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证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n
发帖数: 1666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oLost (GoLost),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探寻比找到更重要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9 12:07:42 2015, 美东)
发信人: GoLost (GoLost), 信区: Wisdom
标 题: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探寻比找到更重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5 10:36:08 2015, 美东)
地点:新加坡莱佛士酒店
时间:2014年3月29日
笔记整理:史静
顶礼尊者。
今天的讲座是很基本的。希望你们不要期待什么深刻教法。其实你们根本不该有这样的
期待。我对自己了解得不多,根据我对自己一点点的认识,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追寻者
。我当然有追寻,但我追寻的是其他的东西,我追寻的并不是过去五十年我的导师们教
导我的东西。我今天会做的更多是忏悔。即便今时今日,还有人对灵修之道感兴趣,这
是很让人鼓舞的。你们今晚放弃其他事情来到这里,而我今天讲的东西不会对你的健康
、友情等带来直接的利益。
在今天这个充满偏...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1232
2
(十六)
太阳已经走过了窗子,只留下一小片阳光,照在窗台上的那盆兰花上。龙隐依然在酣睡
,恬淡的面容上略有几分倦意。
他是太累了。这一场穿越,看似一来一去,实则是对德行的考验,也是对能量的挑战。
一个能量团在穿越的过程中,总能接收到很多来自其他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使人
悟到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宇宙真谛,也可能让人陷入欲壑难填的妄念中。这一左一右
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是与人的德行、定性和智慧相匹配的。而不同的境界,又决定了
能量的得失升降。一个德行好定性强的人,虽然在穿越过程中也会损耗相当的能量,但
智慧的人在穿越过程中得到的与自然相和谐的所思所悟,又会在穿越结束后,逐渐形成
新的能量。只是,在新的能量形成之前,人会比较虚弱。
我静静地看着龙隐,心里竟生出一丝莫名的悲伤。虽然年逾四十的龙隐,德行、定性都
已出类拔萃,但在我心目中,他还是个刚刚学步的孩子。让他用这稚嫩的肩膀去担当引
渡世人的重任,着实让人怜惜。虽然,他早于其他人几生几世汇聚了大量的能量,也比
其他人更具定性和耐力,可是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一个需要慢慢长大、慢慢汇聚智慧
的孩子。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他的现状就好像一个生下...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1232
3
(十六)
太阳已经走过了窗子,只留下一小片阳光,照在窗台上的那盆兰花上。龙隐依然在酣睡
,恬淡的面容上略有几分倦意。
他是太累了。这一场穿越,看似一来一去,实则是对德行的考验,也是对能量的挑战。
一个能量团在穿越的过程中,总能接收到很多来自其他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使人
悟到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宇宙真谛,也可能让人陷入欲壑难填的妄念中。这一左一右
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是与人的德行、定性和智慧相匹配的。而不同的境界,又决定了
能量的得失升降。一个德行好定性强的人,虽然在穿越过程中也会损耗相当的能量,但
智慧的人在穿越过程中得到的与自然相和谐的所思所悟,又会在穿越结束后,逐渐形成
新的能量。只是,在新的能量形成之前,人会比较虚弱。
我静静地看着龙隐,心里竟生出一丝莫名的悲伤。虽然年逾四十的龙隐,德行、定性都
已出类拔萃,但在我心目中,他还是个刚刚学步的孩子。让他用这稚嫩的肩膀去担当引
渡世人的重任,着实让人怜惜。虽然,他早于其他人几生几世汇聚了大量的能量,也比
其他人更具定性和耐力,可是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一个需要慢慢长大、慢慢汇聚智慧
的孩子。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他的现状就好像一个生下...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650
4
simple but profound!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梵uda^na )。
四法印乃显示诸法真理之四标印,可作为佛教特征之四种法门。即:
1. 一切行无常印
2. 一切行苦印
3. 一切法无我印
4. 涅槃寂灭印
视频下载地址:http://www.alcoo.com/works/film/video/zongsa.html
和仁波切的生平介绍
在线观看
http://video.sina.com.cn/v/b/31137470-1579758281.html
http://www.56.com/u51/v_NTA2MjA5ODQ.html
宗萨仁蒋扬钦哲波且北京大学佛学演讲 (文本)
第一场 2007年3月15日 北大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
现场翻译:姚仁喜
仁波且想要,谢谢王守常教授刚刚的介绍。不过他也很担心王教授的简介,提高了每一个人对仁波且的期待。
仁波且说很抱歉他有一点分心,因为他有一点害怕。能够来到这里跟大家说话是一个非常大荣幸。来到这个世界级的学府跟大家说话是很大的荣幸。
仁波且旧闻北京大学的大名、盛名和所有的光荣历史,从来没有想...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创)90岁老父亲往生记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作者: 刘冠锋 (2012/6/7 9:45:02)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以前没有学佛,对于往生,会感到这是非常遥远和飘渺的,但是,实际上,它迫在
眼前。
在现今这个世界,不论大家是什么宗、修什么法门。求什么愿、修什么福,都必须要修
这个法门——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不修这个法门,就算成了亿万富豪,帝王将相,荣华富贵,嫁娶最好的配偶,生最卓越
孝顺的儿女,穿最好的衣服,住最豪贵的别墅;就算经藏全部通透了,开悟了,彻悟了
,三贤十圣了,法力无边了。到死的时候也没用,只有几十年时间而已。
而我们必须要关注今后百千万亿劫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想要福报,怎样保证今后无数恒河沙千万亿劫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福报呢?想要寿命
,怎样保证今后有无量的寿命呢?每个同学必须要求一件关系到今后百亿千亿万亿条恒
河中所有沙子数量这么多无尽无数劫岁月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这就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宣化上人说:
我们人间最富有豪贵美貌的帝王,也不如最差的天人生活的百分之一。而阿弥陀佛极乐
世界的生活,比天人,光是外表的美貌就是...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6
说来说去,还是那套南传攻击大乘金刚乘非佛说的老话啊。这片帖子想必你也该看过,
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我的观点,关键上还是基本一致的。
南传上座部佛教无疑是最接近历史上佛陀最原始的教导,这点无可争议。但是如今的
南传学人在自己还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对大乘进行全面的否定,并且不承认大乘佛教
历史上众多证悟者的成就,不承认大乘确实是导向解脱的有效修行体系之一,对此我个
人是不赞同这种态度的。(其实我个人同样也不赞成大乘学人将上座部佛教贬称为小乘
,这同样是一种不了解整个佛教现今真实情况下的偏见和短视。)
确实,从大乘转入南传的修行者往往因为历史考证等各方面的疑点,由此产生一种
上当受骗的感觉,最初我刚刚从大乘转入南传的时候,也怀有同样的心情,感觉被大乘
华丽的文字给“忽悠”了。南传学人有此心情,确实是可以相当理解的。但是我现在想
说的是:历史考证不是否定大乘的绝对理由,理由如下:
