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先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1
发帖数: 3240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虢国史漫谈(转载)
☆─────────────────────────────────────☆
vespers (西瓜很好吃) 于 (Mon Dec 24 23:43:20 2012, 美东) 提到:
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相当见功力,以虢国为线索,对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历史很是梳理
了一番。原文未完,链接如下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
虢国是在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周王室
权威的兴衰。然而后人对于虢国的印象却十分模糊,主要停留在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
”与成语“唇亡齿寒”之上。《左传》中仅有虢国零碎的记载,不成体系。《史记》中
给陈、杞这样的国家都留有世家,对于虢国这样对周王室来说意义非凡的重要国家却没
有专篇叙述,可见司马迁所看到的史料也是十分有限。
它的创始人名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简称为二虢。相
比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吕尚、毛伯郑这些政治明星来说,二虢却显得异常
低调,无论是传统的《尚书》、《逸周书》,还是...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荀韩礼法关系论
韩 星
内容提要:关于荀子与韩非的学术思想关系,一般认为韩非曾师承荀子,荀子
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史上从礼到法的过渡。文章从礼法德刑关系角度分析荀韩学术
思想源流、思想特质及其关系,认为荀子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对先秦诸子的集大成,韩非
是站在法家立场上对先秦诸子的集大成;在礼法及德刑关系上,荀子坚持“两点论”,
韩非主张“一点论”。荀子不是从礼到法过渡的桥梁,韩非也不是通过这座桥梁才踏上
法家之路的。他们双峰并峙,各有千秋,共同为秦汉王霸杂用的政治文化模式的构建奠
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荀子 韩非 礼法 德刑 秦汉政治文化模式
关于荀子与韩非的学术思想关系,一般人依据《史记·韩非列传》上的记载:韩非
“与李斯俱事荀卿”,对二人的思想加以逻辑联系,认为韩非曾师承荀子,荀子培养了
韩非和李斯这两个著名法家,而韩非则继承并发展了荀子关于法的思想,建立起完整的
法家思想体系,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史上从礼到法过渡的桥梁。杜国庠认为,
从荀子思想中可以看出由礼到法的发展痕迹,他把礼观念发展到几乎和法的概念一样的
地步。(见《杜国庠文集·...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II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II
标 题: 对荀子“礼制”思想的经济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02:23:47 2011, 美东)
叶行昆
内容提要:春秋、战国之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转型期,诸子百
家均为未来社会新的制度安排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创设的“礼制”思
想可谓不同凡响,“从经济思想上看,荀况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也集了先秦各家
的大成。他是我国第一个从总体上对封建经济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的思想家。”荀子所
设计的“礼制”思想,为后来的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理论依据,其影响十分深远。笔者以为,荀子的“礼制”思想既是“荀学”的核心,
又是其经济思想的基石,更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制度思想。
关键词:荀子、 “礼制”思想、 制度安排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即是封建领主制瓦解和封建地
主制确立的时期,是由诸侯割据称雄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的时期。西周社会...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郭店楚简——千载难逢的文化大发现
来源:中华大地 作者:陈新洲 周甲禄 张先 发表时间:2009-02-02
字号: 小 中 大 [双击滚屏]
1999年岁末,武汉大学珞珈山中外学者云集,都来参加“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究会”。围
绕郭店发掘的804枚竹简所记载的1.3万多字的典籍,涵蓄了先秦文化史的方方面面,引起
了全球汉学界中外学者开展了一场空前的大讨论,专家们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文化大
发现”,这批竹简提供了“惊世骇俗的信息”,这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正本清源的
作用。
这批战国时期的楚简的发现,重要的是由于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先秦战国古籍几乎
毁于一旦,今天所见大部分先秦战国古籍,并不是先秦直接传下来,而是由汉代儒生整理
后传诸后世的。还有大量古籍现已佚失,无从寻找了。楚简的面世,将对中国先秦战国时
期的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填补这些研究领
域的一系列空白,并修正、补充以往学术研究的成果。
八百枚竹简,为中国传统文化正本清源
在湖北省荆门市的纪山镇郭店村,是郭店一号楚墓所在地,这里是楚国贵族古墓群中被盗
挖过的众多隐墓之一。这些价值连城的楚...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梁公启超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智性论
者”和“反理性论者”(anti-rationalist)一方面颇相牵缠,而另一方面又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II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II
标 题: 对荀子“礼制”思想的经济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02:23:47 2011, 美东)
叶行昆
内容提要:春秋、战国之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转型期,诸子百
家均为未来社会新的制度安排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创设的“礼制”思
想可谓不同凡响,“从经济思想上看,荀况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也集了先秦各家
的大成。他是我国第一个从总体上对封建经济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的思想家。”荀子所
设计的“礼制”思想,为后来的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理论依据,其影响十分深远。笔者以为,荀子的“礼制”思想既是“荀学”的核心,
又是其经济思想的基石,更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制度思想。
关键词:荀子、 “礼制”思想、 制度安排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即是封建领主制瓦解和封建地
主制确立的时期,是由诸侯割据称雄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的时期。西周社会...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0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13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506
14
说简体字易于书写,易于交流,所以推广简体字,我想,难道说中国古人就那么笨,
5000年来就从来没有想到把汉字简化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凭什么说古人聪明,凭什么
说什么华夏文明领先世界5000年呢?
然后,我被一些要恢复繁体字的说法忽悠了,也认为推广简体字是割裂中国文化的阴谋
!于是也积极倡导恢复繁体字。
可是,后来我看到马王堆出土的汉墓竹简和帛书,分明里边很多都是简体字啊,我一看
都认识!接着我再一查,啊约,其实大陆简体字比台湾繁体字更古老!90%以上都是古
代就一直在用的!
