,修行人也可以根据其中的道理举一反三。
比如穿戴服饰时,《净行品》说:
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娱乐时,《净行品》说:
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
d**********6
发帖数: 237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妙法莲华经 简介
1.佛讲《法华经》前,有5000人退席不听此经,佛却不制止他们离去,并开示大家这
5000人为增上慢人,不堪承受大法,而仍留在会场的弟子则为堪能信受大法、大根大本
之人。这是佛在引导众生归入此《法华经》,用了41年之久一直做引导,今天才开口讲
此真法《法华经》,还有这么多的人不受持此经。如果佛不做41年的引导,将有多少的
人退席,数目将更多。
【原文】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
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
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
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
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2.佛关门讲真话,诸佛出世的最终目的只为宣讲这部经,此经最为上乘,是一佛乘
,再没有第二部经能使众生成佛。《法华经》乃本末究竟、一实相应。
【原文】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27
贴一段经文镇一镇吧。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四
尔时,除盖障菩萨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云何得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若得彼者,不可
思议无量禅定相应,即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解脱门见涅槃地,贪瞋永灭,法藏
圆满,破坏五趣轮回,净诸地狱,断除烦恼,救度傍生,圆满法味一切智智演说无尽。
世尊,我须是六字大明陀罗尼!我为此故,以四大洲满中七宝布施以为书写。世尊,若
乏纸笔,我刺身血以为墨,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如是,世尊,我无悔吝,尊重如我父
母。”
尔时,佛告除盖障菩萨言:“善男子,我念过去世时,为此六字大明陀罗尼,遍历如微
尘数世界,我供养无数百千万俱胝那庾多如来,我当于彼诸如来处,不得而亦不闻。时
世有佛,名宝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
人师、佛世尊。我当于彼佛前涕泪悲泣。时彼如来应正等觉言:‘善男子,汝去勿应悲
泣!善男子,汝往到彼,见莲华上如来应正等觉,在于彼处,彼佛知是六字大明陀罗尼
。’善男子,我当辞离宝上如来所,往诣莲华上如来佛刹,到已顶礼佛足,合掌在前:
‘唯愿世尊,与我六字大明陀罗尼。彼真言王,一切本母!忆念其名,罪垢消除,疾证
菩提。为...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8
以下 ZT
慈济功德会於佛法上的几点缺失
《瑜伽师地论》中这麽开示 :「持戒所成的善法大於布施」,而「修行所成的善法又大
於持戒!」
那葛格我刚好想到最近慈济的问题,因此藉此引用 弥勒菩萨的开示希望能利益大众。
《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是 弥勒菩萨所说的法,是唐朝时的玄奘菩萨到印度取经时
,带回来翻译的重要论典之一。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66中说:「又诸善法,若施所成,於戒丶於修自性是劣。
若戒所成,於施所成自性是胜,於修所成自性是劣;若修所成所有善法,於施於戒自性
皆胜。当知是名由自性故,善法强盛。」(CBETA, T30, no. 1579, p. 667, c29-p.