其一、大乘一些经典的来源根据传说并非由佛陀在人间所说。如华严经,是佛陀在
菩提树下初成道时,其报身卢舍那佛在天界所说后集结而成,后由龙树菩萨在龙宫取出
,将其中一部分传入人间。而另一些大乘经典,则据说是阿难尊者在文殊师利...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文殊大士手握利剑持逼如来
(下)
以上所引述之文字系《佛祖纲目》所载,整理成书时补贴原文如下):
《大宝积经》卷一○五〈神通证说品〉:【尔时会中有五百菩萨,已得四禅成就五通;
然是菩萨依禅坐起,虽未得法忍亦不诽谤。时诸菩萨宿命通故,自见往昔所行恶业,或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或毁佛寺、破塔、坏僧。彼等明见如是余业,深生忧悔常不离
心,於甚深法不能证入,我心分別,彼罪未忘,是故不能获深法忍。
尔时世尊为欲除彼五百菩萨分別心故,即以威神觉悟文殊师利;文殊师利承佛神力,从
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髆,手执利剑直趣世尊,欲行逆害;时佛遽告文殊师利言:「
汝住!汝住!不应造逆,勿得害『我』。『我』必被害,为善被害。何以故?文殊师利
!从本已来无我、无人、无有丈夫,但是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彼已害我,即名
为害。」时诸菩萨闻佛说已,咸作是念:「一切诸法悉如幻化,是中无我、无人、无众
生、无壽命,无丈夫、无摩奴阇、无摩那婆,无父、无母、无阿罗汉,无佛、无法、无
僧,无有是逆,无作逆者,岂有堕逆?所以者何?今此文殊师利聪明圣达智慧超伦,诸
佛世尊称赞此等已得无碍甚深法忍,已曾供养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尊,於诸佛法巧
分別知,...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2278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对于证悟的人来说,诸法如幻,无二。
对于未证悟的人来说,是二。尽管大乘行者知道无二的道理,但如果尚未证悟,就还会
执着前后的差别。就像尚未证悟无我(至少证得初果)的小乘行者一样,虽然通过学习
佛法知道无我的道理,但是由于尚未证悟,所以还会执着有我。
G****t
发帖数: 1799
9
地点:新加坡莱佛士酒店
时间:2014年3月29日
笔记整理:史静
顶礼尊者。
今天的讲座是很基本的。希望你们不要期待什么深刻教法。其实你们根本不该有这样的
期待。我对自己了解得不多,根据我对自己一点点的认识,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追寻者
。我当然有追寻,但我追寻的是其他的东西,我追寻的并不是过去五十年我的导师们教
导我的东西。我今天会做的更多是忏悔。即便今时今日,还有人对灵修之道感兴趣,这
是很让人鼓舞的。你们今晚放弃其他事情来到这里,而我今天讲的东西不会对你的健康
、友情等带来直接的利益。
在今天这个充满偏执的时代,我们通常寻找的是有关于健康、家庭、个人、生意的管理
。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我们今天谈的东西从世俗角度看是完全没用的。你如果有
一点好奇心、兴趣、勇气,要追求无用,那我们今天的讨论可能会在你生命中戳出一个
无法修补的洞。
再次强调,我不是谈论追寻的最佳人选。精神上来说,你们很多人比我更有优势。我出
生在一个很强的佛教家庭,我一睁开眼,眼前就是佛教标识。我的父母都是佛教狂热分
子。父母两边的家庭都认为他们和修行有很大关系。所以我内心没有真正探索过,这对
我是个弱点。你们,尤...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萨钦哲仁波切:三现分
宗萨钦哲仁波切:三现分
来自: 央金(不如去玩儿) 2010-09-07 03:27:23
(编按:宗萨钦哲仁波切于2003年在新加坡开示「三现分」,这是有关三种感知的教授
。在第一天的开示里,仁波切论及学佛闻法的动机──「我们为何要听闻佛法?」以及
「三现分」中的「不净现分」,亦即第一种感知「不清净感知」。)
临终中阴
我们首先讨论动机发心。你们现在在这里一定有很好的理由,特别是在周末,你们有很
多事情可以做,却牺牲那些事情来到这里!尤其是有些人已经听过这个教法很多次了,
却仍然决定牺牲别的事情来这里。当然,你们可以响应说,来这里是为了接受教授,为
了听闻佛法。有时候我们是因为传统而如此做,或因为这样做是对的,或因为某位宗教
老师刚好来这里开示,而你觉得有义务要来,假如你不在这里,特别是亚洲人,可能会
觉得丢脸,我们觉得至少应该把房间填满。这可能就是动机,我们并不知道。
检视自己的动机很重要,但愿这触发我们想要接受教法的动机,能够使我们成佛。我说
「但愿」,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听闻教法或修持佛法并不是为了要成佛。成佛几乎
像是:假如发生的话很好,没有发生也没关系。大多时候我们去寺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
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劫受苦,所
以就开始努力地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
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
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因为不了解佛法的正修行是要
先见道,然后才是修道,这样才能真正地断除烦恼。如果只是不断地压伏烦恼,就像是
石头压草一样,这样只能暂时伏住烦恼种,并没有转化清净,当遇到重大的境界时,烦
恼终究还是会压抑不住而再度生起。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就特别强调:“如
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大
乘起信论》卷1)就是说明:凡夫之人总是用错心,总是将虚妄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心,
以为只要制伏妄心所生起的烦恼,就是佛法的修行;甚至以为让烦恼一段时间不现行,
就是开悟了。
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的时候,没有传给当时
的首座神秀,却传给了不识几个大字的南方蛮子慧能。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金刚经云: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何以故。须菩
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
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
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
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佛说:忍辱波罗蜜,如来说不是忍辱波罗蜜。这段经文其实都被世间人误会了。如
来所说的忍辱波罗蜜,其实是在讲金刚心的忍辱波罗蜜,可是世间人都把它当作是意识
心在修的忍辱波罗蜜, 所以永远都悟不了。
佛解释说: 我以前很多世修忍辱行,有一次在山林中,歌利王带着他的皇后 嫔
妃等女人出外游玩 打猎。后来国王累了坐下来休息, 不小心就睡着了; 他的那些嫔
妃们于是自己到树林中游玩,她们看见了我释迦如来的前身忍辱仙人正在那边打坐,
所以就去见他; 她们因为觉得这个人跟世俗人完全不一样,所以向他求法,这时忍辱
仙人就为她们说法。后来歌利王醒...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旁白:二千五百多年前,人天云集,法会庄严,释迦牟尼佛以微妙音声告诉大众:
我涅槃之后五百年,大乘佛法将开始流布,由天竺传到东北方的震旦;文殊师利菩萨长
久以来,一直住锡在震旦中国的清凉山教化大众,无量菩萨眷属追随著祂,到那时候,
将有许多善男子、善女人一起来拥护大乘佛法。
震旦即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世代农耕,个性纯朴敦厚,知足常乐,一切大众广
受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熏陶,普遍知道礼义廉耻,自然向往君子德行;往往有德者登高一
呼,便能上行下效,风俗为之丕变;如是尊重有德的华夏民风,便能敬重大乘贤圣,如
实信受大乘至理,而与大乘佛法相应。
陈正源老师:由于儒家提倡孝道,使得中华民族二千多年来以孝传家,成为最重视
孝道的民族,这正好吻合了《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孝女光目救度母亲的经教所阐扬的
孝顺心,而佛教依众生无始劫以来,除非解脱入涅槃之外,必定都是在三界六道当中,
一世又一世地流转生死的事实,进而了解到一切有情无始以来,都曾经是自己的父亲或
母亲,因而将这种对父母的孝顺心推己及人,所以在佛教出家、在家菩萨戒中,佛陀一
再耳提面命教诫弟子们,对每一个有情众生,都应该要如同自己的父亲、母...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14