反而台湾繁体字竟然是完全按照1875年“大清钦定正体字”,是鞑系搞的!本来汉字每
个都有多种写法,而那个“大清钦定正体字”全部选择最笨最繁的写法。满清还多次改
字造字,重复改、重复造,就这么折腾,从满清康熙大麻子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颁布
一次“大清钦定正体字”,强制臣民必须遵从,否则就是错字。本来汉字是可以有很多
别字的,很多通假字,并没有过分的要求一笔一画都不能错,满清的这种“严谨”其实
是对文化自由的束缚。
总有人说繁体字云云,繁体字源于“大清钦定正体字”,1875年才公布,谁再说这玩意
藏着神马GP我们的血脉...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7639
15
先秦同义词“杀\弑\诛\戮”辨析
摘要:先秦同艾词是古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为现代语言学专家和学者研究
的重点。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先秦文献典籍中的相关语
言材料,对先秦同义词“杀、弑、诛、戮”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乎面进行了分析,
试图更细致地探究同叉词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古汉语词汇的研究和探讨,使我们更好
地研究和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
关键词:先秦;同义词;语义;语法;语用;辨析
一、从语义方面辨析同义词组“杀、弑、诛、戮”
《说文》:殳部,“殺,戮也,凡教之屡皆从殺。”
戈部,“戮,殺也。”杀、戮互为训释,为同义词。
毅部,“弑,臣殺君也。”
言部,“诛,讨也。凡殺戮、纠责皆是。”
(一)义项分析
在“杀”这个义项上“杀、弑、诛、戮”这组同义词是相同的。先秦文献中该组同
义词使用“杀”这个义项的例子如:
(1)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论语》
(2)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孟子》
(3)仆人授公,公读书曰:“臣诛于扬干,不忘其死。《国语》
(4)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左传成公二年》
(二)范围不同
“杀、弑、诛、戮”四...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115
16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中国历史文化的新发现
中国历史文化的新发现
—— 我 的 中 国 历 史 文 化 观 的 逻 辑 发 展
杨 润 根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作者深深怀疑汉代以来的人们对于先秦经典和先秦文化所作的一切
解释的原因,阐述了作者对先秦经典和先秦文化的内在逻辑的独立探索过程和由此导致的
一系列新观点和新发现,阐述了这一系列新观点和新发现作为以往流行解释的对立物与东
西方学者对于这种流行解释的质疑与否定之间的广泛联系。
1 我的中国历史文化观是建立在对先秦那些最基
本、最重大的经典所表达的思想的全新发现的基础之上的。在近20年的探索过程中,我经
历了对以往解释的深深怀疑、对先秦经典所表达的思想逻辑统一性的持续寻求、对以往解
释结果和方法的系统性的分析批判三个阶段,其结果是对先秦经典中的文字、语言、哲学
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全新发现,并通过我已经完成的系列著作和系列论文展示了那些最基本
、最重大的先秦经典在思想和历史文化内涵上的逻辑统一性。
我所走过的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探索之路是一条完全孤独然而却充满科学的新发现的喜悦
i***s
发帖数: 39120
17
犯罪分子所打盗洞。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外景。
秦始皇先祖陵墓远景。央视截屏
随着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到案,今年6月发生在陕西省凤翔的秦公六号大墓被盗案告破。记者调查发现,盗墓分子形成出人的、出钱的与出技术、出货的等地下产业链。此案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对秦墓的了解程度可与专业考古人员媲美。陵区安保落后,无任何技术防护设施。
20米盗洞直达“黄肠题凑”
今年6月,巡护人员发现秦公六号陵园出现异样,没有封土的大墓上显现的盗洞已黑不见底,周围散落的是些新出的黄土和青膏泥。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立即赶到现场,把情况向文物、公安等部门逐一汇报,警方遂成立专案组着手调查。
凤翔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俊成说,接到报案说发现秦公六号墓区有个盗洞,直径有40多厘米,深度有20米左右。公安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后来文物人员也前来查看情况,初步判定为具有一定文物知识人员组成的团伙作案。
从案发现场照片看到,这座盗洞隐蔽性很高,其时小麦刚刚泛黄,盗洞深邃幽长而且几近笔直,洞壁十分平滑,盗洞周边没有留下任何遗留物。检查后发现,盗洞两米以下是用炸药炸出,作案工具与作案手法都比较专业,已经炸到构成主墓室的棺椁—...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解:崖山以后无中国
蒙古元朝有一个特点就是100年统一中国而摧残中国文化,这种情况史无前例。
这事秦始皇也干过, 但是他只有15年统一的时间。 他残杀六国贵族学者, 销毁民间
藏诸子百家典籍, 将孤本存在自己私人图书馆。 他干得这一系列都让他问鼎中国文
明第一罪人。 他登天以后, 看看反秦人物的履历吧。
项羽年轻人“愤青新三届”,学的是家传楚国兵法,有领导力但不是理论上的好学生。
他看见秦始皇的私立图书馆就把它当秦始皇的财产一把火烧解气, 这把火成就
了中华文明第二罪人。 项羽的很多决策错误,小半是性格,大半绝对是他理论功
底薄弱造成。
刘邦,此人年轻时是战国末期的游侠可能在当地的大学里上过一些学(老三届),曾经
想追随信陵君。 社会履历丰富。 40多岁起兵。 萧何, 年纪跟刘邦差不多,也是
受惠先秦教育的老三届。 他哥俩合伙干的很多事都是在恢复被秦始皇唾弃摧毁的先秦
文化: 约法三章, 寻访诸子百家孤本 (很多已经失传), 保存秦朝残余的census
data.