668, a4)
白话翻译如下,弥勒菩萨说:「另外诸多善法中,如果是布施所成就的善法,那它的自
性是比持戒或修行(所成的善法)还要下劣的。若是持戒所成的善法,它的自性是比布施
所成的善法还要殊胜的,但(持戒的善法)又是比修行(所成就善法)之自性还下劣。那如
果是修行所成就的所有善法,与布施和持戒相比,(修行所成的善法)它的自性是最殊胜
的。因此我们应当知道这就叫做由自性的缘故,而了知善法强盛。」
弥勒菩萨这...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29
阿赖耶识与修行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年)
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在《阿含经》中已见提到。如唐译《本事经》 卷三、卷六
佛说“害阿赖耶”、“灭阿赖耶”;《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佛说世间众生
爱、乐、欣、熹阿赖耶。此阿赖耶,释为着落处、依处、窟宅、家、藏,指被末那识执
为内在自我的深层心识或心体。
到部派佛学,对深层心识的探讨,成为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建立了“细意识”、“有分
心”、“根本识”、“一味蕴”、“穷生死蕴”、“果报识”、“实法我”、“胜义补
特伽罗”、“异熟果识”、“根本蕴”、“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深层心识,以解
释仅用六识说难以说清的轮回主体和随眠(潜在的烦恼)等问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
的“密意说”。但其说法较显粗糙,与诸法无我之佛法核心义较难调和,不足以圆满解
释心识及轮回现象,互相之间也争议不决。后来大乘唯识学依据《解深密经》、《阿毗
达磨大乘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用第八阿赖耶识来代替部派佛学所立细意
识、有分心等,对此识作了精致的论述,建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本的阿赖耶识缘起论。
阿赖耶(梵ālaya),亦译阿梨耶、...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0
另外您对大乘, 二乘的果判也可以探讨一下,
二乘法上的果判 :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
但是大乘法上的修证是以菩萨五十二阶位来判 :
《菩萨璎珞本业经》五十二位, 所谓 :
10信位, 10住位, 10行位, 10回向位, 10地 加等觉, 妙觉 total 52阶位
二者之间的异同部份, 大德您有时间可以看看, 这个大乘二乘的修证果判, 很多人可能
没接触过.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师与僧宝
说法授人,令修佛法,如是之人名为法师。传授佛法之师,则有在家出家之别,是
故法师一词,不单指出家弘传佛法之师,亦泛指在家弘传佛法之居士。
分两点来加以说明:第一点,说法之师名为法师;第二点,说法之师有出家人、在
家人之分,不单单是指出家人。
第一点,说法之师名为法师。佛在《杂阿含经》卷一这么开示:【佛告比丘:“善
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
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
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杂阿含经》卷一)
解释如下:【佛告比丘:“说得好啊!说得好啊!你今天想要知道如来所说法师的
真实道理吗?”佛告比丘:“对于色阴这件事,应该向人这样解说——色阴是会令人厌
恶的,所以应该要远离它,应该把它灭尽,灭尽之后归于究竟的寂静;能够为人解说色
阴虚妄不实的人,名为‘法师’。同样的道理,能够为人解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会令人厌恶的,所以应该要远离它,应该把它灭尽,灭尽之后,归于究竟寂静;能够为
人解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虚妄不实的人,名为‘法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证严法师将佛法浅化的证据罄竹难书,兹举较明显的例子“将初地到十地菩
萨证量、智慧及功德浅化”来说明。譬如证严法师在《心灵十境》二~五页云:学
佛,一定要经过‘菩萨十地’这十个阶段。‘地’是基础的意思
,第一个基础阶段就是‘欢喜地’。要做一位欢喜地菩萨,需具备
什么条件呢?
首先要培养欢喜心,也就是爱心、慈悲心;有了慈悲心,就愿意施舍。不管出力或
是物质的布施,抑或以自己体悟的道理去改变他人,都要从欢喜心和爱心开始,然后才
能‘舍得’,包括舍出金钱、物质和时间。
所以说,修行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培养殷勤的心和欢喜心
;有了欢喜心就没有烦恼,有了殷勤之心就不会懈怠,并且脚踏实地,就能恒持道心,
进入菩萨的初地,也就是‘欢喜地’。”
从证严法师书上这些话得知:证严法师认为只要时时培养殷勤的心和欢喜心来行善
,就能恒持道心及没有烦恼,就可以进入初地菩萨果位了。像这样的初地菩萨实在太好
当了,每个人只要像证严法师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止观之最严重的岔路
我们所说的《广论》乃是完整的《广论》,而不是局部、半边的《广论》。其实真
