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音韵学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m****a
发帖数: 2216
1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转载] 中国音韵学研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lastminute 所发表 】
中国音韵学研究
相关专题
http://www.guoxue.com/xueren/sinology/hanxuejia/yinyun.htm
简介:
《中国音韵学研究》是高本汉构拟中古音的代表作,陆续发表于1915-1926间,中译
本是由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共同翻译的,在翻译中三位学者加了注释和补订。该书影
响极大,标志着中国现代音韵学史的开端。
全书的大致结构是:第一卷 "古代汉语(关于古音知识的书本上材料 、古代汉语的
音系
、古音字类表)",第二卷"现代方言的描写语音学",第三卷"历史上的研究", 第四卷"
方言字汇"。
高本汉主要运用的材料包括:
1)韵书和韵图,他把《广韵》的韵部和反切看成为《切韵》系统的反映,韵图他实
际上用的是《康熙字典》卷首的《等韵切音指南》;
2)汉语方言 ,他运用自己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实地调查资料,以及利
用广州、客家、福州等地的方言字典等材料;
3)外语借词,主要运用的是日译吴音(5-6世纪)、日译汉音(6-7世纪)、朝鲜借
词(约公元
w***u
发帖数: 17713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稍微学下音韵学和汉语语音史
稍微学下音韵学和汉语语音史,就知道发音没那么简单,胶泥于一个发音是大一统意识
形态和小学语文老师的顽固。识字不错意就可以了
M******8
发帖数: 8425
3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193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课表(转)
中国文学史概要:(文学院长、国文系教授兼主任)胡适
中国文字学概要:(国文系名誉教授)沈兼士
中国音韵学概要:(国文系教授)马裕藻休假,(国文系副教授)魏建功代授
作文附散文选读:(国文系讲师)冯文炳
语音学:(国文系教授)罗常培
语音学实验:(国文系教授)罗常培
语言学:李方桂
中国古代文学史:(国文系教授)傅斯年
中国中古文学史:(国文系教授)罗庸
诗经:(国文系讲师)闻一多
先秦散文:(国文系教授)郑奠
汉魏六朝诗:(国文系教授)黄节
李白与杜甫:(国文系教授)罗庸
宋词:(国文系教授)罗庸
近代诗:(国文系教授)黄节
词史:(国文系讲师)顾随
戏曲史:(国文系讲师)顾随
中国小说史问题:(国文系讲师)马廉
传记文学研究:(国文系教授)郑奠
中国文学批评:(国文系教授)郑奠
古文字学导论:(国文系讲师)唐兰
甲骨文字研究:(国文系讲师)唐兰
钟鼎文字研究:(国文系讲师)唐兰
中国文字及训诂:(国文系名誉教授)沈兼士
中国音韵学-古音考据沿革:(国文系名誉教授)钱玄同
中国音韵学-韵书系统:(国文系副教授)魏建功
中国音韵学-等韵图史:(国文系讲师)赵荫棠
中国音韵学-音标运动:(...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
马悦然(Göran Malmqvist)和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都是瑞典汉学家,
马是现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中唯一一位懂汉语的。曾在瑞典见过白发苍苍的马悦然
和他的银丝满鬓的学生罗多弼,两位老先生说起中国文史经典来令我这个中国人惭愧不
已。马聊现当代文学多,脾气似乎刚强一点;罗对古典文学如数家珍,性情似更柔和。
前两年回国时在我导师的书架上看到这本马悦然写高本汉的素颜书,好奇这位高祖师爷
会是什么样的?最近欣喜地在图书馆借到此书,还了一个心愿。
高本汉(1889—1978)从中学开始学英语、德语、法语、希腊语、拉丁语,大学学俄语
、波兰语、冰岛语、汉语,后来又学日语,还会古瑞典语、数种瑞典方言和中国方言。
1957年他作为诺贝尔学会金色大厅颁奖宴会上的首席讲话人,向所有的诺奖获奖人
致贺词:对Daniel Bovet和Albert Camus讲法语,对Alexander Todd讲英语,对李政道
、杨振宁讲中文,真是顾盼生姿,好不潇洒。
在这么多语言中高本汉最终选择了中文,既出于现实考虑(欧洲语种学者多,难找工作
;汉学刚起步,易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有所开...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2014读书】马悦然:《我的老师高本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5 18:54:28 2014, 美东)
马悦然(Göran Malmqvist)和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都是瑞典汉学家,
马是现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中唯一一位懂汉语的。曾在瑞典见过白发苍苍的马悦然
和他的银丝满鬓的学生罗多弼,两位老先生说起中国文史经典来令我这个中国人惭愧不
已。马聊现当代文学多,脾气似乎刚强一点;罗对古典文学如数家珍,性情似更柔和。
前两年回国时在我导师的书架上看到这本马悦然写高本汉的素颜书,好奇这位高祖师爷
会是什么样的?最近欣喜地在图书馆借到此书,还了一个心愿。
高本汉(1889—1978)从中学开始学英语、德语、法语、希腊语、拉丁语,大学学俄语
