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英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e
发帖数: 2358
1
代宗无子(死了)
高宗亦无子
k***r
发帖数: 13724
2
1, 也先和金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2,有个不听皇上话的使臣。
3,景泰自己身体太差加上亲儿子死了
S****e
发帖数: 10596
3
当时是额鲁特蒙古在东亚唯一的一次牛逼(当然在中亚一直很牛逼)
自己都不知道啥时候被黄金家族赶走
也就想着勒索点就跑【 在 weee (weee) 的大作中提到: 】
w**e
发帖数: 2358
4
也先虽然和金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但前有土木堡之变后有北京保卫战, 怎么说土木堡
一战丧失大部明朝主力,也就是个壳子了。 最后就差点成北宋后期了,如果没有于谦
出现。
说到不听话的使臣,南宋也有,只是想把徽欽两帝接回来得都被高宗搞掉。为何代宗没
有如此? 早知道自己身子不行而且儿子都死了 (无后一点跟高宗很像) 可是手段不
行???
难道结论就是: 真的是-->> 也先人傻,好忽悠?没野心?????
k***r
发帖数: 13724
5
顺序错了,是先有不听话的使臣,后来儿子死了加上身体不行,“早知道自己身子不行
而且儿子都死了 (无后一点跟高宗很像) 可是手段不行”不成立。
“也先人傻,好忽悠?没野心?????” 然。
w**e
发帖数: 2358
6

为什么身体好事不搞搞清肃 不然就不会有问题了
w**e
发帖数: 2358
7

或许真的是天意
w**e
发帖数: 2358
8

晕。。。。。好吧
s*****e
发帖数: 21415
9
基本上来说蒙古比女真好忽悠,因为蒙古人野心没有女真人大。。。
E******u
发帖数: 3920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安石变法 札记
我对王安石变法的一点心得,贴在下面。
一、青苗法
变常平法为青苗法。这一项内容在朝中和各地的争议最大,反对声也最为强烈。
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本着抑制富人的高利贷,实行国家借贷,扶助农人。目的是好的,
但是在王安石变法推行全国的时候,由于各地政令失策导致了很大的问题,给无论穷富
的农人都造成了困苦。
青苗法最早是参考了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陕西发放“青苗钱”的经验,而王安石在
浙江鄞县任地方官时也推行过,效果良好。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制置三司条例
司颁布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
谷,以补助耕作。启动资金的基本来源是过去的《常平仓钱》和《广惠仓钱》。当年借
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二分。本质上青苗法是一种国家借贷形式,而借贷的利息
二分要低于一般民间富人的借贷利息。为了保证借贷顺畅,实行担保政策如下:借户贫
富搭配,十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不超过十五贯、二
等户十贯、三等户六贯、四等户三贯、末等户一贯五百文。
虽然梁启超称青苗法的本质为“国家银行”的借贷,但是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问题。问
题的本质是国家垄断...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1
第一名:岳飞
死法:活活被缢死。一代名将不能死于沙场却得如此下场,令人心寒不已。
众所周知,岳飞则是在大片国土沦陷的情况下,与金兵打硬仗。据说宋军打仗要根据朝
廷发下的阵图作战。而且北宋重文轻武,由于宋太祖是黄袍加身夺了周的江山,因此对
武将严加防范, 当时武将只有带兵的权力,没有调兵的权力。
因此北宋对北方的作战屡屡失败。而岳飞在后勤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在少数友军的协同
下,大小数百仗,扭转了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可以说岳飞以一支军队的力量改变
了整个战争的态势,同时改变了国家的局势,乃至改变了历史进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岳飞,南宋就算立国也不过苟延数年。在国都失陷,君王被俘,
军事力量积弱的情况下,南宋之所以立国也是岳飞一己之力。岳家军在有宋一代根本就
是孤例。岳飞一死,宋军的军事优势随之丧失,宋金对峙,鼓舞人心的“直捣黄龙,迎
请二帝回京”的民族战争转入低潮。
可见,古代的悲剧英雄之首,非岳鹏举莫属。
第二名:袁崇焕
大明儒将袁崇焕,生前曾任辽东道督师,宁远之战击毙女真努尔哈赤,坐镇辽东十数年
,胡马不敢过此久矣,可以说是处于危势的明王朝延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可惜崇祯识人...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896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夺门之变是必须的吗?