[祖师大德] 缺乏福德?真的可查!赶紧补修
**为什么很多佛弟子越修行障碍痛苦越大,这有可能是往昔的罪业所致,也有可能这是
你的功德。具德上师说过,真 正的功德是让你看清轮回的真正面孔。众生的颠倒妄想
把让我们迷失在轮回的一些事物看成是好东西,把能让我们认清轮回实相的东西看成是
坏的。所以说,不要把 我们所有遇到的障碍当成是业障,只有阻碍你修行,让你迷失
在轮回里的东西才是真的业障。对照下文,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拥有福德。能耐心的读完
此文,也是需要 一定福德的。
**缺乏福德,你会生活得非常好——那种世俗的幸福——你会很幸福,你会一直都很好
,你的生命中不会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击碎你的世界观、价值观,把你推到佛法这里。没
有任何事情出现把你唤醒。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现有的世界有任何怀疑,你会认可现有的一切,从不思索是否真的
如此。你接受现有的一切,尊重现有的规则。从不怀疑世界的真实性。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轮回很精彩。你会沉溺其中。你会每天忙着体会不同的人生,忙着
毫无意义却自以为有意义的事,你会认为苦是人生的要素。你无法想象无苦的状态。
缺乏福德,你不会接受烦恼有可能被彻底根除的观点。你甚至...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祖坛经学习阅读兴趣小组
学习内容:TJ卷二
学习时间:2011年2月12日
学习方法:先看一遍经,再看看那个讲座。
学习笔记:
1) 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
,终无有益
[自性的重要,可是什么是自性呢?这个会不会类似JDJ里面说你是上帝的孩子,你是宝
贵的,上帝总是与你同在的,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罪/SIN蒙蔽了你的眼睛???]
2)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完全不明白。。。。佛是什么?是指那个释迦牟尼嘛?还是泛指觉悟者/THE
ENLIGHTENED?]
3) 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
,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很难理解,很难想象,这个广大。也许语言文字的有限性,只能尽力指向月亮,却并
不是月亮本身。]
4) 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 [嗯,想起来挺妙的。]
5)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
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约‘摩诃’。...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6
☆─────────────────────────────────────☆
Psoliton (Psoliton) 于 (Mon Aug 8 08:57:17 2011, 美东) 提到:
在这个版看了很久的贴,学了不少。最近读杂阿含,感觉这段讲的比较透。请师兄们指
教。
(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时
。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
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
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
。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
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绕。亦如前者。沙门瞿昙尔时亦在彼论
中言。沙门瞿昙为大众主。其诸弟子。有命终者。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此处。我
先生疑。云何沙门瞿昙。得如此法
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则生疑。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
。见现...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7
如果堪布指的是禅宗的明心証悟, 他很明显讲错了,
1) 明心証悟不是定中出入的境界法,更不是什么意识的感受.
定中的感受是缘生法,每个阶段不同,如果坐中某种感受就是开悟,以何为準 ?
悟的又是什么 ?
2) 出座之后自然而然的虚幻无实的感觉就是悟的话,为什么快活忧伤就不是悟 ? 雨者
都很显然是能观与所观的『所』,又怎和証悟扯上关系 ?
3) 出离心、菩提心的增长是善法欲, 对出离心、菩提心的增长,烦恼的减少有没有作
用。怎么会算是证悟空性了?
如果你修行打坐有著以上三点现象时千莴不要自以为悟,更不要对人说你証悟空性,会
落大妄语业。

证悟的标准:
第一个,就是打坐时自己的感受,这是最关键的;
第二个,是出座以后对外境有没有一种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虚幻无实的感觉;
第三个,是对出离心、菩提心的增长,烦恼的减少有没有作用。如果有的话,就可以算得
上是证悟空性了。
f***2
发帖数: 162
18
一、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关于临终诀窍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
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
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剎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
,这就是今天讲阿弥陀佛修法的由来之一。
另外,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
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
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
。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像法王
如意宝那样的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当然,这只是劝勉
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法王如意宝等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
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
,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突显了阿弥陀佛修法对一般修行人的重
要性。
因为此修法既没有深...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9
缺乏福德,你会生活得非常好——那种世俗的幸福——你会很幸福,你会一直都很好,
你的生命中不会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击碎你的世界观、价值观,把你推到佛法这里。没有
任何事情出现把你唤醒。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现有的世界有任何怀疑,你会认可现有的一切,从不思索是否真的
如此。你接受现有的一切,尊重现有的规则。从不怀疑世界的真实性。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轮回很精彩。你会沉溺其中。你会每天忙着体会不同的人生,忙着
毫无意义却自以为有意义的事,你会认为苦是人生的要素。你无法想象无苦的状态。缺
乏福德,你不会接受烦恼有可能被彻底根除的观点。你甚至想一下没有烦恼的人生就会
抓狂。你对证悟缺乏向往。
缺乏福德,你不会有想要了解一下佛法的念头和机会。即使偶尔有,也是昙花一现。很
快就被你纷乱的生活和念头淹没。
缺乏福德,你无法发现自己的无知。你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缺乏福德,你不会发现
人类的局限。
缺乏福德,即使你开始阅读一些佛法书籍,你也不会向佛法投降,你会挑剔地审视佛法
,你会试图和无常作战,和无我作战,然后被打的灰头土脸。
缺乏福德,你会崇敬那些不值得崇敬的人,你会赞叹那些不究竟的世俗智慧。
缺乏福德,你...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经桶有什么用?