、波兰语、冰岛语、汉语,后来又学日语,还会古瑞典语、数种瑞典方言和中国方言。
1957年他作为诺贝尔学会金色大厅颁奖宴会上的首席讲话人,向所有的诺奖获奖人
致贺词:对...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2014读书】马悦然:《我的老师高本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5 18:54:28 2014, 美东)
马悦然(Göran Malmqvist)和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都是瑞典汉学家,
马是现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中唯一一位懂汉语的。曾在瑞典见过白发苍苍的马悦然
和他的银丝满鬓的学生罗多弼,两位老先生说起中国文史经典来令我这个中国人惭愧不
已。马聊现当代文学多,脾气似乎刚强一点;罗对古典文学如数家珍,性情似更柔和。
前两年回国时在我导师的书架上看到这本马悦然写高本汉的素颜书,好奇这位高祖师爷
会是什么样的?最近欣喜地在图书馆借到此书,还了一个心愿。
高本汉(1889—1978)从中学开始学英语、德语、法语、希腊语、拉丁语,大学学俄语
、波兰语、冰岛语、汉语,后来又学日语,还会古瑞典语、数种瑞典方言和中国方言。
1957年他作为诺贝尔学会金色大厅颁奖宴会上的首席讲话人,向所有的诺奖获奖人
致贺词:对...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7
李淑一回忆:柳直荀判死刑时已被拷打至残废 仍被判乱棍打死
从浪漫的《蝶恋花》到真实的柳直荀之死
作者:熊友渔
一九五七年五月,毛泽东填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以缅怀
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此词所赠答之李淑一女士,正是柳直荀烈士之遗孀;而杨开
慧烈士,国人咸知,是正牌的毛夫人,可不是后来的姘妇白骨精。
杨开慧(1901-1930),乃名门闺秀、“窈窕淑女”,不幸“降兮北渚”,为
韶山冲泼皮毛泽东“目眇眇兮愁予”、进而“痞子好逑”起来。湖南痞子终 于在19
21年得手,旋令杨女过上颠沛惊恐的日子,还令其成为连续不间断的生育工具。有甚
者,1927年,毛泽东终于不耐寂寞,撇下了妻小累赘,飞身逸走 井冈山;更有甚
者,毛以“空间”混打“时间差”的牌,乘机另结新欢。杨开慧遂为湖南军阀何键所执
。据诗人萧三说,杨开慧“没有作过什么共产主义的活动”; 作家刘济昆也说“她是
典型的贤妻良母,从未祸国殃民”,也谈不上“革命”二字。但此时的她,“孤儿寡母
”地身陷囹圄,并被威逼脱离跟毛泽东的关系。
正当毛泽东在井冈山寨,与“革命新人”贺子珍(孰料她从此也步上了杨开慧的后尘)
共度革...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8
柳直荀已被拷打至残废 竟仍被法西斯匪党判乱棍打死
从浪漫的《蝶恋花》到真实的柳直荀之死
作者:熊友渔
一九五七年五月,毛泽东填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以缅怀
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此词所赠答之李淑一女士,正是柳直荀烈士之遗孀;而杨开
慧烈士,国人咸知,是正牌的毛夫人,可不是后来的姘妇白骨精。
杨开慧(1901-1930),乃名门闺秀、“窈窕淑女”,不幸“降兮北渚”,为
韶山冲泼皮毛泽东“目眇眇兮愁予”、进而“痞子好逑”起来。湖南痞子终 于在19
21年得手,旋令杨女过上颠沛惊恐的日子,还令其成为连续不间断的生育工具。有甚
者,1927年,毛泽东终于不耐寂寞,撇下了妻小累赘,飞身逸走 井冈山;更有甚
者,毛以“空间”混打“时间差”的牌,乘机另结新欢。杨开慧遂为湖南军阀何键所执
。据诗人萧三说,杨开慧“没有作过什么共产主义的活动”; 作家刘济昆也说“她是
典型的贤妻良母,从未祸国殃民”,也谈不上“革命”二字。但此时的她,“孤儿寡母
”地身陷囹圄,并被威逼脱离跟毛泽东的关系。
正当毛泽东在井冈山寨,与“革命新人”贺子珍(孰料她从此也步上了杨开慧的后尘)
共度革命的宴尔...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9
李淑一回忆:柳直荀判死刑时已被拷打至残废 仍被判乱棍打死
从浪漫的《蝶恋花》到真实的柳直荀之死
作者:熊友渔
一九五七年五月,毛泽东填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以缅怀
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此词所赠答之李淑一女士,正是柳直荀烈士之遗孀;而杨开
慧烈士,国人咸知,是正牌的毛夫人,可不是后来的姘妇白骨精。
杨开慧(1901-1930),乃名门闺秀、“窈窕淑女”,不幸“降兮北渚”,为
韶山冲泼皮毛泽东“目眇眇兮愁予”、进而“痞子好逑”起来。湖南痞子终 于在19
21年得手,旋令杨女过上颠沛惊恐的日子,还令其成为连续不间断的生育工具。有甚
者,1927年,毛泽东终于不耐寂寞,撇下了妻小累赘,飞身逸走 井冈山;更有甚
者,毛以“空间”混打“时间差”的牌,乘机另结新欢。杨开慧遂为湖南军阀何键所执
。据诗人萧三说,杨开慧“没有作过什么共产主义的活动”; 作家刘济昆也说“她是
典型的贤妻良母,从未祸国殃民”,也谈不上“革命”二字。但此时的她,“孤儿寡母
”地身陷囹圄,并被威逼脱离跟毛泽东的关系。
正当毛泽东在井冈山寨,与“革命新人”贺子珍(孰料她从此也步上了杨开慧的后尘)
共度革...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0
柳直荀已被拷打至残废 竟仍被法西斯匪党判乱棍打死
从浪漫的《蝶恋花》到真实的柳直荀之死
作者:熊友渔
一九五七年五月,毛泽东填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以缅怀