韩信与张良都比刘邦萧何年轻一大截。 但是张良出身韩国贵族在民间秘密Chinese
School学得太公兵法。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东方既白——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东方既白——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作者:李零 时间:2018-03-22
7 0 中华文化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东方既白
——写给湖南省博物馆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
李零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是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
神文化却空前繁荣,其中先秦诸子对中国精神影响之大,无论怎么估价都并不过分,他
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一直影响到现在,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可谓“东方既白”。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古人盛言三代。三代既是三个朝代,也是三个彼此平行的地理板
块。夏、商、周三分天下,最后一统于西周。西周是三代的集大成者。后来,西周亡于
犬戎之难,中国陷于分裂。历史学家把平王东迁到周室灭亡的历史称为东周史(前770
—前249年),并把周室既灭到秦统一前的28年加上去,积549年,分为前后两段,前面
一段是春秋史(前770—前476年),后面一段是战国史(前475—前221年)。
怎样以出土发现的物质资料来展现这段历史,又从思想史的高度来思考这段历史,无疑
是个有趣的话题。应湖南省博物馆邀请,我把我的感想讲一下。
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中国崛起最需要的不是鸽派或鹰派,而是龙派(上)
分享到:
时间:2018-06-13 17:50
•来源: 察网
•作者: 张文木
•浏览:1267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美国金融问题的根源不在华尔街而在中东,正是美国退出中亚,而不是什么资本管理不
善,才造成了美国金融危机。同样的道理,解救欧洲经济困局的关键也不在欧洲大陆而
在中东,中东石油结算币种——而这又是由枪杆子敲定的——是决定世界石油产销利润
份额的关键。鉴于欧盟内部国家主权的众多存在,与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比美国
更多的“资本原始积累”一样,欧洲的政治统一与发展,较美国而言,则需要更为巨大
的资源份额,目前处在上升期的欧洲与处于衰落期的美国一样,都迫切需要对中东石油
产地,从而石油价格的控制权以支撑各自金融。这是欧美矛盾最难以调和的关键。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
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中国崛起最需要的不是鸽派或鹰派,而是龙派(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不得不承认,目下的中国文化重建工作,正在面临着一种非常复杂微妙的局势。一方面
,国学的复兴热潮正在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与学者的精力,去从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理解与注释和传播工作;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载体的出现,又在全
面地削弱各种传统的文化信息传播模式(特别是对于纸媒)的社会影响力,进而通过对
于“娱乐至上”理念的扩散来抵消严肃文化的传播学效应。耐人寻味的是,国内从事儒
家政治哲学研究的学者,大多倾向于将自己的理论谈话伙伴,定位为同样属于学者意识
形态的自由主义或政治保守主义,却很少顾及信息技术载体下的大众意识形态样态产生
的动力学机制。在笔者看来,这种过于“不食人间烟火”的态度,或许既会削弱儒家在
新技术条件下的说服力与传播学效力,亦会加高在不同专业群之间业已存在的信息壁垒
。而本文的目的之一,也便是本着“消除跨专业对话壁垒”的学术初心,向读者展示激
活传统文化资源应对新技术时代的可能性,由此甚至为一种具有“数码化的儒家”(
digitalized Confucianism)色彩的新技术路线的发育,提供思想层面上的预备性讨论。
然而,使得本文的讨论得以展开的“元语言框...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古人喜欢什么水果,你知道吗?
眼下,又到了瓜果梨桃等各种新鲜水果陆续上市的时节。那么,古代有瓜果吗?古
人喜欢吃什么水果?最新考古发现的桃核证实,殷商时期人们已有桃吃。从史籍记载来
看,汉代皇家果园已栽植苹果、葡萄;在中国古代,“南海献龙眼、荔枝”被称为“鲜
献”,汉和帝刘肇曾专门诏令禁止“南果北运”之“鲜献”……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先秦时期“桃”最流行
《诗经》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从史料来看,先秦时期已开始人工培育、栽植果树。在《经诗》、《山海经》等古
籍中,桃、李、梨、枣、梅等中国传统的果树都已出现在当时的果园里。如《诗经》中
,就有“丘中有李”、“八月剥枣”、“华如桃李”……这一类说法。
桃和李子是先秦时期广泛栽植的果树,其中桃最多。在《诗经·魏风·园有桃》一
诗中,有“园有桃,其实之肴”的说法,意思是果园里面长着桃树,结出的桃子新鲜可
尝。魏国位于今山西境内,在黄河之北,不仅黄河流域的魏国栽植桃树,在南方的江汉
流域桃树也很普遍。《诗经·周南·桃夭》一诗,则是南方姑娘出嫁时所唱的歌:“桃
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树枝繁叶茂,鲜艳的桃花正在盛开,
新人以此表达对未来对婚姻家庭...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193
23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清华简《保训》献疑
稿源: 《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 作者: 丁进
清华简《保训》照片与释文已于《文物》2009年6期上刊登,新一轮考释热潮随之展开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对《保训》有所怀疑,由于没有看到该文的图版,因此没有参与
讨论。现在图版已经公布,笔者辨析了图版中的用词、行文、字体和竹简形制后,发现
《保训》存在诸多疑点。在笔者看来,作伪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撰写古
文的能力也比较高,以致不少学者丧失了警惕。但是再高明的作伪者也是难以真正达到
百分之百仿真的,在伪造品之中多多少少要留下一些痕迹。《保训》只有二百三十余字
,却在用词、语法、制度、逻辑关系、书法等方面留下了多处漏洞,暴露了作伪者深层
次上知识和能力储备的缺陷。姜广辉先生前此已经提出多项质疑,①笔者在此提出四条
疑问,敬请海内外关心《保训》篇的学人批评指正。
一、从《尚书》学史角度看《保训》的破绽
现依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释文,并根据文意将《保训》全文分段
排列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这是程浩对丁进的商榷,也就是叫板驳斥
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兼谈如何阅读出土文献(程浩)
摘要:清华简《耆夜》中“饮至礼”的仪注与《仪礼》之“燕礼”确有不合之处。这是
因为《耆夜》所记是西周王室的礼制,与《仪礼·燕礼》反映的诸侯之礼不应该放在同
一层面进行讨论。基于传世礼书建立的知识体系并不能覆盖周代礼制的全部,以所记仪
节是否符合传世礼书记载来判定清华简的真伪未必合适。在讨论出土文献反映的新问题
时,要对现今已不得见的佚失文献进行充分地考量,避免使用不加限度的“默证”。我
们阅读出土文献,不能以现有知识体系作为检验其真伪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因其有违
“经说”而产生先入之见。
关键词:清华简 《耆夜》 《仪礼》默证
《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刊布了丁进先生的文章,就清华简《耆夜》中的礼制问题提
出了七条疑惑,并进而对其真伪进行了质疑。[①]《耆夜》是清华简中较早公布的一篇
,学界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其间虽有学者怀疑《耆夜》并非周初实录,但还未有