正了解的人就知道:宗喀巴所说的完整性《广论》是有两个部分,如果要讨论《广论》
的内容,那就得要函盖这两个部分,才是可以看到完整性《广论》所说的核心法义内容
,不然就会不了解宗喀巴真正的意思而误用。
至于完整的《广论》是哪两个部分呢?也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及《密宗道次
第广论》这两个部分,如果深入《广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的关联性去了解的话,那就
可以看得很清楚完整的《广论》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因此在我们这一系列的课程当中,
每一位主讲老师都是针对这个完整性的《广论》来说明,而不是用半边、半部、局部的
《广论》内涵来说明。也就是说,是以整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加上《密宗道次第广论
》这两部分完整的《广论》,来说明密宗喇嘛教宗喀巴的真正的完整主张。
所以透过我们这样子举证说明以后,大家其实就可以知道《密宗道次第广论》和《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不可分的;我们也可以知道密宗喇嘛教以及《广论》所说的内容,
其实并不是佛法,只是很标准的外道法,透过佛法的包装而已。这样就可以让社会上广
大良善的佛教修行人,他们不会冤枉的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看似无情却最多情
看似无情却最多情
网路上流传过2015年最强十大乌龙新闻,其中有一则是:“英国马拉松,只有一
人完成比赛,因为第二名带著后面的五千人跑错了方向。”但以正常状况来说,这似乎
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事!因为,正式的马拉松活动,都一定有警车和重机车队前面引导、
后头压阵、沿途戒护;就算是小型的比赛,也必定是标兵林立,指示清楚,跑错方向的
机率微乎其微(甚至应该说是不会发生的)。想来又是网民怕大家无聊,瞎掰娱众的假
新闻吧。
但是,想像一下,若这新闻果真属实的话,那场面还真壮观耶!第二名跑得兴高采
烈,以为领先群伦,随从者亦步亦趋,紧追不舍,大伙儿跑得不亦乐乎,以为终点在前
,谁知到头来,竟是乌龙一场,真是情何以堪!如果那位第一名的跑者,发现大家跑错
了方向,自己放慢脚步好心地提醒大家:“要往这边!这边才对。”那些脱轨的跑群会
不会说:“你跑你的,我们跑我们的,你何必管那么多!”或者说:“怎么就你一个人
对,我们都错?才怪!我们这么多人,全都是傻子吗?”或许这种现象在世间法上难得
一见,但是在三乘菩提的修证上,乃至是三乘佛法的正确知见上来说,倒还真是屡见不
鲜!
临别依依 广论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与成佛(─)
缘起
末法时世“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凡夫外道不知三涂苦果之可怖,竟争相妄称已成
佛道,尽皆以佛法名相包装著外道法来笼罩众生,有心学佛的人,往往因为缺乏佛法的
正确知见而不具择法觉分,遂为各种表相所蛊惑,或被名师的邪说所诳骗,有人因而损
财失身、家庭破碎,乃至更多人随顺邪师造下谤佛、谤法、谤僧、大妄语等等重大恶业
犹不自知,实在令人悲愍。“佛教与成佛”系列文章的推出,就是要为大众概略解说佛
陀教法的整体内容:包括成佛应有的殊胜不可思议功德——函盖菩萨道五十二位阶一切
修证内涵的具足圆满,也包括三界六道的介绍、因缘果报的道理、人天乘次法等等,期
盼能为大众普遍建立起佛法的基本正确知见,而能以此检验一切人说法之正讹,则不惟
自己能不再被邪说所误导,乃至能救护家人亲友免于邪师的荼毒,成为有智慧的学佛人。
第一篇——总说
自古以来“学佛”这件事总是不断地流传著,当世间有战乱、饥荒、疾疫等等天灾
人祸的时代,“学佛”大约就只有极少数生活资财无缺者能参与;若是在富裕升平的世
代,则“学佛”就会更为普遍,而且人数也会更多。这个现象就显示了:想要“学佛”
是必须有相应的福报才行!只是,这些自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我”与“无我”义考
如来藏“我”与“无我”义考
袁经文
如来藏兼有“我”和“无我”的一体化特征。外道共有四种“我”义。佛在大小乘
经典多处提到正法如来藏“我”, 但不能视此为“梵我”思想渗透。佛用外道“我”
表述正法有三种原因:一、针对那些畏惧没有“我”的外道凡愚而作方便接引;但方便
性,仅限于如来藏语词,不指涉如来藏实义。二、从发生学上避免因修行“无我”而陷
入恶趣空,有针对地提“我”以警醒断灭空已远离中道。三、确有恒常存在的“涅槃寂
静”;前二种“我”是据此而立,但“涅槃寂静”是以“无我”为特征。佛教语境有“
妄我”、“真我”,而如来藏“我”只在“真我”上诠用。如来藏甚深法义所具有的挖
掘性难度,可能是造成以往对如来藏有多种误读的重要缘由。
关键词:如来藏 我 无我 梵我 涅槃
作者:袁经文,哲学博士,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
若提如来藏“我”,往往便有观点视为是与婆罗门教或印度教的“梵我”相近或等同;
其实,此中存在着对佛教经典误读的现象。如来藏“我”和“无我”的一体化特征,具
有义理上的挖掘和解读难度。
一、外道“我”与如来藏“我”
印度圣天菩萨著、护法释和玄奘译的《大乘...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813
37
来自主题: BUAA版 - 新学期第一天
This post reminds me of a famous poem written by Wang Meng, a distinguished
Chinese novelsit who wrote "Long Live Youth" in 1950s.