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此词所赠答之李淑一女士,正是柳直荀烈士之遗孀;而杨开
慧烈士,国人咸知,是正牌的毛夫人,可不是后来的姘妇白骨精。
杨开慧(1901-1930),乃名门闺秀、“窈窕淑女”,不幸“降兮北渚”,为
韶山冲泼皮毛泽东“目眇眇兮愁予”、进而“痞子好逑”起来。湖南痞子终 于在19
21年得手,旋令杨女过上颠沛惊恐的日子,还令其成为连续不间断的生育工具。有甚
者,1927年,毛泽东终于不耐寂寞,撇下了妻小累赘,飞身逸走 井冈山;更有甚
者,毛以“空间”混打“时间差”的牌,乘机另结新欢。杨开慧遂为湖南军阀何键所执
。据诗人萧三说,杨开慧“没有作过什么共产主义的活动”; 作家刘济昆也说“她是
典型的贤妻良母,从未祸国殃民”,也谈不上“革命”二字。但此时的她,“孤儿寡母
”地身陷囹圄,并被威逼脱离跟毛泽东的关系。
正当毛泽东在井冈山寨,与“革命新人”贺子珍(孰料她从此也步上了杨开慧的后尘)
共度革命的宴尔...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1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9499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漢語的一大缺點:同音詞太多
会押韵不意味着就知道了音韵学啊。婆罗米文在 BC 三世纪就有了,为啥说人家没文字
?而且,婆罗米文用附加符号标明元音,这个没有音韵学的体系是无法做到的。
汉语的音韵学来自印度文字,这个不算什么新鲜事情吧?

道,
M********c
发帖数: 11672
13
听起来觉得早期中古汉语像越南话,晚期中古汉语像粤语,中原音韵像湖南话,韩语像
中国南方吴越方言。日语的发音应该也像中古汉语吧?用日,韩,越发音和梵语巴利语
翻译模拟上古中古汉语挺不错的。

高本汉回到欧洲后花十年时间写出了成名代表作——《中国音韵学研究》,模拟构建了
中古和上古汉语的发音,这是他最大的学术成就。我以前就不明白古代发音是怎么模拟
出来的。书里说,他用西方的方言学,以《广韵》和宋朝的等韵图为依据,搜集中国30
种现代方言材料以及日译汉音、朝鲜汉音、安南汉音、特别是取自梵语和巴利语词语的
汉语译音,揉巴揉巴就揉出了上古、中古发音系统来。虽然不懂怎么揉的,但33种汉语
方言材料中,他亲自调查的有24种(其余9种使用已有材料):
北京、山西归化、大同、太原、文水、太谷、兴县、平阳、凤台、甘肃兰州、平凉、泾
州、陕西西安、三水、桑家镇、河南开封、怀庆、固始、江苏南京、上海、福建福州、
广东广州、日语汉音、安南汉音。
每一个地名都彰显出踏实严谨、不厌其烦的北欧学风。四大卷《中国音韵学研究》由罗常
培、赵元任和李芳桂三位语言学家历经十年译完(期间被抗日战争打断)。胡适称高本
汉把260...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4
未必。而且汉语这个语言是组合的。随时可以组合新词。只是某些词比较popular,传
开了大家都使用。成为套话了。比如国泰民安。我说民安国泰也可以,或者国民安泰。
那段视频还是把原来电影改了些词的。
古汉语音韵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在清代尤其发达。比如镜花缘,作者在里面大量
卖弄。
参考王力先生的汉语音韵学,古汉语主流语音基本分为三个大时期:
上古汉语,就是那个视频的,周秦汉
中古汉语,五胡之后,唐宋语音
近代:元朝以后,代表性变化是北方话出现,且影响力逐渐扩大。
m***n
发帖数: 12188
15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语音的
很今天没多少关系
古人学习音韵学主要是为了写诗填词
因为要用古代口音押韵,不是用当代口音,显得你有学问
背韵书,是古代文人的基本修养
w***u
发帖数: 17713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嘉绒语和藏语用s-前缀表使动
语言总是有调的,就像唱歌总有调一样,但是每个调固定下来表意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汉的字书很发达了,方言、说文解字这些千古名著产生的年代,你以为这些学者傻到
音调区分字意都看不到?“天子圣哲”这个故事流露的就是当年开始固化区分。音韵学
的勃兴和西域文化特别是佛教传入有关系,恰好和汉语音韵表义演化同时,并不表明当
时音韵学发现音韵。
u***************r
发帖数: 11227
17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hyno1(君子如风), 信区: Mainland
标题: 郭德纲捧“哏”被打脸,梗到底是英语还是天津话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Aug 22 08:38:29 2017,GMT)
郭老板德纲老师自带幽默,而且社交媒体平台总是出口成章,以有文化著称,对于
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如数家珍。这不,老郭今天中午又秀了一把“有文化”:
娱乐圈常听人说:这个梗那个梗,这是老梗啊。港台人说也就罢了,内地人后来也
学着梗梗梗的,弄的我这个难受啊。专业原因,我在语言方面是有洁癖的。所谓的梗,
是哏。哏指的是滑稽幽默的语言和动作,还有个读音是很,古汉语同很或狠。但读成哏
是普遍念法。戏曲届后台聊天常说:有一个哏您听听。历史原因,众多京剧艺人流落他
乡,带去一批词汇。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读出哏,于是讹读成梗。天长日久,梗从港台
又带回了内地,倒成了好像很洋气的词。北京字读成这个音,也是够梗的了。
老马小时候生活在伟大的天津郊区,每每听到天津话,总觉得那么亲切。对,就是
那么哏!后来上学,学一些戏剧文学的知识,前辈们总是用“梗”来教育我们。在电影
创作中,所谓的“梗”...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早期华大汉学史