曹时之变后英宗自称受李贤启发,认为夺门之变完全是徐有貞主演的闹剧,景泰帝无子
,他复复辟是理所当然。
总觉得他这套说辞是洗地,景泰到底病的怎么样真不好说呢。
R***a
发帖数: 41892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夺门之变是必须的吗?
景泰的确没理由非要害死英宗,除非他有儿子了。
但是当时谁也不敢打包票说景泰不能病好,然后生了个儿子。
x****o
发帖数: 29677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夺门之变是必须的吗?

英宗可以预见光绪,这很强大
l*****e
发帖数: 416
15
明代去最北的应该是朱棣,五次亲征漠北,至少到达了克鲁伦河。另外朱棣的太监亦失
哈到达了黑龙江口;郑和就不用提了。其次嘛,就要算“北狩”的英宗了。。。
对了,北宋徽钦到了黑龙江,虽然不是自愿的。。。
l*****f
发帖数: 13466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小说讲经史】说书人柳敬亭
赶在结束前凑一篇挣包子,轻砸
论起说书人,不能不提起鼎鼎大名的一位:柳敬亭柳麻子。他的名字在当时人笔记里都
有记载,尤其孔尚任桃花扇里他是点缀其中的重要人物,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的昆曲桃花
扇因为时间等限制,而且为突出主角的悲欢离合罢,40出戏一番削减整合,这个人物
整个就被砍掉,更不要说他在剧中说书的段子了。据说当时这种传奇可以搬演几天细细
唱来,想必有柳敬亭说书段子,笙箫且住而听鼓板讲书,应该很是有趣。
柳敬亭在桃花扇里光彩照人,第一出听稗即是中心,为复社的饱学书生们说些稗官野史
,正如柳先生自己所说:
相公都是讀書君子,甚麼《史記》、《通鑑》,不曾看熟,倒來聽老漢的俗談。
他却别开声面,对着书生们不讲那些英雄演义却讲孔子,还是书生们最最滥熟的论语里
的一段: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
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这是当时鼓词,也是剧中讲书最细致的一次,一共五段鼓词,只贴一段未说之前的开场
白罢:
(拍醒木說介)敢告列位,今日所說不是別的,是申魯三家欺君之罪,表孔聖人正樂之功
。當時魯道衰微,人心僭竊,我夫子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那些樂官恍... 阅读全帖
h******x
发帖数: 1015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真的“积贫积弱”吗 zt
积贫”指长期的贫困。钱穆说:“宋代……内部又终年闹贫,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
不可支持。”宋代真的“积贫”到这等程度吗?

财政入不敷出是皇帝刻意制造的假象
宋代政府财政经常出现赤字。但这并不代表入不敷出。宋代中央收入除了政府的收
入之外,还有皇帝内藏库收入。它的收入达到政府收入的六分之一,并且不计入政府收
入,财政部门也无权过问其收支。将这一部分计入,宋代不存在赤字问题。在政府财政
困于“入不敷出”时,皇帝就将内藏库中的财富“借”给政府,达到收支平衡。这正是
宋代皇帝控制政府财政的一个手段。是在入大于出的情况下人为制造出了财政赤字假象
。(李伟国《宋代财政和文献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称为“积贫”的宋代政府始终有大量财富积蓄
一个号称“积贫”的政府,自然不可能有多少积蓄。但宋代政府是这样的么?就在
被极力批评为积贫的仁宗英宗时代,宋政府依旧有大量的积蓄和储备。宋英宗“治平二
年,入116 138 405,出120 343 674,非常出11 821 27,诸路积160 292 093”(《文
献通考?国用》)也就是说,仅仅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政府储备财富,已经...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是中国最自卑的朝代之一
他哥柴么
要比英宗废柴10倍才行啊
只有崇祯有这个实力
h***i
发帖数: 8903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是中国最自卑的朝代之一
英宗购废柴了吧
大明也没有万担阿
这个根本不需要另类阿
天启7年的民边,跟明朝以前很多民便比较起来
形式有什么不同,这才是分歧的要点
大明是不是烂透了,还是跟以前一样
欧觉得跟以前一样
j****n
发帖数: 7636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是中国最自卑的朝代之一
英宗废柴可是丫一开始就成俘虏了所以被迫止损。我不认为天启的民变有啥本质不同。
p****t
发帖数: 11416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是中国最自卑的朝代之一
这个逻辑不对,英宗王振那年头经得起折腾,木匠九千岁那年头经不起了
当年“自然灾害”死了那么多人,也没危及土共的地位,今天再来一次试试?