◎法王如意宝的嘱托:仅仅依靠使用此观音菩萨转经轮,即可获得解脱或往生极乐世界。
◎ 《大水风轮续》云:“瑜伽士修持七年的功德,不如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于一
大劫当中精进修习六波罗密,不如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于一大劫中听闻三藏四续的功
德,不如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
◎梭巴仁波切开释:“在建造了转经轮的地区,一切有情(不只是人,也包括昆虫
等)均不会堕落三恶趣,他们会获得天人身,或往生净土。”
◎菩提狮子上师云:转动经轮功德,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
转动两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自所身、口、意所有罪 障;
转动十周者,可消除如须弥山王般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与阎罗王同;转动一千周
者,自他皆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者,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转动十 万周者,可
速至观世音菩萨海会圣众处;转动百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回海中一切众生悉得安乐;转
动千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回众生皆得拔出苦海;转动亿周者,功德 等同于观世音菩萨。
◎导师释迦佛牟尼佛说:“承此经轮威力故,一切善神护持、救护、解脱一切非时
横死及痛苦,于子、财、享用、衣食、奴仆等...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21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飞矢悖论”的理性之光
刨根究底(1):“飞矢悖论”的理性之光
1. 飞矢在飞吗?
2. 芝诺悖论的深远意义
3. 飞矢悖论的佛学版
4. 悖论的佛学解答
5. 什么是运动
6. 憨山大师的证悟体验
7. 科学的佛学时代
一. 飞矢在飞吗?
在古老的雅典城,按照柏拉图的描述,芝诺正陪伴他的老师巴门尼德拜访雅典几位哲
学家。他看似谦卑地提出了四个问题,史称“芝诺悖论”。这四个问题,看似简单,却
让那些傲慢的哲学家惊慌失措。
芝诺悖论的第3个,又称“飞矢悖论”。比较经典的描述如下: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
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2
27.十字路口的禅坐者——乍南达日巴
在阿阇黎中恩扎布德和拉瓦巴面前,乍南达日巴尊者听授了光明大乐教言。
尊者降生在西方圣达一个叫绕拓扎的城市里,虽然为贫民种姓,却福报巨大,家财万贯
。后来他出家,在一家寺院受比丘戒。他在拉瓦巴尊者面前听授教言时,虚空传来声音
说道:“你应该到邬金地区去修持,在那里你会得到所欲的成就。”
到了邬金,尊者在中恩扎布德、明妃拉吉嘎拉和阿阇黎嘎扎巴塔面前,听取了如海的续
部教言。有一次,他在大尸陀林修行时,现量目睹了黑鲁嘎坛城,许多金刚空行母赐予
他灌顶,他当下获证大手印成就。之后,他长期住在邬金地区,饶益了无量众生。
后来,尊者来到果登巴绕城,人们把他与众不同的行径当作饭后茶余的笑料,在很长时
间里,尊者未作任何表示。
有一天,城中三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挺胸凸肚地走过一个十字路口,见阿阇黎在那里坐禅
,他们不由得瞠目结舌。
“这个瑜伽士是一个盲人。”三人中的一个说道。
“这不是瑜伽士,他是个哑巴。”另一个说。
“不,”第三位说,“这只是一具死尸。”
尊者不动声色地说道:“愿你们成为你们所说的那样。”
话音刚落,那个说尊者是盲人的人眼睛瞎了;说尊者是哑巴的人发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如何作佛事?
「佛事」这两个字,从字面上来看,是关于佛教的事、或者关于佛陀的事;那究竟是什
麽事呢?对佛教或佛陀只有初步瞭解的人,可能会认为佛事就是供佛、拜佛、念经、诵
咒…等这些仪式,或者是拜忏、祈福、消灾、超度等一般称为法会的活动,而这些都是
属于事相上的佛事。然而,从经教和宗门上来说,佛事的真实义又是什麽呢?
《维摩诘经》卷三中,佛陀开示说:「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如
来的举止进退,一举手一投足,乃至一颦一笑,未曾不是为了利益众生;度化无边众生
使无有遗馀,这是诸佛在因地行菩萨行的时候,乃至于成佛之后也不捨弃的殊胜大愿。
佛陀所施所作,可以说都是为了帮助众生。
所以,「佛事」就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利乐有情所作的事。这也是诸佛来人
间示现成佛的一大事因缘,要开示万法根源的实相心如来藏这唯一佛乘无二无三的正理
,让有缘的众生得以亲证悟入。而诸菩萨与诸佛一样都发了要度化众生的广大誓愿,所
以菩萨在成佛之前,为了教化众生、利乐有情所作的事,也都可以说是佛事。
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当时与会大众看了都默然,只有摩诃迦叶
尊者破颜微笑。这也是 佛...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4
空性就是永恒的,不去理他可能就不存在。无常是永恒的,不去理他可能就不存在.
实际的情况是无始劫以来我们在自己造作的轮回大网中越陷越深,一刻也没有可能不去
理它们啊。
还有前面已经说过空性本身是超越存在不存在的基于二元的概念的。对于空性我们无法
理解,因为超越了我们的经验,就如同与生俱来的瞎子无法理解颜色类似。可是类似的
模型还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藏传大圆满的意义就是指宇宙万有、轮回涅
磐一切诸法莫不包罗在自心本性──明空妙觉之内,无欠无缺,故名大圆满。这一点非
常类似汉传禅宗,不过表述的方式和修行的方法不同。
至于你前面提到的净土法其实是方便道,是一个殊胜的中间阶段,从未有法师说净土是
修行的终极目标,虽然其在形式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类似有神论的。从究竟的意义上来
看,佛菩萨,净土,地狱都是自心的显现,往生净土修行也是,那你一定会问,这些都
是自心的幻化,为何以幻修幻呢?圆觉经中已经有答案: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
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
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5
空性就是永恒的,不去理他可能就不存在。无常是永恒的,不去理他可能就不存在.