前几日去西雅图玩,顺便逛了下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简称华大)
。早就知道萧公权,魏特夫等人曾在此执教,便特意拜访了下中国学系,现在是归在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下面.进去后误打误撞进了Prof. Donald
Hellmann的办公室,跟Prof. Hellmann聊了一会儿,了解了很多早期华大汉学发展的
过程,在这里便把它梳理一下。以下论述大多建立在与Hellmann的谈话基础上,所以如
有偏颇与失当之处,赖他不赖我;)
二战时期,美国专门收集战争信息并进行对敌宣传的机构是OWI(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该机构下东亚方面最重要的两个人便是George Taylor(泰勒)和John
Fairbank(费正清).虽然在行政关系上,费正清是要向泰勒汇报,但泰勒主管日本方
面研究,费主管中国方面的信息收集,二人其实地位相差不多。泰勒任期内最知名的成
就便是在他的授令下,Ruth Benedict写就了《菊与刀》一书。而费正清的贡献,可以
参阅他那本回忆录。
二战... 阅读全帖
v***t
发帖数: 27100
19
来自主题: Joke版 - 赵元任很牛嘛,学理科出身
赵元任(1892—1982 2.25)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
。1929年6月底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
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
代音乐学先驱。
赵元任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
学士学位。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1920年回
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
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
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
生平介绍
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母亲冯莱荪善诗词及昆曲
。1900年赵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
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十四岁
进常州溪山小学。19O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
,深得美籍
s**********n
发帖数: 3199
20
来自主题: Arts版 - 你欣賞麼?
下面长篇累牍,针对"老陈的'中国还有个文化给忘了。'"(恕不全文引用),首先我揣
测他讲这话和他无知有关,不过一来是揣测,二来想必他自有他的语境和他针砭的对象
自然有合理处,三来无知发言是人之常情,所以倒不想驳斥他。乱入这楼是出于他这话
忽略了很多有才华人的卓越努力,这些人不如陈在大中间知名,但他们杰出的努力需要
被承认,被认识。
关于大陆简体字:汉字简化原则和早期汉字自然演化(甲骨、金文、篆、隶、楷)很多
一致--趋于简化,标准化(比如同一个部首,小部件替换写法不一的文字)等。有龙虫
并雕的前辈花力气做过有效深入的工作,比如王力。此外,除因循汉字自然演化的成熟
定势外,稍晚的行、草书字形也是简化字的来源。顺便一提,日本借用汉字和行、草书
关系甚密。
至于49年后中国文化,单就我关心的所谓上层学术,所谓模糊不清的“汉学”而言,西
方学界流行认为中国49年后学术水平大大退步。49年后这么多起起伏伏,不可一概而
论。一些工作,无论技术、见识都凌驾于民国人之上。两个例子:
(1)音韵学。音韵是小学训诂重要部分,民国奇人黄侃(以及他的前辈们清人戴震王
念孙等)很有建树。但是古人因时代技术所限,...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6
21
来自主题: BNU版 - 邹晓丽
邹晓丽
女,1937年5月生,浙江省觐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
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1959年
毕业于北
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留校讲授古代汉语课。历任助教、讲师、副
教授、
教授。开设过本科基础课古汉语、选修课文字学、音韵学;研究生学
位课文
字学、音韵学、《史记》选讲、《尚书》选讲;研究生专业课甲骨文
字学。
出版专著有《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北京出版社 1990年)、《古汉
语入门》
(语文出版社 1993年)、《咬文嚼字红楼真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年);与人合作的专著有《文字学概要》(师大中文系)、《中
国文化
精要》(中国青年出版社)、《译注评析古文观止续编》(台湾百
川书局)
等。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要有《古汉语中几种常见语法现象探源》
(北师
大学报 1983年4期)、《论许慎的哲学思想及其在〈说文解字〉中的
表现》
(北师大学报1989年4期)、《说文解字540部首述议》(收入《说文
解字研
究》1991年)、《从文化学角度看汉字的史料价值》(收入《汉语
言文化论
丛》1995年人民出版社)、《试解其中味--
c*********2
发帖数: 3402