将其写定年代推至战国[②]以下者。丁进先生语出惊人,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然细
读丁文,笔者发现其中仍有许多可商之处。今特撰...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中国哲学史》房顶
清华简《保训》献疑
清华简《保训》照片与释文已于《文物》2009年6期上刊登,新一轮考释热潮随之展开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对《保训》有所怀疑,由于没有看到该文的图版,因此没有参与
讨论。现在图版已经公布,笔者辨析了图版中的用词、行文、字体和竹简形制后,发现
《保训》存在诸多疑点。在笔者看来,作伪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撰写古
文的能力也比较高,以致不少学者丧失了警惕。但是再高明的作伪者也是难以真正达到
百分之百仿真的,在伪造品之中多多少少要留下一些痕迹。《保训》只有二百三十余字
,却在用词、语法、制度、逻辑关系、书法等方面留下了多处漏洞,暴露了作伪者深层
次上知识和能力储备的缺陷。姜广辉先生前此已经提出多项质疑,①笔者在此提出四条
疑问,敬请海内外关心《保训》篇的学人批评指正。
一、从《尚书》学史角度看《保训》的破绽
现依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释文,并根据文意将《保训》全文分段
排列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代传宝...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7
陕西秦始皇祖坟被盗案告破 9名嫌疑人落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7日03:30 北京晨报
随着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近日逐一被抓捕到案,今年初夏发生在陕西省凤翔的秦公
六号陵大墓被盗案终于告破。人们不禁问,帝王陵墓的安全到底如何?盗墓行为有无高
科技?如何应对这种猖狂盗掘现象?
案发 盗洞直达“黄肠题凑”
事情发生在初夏的6月,当秦国雍城秦公陵园区的巡护人员清晨发现六号陵园出现
异样时,没有封土的大墓上显现的盗洞已黑不见底,周围散落的是些新出的黄土和青膏
泥。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立即赶到现场,把情况向文物、公安等部门逐一汇
报,凤翔县公安局、宝鸡市公安局遂成立专案组,着手对这起盗墓案展开调查。
凤翔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俊成说,公安局接到景馆长报案,说发现先秦陵园
六号墓区有一个盗洞,这个盗洞直径有40多厘米,深度看起来有20米左右。盗洞两米以
下是用炸药炸出,作案工具与作案手法都比较专业,已经炸到构成主墓室的棺椁——黄
肠题凑。
排查 订文物类杂志都得查
由于作案现场干净利落,专案组在现场没有发现直接证据,公安人员只好就地展开
排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6101
28
中国南方地区的古代种族
朱 泓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国,长春 130012)
本文的“中国南方地区”这一概念的界定,系采用我国自然地理划分上的习惯作法,即
以秦岭——淮河一线做为中国南北两方的分界线。我国的南方地区地域辽阔、环境复杂
,既有锦绣江南的鱼米之乡,又有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既有长江三峡的激流汹涌,又
有日月潭边的碧波荡漾;云贵高原与川西雪山交相辉映,东南丘陵和南沙、西沙隔海相
望。这种自然生态环境的千变万化必然带来人类经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因此,自古以
来,我国的南方地区一直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据文献史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开始,
三苗、九黎、百越、濮、俚、僚、僰、巴、蜀、滇、夜郎、昆明、邛都、白马、哀牢、
吐蕃等古代民族都曾先后居住、活动在我国南方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为后人们留下了许
多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可以引发无尽遐想的不解之谜。

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合早期人类的居住与生活。根据半个世纪来的发现与
研究,我们了解到,从距今200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开始,便有一些远古人
类生存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在体质特征的进化方面共...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uperbody (很ma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汉族原本是个非常尚武的民族(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0 01:52:59 2015, 美东)
说到先秦,我们都知道苏秦这个人,苏秦是个文人,战国著名外交家,纵横六国,靠嘴
吃饭,但却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了一个招式命名:苏秦背剑。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苏秦会武,他每次出行云游,不仅带书,还要持剑,且持剑的方式与众不同。先秦
人背剑,大多是剑柄在上,剑尖朝下。而苏秦背剑之时却是反之:剑柄在下,剑尖朝上
,斜跨于背。这种奇特的背剑方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苏秦成名后,中华武术
界便将这一招,命名为“苏秦背剑”。这种命名就像天文界中,把一块天体起了个天文
学家的名一样,比如“哈雷彗星”。可见,说客苏秦在武术界中的地位。
有野史小说描述,和“说功”一样,苏秦剑术师从鬼谷子,鬼谷子教他的是简约剑法、
快剑突刺。说不管敌人如何挥剑,你只一剑快刺,只要做到“快稳准狠”四个字,自保
足矣。苏秦自然信奉老师,寻常练剑便是千遍万遍的突刺快剑,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第一人
分享到:
时间:2017-12-26 17:11
•来源: 察网
•作者: 鹿野
•浏览:215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如果我们抛弃狭隘的西方中心视角,就会发现毛泽东在20世纪的文学革命当中堪称最关
键的人物,类似于因为提倡古文运动而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其以高超的文
字素养和强有力的社会变革共同推动了现代白话文成为标准文体,借用郭沫若的一句话
就是“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
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第一人
20世纪以来,中国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领域的变革同样不容
忽视。像从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开始,中国文学变革已经经历了整整
100年。当然,按照现在部分学者“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学说,文学上的变革可以
上溯到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但是无论哪种说法,主要变...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10886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陕西秦始皇祖坟被盗案告破 9名嫌疑人落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6 19:33:06 2011, 美东)
陕西秦始皇祖坟被盗案告破 9名嫌疑人落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7日03:30 北京晨报
随着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近日逐一被抓捕到案,今年初夏发生在陕西省凤翔的秦公
六号陵大墓被盗案终于告破。人们不禁问,帝王陵墓的安全到底如何?盗墓行为有无高
科技?如何应对这种猖狂盗掘现象?