青 春 万 岁
(作者:王蒙)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
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的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象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
从来不淡漠,从来都兴高采烈,
眼泪,欢笑,沉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枪,擦完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w******o
发帖数: 3259
38
回来的飞机上看了,看了几分钟看不下去了,那么多好的武汉演员非要搞个弯管子,我
觉得丘璎珞就不错
p*********r
发帖数: 7944
39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浙东台儿庄战役
通途路从岭南过孔墅岭,除了甬江边小小的陈山和竺山,眼前便是开阔的江南腹地。这
条南北横亘着的不高的山岭,向北伸向戚家山、金鸡山直抵甬江入海口,向南连接着茅
洋寺、灵峰寺和璎珞寺,远与太白山相连,这道岭是护卫江南腹地的重要屏障。离孔墅
岭不远,是一条古时贯通大碶与镇海的重要的古道,它的名字,叫做布阵岭。
布阵岭的得名与军事有关。
据明嘉靖《定海县志》载,宋高宗时,大将张俊为抗御金兵曾布阵于此。在此后的八百
多年间,这条布阵岭竟屡屡与战争相连:明嘉靖年间,戚继光于此建垒设兵、抗击倭寇
;清中法战争镇海口大战,提督欧阳利见在此设堡建营以资守御;1940年七一七戚家山
抗日保卫战,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血战,双方冲锋肉搏10余次,阵地七度易手,最终将
日寇赶下大海,保护了岭后的大好江山。是役共击毙日军近400名,伤六七百名,日酋
萍乡月蜀切腹自杀,被誉为“浙东台儿庄战役”。当年中国军队中的一个营就是在布阵
岭设防,防日寇背后偷袭。
曾经的硝烟已经散去,没有了交通的作用,原来人来人往的古道也逐渐归于沉寂。当我
因为无意中看到了兴岙森林游步道的标志而从江家山来到宁波裕田布阵岭苗圃基地,我
才发现传说中...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40
来自主题: _Hope版 - 东野圭吾《白夜行》
自从决定看一批书,提高一下自己,就开始看书了
《白夜行》是看的第三本,前面两本都没看完。看之前完全不知道这本书讲啥,原来如
此。作者写得非常细致,这是日本作家的特点,很细致用很诚实的口吻,而且上来就展
开情节叙事,不像一些西方小说,古代的西方名著很喜欢大段大段的抒情,看了十分捉
急。md,看了三十几页还在抒情还在写景 ,有完没完。这本书开篇就很吸引人,人物的
面貌也是渐次展开,慢慢的露出真容。推理小说看起来的确非常过瘾,所以我简直要废
寝忘食了。其实到了最后三分之一开始有些倦怠,因为对雪穗和亮司的套路已经很熟悉
了,看到一半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先看了结局。但是看完结局并不影响看前面,因为作者
有本事让读者想知道如何发展如何被发现。
整本小说可以说一直非常抓人,里面有很多小细节值得玩味,一本好的小说就是这样,
看到很多方面的东西。边看书边感叹日本比我鳖国起码领先30年,70年代就有房地产公
司专门经营住房出租,70年代日本已经出现剩女,书里就是西口奈美江了。去过东京,
所以对书里日本景象描写可以想像且觉得亲切。另外,亮司高中时就已经当兼职牛郎,
还拉皮条找长得帅的男同学介绍给30岁以上的女的...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8425
41
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
抢珠金抹额,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 外罩石青
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
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
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 倒象在那里见
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 "宝玉即
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
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
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
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
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l*****f
发帖数: 13466
42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复习87版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那一回
仔细搜寻老太太背后暗影里,有书中提到的”慧纹“,大红纱,上绣花草,紫檀透雕的
架子,是屏风样子。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叫做璎珞。不过书中写慧纹是摆在老太太她们面
前高几上,与香炉,花瓶之类在一起?