2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略论韩国电视剧中的中国形象
http://iea.cass.cn/content-BA0a40-2011122710003778502.htm
作者:陈杰 日期:2011-12-27 浏览次数:202
曾几何时,韩流如同一阵阵旋风掠过我国大陆、港台以及东南亚地区,韩国影视剧中曲
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靓丽时尚的男女明星吸引了众多粉丝,韩国各大电视台制作的一部
又一部精彩绝伦的电视剧接踵而来,看了的确真是让人过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韩国电视剧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中国,中国和中国人在韩国电视剧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
呢?这的确是个有趣的话题。
在刚刚结束播映的《不屈的儿媳》这部电视剧中,一开场剧中的老太太就抱怨儿媳,祭
祀祖先为什么不买韩国蔬菜,而要买中国货,是不是因为心疼钱,在这里中国货成了劣
质产品的代名词。而在2010年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爱你千万次》这部剧中,当主人
公高恩琳对父母说要去中国工作的时候,她姐姐竟然说出去中国能吃到肉吗之类的话,
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如果说是二十年前中韩两国尚未建交,双方民间相互缺乏了解,
尚且有情可原,时至今日,还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实在是太不应
该了。
再如...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40
23
是啊,现在谁还记得钱穆?
"音位学理论、中国音韵学、汉语方言以及汉语语法"这些东西,难道不是从训怙学一派
过来的吗?
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由于满清文字狱太盛,汉人知识分子连吟风弄月都有掉脑袋的
风险,因此学术不敢有所作为,只能埋头研究汉字的发音,字义等等,训怙学始大.其实不
过是细枝末节的学问.
c***s
发帖数: 70028
24
周流溪 男,194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赵振铎男,1928年生,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博导
一位是63岁著作等身的博导周流溪,一位是音韵、训诂学界的大师级人物赵振铎……很难相信,两位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博导竟成为了师徒关系,但这样的佳话却在真实地上演。记者近日从四川大学获知,80多岁高龄的四川大学音韵、训诂大师赵振铎虽退休已久但仍在带博士,现在门下还多出一位重量级的弟子——北师大博导周流溪先生。而周流溪堪称四川大学历史上最牛的博士。
一位音韵文字世家传人
在音韵、训诂学界,赵老是响当当的人物。一生选择寂寞治学,成为音韵文字世家的继承人。
上个世纪,赵老的祖父赵少咸反袁坐牢几个月。在牢房中没事,赵少咸请家里带了一本许慎的《说文解字》,每天就钻研这本书。几个月下来,赵少咸就把《说文解字》反复看了几遍,对语言文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转到学术界的赵少咸一心做学问,专攻音韵文字学,一生写下两部比较重要的书稿,《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
音韵学讲究口耳相传,是最难学最难懂的,赵少咸不仅把它钻通了,还能够深入浅出地讲给别人听。祖父对赵振铎影响很大,赵振铎也爱上了传统文化,终成音韵文字
c***s
发帖数: 70028
25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中科院资深院士何泽慧,因病于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何泽慧是山西灵石县人,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的夫人。她与丈夫钱三强都拥有着显赫的家世,两个家族都是名家济济,为百年来所罕见。
青年时代的何泽慧
何泽慧钱三强夫妇
1962年何氏三姐妹在北京(左起何怡贞、何泽慧、何泽瑛)
1932年,何泽慧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连天阻隔行程,何泽慧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6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辅仁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副教授洪振耀,前年传性骚扰女研究生,致没有学生选课遭暂停课,他担任大学助理教授的陈姓妻子不堪受扰诉请离婚,洪指妻子婚后拒绝同房“难辞其咎”,台中高分院驳回洪上诉,维持两人离婚的判决。
60岁洪振耀,毕业德国哥廷根大学语言学博士,专长在发音学、音韵学、听语学神经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曾获得辅大优良教师奖,前年却出现没有学生敢选课窘境,一名女研究生指控洪摸手性骚扰。校方事后召开性别平等委员会调查,现洪仍挂该所专任副教授职务。
案发当时,传出洪振耀是“曾结婚,是离婚状态”,事实上,台中地院在去年9月间才判决两人离婚,洪又以“至少照顾儿子到完成大学学业”上诉,但遭台中高分院驳回。