实际的情况是无始劫以来我们在自己造作的轮回大网中越陷越深,一刻也没有可能不去
理它们啊。
还有前面已经说过空性本身是超越存在不存在的基于二元的概念的。对于空性我们无法
理解,因为超越了我们的经验,就如同与生俱来的瞎子无法理解颜色类似。可是类似的
模型还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藏传大圆满的意义就是指宇宙万有、轮回涅
磐一切诸法莫不包罗在自心本性──明空妙觉之内,无欠无缺,故名大圆满。这一点非
常类似汉传禅宗,不过表述的方式和修行的方法不同。
至于你前面提到的净土法其实是方便道,是一个殊胜的中间阶段,从未有法师说净土是
修行的终极目标,虽然其在形式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类似有神论的。从究竟的意义上来
看,佛菩萨,净土,地狱都是自心的显现,往生净土修行也是,那你一定会问,这些都
是自心的幻化,为何以幻修幻呢?圆觉经中已经有答案: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
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
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922
26
五、万法不离如来藏
当我们生而为人,并有了躯体和心相续以后,就会建立很多诸如“上”、“下”等概念
,而“如来藏”的状态就像当我们进入太空后,大脑里原有的、在地球上建立的“上”
“下”概念就消失了一样,进入这种状态,就进入了“如来藏”、“大光明”。它们并
不是在身体内存在的一个东西,并不象计算机里面有软件一样。密宗里讲的“自然的智
慧”也是如此,心的本性也就是它。从无始以来,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而且距我
们非常非常近,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发现,如果我们发现了,就是“初步证悟”。
除了不作梦的深度睡眠以外,在一天的24小时中,在我们的头脑里不停地产生着“善”
“恶”等念头。其实,每一个念头都是从“如来藏”中出来的,它现在住在“如来藏”
中,以后毁灭时也消失在“如来藏”中。
《宝性论》中有一个比喻,就是以世界来比喻心。世界最初不存在,虽然世界产生的原
因有种种说法,但都只是推测而尚未加以证实。世界从太空中产生,至今在太空中存在
,最后也必将毁灭于太空之中,并没有到其它地方去。这就说明世界来自于虚空,安住
于虚空,毁灭于虚空。
同样,我们的每个念头也是来自于法界,安住于法界,消失于法界。这是根...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作意与无我
怕自己说不好,转一个玛欣德比库的。
From:《阿毗达摩讲要》玛欣德尊者 著
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是怎样运作的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你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
,并且不得不要跟他在一起,不是冤家不碰头。当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即使没有对
你作任何事情,你的心也会排斥他。因为你一见到他,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他过去曾经跟
你过不去,曾经骗你、中伤你。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是不如理作意;接着你的心会对
他产生排斥、抗拒,你讨厌他。由于不如理作意,我们认为这个人是不好的,于是很多
不善心接连产生。假如遇到同样的这个人,但是我们转念想一想:其实这个人也很可怜
,他整天都想着向上爬,自私自利,尽是在造不善业;由于不善业,他必定将在生死轮
回中受无数的苦。假如我们这样想的话,将能生起怜悯的心、同情的心,这时抗拒、讨
厌的情绪很快会消失。或者可以思维业果法则:我为什么会跟他在一起呢?这不是缘分
吗?缘有顺缘,也有逆缘;有好的缘,也有坏缘;有善缘,也有恶缘,但这些都是缘啊
。既然是逆缘,我们就承受吧!为什么会遇到这些缘呢?没有任何的事情、现象,或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原因的。这些因皆是我们在过去生造下的;既然是...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为什么叶曼的打坐会这样子?
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7ab6601000bdq.html
现在再说说我的坐功。刚刚遇见老师时,便按著老师的教导,学习打坐,腿也盘不起束
,那是一种近乎散坐的打坐。可是坐的第二天,刚一上座,突然间觉得有一个从尾闾那
儿往上冲,就好像蒸汽机一样的强烈,仿佛有一个类似圆柱的帮浦,往上直冲,这一下
可真把我吓坏了。我想:“糟了—这个大概就是所谓走火入魔了吧?”於是,赶紧下座
,跑去告诉老师。
老师说:“没想到你这麽一把岁数了,又结过婚,生过孩子的人,还能一打坐,就
碰上这种事,真是可惜,我应该先告诉你的,你把这机会失掉了,下次若有这种情形发
生,不要慌,再继续坐下去,看看还会发生什麽事情。”
很可惜,从那次以後,就再也没有发生过那种现象了
第一次打七
这一年,是一九六四年。南老师准备在阴历大年初二,举办“打七”。
听到这个消息之後,我排除了很多的困难,预备离开美国赶回台北。当时,我的女
儿哭丧若睑说:“妈妈—.要不是您是我的妈妈,我真要说您简直是疯了,那有在大年
除夕,把儿女孙女扔下不管,自己走了?若是回到菲律宾跟爸爸去过年,还说得过去,
...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29
I guarantee I have it, I don't believe you don't have it。
1. 我相信未加工过的真理,我也追随未加工过的真理法则。我不需要去解释或道歉,
没有时间去做那样的事情,好的就是好的,否则就会带来障碍。(I believe in raw
truth, I follow the law of raw truth. I don't have to explain or apologize,
there is no time to do that, good is good,otherwise will bring obstacles. )
2. 一个孩子手中的玩具熊会变成狮子吃人,我们需要借用狮子的力量来跟狮子对抗,
狮子可能会抓你的肩膀后背,这时候你什么都不要做,你只要顶住它,狮子自己就会累
了。
3.现在人们都叫噶玛巴为法王(The Holiness),我也不得不跟着叫;以前西藏没有鼓掌
的传统,现在给喇嘛颁发成绩单的时候,所有的喇嘛都鼓掌,我也不得不放弃了,也跟
着鼓掌,可是就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很多人们都叫我The Eminence...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先师意未梦见在, 在那裏 ?