案发 盗洞直达“黄肠题凑”
事情发生在初夏的6月,当秦国雍城秦公陵园区的巡护人员清晨发现六号陵园出现
异样时,没有封土的大墓上显现的盗洞已黑不见底,周围散落的是些新出的黄土和青膏
泥。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立即赶到现场,把情况向文物、公安等部门逐一汇
报,凤翔县公安局、宝鸡市公安局遂成立专案组,着手对这起盗墓案展开调查。
凤翔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俊成说,公安局接到景馆长报案,说发现先秦陵园
六号... 阅读全帖
e**5
发帖数: 645
32
易中天是谁?这个自称“流寇”的人,究竟与谁“合流”?又如何“为寇”?
2011年5月22日,十六卷本《易中天文集》,在北京首发。
首发式人多力量大,张思之、江平、资中筠、刘道玉、叶选基、陶斯亮、胡德平等担任
了“见证人”。吴敬琏、姜文、李承鹏、韩寒发来祝贺视频。秦晓、邓晓芒、李零、秦
晖、吴思等都来捧场,主持人则是法学家贺卫方。
嘉宾名单按年龄排序,座位也这样安排。这是易中天自己的意见:以年龄为序,借此破
一下“官本位”;而邀请的标准,是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首发大事办完,易中天抽出时间来到广州,关起门来,就他的“历史问题”,向南方周
末记者一五一十地做了三天的“口头交代”。
新疆:拖拉机得交给组织上信得过的人
“拖拉机是‘先进生产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得交给政治可靠,组织上信得
过的人。”
“我本来就是流寇一个。在我的词典里,没有什么‘应该’,只有‘不应该’。我打一
枪换一个地方,弄得‘身份不明,面目不清’,让贴惯了标签的人完全无从下手。”接
受采访时,易中天开口便这样说。
“流寇”易中天1965年高中毕业去新疆,从“学生娃娃”转变为“革命战士”;13年后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3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春秋战国文体源流考略 zt
春秋战国文体源流考略
──兼谈《国语》《左传》的史料来源和成书情况
张 岩
《左传》是编年史,《国语》是国别史,二者史料价值相近,是后人了解春秋时期历史
情况的基本依据。笔者注意到,在《国语》和《左传》中存在着一些特征分明的 “典
型文体”,是由一些相对独立的记事单元构成。这些“文体”与商代甲骨卜辞的“辞格
”相似,有着特定的内容和体式。由此可以引发两个问题。第一,这些典型文体的性质
及其源流情况。第二,从文体分析的角度来考察《国语》《左传》的史料来源和成书情
况。
一.《国语》《左传》中的典型文体
《国语》凡二十一卷,内分八个部分,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
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在八个部分之间,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互异
之处。在篇幅方面,晋语最长,其长度略少了另外七个部分的总和;郑语最短,仅为晋
语的二十分之一。在年代方面,周语最早。在体裁方面,齐语通篇的连贯性最好,郑语
次之。在内容方面,吴语和越语均以吴越相争为主要记述对象,二者的重复之处最多。
在追叙古史以及对礼乐文化和制度的论述方式上,八个部分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
象。
一部史书的编写,至少...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34
跟着芈月看先秦
芈月,这个战国时期楚国的小公主随着11月30日电视剧《芈月传》的开播,蹦跳而
来,她将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先秦故事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得较
少,华商娱乐开辟“跟着芈月看先秦”栏目,让我们一边追剧,一边了解先秦文化吧。
有人说,郑晓龙执导的《甄嬛传》和《芈月传》,是来普及生僻字的。可是不管战
国时期姓“芈”(读音mǐ)的人有多牛,甚至像芈月当上了太后,可是现在,我们的
身边却没有芈姓的人了,芈姓到哪里去了?昨日,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解读《百家
姓》的著名学者钱文忠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他说,“芈”字先秦时期常见,当下却成
为生僻字,原因没有文献记载。能确认的是,《百家姓》中没有“芈”。
“芈月”可能不是真名 由兵马俑上残字推测其名
《芈月传》中,芈月是楚国公主。于是,不少观众认为“芈”就是楚国的国姓。其
实不尽然。钱文忠解读:“‘芈’是公族,包括国君、贵族等的姓。准确来说,‘芈’
姓起源于楚国。战国时期常见,演变到现在成为罕见字。其间‘芈’姓有改成‘米’、
‘弭’等,有传言北宋著名画家米芾,本姓芈,后改为同音字米。”人们为何改姓?钱
文忠表示:“有的是亡国...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5074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儒 学 论 衡------陈 寒 鸣
略论先秦儒学及其影响

在中国儒学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无疑是最基本的源头。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发展
基础,影响并规范着后世儒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儒学的基本范式在先秦时期即已
形成,而后儒则只是不断地对先秦儒学进行诠释与发挥、发展。本文试对先秦儒学及其
影响略作论析,管蠡之见,就教方家。
“儒”的起源甚早。本世纪30年代,胡适曾撰《说儒》,据《说文》而以“儒”字从需
从柔,称“儒”本是着殷服、守殷礼,持守“柔逊的人生观”的“殷民族的教士”(1
)。此论曾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郭沫若即曾对之严加痛斥(2),但凭实论来,此论
并非毫无见地。70年代中叶,徐中舒先生通过甲骨文字的研究确证“儒在殷商时代就已
经存在”,并认为古代之儒,其职为祭祖事神、经理葬事、为人相礼等(3)。这表明
胡氏所谓“儒是殷民族的教士”的观点有一定正确性,当然,他说“儒”代表着“亡国
遗民忍辱负重的柔道人生观”便不允当了。
尽管如此,作为一个以有体系的思想为坚定理论基础的儒家学派,乃是到春秋末叶才由
孔子创立而成。对此,郭沫若指出:“儒之本意诚然是柔”,但“儒应当本来是‘邹鲁
之士
a*****y
发帖数: 3318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韩非子--wikipedia
韩非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介绍的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韩非所著的书籍。关于本书作者韩非子,详见“韩非”。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先秦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内容充满批判与汲取先秦诸子多派的观点。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老子》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为韩非对先秦时期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政策设计表述和深度的对统治技术探究。《韩非子》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论理。在史记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始皇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目的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目录