陈女向法官表示,两人在2000年间“奉子成婚”,但婚后才赫然发现洪竟还有两名非婚生子女,且与另一女子在1992年间结婚、1996年离婚,两人从2008年即分居、形同陌路;她无法忍受洪还曾于网络架设“单身熟女博客”,自称已离婚并自封“新古典郎”,谈论“性与爱”、现代婚姻、熟女解放等话题,甚至传出性骚扰女学生,经媒体大篇幅报导,让她和孩子困扰万分、名誉受损,诉请离婚。
洪则反...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17243
27
我不认为你具有这个权威性
因为你不具备基本的音韵学和方言学知识
d*****u
发帖数: 17243
28
城市里口音相对接近各个时期的标准语
还有就是古代的读书人都要学音韵学的
所以会根据韵书推导“标准”读音
这至少能基本保证各方言的对应关系
v*****s
发帖数: 20290
29
海日你不要太悲愤,什么事都泛政治化。
还是要客观看待问题,不要搞得好象音韵学就不是科学了。
daigaku同学虽然政治观点不同,人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发言还是有权威性的,而且也很
客观。
K*******i
发帖数: 631
30
语言跟人种演变肯定是相关的啊。用音韵学推出普通话是受了上面白色影响就等于是说
人种也是受了巨大冲击啊,因为右面绿色跟上面白色就是人种语言双印象。印度人的英
语不也是彻彻底底的hindu味的嘛。
O3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4000年前龙山遗址(古华夏)是纯O3,而且只有O3*(M122)和
O3e(M134)。我估计这俩一个是炎的一个是黄的。现代北汉只要是O3的基本也是这俩,
很少见O3d。O3d只有在南汉和西南藏缅民族才有。
d*****u
发帖数: 17243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论上古汉语
其实我也不是很喜欢各种稀奇古怪的拟音
如果音系描写不能跟语音严格对应上,就没多大意义
但是做音韵学的往往喜欢停留在符号层次上
d*****u
发帖数: 17243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首反映语音变化的唐诗
你不懂音韵学就虚心一点
不要到处散布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他人
下结论要有证据,ok?
d*****u
发帖数: 17243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普通话里有入声的痕迹吗?
学过音韵学的都能记住
中国“只懂普通话”的人也是极少数
S*******C
发帖数: 7325
34
☆─────────────────────────────────────☆
aptget (apt) 于 (Tue Jul 27 23:27:24 2010, 美东) 提到:
二楼
☆─────────────────────────────────────☆
aptget (apt) 于 (Tue Jul 27 23:39:10 2010, 美东) 提到:
黄的是通用语,绿的也是汉语,其他颜色的不是
修改了一下的新版本:
http://tinyurl.com/23d42vv
附件里是老版本:
☆─────────────────────────────────────☆
daigaku (๑۩۞۩๑) 于 (Wed Jul 28 00:01:09 2010, 美东) 提到:
你那个“北语”是从哪冒出来的啊

☆─────────────────────────────────────☆
aptget (apt) 于 (Wed Jul 28 00:08:33 2010, 美东) 提到...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论上古汉语
☆─────────────────────────────────────☆
aptget (apt) 于 (Sun Aug 1 23:28:48 2010, 美东) 提到:
我前不久贴出了别人用中古拟音念唐诗的视频。虽然这里的一些北方人表示质疑,但是
中古汉语的发音和后来它在各地发生的变化过程都是比较清楚的。
相比之下,语言学家对上古语音的还原就存在非常大的分歧了,连界定什么是上古汉语
都有分歧。(一般来说,上古汉语是那些秦前后书面语可以对照的口语。)现在比较主
流的几种方案都通过汉藏语系内部的横向比较,外加对汉字声部的推理,还有侗台语系
和其他语言的音译文,得出一些难以置信的结论,比如:
- 上古有复辅音,也就是kl gl bl hm hr这种重声母开头的发音
- 承上,上古有一字对多音节现象,有称“角落”原本是“角”一个字的发音
- 上古无声调,但有类似侗台语的紧喉音和s韵尾之类
各人觉得,上古时代中国境内的语言情况一定非常复杂。后来周朝的“雅言”口语,估
计也早不是什么纯汉藏语系语言了,而是一种以商代某汉藏语系语言为主体底层的混合
语。它一定吸收了大量的各种其他语...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36
对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质疑
沈善增
在网上看到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两篇文章:《〈保训〉十疑》与《作伪与防伪
之博弈》。以我孤陋寡闻,不知姜广辉先生为谁,但从文章看,旁征博引,推理缜密,
一定是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的专家。文章收藏了,待以后好好研读。但对他文章中提出
的质疑,我也有些疑问,提出来向方家与各位对此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求教:
一,姜先生以舜“亲耕”来证明“清华简”涉嫌“高级”作伪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理由是:“因为在古代,‘亲耕’二字从来不是随便用的。我们查了汉代以前古籍,只有
天子、诸侯行藉田礼时,方书‘亲耕’,三公九卿大夫随行藉田礼时,则书‘躬耕’。而