這是老帖子了,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卧轮禅师以断掉妄想为证悟菩提, 六祖闻后便开示:这是没有证悟自心如来的人所说
的话,如若依此「断掉妄想」为禅修,则是加深系缚、障碍开悟。所以这些是误解了「
禅」。随后六祖则开示在不断妄想、依境而起的念头之当下,就有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不垢不净之自心如来。所以禅乃是在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之间去寻觅本来面目 – 自
心如来藏,而不是在断妄想上用心。
当然,在参禅寻觅自心 – 如来藏之时,因心专注而发起定力,然而这定力并不是「禅
」的标的,而是条件。若妄念纷飞,心则太粗,根本无法参究;当正知见具足之后,专
注参禅之时,妄念自然不起,定力随增,心则转细,方能于缘熟之时一念相应,而亲见
自己未生前之本来面目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
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開示我們說纵然能够灭掉所有见闻觉知,而住...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31

你对“正见”一直不理解,所以说你邪见太深。
参见:《什么叫正见》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432323_3.html
其中提到: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
云何正见。世尊告曰。
所谓
1)现观前方便慧。
2)正现观慧。及与
3)现观后所得慧。超越所知方便圣教诸邪解行。】
---------
这里,正见的关键是"正现观慧",这个要知道如何观,观什么才能真正实施的。
"写在书里的"都是“别人的”东西,是佛和阿罗汉们亲自观了后,“见”到的实况,
不是“你的”正见,也不是那些光会读书背书的法师、导师的正见。
你这里自认为、自称是“自皈依”,不知道“背书”、“背答案”本身已经
不是自皈依,不是如实知见,而是迷信了。
这里下面顺便回答前面waving引用的坛经的那一段。
佛,当然是觉。也就是现观慧。问题在于如何实施,你才能真正达到觉者的
地步,真正达到自觉。这个过程是需要人指导的。
六祖之前,佛教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很多世纪,他当年所要对治的人和邪见,
其实跟现在的有些人是一样的,
那些人自认为正见都在佛经里,所以我只要背背佛经,甚至只是领个皈...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2
大圆满龙钦宁提华智仁波切关于皈依之殊胜教言
华智仁波切 著
一、皈依之基础:
总的来说,能开启一切正法之门的就是皈依,而要开启皈依的门必须依赖信心。因此,
在皈依之初,自相续生起稳固的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三种。
清净信:当步入陈设许多佛像、经书、佛塔的佛殿或经堂里,或者见到上师、善知识、
高僧大德的尊颜,听到他们的丰功伟绩以及感人事迹,依靠此类因缘,能够立即想到他
们的悲心广大等等,这种由清净心引发而生起的信心,就叫做清净信。
欲乐信:当听到恶趣轮回的痛苦之后,自然生起渴望摆脱的心态;当听到善趣与解脱的
安乐时,油然生起渴求获得的心理;而一旦听到阿善法的功德,会生起想要修行的心念
;当现见罪业的过患之后,也会立即生起想要断除的决心。这些都属于欲乐信。
胜解信:了知三宝的不共功德与加持之后,从内心深处生起信解,知道一切时分无欺的
皈依处就是三宝,想到无论是苦是乐,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任何事情,无欺的皈依处
——三宝都会知晓,除了三宝之外,自己没有其它可依赖的、可指望的靠山,这种坚定
不移的信心,就称为胜解信。
正如邬金莲师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6)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飞矢悖论”的理性之光
刨根究底(1):“飞矢悖论”的理性之光
1. 飞矢在飞吗?
2. 芝诺悖论的深远意义
3. 飞矢悖论的佛学版
4. 悖论的佛学解答
5. 什么是运动
6. 憨山大师的证悟体验
7. 科学的佛学时代
一. 飞矢在飞吗?
在古老的雅典城,按照柏拉图的描述,芝诺正陪伴他的老师巴门尼德拜访雅典几位哲
学家。他看似谦卑地提出了四个问题,史称“芝诺悖论”。这四个问题,看似简单,却
让那些傲慢的哲学家惊慌失措。
芝诺悖论的第3个,又称“飞矢悖论”。比较经典的描述如下: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
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修行的的心灵热身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佛法修行的的心灵热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4 01:09:55 2013, 美东)
你也许会难以接受,但是现在、此刻、就是你开始修行的完美时机,无论你有多少
或好或坏的理由来试图拖延。也许你会想要等到工作不那么忙碌,或赢得彩券,或从伴
侣离开的打击中恢复后再开始。但问题是,生活从不会免于干扰,要等事情都安顿下来
才开始,那只能确定你永远不会迈出第一步。所以,无论生活多么动荡,今天,此刻当
下,就是你开始修行最好的时机。以下是一些帮助你进行下去的建议与秘诀。
【一】 修行者的四种态度
我强烈地推荐大家培养这四种态度,即使只是在发愿的层次上。因为这四种态度能
帮助我们剪掉悬荡的线头,不让它们轻易地再缠绕到轮回复杂的罗网里。
如受伤之鹿般的态度
如同一头受伤的鹿寻找僻静处疗伤一般,找个离群之处,让自己有时间与空间去修
持。
如狮子般的态度
如狮子般勇猛,完全不理会任何困境或噩耗,因为...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后五百岁〗有两种说法:1、通常指现在五浊兴盛的末法时代,“五百”不是一个具...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后五百岁〗有两种说法:1、通常指现在五浊兴盛的末法时代,“五百”不是一个具...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这个版有无比较倾向于禅宗的
這個算不算禪宗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卧轮禅师以断掉妄想为证悟菩提, 六祖闻后便开示:这是没有证悟自心如来的人所说
的话,如若依此「断掉妄想」为禅修,则是加深系缚、障碍开悟。所以这些是误解了「
禅」。随后六祖则开示在不断妄想、依境而起的念头之当下,就有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不垢不净之自心如来。所以禅乃是在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之间去寻觅本来面目 – 自
心如来藏,而不是在断妄想上用心。
当然,在参禅寻觅自心如来之时,因心专注而发起定力,然而这定力并不是「禅」的标
的,而是条件。若妄念纷飞,心则太粗,根本无法参究;当正知见具足之后,专注参禅
之时,妄念自然不起,定力随增,心则转细,方能于缘熟之时一念相应,而亲见自己未
生前之本来面目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
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開示我們說纵然能够灭掉所有见闻觉知,...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447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磐就是彻底死亡ZT
好吧,那我就试着回答你的问题吧。
有涅磐的活人吗?
不用等到涅槃,对于证悟者来说就没有什么活人和死人的区别了,否则怎么能谈到了脱
生死,解脱轮回呢。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认为真实的世界,生死其实都是一个幻像,只是
我们目前还不能体悟这些的虚假性。因此你用活人这个词对于证悟者来说是非常狭隘的
。举个例子,无着菩萨见米勒菩萨的故事。米勒菩萨压根没有生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无
着菩萨想着要见米勒菩萨,然后米勒菩萨就出现在他面前。请问,你的“活人”概念对
于一个还没有成佛的菩萨来说都没有意义,随时需要显现在这个世间,就可以显现。对
于涅槃这种成佛以后的状态还有意义吗?你的问题就好像梦中的汽车,醒来就知道压根
没有存在过。然后别人问,你醒来以后你梦中的汽车放在哪里了?对佛教来说,我们的
生死和你所谓的活人都是一场梦中的东西,压根没有存在过的。
死人没有了肉体,还剩什么?