j***g
发帖数: 11325
22
英宗以后废除了殉葬
M******8
发帖数: 10589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明朝末年也曾经大量扩招太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3 10:52:30 2013, 美东)
要不怎么说,一爱上共产党,人就变成弱智了呢。
《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76-81
明代社会自宫风气
帅艳华1黄阿明2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230039;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自宫现象中国古已有之,历代皆有禁令。明以前,自宫现象仅为零星的社会现象,远未
至一种社会风气。至明代,自宫由零星现象衍变成社会风气,蔚然大观,屡禁不止。20
世纪30年代,王崇武先生与日本学者清水泰次开明代宦官与自宫现象研究之先河。[1]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对此问题又进一步深入研究[2],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某一方面,
而未能对明代社会自宫风气予以整体性考察。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有明一朝,对自宫风
气的发展情况、国家的禁止措施、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作一番梳理,藉以见出明代自宫
社会风气的整体情况。
一、明代社会自宫风气的发展
明代自宫蔚然成风,与明朝...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3422
24
原因很简单,皇帝身边美女如云,老婆基本不动,所以嫡子是数量本来就不多,质量其
实又不好(如乾隆皇帝,两次想立嫡子,结果都提前挂了),因此嫡长子继承制很多时
候是空话一句。倒是明朝还有不少嫡长子,比如仁宗,宣宗,英宗,武宗。说明明朝皇
帝还比较爱大老婆。
j*****n
发帖数: 3617
25
明朝基本上维持了要么嫡长子,如果皇后无儿则成年长子,如果儿子都没有就传弟,弟
也没有就按顺位排名。
惠帝:嫡孙
成祖:强抢
仁宗:嫡长
宣宗:嫡长
英宗:长子
宪宗:长子
孝宗:成年长子
武宗:嫡长
世宗:第一顺位
穆宗:成年长子
神宗:成年长子
光宗:长子 (神宗为此二十年不上朝)
熹宗:长子
思宗:第一顺位
R***a
发帖数: 41892
26
景泰的时候英宗有子啊。
当然当时是社稷危在旦夕,不能立幼子
Z*********i
发帖数: 3422
27
你这个顺序有点问题,皇帝死后不可能先选侄子,后选弟弟。如果皇帝无子但有弟弟,
皇帝的弟弟自然即位,比如崇祯,不可能跳过弟弟让弟弟的儿子即位。只有弟弟已经死
了,而弟弟的儿子还在,那才有可能弟弟的儿子过继给自己即位。如果无弟弟也无侄子
,则像你说的选堂兄弟。
明朝哪有一朝是侄子优先即位的?唯一一个侄子做太子的就是景泰即位时 ,开始由于
自己没儿子,所以宪宗还是太子,但后来自己有了儿子朱见济,自然就把宪宗废了。后
来英宗重新上台,宪宗自然又成太子。
q*******u
发帖数: 1405
28
杨广好歹不还参加过灭陈的战役吗?算个主将吧。
英宗长于深宫,估计啥都不懂。
K**********i
发帖数: 22099
29
历史有没有偶然性?当然是有的。任何事情可以说都是随机的,更别说千百年来的历史。
比如本朝毛太子被挂炉,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偶然和突发事件。的确要承认这些偶然事件
的巨大影响。
但是这些影响更多地,是一时的,是小尺度上,几十年的影响而已。如果看几百年前的
事情还认为这些偶然事件可以改变历史走向的话,未免幼稚了。偶然事件固然可以影响
己方,但也会影响对方,所以在一个王朝的长度来看,偶然事件是可以抵消很多的。
就说明朝和宋朝吧。一会儿怪李如松死得早所以满洲壮大,一会儿怪吴三桂开关放人进
来,一会儿怪气候不好所以李自成们纷纷造反,一会儿怪秦桧害岳飞,一会儿怪柴荣死
得早没收复燕云十六州。反正,打不过、战败都是偶然事件导致的,是么?