天子微时、圣贤在隐,皆书‘耕’或‘躬耕’,绝对不书‘亲耕’。传世文献在述及舜的
往事时照例皆书‘舜躬耕历山’云云。王连龙先生文章说:‘《保训》篇既然为传世抄
本,即不排除异文讹误、甚至润色改写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当然不能排除,即便如此
,古人无论如何‘润色改写’,都不应该犯这种一面说‘舜旧(久)作小人’,一面又说‘
亲耕于历丘’的低级错误的。犯这种错误的只能是不懂史书笔法的现代作伪者。”
看来理由很充分,把传抄时...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37
对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质疑
沈善增
在网上看到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两篇文章:《〈保训〉十疑》与《作伪与防伪
之博弈》。以我孤陋寡闻,不知姜广辉先生为谁,但从文章看,旁征博引,推理缜密,
一定是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的专家。文章收藏了,待以后好好研读。但对他文章中提出
的质疑,我也有些疑问,提出来向方家与各位对此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求教:
一,姜先生以舜“亲耕”来证明“清华简”涉嫌“高级”作伪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理由是:“因为在古代,‘亲耕’二字从来不是随便用的。我们查了汉代以前古籍,只有
天子、诸侯行藉田礼时,方书‘亲耕’,三公九卿大夫随行藉田礼时,则书‘躬耕’。而
天子微时、圣贤在隐,皆书‘耕’或‘躬耕’,绝对不书‘亲耕’。传世文献在述及舜的
往事时照例皆书‘舜躬耕历山’云云。王连龙先生文章说:‘《保训》篇既然为传世抄
本,即不排除异文讹误、甚至润色改写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当然不能排除,即便如此
,古人无论如何‘润色改写’,都不应该犯这种一面说‘舜旧(久)作小人’,一面又说‘
亲耕于历丘’的低级错误的。犯这种错误的只能是不懂史书笔法的现代作伪者。”
看来理由很充分,把传抄时...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请大家谨慎穿越
上古拟音问题很多,不过大家对中古拟音别那么多意见,到唐宋的时候,语音资料留下
来很多了,加上现代音韵学总结出来的道理,以及各方言和周边国家语言的材料整理,
不是那么无理的。
v***a
发帖数: 452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也说说音调平仄问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vhida (把剑罗汉),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也说说音调平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6 06:03:52 2011, 美东)
民国初年审定国音,邀举国通小学音韵学的学者参与。小组内大多是江浙人,闽粤亦有
之。根本不是根据某种方言来审,而是逐字审定,结果审定出的国音还是和各北方方言
接近。
另,岭南云贵地方,在明中期始有改土归流,清朝时才建立有效统治,教化乃行。说粤
语保留古音,康有为都不这么说。闽中除福州建州外,大体说来,在宋朝开化。说是古
音古韵,实在是想当然了。
现在文科研究是看funding,宋代GDP尚且能算,其他研究可想而知
i*****s
发帖数: 4596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美国没有野心家?
华盛顿从7岁到15岁不规则地上过学,最初在本地教堂司事那里上学,后来在名叫威廉
斯的老师那里上学,他的一些作业本至今仍保留着,他在实用数学,包括计量、几种测
量的方法和对测量有用的三角方面十分精通。他学习几何,还学习一点拉丁文。同时在
那个时期,华盛顿还阅读一些英国名著。
对美国的性质和期待,约翰·亚当斯有如下名言:1.‘“美利坚合众国的政府在任何意
义上都不是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上。”’(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in any sense, founded on the Christian religion.)
[约翰·亚当斯]
约翰·亚当斯
2.‘“在最理想的世界,那里没有宗教。”’(This would be 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if there were no religion in it.)
6.对于各门科学在建立国家进程中的时序性及其重要性:‘“国家政治学,相较于
其他科学,是我应该潜心修习的;立法学、行政学与谈判学,就某种程度而言,应被置
于众学门之上。我必须修...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版的方言
去随便翻一本语言学基础,或者音韵学基础书看,不就明白个大概了?服了你们。起码
不会拿着个简化版的汉语拼音方案吵架。
w***u
发帖数: 17713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版的方言
没有录音机,现在的研究只能局限于文献喽,韵书诗词之类,算当时广为接受的通用语
言,再对照现在各个方言。从古以来的小学,虽未像经史成为显学,但并不是空穴来风
或建立在沙滩上的,虽离完全差很远,但也能发现某些一致性,规律和流变。当然西学
的引进也给音韵学带来新鲜空气。
m***n
发帖数: 12188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HUNS 是不是 匈奴?