活人除了身体还有能够了知世界的觉知,这个就是我们和高山,河水的区别,他们也有
物质,但是没有觉知。活人除了肉体还有觉知,死人,没有肉体,也还有觉知。但是因
为没有证悟,还要随业力继续轮回,投生到下一个肉体,或者非肉体中。你应该知道佛
讲的...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0
27.十字路口的禅坐者——乍南达日巴
在阿阇黎中恩扎布德和拉瓦巴面前,乍南达日巴尊者听授了光明大乐教言。
尊者降生在西方圣达一个叫绕拓扎的城市里,虽然为贫民种姓,却福报巨大,家财万贯
。后来他出家,在一家寺院受比丘戒。他在拉瓦巴尊者面前听授教言时,虚空传来声音
说道:“你应该到邬金地区去修持,在那里你会得到所欲的成就。”
到了邬金,尊者在中恩扎布德、明妃拉吉嘎拉和阿阇黎嘎扎巴塔面前,听取了如海的续
部教言。有一次,他在大尸陀林修行时,现量目睹了黑鲁嘎坛城,许多金刚空行母赐予
他灌顶,他当下获证大手印成就。之后,他长期住在邬金地区,饶益了无量众生。
后来,尊者来到果登巴绕城,人们把他与众不同的行径当作饭后茶余的笑料,在很长时
间里,尊者未作任何表示。
有一天,城中三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挺胸凸肚地走过一个十字路口,见阿阇黎在那里坐禅
,他们不由得瞠目结舌。
“这个瑜伽士是一个盲人。”三人中的一个说道。
“这不是瑜伽士,他是个哑巴。”另一个说。
“不,”第三位说,“这只是一具死尸。”
尊者不动声色地说道:“愿你们成为你们所说的那样。”
话音刚落,那个说尊者是盲人的人眼睛瞎了;说尊者是哑巴的人发不...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1
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已经显现出来了。在小乘道中,大乘道中,密乘道中,即生能够得
到解脱的可能性对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来讲,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即使修到初果,还得七
生七死。要修到初果这种可能性,对一般的人来讲也是很小的。如果是初果都修不到,
那怎么办?能不能得到解脱呢?汉传佛教里面讲能,就是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当然也有它严格的往生条件,这种往生条件主要是根据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
愿。这个愿有的经上说是二十四愿,有的是四十八愿,有的三十六愿。总之,我认为大
体上看最关键的愿就可以了。愿都是如理而发的,必须要明白发这个愿的道理。因为佛
菩萨的愿要成就,必须要合于法性之理。一般来说,必须要对土法门深信发愿,而且也
要一定的时间,不是说一刹那之间想到要往生净土就可以往生。经里面解释一般是十念
,十念怎么解释呢?十念可以做短的解释,也可以做长的。最短念阿弥陀佛念十声也可
以算十念。最长的的话,因为人的一个念头,有时候一个人想一件事情,可以算一念,
有时候十分钟想一件事情,也可以算作一念。总之要在允许你考虑一件事情,把它决定
下来,这样长的时间中对净土法门深信不疑,没有半点怀疑,有半点怀疑就障碍...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元音老人的《碧岩录》讲座
前二则连载于《禅》刊一九九二年第一至四期,后四则整理于一九九八年
www.yxjs.org/wenji/03_yyasl/01_ffxzxy/03_byljz/01_xushuo.htm
为什么叫《碧岩录》呢?宋代有一位圆悟勤禅师,是禅宗的大手笔宗师,住在宜州(今
湖南)的夹山上,山上有一块方丈大小的石头,叫碧岩石,他的丈室就以碧岩为名。夏
季给学生讲禅宗公案,策励学人用功精进,学生记录下来,结集成书就叫《碧岩录》。
圆悟勤禅师是根据雪窦祖师的一百则公案《颂古》讲的。《颂古》是颂古人悟道的
因缘、证悟的境界和问答言句中的幽微奥义,并于公案中结角淆讹处,在节骨眼上点示
学人;更或别出手眼,从另一角度颂自己的心得,补前人的不足。公案乃从上佛祖之垂
示,宗门正令,以判迷悟邪正者,有如公府之案牍律令(即今法院据以判案之法律),
拿来以判是非曲直,至尊至严而不可犯。本来至理绝言,惟对迷者,事不获已,才假言
说以显道。复次,诸祖问答机缘,也只为判断迷悟生死。后人乃将这些垂示机缘唤作公
案,用以对照自己的功夫。像照镜子一样,看看自己的修证功夫是不是相当?是不是和
古人一致?...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金刚」意涵之探討
藏传佛教「金刚」意涵之探討
「金刚」一名词,在古印度湿婆沙克蒂教派中,泛指以行男丶女交会之事所产生之能量
或力量者。而在石海军《爱欲正见》一书中说:「《梨俱吠陀》的一首颂诗上说起:『
众所仰望的因陀罗用他的闪电,用他的金刚杵从黑暗中托出它们(雨水)』(i.33.10)。
《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这句诗中的金刚可说是最早出现的,诗中的因陀罗
是印度吠陀时代的天帝,闪电一词也就是金刚。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使用
『金刚』,最初的意义在於,他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触即发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是『金刚』的一层含义。……在西元七世纪时,玄奘就发现一些寺院热衷於魔幻般的
超长力量。不过,金刚一词最重要的意义,不在於『闪电』或『霹雳』。……
从隐喻的角度,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很自然地也会将这句诗看成是对性行
为的描述,如此一来,金刚也就等同於男根了。」(《爱欲正见:印度文化中的艳欲主
义》石海军着,百善书房,2009年9月初版一刷,P133-135.),所以藏传佛教也就直接
承袭了此论点,而广以弘传双身法教义。
然而佛教经论所阐述的「金刚」义理泛指法界实相真实心第八识...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么区别披着羊皮的狼?
正法與邪法的邪字,是指"不正確"的意思,層面很廣,深細的例子,如以下公案,一般人不
但分辦不出,可能也沒興趣探討,如果是如喇嘛的男女淫欲双修,那已是等而下之了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卧轮禅师以断掉妄想为证悟菩提, 六祖闻后便开示:这是没有证悟自心如来的人所说
的话,如若依此「断掉妄想」为禅修,则是加深系缚、障碍开悟。所以这些是误解了「
禅」。随后六祖则开示在不断妄想、依境而起的念头之当下,就有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不垢不净之自心如来。所以禅乃是在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之间去寻觅本来面目 – 自
心如来藏,而不是在断妄想上用心。
当然,在参禅寻觅自心 – 如来藏之时,因心专注而发起定力,然而这定力并不是「禅
」的标的,而是条件。若妄念纷飞,心则太粗,根本无法参究;当正知见具足之后,专
注参禅之时,妄念自然不起,定力随增,心则转细,方能于缘熟之时一念相应,而亲见
自己未生前之本来面目也...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45
转:
http://bbs.sutta.org/thread-9772-1-1.html
集体禅修——殖民主义如何掀起全球内观热潮
Meditation en Masse
How colonialism sparked the global Vipassana movement
作者:埃瑞克·布劳恩 Erik Braun

图1:摄影师Luke Duggleby作品
作者介绍:
埃瑞克·布劳恩(Erik Braun)是《内观的诞生:禅修、现代佛教、缅甸僧人雷迪尊者
》(The Birth of Insight: Meditation, Modern Buddhism, and the Burmese Monk
Ledi Sayadaw)(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3)的作者,现于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宗教研
究。
现今,有很多人认为佛教与禅修密切相关,有人甚至认为两者是同一回事。然而,即便
算上上座部佛教徒──推动内观禅修(Vipassana)运动的先驱者们,历史上仍是相对
较少的佛教徒认识到禅修的重要。与之相反,大多数上座部佛教徒和其他传承的虔诚佛
教信徒——包括僧侣和尼姑,更注重修持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轮涅不二
“无始无明熏所起识”“非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萨始学观察,法
身菩萨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犹未知尽,唯有如来能总明了。”(《大乘起信论》卷1)。
必须先满足十信位,接著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每一度都得在外门
广修万行,要这样修上来一直到了第六住位才能熏习四加行,现观五蕴空、十八界空而
断我见、断三缚结,之后再去参禅,当找到如来藏时,才敢承担起来,般若智慧才会开
始出现,这时才能说是第七住位的菩萨,才是真的进入内门,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
但是这个时候对于这位已经开悟明心的第七住位菩萨来说,就已经懂得很多了吗?