其实看看同时期的宋明对手系列,他们也很倒霉:萧挞凛被城上伏弩射死,绝对也是偶
然事件,客观上导致辽宋议和,否则很可能真宗变徽宗,北宋提前升级成南宋;蒙哥在
钓鱼城死亡,客观上延长了南宋的寿命;努尔哈赤攻城不克而死也几乎造成后金内乱等
。这些,虽然当时影响颇大,但后世看来,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历史走向——反正北宋早
晚要变南宋,南宋早晚要跳海,后金早晚要入关。正所谓——早死早...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历史教育的确是有问题
试题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6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练习卷(带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
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
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
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
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
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
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
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
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1
比如里面描述元朝统治的,标题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由选择地没有提到多民族里各
民族地位。是篇幅问题么?这么重要的内容不说,反而介绍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另外最
后在描述元朝灭亡的时候,认为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再加上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
”纯属比重就清。
——————————————
我勒个去,丫的你到底在中国上过初高中么?哪个中国初高中历史没学过元朝四等人制
度?而事实上,中国史料上,所谓四等人制度没有明文规定,都是潜规则和社会实际划
分。但是历史课哪个老师没教过元朝四等人?用试题扇你,是不是你打算用你的脸把我
手给扇肿?
——————————————
试题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6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练习卷(带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
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
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
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275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你大清当年也不过如此
你们中国人不亏是田忌赛马的高手, 明白什么叫对等原则吗, 你们猪明的猪爸猪弟,
对应的也该是清的开创者 努尔哈齐 皇太极 多尔衮吧。
康熙 乾隆 才是对应你们猪国的 英宗。
K**********i
发帖数: 22099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土木堡的时候张辅还在吧
75岁了当时。统率武力到这年龄,除了黄忠都得衰退。
再说总大将是英宗,参军是王振,跟他没关系。
只好死于乱军之中了。
w******r
发帖数: 3156
34
他那拨人早就老的老死的死了吧?中间还隔着仁宣两任加上英宗前面一段,得二十来年
吧,这段时间对于不以武功为提升标准的明朝来说,已经足够长让战斗力下降几个级别
了。反过来,蒙古经过也先的整合,实力恢复了一些。此消彼长,当然最重要的是明朝
统帅的无能,出来土木堡的结果不算意外。
K**********i
发帖数: 22099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英宗的确是一代英主
带着十七万人就敢出去。
类比一下就是:
毛泽东亲自带领4个军的志愿军,去朝鲜找美军寻战。
英宗不说别的,武力绝对过75了。
K**********i
发帖数: 22099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英宗的确是一代英主
可惜英宗自己也成卡扎菲了。
k**o
发帖数: 15334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英宗的确是一代英主
其实土木堡也不能全怪指挥。当时的京营战斗力显然也不行。突然遇袭
的时候,王振和英宗根本还没来得及下命令,部队就崩溃了。这显然不
是精锐部队能做出来的事。就算是明末边军也比这强,至少萨尔浒的明
军素质比这强多了,如果拿到土木堡打也先,肯定赢了。
后来也先部队入关的表现其实相当一般,也不是特别厉害。
K**********i
发帖数: 22099
38
练成明英宗了。
w*l
发帖数: 754
39
被英宗、武宗、世宗折腾得差不多了,张居正在万历初期灰复了些,又被神宗给折腾光了
d*******q
发帖数: 553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土木堡之变
真是啥s盆子都往太监头上扣。 宣府东路杨俊弃城而逃, 让蒙古人顺利抄了大军的后
路。 英宗大军走到土木堡的时候, 根本不可能继续前进, 怀来城早被蒙古人占了。
写历史的人,不敢得罪杨俊的爸爸杨洪, 编了弱智的情节全部栽赃给死太监。 读历史
, 认真你就输了。
o***e
发帖数: 3526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元朝的法制问题
你所说法制之外,也不尽然。查《文献通考-刑考》,在宋仁宗时期,有如下记载:
诏:“如闻荆湖杀人祭鬼,自今首谋若加功者,凌迟、斩;募告者,悉畀犯人家资;捕
杀者,重其赏。”先时江、淮捕盗官奏覆,劫盗六人皆凌迟,朝廷以非有司所得专,因
诏:“获劫盗,虽情巨蠹,毋得擅凌迟。”凌迟者,先断斫其支体,次绝其吭,国朝之
极法也。
也就是说,仁宗期间,凌迟是对付劫盗的极法,但必须由专门部门来决定,地方捕盗官
不可以擅刑。律、令、敕、式固然是法,诏也是法。另外,刑考里面还提到:
凌迟之法,昭陵以前,虽凶强杀人之盗,亦未尝轻用,自诏狱既兴,而以口语狂悖者,
皆丽此刑矣。
这才有陆游后来请求废除凌迟这事。所以说元在凌迟这事情上无非是继承了宋的做法,
正式写入至元新格。我不认为这就是法制大倒退。
再说杀人数量,在宋朝,一年大辟上千人是常事,随便贴点刑考的记载:
刑部侍郎燕肃奏:“唐贞观四年断死罪二十九,开元二十五年才五十八。今天下生齿未
加於唐,而天圣三年断大辟二千四百三十六,视唐几至百倍,盖以奏谳之法废,失朝廷
钦恤之意。”
英宗始平二年,断大辟千八百三十二人
元朝初期忽必烈时期比较温和,在位34年间,最...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3844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本朝和明朝前期有点像
英宗什么时候?于谦出生了没有?