书中是写了宝琴的,俺没发现,意外之喜,发现了李纹,李绮,岫烟,岫烟旁边是迎春
。书中有李婶,老太太旁边俺只看见薛姨妈。
还有那两个说书的女先儿,着实不错,尤其那个不说话的。其实她们也算是咱们的职业
妇女先驱?
一大家子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过节,这种事情如今已经可遇而不可求了。最后烟花一散
即灭,老太太想起元春的灯谜黯然神伤。书中贾政的情节搬到老太太身上,挺合理的,
而且又简捷。
l******n
发帖数: 2631
43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复习87版
是啊,估计是小屏风,跟小时候做的手工纸折的似的?哈哈。还要镂空,还要透绣,真是
挖空心思啊。。。俺也还是没琢磨出来为啥璎珞。
关于职业妇女先驱,咳咳。
l*******u
发帖数: 2496
4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以前看过的诗词故事:
李白传奇小说
不过网上只有三章: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3页 第一章
第一章
1.我们不是鲜卑人,要恢复祖先的姓氏--姓李
那轮血红滚圆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沉下去的时候,一阵凛冽的北风夹着沙砾飞旋着
、嚎哮着占领了傍晚的世界。西域沙漠的气候就是这样变化莫测,在路上奔波的行人、
骆驼为了躲避突然降临的灾难,纷纷向西州城堡涌来。突厥可汗默啜站在土城上,像一
只饿狼面对唾手可得的食物,浓长杂乱的眉毛之下,鹰隼般的两眼放出饥渴的光,望着
在昏黄的夜色中,如同秋风中飘落的枯叶般的商旅、骆驼、马队,心里涌起一股难以名
状的快感。
不管唐帝国是多么强大,都难以彻底征服西域这片广袤的沙漠。从英明武勇的唐太宗到
智慧强悍的则天女皇与默啜和他的祖先,为了争夺长城以北的广阔地区,进行了反复的
较量。长城以北成了争斗的舞台,也成了忠臣名将的建功立业之地。唐朝戍边的办法是
"守",而上天赐给默啜的办法是"游"。无论多么聪明或愚蠢的汉人将领,都绝不会在漫
无边际的风沙中去追击行踪莫测的突厥人。经过不断血腥的战争,凶狠横暴的默啜成了
风沙的君王,他就像大漠的风沙一样,夹着沙砾和冰碴子,夹着死在沙漠中的人畜的骨
...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1715
45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青春万岁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
,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
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
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奇,从来都兴高采烈
,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快乐的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并且怀着骄
傲,注视你们!
http://www.cyzone.cn/forum/30978.aspx
a******x
发帖数: 561
46
来自主题: _XiZang版 - 白度母/绿度母心咒
我现在会唱了 :)
白度母心咒
嗡 达锐 度达锐 度锐 玛玛 阿玉布耐 贾纳 贝沾木 古如 梭哈
白度母心咒注音
嗡wēng 达dá咧liè 都dū达dá咧liè 都dū咧liè 玛mǎ玛mǎ阿ā优yōu尔
ěr 布bù涅niè嘉jiā那nà
布bù真zhēn因yīn 咕gū如rú 梭suō哈hā
白度母
白度母藏音译卓玛嘎尔姆,相传白度母是阿弥陀佛左眼所化。“度母”,亦称“救度母
”、“多罗母”等。据藏传佛教说,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很多,度母是他化身的救苦救难
本尊,以颜色区分,现为二十一尊象;二十一尊度母的颜色都不相同,最受尊敬、寺庙
中最常见的是白度母。白度母据说性格温柔善良,非常聪明,没有能瞒得过她的秘密。
人们总爱求助于她,故又称为救度母;白度母身色洁白,面目端庄祥和,双手和双足各
生一眼,脸上有三眼,因而又称为七眼佛母。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母
观六道众生。她的形象为头戴花蔓冠,乌法挽髻,双耳坠着大环,穿丽质天衣,上身袒
露,劲挂珠宝璎珞,斜披珞腋。双脚盘坐在盛开的莲座上,右手膝前施接引印,左手当
胸以三宝印抚乌巴拉花,花茎曲蔓至耳际。左持一朵曲劲莲花,右手掌向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