当然不是,只能算是少分中的少分。因为此处论文中所说的法身菩萨是指初地以上的菩
萨,初地所知都还算是少分,第七住位菩萨的智慧,相对初地菩萨来说,距离还是非常
遥远,是只有根本无分别智,也就是般若总相智而已,连后得无分别智都还没有或还不
具足,更谈不上初地以上的道种智了。因此才说刚悟的七住位菩萨的智慧更是少分了,
正是少分中的少分。虽然开悟明心后,相较于凡夫来说是已经有般若智慧了,但是所知
只不过是极少分而已,还有很多的法,譬如第二转法轮的般若别相智...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7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近乎佛教徒 第四章 涅磐超越概念
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可能还会怀疑,如果既非快乐也非不快乐,那么这证悟到底是什么东西?证悟者如
何显现,如何作用?发觉我们的佛性,是什么感受?
在佛教的曲籍上,对这引起问题的回答,通常都说这是超越我们的概念,无法又言语表
达的。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规避问题的狡猾答案。然而,事实上这就是答案。我们的逻辑
、词汇是如此地有限,连普通的舒解感觉都无法充分地表达了;何况是全然舒放的经验
,更难用言语来传达给另一个人。如果量子物理学家对他们的理论都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我们又怎么能希望用词汇来述说证悟呢?受困于有限的逻辑和语言之中,同时又被情
绪紧紧地控制着,在这种状态下,对于证悟者,我们只能付诸于想象。然而,勤奋努力
加上推论逻辑,我们或可得到近似的答案,恰如你见到山顶有烟,就能推测应该有火一
般。利用现有的能力,我们可以开始了解并接受,蔽障来自可以被操作的因缘,而且终
究能被清净。想像没有染污情绪和负面性的状态,是了解证悟本性的第一步。
假设你现在正在头痛,你立即的愿望就是将它清除。这是可能的,因为你知道头痛不是
你天生的一部分。接着你试图去了解
w******n
发帖数: 4955
48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31日   文章来源:凯风网   
作者:邱莉(口述)邱 藜(整理)
 
我叫邱莉,是大庆市让胡路区唐人中心的售货员。我的丈夫叫张士琪,1964年出生
。原在大庆油田管道厂工作。今年3月7日在去远郊乡镇的印刷厂,印刷“法轮大法护身
符”和《明慧周报》小册子及传单等,在回来的路上发生车祸去逝。
丈夫是东北石油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农村出生的他,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但很是
能吃苦,学习很努力。毕业后分配到了大庆油田管道厂,从技术员干起,用了十年的时
间,当上了副厂长。应该说在事业上是一帆风顺的。可在2000年的10月,他竟聘厂长失
败了,从此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这时邻家的桂香大姐找上门来。嘘寒问暖,亲亲热热
的叫丈夫不好意思不搭理她。我开始也没有太在意,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情,觉得有人和
他交流交流也许能好些。渐渐的我发现丈夫不太靠谱上班了。一向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
丈夫,却和桂香大姐等几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打的火热。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他们把
丈夫带上了邪路,带上了不归路。
开始她们竭尽之忽悠之能事,让丈...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4955
49
我是一名社会志愿者,又是一名佛教信奉者,付燕是我一朋友的亲戚,今年42岁,赤峰
市红山区人,自小就有佛教情结但又不懂佛教的她,1998年起接触法轮功后,就错误地
把法轮功误认为是佛教,开始修炼至今。多年来,她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还以修炼者自
居,生活多遭坎坷。
今年初,通过朋友了解到她痴迷法轮功的症结后,我就以佛家弟子身份给她讲解佛
教理论,主要从八方面讲解佛教与法轮功的区别,从而解开了她的心结。
一是李洪志宣扬的“主佛”说——自己是最大的“主佛”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
释迦牟尼佛反复宣说他所证悟的理是恒河沙数一切诸佛所共证悟共宣说,《维摩诘经》
中讲,“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办无所谓、不共之法
、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终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
皆同等。”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如是说,诸佛平等,没有大小、高低之分,根本没
有什么“主佛”之说。
二是李洪志的“带着本体进入佛国世界”说——他是“主佛”带出来的弟子层次也
就高,一部分带着本体进入法轮世界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诸形无常,一切有形的事物
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没有绝对不变、不灭... 阅读全帖
q*****i
发帖数: 334
50
我是一名社会志愿者,又是一名佛教信奉者,付燕是我一朋友的亲戚,今年42岁,赤峰
市红山区人,自小就有佛教情结但又不懂佛教的她,1998年起接触法轮功后,就错误地
把法轮功误认为是佛教,开始修炼至今。多年来,她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还以修炼者自
居,生活多遭坎坷。
今年初,通过朋友了解到她痴迷法轮功的症结后,我就以佛家弟子身份给她讲解佛
教理论,主要从八方面讲解佛教与法轮功的区别,从而解开了她的心结。
一是李洪志宣扬的“主佛”说——自己是最大的“主佛”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
释迦牟尼佛反复宣说他所证悟的理是恒河沙数一切诸佛所共证悟共宣说,《维摩诘经》
中讲,“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办无所谓、不共之法
、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终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
皆同等。”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如是说,诸佛平等,没有大小、高低之分,根本没
有什么“主佛”之说。
二是李洪志的“带着本体进入佛国世界”说——他是“主佛”带出来的弟子层次也
就高,一部分带着本体进入法轮世界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诸形无常,一切有形的事物
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没有绝对不变、不灭...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