[隐藏]
* 1 篇章分类
o 1.1 书表
o 1.2 政治思想
+ 1.2.1 长篇政论文
o 1.3 君道一体论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7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
张岱年
心物问题,亦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西方近代哲学
中,关于精神与物质的问题讨论较多。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对于心物问题已有所讨论。
到中国近古时代 (宋元明清时代),许多哲学家更对于心物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所以,应该承认,心物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心亦即主体,物亦即客体。但是主体客体的名称是古代所未用的。在古代哲学中,
与主体相当的名词是“己”,与客体相当的名词是“物”。《中庸》云:“诚者非自成
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己与物即主体与客体,亦称为内外,《中庸》又说:“合外
内之道也”。外即客体,内即主体。近几年来,有些论者认为,中国哲学专讲“天人合
一”,而忽视“主客”之别,其实并不符合事实。中国哲学确实强调“内外”的统一,
但也承认内外的区别。
在西方哲学中,哲学史家常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与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来
讲,或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归并到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西方哲学中所谓“理
念”或“观念”往往是与思维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哲学史家将关于“理念”的问题归结
为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RexHong (RexHong),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百家姓》中没有芈 芈姓到哪里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7 03:08:37 2015, 美东)
跟着芈月看先秦
芈月,这个战国时期楚国的小公主随着11月30日电视剧《芈月传》的开播,蹦跳而
来,她将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先秦故事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得较
少,华商娱乐开辟“跟着芈月看先秦”栏目,让我们一边追剧,一边了解先秦文化吧。
有人说,郑晓龙执导的《甄嬛传》和《芈月传》,是来普及生僻字的。可是不管战
国时期姓“芈”(读音mǐ)的人有多牛,甚至像芈月当上了太后,可是现在,我们的
身边却没有芈姓的人了,芈姓到哪里去了?昨日,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解读《百家
姓》的著名学者钱文忠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他说,“芈”字先秦时期常见,当下却成
为生僻字,原因没有文献记载。能确认的是,《百家姓》中没有“芈”。
“芈月”可能不是真名 由兵马俑上残字推测其名
《芈月传》中,芈月是楚国公主。于是,不少观众认为“芈”就... 阅读全帖
b***c
发帖数: 304
39
来自主题: _America版 - 顺带请教CAMER一个问题
发信人: whg (white hors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从郭店竹简看先秦哲学发展脉络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26 01:33:04 1999), 站内信件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从郭店竹简看先秦哲学发展脉络
郭沂
  编者的话
湖北荆门郭店1993年10月出土的804枚、13000字的竹简,经学术
理论界5年研究得知,它分为两部分:道家著作2种4篇,儒家著作11种
14篇。此材料填补了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段空白,为解读先秦哲学
史上的许多谜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一经出土,立即引起海内外学
术界的极大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郭沂从郭店楚简的史
料入手,考证了中国先秦哲学史,论述了道家的起源与流变,子思学
派,《论语》、《论语》类文献与孔子,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等
各学派之间的关系,先秦哲学的特点及其演变。他对先秦哲学史问题
的独到见解,受到学界的关注。现将该文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的发现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它为我们重
新认
c***s
发帖数: 70028
40
案发后盗洞第一现场,底部黑色立方体为被破坏的黄肠题凑
“看媒体上都报道了秦公六号大墓发现盗洞的事,就知道完了。”现年46岁的宝鸡人姜某是秦公六号大墓遭盗扰案主要嫌疑人之一。
幻想一夜暴富的他,两年前盯上尚未发掘的秦公六号大墓。姜某在家查找资料一年多,用步行丈量等手段精准确定秦公六号大墓墓位。
姜某百米丈量误差可达50厘米内,隔着近20米厚的土层,推测出的地下墓室上沿误差只有20厘米。但机关算尽的姜某及同伙还是被宝鸡警方抓获了。
今年6月4日上午9时许,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巡查人员在秦公一号大墓东侧的秦公六号大墓上发现盗洞,勘察发现洞深不可测,立即报案。宝鸡市公安局抽调刑侦支队和凤翔县公安局主力组成30多人的专案组,立案调查。
此案受到国家领导人和省上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多次批示。公安部也将此案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专案组成员介绍:“现场遗留信息极少,加之没有涉案文物出现,就像大海捞针。”
盗洞直达墓室黄肠题凑
秦公六号大墓上发现的盗洞直径仅40多厘米,深却直达墓室最后包裹的黄肠题凑离地面有19.6米。现场只有少量的生熟黄土和高等级墓葬常见的白膏泥。经过勘察、化验,专案组确认盗墓贼采用的是地...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139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简的造价
想通过竹简的造价来估测先秦的识字率.