呵呵,我上面提到的加拿大学者的书《匈奴语》,里面正好大量讨论了这个问题。
简介如下:
匈奴语,和后来的突厥语,蒙古语一样,对他们影响最大的都是古汉语。比如突厥语和
蒙古语,其中许多对应类似的词汇,仔细考察,都是来自古汉语。
也就是说它们类似,不是因为它们有直接关系,而是通过汉语发生的关系。都是从汉语
的借词。
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我记得的有一个“天”,突厥语的天(怎么说忘记了),蒙古语的
“腾格里”,还有匈奴语的“撑犁”,(“撑犁孤涂单于”),都是来自汉语的借词。
他们发音有区别,但是联系古汉语音韵学分析一下,就发现他们的发音正好和对应同时
代的古汉语对应。比如匈奴-汉代;突厥-隋唐,蒙古-宋代和以后。
突厥语从西面又借用了很多语言因素,但是其最古老的部分,受汉语的影响是巨大的。
用常识想想,匈奴语,突厥语,蒙古语,和它们有最密切联系的,高度文明的古汉语,
怎么可能没有巨大影响?
反过来,古代汉语受匈奴语影响也很大,比如“奶”就是来自匈奴语(汉语原有词汇是
乳),还有很多,有兴趣的话,你自己去看。

字:
d*****u
发帖数: 17243
44
如果只是拼音文字的话,互相借用其实是很容易的
只要规定一下拼写规则就行了
主要是要有熟练使用的人
朝鲜和日本情况有所不同
他们借用的不光是文字,而是很多词都是直接来自汉语
所以大概照搬文字是最省事的办法
就像现在英语在借用外来词的时候也是照搬外语的拉丁拼写
不去专门设计拼写规则了
韩国的谚文符号可以算是自己设计的
但构思来源于汉语韵书
过去韵书对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做了详细分类
比如广韵“帮组字”就包括了“帮滂並明”这些,都是双唇音声母
“端组字”就包括了“端透定泥娘来”这些,表示齿音声母
从韵母角度归类的就更多了
韩国的谚文就是把b,p,m这些用一套相似的符号,表示声母
然后再加上两个偏旁,分别表示韵母的韵腹和韵尾
比如kim音节,i是韵腹,m是韵尾
这些在中国的韵书里都有非常详细的归类,算不上什么创新
当然,汉语韵书的这些分析也不是独创的
而是来自于对梵文经书的翻译
梵文是比较规范的表音文字,对汉语的音韵学有巨大推动作用
不过韩国人是不会跟你讲这些的
d*****u
发帖数: 17243
45
是的,我也说了谚文的符号算是独创的
只是那些概念在汉语的音韵学里已经有了,所以在science上不是新发现
在engineering上算是一个不错的设计
中国知识分子没有独立设置符号,大概是因为没有用

和韻尾等。而諺文在這點上比較好。
x*********h
发帖数: 2223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古漢語 將進酒
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中古时代没有录音设备,人们只能透过
客观的记录而重构中古时代的汉语。现时中古汉语利用下述几种基本资料重新构建:
隋朝和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
根据韵书编成的韵图(如《韵镜》、《七音略》等);
南北朝和隋唐诗人的用韵情况;
各个汉语方言(如闽语、粤语、客语、吴语和赣语)残留的中古汉语痕迹;
朝鲜语、日语和越南语的汉字读音;
梵汉、藏汉对音,用汉字音译梵语、藏语词的材料。
m***n
发帖数: 12188
47
哪一个?
北方话没有入声是王力先生的汉语音韵学里面说的。
a*******s
发帖数: 117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福建方言杂但多不过广西一县
应该看看福建龙岩的连城县。
有趣的地方,有不少语言学家扎根于此搞研究。
人口40万左右有15种以上无法相互交流的方言。
引自:严修鸿 《中国语文研究》2002年2期, “一种罕见的鼻音韵尾增生现象”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e1HSE_uQs7h4fXhGGgaG6mHLF6n9xb8
小小县城之内交流只能用普通话,因为各自方言听不懂。
引自: 我大学舍友,连城人,呵呵。
——————————————————————————————————————
————————————————————————————————
汉语方言学是我大学里上过最有趣的课。 对老师刘镇发也是崇拜不已。此人操多种方
言。生物WSN转过来的,有理学跟语言学两个博士学位。 哈哈
姓名:刘镇发
出生年月:祖籍广东惠阳淡水,1957年4月出生于香港。
学历:早年研习生物学,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士、硕士,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科学博士。曾
在德国、台湾、香港从事生命科学研究。1994年10月起改习语言学,在香港理工大学获
得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学位资格。
职称:教授
职务:现为全国方言学会、...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3045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几段古汉语录音
音韵学成果
c********c
发帖数: 80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几段古汉语录音
音韵的东西确实是个有意思(虽然几乎每用)的东西,不过这样念出来放在youtube上
就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
找个老外,给他一本汉语拼音的教材(没磁带),然后让他念一段注音的报纸,结果肯
定很走样,听着也别扭。而音韵学的最高成果,离这个程度也还十万八千里呢。
倒不如为不了解的人科普以下古音古韵怎么考证,我觉得有意义多了。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