少奇
p******o
发帖数: 9007
43
忽必烈尊孔孟,而且用元为国号,本身就有归附中华文化的意思。另外采用年号,宗庙
系统,也是其成为中华王朝的标志。后来还有元英宗图谋改革汉化,但是被保守派刺杀
。终元一世也有多次努力汉化的过程,只是不太成功而已。
当然了,把元朝纳入中华朝代系统的最重要工作是朱元璋作的,他老人家认定元朝是中
国的朝代,其他人也没的说了。
K**********n
发帖数: 10466
44
呵呵了,你说明英宗打蒙古人正好么?
K**********n
发帖数: 10466
45
呵呵了,你说明英宗打蒙古人正好么?
s***i
发帖数: 10182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和赵匡胤还是蛮不错的
大明一群弱智皇帝,怎么完爆宋了?
除了你说的太祖高宗,仁宗孝宗英宗放到哪朝都是中上等的皇帝
R***a
发帖数: 41892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和赵匡胤还是蛮不错的
明朝太祖成祖,
还有仁/宣 之治,英宗后期不错,
孝宗也不错
K**********n
发帖数: 10466
48
明粉会说俘虏的英宗是太上皇,不是皇帝。
哈哈哈
f****r
发帖数: 5118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靖康耻尤未雪
捕鱼儿海之战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又称捕鱼儿海之战,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诏命
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
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万人第六次北征北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明军行军到达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明
军行至百眼井,距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仍侦察不到元军行迹,蓝玉想引兵退还,王弼
说“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覆命?”。蓝玉同意王弼的看
法,命诸军继续前进,“穴地而炊,毋见烟火”。锦衣卫探知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正在
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贝尔湖),蓝玉以王弼为前锋,急行军直奔北元汗帐。
捕鱼儿海之战[编辑]
四月十二日,明军到达捕鱼儿海南岸,探知脱古思帖木儿的营地就在捕鱼儿海东北80余
里,于是发动突袭。脱古思帖木儿毫无准备,与其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
门等数十骑匆忙逃走,蓝玉率明军精骑追击千余里也没有追上,但脱古思帖木儿逃脱后
不久即被其部将也速迭尔(阿里不哥后裔)缢杀。
留在营地的北元太尉蛮子仓卒迎战,失败战死,其余北元贵族投降,其中包括脱古思帖
木儿次子地...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50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中指出,李唐皇室以关陇集团起
家,在婚姻上的择偶对象,最初自然多眷顾关陇集团;武则天入宫为一大转折点,标志
着山东集团成为李唐皇室的联姻对象,从而构成了所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适应了大唐
帝国的统治情势。
这一婚姻集团居于最高统治核心层的百余年间,也正是唐代文治武功的极盛期。安
史之乱后,这一集团势力衰竭,随之而来的,则是李唐中央政权丧失了统治全国的实际
能力。
这个著名的史学案例,其实际意义远远超出唐代政治史研究的视阈,在中国历代王
朝中,类似李武韦杨那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式的婚姻集团,几乎每个朝代都是存
在的,只是在具体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在君主制下,任何皇室集团都试图通过婚
姻的纽带笼络或倚重一个或几个可靠有力的势力集团,使一姓的家国有一个更广泛坚实
的政治联盟基础。
如果说,历史上中原王朝往往以陈寅恪揭示的李武韦杨式婚姻集团缔结政治联盟,
那么,以少数民族而入主中原的封建王朝,其皇室往往通过世婚制的形式,构成一个持
续稳定的婚姻集团。他们立后册妃不必外求,只在后族中遴选。这种世婚形式的后妃制
度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类婚...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