如果文字只能书写在羊皮,锦帛之上,那只有贵族僧侣才能读书. 竹简相对便宜,文字的
受众自然会有提高. 但是竹简的造价相对与一日三餐到底是多少呢? 竹木简制作需要
经过砍伐,切割,烘干,打孔,串绳等步骤. 过程虽然简单,但到底一片空白竹简价值几何
呢? 回到现代,以淘宝网上买的20片竹简大概50元,包括个性化设计和激光雕刻.
先秦技术落后,主要在切割,打孔和运输上. 如果采用先秦工艺,保守估计,价格翻-翻,
还不带字. 那么一片竹简五元, 相当于一顿饭钱. 老子道德经5500字左右(以银
雀山汉简为例,平均一片竹简可以书写36字),需要153片. 那就是50天的饭钱,
还不包括抄书, 抄书价格翻翻,就是一百天饭钱. 以在美wsn一天吃$15外卖的生活水
平,那就是$1500,买本书,这个月就没有钱支付房租了.考虑到先秦时候奴隶生产竹简降
低成本,另外只有奴隶主和他小孩读书,竹简的成本符合奴隶主家庭的消费需求.在先秦,
只要想读书的奴隶主,都得起.
z***c
发帖数: 2959
42
我们知道练习书法的人很难完全摆脱初次学习的字体的影响。今天的人们在练习书法之
初绝大多数是先练习楷书的。如果此后改习隶书和篆书,在运笔习惯上多多少少还会留
下一点痕迹,但先秦写手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楷书是毛笔、墨和纸结合的产物
。魏晋以来的写手运笔习惯与审美追求都受到纸的影响,由于纸的吸水性有别于竹简和
丝帛,运笔上不得不求变,于是有了点、横、竖、撇、捺、提、勾、折等新的书写范式
。而先秦写手的书写材料是竹简、丝帛,其运笔方式和审美追求受到竹简和丝帛的限制
。今天的写手可以模仿先秦写手的书写习惯,但先秦写手是不可能具有楷书运笔特点的
书写习惯的。因为那时候纸质的书写材料还没有流行起来。因此书写习惯的研究是今天
辨伪简帛文献的重要手段。
李学勤先生说《保训》字体比较特别。特别在哪里,没有说明。我们如果将《保训
》与郭店楚简对照,那么《保训》的“特别”就一目了然:其笔法涩滞、呆板,笔画多
有可疑之处。笔者将《保训》图版的照片放大,通过目验,发现《保训》字体与书写多
处留下受楷书影响的痕迹。
竖笔,由于是在竹简上书写,竹简吸收墨水的吸附力不大,先秦写手写悬垂之竖在
收笔处一般不作修饰,...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43
老郭不需要一个狗屁博士装门面
老胡没有一个博士装门面就狗屁不是了,所以胡饭必须扯齐哥伦比亚的大旗说他的学位
货真价实的牛逼
可是时代进步了,资讯发达了,中学生都知道博士是搞研究的,博士资格的评定是怎么
回事
老胡博士论文写的什么?先秦名学史
老胡的导师知道什么是先秦名学么?知道先秦名学了解到什么程度可以授予博士学位么

老胡的答辩委员会有谁听说过先秦名学么?
学术重镇哥伦比亚大学可以在美国找到任何了解先秦名学的学术有成的评判者么?
你们认为老胡的博士不是扯淡的,悲愤有用么?
o****d
发帖数: 5454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关始皇帝和儒教
中华文明自汉代开始衰落这是我一贯的理论,理由是如果你仔细考察,秦之后中国的科
学文化没有超过先秦的了,什么汉唐盛世,可能比先秦富裕一些,但是文化跟先秦的诸
子百家完全没法比。儒家,道家的最高著作都是先秦成文的,后市没有超越,这和欧洲
是完全不同的,欧洲的科学文化是一直不断超越前人的,对比欧洲和中国的情形,你必
然得出一个结论,秦之后中华文明实际上死亡了,只是余辉又延续了两千年。
再举个医学例子,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唐代孙思邈的著作是秦之后医学的代表作,但
这和先秦成文的黄帝内经还是没法比的。
s*******y
发帖数: 70
45
说到先秦,我们都知道苏秦这个人,苏秦是个文人,战国著名外交家,纵横六国,靠嘴
吃饭,但却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了一个招式命名:苏秦背剑。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苏秦会武,他每次出行云游,不仅带书,还要持剑,且持剑的方式与众不同。先秦
人背剑,大多是剑柄在上,剑尖朝下。而苏秦背剑之时却是反之:剑柄在下,剑尖朝上
,斜跨于背。这种奇特的背剑方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苏秦成名后,中华武术
界便将这一招,命名为“苏秦背剑”。这种命名就像天文界中,把一块天体起了个天文
学家的名一样,比如“哈雷彗星”。可见,说客苏秦在武术界中的地位。
有野史小说描述,和“说功”一样,苏秦剑术师从鬼谷子,鬼谷子教他的是简约剑法、
快剑突刺。说不管敌人如何挥剑,你只一剑快刺,只要做到“快稳准狠”四个字,自保
足矣。苏秦自然信奉老师,寻常练剑便是千遍万遍的突刺快剑,终于练成。有一次出行
,遇到劫匪劫他的车,他利用简约剑法,十剑之内让所有大盗倒地。
苏秦的剑术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高超吗?野史小说仅此一说,不足为据。要探究真相,
还是要从严肃的正史中寻找答案。
司马迁的《史记》对苏秦生命最后时刻的描述,可见其武功端倪——“齐大...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
46
说到先秦,我们都知道苏秦这个人,苏秦是个文人,战国著名外交家,纵横六国,靠嘴
吃饭,但却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了一个招式命名:苏秦背剑。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苏秦会武,他每次出行云游,不仅带书,还要持剑,且持剑的方式与众不同。先秦
人背剑,大多是剑柄在上,剑尖朝下。而苏秦背剑之时却是反之:剑柄在下,剑尖朝上
,斜跨于背。这种奇特的背剑方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苏秦成名后,中华武术
界便将这一招,命名为“苏秦背剑”。这种命名就像天文界中,把一块天体起了个天文
学家的名一样,比如“哈雷彗星”。可见,说客苏秦在武术界中的地位。
有野史小说描述,和“说功”一样,苏秦剑术师从鬼谷子,鬼谷子教他的是简约剑法、
快剑突刺。说不管敌人如何挥剑,你只一剑快刺,只要做到“快稳准狠”四个字,自保
足矣。苏秦自然信奉老师,寻常练剑便是千遍万遍的突刺快剑,终于练成。有一次出行
,遇到劫匪劫他的车,他利用简约剑法,十剑之内让所有大盗倒地。
苏秦的剑术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高超吗?野史小说仅此一说,不足为据。要探究真相,
还是要从严肃的正史中寻找答案。
司马迁的《史记》对苏秦生命最后时刻的描述,可见其武功端倪——“齐大...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晓波 孔子与娼优
只因替别人说了几句同情之言的司马迁,在被汉武帝割了之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卑
贱地位,“娼优所蓄”实乃肺腑之言。但是,中国知识分子“娼优所蓄”的地位,并非
始于汉代,而是始于战国纷争之时的君王们“养士”之风。养几个有智慧的读书人,如
同养几匹好马,是君王身份和明君仁主的标志之一。先秦的纷乱之争中几个被后代儒生
大书特书的君王皆为善养士之人。
当时各国争霸,君王们急需人才,知识分子便有了在不同的君王之间进行选择的余地,
可以凭借其纵横之术游说于各国,不必非看一个君王的脸色,正所谓“此处不留爷,自
有留爷处”。而秦灭六国成就了霸业,政治上的统一结束了战国纷争,也结束了百家争
鸣,从此知识分子就踏上了只能从一而忠的不归路。中国的帝王无力称霸之时,不得不
在某种程度上容忍言论自由,而一旦称霸,首先要灭绝的就是言论自由及其喜欢说话的
知识人。从秦始皇到毛泽东莫不如此。
中国文化最大的悲剧,还不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是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学说,把靠暴力建立和维系的帝制秩序描绘为天道
的体现,“天不变道亦不变”作为帝制合法性的本体论根据,不仅为人间皇权的永世...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522
48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w**d
发帖数: 92
49
原文地址:一个差点被种族灭绝的民族。。。作者: 畫者一劍
由于长期搞愚民政策,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高度无知,甚至连自己差点被杀光的历史都
浑然不知,所以历史的悲剧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临到中国人的头上.我常常为我们这
个被愚民政策几乎毁掉的民族感到痛心.这里讲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事件-
------种族灭绝!
在中国,有很多人尊成吉思汗为民族英雄,并且以成吉思汗打下的辽阔疆土为荣.这里我
想告诉这些人的是:你们搞错了.他是征服者,而且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差点让中国人绝种
的人! 成吉思汗对中国人实行的是种族灭绝政策,认为汉人太多,必须斩尽杀绝,要变城
廓和村庄为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具体的做法是:破城以后,将汉人驱赶到郊外,然后命令工
匠出列,其余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在这种血腥的屠杀下,北方的汉人在金人的名义下被杀
了个干干净净,南方的汉人也几乎被杀光,以四川省为例,南宋时有人口1300多万人,被杀
得只剩下80万人.其它南方各省的情况也差不多.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被杀汉人达7000
多万人.而宋代的中国总人口还不足一亿.
这种屠杀的血腥程度大家应该想象得出来.正常情况下中国人应该被...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2058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人的性格历史zz
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
其实不用照搬西方或者日本的教化,
西欧的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的昏聩后,找回古希腊古罗马的一些东西,
我们中华民族也应该复兴我们先秦时期中国人的很多个性,
这些个性说不定就足够指引我们民族在当下的复兴。
民主,追求,信仰,这些价值在当时都已有了原型。
当下习在推崇这个,我十分拥护。
作为当权者可能会投鼠忌器,先为自己的政权考虑,
但是现在国际大环境恰似春秋一个小国的“国际”环境。
所以发扬先秦的精神能巩固他的政权也不一定。
如果这样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就可能达成双赢。
中国也将焕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
--------------------------------------------
正文开始:
中国人的性格历史,如同我们的黄河,先秦是上游,清澈见底;汉唐是中游,虽泥沙俱
下,毕竟有波涛汹涌之雄大气象;明清是下游,已经常断流、奄奄一息了。
□ 张宏杰
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两个不同的物种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
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